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其对应单质或离子的还原性、氧化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具有统一性,其实质就是对应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那么,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呢?这主要应从参加反应的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上进行分析,切忌根据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进行判断.下面就针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做一简要分析和总结。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一般是一致的,即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
. Na Mg Al Zn Fe 。
单质活动性增强,元素金属性也增强需说明的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如Sn和Pb,金属活动性Sn﹥Pb,元素的金属性是Sn﹤Pb,如碰到这种不常见的元素一定要慎重,我们可采用第二种方法.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如第三周期Na ﹥Mg ﹥Al;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如1中所述,Sn和Pb同属Ⅳ主族,Sn在Pb的上方,所以金属性Sn﹥Pb.3、根据物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通常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金属性也越强,对于置换反应,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生成弱还原剂和弱氧化剂,因而可由此进行判断。
如:Fe + Cu2+ === Fe2+ + Cu 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
这里需说明的是Fe对应的为Fe2+,如:Zn + Fe2+ === Zn2+ + Fe 说明金属性Zn﹥Fe,但Cu +2Fe3+ === Cu2+ + 2Fe2+,却不说明金属性Cu﹥Fe,而实为Fe ﹥Cu.4、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置换氢气的难易判断某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金属性就越强。
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缓慢反应,而Al与沸水也几乎不作用,所以金属性有强到弱为Na ﹥Mg ﹥Al;再如:Na、Fe、Cu分别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中,钠剧烈反应甚至爆炸,铁反应较快顺利产生氢气,而铜无任何现象,根本就不反应,故金属性强弱:Na ﹥Mg ﹥Al。
怎样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几条规律
怎样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几条规律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一、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九条依据【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①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如F >O >N >C >B ;Cl >S >P >S i 等。
②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如F >Cl >Br >I ;O >S >Se ;N >P >As 等 。
【2】.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如F 2、Cl 2、Br 2、I 2与H 2化合由易到难,所以非金属性F >Cl >Br >I【3】.气态氢化物的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如稳定性:HF >H 2O >HCl >NH 3>HBr >HI >H 2S >PH 3, 所以非金属性:F >O >Cl >N >Br >I >S >P 。
【4】424342344则非金属性:Cl >S >P >C >Si 。
2+2H 2O =4HF +O 2↑;O 2+4HCl =2H 2O +2Cl 2(地康法制Cl 2);Cl 2+2NaBr =2NaCl+Br 2 ;3Cl 2+2NH 3=N 2+6HCl ;Cl 2+H 2S =S +2HCl 。
【6】.非金属单质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电解时,在阳极先产生的单质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常见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S 2->I ->Br ->Cl ->F -,则非金属性S <I <Br <Cl <F 。
【7】.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所呈价态越高,非金属性越强如Cu+Cl 2 →CuCl 2;2Cu+S → Cu2S ,说明非金属性Cl >S 。
【8】.几种非金属同处于一种物质中,可用其化合价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如HClO 、HClO 3中,氯元素显正价、氧元素显负价,说明氧的非金属性强于氯。
【9】、能量: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放热,放热越多离子越稳定,非金属越强。
怎样证明金属、非金属性的强弱
怎样证明金属、非金属性的强弱一、证明金属性强弱的方法(一)理论法1、同一主族,从上至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在同一主族的元素中,由于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减少,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同一周期,从左至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在同一同期中,各元素的原子核外子电子层数然相同,但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因此,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 >Cu>Hg>Ag>Pt>Au(二)实验的方法1、与酸反应进比较与酸反应者比不与酸反应的金属活泼(除与浓HSO、浓HNO发生钝化的243 金属Fe、Al情况除外)2、与盐溶液反应进行比较活泼金属可以把不活泼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Fe+CuSO=FeSO+Cu 则金属性:Fe>Cu 44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进行比较金属A若能从金属B的氧化物置换出来,则A的金属活泼性大于B。
如:2Al+FeO=AlO+2Fe 则金属性:Al>Fe 23234、与水反应进行比较钠与冷水反应激烈,镁不易跟冷水作用,镁只能跟沸水作用,反应条件比钠要求高,说明钠的金属活泼性强于镁。
5、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进行比较金属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的活泼性也越强。
6、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比较。
将两片金属平行地插入硫酸溶液中,再用导线连接起来,有气体生成的金属片表明此种金属的活泼性较另一片弱。
如两片金属片,一片为铁片,另一片为锌片,但分辩不清哪一片为何种金属,可按上述方法进行实验,有气体生成者可确认为铁片。
二、证明非金属性强弱(一)理论法1、同一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由单质的氧化性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
2、由单质和酸或者和水的反应程度来看,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
(比如F2Cl2Br2和H2O的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减弱非金属依次减弱)。
3、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
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4、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
化合反应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5、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非金属越强。
6、由对应最低价阴离子的还原性判断,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弱。
7、由置换反应判断。
非金属强的强制弱。
重难点01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重难点探究(人教版必修二)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重难点探究(人教版必修二)重难点01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方法探究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则金属性就越强。
(1)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如Zn排在Cu的前面,则金属性:Zn>Cu。
(3)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金属性就越强。
如Zn与盐酸反应比Fe与盐酸反应更易置换出氢气,则金属性:Zn>Fe。
(4)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碱性越强,则对应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
如碱性NaOH>Mg(OH)2,则金属性:Na>Mg。
(5)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弱。
如还原性Na>Mg,则金属性:Na>Mg,氧化性:Na+<Mg2+。
(6)根据置换反应。
如Zn+Cu2+Zn2++Cu,则金属性:Zn>Cu。
思维点拨1.一般来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或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或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
故一般来说,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与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判断方法是相一致的。
2.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是比较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失去电子的多少。
如Na易失去1个电子,而Mg易失去2个电子,但Na的金属性更强。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本质:原子越易得电子,则非金属性就越强。
(1)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原则及运用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原则及运用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是元素周期律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元素与化合物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属是指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
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原则1.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进行判断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最活泼的金属是Fr,天然存在的最活泼的金属是Cs;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
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元素周期表左边为活泼的金属元素,右边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中间的第VIA、VA族则是从非金属元素过渡到金属元素的完整的族,它们的同族相似性甚少,而具有十分明显的递变性。
当一种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与其所在的主族序数相等时,该元素为金属元素(H除外),但它既表现一定的金属性,也表现一定的非金属性。
2. 根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判断。
(1)金属性强弱判断原则根据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或反应的强烈程度进行判断:一般地,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比不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元素强,与冷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比热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强。
根据元素的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进行判断。
一般情况下,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金属性越弱。
根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进行判断:同周期由左至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渐弱(金属性渐弱),酸性渐强(非金属性渐强);同主族由上至下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渐强(金属性渐强),酸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弱)。
根据置换反应进行判断:一般是“强”置换“弱”。
根据原电池中正负极及金属腐蚀难易程度进行判断:一般地,负极为金属性强的元素的单质。
(2)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原则根据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或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进行判断:同周期由左至右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强,元素的非金属性渐强;同主族由上至下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元素的非金属性渐弱。
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
百花园地2014-01一、根据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2.同一主族的金属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
二、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者,其金属性越强。
三、根据实验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越易反应,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A 置换出B ,则A 对应的金属元素比B 对应的金属元素金属性强。
(3)根据金属单质的还原性或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Fe 对应的是Fe 2+,而不是Fe 3+)。
(4)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5)根据电化学原理:不同金属形成原电池时,作负极的金属较活泼;在电解池中的惰性电极上,先析出的金属其对应的元素较不活泼。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 2化合的难易程度:越易化合则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2)根据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氢化物越稳定,则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根据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相互置换:A 能置换出B ,则A 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B 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
(4)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练习:1.X 可以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 一定是比Y 活泼的金属B.X 一定是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C.X 是金属时,Y 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D.X 是金属时,Y 一定是金属;X 是非金属时,Y 一定是非金属2.用“>”或“<”回答下列问题:(1)酸性:H 2CO 3_____H 2SiO 3,H 2SiO 3_____H 3PO 4(2)碱性:Ca (OH )2_____Mg (OH )2,Mg (OH )2_____Al (OH )3(3)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 2O_____H 2S ,H 2S_____HCl (4)还原性:H 2O_____H 2S ,H 2S_____HCl (5)酸性:H 2SO 4_____H 2SO 3,HClO 4_____HClO从以上答案中可归纳出:(1)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_____;(2)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_____;(3)元素的_____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_____;(4)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生成的气态氢化物,其还原性越_____;(5)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其成酸元素价态越高,其酸性也越_____。
微专题08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答案版)
微专题08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金属性是指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失电子的能力,通常用如下两种方法判断其强弱:(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判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碱性越强,则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通常用如下两种方法判断:(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越易化合,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1.下列比较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方法或依据正确的是A.根据金属失电子的多少来确定,失电子较多的金属性较强B.用Na来置换MgCl2溶液中的Mg,来验证Na的金属性强于MgC.根据Mg不与NaOH溶液反应而Al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金属性:Al>MgD.根据碱性:NaOH>Mg(OH)2>Al(OH)3,可说明钠、镁、铝金属性依次减弱【答案】D【详解】A. 金属性强弱取决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失去电子越容易金属性越强,失去电子越难金属性越弱,与失去电子数目无关,例如钠和铝,钠失去1个电子生成钠离子,铝失去3个电子生成铝离子,但是钠的金属性强于铝,故A错误;B. Na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钠与MgCl2溶液反应最终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故B错误;C. 比较金属金属性可以与稀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来比较,而不能用与碱反应来比较,故C错误;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因为碱性:NaOH>Mg(OH)2>Al(OH)3,可说明钠、镁、铝金属性依次减弱,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已知:①硫酸比次氯酸稳定②硫酸的酸性弱于高氯酸③2H S比HCl易被氧化④HCl比2H S更容易由单质合成⑤盐酸的酸性比氢硫酸强。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判断方法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判断方法鉴定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是物理学及其它相关领域研究中常使用的技术,它用于确定物质的性质。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性质特征1.电导率:金属具有很高的电导率,而非金属就没有这么高的电导率。
2.颜色:金属的颜色通常是冷色的,而非金属的颜色常常是白色的。
3.状态:金属通常以固体或液态形式存在,而非金属通常以固体,液体或气体形式存在。
4.密度:大部分金属它们的密度会比非金属大。
5.质量:金属密度大,质量也相对而言会比较重,而没有金属性的物质质量则会稍轻。
二、按照形态的不同:1.光学性质:金属的物质可以反射光,而非金属则不能反射光。
2.熔点:金属具有比较高的熔点,而非金属物质的熔点则比较低。
3.熔化:金属物质能够在高温下形成液态,而非金属则无法在高温下形成液态。
4.蓄热性:金属物质具有很好的蓄热性,而非金属物质则不具备这种性能。
5.热传递:具有金属性的物质具有很好的热传递性能,而不具备金属性的物质的热传递性能就不如金属性物质来的好。
三、按照用途的不同1.机械强度:金属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而大部分非金属物质机械强度也不高。
2.耐腐蚀:金属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而非金属则不能很好地耐腐蚀。
3.导电:金属具有很强的导电性,而非金属大都不具备这种性能。
4.抗化学性:金属具有较好的抗化学性,而非金属物质的抗化学性就不一定了。
5.吸热:金属物质与其它物质接触时,它们吸热能力比较强,而非金属物质就不具备这种能力。
以上就是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判断方法,可以从性质特征,按照形态的不同以及按照用途的不同来进行判断。
通过以上技术可以确定物质金属性或非金属性,从而解决一些研究中的问题,发现更多物质的性质。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Җ㊀江西㊀熊㊀莹㊀㊀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比较是高考必考知识点.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㊁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非金属单质与H 2反应越容易㊁气态氢化物越稳定㊁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1㊀位置比较法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可以通过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判断,也可以通过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判断.例1㊀下列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㊀㊀).A.碱性:N a O H>L i O HB .与浓硝酸反应速率:C u >A l C .酸性:H C l O 4>H 2S O 4D.稳定性:H B r >H I分析㊀元素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 a >L i ,则碱性:N a O H>L i O H ,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选项A 不符合题意.铝遇浓硝酸钝化,铜与浓硝酸剧烈反应,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选项B 符合题意.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对应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 l >S ,则酸性:H C l O 4>H 2S O 4,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选项C 不符合题意.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B r >I ,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B r >H I ,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选项D 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采用位置比较法关键要掌握三个顺序表: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K C aN a M g Al Z nF eS nP b (H )C uH g A g PtA u 的顺序,金属性减弱.2)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F ㊁O ㊁C l ㊁B r ㊁I ㊁S 的顺序,非金属性减弱.3)周期表中金属性 左强右弱 下强上弱 ,非金属性 左弱右强 上强下弱 .2㊀实验比较法元素的金属性㊁非金属性强弱还可以通过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如强酸(碱)制弱酸(碱),金属与水或酸反应㊁非金属单质与H 2反应剧烈程度.例2㊀根据下列化学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图1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装置a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金属性:A l >F e >C u B 装置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非金属性:C l 2>B r 2>I 2C 装置c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溶解度:A g C l <A g B r <A g 2S D装置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非金属性:C l >C >S i㊀㊀分析㊀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说明铁是正极,铝是负极,故金属性:A l >F e ,同理右烧杯中铜是正极,铁是负极,金属性:F e >C u ,选项A 正确.过量的氯气可以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而使淀粉变蓝,该实验不能证明溴和碘的非金属性强弱,选项B 错误.氯化银转化为溴化银,再转化为硫化银,故溶解度:A g 2S <A g B r <A gC l ,选项C 错误.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通过盐酸与碳酸钠反应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盐酸易挥发,可能是挥发出的盐酸与硅酸钠溶液反应,无法证明C 与S i 非金属性强弱,选项D 错误.答案为A.一般情况下,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性比正极强,但要注意特殊情况,如镁和铝用导线连接放入N a O H 溶液,铝作负极;铜和铁用导线连接放入浓硝酸中,铜作负极.总之,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在原电池中常作负极,对应的阳离子在电解池的阴极越不容易放电;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在电解池的阳极越不容易放电.(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安县第一中学)65。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简单微粒的半径比较及等电子体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1、根据周期律进行比较;2、依据相同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进行比较。
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金属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进行比较。
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进行比较。
较活泼金属置换出较不活泼金属。
注意: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生成的强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进行比较。
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1、根据周期律进行比较;2、依据非金属单质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剧烈程度和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进行比较。
与氢气反应越容易、越剧烈,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其非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进行比较。
酸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4、依据非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中简单阴离子或非金属氢化物之间的置换反应进行比较。
非金属性较强的置换出非金属性较弱的。
5、根据非金属元素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放电(失电子,还原性)顺序进行比较。
还原能力强的阴离子,其元素的非金属性弱。
例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L M Q R T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89 0.074主要化合价+2 +3 +6、-2 +2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Q的氢化物强 B.L、M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M > LC.T、Q的氢化物常态下均为无色气体 D.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例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二、简单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1.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包括同周期原子的半径比较规律、同主族原子及离子的半径比较规律);2.若几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即电子数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写出2e-电子组、10电子组、18电子组简单微粒并比较半径大小:3.质子数相同时(即同一元素的原子与离子),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4.不满足上述三种情况时,依据“微粒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进行比较。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什么怎么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什么怎么判断金属性强弱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Cs,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
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向左、向下,元素金属性越强,越向右、向上,元素的非金属越强。
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钫,但是钫是放射性元素,不能稳定存在,非放射性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
铯色白质软,熔点低,28.44 ℃时即会熔化。
它是在室温或者接近室温的条件下为液体的五种金属元素之一。
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同为碱金属的铷和钾相似。
该金属极度活泼,并且能够自燃。
它是具有稳定同位素的元素中电负性最低的,其稳定同位素为铯-133。
铯通常是从铯榴石中提取出来的,而其放射性同位素,尤其是铯-137,是更重元素的衰变产物,可从核反应堆产生的废料中提取。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
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
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碱性越强,其元素金属性越强。
4.一句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IA族与IIA族的金属反应在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生成的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除外)6.依据元素周期表。
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电池中的电极名称。
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高玉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其对应单质或离子的还原性、氧化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具有统一性,其实质就是对应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那么,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呢?这主要应从参加反应的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上进行分析,切忌根据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进行判断。
下面就针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做一简要分析和总结。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一般是一致的,即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
Na Mg Al Zn Fe 。
单质活动性增强,元素金属性也增强需说明的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如Sn和Pb,金属活动性Sn﹥Pb,元素的金属性是Sn﹤Pb,如碰到这种不常见的元素一定要慎重,我们可采用第二种方法。
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如第三周期Na ﹥Mg ﹥Al;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如1中所述,Sn和Pb同属Ⅳ主族,Sn在Pb的上方,所以金属性Sn﹥Pb。
3、根据物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通常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金属性也越强,对于置换反应,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生成弱还原剂和弱氧化剂,因而可由此进行判断。
如:Fe + Cu2+ === Fe2+ + Cu 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
这里需说明的是Fe对应的为Fe2+,如:Zn + Fe2+ === Zn2+ + Fe 说明金属性Zn﹥Fe,但Cu +2Fe3+ === Cu2+ + 2Fe2+,却不说明金属性Cu﹥Fe,而实为Fe ﹥Cu。
4、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置换氢气的难易判断某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金属性就越强。
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缓慢反应,而Al与沸水也几乎不作用,所以金属性有强到弱为Na ﹥Mg ﹥Al;再如:Na、Fe、Cu分别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中,钠剧烈反应甚至爆炸,铁反应较快顺利产生氢气,而铜无任何现象,根本就不反应,故金属性强弱:Na ﹥Mg ﹥Al。
元素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的比较方法
元素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的比较方法一、元素金属性的比较方法1、用失去电子的难易比较: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越容易,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越不容易,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弱。
例如:钠比镁更容易失去电子,钠金属性比镁强。
2、用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能力比较:金属越容易和水反应产生氢气,金属性就越强;金属越难和水反应产生氢气,金属性就越弱。
例如:钠可以与冷水剧烈反应,而镁要与热水才反应,铝与热水不反应,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才与水反应,说明金属性Na>Mg>Al3、用与H+反应产生氢气的能力比较:金属与H+反应越容易,越剧烈,说明金属性越强。
金属与H+反应越难,越不反应,说明金属性越弱。
例如:镁、铝、锌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镁剧烈反应,铝比较缓慢,而锌就更缓慢,说明金属性Mg>Al>Zn4、用同一周期或同一主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进行比较:同一周期或同一主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该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弱,该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弱。
例如:碱性NaOH>Mg(OH)2>Al(OH)3说明金属性Na>Mg>Al碱性Be(OH)2<Mg(OH)2<Ca(OH)2<Sr(OH)2<Ba(OH)2说明金属性Be<Mg<Ca<Sr<Ba5、用原子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
例如:K有3层,最外层1个电子,铍有2层,最外层2个电子,金属性K>Be6、通过元素周期表的位置进行比较:同一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例如:金属性K>Ca>Ga Rb>K>Na>Li7、用彼此在水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来比较:金属性强的金属能把金属性弱的金属从其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8-金属性、非金属性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
4HCl(浓) +O2
CuCl2 MnCl2 + 2H2O +Cl2 500
(3)
上述三个反应,还原剂都是浓盐酸,氧化产物都是 Cl2,而氧化剂分别是 KMnO4、MnO2、 O2 。(1)式的反应条件是室温,(2)是条件是加热,(3)条件不仅需要加热到 500℃,还 需要 CuCl2 作催化剂才能完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氧化性:KMnO4 > MnO2 > O2 。
来。(如 Cl2 能从 NaBr、NaI、NaS 中置换出 Br2、I2、S)。 6.其他,同一金属单质与不同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的化合价金属元素的氧化数(化合 Δ
价 ) 高低 不 同, 与 之反 应 生成 高 氧化 数 的非 金 属性 强 。 例 :2Cu + S === Cu2S Cu + 点燃
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减小,得电子能力增强,非金属
性增强;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
性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3.非金属单质与 H2 化合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化合,非金属性越强。 4.依据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5.非金属元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强的能将非金属性弱的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
Cl2 === CuCl2 所以,Cl 的非金属性强于 S。
三、金属性、非金属性与还原性、氧化性的关系 还原性:是指失去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氧化性:是指得到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对于金属元素而言,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也越强。 对于非金属元素而言,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也越强。
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在化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把握不好,往往会造成对与之相关联的其他问题的理解和错误处理。
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做一小结,以期对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利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因此,除稀有气体元素外,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铯(Cs)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氟(F)位于周期表的右上角。
二、利用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反映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如金属钠(Na)与冷水反应不及钾(K)剧烈,金属钾与冷水反应甚至可听到爆鸣声,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钾弱。
镁(Mg)与盐酸反映剧烈放出氢气,铝与盐酸缓慢反映放出氢气,所以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三、可利用单质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单质与H2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如卤素按氟(F)、氯(Cl)、溴(Br)、碘(I)的顺序,其单质与H2反应越来越难,氢化物(HX)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弱,所以卤素的非金属性按氟、氯、溴、碘顺序逐渐减弱。
四、利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判断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越强,则其非金属性(金属性)也越强。
如酸性HNO3>H2CO3,则非金属性N>C;碱性NaOH>Mg(OH)2,则金属性Na>Mg。
五、利用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判断依据盐溶液与金属作用规律,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样就可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来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三
表
元素周期表
金属性“右弱左强,上弱下强,右上弱左下强”
非金属性“左弱右强,下弱上强,左下弱右上强”
金属活动性
顺序表
按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的顺序,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活动性
顺序表
按FOClBrIS的顺序,非金属性减弱
三
反
应
置换反应
强的置换弱的,适合金属也适合非金属
与水或
酸反应
越剧烈,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强
与氢气反应
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两
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电池
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正极
电解池
在阳极首先放电的阴离子,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弱;在阴极首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对应元素的金属性弱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典例 1 ( )
已知钡的活动性介于钠和钾之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钡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B.钡可以从KCl溶液中置换出钾 C.氧化性:K+>Ba2+>Na+ D.碱性:KOH>Ba(OH)2>NaOH
解析
A中由于钡的活动性比钠强,所以钡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
应更剧烈,故A错; B中钡的活动性不如钾且其先与水发生反应,故不能置换出钾, 故B错; C中由于金属性:K>Ba>Na,氧化性为Na+>Ba2+>K+,故C错; D中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故KOH>Ba(OH)2>NaOH,D说法正确。 答案 D
理解感悟
金属性强弱的比较,关键是比较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而不是失去电子数目的多少。如Na易失去一个电子,而Mg易失
去两个电子,但Na的金属性比Mg强。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从元素原子的结构判断
①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强;
②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弱。
(2)从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判断
①单质越易跟 H2 化合,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稳定,氢化物的还
原性也就越弱,其非金属性也就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如
H2SO4的酸性强于H3PO4,说明S的非金属性比P强;
③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例如:Cl2+2KI===2KCl+I2,说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从元素原子结构判断 ①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越易 失电子,金属性越强; ②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越难失电子,金属性越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元素非金属性 强弱的比较方法
元 素 非 金 属 性 强 弱 的 比 较 方 法
气态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概念) 1、单质氧化性的强弱(氧化 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2、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或 氢化物的还原性的强弱(还原性 越强,非金属性越弱) 3、形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元 素 非 金 属 性 强 弱 的 比 较 方 法
4、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右上方 元素) 5、最高价含氧酸酸性的强弱(酸性 越强,非金属性越强)(设计实验) 6、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置换反应 (设计实验) 7、原电池两极反应的物质(正极 比负极非金属性强)(用的不多)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的 比较方法 比 较 方 法
2、金属单质还原性强弱 3、金属离子氧化性的强弱
4、金属与水和酸反应的难易和 剧烈程度 5、元素周期表
元 素 金 属 性 强 弱 的 比 较 方 法
6、金属元素之间的置换反应
7、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8、原电池的两极金属,活泼金属 做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