肠梗阻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小儿外科

小儿外科

肠梗阻一、肠梗阻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按小儿外科手术术前护理常规。

2.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休克表现,无休克者取半卧位,休克者取休克卧位。

3.禁食,胃肠减压,注意胃液的性质和量、颜色。

4.按医嘱静脉输液,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5.严密观察腹痛性质,腹部疼痛未确诊之前,禁用止痛药。

6.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若出现腹痛或呕吐加剧、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及时通知医生进一步检查,以判断有无肠绞窄。

绞窄性肠梗阻需行急诊手术,应立即做好术前准备。

7.做好口腔卫生,呕吐时取坐位或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

(二)术后护理1.按小儿外科手术术后护理常规。

2.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休克征象,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3.平卧6~8小时,然后取半卧位(休克者例外)。

4.禁食和胃肠减压,直至排气和肠鸣音恢复,按少量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软食过渡。

5.按医嘱静脉输液,注意电解质平衡。

6.鼓励病员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

7.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二、肠梗阻观察要点与护理措施1.腹胀腹痛呕吐脱水观察要点:①腹痛、腹胀的性质、程度、发作规律,是否伴有呕吐,呕吐物的颜色、量、气味②缓解或加重因素③伴随症状④腹壁紧张度、肠鸣音⑤有无镇痛指征⑥皮肤的颜色、干湿度、弹性、光泽度、尿量、尿色、比重等,是否有严重脱水的征象⑦电解质及血气分析护理措施:①做好心理护理,告知引起腹痛及呕吐的原因,以取得积极的配合,并遵医嘱给予解痉止痛药物②剧烈呕吐时,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头偏向一侧或给予侧卧位,以避免引起吸入性肺炎,加重病情③加强皮肤护理,并保持口腔清洁;如每次呕吐后给予生理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异味,给患者感觉舒适④遵医嘱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如有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相应处理⑤持续胃肠减压,保持减压管通畅2.停止排便排气观察要点:①平时排便习惯②肛门形态③有无痔、瘘及肛裂④腹痛、腹胀、肠鸣音护理措施:①告知患者禁饮禁食,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正氮平衡②给予胃肠减压、定时抽吸胃液,告知保持胃管通畅、勿折压,在未停止减压之前,每周更换胃管给予重插,保持口、鼻、咽部的清洁,预防并发症③及时准确地执行各项医嘱、保证治疗的有序进行①根据需要、遵医嘱给予肛门排气或小剂量不保留灌肠或松节油湿热敷腹部,刺激肠蠕动,促进排气排便,减轻腹胀、腹痛腹外疝一、腹部疝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按小儿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肠梗阻护理常规

肠梗阻护理常规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肠梗阻护理常规1、非手术治疗护理(1)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观察有无休克表现,无休克者取半卧位;休克者取休克卧位。

(2)禁食、胃肠减压,注意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若发现有血性液体,应考虑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

(3)按医嘱静脉输液,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正确、按时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和脓毒症。

(4)若用重要汤剂治疗,先抽空胃内容物,从胃管缓慢注入汤剂,(5)按医嘱给予腹部热敷,观察感等。

(6)治疗过程中若出现腹痛或呕吐加剧,腹部触痛,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及时通知医师进一步检查,如绞窄性肠梗阻需紧急手术,应在短时间内作好术前准备。

2、术前护理:与腹膜炎手术前护理同。

3、术后护理(1)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有无休克征象,记录液体出入量。

(3)取半卧位(休克者除外)(4)禁食和胃肠减压,直至排气和肠鸣音恢复.(5)并发症的护理:术后,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术后,若出现腹部胀痛,持续发热、白细胞技术增高,腹壁切口处红肿或腹腔引流管周围流出较多带有粪臭味的液体时,应警惕腔内或切口感染及肠瘘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6)病情允许,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

(7)如作肠造瘘术,护理要注意: ①造瘘口未开放前应禁食。

患者出现剧痛时应及时报告医生,不可随便放开钳子或注射新斯的明。

②造瘘口开放后,四周皮肤用凡士林纱布或氧化锌软膏保护,以防皮肤糜烂,如有粪便外溢污染衣服,应立即清洗造瘘口,更换衣服。

③应根据肠瘘的具体情况选择营养支持的方法。

1 / 1。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重点与观察方法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重点与观察方法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重点与观察方法肠梗阻是指肠道腔内内容物因某种原因导致肠腔丧失正常通畅功能,造成肠道内容物潴留、肠道扩张和肠壁水肿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对于肠梗阻患者,我们需要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包括护理观察、饮食护理、药物治疗和手术护理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肠梗阻患者的护理重点与观察方法。

一、护理重点1. 疼痛管理:肠梗阻患者常常伴有剧烈的腹痛,我们应该及时评估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缓解疼痛。

常见的疼痛缓解方法包括非药物疼痛缓解措施(如热敷、按摩等)和药物疼痛缓解措施(如静脉注射镇痛药物等)。

2. 制备肠道:肠梗阻患者的肠道通常充满气体和液体,需要通过治疗手段来减少肠腔内气体积聚。

我们可以采取胃肠减压和导泻治疗等措施,如胃管的插入和鼻饲管的置入等。

3. 液体管理:由于肠梗阻影响食物和水分的摄入,患者可能会出现脱水的情况。

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水分平衡状况,根据情况酌情给予补液。

4. 饮食指导:肠梗阻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的选择和控制。

一般来说,患者需要低脂、低纤维和容易消化的饮食,尽量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纤维的食物。

5. 休息与卧床护理:肠梗阻患者应尽量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用力或运动。

卧床护理可以有效减轻症状和减少肠道扩张。

二、观察方法1. 观察病情变化:护士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疼痛程度、腹部肿胀情况、呕吐情况以及排便情况等。

及时反馈患者病情,并与医生进行沟通。

2. 观察生命体征: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

观察体征的异常变化,如发热、心率增快、血压偏高或偏低等,并及时记录和报告。

3. 观察尿量及尿色: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色,观察是否出现尿少或尿色深黄等异常情况。

这可以反映患者的水分状况和肾功能情况。

4. 观察并记录排气和排便情况:观察患者是否能够排出气体或便便,其中便便的性状也需要加以观察与记录。

这可以判断肠道的通畅程度。

5. 观察并记录饮食摄入情况:记录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包括摄入量、摄入时间和饮食口感等。

肠梗阻的护理常规(模板)

肠梗阻的护理常规(模板)

肠梗阻护理常规定义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

分类按肠梗阻发生的原因分为1.机械性肠梗阻2.动力性肠梗阻3.血运性肠梗阻按照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为(1)单纯性肠梗阻(2)绞窄性肠梗阻临床表现(一)症状1.腹痛2.呕吐3.腹胀4.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二)体征1.全身:单纯性肠梗阻早期,病人全身情况多无明显改变2.腹部视诊:可见肠型和蠕动波。

触诊:可有轻度压痛。

叩诊:腹腔有渗液,移动性浊音可呈阳性。

听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为机械性肠梗阻表现。

麻痹性肠梗阻时,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治疗原则是矫正因肠梗阻所引起的全身生理紊乱和解除梗阻。

一)基础治疗1.禁食、胃肠减压2.矫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3.防治感染和中毒4.镇静、解痉、止痛等对症治疗。

二)解除梗阻1.非手术治疗,治疗期间,需严密观察,如症状、体征不见好转或反有加重,即应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①解决引起梗阻的原因:如肠粘连松解术、肠切开取除异物、肠套叠或肠扭转复位术等。

②肠切除肠吻合术③短路手术④肠造口或肠外置术护理问题/关键点1 疼痛2 水、电解质失衡3 休克4 绞窄性肠梗阻5 胃肠减压护理6 教育需求初始评估1 基础生命体征、疼痛2 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3 心理、社会、精神状况4 家庭支持情况5 体重、营养状况6 了解患者重要脏器功能及有无过敏史7 患者过去的外科疾病及手术史,尤其是腹部手术史8 患者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症状和腹部体征持续评估1 基础生命体征和疼痛2 患者的精神面貌和神志改变情况3 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对手术有无思想顾虑,经济承受能力,希望了解的问题4 专科疾病症状/体征4.1 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症状和腹部体征及其动态改变4.2 有无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症状与体征及其改变4.3 神志和生命体征及其动态变化4.4 周围微循环状况及其改变4.5 排泄物(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泄物)的性状及量5 胃管引出液的颜色、性状和量6 各种检查结果及其变化7 辅助检查8 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干预措施1 体位/活动无休克者取半卧位。

肠梗阻的非手术护理

肠梗阻的非手术护理

肠梗阻的非手术护理肠梗阻是指肠道某一部分的完全或部分阻塞,导致食物、液体和气体不能顺利通过肠道。

非手术护理是指在肠梗阻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期间,提供的护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非手术护理措施:1.病情评估和监测: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腹痛程度、腹部肿胀、呕吐、排气和排便情况等。

记录这些信息有助于评估病情的进展和指导后续处理。

2.协助调整体位:适当的体位可以缓解腹部不适和促进肠道气体和液体的移动。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采取卧位或坐位,并鼓励进行适当的活动。

3.管理疼痛:肠梗阻常伴随剧烈的腹痛。

护理人员可以提供合适的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根据医嘱给予止痛药或使用热敷等方法。

4.气体排出和胃肠减压:肠梗阻患者可能会有胀气和呕吐等症状,这是肠道气体的积聚所致。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胃管或鼻胃管插入胃内,将胃内的液体和气体导出,减轻胃肠压力。

5.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肠梗阻患者容易出现呕吐、腹泻和液体摄入不足等情况,可能导致体液和电解质的失衡。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和输出情况,并根据医嘱进行适当的补液和电解质管理。

6.配合营养支持:肠梗阻患者在非手术期间可能需要通过静脉途径接受营养支持。

护理人员应与营养师合作,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并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

7.情绪支持和教育:肠梗阻可能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解答患者关于病情和治疗的问题,并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宣教。

非手术护理对于肠梗阻患者的康复和恢复十分重要。

护理人员在提供护理服务时,应密切与医疗团队合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并及时调整和评估疗效。

肠梗阻导管护理常规标准

肠梗阻导管护理常规标准

肠梗阻导管护理常规如下:一、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应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说明手术过程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 肠道准备:肠梗阻患者大多有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因此在术前需做好肠道准备,禁食、禁水,进行肥皂水灌肠,清洁肠道,以防肠道内的细菌或毒素移位引发感染。

3. 确保导管通畅:应密切观察导管的深度,确保导管在位,并注意引流液的情况。

二、术后护理1. 病情观察: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及观察患者的腹部体征。

2. 导管固定与护理:仍需密切观察导管的深度,并注意引流液的情况,同时要保持导管的通畅。

3. 保持引流管在位:防止引流管脱落,并确保其固定良好。

4.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可开始给予患者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5. 预防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预防感染。

6. 并发症的预防:及时发现并预防如腹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

三、家庭护理注意事项1. 患者应遵医嘱继续使用肠梗阻导管,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 患者应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管受压、打折或脱落。

3. 患者在恢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4. 饮食方面需注意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等食物。

5. 如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肠梗阻导管护理需要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导管通畅、注意饮食、预防感染等措施。

通过精心护理和良好的康复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学诊断、治疗依据或指导建议。

请您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切勿盲目用药或治疗,如遇病情变化或感觉任何不适,建议您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可线上咨询医生,或者去线下医疗机构就诊。

肠梗阻的中医护理常规

肠梗阻的中医护理常规

肠梗阻的中医护理常规
冯建珍 急诊 2010、2
• 一、护理评估 • 1、观察腹痛部位、程度、性质、及伴随症状。 • 2、呕吐发生的时间、次数及呕吐物的量、色、气味、性 状。 • 3、有无排气、排便以及大便的性状。 • 4、心理社会状况。 • 5、辩证:痞结型、瘀结型、疽结型。
• • • • • • • •
• (六)临症施护 • 1、腹痛加剧者,遵医嘱针刺或药物止痛。 • 2、蛔虫、粪石引起的梗阻,遵医嘱口服或胃管注入植物油或液体石 蜡。 • (七)健康指导 • 1、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和饭后剧烈活动。 •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和治疗肠道寄生虫病。 • 3、鼓励多饮水,多进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忌烟、酒、 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4、早期发现,及时就医。 • 5、保持情绪稳定,态度乐观。
பைடு நூலகம்
(三)饮食护理 1、肠梗阻未缓解前禁食。 2、肠梗阻症状缓解后,遵医嘱进食流质、半流质等。 3、忌食辛辣、油腻、刺激、热燥之品。 (四)用药护理 1、遵医嘱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 2、中药汤剂宜温服;若用胃管注入,应在注入后夹管1~ 2小时,防止溢出。 • (五)情志护理 • 做好心理安慰及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 之配合治疗。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卧床休息,血压稳定者取半卧位。 3、遵医嘱放置胃肠减压引流管,并使其固定、流畅。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腹痛、呕吐、腹胀及肛门排气情况。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性质及引流量。发现血性 引流液时,应报告医生。
• • • • • • •

急性肠梗阻一般护理常规

急性肠梗阻一般护理常规

急性肠梗阻一、急诊观察与护理1、禁食、水,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排出胃肠道内积气、积液。

密切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色及性质,若引流出血性液体,应考虑绞窄性肠梗阻可能。

2、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刮擦腹部症状和体征、呕吐等情况,警惕休克和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

3、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准确记录出入液量。

4、诊断明确的病人可遵医嘱适当给予以解痉治疗。

5、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6、行小量不保留低压灌肠刺激肠蠕动。

7、病人呕吐时防止发生误吸。

8、鼓励并协助病人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

9、如肠蠕动症状消失,停止胃肠减压,可进食少量流食,并逐渐增加食量。

10、经积极非手术治疗后,病人症状未见好转或腹痛加剧,局部压痛明显,腹肌紧张,呕吐频繁,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甚至出现中毒症状者应立即行手术治疗。

二、术前护理1、按腹部手术欠护理常规护理。

2、心理护理:安抚病人及家属,稳定情绪。

三、术后护理1、按外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病人麻醉未清醒时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时误吸;麻醉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半卧位,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

3、禁食,胃肠减压至肛门排气、排便。

肠蠕动恢复后可进流食,逐步过渡至半流质,少食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4、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逆行性感染的发生。

5、注意术后有无再次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肠梗阻症状;如有发热、切口或腹腔引流管有粪样液体流出,警惕肠瘘的发生。

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肠梗阻的护理措施肠梗阻护理要点1。

首先要保持饮食卫生,不洁饮食除了会引起急性胃肠炎以外,也会引起肠梗阻.如急性胃肠炎严重时,反复腹泻也会造成“麻痹性肠梗阻”。

还有,饱食后勿作剧烈运动,以防止肠扭转的发生.2. 发生肠梗阻后,不要盲目喂食,患者首先要禁食水,以减轻腹胀,体位选半卧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如果是黏连性肠梗阻,在缓解期,勿进食较硬的食物,以半流体为主,蛔虫性肠梗阻在缓解后应行驱虫治疗。

3.对于单纯性肠梗阻、无血液循环障碍的或不完全性的肠梗阻,可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等非手术方法,以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或采用灌肠,来刺激肠道,促其排便。

若上述治疗后症状未减,甚至加重,趋向完全性肠梗阻,应及时手术治疗,去除肠梗阻的病因,以恢复肠道通畅。

4.临床上发现,由于肠内蛔虫团引起肠梗阻时有发生,此外,孩子进食过多的花生、瓜子,空腹吃大量的柿子、杨梅等水果也会导致肠梗阻.对于曾发生过肠梗阻或有腹部手术史的儿童,尤其要加强预防,如果平时肠胃功能不良,可适当采取中医药治疗,以调理肠胃。

肠梗阻吃什么好(1)宜吃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2)容易消化促进排便的食物。

如蔬菜:海带、猪血、胡萝卜等水果:山楂、菠萝、木瓜等;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糙米、全谷类及豆类,可帮助排便、预防便秘、稳定血糖及降低血胆固醇。

(3)宜吃富含蛋白质及铁质的食品,如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肾、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4)宜吃加工或烹饪精细的食物,以利咀嚼及消化。

全蛋每周可吃1—2个.奶类及其制品、五谷根茎类、肉鱼豆蛋类、蔬菜类、水果类及油脂类等六大类食物,宜多样摄取,才能充分的获得各种营养素.(5)选用植物性油脂,多采用水煮、清蒸、凉拌、烧、烤、卤、炖等方式烹调;禁食肥肉、内脏、鱼卵、奶油等胆固醇高的食物.。

腹痛中医护理常规(肠梗阻)

腹痛中医护理常规(肠梗阻)

腹痛(肠梗阻)一、定义:肠梗阻系不同原因引起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

二、临床表现1、气滞血瘀腹部阵阵作痛,恶心呕吐,腹满拒按,无排气排便,舌质淡或红苔薄白,脉弦。

2、肠腑热结腹痛腹胀,痞满拒按,恶心呕吐,发热口渴,小便短赤,无排气排毛重者神昏谵语,舌质红,苔燥,脉洪数。

3、肠腑寒凝腹痛剧烈,遇冷加重,得热稍减,腹部胀满,恶心呕吐,无排气排便,脘腹怕冷,四肢畏寒,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

4、水结湿阻腹痛阵阵加剧,肠鸣辘辘有声,腹胀拒按,恶心呕吐,口渴不欲瓢无排气排便,尿少,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数。

5、食积中阻饱餐、用力或剧烈运动之后,腹痛骤起,持续阵发加重,频繁呕吐,上腹胀满拒按,无排气排便,苔黄厚腻,脉滑而实。

6、虫积阻滞腹痛绕脐阵痛,腹胀不甚,腹部有条索状团块,恶心呕吐,有吐蛔、便虫史,苔薄白,脉弦。

三、一般护理(非手术病人护理)1、保持病室整洁、干净、凉爽,要定时通风。

及时更换污染衣被及呕吐物。

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病人的腹部保暖。

2、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规律。

3、肠梗阻病员在血压稳定的情况下应取半卧位。

4、禁食禁饮。

5、胃肠减压:注意固定胃管,保持通畅,持续负压吸引。

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生理盐水或银花、甘草煎水清洁口腔。

并应密切观察记录引流的颜色、性状和数量。

6、准确记录出入量。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以及神志、尿量、腹痛程度、皮肤弹性和肢温等情况。

8、保持大便通畅,遵医嘱行中药直肠滴注。

9、呕吐护理:病人要注意保暖,扶助其坐起或头偏向一边。

呕吐后予以冷开水或等渗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并注意颜面部的清洁。

观察呕吐出现时间、次数、性质、量等,并做好记录。

四、临证护理1、腹痛时可遵医嘱行热水袋热敷或盐熨腹部,或遵医嘱654-2 针足三里穴位封闭。

2、呕吐者可遵医嘱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上脘、曲池等穴位以助止吐。

肠梗阻的中医护理常规医学

肠梗阻的中医护理常规医学

避免剧烈运动。
养生保健
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对肠道健康影响较大,因此患者应注重饮食调理,多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 的食物,如山药、红枣、枸杞等。同时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精神调养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对肠道健康的影响。患者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练习冥想等 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
需要与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疾 病进行鉴别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 症状和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 合判断。
通过腹部X线平片、腹部CT等检查, 可以观察到肠梗阻的典型表现,如肠 管扩张、气液平面等。
02
中医护理原则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护理的核心思想,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各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肠梗阻的护理中,需 要全面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病情、体质、年龄、性别 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肠绞窄的预防与护理
总结词
观察腹痛及腹部体征
详细描述
肠绞窄是肠梗阻的严重并发症,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腹痛情 况及腹部体征。如发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迹 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结词
控制肠梗阻症状
详细描述
为预防肠绞窄,应积极控制肠梗阻症状。根据病情,可采 取禁食、胃肠减压、灌肠等措施,以减轻肠道压力,缓解 梗阻症状。同时,保持肠道通畅,避免粪便和气体在肠道 内积聚。
Hale Waihona Puke 证候分类实证实证主要分为气滞证、瘀血证和痰阻证。气滞证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排气排 便不畅;瘀血证表现为腹部刺痛、固定不移;痰阻证表现为腹部胀痛、呕吐痰 涎。
虚证
虚证主要分为气虚证和血虚证。气虚证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血虚证表现 为面色苍白、心悸失眠。

肠梗阻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肠梗阻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肠梗阻手术前、后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禁食,按医嘱补液。

2、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如有休克即作抗休克处理。

3、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化验血常规、生化等,结果立即通知医生。

4、停留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如病人是餐后急性梗阻,应选择较粗的胃管,略剪大胃管侧孔,插至胃窦部,使胃内容物能顺利吸出,达到有效的胃肠减压。

5、观察呕吐、腹胀、腹痛和排便情况、呕吐物的量、颜色、性质、气味,并作记录。

腹痛:注意疼痛性质、程度、部位,如疼痛加重、间歇时间短,肠鸣音亢进,疼痛范围扩大,有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腹胀:低位肠梗阻,肠腔内有大量的液体和气体,因此,腹胀明显,由于腹部膨胀,使隔肌升高,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病人可出现缺氧,必要时可给氧气吸入。

呕吐: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但频繁,呕吐物为胃液及胆汁,量较多;低位性肠梗阻呕吐出现晚,呕吐物为粪便样液体,镀少而臭。

当病情好转及梗阻缓解时,呕吐可停止。

排便排气情况,多数病人停止排便,高位肠梗阻者,早期仍有少量粪便排出,注意观察大便性质,如排出血性大便,可晚为肠套叠或发生绞窄。

如排出鲜血可能为下消化道肿瘤。

6、注意输液量、速度及次序,严重脱水者输液速度要加快(二)术后护理1、按外科一般手术后护理常规。

2、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以利引流和改善呼吸。

3、保持胃肠减压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记录引流量,一般术后48—72小时肠蠕动恢复,可拔除胃管。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拔除胃管后开始进流质,每次进食不要过饱,进食后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呕吐等。

5、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在床上活动,防止术后肠粘连和肺部并发症。

6、术后放置引流者,注意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渗液多时要及时更换敷料。

7、施行肠吻合者,术后两周内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过快,影响吻合口愈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梗阻护理常规
【定义】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病因与分类】
1.按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
(1)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主要原因包括:肠腔阻塞(如蛔虫阻塞);肠管受压(如肠扭转、粘连性肠梗阻);肠壁病变(如肠套叠)。

(2)动力性肠梗阻——是神经反射/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肉功能紊乱,使肠蠕动消失或肠管痉挛,以致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行。

可分为麻痹性肠梗阻及痉挛性肠梗阻。

(3)血运性肠梗阻——肠管血运障碍,引起肠失去蠕动能力,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2.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
(1)单纯性肠梗阻——无肠管血运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伴肠管血运障碍
3.按梗阻的部位高位肠梗阻/ 低位肠梗阻
4.按梗阻的程度完全性肠梗阻/ 不完全性肠梗阻
5.按梗阻发展快慢急性肠梗阻/ 慢性肠梗阻
【病理生理】
1.局部
(1)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早期阻以上肠管蠕动增加,肠管膨胀
(2)急性完全性梗阻肠管血运障碍,肠管可缺血坏死而溃破穿孔
2.全身变化
(1)水、电解质、酸碱失衡高位:频繁呕吐、不能进食,酸性胃液丢失低位:肠管无法吸收胃肠道分泌液体+血浆渗出、积存+酸性代谢产物增加
(2)感染和中毒以低位肠梗阻表现显著
(3)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低血容量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1.症状
(1)腹痛单纯性机械性(阵发性腹部绞痛)、绞窄性(持续性剧烈腹痛)、麻痹性(全腹持续性胀痛或不适)
(2)呕吐
●早期(反射性,呕吐物以胃液及食物为主)
●高位(呕吐早且频繁,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
●低位(呕吐出现较迟而少,呕吐物可呈粪样)
●麻痹性(呕吐呈溢出性)
●绞窄性(呕吐物为血性或棕褐色液体)
(3)腹胀高位(腹胀较轻)、低位(腹胀明显)、闭袢性(多不对称)、麻痹性(均匀性全腹胀)
(4)停止排便、排气
完全性(多不再排便排气);不完全性(多次少量排便排气);绞窄性(可排血性黏液样便)
2.体征
(1)局部
–腹部视诊(腹胀,机械性肠梗阻可见肠型和蠕动波)
–触诊(绞窄性肠梗阻可有固定压痛和腹膜刺激征)
–叩诊(绞窄性肠梗阻性肠梗阻可有移动性浊音)
–听诊(机械性肠梗阻肠鸣音亢进;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全身:脱水、中毒和休克
【辅助检查】
X线检查(对诊断肠梗阻有很大价值),可见多个气液平面及胀气肠襻,肠扭转时可见孤立、突出的胀大肠襻。

【处理原则】
1.基础治疗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防治感染
2.解除梗阻
(1)非手术治疗中医中药;口服或胃肠道灌注生植物油;针刺疗法;腹部按摩;低压空气或钡剂灌肠
(2)手术治疗解除病因;粘连松解术、肠切开取异物、肠扭转复位术;肠切除吻合术;短路手术;肠造口或肠外置术
【护理评估】
1.术前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局部(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状况,有无腹膜刺激征及其范围);全身(脱水程度,是否休克和中毒);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X 线检查)
(3)心理-社会状况
2.术后评估
(1)术中情况了解病人采取的麻醉、手术方式及术中输血、输液情况。

(2)术后情况神志、生命体征及切口情况;腹腔引流情况;有无发生肠粘连、腹腔内感染或肠瘘等并发症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急性疼痛与肠蠕动增强或肠壁缺血有关
2.体液不足与频繁呕吐、腹腔及肠腔积液、胃肠减压等有关
3.潜在并发症术后肠粘连、腹腔感染、肠瘘
【护理目标】
1.病人腹痛程度减轻
2.病人体液能维持平衡,能维持重要器官、脏器的有效灌注量
3.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得以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治疗护理/术前护理
1.缓解疼痛、腹胀(1)胃肠减压:保持通畅和有效负压、注意观察、记录、胃管注入中药或石蜡油后夹管1 2h;(2)安置体位:低半卧位(3) 应用解痉剂(4)按摩或针刺疗法
2.维持体液与营养平衡
(1) 补液补充液体的量与种类取决于病情
(2)饮食与营养支持禁食,给予胃肠外营养,梗阻解除后逐步恢复饮食
3.呕吐护理呕吐时坐起或头偏向一侧;呕吐后给予漱口;观察和记录呕吐物颜色、性状和量
4.严密观察,及早发现绞窄性肠梗阻
–腹痛特点:持续性剧痛或伴阵发性加重
–呕吐特点:出现早、剧烈而频繁
–腹胀特点:不对称
–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等为血性液体
–腹部有压痛包块、腹膜刺激征
–实验室检查和X线检查有异常表现
–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无效
–经积极非手术治疗而症状体征未见明显改善
5.术前准备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需作肠切除手术者应按要求作肠道准备,急诊手术者紧急做好备皮、配血、输液等术前准备
(二)术后护理
1.体位全麻术后暂时予以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卧位。

2.饮食术后暂禁食、静脉补液,肠蠕动恢复后可逐步过渡恢复饮食
3.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 肠梗阻术后早期活动,密切观察有无肠梗阻症状和体征
(2)腹腔内感染及肠瘘术后加强腹腔引流管的护理,观察有否感染的发生。

感染者给予全身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局部双套管负压引流,必要时再次手术处理
(三)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少食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等,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

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饭后忌剧烈活动。

(2)保持排便通畅老年便秘者应注意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等方法保持大便通畅,无效者可适当给予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

(3)自我监测指导病人自我监测病情,若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等不适,及时就诊。

【护理评价】
1.腹痛程度是否减轻
2.脱水是否得到纠正,电解质是否维持在正常范围
3.未发生肠粘连、腹腔内感染、肠瘘等术后并发症,若发生,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