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下肢静脉溃疡病人自我管理研究进展
下肢静脉溃疡病人自我管理研究进展陈诗源摘要 从自我管理的概念㊁下肢静脉溃疡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及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开展慢性下肢静脉溃疡病人的自我管理工作提供借鉴㊂关键词 下肢静脉溃疡;慢性病;自我管理;静脉病;综述K e yw o r d s v e n o u su l c e r o f l o w e r e x t r e m i t y ;c h r o n i c d i s e a s e s ;s e l f -m a n a g e m e n t ;v e n o u s d i s e a s e s ;r e v i e w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4.04.020 下肢静脉溃疡(v e n o u su l c e ro f l o w e r e x t r e m i t y,V L U )是血管外科常见病㊁多发病,是指发生于下肢的皮肤溃疡,多见于小腿下1/3足靴区,其临床特点是溃疡经久不愈或每因创伤而复发[1]㊂研究表明,V L U 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为1%~3%[2],多见于65岁以上老年人[3],并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4]㊂V L U 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㊁药物治疗㊁压力治疗㊁溃疡伤口处理等[5],病人出院后,若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可能会导致疾病迁延不愈甚至癌变㊂王文等[6]研究表明,有效的自我管理不仅对疾病的恢复有积极影响,而且还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优化卫生资源配置㊂本文从自我管理的概念㊁V L U 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及V L U 病人自我管理的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构建健全的V L U 病人自我管理体系提供参考㊂1 自我管理的概念目前,自我管理的概念还未达成共识㊂人们普遍认为自我管理是个体为促进疾病恢复㊁保持自我健康而承担的日常活动,从而降低疾病带来的消极影响[7-8]㊂G r e y 等[9]认为自我管理是个体应对健康状况而采取的行为,主要包括医疗㊁角色㊁情感管理3项自我管理任务,解决问题㊁制定决策㊁资源利用㊁建立病人与照护者之间的关系㊁行动计划与自我调节6个自我管理技能[7]㊂尽管自我管理的定义尚未被统一界定,但本质上都强调了个体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内在控制情况,促进疾病好转,改善病人预后㊂2 V L U 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W e l l e r 等[10]对澳大利亚墨尔本31例V L U 病人进行电话访谈,表明影响V L U 病人自我管理的因素包括知识㊁生理与心理㊁社会支持等方面㊂作者简介 陈诗源,本科,单位:100142,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㊂引用信息 陈诗源.下肢静脉溃疡病人自我管理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24,22(4):690-693.2.1 知识因素意大利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了29例门诊V L U 病人,观察组给予书面资料教育,对照组不施加干预,于2周后评估病人自我护理和疾病知识水平,发现观察组得分由227分增加到271分,对照组由200分增加到213分,结果表明教育干预在提升病人知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1]㊂而V L U 病人多为老年人,受年龄及认知所限,多难以主动通过手机㊁互联网等智能设备主动获得疾病健康教育知识㊂因此,医护人员应采用合适的方式,例如门诊宣教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义诊㊁家庭医生科普㊁派发宣传页等,加强对慢性V L U 病人的健康教育,提升V L U 病人对于自我管理重要性的认知,提高V L U 病人院外的自我管理技能㊂2.2 生理与心理因素 V L U 病人创面疼痛以及局部皮肤的改变增加了病人的生理痛苦和心理负担,以女性病人表现更明显㊂一项多中心研究表明,80%的慢性V L U 病人出现溃疡部位疼痛,而压力治疗增加了对创面的刺激,降低了病人的舒适感,从而降低了病人压力治疗的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12]㊂下肢静脉溃疡病人以女性多见,由于自我形象的改变,病人常会出现病耻感,不敢向别人诉说,也不敢求医[13]㊂一项M e t a 分析显示,通过对病人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调动其积极情绪,引导其树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可有效缓解病人的病耻感,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14]㊂因此,医护人员应有计划地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讲解相关疾病知识,使病人对治疗方法有正确的认识,帮助病人角色适应,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自我管理能力㊂2.3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系统通常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㊁亲戚㊁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的系统㊂良好的社会支持是慢性V L U 病人进行自我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㊂慢性V L U 的复㊃096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F e b r u a r y 2024V o l .22N o .4发率高达72%[15],病人为预防V L U的复发需进行长期的自我管理㊂国外多项研究表明,慢性V L U病人在居家康复过程中会出现孤独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会增进心理健康,也是病人释放不良情绪的最佳途径[12,16-17]㊂慢性V L U病人出院后,主要康复场所是家庭和社区,因此病人亲朋好友应耐心疏导并给予温暖,社区工作人员应积极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增加社会支持资源,定期为慢性V L U病人组织心理健康宣教并利用同伴支持建立病人恢复期的最佳心态,从而减轻病人负性情绪,增加疾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㊂3 V L U病人自我管理的现状3.1伤口管理伤口管理主要包括清创和敷料的选择㊂清创是一种保持溃疡部位清洁㊁促进伤口愈合的有效方式,有手术清创㊁酶清创和生物清创等[18]㊂研究表明,湿性愈合能促进创面细胞增殖㊁分化[19],缩短溃疡愈合时间,目前敷料主要有水凝胶敷料㊁藻酸盐敷料㊁泡沫敷料等[18]㊂一项纳入208例慢性V L U病人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组112例,对照组96例,在伤口的管理过程中施加教育干预并于3个月后评估病人的伤口管理状况,结果表明规范的指导有助于提高病人的伤口管理知识,促进创面愈合[20]㊂在专业医疗人员的规范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并结合病人的自我管理可加快溃疡创面愈合并降低复发率㊂但在我国对慢性V L U 病人伤口管理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未来应加大该方面研究并开展适合不同病人的教育方式,以规范伤口自我管理流程,促进溃疡部位早日愈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㊂3.2压力治疗压力治疗主要包括绷带疗法㊁医用弹力袜以及间歇压力充气装置等,不仅能促进V L U愈合,还能降低溃疡部位复发风险,是V L U病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18],大约50%的V L U病人需要12周的压力治疗[21]㊂国内外研究表明,压力治疗已成为V L U治疗的主要方法,各种压力治疗设备层出不穷并在V L U 病人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2-25]㊂但是W e l l e r等[10]纳入31例V L U病人的质性研究表明,压力治疗的不舒适感㊁疼痛以及病人对压力治疗益处的知晓率低降低了病人的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㊂研究表明,V L U病人出院后缺乏继续治疗,复发率可达85.3%[26]㊂总而言之,V L U病人缺乏压力治疗相关知识,治疗依从性不高,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病人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是慢性V L U治疗的关键㊂3.3运动管理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促进小腿肌肉收缩,降低下肢静脉压力,从而达到治疗静脉溃疡的效果[27]㊂运动疗法在国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㊂O'B r i e n等[28]进行了一项关于自我管理运动干预的研究,将V L U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实施自我管理运动干预的观察组病人溃疡愈合部位明显多于对照组㊂一项M e t a分析表明,运动疗法能改善小腿肌肉收缩功能,减轻病人疼痛,促进溃疡愈合[29],但是病人往往会因为疼痛㊁害怕跌倒降低了运动依从性[30]㊂因此,未来可组建多学科团队,结合康复治疗师㊁运动治疗师㊁专科医护人员等的意见制订适合不同慢性V L U病人的运动方案,使病人参与到疾病的自我管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定期对病人进行线上或线下健康教育,促使病人了解并掌握运动疗法的机制和效果,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㊂3.4心理管理国内外研究多关注慢性V L U病人的治疗,对病人的心理方面关注较少㊂研究表明,尽管V L U的表现不尽相同,但所有的慢性V L U都对病人的心理状态产生深远的影响[12]㊂J o n e s等[31]对196例慢性V L U病人进行调查并对20例病人进行访谈发现,溃疡部位渗出过多限制了病人的社交,导致其产生自卑等负性情绪㊂F o l g u e r a- l v a r e z等[32]的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显示,V L U病人存在的焦虑㊁抑郁以及失眠等心理问题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㊂国外在V L U病人心理方面的研究较深入,探讨了疾病带来的负性情绪,以焦虑㊁抑郁最常见㊂目前,我国在V L U病人心理方面的研究尚不充分,不同生活质量评估工具可以间接测量病人的心理状态,但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因此在选用评估工具时应根据病人实际情况来考虑㊂医护工作者应重视V L U病人不良情绪的管理,可通过深入交流来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但是目前国内外还未形成规范的心理干预方法,尚无多样化的心理干预行为来舒缓病人的消极情绪㊂因此,慢性V L U病人心理干预方案的制定是未来亟需解决的问题㊂4 V L U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评估工具目前,国内外关于糖尿病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㊁脑卒中等慢性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评估工具较多,但针对慢性V L U病人自我管理效果的特异性评估工具尚缺乏㊂一些生活质量评估工具可通过评估病人生理与心理等状况间接反映病人的自我管理状况,主要分㊃196㊃全科护理2024年2月第22卷第4期为普适性㊁慢性伤口病人专用及V L U病人专用量表,但是这些测量工具容易受其他疾病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㊂因此,未来应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根据病人自我管理的实际情况研发出特异性强㊁敏感度高的评估工具,为科学有效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导,改善病人预后㊂5小结V L U是常见的下肢血管疾病,常反复发作,溃疡经久不愈,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㊂由于疾病的反复性㊁长期性,病人的自我管理在疾病控制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㊂良好的自我管理能促进病人采取有利的措施从而产生良好的健康结局㊂虽然慢性V L U病人的自我管理如伤口管理㊁压力治疗㊁运动管理以及心理管理在疾病恢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病人的自我管理效果尚不理想,主要障碍是病人对慢性V L U认知不足㊁疾病带来的生理痛苦以及病人缺乏维护自身疾病管理行为的健康素养等,而且国内外尚缺乏慢性V L U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评价工具㊂因此,未来应根据V L U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制订个性化㊁多元化的干预措施,并应用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对V L U 病人自我管理效果进行评价,以提高慢性V L U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㊂参考文献:[1]阙华发,曹烨民.下肢慢性溃疡中医诊治与疗效评价专家共识[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2,56(2):1-5;44.[2] B O N K E M E Y E R M I L L A NS,G A N R,T OWN S E N DPE.V e n o u su l c e r s:d i a g n o s i sa n dt r e a t m e n t[J].A m e r i c a n F a m i l y P h y s i c i a n, 2019,100(5):298-305.[3] MA R G O L I S ABCDJ,B I L K E R BC W,S A N T A N N A BC J,e t a l.V e n o u s l e g u l c e r:i n c i d e n c ea n d p r e v a l e n c ei nt h ee l d e r l y[J].J o u r n a l o f t h eA m e r i c a n A c a d e m y o fD e r m a t o l o g y,2002,46(3): 381-386.[4] V OWD E N K R,V OWD E N P.T h e p r e v a l e n c e,m a n a g e m e n ta n do u t c o m e f o r p a t i e n t s w i t hl o w e rl i m b u l c e r a t i o ni d e n t i f i e di na w o u n dc a r es u r v e y w i t h i no n e E n g l i s h h e a l t hc a r ed i s t r i c t[J].J o u r n a l o fT i s s u eV i a b i l i t y,2009,18(1):13-19.[5]崔超毅,黄新天.下肢静脉性溃疡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12):1419-1422.[6]王文,王向佳,谢江,等.人工智能在老年慢性病共存病人自我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22,36(5):869-873.[7] L O R I G K R,H O L MA N H.S e l f-m a n a g e m e n te d u c a t i o n:h i s t o r y,d e f i n i t i o n,o u t c o m e s,a n d m e c h a n i s m s[J].A n nB e h a v M e d,2003,26(1):1-7.[8] B A R L OWJ,WR I G H T C,S H E A S B Y J,e ta l.S e l f-m a n a g e m e n ta p p r o a c h e s f o r p e o p l ew i t h c h r o n i c c o n d i t i o n s:a r e v i e w[J].P a t i e n tE d u c a t i o na n dC o u n s e l i n g,2002,48(2):177-187.[9] G R E Y M,K N A F LK,M C C O R K L ER.Af r a m e w o r k f o r t h e s t u d yo f s e l f-a n d f a m i l y m a n a g e m e n to f c h r o n i c c o n d i t i o n s[J].N u r s i n gO u t l o o k,2006,54(5):278-286.[10] W E L L E RCD,R I C HA R D S C,T U R N O U R L,e t a l.P a t i e n te x p l a n a t i o nof a d h e r e n c ea n dn o n-a d h e r e n c et ov e n o u s l eg u l c e rt r e a t m e n t:a q u a l i t a t i v es t u d y[J].F r o n t i e r si n P h a r m a c o l o g y, 2021,12:663570.[11] C OMO R E T T O R,R A N Z A T O C,F O L E T T O M,e ta l.D i s e a s ek n o w l e d g ea n d s e l f-c a r e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h r o n i c v e n o u sl e gu l c e r s:p r e l i m i n a r y s h o r t-t e r mr e s u l t s o f a 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 ds t u d y[J].I t a l i a n J o u r n a l o fM e d i c i n e,2021,15(3):3.[12] L E R E N,J O H A N S E NEA,E I D EH,e t a l.P r e v a l e n c e a n d f a c t o r s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u l c e r-r e l a t e d p a i ni n p e r s o n s w i t hc h r o n i cl e gu l c e r s-a ne x p l o r a t i v e s t u d y[J].J o u r n a l o fC l i n i c a lN u r s i n g,2021, 30(17/18):2732-2741.[13] MA P P L E B E C KL.C a s es t u d y:p s y c h o s o c i a la s p e c t so fc h r o n i cb i l a t e r a lv e n o u sl e g u lc e r s[J].B r i t i s h J o u r n a lo f C o mm u n i t yN u r s i n g,2008,13(S u p1):S33-S38.[14]刘瑾,路娜,张凤娃,等.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病耻感影响的m e t a分析[J].重庆医学,2022,51(13):2294-2299.[15]S A Y R EEK,K E L E C H ITJ,N E A L D.S u d d e ni n c r e a s e i ns k i nt e m p e r a t u r e p r e d i c t sv e n o u su l c e r s:ac a s es t u d y[J].J o u r n a lo fV a s c u l a rN u r s i n g,2007,25(3):46-50.[16] K E L E C H ITJ,M U I S E-H E L M E R I C K SRC,T H E E K EL A,e t a l.A no b s e r v a t i o n a ls t u d yp r o t o c o l t oe x p l o r e l o n e l i n e s sa n ds y s t e m i ci n f l a mm a t i o n i n a n o l d e r a d u l t p o p u l a t i o nw i t h c h r o n i c v e n o u s l e gu l c e r s[J].B M CG e r i a t r i c s,2021,21(1):118.[17] ŽU L E C M,R O T A R-P A V L IĈD,P UHA R I C Z,e ta l."W o u n d sh o m ea l o n e"-W h y a n dh o w v e n o u s l e g u l c e r p a t i e n t ss e l f-t r e a tt h e i r u l c e r:a q u a l i t a t i v e c o n t e n t s t u d y[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R e s e a r c ha n dP u b l i cH e a l t h,2019,16(4):559.[18]闫艳娜,李海燕,植艳茹,等.下肢静脉性溃疡伤口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15):1793-1798.[19]黄剑,周大勇,沈利明,等.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小腿穿静脉功能不全评估方法比较[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11):907-911.[20] ŽU L E C M,R O T A R P A V L IĈD,ŽU L E C A.T h ee f f e c to fa ne d u c a t i o n a l i n t e r v e n t i o no ns e l f-c a r e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v e n o u s l e gu l c e r s-a 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R e s e a r c ha n dP u b l i cH e a l t h,2022,19(8):4657.[21] N A Z A R K OL.S i m p l i f y i n g t h em a n a g e m e n t o f v e n o u s l e g u l c e r s:c h o o s i n g a p p r o p r i a t ea nd a c ce p t a b l ec o m p r e s s i o nt h e r a p y[J].B r i t i s h J o u r n a l o fC o mm u n i t y N u r s i n g,2017,22(S u p6):S6-S12.[22] T O D D M.C o m p r e s s i o nt h e r a p y f o rc h r o n i co e d e m aa n dv e n o u sl e g u l c e r s:C o F l e xT L C C a l a m i n e[J].B r i t i s hJ o u r n a l o fN u r s i n g(M a r kA l l e nP u b l i s h i n g),2019,28(12):S32-S37.[23] MU L D O O NJ,H AM P T O N S,G R A Y S,e t a l.C o m p r e s s i o nh o s i e r y f o rv e n o u sd i s o r d e r sa n do e d e m a:a q u e s t i o no fb a l a n c e[J].B r i t i s h J o u r n a l o f C o mm u n i t y N u r s i n g,2020,25(S u p9):S26-S32.[24]李飞,南方,党芸,等.充气加压治疗对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伤口愈合效果的M e t 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1,56(6):929-934.[25]洪涛,黄惠根,梁月梅,等.便携式负压治疗仪在伤口护理门诊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20,27(24): 50-52.㊃296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F e b r u a r y2024V o l.22N o.4[26] N E L S O NE A ,H A R R I S O N M B ,C a n a d i a n B a n d a ge T r i a l T e a m.D if f e r e n tc o n t e x t ,d i f f e r e n tr e s u l t s :v e n o u su l c e rh e a l i n ga n d t h eu s eo f t w oh i g h -c o m p r e s s i o nt e c h n o l o gi e s [J ].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N u r s i n g,2014,23(5/6):768-773.[27] C L A R K E -MO L O N E Y M ,G O D F R E Y A ,O 'C O N N O R V ,e ta l .M o b i l i t y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v e n o u s l e g u l c e r a t i o n [J ].E u rJ V a s c E n d o v a s c S u r g,2007,33(4):488-493.[28] O 'B R I E NJ ,F I N L A Y S O N K ,K E R R G ,e ta l .E v a l u a t i n g t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a s e l f -m a n a g e m e n t e x e r c i s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o n w o u n dh e a l i n g ,f u n c t i o n a l a b i l i t y a n dh e a l t h -r e l a t e d q u a l i t y of l i f e o u t c o m e si n a d u l t s w i t h v e n o u s l eg ul c e r s :a r a n d o m i s e d 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W o u n dJ o u r n a l ,2017,14(1):130-137.[29] 杨亚兰,陈岚鹏,胡佩欣,等.运动疗法对治疗下肢静脉溃疡有效性的M e t a 分析[J ].现代临床护理,2020,19(1):45-51.[30] R O A L D S E N KS ,B I G U E T G ,E L F V I N G B .P h y s i c a l a c t i v i t y i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v e n o u s l e g u l c e r -b e t w e e n e n g a ge m e n t a n d a v o i d a n c e .A p a t i e n t p e r s pe c t i v e [J ].C l i n i c a l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2011,25(3):275-286.[31] J O N E SJE ,R O B I N S O N J ,B A R R W ,e ta l .I m pa c to fe x u d a t e a n d o d o u r f r o m c h r o n i c v e n o u sl e g u l c e r a t i o n [J ].N u r s i n g S t a n d a r d (R o y a l C o l l e g e o fN u r s i n g (G r e a tB r i t a i n ):1987),2008,22(45):53-54;56;58pa s s i m.[32] F O L G U E R A - L V A R E ZC ,G A R R I D O -E L U S T O N D OS ,R I C O -B L Z Q U E Z M,e t a l .F a c t o r s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t h e q u a l i t y of l i f e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 v e n o u s l eg u l c e r s i n p r i m a r y c a r e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a l s t u d y [J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L o w e rE x t r e m i t y W o u n d s ,2022,21(4):521-528.(收稿日期:2023-06-16;修回日期:2024-02-07)(本文编辑李进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的研究进展王 曼,李亚芳摘要 综述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现存的共性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护理人员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围术期心脏康复提供理论依据㊂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康复;依从性;康复模式;综述K e yw o r d s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b y p a s s g r a f t i n g ,C A B G ;c a r d i a c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c o m p l i a n c e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m o d e l ;r e v i e w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4.04.02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指出,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为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防治心血管疾病势在必行[1]㊂冠心病患病人数的逐年上升导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b y p a s s g r a f t i n g,C A B G )病人例数也在逐年递增㊂虽然近年来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我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关院内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这些并不是治疗终点㊂冠心病病人处于终身带病的生存状态,反复发病㊁就诊以及住院治疗导致大多数病人出现活动耐力下降以及焦虑㊁恐惧等负性情绪问题,对病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㊂循证医学数据及专家共识表明,以 运动 为核心的心脏康复(c a r d i a c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C R )治疗通过改善病人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作者简介 王曼,主管护师,本科,单位:300222,天津市胸科医院;李亚芳单位:300222,天津市胸科医院㊂引用信息 王曼,李亚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24,22(4):693-697.再入院率和死亡率[2-7]㊂本文就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围术期心脏康复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护理人员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围术期心脏康复提供理论依据㊂1 心脏康复的起源及定义自1952年L e v i n e 和L o w n 主张并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行 椅子疗法 代替卧床休息开始,大量研究证实,心脏事件发生后病人的院内早期活动可明显改善疾病预后㊂ 运动处方 这一术语于1969年首次被世界卫生组织(WHO )提出[2-7]㊂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尝试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制订早期康复方案, 心脏康复 的概念自此诞生㊂WHO 指出, 心脏康复 除运动锻炼以外还包括多项干预措施,如行为干预㊁营养干预㊁心理干预㊁疾病相关知识指导等,目标是使心血管疾病病人机体㊁心理均达到最佳状态,回归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㊂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入心脏康复的相关概念㊂2 心脏康复的分期㊃396㊃全科护理2024年2月第22卷第4期。
[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治疗35例临床分析]下肢静脉溃疡治疗
[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治疗35例临床分析]下肢静脉溃疡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又称为老烂脚,其最重要的发病机制是静脉血流动力学异常(静脉反流用回流受阻)引起的静脉高压。
我科自2008年10月~2012年01月,共治疗35例(40条患肢)此类患者,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8年10月~2012年01月在我院采取多方法联合治疗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女22例,男13例,年龄在30~77岁之间,平均年龄55岁。
病程10~40年,平均30年。
双下肢5例,右下肢10例,左下肢20例。
根据病理生理、解剖、病因、临床分类的临床分级:C2(单纯静脉曲张),C3(静脉曲张伴水肿),C4(静脉曲张伴色素沉着、湿疹及皮下脂肪硬化),C5(静脉曲张伴已愈合溃疡),C6(静脉曲张伴活动性溃疡)。
本组25例27条肢体符合C5,10例13条肢体符合C6,其中12条肢体溃疡面最大直径5.0cm。
1.2诊断与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均行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检查,显示深静脉通畅,浅静脉有不同程度的迂曲扩张,行Valsalva试验了解深静脉瓣膜功能,其中单纯性静脉曲张有11条肢体,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有17条肢体,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有12条肢体。
术前用标记笔画出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与曲张静脉全部走行路线及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的体表投影部位。
1.3多点式小切口手术:在持硬麻或腰麻下常规消毒铺巾,在患肢耻骨结节外下方2-5cm处作一横行或纵行切口约2-3cm,分离寻找大隐静脉主干,靠近卵圆窝切断,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及其汇入的属支,再用剥脱器分段抽剥大隐静脉主干,至少至膝下10cm,注意保护好隐神经,根据术前标记的曲张静脉做点式切口,用蚊式血管钳于皮下进行分段剥脱,并结扎属支及交通支。
手术过程中重点是彻底破坏结扎溃疡周围和底部交通支。
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用1号线缝合各切口,用无菌纱布和棉垫加压包扎3天。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分析与治疗方法探究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分析与治疗方法探究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外科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治疗上分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
本研究详细分析了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
标签:下肢静脉性溃疡;病因;治疗进展下肢静脉性溃疡在临床上较常见,是一种难治的并发症。
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具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的老年人。
该病很难治愈且预后差,患者容易再次复发,给患者的身体及精神带去很大的困扰,干扰了临床的治疗。
因此,对于下肢静脉性溃疡应严格掌握其发病原因并根据病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
1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病原因1.1 发生静脉返流引起静脉高压患者常由于不同的原因发生静脉返流,从而引起静脉压升高。
静脉压持续增高容易损害小腿腓肠肌泵功能,扩张毛细血管,从而导致血浆、血浆蛋白及红细胞外漏增多,使得皮肤组织减少必要的营养吸收,发生营养障碍[1]。
通过临床检查可知,交通静脉U型袢式结构的下方区域易发生溃疡,究其原因,此区域中是交通静脉两端分别与深浅静脉相连,承受着来自两方的逆向血流压力,压力的大小随着血管的远近变化,即越向远端压力越大,再加上该区域动脉网稀少,最终导致溃疡形成。
1.2 交通静脉功能欠缺由于交通静脉功能的不全导致发生静脉溃疡的说法已得到多数人的认可。
在下肢静脉压升高的情况下,在交通静脉中深静脉血流就会逆流到浅静脉中,从而使小腿浅静脉得相关组织发生缺氧,导致营养性障碍的发生。
1.3 小腿腓肠肌泵功能不全这也是引起静脉性溃疡的一重要原因。
当小腿肌泵功能不全,降低了静脉血排空容量,导致下肢静脉压升高,破坏了交通静脉瓣膜,使得浅静脉曲张肢体发生瘀血情况,改变了小腿毛细血管数目、形态和通透性,阻碍了毛细血管与组织间的正常物质交换,使组织间发生缺氧导致了静脉性溃疡的发生。
静脉功能不全与腓肠肌泵功能衰退并存时更易发生下肢静脉性溃疡。
2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理机制虽然下肢静脉性溃疡发病多,但由于其发病原因复杂,至今也尚未找到明确的病理机制。
下肢慢性静脉病的病因
国的一项研究表明 ,腿部溃疡的中位持续时间为 9
个 月 ,2 % 的溃 疡 在 2年 内未 愈 合 ,6 % 的患 者 0 6 发生过 持 续 5年 以上 的 溃 疡 J 。据 估 计 ,美 国每 年 由静 脉 溃 疡 造 成 的工 作 日亏 损 接 近 20万 个 , 0
[ 关键词 ]慢性静脉病 ; 发病机 制 ; 疡 溃 [ 中图分类号 ] R 5 . 64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2 4 ( 07 0 09 0 0 8— 34 2 0 )4- 13— 4
1 下肢 慢性 静脉 病概 况
治疗费用为 3 亿美元。总之 ,在医疗保健体系发 0 达的国家,治疗 慢性静脉病的费用约 占总医疗费
C 皮肤改变伴溃疡愈合 5
C 皮肤改变伴活动性溃疡 6
触及 。
时间站立和身材较高等 。 J 慢性静脉病 由于其患病率高和腿 部溃疡 的慢
性性质 ,对 工作 和生 活 质 量 有 比较 大 的影 响 。英
随着 C A E P类别 的提高 ,表现出上述任何静 脉症状的患者比率的提高。在一项纳人 1 2 2例慢 4 性静 脉病 患者 的 国 际研究 中 ,经 控 制 年龄 、性 别 、 体质指数 、并存情况 以及慢性静 脉病 的持续 时间 后 ,症状严 重 程度 与 C A E P临床类别 显著相关 J 。
维普资讯
沈 阳医学 院学报
Junl f hnagM dcl o ee 第 9卷 ora o S eyn e i lg aC l
第 4期 2 0 07年 l 2月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中医治疗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中医治疗发布时间:2021-05-14T10:39:56.01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9期作者:任宇珂任劲松[导读] 本文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进展进行了阐述,结合笔者自身临床心得体会,归纳分析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特点任宇珂任劲松江阴市中医外科医院江苏江阴 214400摘要:本文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进展进行了阐述,结合笔者自身临床心得体会,归纳分析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特点关键词:下肢静脉性溃疡、外治法、中医下肢静脉性溃疡(Venous leg ulcer,VLU)是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中医称之为“臁疮”,俗称“老烂脚”。
此病经久不愈,抑或愈合反复发作,继发感染则溃疡化脓,损伤血络则溢血不止,损伤筋骨则形成慢性骨膜炎,少数病人可因缠绵多年不愈而导致岩变。
西医治疗本病多集中在防止疮面感染和对创面进行保护、外用生长因子等措施上,总体疗效不理想。
而本病则是中医外科诊治的优势病种之一,有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治经验。
笔者运用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内服和外敷相结合的方法,去弊创新,治疗此类疾病,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疗效,特总结报告如下【病因病机】本病起因为站立过长时间或负重过度,导致小腿筋脉横解,瘀阻脉络,肌肤失养,瘀久化热,或小腿皮肤破损染毒,湿热下注而成[1]。
国内知名学者唐汉钧教授等认为本虚、瘀滞及腐变是臁疮的主要发病因素,其病机演变为“始于虚,变于瘀,坏于腐”[2]。
“虚”是因,虚之为病多由于禀赋不足、脾胃虚弱;“瘀”是病理基础,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久则成瘀;“腐”为果,瘀久蕴热,至皮损肉烂筋腐。
反之,“腐”至肌肤、经脉溃腐损伤进一步加重“瘀”,瘀腐日久,津液亏损,又进一步加重“虚”的程度。
在临床治疗上紧紧围绕虚、瘀、腐这三个方面,屡有良效。
【辩证论治】1.内治法:1.1 气滞血瘀证:主证:疮面腐肉不脱,干结,苍白,周围皮色暗,黑肉芽色淡;四肢觉沉,舌淡紫,或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现状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现状下肢静脉性溃疡(Venous leg ulcer)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性疾病(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的一种常见且难治的并发症之一,中医称“臁疮”、“老烂腿”。
下肢静脉血流异常被认为是其主要病因。
主要表现为足靴区、内外踝及足背等处皮肤溃疡形成、色素沉着,溃疡可为单发,也可多发。
如无特殊治疗,溃疡经久不愈或者反复发作,且有恶变可能[1]。
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2]。
现就该病目前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标签:静脉性溃疡;治疗;现状1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性疾引起的下肢静脉高压所致。
其病因包括深、浅静脉及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3]。
其中深静脉返流患者的溃疡发生率要高于单纯性浅静脉返流的患者。
Nicolaides 经过研究证明,在深静脉和浅静脉均有返流并同时伴有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时,溃疡的发生率最高达47%。
而仅有浅静脉返流时为6%;此外肌泵功能的损伤对下肢静脉压也会产生较大影响,肌泵由小腿肌肉及静脉窦组成。
静脉窦多位于腓肠肌内,容量接近于心脏,每次收缩可排出小腿總容量约60%的静脉血,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4,5]。
正常肢体腓肠肌每收缩一次可使静脉压降低约8kPa,在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腓肠肌功能不足,其射血分数仅为正常者的10%~15%。
静脉血逆流程度及腓肠肌射血分数减少程度与静脉性溃疡的发生率存在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腓肠肌泵功能,可使中度反流的肢体溃疡发生率由63%降至30%,严重反流的肢体溃疡发生率由70%降至41%[6]。
由此可见下肢静脉高压的形成是由静脉瓣膜功能关闭不全造成血液逆流和腓肠肌功能不全最终导致射血分数减少的共同结果。
当出现下肢静脉高压时,小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外溢、纤维蛋白原渗出,形成纤维蛋白复合物沉积于组织间隙。
红细胞破坏后含铁血黄素沉积于皮下,阻碍组织与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
下肢静脉曲张病因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瓣膜处形成涡流和湍流 , 一方面干扰了瓣膜的关闭 ,
使逆流继 续 泻 向远方 , 起下 一 对瓣 膜 处 的涡 流和 引
湍流 , 产生“ 多米诺骨牌” 效应 ; 另一方面涡流和湍流 所形成的剪力以及瓣膜关闭后所承受的逆 向压力持 续作用于瓣膜 , 引起瓣膜内皮细胞损伤, 久之瓣膜发
的瓣膜 关闭不 全 更 易产 生 严 重症 状 , 而认 为 接 近 从 小腿腓 肠肌泵 的胭 静脉 是 瓣 膜 成 形术 的最 佳部 位 ,
( 非患者与非患者婚配 ) 婚配 型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
传, 患者 比例 为男 : =23 : 下肢 静脉 曲张患者 女 .9 1 男性 和女性 均有 传给后 代 的可能 。
维普资讯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 年 2 02 月第 8 卷第 1 期
5 9
学 术造展
下 肢静 脉 曲张病 因及 治疗 方 法研 究进 展
张 东萍 何 立纲 崔套 让
下 肢静 脉 曲张 是外 科 常见 病 之一 , 病率 在 各 患
由浅人 深分布 于腓肠 肌 、 目鱼 肌 和小腿 深层肌 中 , 比 从 而形 成一个小 腿 “ 三层 循 环 ” 系统 , 个 下 肢静 脉 整 系统 的基本功 能 是与淋 巴系统 一道将 经 组织代谢 后 的静脉 血液 吸收 并 回输 至心脏 。
2 下肢静 脉 曲张 的病 因学研 究
下 肢静 脉倒 流性疾 病是 指在 各种 因素作 用下致 使下肢静 脉 内 出现异 常 的血 液倒 流 , 引起 肢 体 远端 静脉高压 , 终 形成 以慢性 溃 疡 为 主 的综合 征。下 最 肢 静脉 曲张 的难 治性 源于 其 复 杂 的病 理 基 础 : 下肢 静脉复 杂 的 懈 剖 结 构 特 点 和 复 杂 的多 元 性 致 病 因 素 。下 肢静 脉瓣 膜功 能不全 或 先天缺 如是下 肢静 脉 曲张 的首要 原 因 。据 静脉 瓣 膜 系统 的研 究 , 有下 所 肢静 脉 内均有 瓣 膜 , 般在 股静 脉 内有 4对 , 一 膪静 脉 内有 3 l、 静 脉 内分 别 有 8 左 右 。正 常情 况 对 ,腿)瓣 叶 的下 56由 内皮 细 , / 胞覆 盖弹力组 织形 成 , 16仅 由 内皮 细胞 单 层 构 上 / 成 交通 静脉 中的瓣 膜 主要 阻止血液 从深 静脉 向浅 静脉逆 流 , 深浅 静脉 系统 中的瓣 膜 主要 保证 血 流 的
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研究进展
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研究进展摘要:下肢静脉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严重并发症,发病部位常为患者小腿下1/3部位,以内踝或胫前等足靴区最为常见,病程长,愈合慢,且反复发作,是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一个难点。
本文从评估、清创、敷料、压力治疗及日常护理5个方面对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进行综述,为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压力治疗下肢静脉溃疡,俗称老烂腿,是由于静脉压升高,引起的足部或腿部皮肤破损。
是最难治的并发症,我国的发病率为0.4%-1.3%[1],欧美国家的发病率为1%[2]。
由于病程长,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3]。
本研究从以下方面进行综述。
1.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的评估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营养、心理、睡眠、活动、药物服用(包括免疫抑制剂、类固醇、抗生素等)、疼痛耐受程度、吸烟嗜好,有无合并相关疾病,如糖尿病、血管病变、淋巴系统病变、血液系统病变等,患病时间及演变过程、伴随症状、治疗及护理经过[4-5]。
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
根据蒋琪霞等[6]提出的局部评估方法评估伤口类型,郭淑芸等[7]按照组织颜色分为:红、黄、黑及混合,多为红色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
评估伤口大小,以及有无潜行、瘘管、窦道等[8]。
评估伤口的位置,注意保护血管、肌腱、神经等,防止损伤。
评估伤口的渗液及气味,伤口边缘有无浸渍,伤口周围皮肤有无鳞屑状、瘙痒、红肿、皮纹增高等。
结合细菌生物学检查或血常规检查等评估伤口有无感染。
2.伤口清创护理清创的目的是清除失活组织、细菌生物膜及其他异物,保持伤口清洁,促进上皮爬行[9]。
根据伤口的深度、颜色、坏死程度选择清创方法[10]。
保持伤口清洁对于伤口恢复意义重大,清创前先冲洗伤口,清洁伤口周围皮肤。
常选用生理盐水,冬天将冲洗液加热后使用,使用20ml注射器连接针头直接冲洗伤口,以达到一定的压力[11-14]。
下肢静脉曲线性溃疡的病因病理和治疗
5 1 择 不 同的方法 。静 脉造影 及下 肢静 脉压 的测定 对观 察 静脉结 构 、 膜 形态 和静 脉血 流动 力 学 变化 方 面 瓣 的准确性 是其 它 方 法不 可 替 代 的 。缺 点 是有 创性 , 容 易引起 出血 、 肿 、 栓 和感 染 等 并 发症 , 严 格 血 血 应
一
回流障碍 , 纤维蛋 白沉积形成弥散屏 障, 组织缺氧进 步加 重 而造 成组 织坏 死 出现溃疡 。
12 血液倒流性疾病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完 全再 . 通后所致静脉的瓣 膜功能不全 、 先天性深静脉瓣 膜
河北省宿 山市 中医院( 河北 6 30 ) 6 00
22 静脉壁的病理改变 正常静脉壁厚度一致, . 分 内膜 、 中膜及外膜三层, 平滑肌分布于内 、 外膜三 中、 层, 以中膜 环行平 滑 肌最发 达 , 它的径 向收缩 保证 了
V L 是 由于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引起 的代谢障 UE
碍性疾病。 目 前从病理学上研究较多的主要包括皮 肤组 织及 其 营养状态 , 脉管 壁 、 静 静脉 瓣膜 及病 变部 位血 液纤 溶活 性等 2 1 皮肤组织的病理改变 . 正常状态下 , 真皮 皮肤 层毛细血管大多 由单个血管内皮细胞组成 , 血氧可 直接通过, 其它营养物质依靠吞饮作用进人细胞 间 隙。ⅥⅡ E患者皮肤 的病理改变影 响这一生理过程 的正常进行。据钱虎声等_研究发现局部病变皮肤 2 一 组织纤维蛋 白在毛细血管周围沉 积形成弥散屏 障, 溃疡组织经皮氧分压( ̄O TP 0下降 , 成纤维细胞钙盐
生和难 以愈合 , 首先在于气血瘀滞 , 经络瘀阻 , 邪浊 留恋 , 瘀滞不化 ; 其次是由于“ ” 虚 。所谓“ , 虚” 指局 部血液灌流不足, 供血 、 供氧不 良, 营养刨 面的物质
回归基础:重新认识下肢静脉溃疡
回归基础:重新认识下肢静脉溃疡慢性静脉疾病是对周围静脉系统异常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可见和功能性表现的总称(Wittens, 2015)。
在英国,下肢溃疡患者数量达73万,相当于成年人口的1.5%;而被诊断为VLU的患者有27.8万,相当于每17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罹患(Guest, 2017)。
然不幸的是尽管有维持压力治疗,VLU仍常会复发(Ashby, 2014)。
VLU的患病率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Franks, 2016),因此常成为老龄化社会的主要问题。
VLU会严重影响个体生活质量,并会导致长时间的失能和严重的社会心理疾病(O’Donnel Jr, 2014)。
此外,VLU还会造成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历史沿革Hippocrates已经意识到直立体位对于下肢溃疡不利。
然而,直到过了约2000年后,西班牙解剖学家Vassaseus才对静脉瓣及其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Caggiati and Bertocchi, 2001)。
17世纪早期,意大利人Marcello Malpighi发现循环系统中毛细血管网的存在。
1670年,Richard Lower描述了腓肠肌泵对静脉回流的作用,而在1710年,Valsava则对胸腹呼吸引起的压力变化进行了说明。
“静脉溃疡”一词是伦敦外科医生John Gay于1868年提出(Negus, 2005)。
德国外科医生Friedrich Trendelenburg在1891年发明了经典的Trendelenberg检查,用于评估下肢表浅和深静脉是否存在返流。
1953年,Richard Linton将已有知识和证据进行了汇总,提出了活动性静脉高压的概念及其与慢性静脉疾病的相关性。
静脉系统生理静脉系统的瓣膜由胶原蛋白纤维构成,覆以一层纤薄的内皮,其强度大于静脉壁。
静脉系统工作正常时,血液由浅表静脉经由穿通静脉流入深静脉。
因此,血液的回流只能朝一个方向,除了在足部穿通静脉可见双向的静脉血流(Wittens, 2015)。
下肢溃疡诊疗新进展
疮面 , 换药 1 d 治疗 6 d 临床治愈 1 次/ , 0, 5例 , 效 8例 , 有 总
有 效 率 10 。 0% 近 年 来 的研 究 表 明 , 肢 溃 疡 创 面 尽 管 不 同 癌 症 那 样 下
迅速致人死亡 , 由于发 生在 下肢 体表 , 有病 程长 、 观 但 具 外
辅以物理疗法 ; 中医 以腐 、 、 虚 瘀为 辨证 要点 , 采用 中医内治
辨证分型 和外 治手 段相结合。 中、 西医各有优势 , 中医治疗 的优势在 于维 持病 情缓解 和预 防复 发 , 医治 疗 的优势 在 西 于尽快控制炎症 , 缓解症状 。在 临床应 用过程 中, 应视 具体 病情具体对 待 , 先分 析 , 诊疗 , 再 充分 发挥 中西医 治疗 的长 处, 结合二者 的优势 共同治疗 , 以提 高下肢 静脉 溃疡 疗效 , 缩短 溃疡 愈合 时间 , 减少 复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 利用外 科手 术结合 局 部创 面换 药 , 同
时应 用 中药 内服加 外用药 物联 合治 疗 , 效果 更加 明显 。牟 振宪 以抗 生素 、 加强 营 养等 支 持治 疗 配合 口服 扶 正 排 毒、 排脓生 肌中药散剂 ( 黄芪 , 生 当归 , 角刺 , 仁 , 皂 桃 川芎 ) 研细 末 , 次 一 汤 匙 口服 , 每 3次/ , 部 治 疗 将 浓 度 为 d局 10 m 人酸性成纤 维细 胞生 长 因子浸 湿无 菌 纱布 盖 于 00 1
300 10 6浙 江省 中医院( 陶茂灿 曹 毅)
以利湿 , 方用 补中益气 汤 加革 薜 、 苡仁 、 苓 。( ) 薏 茯 4 气血 俱虚型 : 以补 益气 血 , 生肌长 肉, 方用八珍 益母 汤加黄芪 。
・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p poenM x msina dscein i lx n—da ei u e o rti ep so e rt na oa n o l ib t mo s : c
维普资讯
广东医学 20 1 第 2 卷第 1 07年 月 8 期
e yi sl l r et [] JB l hm. 0 1 26 633 lb so b cp rJ. i e 20 , 7 : . s t u ee o oC 4 [0 F B RK A L R0 D H B C , t . hr t zi 1] A E , X E 。 A LA KB ea C a c rao o 1 a e tn f i ao raadgntaym d e i [] idRs pM i n m ln ec l oi dmc J.J p e。 no e i f l i e Li
l 8 9.
[2 FO E .Tele l re ml:r te8df c 1] L W R DR h p a n o if i su u n u ・ i i p tn a y tc r n c
tn J.B ce , 96 38 1 : . i [] i hmJ 19 , 1 () 1 o o
血排 空容量减 少, 使下肢静脉压升 高, 交通静脉瓣膜破坏 , 浅
静脉 曲张肢体瘀 血 , 导致 小腿毛 细血 管数 目、 态和通 透性 形
溃疡患者中, %的患者罹惠有静脉性疾病 。下肢静脉性 7 0 J
溃疡 多迁延不愈 , 或愈合后 又复发 , 临床较为棘 手的问题 , 是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诊治策略
造成VL管内皮细胞的
炎症反应及静脉微循环障碍。血管内皮细胞因静脉 高压受损,继而激活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并浸 润至局部组织,造成血小板、单核细胞的聚集,产 生更多的炎症介质导致慢性炎症反应⑴〕。慢性炎
VLU的辅助检查包括:①CDUS,可明确诊断静 脉有无阻塞及反流,评估溃疡周围是否有病理性穿 通静脉存在并定位阴,因操作简便安全,是目前静
脉疾病检查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②CT静脉造影 (computed tomography venography, CTV), 可用于 CDUS无法明确的骼静脉疾病和先天性静脉疾病 的诊断。③下肢静脉造影,是下肢静脉疾病诊断的 “金标准”,不作为常规检查方法,对于深静脉瓣膜
VLU的愈合及复发有关㉛。他汀类药物具有血管 活性和抗炎作用,研究发现辛伐他汀通过改善微循 环、降低氧化应激能促进溃疡愈合沏。与空白对照
组相比,每日接受一次40 mg辛伐他汀的患者,溃 疡愈合率及生活质量更高凶。
3.3创面修复VLU若存在慢性感染,可予碘伏、 过氧化氢清创。溃疡创面予以弹力绷带包扎前需覆 盖敷料,常用的敷料有银离子敷料、水胶体敷料、水 凝胶和泡沫敷料等。敷料的选择取决于溃疡的大 小、深度、使用难易程度和医者个人偏好等;没有明 确证据显示高值敷料效果显著优于低值敷料閉 。
VLU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很复杂。从宏观角度 上说,主要是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下肢静脉高 压,持续的静脉高压增加毛细血管后血管透壁压, 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损伤、局部微循环障碍、慢性炎 症反应、代谢产物堆积、组织营养不良、下肢水肿和 皮肤营养改变,最终造成皮肤溃疡。下肢静脉高压 的常见原因包括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反流、静 脉回流障碍、小腿肌泵功能不全、穿通静脉功能不 全等〔32〕。研究显示,70%~80%的VLU患者存在原 发性的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0%-30%的VLU 患者存在继发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原因和处理
和抗炎作用,其配合伤口护理可促进溃疡愈合0〕。 阿司匹林治疗VLU的疗效不确切凶。他汀类药物
生素可提高非临床感染性VLU的愈合率泗。当出 现临床感染时(全身和/或、渗出物增 加、愈合延迟等),建议进行伤口定量培养,以确认
感染的存在并指导全身抗生素应用0〕。无培养条件 时也可经验性用药[28]:VLU感染常以金黄色葡萄 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为主,有蜂窝织炎的表现,指南 推荐使用革兰阳性菌敏感的抗生素切。笔者常用青
下肢静脉性溃疡(venous leg ulcer, VLU)是最 常见的下肢慢性溃疡,占比达80%[1]o VLU在欧美 国家的发病率为1%~3%図,我国的发病率为0.4%~ 1.3%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随年龄的增长而更为 常见,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可达4%⑵。VLU好 发于足靴区,溃疡一旦形成往往难以愈合或反复发 作,经久不愈。据估计,93%的VLU将在12个月内 愈合,但愈合后3个月内的复发率可高达70%;7% 的溃疡将持续5年以上不愈合⑷。VLU严重影响患 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重大的临床、经济
2.3第三阶段为康复阶段,仍以压力治疗、药物 治疗、控制慢性感染和溃疡创面护理为主,目的在 于促进溃疡进一步愈合,防止溃疡复发。
2.3.1压力治疗和药物治疗 VLU在12个月内 的复发率为26%~69%[47],而压力治疗可有效降低 溃疡复发阀。常规穿戴医用弹力袜半年以上,必要 时可长期穿戴。鼓励患者加强下肢肌肉锻炼并继续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患者的健康 和生活质量 ,是 临床创面修 复护理 的一大难题 ,也 是 中 、西 医外 科 常 年关 注 的焦 点 之 一 。 现 将 该 病 的研 究 进 展 及
现 状 ,做 进 一 步 系统 的总 结 。
1 病 因 病 理
下肢静脉系统的病变包括 下肢静脉 倒流性疾 病和 回流障
碍性 疾 病 ,各 种 原 因引起 的下 肢 静 脉 功 能 不 全 ,可 产 生 深 、浅 或
下 肢静 脉 曲 张 、静 脉 性 溃 疡 和 溃 疡 的 复 发 率 分 别 为 20.0% , 增加 ,白细胞趋化以及炎症反应介导的损伤 。由于局部的损伤
0.5% 一3.0% 和 67.O% ,10 年 以 上 病 史 的 溃 疡 发 生 率 为
10.0% E2] 。
常见发病 部位为 小腿 中下 段前 内侧 面 ,即足靴 区
性疾病及回流障碍性 疾病 严重 和难 治 的并 发症 之一 ,中医称 不 全 ,静 脉高 压 是 相 同 的 病理 生 理 基 础 。慢 性 静 脉 高 压 可 致 皮 “臁 疮 ”、“老 烂 腿 ”,其 发 病 率 为 0.5% ~3.0% … 。 国外 统 计 的 肤 微循 环 的渗 出 性 改变 ,引起 微 血 管 内皮 间 的红 细 胞 和大 分 子
全 时 ,溃 疡 的 发 生 率 升 至 30% ;而 在 深 静 脉 和 浅 静 脉 均 有 返 流
并 同时 伴 有交 通 支 静 脉 功 能 不 全 时 ,溃疡 的发 生 率 高 达 47% 。
静 脉 性溃 疡 产 生 的 病 理机 制 至 今 尚不 完 全 清楚 ,目前 从 病
理 学 上研 究 较 多 的 主 要 包 括 皮 肤 组 织 及 其 营 养 状 态 ,静 脉 管 壁 、静 脉 瓣 膜及 病 变 部 位 血 液纤 溶 活 性 等 。 曾 有 动 静 脉 瘘 学 说
三妙散外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三妙散外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评价三妙散外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90例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
治疗组用三妙散外用治疗,对照组用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绿药膏)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和复发率。
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
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2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6.7%,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妙散外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疗效显著。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三妙散外用治疗中医学将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合并感染的患者辨证为湿热下注证。
根据中医外治名篇“理瀹骈文”的论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在缺少有效外用药物的基层医疗单位,笔者试用清利湿热的三妙散研末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收集本中心及分中心门诊的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
治疗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30~70岁,平均61.7岁,病程14 d~37年,中位病程12个月,创面大小0.4 cm×4 cm~20 cm×30 cm,采用三妙散外用。
对照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30~70岁,平均61.3岁,病程3 d~15年,中位病程1个月;创面大小1 cm×1 cm~20 cm×25 cm,用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绿药膏)15 g外用。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主要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停用其他疗法,均签定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都做了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上海市卫生局颁发的“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二版[1]有关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臁疮)的诊断标准:①患者多有长期站立工作或负重史;②患肢多有下肢静脉曲张,溃疡好发于小腿下1/3处,内侧多于外侧;③局部初起常先痒后痛,色红,糜烂,迅速转为溃疡。
人体成分分析相关指标与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关系研究进展
[2] 周滢,费曜.地榆炮制前后对小鼠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的影响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6):1386-1387.[3] 俞浩, 毛斌斌, 刘汉珍. 炒炭对地榆中鞣质量及止血效果的影响[J]. 中成药, 2014, 36(6): 1317-1320.[4] Eming SA, Martin P, Tomic-Canic M. Wound repair andregeneration: Mechanisms, signaling, and translation[J]. Sci Transl Med, 2014, 6(265): 265sr6.[5] 俞浩,方艳夕,毛斌斌,等. 地榆炮制前后水提物抗炎效果研究[J].中药材,2014,37(1):34-37.[6] Jo S, Ryu J, Kim H, et al.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Sanguisorbae Radix on contact dermatitis induced by dinitrofluorobenzene in mice[J]. Chin J Integr Med, 2015: 1-6. [7] 李娃, 杨春娟, 成聪聪, 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的中药地榆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 21(7): 1336-1345.[8] 魏智芸, 滕建文, 黄丽, 等. 地榆提取物抗氧化与抗过敏作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8): 1958-1960.[9] 聂淑琴. 地榆提取物对老化加速小鼠抗氧化保护能力的影响[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001, 23(2): 89-90.[10] 彭丹, 马琼丽, 陈泽慧, 等. 40种中药提取物对6种临床常见感染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观察. 山东医药, 2017, 57(27): 27-30.[11] 高咏涵, 谢鲲鹏, 谢明杰. 环丙沙星联合不同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突变选择窗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 36(5): 192-194.[12] 周本宏, 松长青, 姜姗, 等. 地榆鞣质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制研究[J]. 中国药师, 2016, 19(3): 464-469.[13] 吴娟, 姚美村, 戴聪,等. 地榆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8, 35(8): 663-668.[14] 夏红旻,孙立立, 孙敬勇, 等. 地榆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 2009, 11(7): 67-69.[15] 陈晨, 雷云霞. 地榆七柏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 24(5): 486-488, 492.[16] 郑晓丽. 黄榆油膏治疗烧烫伤75例疗效观察[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3, 19(5): 47.[17] 曹波, 李志, 李绍堂, 等. 芪榆油膏对肛瘘术后创面肉芽组织中EGF mRNA 表达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1, 40(27): 2726-2728.[18] 杨帆, 王腾, 秦一鸣, 等. 地榆大黄散对大鼠浅Ⅱ度烫伤的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 2016, 12(18): 10-12.[19] Kim YH, Chung CB, Kim JG, et al. Anti-wrinkle activity ofziyuglycoside I isolated from a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root extract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 cosmeceutical ingredient[J]. 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 2008, 72(2): 303-311.[20] 柏冲飞, 陈琳, 孙悦珊, 等. 地榆成分3, 3’-二甲氧基逆没食子酸-4-木糖苷对NIH3T3细胞促增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 30(5): 863-869.(收稿:2020-04-03 发表:2020-12-10)文献综述基金项目:山东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093、2019-0204);济南市临床医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907079)1.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济南 250014)3.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济南 250014)通信作者:刘 明,E-mail:******************人体成分分析相关指标与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关系研究进展王栗娟1,刘 明2,张玉冬2,刘 敏3,韩孝红3,战世宇1摘要: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VI )是周围血管疾病中的高发病种,本病病因较为复杂,且疾病初期症状较轻,若患者不予重视,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动脉缺血性和静脉性溃疡创面的治疗及预后研究进展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9年11月第5卷第6期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Vol.5, No.6, Nov 2019下肢慢性创面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造成非常沉重的社会医疗负担。
仅在美国,每年慢性创面患者高达700万人,医疗花费达250亿美元[1]。
根据病因,下肢慢性创面可分为动脉缺血性溃疡、静脉性溃疡、糖尿病足溃疡和压疮[2],其中动脉缺血性溃疡和静脉性溃疡的管理是血管外科医师临床工动脉缺血性和静脉性溃疡创面的治疗及预后研究进展韩伟1汤敬东21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浙江杭州 3100092上海市浦东医院血管外科,上海 201399摘要:下肢慢性创面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造成非常沉重的社会医疗负担。
根据病因,下肢慢性创面可分为动脉缺血性溃疡、静脉性溃疡、糖尿病足溃疡和压疮,其中动脉缺血性溃疡和静脉性溃疡是主要病因类型,二者的预后转归有所不同。
本研究通过对动脉缺血性溃疡和静脉性溃疡临床研究数据进行综述,总结当前动脉性溃疡和静脉性溃疡的治疗技术和疗效概况及相关预后。
关键词:创面;缺血性溃疡;静脉性溃疡;预后中图分类号:R654.3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18/ki.issn2096-0646.2019.06.018Development of prognosis study of arterial ischemic ulcers and venous ulcersHan Wei1 Tang Jingdong21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 HangZhou Third Hospital, HangZhou 310009, Zhejiang, China 2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 Fudan University Pudong Medical Center, Shanghai 201399, ChinaAbstract: Chronic wound of the incidence of lower extremities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which not only seriously affects the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but also causes a signifificant health risk and a large economic burden. According to the etiology, the chronic wound of lower extremi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arterial ischemic ulcer, venous ulcer, diabetic foot ulcer and pressure ulcer. Among them, arterial ischemic ulcer and venous ulcer are the main etiological types, and their prognosis is different. In this study, we reviewed the clinical data of arterial ischemic ulcer and venous ulcer, and summarized the current treatment technology, curative effect and related prognosis of arterial ulcer and venous ulcer.Key wors: wounds; ischemic ulcers; venous ulcers; prognosis[基金项目]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健委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特色专病项目(PWZzh2017-07)[作者简介] 韩伟,男,山东济宁市人,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工作[通信作者]汤敬东(Tang Jingdong,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drtangjingdong@•综述•550《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9年11月第5卷第6期作的重要内容。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_李永恒
[ 7, 8]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年 7 月第 7 卷第 4 期
17 掌握溶栓治疗的指征 , 这种治疗方法则具有可接受性和 安全性 。 但根据目前的研究尚不能确定有关药物 、 药物 剂量以及给药途径的理想治疗方案 。 溶栓治疗 D V T 的 并发症主要为出血 , 包括颅内出血等 。 2. 1. 2 七 叶 树果 提 取 物 七 叶 树 果 提取 物 ( H o r s e c h e s t n u t s e e de x t r a c t ,H C S E ) 富含七叶皂苷 、 皂角甙以及 它的活性成分 。 H C S E 具有抑制 蛋白多糖降解的两种 酶即弹性蛋白酶和透明质酸酶的活性 , 以及具有抑制白 细胞的活化作用 , 因此在临床上用于治疗 C V I 。 一项对 17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显示
: 与安慰剂
相比 , H C S E 明显改善 C V I 相关的症状和体征 : 即 H C S E 能明显减轻下肢水肿 、 皮肤瘙痒 ; 下肢容积明显降低 、 小 腿周径明显缩小 、踝部周径明显缩 小 , 有显著性 差异 。 H C S E 的副作用少且较轻 , 常见的有胃肠道 并发症 、恶 心、 头晕 、 头痛 、瘙痒等 。 系统评价显示 H C S E 对于 C V I 的短期 治疗 是有 效 而安 全 的 , 在短期治疗中很 少有副作用发生 。 2. 1. 3 舒洛地特 舒洛地特为葡糖醛酸基葡糖胺聚糖 硫酸盐 , 由 20%硫酸皮肤素 ( D S ) 和 80%硫酸艾杜糖葡 糖胺聚糖 ( I G S ) 组成 。 具有以下作用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病因学的研究进展[摘要] 下肢慢性静脉溃疡(CVLU)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最严重和难治的并发症,以下肢静脉系统持续高压为特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破溃、下肢疼痛,常伴随有下肢静脉曲张及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多好发于小腿中下段前内侧、外踝以及足背,常为单发,也可为多发,久治不愈或是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使其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发病率、难治性及高复发率使CVLU 成为临床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其致病危险因素较多且复杂,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统一,迄今已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理论,本文就近年来CVLU病因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静脉性溃疡;病因学;研究进展;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 R65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4)05-54-05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chronic venous leg ulcer,CVLU)又名静脉淤血性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CVI最严重的并发症。
从解剖学上来讲,由于足靴区静脉网比较丰富,静脉管壁较薄弱,且皮肤及皮下组织纤薄,持续升高的静脉压导致静脉管壁发生扩张,继发湿疹、色素沉着等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以及静脉性溃疡,因此CVLU多发于足靴区,尤其是踝部内侧,其次是外踝和足背区,严重时可波及到小腿下段甚至整个小腿,可为单发或是多发性,大小各异,经久不愈,严重者可持续数十年不愈合,或者是愈合后又很快复发,少数甚至会发生癌变[1]。
CVLU 人群发病率在欧美高达1%~1.5%,总花费占其年度卫生保健预算的1%[2],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4%~1.3%[3],稍低于欧美国家,但近些年有上升的趋势。
据国外统计,静脉性溃疡的复发率高达67%,10年以上CVI病史的溃疡发生率约为10%[4]。
其难治性、高复发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造成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的同时,也是临床治疗工作的一大难题,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对CVLU的致病病因仍存在分歧,本文就近年来静脉性溃疡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血流动力学因素作为血液向心回流的通路,静脉不同于动脉,其管壁较薄,平滑肌、弹力纤维含量较少,缺乏收缩性和弹性,静脉内血流缓慢,压力较低。
因而静脉血向心回流主要依赖于静脉瓣及肌、关节泵的存在,当静脉瓣或肌关节泵功能受损时,下肢静脉血回流受到影响,深静脉中的部分血液通过交通静脉倒流至踝部的静脉网中,患肢的浅静脉、深静脉以及交通静脉均处于淤血高压状态,造成静脉血的局部淤积、淋巴回流障碍、组织水肿,引起下肢持续性静脉高压[5],而持续的静脉高压又可进一步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毛细血管扩张,内皮细胞间距增大,通透性增强,红细胞、血浆蛋白等漏出,代谢产物沉积于皮下[6],组织缺氧,引起皮肤营养障碍,最终导致组织坏死,从而形成溃疡。
1.1 下肢静脉反流与回流受阻下肢血流异常所导致的静脉高压被认为是静脉性溃疡产生的主要原因[7]。
原发性下肢深、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先天性下肢深静脉无瓣膜症等,均可引起下肢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以致下肢静脉异常反流,本应返流回心脏的静脉血在下肢产生淤滞,致使静脉压升高,引起组织淤滞性缺氧,形成溃疡[8]。
有报道称,深静脉反流患者的溃疡发生率要高于单纯性浅静脉反流的患者,溃疡患者中,有43%的患肢同时存在有深、浅静脉反流,且深静脉反流存在时,浅静脉剥脱术等外科治疗疗效较差,容易复发[9]。
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阻塞、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占位性病变压迫深静脉等,可能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使下肢静脉血淤积产生静脉高压,产生下肢静脉迂曲扩张,扩张的下肢静脉引起继发性的下肢静脉瓣关闭不全,功能受损,会进一步加重下肢静脉高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也可能直接对下肢静脉瓣膜造成损伤,在阻碍下肢静脉血回流的同时,导致下肢静脉瓣膜功损伤,进一步加重溃疡,而这种静脉性溃疡往往难以治愈。
1.2 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功能正常的交通静脉由于其瓣膜的单向开放,可保证静脉血由下肢浅静脉向深静脉的单向流动;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时,小腿的肌肉收缩可以使深静脉中部分血液经交通静脉倒流入踝静脉网,使局部发生淤血和静脉高压,同时不可避免地进一步加重静脉穿支瓣膜功能损伤,从而引起浅静脉曲张、组织缺氧等足靴区一系列病理变化。
Nicolaides经过研究证明,只有浅静脉反流时,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发生率为6%;浅静脉反流的同时伴有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时,溃疡发生率为30%;无交通静脉功能不全但深、浅静脉反流时为33%;深、浅静脉均有反流,同时伴有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时,溃疡发生率为47%[11]。
针对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则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并减少复发的几率[12]。
因此有学者认为,小腿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在CVI的发展以及静脉性溃疡的产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3 肌、关节泵功能损伤作为静脉血向心回流的主要动力来源,肌、关节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节泵包括足关节至髂关节的活动,踝关节尤为重要;肌泵包括膝关节上下的各组肌群,以小腿腓肠肌泵尤为重要[13]。
腓肠肌泵由小腿腓肠肌和小腿静脉窦组成,静脉窦多位于腓肠肌内,容量约为140mL,接近于心脏的容量,其每次收缩时可以排出超过小腿总容量60%的静脉血[9],从而使静脉压降低,因而又被称为是人体的“第二心脏”。
静脉性溃疡的发生率与静脉血反流程度及腓肠肌射血分数之间存在有密切的联系[14],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并发腓肠肌泵功能减退时溃疡发生率明显增高,溃疡的程度与腓肠肌功能减退有直接关系[15],腓肠肌泵功能良好时,中度反流的肢体溃疡发生率由可由63%降至30%,重度反流的肢体溃疡发生率可由70%降至41%[9];腓肠肌泵功能不全时,静脉血排空减少,血液循环障碍,产生下肢静脉高压,致使下肢浅静脉、交通静脉瓣膜破坏,静脉血淤滞,浅静脉曲张,小腿毛细血管形态、数目发生改变,通透性增加,纤维蛋白原渗出,形成纤维蛋白复合物沉积于组织间隙,阻碍组织与毛细血管正常的物质交换,严重破坏了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从而引起溃疡。
当影响肌、关节泵功能的因素产生时,如外伤等所致的踝关节活动障碍、长期卧床、因职业或生活习惯久站久坐等,均会导致其收缩力减退,回心血量降低,下肢静脉压升高,从而产生静脉曲张及静脉性溃疡等一系列症状。
1.4 动静脉瘘即动脉与静脉之间的异常通道,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常表现为周围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溃疡等[16-17]。
Haimovici最早提出,异常的动静脉分流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有关,可能是引起下肢浅静脉曲张以及静脉性溃疡的病因之一[18]。
有实验研究证明,行腕部动静脉瘘术后的血液透析患者可形成类似于踝部的静脉性溃疡,给予抗生素治疗后病变也无法愈合,而结扎瘘口后,溃疡很快愈合[19]。
动静脉瘘的存在使得部分动脉血并未流经应灌注组织的毛细血管,而是通过瘘口直接流入静脉,造成静脉血流增加,并且促使形成大量的侧枝循环,静脉压持续增高,持续的静脉高压可以导致毛细血管形状及通透性改变,造成组织营养障碍,从而引起溃疡;与此同时,由于动脉血未能有效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也可造成组织缺血坏死。
1.5 淋巴回流异常虽然静脉高压以及由此产生的血管异常被认为是静脉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但其他血管系统的异常也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及组织间体液的平衡等方面,淋巴管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组织间过量的小分子物质、体液,均由其引流,而淋巴管的回流量在下肢静脉高压时显著减少。
国外有学者通过研究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中溃疡患者与未产生溃疡患者的淋巴管的结构证明,溃疡患者的淋巴管结构损伤、功能异常要高于非溃疡患者,因而推测,淋巴管功能的损伤导致局部组织异常,可能是促进下肢静脉溃疡的产生的原因之一[20]。
2 病理学致病因素下肢静脉性溃疡形成的病理学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上较多集中在静脉瓣膜、静脉管壁、皮肤组织及营养状况和病变处的血液纤溶活性等,产生了诸多学说,但至今仍未有一种学说或理论能够完整的解释其具体的发病机制。
2.1 纤维蛋白沉积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纤维蛋白袖套”学说。
正常情况下,白蛋白可由毛细血管向外渗出到周围组织中,而纤维蛋白原则受到限制[21],持续的下肢静脉高压使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宽,导致纤维蛋白原渗出,包绕、沉积于毛细血管周围形成不可溶性纤维蛋白复合物,阻碍组织与毛细血管之间氧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交换,严重的破坏了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导致局部组织细胞发生缺氧和坏死,从而形成溃疡[22]。
有研究证明,在静脉性溃疡患者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显著降低,而其激活抑制物(PAI)则相对增高,毛细血管周围沉积的纤维蛋白难以清除,从而加重了组织缺氧,促进溃疡的形成。
因而有学者认为纤维蛋白的病理性沉积是下肢静脉疾病皮肤营养障碍的病理基础[23]。
2.2 白细胞激活及炎症反应Coleridge Smith等[24]于1988年提出了“白细胞捕获”学说,即激活的白细胞以及其炎症过程破坏内皮细胞,造成周围实质细胞死亡,从而导致组织损伤,静脉性溃疡形成[25]。
近些年来炎症反应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作用引起了较多的重视,研究表明,在静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6],而包括选择素家族、整合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等在内的细胞粘附分子(CAM)相互协调,共同介导了这个过程[27];刘大钺等[28]通过采用RT-PCR、流式细胞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对静脉性溃疡患者和正常人下肢静脉血中的mRNA 及阳性细胞数表达进行检测,发现CD68(常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在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Sola 等[29]研究发现,单核细胞趋化因子(OP-1)、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炎症蛋白等多种促炎因子在曲张大隐静脉中升高。
陈流华等[30]通过研究证实,RANTES和Fractalkine 两种白细胞趋化因子在静脉性溃疡患者静脉血中高表达,从而推测这两种因子可能是导致静脉性溃疡的重要原因之一。
白细胞可通过其炎症过程引发静脉瓣膜损伤及静脉壁中层细胞凋亡,从而导致血管紧张性及通透性改变,加重下肢静脉高压;同时白细胞通过吞噬、释放蛋白酶及炎性介质等直接损伤组织,而局部损伤及抗感染能力降低为细菌感染创造了条件[31],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形成,并影响溃疡的愈合。
总之,静脉性溃疡是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激活,以及细胞因子等炎症介质的释放等一系列炎症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