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哈萨克家庭与汉族弃儿20年的不解情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团结教育感人故事
一个哈萨克家庭与汉族弃儿20年的不解情缘
奇台四小——王玉荣2009年1月10日,是麦尔孜依的生日,一个极为普通的日子。

在新疆奇台县吉布库镇二马场,村民霍额哈依·托呼塔汗和妻子比依台坎·木恩太一大早就起来了。

像往常一样,霍额哈依忙着去伺弄牲口,而比依台坎则佝偻着背、蹒跚着双腿、迈着罗圈步在屋里燃起炉火,又把茶烧在炉子上。

接着就给已满20岁的女儿麦尔孜依穿衣服,然后是帮麦尔孜依大小便、洗脸、喂饭……
麦尔孜依先天患有严重的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自从她来到这个哈萨克家庭,象这样比依台坎每天如一日地做着这一切,已经近20年了。

麦尔孜依是一个汉族弃儿,然而,不幸中的万幸,她在哈萨克阿大阿妈这里,却得到了比平常人更多的父母亲情之爱。

霍额哈依夫妻俩已经63岁了,他们满脸的皱纹铭刻着一个哈萨克家庭与这个汉族弃儿近20年的不解情缘。

于是,人们听到了那一个个荡涤心灵的故事……
(小标题之一)麦尔孜依,不幸弃儿有了温暖的家
故事得从头说起——
1989年10月4日,霍额哈依的大儿子17岁的马合沙提从山上赶着一群羊向冬牧场转场,当走到吉布库镇涨坝村的时候,却发现了在路边放着的一个红色包袱,抱起一看,是一个嗷嗷啼哭的女婴。

小小年纪的马合沙提哪里见过这种事,他不知怎么办才好。

最后,他把羊交给别人,自己抱起婴儿坐了辆班车,赶了20多公里的路,在黄昏时分回到了家,把孩子交给了阿大阿妈。

霍额哈依夫妻俩小心地打开包裹孩子的包袱,只见里的一张纸条上写着:“这是一个10个月的汉族女孩,她姓王,有哪个好心人捡到后,请好好收养她吧,拜托了!”另外,还有一张从广州到乌鲁木齐的火车票。

再细看这个女婴,嘴唇上有豁,有明显的先天性智力残疾。

霍额哈依夫妻俩没有犹豫,决定要收养这个残疾汉族女婴。

这一年,霍额哈依夫妻俩43岁。

为了表示自己收养这个汉族孩子的决心,霍额哈依夫妻俩第二天就请来长辈和亲戚朋友,按照哈萨克人的习俗,宰了羊在家里举行了隆重的专门仪式,给这个刚刚到来的孩子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麦尔孜依。

听说霍额哈依一家要收养一个先天残疾的汉族女孩,村里人都赶来了。

大家看了后孩子后,不少亲戚和村民直摇头,有的干脆就直接对霍额哈依夫妻俩说:“你千万不要养这个孩子,以后她会一直成为你们的负担呢。

”还有的说:“霍额哈依,你家里也不富裕,孩子的父母都不要她了,你们为什么非要养她呢?将来会后悔的!”
霍额哈依夫妻俩当时已经有6个孩子了,只有两个孩子能帮家里做些事,其他4个都还在上学,最小的只有12岁,家里只养了50几只羊,只种着20多亩地,全家的年纯收入仅
仅只有3000多元,生活过得十分拮据。

霍额哈依夫妻俩清楚,家里要收养这么一个先天性智力残疾的孩子将会意味着什么。

但这是一条生命啊,如果我们不来收养她,谁又来收养她呢?这对善良的哈萨克夫妻不肯让一个生命就这样夭折,不顾大家的反对,以人间最真诚、最朴实的父爱和母爱收养了这个汉族女孩。

霍额哈依收养汉族孩子的举动让邻居再拉里汉受到了感动,当时,霍额哈依家没有养牛,再拉里汉就每天主动把牛奶送到霍额哈依家,一直到第二年霍额哈依买了奶牛。

麦尔孜依是霍额哈依夫妻俩最小的孩子,虽然她是一个汉族孩子,又患有了先天性残疾,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对麦尔孜依骨肉亲情般的痛爱,小麦尔孜依得到了比一般孩子更多的家的温暖。

家里有了好吃的,总是要先留给小麦尔孜依,家里孩子要添置新衣服,总是首先要给小麦尔孜依。

由于先天性残疾,麦尔孜依小时候吃饭非常困难,哈萨克人传统的一些硬食都不能吃,只能吃些软食,并且她的发育比正常人也要缓慢得多,一直长到7岁时才能勉强行走,而在这之前除了在坑上躺着之外,更多的是在妈妈背上生活。

为了把麦尔孜依养大,霍额哈依一家费尽了心血。

每当回忆起这段特别艰辛的日子时,霍额哈依的妻子比依台坎会深有感触地说:“带大这一个孩子比带大前面6个孩子都要费劲得多。


(小标题之二)艰辛求医,只为挽救一个垂危的生命
要养大一个患有严重的先天性智力残疾孩子有多难?或许没有这种经历的人难以想象。

更何况麦尔孜依不仅仅患有智力残疾,而且同时患有严重的先天性癫痫。

有点医学常识的人也许会知道,智力残疾和癫痫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往往会互为诱发,会同时加重病情。

先天性智力残疾一般是无法治愈的,而先天性癫痫治愈的机率也极低。

患有这两种疾病的孩子,成活率也相当低,即便存活时间也不会太长。

麦尔孜依患的这两种疾病,使她的身体一直十分虚弱,尤其是癫痫病每2至3个月就要发作一次,最严重时每天要发作几次。

病情发作时浑身抽搐,口吐白沫,有时还会伴有休克,随时都会危及到麦尔孜依这个极其弱小的生命。

为了给麦尔孜依治病,霍额哈依夫妻俩花费了整整17年的时间:
——在这17年当中,他们背着麦尔孜依到大小医院跑了无数次,但总是无功而返,得到医生结论最多的是:这样的孩子能够维持生命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要将病治好,可能性极小;
——在这17年当中,他们的足迹遍及奇台、吉木萨尔、阜康、木垒、阿勒泰青河,行程上万公里的艰辛求医路,播下的是一次次希望,而收获的却是无数次失望;
——在这17年当中,他们在付出无数艰辛的同时,也使整个家庭陷入了贫困。

出去治病没钱时,就只能卖羊,没有羊了就只好借高利贷。

高昂的治疗费用,让他们债台高筑,欠帐最多时达到了3万多元!
——在这17年当中,他们与病魔、与死亡进行着不屈的抗争,没有任何祈求,只为挽救一个垂危的生命。

漫漫求医路上这无私的付出,诠释着人间最伟大的亲情父母之爱。

霍额哈依夫妻俩在多次到大小医院治疗女儿的癫痫病,得知根本无法治愈的结论后,但他们仍然没有恢心,开始到处打听民间偏方,只要得到一点点消息,路程再远,即使变卖家产或借钱也要赶上去。

在他们的心目当中,麦尔孜依就是自己的亲骨肉,相信只要不放弃、
只要努力,女儿的病就能治好。

开始他们听说奇台试验站有人能治好这种病,于是跑了多次,却无效果。

后来,又听说阜康有人能治,他们又两次赶到了阜康,但仍然无效。

一次,有人告诉他们说,吉木萨尔县的一个山里有人治癫痫有特效。

他们立即赶了去,卖了家里5只羊租车,一连跑了10多趟,最终也没有治好。

阿勒泰的青河距离奇台有近400公里,为了给女儿治病,他们先后跑了两趟,借了2000多元高利贷,最后也没能如愿。

跑得最多的是到奇台县西地镇的桥子村。

桥子村离霍额哈依家有20多公里,1997年5月他们找到这个村的一个民间郎中给女儿治病,一治就是50天。

他们两天要到这个村跑一趟,往返近50公里,每次都是早早地套上毛驴车出门,一直要到太阳落下后才回到家里。

就这样一连跑了25趟,但满怀的希望,最后还是以失望告终。

霍额哈依夫妻俩为了给女儿治病,花费了大量钱财,生活极为困难。

为了能尽量省钱,他们每次去看病总是带着馕饼,17年中居然没有进过一次饭馆。

他们找的民间郎中,有的住在深山里,道路崎岖偏僻难走,车辆往往难以到达,每到这时,他们就只能背着女儿艰难前行,到达地方后早已是筋疲力尽。

靠卖羊和借高利贷给女儿治病,是艰难的,也是感人的。

1996年10月,麦尔孜依又一次癫痫病发作,比依台坎不得不带着女儿往进了奇台县医院,等到脱离生命危险治疗一段时间,出院时结完帐后,比依台坎身上仅仅只剩下了一元钱和一小块馕饼。

从医院到家有10多公里,比依台坎没钱坐车,只能背着女儿回家。

经在医院对女儿的一番费心照料,比依台坎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

她背着女儿又饿又累,把剩下的一小块馕饼留给女儿,而自己却始终不肯花那一元钱。

她和女儿到家时,已是晚上10多钟了。

而家里除了留给女儿的一点牛奶外,什么吃的也没有,比依台坎睡到半夜1点多时,10多个小时没吃任何东西的她终于再也坚持不往,饿得昏死过去。

是霍额哈依从邻居家里拿来一些牛奶和馕饼吃了后,比依台坎才恢复过来。

2005年到木垒一座山里,是霍额哈依夫妻俩给女儿治病去的最后一个地方。

他们花了800元钱,女儿的癫痫病只经一次治疗,居然神奇般的好了,一直到现在3年过去,再也没有犯过。

有人说,这神奇的出现是永不放弃的父母之爱感动了上苍;也有人说,是霍额哈依夫妻俩心血的付出本应得到回报。

(小标题之三)脊背摇篮,驮着一个永无回报的希望
今天,人们见到的比依台坎,已是满脸的皱纹,背驼了,腿弯曲了,甚至走路也会感到吃力。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哈萨克妈妈的脊背和双腿,支撑了小麦尔孜依的成长。

即便是到了现在,当麦尔孜依行动困难的时候,比依台坎还会很自然地弯下腰身,让女儿爬在自己的脊背上。

由于先天残疾,麦尔孜依的身体发育不能与正常孩子一样,全身无力,到7岁时才能行走,她一时一刻也离不开阿爸阿妈的照顾。

在村民们映象中,比依台坎的脊背上总是少不了麦尔孜依,到麦尔孜依10多岁的时候,比依台坎无论是做家务还是下地干活,无论是喂养牲畜还是长途跋涉,麦尔孜依与妈妈的脊背也常常是形影不离,
正是这这幅厚实的脊背默默地传递着母女之间的骨肉真情:对麦尔孜依来说,妈妈的脊背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是一种慈母的爱抚,再哭再闹,只要到了妈妈的脊背上也会变得安静,破涕为笑,甚至会甜甜地熟睡;而对比依台坎来说,只有背着麦尔孜依,心里才会感到踏实,才会产生一种力量,才会燃起一种希望,虽然比依台坎自己也不知道这种希望到底是什么。

——比依台坎的脊背就是麦尔孜依童年成长的摇篮。

1994年,霍额哈依夫妻俩为了能多挣些钱给麦尔孜依治病,于是在冬牧场代放了人家一群羊,可天不作美,这年冬天雪特别大,天特别冷,厚厚的积雪覆盖了整个草场,把地上的草盖了个严严实实。

偏偏羊在这时又得了肺炎,死亡严重。

为了解决饲草不足的问题,比依台坎背着5岁的麦尔孜依,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跪在齐膝深的雪地里用双手给羊扒雪找草,一干就是20多天,麦尔孜依也在妈妈的背上一连睡了20多天。

即便这样,这年冬天家里还是死了不少羊,钱没挣着反而赔了不少。

也就是从这时起,比依台坎的腿和手得了严重的关节炎,现在膝关节和指关节已完全变形,常常疼痛难忍。

2008年,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1998年,羊群从奇台县吉布库镇深山里的夏牧场曲根台转场到沙窝里的冬牧场,其间要走40多公里的山路才能乘车。

当时,虽然麦尔孜依已经9岁了,但只能勉强行走。

比依台坎背着麦尔孜依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了两天,才走出了大山。

人走出来了,比依台坎也累倒了。

望着比依台坎佝偻的脊背,有人说,这是因为背负女儿麦尔孜依太久太久,给累弯的;也有人说,这是因为背负的对女儿的希望太重太重,给压弯的。

然而,不管怎样,谁都清楚霍额哈依夫妻俩背上驮着的希望,是一个用苦涩和艰辛酿成的希望,是一个永远都不会有回报的希望。

但它彰显的却是人间真情彰的伟大,也最能打动人心。

(小标题之四)大爱无言,20年深情化作眸中一笑
霍额哈依夫妻俩养育麦尔孜依已经近20年了,从一个嗷嗷啼哭的婴儿到长大成人,麦尔孜依与哈萨克父母结下了不解情缘。

由于承受了太多的爱,麦尔孜依一次次摆脱死神的魔掌,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

现在,麦尔孜依仍然不会说话,走起路来也是摇摇晃晃,除了吃饭以外,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但是能听懂简单的哈萨克族语言,对父母会常常报以灿烂的笑容,这时,正是霍额哈依夫妻俩最开心的时候。

有人问霍额哈依夫妻俩:“你们付出了这么多,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难道就不后悔吗?”他们显得十分坦然,说:“不后悔。

现在孩子能长这么大,能笑,再没有生命的危险,这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而对其他的,我们在开始接受孩子的时候,就没有想那么多。


麦尔孜依虽然有着先天性智力残疾,但父母的倾心呵护关爱似乎能够跨越这生理的障碍,麦尔孜依对霍额哈依夫妻俩始终有着一种特别的依恋情结。

麦尔孜依每天晚上睡觉,一定要和妈妈在一起,否则就不会入睡。

小的时候,是妈妈一直搂着她睡,现在长大后,也必须要摸着妈妈的耳朵才能睡,并且还要不时地摸摸妈妈的脸。

爸爸妈妈有了病,麦尔孜依会一直守在坑前,失去往日的欢笑,独自坐在那里黯然神伤。

一次,比依台坎有事到亲戚家去了一天,麦尔孜依就一直站在家门口的路上等了整整一天……
治好了女儿麦尔孜依的癫痫病,经霍额哈依夫妻俩的努力,2007年他们又终于还清了所有的欠款,这让他们从内心中有了一种成就感。

然而,随着他们渐渐变老,新的担心又来了,这就是,到以后谁来抚养麦尔孜依。

有人说:“将来可以把她送到福利院去。

”但他们坚决不同意,说孩子离不了他们,到将来也要有专人照料才行。

霍额哈依是1966年入党的老共产党员,曾经担任过奇台县吉布库镇牧业队的党支部书记和达板河牧业队队长,多次评为镇上的优秀共产党员,并且他家是镇上的“双文明光荣户”和“党员示范户”。

他抚养汉族孩子的事,开始时,在村民中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霍额哈依夫妻俩是自己捡了一个负担,将来会后悔。

而现在这么长时间过去,霍额哈依夫妻俩对孩子始终如一,并且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这让村民们受到了感动,也受到了教育。

由此,霍额哈依这个老共产党员在村里也有了更高的威望。

平时,霍额哈依家里有了什么难处,村民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把能帮助霍额哈依这样的人,当作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霍额哈依夫妻俩常常忙着要外出给孩子治病,家里养牲畜、种地,全都是村民们从中帮忙。

人间真情,大爱无言。

霍额哈依夫妻俩用自己最朴实、最无私的挚爱亲情,在近20年的时间里,编织着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

在今后的时间里,故事还将延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