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学案十四

合集下载

文言文实词复习学案

文言文实词复习学案

文言文实词复习学案文言学习1102 1108一、考点指津考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这个要求有两个含义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常见”。

“常见的文言实词”指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文言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要求考生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去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近年来,高考对于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除了一词多义外,对词语的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也进行了考查。

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要对教材中出现的常见的文言实词引起高度重视。

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秘书张伟明曾撰文指出:“在文言文测试方面,文言虚词和实词的考查与课文联系非常紧密。

”二、温故知新不论高考的命题出样怎样的调整和变化,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仍将为成为命题者的首选。

为了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必须切实掌握好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

(一)掌握实词的古今异义学习文言文,要特别留心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异的词语,它们常常是命题的重点。

词的古今意义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1.词义扩大。

文言文,有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词义的范围比原来扩大了。

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河流。

例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2.词义缩小。

有些词起初包含的范围较大,后来它的应用范围缩小了。

如“金”古代泛指所有的金属,现代专指黄金。

例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贾谊《过秦论》)3.词义转移。

有些词的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的意思转变为新的意思。

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例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4.词义弱化。

有些词的表意程度变弱了。

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

如“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原列传》)5.词义强化。

有的词则相反,表意的程度得到了强化。

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

如:“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文言实词教案

文言实词教案

文言实词教案教案标题:《文言实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实词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文言实词的基本用法和常见示例;3. 提高学生运用文言实词的能力,以丰富写作表达。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包含丰富的文言实词例句的文言文教材;2. 教具:PPT、黑板、教学图片等。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利用PPT展示文言文句子,引发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注意;2. 引导学生讨论文言实词与虚词的区别。

步骤二:讲解1. 通过教师讲解,介绍文言实词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 分析文言实词的功能,如名词实词、动词实词、形容词实词等;3. 展示典型的文言实词例子,解释其用法和表达的含义。

步骤三:示范1.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段文言文,重点标注其中的实词,并解释其运用;2. 教师解读文言实词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启发学生对其深层理解;3. 学生与教师一起分析和讨论实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方式。

步骤四:练习1. 教师提供一些文言实词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填空或改错;2. 学生自主撰写一篇小短文,要求运用文言实词来丰富表达。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文言实词的主要特点和用法;2. 学生回顾自己在练习中的不足之处,并互相交流经验。

四、教学评价:1. 在练习环节中,观察学生对文言实词的运用是否准确恰当;2. 评估学生在作文中是否能够恰当运用文言实词,丰富表达;3. 学生互评和自评,共同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延伸:1. 提供更多文言实词训练的资料,以巩固学生的运用能力;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文言文,提高对文言实词的敏感度和理解力;3. 推荐学生观看相关的文言实词解析视频或参与相关讨论。

六、板书设计:标题:文言实词教案主要内容:文言实词的定义、特点、功能和示例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高中常考文言文实词教案

高中常考文言文实词教案

高中常考文言文实词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实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文言文中的常见实词。

3. 培养学生运用文言文实词进行翻译和写作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为高考文言文题目的解答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文言文实词的定义文言文实词,指的是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它们与虚词相对,能够单独作为句子成分。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文言文实词的分类1.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如“君子”、“国家”。

2. 动词: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如“行”、“有”。

3.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或特征,如“美”、“大”。

4. 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如“一”、“百”。

5. 量词:用来计量或限定名词,如“篇”、“匹”。

文言文实词的特点1. 一词多义:许多文言文实词具有多个含义。

2. 词性转换: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作为不同词性使用。

3. 合成新词:通过合成方式形成新的词汇。

文言文实词的学习方法1. 积累词汇:通过阅读和记忆,不断扩大文言文实词的词汇量。

2. 上下文理解:结合上下文来推断实词的具体含义。

3. 比较辨析:对比不同实词的用法,理解其细微差别。

4. 实践应用:通过翻译练习和创作文言文,加深对实词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案例分析选取《论语》中的一段经典文言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通过对这段文本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识别并理解其中的实词,如“学”(动词,学习)、“时”(名词,时间)、“习”(动词,复习)、“说”(形容词,愉快)等。

同时,教师还应指出这些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不同用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古今语言的联系。

总结与反思在本次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文言文实词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后,学生应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中的收获与不足,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2014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

2014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

巧借推断理解实词学案【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习目标:1、了解文言实词的特点2、学习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几种基本方法。

3.能够在课外文言文中对陌生实词准确推断其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几种基本方法。

【学习内容及过程】一、点击考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尝薪胆以图内治。

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的范围;包括:120个实词、典范著作中经常出现的实词。

考查点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

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外部语境: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二、【方法归纳】解释加点词,并总结推断的方法1、‚遣官籴.米上江‛()2、‚臵场平价振粜.‛()3、则择官阅实其貲.()4、旱蝗相仍,民殣.于道璐()方法总结:补充我们当掌握的:(1)用‚贝‛字作偏旁的字:购例:穷饿无聊,追购又急结论:用‚贝‛作偏旁的字大都与‚()‛有关⑵用‚糸‛作偏旁的字:缢绡缒例句:①自缢于庭树《孔雀东南飞》②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③夜缒而出,见秦伯《烛之武退秦师》结论:用‚糸‛作偏旁的字大都与‚()‛有关⑶.用‚王‛作偏旁的字:瑾瑜璐例句:①何故怀瑾握瑜《屈原列传》﹙此处比喻美好品格﹚②被明月兮佩宝璐结论: 用‚王‛作偏旁的字大都与‚()‛有关补充: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与()有关;‚马、牛、羊、豕、犭、鸟、虫‛——与()有关;‚辶(走)、彳(行)、(心)、(言)‛——与()有关。

其它:禾----五谷、皿----器具、宀----房舍、冖----笼罩、求----毛皮、歹----死亡、月----肉、页----首、目-----眼、尸----身体、隹(zhuī)----鸟雀 ......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6、卒.然临之而不惊()7、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文言实词学案

文言实词学案

文言实词学案20201311.阅读文言文选段,解释原文中加点字。

郑公子归生率师伐宋。

宋华元率师应之大棘,羊斟御。

明日将战,华元杀羊飨士,羊斟不与焉。

明日战,怒谓华元曰:“昨日之事,子为制;今日之事,我为制。

”遂驱入于郑师。

宋师败绩,华元虏。

夫弩机差以米则不发。

战,大机也。

飨士而忘其御也,将以此败而为虏,岂不宜哉!(《吕氏春秋·先识》)1.宋华元率师应之大棘应:2.羊斟御御:3.羊斟不与焉与:4.昨日之事,子为制制:5.夫弩机差以米则不发机:2.阅读文言文选段,解释原文中加点字,并翻译划线句子。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3.阅读文言文选段,原文中加点字文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楚人居贫,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①叶,可以隐形”。

遂于树下仰取叶。

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

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②,乃厌倦不堪,绐③云“不见”。

嘿④然大喜,赍⑤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①障:遮蔽。

②经日:经过一整天。

③绐(dài):哄骗。

④嘿:通“默”,暗暗地。

a不能复分别b乃厌倦不c对面取人物d对面取人物3阅读文言文选段,翻译划线句子。

元载,凤翔岐山人也。

内侍鱼朝恩负恃权宠,不与载协,载常惮之。

大历四年冬,乘间密奏朝恩专权不轨,请除之。

朝恩骄横,天下咸怒,上亦知之,及闻载奏,适会于心。

五年三月,朝恩伏法,载谓己有除恶之功,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4.阅读文言文选段,解释原文中加点字,并翻译划线句子。

吴履,字德基,兰溪人。

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

李文忠镇浙东,聘为郡学正。

久之,举于朝,授南康丞。

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

文言实词14 导学案

文言实词14 导学案

文言实词(二十二) 导学案编制人:孙立茹审核:领导签字:预习案(ABC层学生必做)【学习目标】1. 理解并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兴、行、幸、修”在文中的含义。

2. 阅读课外文言文,明确文中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运用已学知识解题。

【自主积累】兴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大楚兴,陈胜王()4遇游僧澄源至,兴甚浓()5夙兴夜寐()6事不成则礼乐不兴()7政通人和,百废俱兴()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行1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2赵王畏秦,欲毋行()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4《琵琶行》()5感吾生之行休()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7大行不顾细谨()8蹑足行伍之间()幸1则吾斯役之不幸()2大王亦幸赦臣()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5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修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2邹忌修八尺有余()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4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5不期修古,不法常可()6臣修身洁行数十年()7恐修名之不立()8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预习自测】1.【兴】意思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降落、降下)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兴盛、兴旺)C.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发动) D.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兴致)2.【行】意思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行走、走路)B.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行为)C.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行军)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一种诗歌体裁)3.【幸】意思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皇帝驾临曰幸,这里指宠幸)B.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幸免)C.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有幸、幸运)D.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希望)4.【修】意思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修长、修美)B.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修理)C.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文言实词专题学案词类活用

文言实词专题学案词类活用

2014届高考文言文复习导学案文言实词词类活用(教师版)【学习目标】:1、复习重点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2、重点掌握根据语境和语法推断活用现象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根据语境和语法推断活用现象的方法。

【学习课时】:2课时【学习过程】一、(20137分)4分)答案:①(4分)如果(他们)不靠(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一旦纷纷聚集做盗贼,那危害就大了。

3分)答案:②(3分)傅先生是天下(闻名)的贤士,我尚且不能和他做朋友,你是什么人,怎敢直呼其名。

【考点阐释】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

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

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

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

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

词类活用是学好文言文的四大要素之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什么是实词的一词多义,什么是词类活用,如何判断,是学习文言文语言规律的关键。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本环节师生共同研究高考考查的方向、形式,归纳出判断实词多义的可行性方法。

【典例分析一】原题再现:(2010重庆卷)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

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

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

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

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

道为赎之,嫁士族。

考察选项:D、贫甚,质女婢于人质:人质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高考考点中的此类活用现象。

解答此类题目可以采用语境分析法和语法分析法。

根据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

然后代入语境,根据上下文推知含义。

重点实词学案(初中121—140)答案大字版

重点实词学案(初中121—140)答案大字版

重点实词学案(初中121—140)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巩固初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补充掌握常见实词的其他意义和用法。

2、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词义推断能力。

【学习重难点】牢固掌握初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知识点归类】121、盈1)(增长)2)(满,充满)3) ( 月圆 )4)(富裕,有余)122、余1)()2)(遗留,遗存)3)以外,其他)4)(剩下的)1231)(越过,超越)2)(更加)1241)(沿着)2)(攀缘,攀登)3)(因为)125、远1)(久远)2)(深远)1)(说)2)(句末语气词)3)()4)(如此,这样)127、责1)(责备)2)(责令,要求)3)(索取,索要)4)(,欠别人的钱财)128、章1)(印章)2)(花纹)3))4)(规章,规则)5)(,彰明,表彰)129、知1)(知道,懂得,明白)2)不亦君子乎(了解)3)仁者乐山(“智”,智慧)4)(要好)5)主持,管理)1)(使……止)2)(只)3)(语气词,不译)4)栗、(只是,仅仅)131、致1) (取得,得到)2)(招引,招纳)3)(致使,导致)4)非利足也,(到,到达)5)(达到,实现)6)(送来,送达)7)(情趣)8)(集中于某方面)132、质1)(通“踬”,铁砧)2)(天刚亮)3)(体质,质地)4)(朴实文风)5)(作人质)6)(质询,问)133、众1)(众多)2)(众人)3)马畜弥山(民众,臣民)4)其下圣人(一般的,普通的)1)独有,独占)2)(专门,专一)3)奉事循公姥,(独断专行)135、周1)(全)2)(环绕)3)周济,救济)4)遍及)5)古之君子,周密,周到)136、走1)骊山北构而西折,(奔向,趋向)2)(逃跑)3)(跑)4)(仆人)1371)(值得)2)(脚)3)(足够,充足)138、卒1)为击破沛公军(步兵,士兵)2)毕礼而归之(最后,终于)3)差役)4)(死亡)5)尽,完)6)(通“猝”,突然)1)男女衣着(劳作,劳动)2)(起来,兴起)3)(发出)4)创作)5)(演奏)6)(作出)7)(起身)8)(作品,文章)140、坐1)王曰:曰:”(犯……罪)2)同“座”,座位)3)因为,由于)【拓展训练】1.(微,末)2.(缘分)3.(因为)4.(远离)5.(是)6.(有)7.(戴礼帽)8.通“智”,智慧)9.(静止)10.语气词,不译)11.(表达)。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提高他们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已学的文言实词,加强对实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已学的文言实词,包括词义、用法等方面的内容。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3. 进行实词填空、翻译等练习,巩固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对文言实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实词的用法和意义。

2. 采用举例法,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填空、翻译等练习,巩固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的文言实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文言实词的用法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4. 进行实词填空练习,检查学生对实词的掌握情况。

5. 进行实词翻译练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

2. 结合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3. 定期进行阶段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自主积累更多的文言实词,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

3.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让他们在阅读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文言实词。

七、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文言文材料,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和练习。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PPT等,进行教学展示和辅助教学。

3. 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言文学习资料和信息。

八、教学难点1. 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来逐步掌握。

文言文实词复习学案

文言文实词复习学案

文言文实词复习学案一、考纲解读《考试大纲》中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

这个规定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常见实词”,它是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的,指文言文中常用词和次常用词。

有些是古代汉语中常用而现代汉语中不常用的,如“俾”、“敕”、“俟”、“谒”等;有些是古今都常用但有区别的,如“坐”、“引”、“穷”、“微”、“因”、“信”等。

二是说“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究竟是什么意思,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也是考查学生运用所识记的文言实词知识来解决实际阅读问题的能力。

二、考点释要⑴新编《语文教学大纲》确定的高中生应掌握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爱、安、被、信、本、鄙、兵、病、察、朝、曾、乘、城、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贼、族、卒、走、左、坐⑵最新版《考试说明》关于实词的考查:总体:“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范围:“常见实词。

”条件:“在文中。

”具体要求:“理解含义。

”考查目标:①掌握文言实词知识与情态;②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梳理文言实词考查的基本知识点主要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

1、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文言实词考查的最主要的一个知识点,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第8题C项“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和2007年高考安徽卷第11题的翻译题“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分别考到了“谨”字,其义项包括:①谨慎、小心;②恭敬;③微末、细节;④语气词,表恭敬语气;⑤郑重。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复习导学案MicrosoftWord文档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复习导学案MicrosoftWord文档

文言文实词复习导学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掌握高考常考查的文言实词的各种意义和用法;2.训练解题技巧,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1.了解考纲要求,明确文言实词考点范围;2.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1.根据语境,正确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2.强化训练,以练促讲,摸索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

教学时数四课时。

第一课时一.考点阐释“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大纲》保留内容。

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20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

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态,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

然而,文言文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

除了这些,高考还会涉及一些中学课本中经常出现的或古文献中使用率较高的文言实词,这些都要靠平时阅读时积累。

还要特别注意与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通假等现象联系理解。

二.一词多义一个文言实词一般有多个义项,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它意义却又是唯一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善于把实词放在语言环境中来考查分析,根据上下文来进行词义的推断。

一词多义的复习,我们主要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有以下这样一些推动方法。

三.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一)依形推义法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

高考文言实词复习 学案 (人教版高三必修五)

高考文言实词复习 学案 (人教版高三必修五)

高考文言实词复习学案 (人教版高三必修五)学案目标 1.理解文言实词的几种现象,重点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2.掌握如何在语境中确定多义词的方法。

3.课外应做好120个常用实词的积累。

一、(201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

”丐我以铭而葬焉。

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

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

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

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

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

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

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

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

”若此,予忍不铭?(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二十以归吾归:出嫁B.其平居语言容止容止:形貌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著:彰显D.庶几以慰其魂庶几:希望二、(2009·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案专题十四(必考)文言文翻译(原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案专题十四(必考)文言文翻译(原版)

专题十四(必考)文言文翻译(原版)(1)考纲要求考生需准确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命题规律文言翻译是必考内容,考核2—3个小题,6—10分不等,题型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

选择题是选取文言文阅读中语句进行翻译,选择翻译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主观题是选取文言文阅读中的语句或另外选择古籍中的文段进行翻译。

【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遂州。

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

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仲淹”。

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

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

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

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

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

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

”诜怒。

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

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

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实词教案

文言文实词教案

文言文实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实词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文言文实词的分类和用法;3.能够正确运用文言文实词进行阅读和写作。

二、教学重点1.文言文实词的分类;2.文言文实词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1.文言文实词的辨析;2.文言文实词的运用。

四、教学内容1. 文言文实词的概念和特点文言文实词是指表示实际事物、动作、状态等的词语,与虚词相对。

文言文实词的特点是意义明确、用法固定、语义丰富、形式多样。

2. 文言文实词的分类文言文实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连词、叹词等九类。

(1)名词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具体或抽象事物的词语,如“天、地、人、物、事、情、理、道”等。

(2)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状态、变化等的词语,如“行、走、飞、跑、坐、立、卧、起、止、死、生、变、化”等。

(3)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事物性质、特征、状态等的词语,如“美、丑、善、恶、高、下、远、近、新、旧、长、短、大、小”等。

(4)副词副词是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的词语,如“今、昔、处、往、来、忽、乍、已、未、甚、稍、很、极、尤、甚至”等。

(5)数词数词是表示数量的词语,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

(6)量词量词是表示计量单位的词语,如“斤、两、升、尺、寸、步、里、丈、亩、顷、年、月、日”等。

(7)代词代词是代替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词语,如“吾、尔、彼、之、其、谁、何、几、若、如、此、彼、是、非”等。

(8)连词连词是连接词语、短语、句子等的词语,如“而、乃、且、或、若、因、所以、然则、虽、亦、即、反之”等。

(9)叹词叹词是表示感叹、惊叹、嘆息等语气的词语,如“噫、哉、乎、欤、啊、呀、哇、唉、嗟、呜、咳、咦、哦、哈”等。

3. 文言文实词的用法文言文实词的用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名词的用法名词在文言文中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如“天地有大美、人情有深恩、君子有三乐”等。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学案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学案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学案复习目标1、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

2、学会知识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一、讨论交流1.“有飞骑犯法,善才(人名)绳之”,你能准确解释“绳”这个词吗?2.进之(人名)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

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

”你能推断出“案”、“伺”、“殛”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二、因例说法(一)想想看:加横线的字的意思1、丰则贵籴,歉则贱粜2、冀得一归觐3、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4、傥窀穸不为盗所发5、生而眇者不识日方法一: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与有关2、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有关3、从“(言)、辶(走)、彳(行)”者与有关4、禾——贝——歹——皿——丝——月——宀——求——目——5、“田”与有关; “石”与有关;“”与有关;“忄”与有关;;“刂”与有关;“王”与有关试试看1:写出划线字的含义1、“有牧人御众之才”2、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3、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

4、“彀士十万人”5、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2017浙江卷)6、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7、然至诚恻怛于其心(2020浙江)8、考乎其终,而知其仁也愤而非怼也,异而自洁而非私也(2020浙江)9、方其系燕父子以组10、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11、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穣岁之秋,疏客必食。

(二)想想看:加横线的字的意思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2.风吹草低见牛羊3.张良出,要项伯4、农者殆则土地荒。

方法二:试试看2:写出划线字的含义1、崔家顾人刺我。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人名)。

3、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16年江苏卷)4、游娱燕飨(14年浙江卷)5、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6、赢粮而景从。

7、秦王方还柱走。

8、人到于今伏之。

(2014浙江卷)(三)想想看:加横线的字的意思1.追亡逐北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4.曹操之众远来疲敝5.通五经,贯六艺6.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方法三: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十四.【初中常见实词101—120】
【学习目标】
1、巩固初中常见文言实词“效、信、行、形、兴、修、徐、许、寻、业、遗、贻、夷、异、易、诣、益、阴、引、盈”的意义和用法;补充掌握其他意义和用法。

2、举一反三,提高词义推断能力。

【学习重难点】
牢固掌握初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知识点归类】
101、效:①效法,模仿;②有成效,指考取功名;③献出、呈现
1)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2)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3)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102、信:①通“伸”,伸张;②相信;③信用;④诚实,可靠、真实;⑤随便,放任;⑥确实,的确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余固笑而不信也
5)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6)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7)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103、行:①前往,实行,经历,运行;②行为,品行;③排行,辈分;④军队
1)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2)余嘉其能行古道
3)赵王畏秦,欲毋行
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5)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6)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
7)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104、形:①表现,表露;②形体,身体;③形状
1)罔不因势象形
2)不与,归而形诸梦
3)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
105、兴:①发起,兴起,发动;②使……兴盛;③兴致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遂发命,遽兴姜戎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5)吾本乘兴而行,尽兴而返,何必见戴?
106、修:①修饰;②研究,学习,提高修养;③长
1)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07、徐:①缓慢,慢慢地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108、许:①赞同,赞许;②答应;③处所;④左右,表约数
1)高可二黍许
2)杂然相许
3)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4)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109、寻:①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②不久,随即;③平常
1)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2)飞入寻常百姓家
3)飞来山上千寻塔
110、业:①以……为业,从事;②职业;③已经
1)吾业是有年矣
2)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3)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111、遗:①留下;②丢失;③抛弃,离开;④给予、馈赠;⑤排泄;⑥流传下的
1)秦无亡矢遗簇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2)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3)此三者,吾遗恨也
4)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6)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112、贻:①遗留、留下;②赠送,送给
1)尝贻余核舟一
2)贻笑大方
113、夷:①诛灭,消灭;②铲平,使……平;③指少数民族;④平坦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3)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4)夷去险阻
114、异:①分开;②区别;③另外的,别的;④奇特,奇怪、不同的;⑤优异的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2)姑俟异日观
3)水土异也
4)悚然而听,曰:“异哉!”
5)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6)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7)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
115、易:①交换、代替;②改变;③轻视;④容易
1)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
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3)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
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5)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16、诣:①到……去,往;拜访;②〖学问等〗所达到的境地
1)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3)夫书画诣绝者,必传无疑。

117、益:①通“溢”,水漫出来;②增加;③利益、好处;④更加;⑤渐渐地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4)武益愈
5)澭水暴益,荆人弗知
118、阴:①时间;②阴影,树荫;③山北水南;④暗地里;⑤阴冷的
1)其阴,济水东流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4)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5)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119、引:①牵,拉,拉开弓;②带领,引见;③掉转;④引导,疏导;⑤拿,取,过来;
⑥诗文的序
1)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2)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3)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4)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5)为除不洁者,引入
6)引以为流殇曲水,列坐其次
7)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8)敢竭鄙坏,恭疏短引
120、盈:①满,充满;②增长;③有余,多余;④圆满,不残缺;⑤旺盛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3)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致求盈余
【拓展训练】
1.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2. 秋天漠漠向昏黑()
3. 善效人子侄昆弟之状?()
4. 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
5.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6. 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
7.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8. 凌余阵兮躐余行()
9. 相形见绌()
10.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11. 问渠那得清如许()
12. 潭中鱼可百许头()
13. 驼业种树()
14. 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15. 地有遗利,民有遗力()
16.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17. 成述其异,宰不信()
18. 以臻绝诣()
19. 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
20. 虞常果引张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