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倍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冀教版数学四上《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四上《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倍数和因数学习目标: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概括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加深对自然数特征的认识,感受教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分析、比较、归纳或猜想、检验等方法,并进一步学会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一、理解概念: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倍数和因数”,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答略)师:什么是倍数和因数呢?我们先来动手操作一下。

1.实践操作(操作略)2.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二、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1.谈话:3的倍数有哪些呢?我们来找找看。

2.议一议:你有没有发现找3的倍数的小窍门?3.填一填:2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观察上面的几个例子,你有什么发现?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回答。

指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5.判断练习。

(1)17的最小倍数是34。

………………………………()(2)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3)6是倍数。

……………………………………………()强调:在说倍数和因数这两个概念时,必须说成谁是谁的倍数或谁是谁的因数。

三、探索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1.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找36的因数。

2.交流和评价。

(1)想乘法算式。

(2)想除法算式。

1×36=3636÷1=361和36都是36的因数。

1和36都是36的因数。

2×18=36┉┉┉┉36÷6=66是36的因数。

36的因数有()。

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在小组里说一说。

3.用这样的方法,找找15的因数和16的因数。

4.讨论:一个数的因数有哪些特征?指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倍数和因数》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倍数和因数》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倍数和因数》教案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定义;•掌握“倍数”和“因数”的求法;•尝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倍数和因数的定义;•倍数和因数的求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备课资料;•学生教材;•黑板、彩笔、橡皮等。

教学内容与方法第一部分:导入(10分钟)1.导入问题:小明想买一个水果篮,他可以选择20个橘子或者24个苹果,那么他应该选择多少个?2.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已知20个橘子和24个苹果为一个数量单位,那么这个数量单位是什么?可以从这个思路出发,引出倍数和因数。

第二部分:讲解(20分钟)1.讲解倍数的定义:如果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例如:12是6的倍数,因为12能够被6整除。

2.讲解因数的定义:如果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例如:6是12的因数,因为6能够整除12。

3.比较倍数和因数的区别,并强调倍数和因数的关系。

第三部分:练习(30分钟)1.知识巩固:–给出若干个数,让学生判断是否是某个数的倍数或因数。

2.应用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例如:“小明需要用24支铅笔填充课桌上的铅笔筒,请问他需要买多少支铅笔?”“小华要在课间排队,班里有18个学生,请问最少需要排几行才能让人数相等?”–思考题:如果某个数是6的倍数并且是8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多少的倍数?第四部分:归纳总结(10分钟)1.请学生口述倍数和因数的定义;2.讲解和强调实际应用问题的解法。

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2.完成课外作业。

教学反思此次课程以“小明买水果篮”为问题出发,引出了数学中的倍数和因数,并通过例题和练习加深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在实际应用练习中,让学生在应用中掌握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不过,为了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还需加强概念的区分和联系,以及更具体的应用案例分析。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倍数与因数第2课时倍数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倍数与因数第2课时倍数

第五单元倍数和因数第2课时倍数授课内容:教材第 49~50 。

授课目的:1、在自主算、交流、判断等授课活中,倍数的程。

2、知道倍数的含:在1-100 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3、极参加数学活,在用已有知和学新知的程中,得成功的体。

授课重点:知道倍数的含,能在指定的范内找出10 以内数的倍数。

授课难点:用言描述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

授课准备:件。

授课过程 :一、倍数。

件出比方 1、皮帽价是布帽价的几倍?(1〕学生自主列式解答:尔后交流算果。

(2〕教:皮帽的价 90 元正好是布帽价 18 元的 5 倍,可以 90 是18的 5倍。

(3〕教介,在数学上, 90÷18 没有余数,我就 90 是 18 的倍数。

二、判断倍数。

出比方 2:学生算1、出示下面两数。

〔1〕 12 ÷3=〔2〕11÷3=40÷8=43÷8=315÷ 15=637÷15=板 :12 ÷ 3=411÷ 3=3⋯⋯ 240÷ 8=543÷ 8=5⋯⋯ 3315÷15=21637÷ 15=42⋯⋯73、一你有什么:学生知道,第一都没有余数,被除数都是除数的倍数,第二都有余数,被除数不是除数的倍数。

4、倍数的看法,一第一算式中,是的倍数:〔1〕12 除以 3、没有余数,我就12 是 3 的倍数。

〔2〕40 是 8 的倍数?什么: ( 是)315是 15 的倍数?什么? ( 是)11是 3 的倍数?什么?〔不是〕〔3〕你能再例明?学生出更多的式子,使学生明确倍数的含。

如: 20 ÷5=420是4 的倍数。

10÷ 5=210是 5的倍数。

100÷10=10100是 10 的倍数。

5、下面哪道的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1〕出示算式,90÷ 18 156÷3992÷ 27351÷ 27〔2〕学生算各。

2016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自然数教

2016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自然数教

《自然数》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熟悉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进程。

2、了解自然数的特征,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明白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仍是偶数。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建议:◆自然数1、师生猜谜引出数星星的问题,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亮亮和红红在干什么。

2、教师介绍:在数星星时,表示星星颗数的这些数,像l、二、3、4、5 (3000)等,在数学上叫自然数。

接着启发提问:何时看不见星星呢?学生说出聪聪的话后,教师告知学生:一颗星星也看不见,能够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提出“说一说”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刻列举诞生活顶用自然数表示的事物。

4、教师说明:自然数还能够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

接着,让学生观察直线上的数,了解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的方式。

能够讨论一下:直线右端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箭头表示:直线还能够无穷延长,自然数的个数也有无穷个。

5、发觉、总结自然数的特征。

让学生观察直线上的数,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自然数的特征。

使学生了解:自然数的个数是无穷的,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相差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奇数、偶数1、师生交流到电影院看电影的经历,说一说自己的座位是多少号,相邻座位是多少号。

再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情境图,先说一说门上面的单号和双号是什么意思,再看两个同窗在说什么,想一想:丫丫和聪聪能挨着坐吗?为何?2、教师说明:单号和双号也叫单数和双数。

然后讨论:自然数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让学生举出-些例子。

最后,教师介绍:在数学上,单数叫做奇数,双数叫做偶数。

0也是偶数。

3、请10个左右同窗站成一排,先依次报数,再让报单数或双数的同窗按指令行动。

4、提出“说一说”的问题,启发学生说诞生活中其他用到奇数、偶数的事物。

如,大型会议室的座位号,大型宾馆的房间号等。

◆试一试1、提出写数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完成。

2、交流学生写出的数列,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上5 倍数和因数word教案 (3)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上5 倍数和因数word教案 (3)

倍数和因数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经历探索的过程,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同学们要掌握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

3.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认识倍数和因数。

1.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题是“认识地球,和谐发展”。

给12名志愿者进行分组宣传环保,要求所分的每组人数都相同,能分成几组?每组几人?能用一道乘法算式表达出你的分法吗?全班交流分法和算式(屏幕出示:1×12=12 2×6=12 3×4=12)师:因为3×4=12,我们可以说3是12的因数, 4是12的因数, 12是3的倍数,12又是的4的倍数。

2.剩下的两道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3.强调 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

4.师:你能写一道算式,让你的同桌找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同桌合作。

(屏如果0×6=0呢?强调我们研究的倍数和因数为了方便,指的是不为0的自然数。

幕出示:不为0的自然数)5.师:老师也写了一道,你能找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出示:24÷12=2)6.小结:我们可以根据乘法算式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也可根据除法算法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和因数关系,不能单说哪个是因数,哪个是倍数,而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屏幕出示: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自主探究,寻找倍数和因数1.刚才我们通过乘法算式找到了12的因数有1 12、2 6、3 4(板书:12的因数 1、2、3、4、6、12)师:12的因数还有吗?为什么?我们找的时候怎么找的?能不能用其它方法找?2.现在我们来找36的因数,你能找出36的全部因数吗?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倍数和因数1-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倍数和因数1-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倍数和因数1-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倍数和因数。

2.能够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3.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某个数的倍数。

二、教学重点1.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2.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某个数的倍数。

三、教学难点1.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 课前预习对于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首先了解以下基本概念:1.什么是倍数?2.什么是因数?2. 新课讲解1.倍数的概念:假设b是a的倍数,那么b=a×n,其中n是任何自然数(包括1)。

2.因数的概念:如果一个数b可以被一个数a整除,那么就称b是a的因数(也叫约数)。

3. 教学演示演示1:找因数1.让学生写出10的所有因数。

2.询问学生,是否存在1以外的质因数。

3.询问学生,是否存在1以外的因数。

4.找出其他数字的因数。

演示2:判断倍数1.指定一个数,例如5,询问学生是否存在其他的数是5的倍数。

2.找出其他数字的倍数。

4. 练习1.找出60的所有因数。

2.找出12的所有因数。

3.判断24是否是6的倍数。

4.判断9是否是15的倍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同时介绍了找出因数和判断倍数两个基本的方法。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找出因数相对容易,而判断倍数则需要一定的思考。

课堂练习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总结和归纳。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倍数和因数1-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倍数和因数1-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倍数和因数1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我们将介绍倍数,即一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接着,我们将探讨因数,即能够整除另一个数的数。

学生将学会如何找到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2. 引导学生运用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PPT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倍数和因数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新课:教师详细讲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后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倍数和因数2. 板书内容:倍数的定义因数的定义倍数和因数的关系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相关的倍数和因数。

2. 判断题:判断给出的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

3. 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倍数和因数的知识。

课后反思1.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需要调整。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是否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5. 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活动的安排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引入新课情境创设:使用PPT展示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事物,如分配糖果、计算班级人数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倍数和因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问题引导:提出问题,如“如果有10颗糖果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颗糖果?”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倍数的概念。

2016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倍数教学

2016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倍数教学

《倍数》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在自主计算、交流、判定等数学活动中,经历熟悉倍数的进程。

2、明白倍数的含义;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之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3、踊跃参与数学活动,在用已有知识和体会学习新知识的进程中,取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建议:◆熟悉倍数1、教师口述两种帽子的价钱和问题,学生列式解答,然后交流计算结果,口述答语。

2、教师总结:皮帽的价钱90元正好是布帽价钱18元的5倍,能够说90是18的5倍。

然后介绍:在数学上,90÷18没有余数,咱们就说90是18的倍数。

◆判定倍数1、出例如2中的两组题,让学生计算,然后交流计算的结果。

2、让学生观看两组算式计算的结果,说一说发觉了什么。

使学生明白:第一组都没有余数,被除数都是除数的倍数;第二组都有余数,被除数不是除数的倍数。

3、提出“说一说”的问题,让学生选择算式用白己的语言描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找倍数1、提出“试一试”的要求,让学生白己完成,并填在相应的圈中。

2、交流找4和6的倍数的方式和结果,使学生把握找倍数的方式。

如:找4的倍数,用4别离乘一、二、3、4、5……12,得出:4、八、1二、1六、20-……48。

◆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明白题目要求,然后自己计算并判定。

交流时,鼓舞学生依照计算的结果说明问题。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3题,让学生白己找一找,并写出来。

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如何找的,并用语言描述两个数的关系。

◆猜数游戏1、教师先和一个同窗进行示范,让全部学生都明白猜数的方式,再让同桌两个同窗做游戏:一个同窗先说数,让另一个同窗猜;然后两人互换角色。

2、全班交流猜数的体会。

让猜得快的同窗介绍一下猜数的试探进程和方式。

2016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认识因数、质数、合数)教学课件

2016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认识因数、质数、合数)教学课件

1.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 2. 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吗? 3. 一个质数最多有几个因数? 4.一个合数最少有几个因数?
数学核心素养
一、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 二、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 三、如何在数学教学评价中考查数学核心素养
一、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 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6
1
23 5 7
8 9 10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 叫素数)。除了1和它的本身外,还有其他因 数的数叫做合数。
1是质数还是合数?
从下面各数中找出所有的质数。
1. 下面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67 72 89 93
2. 找出50~100的自然数中的所有质数。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 1.数学抽象(符号意识、数感;几何直观、空间想象) 2.逻辑推理(推理能力、运算能力) 3.数学模型(模型思想、数据分析观念)
三、如何在数学教学评价中考查数学核心素养
教育质量监测的四个原则 1.不要求计算速度(速度的训练是课业负担重的主要原因) 2.监测内容蕴含的数学素养(概念、推理、计算、想象) 3.应当有一道开放题(超市的位置,加分原则) 4.说学生能懂的话(对可能性的理解)
提到核心素养。明确要求:修改课程标准,要把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北师大研究小组定义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

2016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认识因数、质数、合数)教学设计

2016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认识因数、质数、合数)教学设计
教师巡视,重点了解学生找因数的方法。
(2)学生交流写的结果,重点关注找因数的不同方法。
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平台。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你写的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些因数的?
学生交流写的结果和自己找的方法,教师板书。学生找因数的方法可能有:
●利用乘法找。因为18=1×18,18=2×9,18=3×6,所以18的因数有1、2、3、6、9、18。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素质。
师:同学们善于观察、肯于动脑,太好了。关于质数与合数的学问多着呢!(出示问题讨论)四人小组讨论下面四个问题,每个题目可以举个例子说明。
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认识因数、质数、合数》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水源街小学 杜素娅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5、56页。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写算式以及找1~10各数所有因数的活动中,经历认识因数、质数、合数的过程。
2、了解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了解质(素)数、合数,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能找出100以内所有的质数。
●利用除法找。因为18÷1=18,18÷2=9,18÷3=6,所以18的因数有1、2、3、6、9、18。
●学生可能会一个一个找,可能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找。
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做的对就要给予鼓励。
(3)讨论找一个数所有因数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才不会遗漏、不会重复。还要提醒学生,在写某个数的因数时,不要忘了1和它本身。
2、交流学生找质数的方法和结果。说一说是怎样找的,数一数50以内的质数有多少个?
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和能力。学会找质数的方法。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倍数》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倍数》教案

《倍数》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49-50页。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通过选择学生熟悉的商品价格问题,设计了-顶皮帽子90元和一顶布帽子18元的情境图,提出问题:皮帽价钱是布帽价钱的几倍?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后,发现:皮帽的价钱正好是布帽价钱的5倍。

因为皮帽是90元,布帽是18元。

所以,也可以说90是18的5倍。

这样,用实例认识倍数。

例2设计了两组除法计算题,其中,第(1)组计算结果没有余数,第(2)组计算结果都有余数。

教材通过设计和同学交流计算结果的活动,发现:第一组都没有余数,第二组都有余数;理解整除的意义。

接着,通过以学生对话、交流的方式“说一说”第一组算式中谁是谁的倍数? 得出:在整除的算式里,被除数都是除数的倍数;能给给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进行描述。

完成倍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的学习。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可以完成问题的计算与简单的观察回答,但对知识的总结交流却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虽然活泼好学,喜欢交流,但缺少细心分析、认真总结的良好习惯。

学习目标:1.学生在写倍数探索的活动中,通过观察与分析理解、掌握倍数的概念。

2.学生经历写倍数的探索活动,掌握写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写出一个数的倍数。

3.通过倍数的概念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倍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理解、掌握倍数的概念。

学习过程:一、导——创境导课,引出问题出示生活中有趣的倍数关系。

如:动物世界中:●大象的平均寿命大约是梅花鹿的4倍;●大雁每分钟飞行的路程是蝙蝠的3倍;●蚱蜢跳跃一次的距离可达身长的27倍。

引出课题。

二、联——新旧联系,找出重点1.12里面有()个6,12是6的()倍。

2.49里面有()个7,49是7的()倍。

3.唱歌的有28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倍。

2016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doc

2016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doc
展示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法,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为探索2、5的倍数特征积累实践活动经验和素材。
师:谁来说一说5或2的倍数分别有哪些?你是怎样找的?
学生找的方法可能有:
●利用除法找,分别除以5或2,若没有余数就是它们的倍数。
●利用5和2的乘法口诀找。
●利用除法或乘法口诀找5或2的倍数,找着找着发现表中第5列和第10列都是5的倍数,第2、4、6、8和10列都是2的倍数,按规律圈出剩下的5和2的倍数。
学生报数,老师答,可用计算器验证。
师: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惊讶的目光。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其实2和5的倍数是有一定特点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2、5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
2、5倍数的特征。
二、自主探索
1、出示1~100的自然数表,提出找5或2倍数的要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出5的倍数和2的倍数。
师:你们的学号分别是多少号?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2、观察同时是2、5倍数的学号,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然后利用总结的特征,在100以内数表中,找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进行验证。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通过观察、总结、验证,使学生了解同时是2、5倍数的数的特征,培养学生数学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
考察学生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情况。
师:我们再来看练一练第2题,请同学们读题,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3、第3题,先想一想把书翻开后,左边和右边的页码数分别是什么数,再实际翻开看看,然后讨论书上的问题。
书的页码问题,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

2016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3的倍数特

2016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3的倍数特

《3的倍数特征》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计算、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3的倍数特征的进程。

2、明白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在探索一个同时是二、3、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活动中,能有层次地进行试探,进展数感。

教学建议:◆3的倍数特征1、让学生观察第(1)题的两张表格,明自两个表格的关系和要求,再自己完成并交流。

2、让学生观察填好的表格,引导学生发觉:个位上、十位上小棒根数的和是3的倍数,那个数就是3的倍数。

3、出示第(2)题,先帮忙学生明自填表的要求(教师可示范填一两个),再让学生自己完成。

最后交流填表的结果。

4、提出兔博士的问题,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觉的结果,只要学生说的意思对,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师生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议一议先分小组进行讨论,再全班交流。

给学生充分交流每一个问题的机缘,使学生了解,在三个问题中,第一这些数要具有3的倍数的特征,然后个位上的数又要知足2和5的倍数特征。

◆练一练第1题,先弄清一辆车有3个轮子,再说一说求出的轮子数有什么特征,然后计算并填表。

第2题,学生自己判断。

交流时,说一说判断的方式和结果。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想的,重点讨论一下第(3)题。

答案:(1)填0(2)填2或8(3)填l、4、7第4题,帮忙学生理解题意,再自己完成。

交流时,说一说是如何想的,对写出全数结果的学生给予表扬。

◆数学游戏1、弄清游戏规则后,分组进行掷骰子、写数活动。

2、交流各组写出的二、3、5的倍数,说一说组成的哪个数的倍数多。

得出规律:组成2的倍数多。

3、启发学生按照骰子点数相加的结果,试着说明2的倍数多的原因。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目标: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概括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加深对自然数特征的认识,感受教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这是12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你能用它们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吗?(出示正方形)。

提高难度!你能把拼法用一道乘法算式表示,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生回答,随机展示摆法)①长4宽3 ②长6宽2③长12宽1板书:4×3=126×2=1212×1=122.小结:我们刚才想想说说,12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可以拼出3种不同的长方形,从而得出了3道不同的乘法算式。

可别小看这些算式,因为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其实就在这里。

我们就以第一题为例。

二、教学新课(一)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4×3=12,在数学中,从左往右看,3是12的因数,那想想,4也是12的因数。

倒过来,从右往左看,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倍数和因数。

下面我们看另外两道算式,6×2=1212×1=12①你能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互相说)②选择一道算式说一说。

(找2---3生说)刚在说12×1=12时,你发现了什么?(从左往右看,12是12的因数;从右往左看,12是12的倍数)但确实12既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

这里有一点应该注意一下: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师: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个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一个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和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不是3的倍数
三、尝பைடு நூலகம்应用
教师提出教材议一议中的3个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小组讨论整合所学知识,感受知识间的联系。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看到这三个问题中,首先要具备3的倍数的特征,然后个位上的数又要满足2、5的倍数的特征。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运用“议一议”的结果解决问题,巩固2、3、5的倍数特征。
师:我们先来做一做练一练的第3题,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由个别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体现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发现了50以内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那么,比50大的3的倍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的特征呢?请同学们每人验证一下63、258、327这三个数,看看它们是不是3的倍数。
学生自己做,然后汇报。
生:一个数同时是2、3的倍数,这个数要满足两个条件,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个位是偶数。
生1:一个数同时是3、5的倍数,这个数要满足两个条件,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个位是0或5。
生2:一个数同时是2、3、5的倍数,要满足三个条件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因为同时是2、5倍数的数个位上一定是0,所以这个数的个位只能是0。
让学生经历由直观感知到数学探索的过程。
师:请同学们从10~50各数中找出3的倍数,分别把个位、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并把和填在表中。
师举例后,学生填表,老师巡视指导。

冀教版数学教案(四上) 倍数和因数

冀教版数学教案(四上) 倍数和因数

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第1课时自然数【教学内容】教材第46~48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5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2.了解自然数的特征,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学准备】PPT课件。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并理解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不足之处] 对学困生关注不够,应让每一个学生去发现奇、偶数的辨认规律,尤其是对于较大自然数的奇偶性的辨认,应在学生充分写数、观察数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掌握得更扎实。

[再教设计] 充分注意学困生的学习。

第2课时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49~50页例1,例2及练一练第1~3题。

【教学目标】1.在自主计算、交流、判断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倍数的过程。

2.知道倍数的含义;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知道倍数的含义,会找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难点】判断倍数关系。

【教学准备】PPT课件。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教学中教师始终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理解倍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中自主获取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

[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中许多地方教师还是不由自主地说得过多,教学语言不够精练,带有随意性的语言,这会对学生的学习理解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倍数)教学建议冀教版(最新整理)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倍数)教学建议冀教版(最新整理)

《倍数》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在自主计算、交流、判断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倍数的过程。

2、知道倍数的含义;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建议:◆认识倍数1、教师口述两种帽子的价钱和问题,学生列式解答,然后交流计算结果,口述答语。

2、教师总结:皮帽的价钱90元正好是布帽价钱18元的5倍,可以说90是18的5倍。

然后介绍:在数学上,90÷18没有余数,我们就说90是18的倍数。

◆判断倍数1、出示例2中的两组题,让学生计算,然后交流计算的结果。

2、让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计算的结果,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使学生知道:第一组都没有余数,被除数都是除数的倍数;第二组都有余数,被除数不是除数的倍数.3、提出“说一说”的问题,让学生选择算式用白己的语言描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找倍数1、提出“试一试”的要求,让学生白己完成,并填在相应的圈中.2、交流找4和6的倍数的方法和结果,使学生掌握找倍数的方法。

如:找4的倍数,用4分别乘1、2、3、4、5……12,得出:4、8、12、16、20—……48。

◆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明白题目要求,然后自己计算并判断.交流时,鼓励学生根据计算的结果说明问题。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3题,让学生白己找一找,并写出来。

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找的,并用语言描述两个数的关系。

◆猜数游戏1、教师先和一个同学进行示范,让全体学生都明白猜数的方法,再让同桌两个同学做游戏:一个同学先说数,让另一个同学猜;然后两人交换角色。

2、全班交流猜数的经验.让猜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猜数的思考过程和方法.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教材内容说明冀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教材内容说明冀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教材内容说明冀教版《倍数和因数》教材内容说明(一)单元教育目标1、了解自然数、奇数、偶数、质(素)数、合数,并能进行判断。

2、了解倍数的含义,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或5的倍数。

3、了解乘数也叫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会分解质因数。

4、在观察、探索、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5、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索数学问题的良好品质。

(二)单元教材说明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亿以内的数,已经掌握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主要内容有:了解自然数、奇数、偶数、质(素)数和合数;认识倍数,探索2、3、5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因数,分解质因数等。

在对整数和自然数的认识中,概念较多,而且易混,难以理解和掌握,本套教材在整数概念的认识和相关计算的编排上,采取与有关知识整合、分散编排的方式,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强知识的应用性。

具体安排是:在四年级上册结合自然数了解倍数、因数、质数、合数及质因数等概念,知道2、3、5倍数的特征;四年级下册结合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分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学习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五年级下册结合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习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了亿以内的数后,通过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了解自然数以及相关的数的概念,通过熟悉的问题和计算,理解倍数、因数、质因数等概念,了解2、3、5的倍数的特征,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一方面使学生形成自然数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分散概念,降低以后知识学习的难度。

本单元共安排7课时,内容编排如1、自然数,安排1课时。

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教科书46~48页),教材选择了两个学生熟悉的事例,了解自然数、奇数和偶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认识倍数
1、师生谈话,由讨论哪些商品的价钱是自然数,引出帽子价钱的问题。
由复习自然数的概念导入新课,既明确了倍数的研究范围,又引出帽子价钱的信息。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自然数,丫丫从衣帽商店里观察到了一些商品的价钱,请同学们判断,哪些商品的价钱是用自然数表示的?
出示信息图: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判断的结果?你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会有不同的表述,只要说的意思对就可以。
●156除以39得4,所以156是39的倍数。
●156除以39没有余数,所以156是39的倍数。
●92除以27有余数,所以92和27不是倍数关系
●92除以27商3余11,所以92和27不是倍数关系
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提示。
师:谁来把你写的算式给大家交流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对找的多的同学给予表扬。
比如:72既是9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同时还是24的倍数。
五、猜数游戏
1、老师和一个学生示范让学生们明白游戏的玩法,然后让四人小组的同学一起来玩。即一人先说出自己想了什么数的倍数,让另外的同学猜一猜是什么数,猜对后,换下一个同学出题……以此类推。
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自主探索找倍数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没有余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呢?(出示试一试)在1—50的自然数中,分别找出4和6的倍数。先想一想怎样找不容易遗漏,再自己试着找一找。
2、全班交流找4和6倍数的方法和结果。使学生掌握找倍数的方法。
……
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巩固倍数的概念和找倍数的方法,让学生应用所学倍数的概念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师:我们来看练一练第2题,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7、8、9、10的倍数,注意不要遗漏哦。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3、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并写出来。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并用语言描述两个数的关系。
《倍数》教学设计
石家庄水源街小学宋秋芳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9、50页。
教学目标:
1、在自主计算、交流、判断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倍数的过程。
2、知道倍数的含义;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观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倍数的含义,总结判断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师:汇报一下你计算的结果。说一说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的发现可能有:
●第一组题的计算结果都没有余数,第二组题的计算结果都有余数。
●第一组题的计算结果都没有余数,被除数都是除数的倍数;第二组题的计算结果都有余数,被除数都不是除数的倍数。
师:谁来从第一组算式中选一个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
学生可能出现:
●12除以3没有余数,12是3的倍数,12是3的4倍。
●40除以8没有余数,40是8的倍数,40是8的5倍。
●315除以15没有余数,我们就说315是15的倍数,315是15的21倍。
三、尝试应用
1、出示“试一试”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完成,并填在相应的圈中。
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优化自己找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数学思维方法。
学生自主尝试,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1—50中4的倍数有哪些?6的倍数有哪些?你是怎样找的?
学生找的方法可能有:
用4分别乘1、2、3、4、5……12,得出4、8、12、16、20……48等4的倍数。
用6分别乘1、2、3、4、5……8,得出6、12、18、24、30……48等6的倍数。
二、判断倍数
1、出示例2两组算式让学生自己计算,并提示注意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在自主计算的过程中,感受倍数的含义。
师:这里有两组除法算式,请你认真计算,看一看能发现什么。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2、交流学生计算的结果,说说发现了什么?并总结判断倍数的方法。使学生知道第一组都没有余数,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第二组都有余数,被除数都不是除数的倍数。
如果学生没有按顺序找倍数,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法和上面方法比较。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提出要求,让学生自主判断。然后全班交流判断的结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判断方法和结果。重点说一说判断的依据。
学生在自主计算、判断的探索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倍数的概念。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这儿有四道题,请你判断一下,下面哪道题的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自己试着做在练习本上。
布帽子18元,皮帽子90元。
学生判断,全班交流。
2、提出“皮帽子的价钱是布帽子的几倍?”的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提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倍数的过程。
师:布帽子的价钱是18元,皮帽子的价钱是90元,18和90都是自然数。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自然数中的有关问题。皮帽子的价钱是布帽子的几倍呢?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
变换题目形式巩固倍数的概念,在交流想法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并用“看谁找的多”的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师:同学们已经会判断两个数是不是倍数关系。这有几个数字卡片,(边说边贴在黑板上)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给数找朋友的题目。在这些数中,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是一对好朋友,请你把他们找出来,并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看谁找得多。
学生算完后全班交流:
90÷18=5
答:皮帽子的价钱是布帽子的5倍。
3、教师总结,并介绍倍数的概念。
在学生计算的基础上,教师介绍倍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建立倍数的概念。
师:皮帽子的价钱90元正好是布帽子价钱18元的5倍。我们可以说90是18的5倍。在数学上,90÷18没有余数,我们就说90是18的倍数。
如果学生说出第二种发现,教师要给予表扬。
师:如果给出两个自然数,怎样判断它们是否是倍数关系呢?
生:用大数除以小数,如果没有余数,这两个数就是倍数关系
师:第一组算式中,谁是谁的倍数呢?同桌互相交流。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3、提出“说一说”的问题,让学生选择算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给每个学生提供认识、描述两个数倍数关系的机会,加深对倍数含义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