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区域地理命题规律与应试策略

合集下载

重要地理命题规律区域地理

重要地理命题规律区域地理

重要地理命题规律区域地理区域地理试题以区域为背景,实现了高中与初中地理知识的整合、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综合,将学科主干知识和区域地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阐述、评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一些规律有利于成绩的提高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重要地理命题规律区域地理一、区域地理试题的呈现方式1.试题材料多以“主题+区域地图”的方式呈现从试题材料呈现的方式来看,2017年高考全国卷中区域地理试题的材料仍然采用以往的“主题+区域地图”的方式呈现,即以区域相关文字材料为背景,配合区域图进行命题。

例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36题,题中给出了剑麻和坦桑尼亚的相关文字信息,并提供了坦桑尼亚的区域图,采用的就是“主题+区域地图”的呈现方式。

这种呈现方式的目的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考生在解答该类试题时,先要对文字材料进行解读,然后结合文字材料对区域图进行分析。

在对文字材料进行解读时,应对文字材料中的每句话进行概括总结,并尝试把试题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或者教材中的语言,这样能更准确地提取信息;读图时可先定位,然后分析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提炼出与题目要求相关的信息。

下面以2017年全国卷Ⅰ第36题为例,学习如何转化并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可说明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 说明剑麻的用途广泛;“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可说明剑麻生长的地理位置,此时可以结合所提供的区域图进一步分析,通过区域图中的国界线和基洛萨的位置,可以找到坦桑尼亚的具体位置,再由坦桑尼亚的经纬度和相对位置可以确定该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大致特征;“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可说明剑麻生产加工的状况,强调了剑麻产品的销售市场;“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

高考地理命题技巧如何应对地理考点与地题

高考地理命题技巧如何应对地理考点与地题

高考地理命题技巧如何应对地理考点与地题高考地理科目一直以来都是考生们备战的重点科目之一。

地理的命题形式和答题方式都有其独特之处,因此掌握地理命题技巧对于应对考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地理命题技巧,帮助考生应对地理考点与地题。

一、总体把握地理考点在备考地理考试时,首先要明确高考地理的考点。

根据历年高考试题和考纲,可以总结出一些常考的地理知识点和题型。

例如,人口与城市、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经济发展等都是常见的考点。

对这些考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进行备考和复习。

二、理解命题方式与答题要求了解地理命题的方式和答题要求是掌握地理命题技巧的关键。

在考试中,地理命题通常是以材料分析、图表分析、旅游线路设计等形式出现。

对于这些题型,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并根据要求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回答。

掌握和熟悉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可以在考试中更加从容应对。

三、合理规划备考时间备考地理考试需要合理规划备考时间。

有计划地安排每天的复习和练习时间,科学地分配各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间,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而且,备考时间的合理规划也可以避免考试前的冲刺和压力。

四、强化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地理科目的知识点较多,考生需要对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

学习时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考资料、查找相关的题目等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此外,制作总结卡片、思维导图等记忆工具,有助于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提取。

五、积累解题经验与技巧解题经验和技巧对于地理命题的应对非常重要。

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模拟试题,熟悉不同类型的题目,并积累解题经验。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审题、理清思路、准确表达等细节问题。

此外,可以参考一些解题技巧,如利用地理常识或规律、画图辅助分析、合理选择答案等。

六、多做真题和模拟题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是备考的重要资料。

通过做真题和模拟题,可以了解高考地理的考点、题型、难度和分值分布等情况,熟悉考试的氛围和要求。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总结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总结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总结作为高考地理考试的一名考生,我们要想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并要掌握一些规律,下面来总结一下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

一、认真审题认真审题,是答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明确问题,从而避免我们走题,而且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的解答问题。

1、分析命题趋势在高考中,地理题的难度其实是比较平均的,考生在备考时,不仅要熟悉各章的内容,还要认真分析命题趋势,这样在考试时才能更好的把握出题者的出题思路和考点的要求。

2、做好理解解题方式高考下高中地理题的命题风格相比初中的题目更加突出理解,所以考生在做题时,一定要做好理解解题方式的准备工作,关注解题中的每一个细节,把握文章的脉络和逻辑关系,这样才能更准确地理解题意。

3、掌握考点在做题时,考生要对地理的各个章节、各个知识点做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并且要对各个考点进行透彻的理解,这样才能在考试时知道出题者在考察什么。

二、合理选答在高考地理考试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选择题和论述题。

对于选择题,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阅读题目选择题中有一些比较细微的差别,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题目,注意题干中的特殊标志,这样才能避免因为一些小错误被扣分。

2、排除法在做选择题时,经常会遇到两个选项看起来都相对正确,但是我们只能选一个,这时候,我们可以运用排除法,逐个分析出哪些是不是题目所要求的选项,再进行排除,逐步缩小答案的范围,更容易选择正确答案。

对于论述题,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答题范围在回答论述题时,首先要明确答题的范围,不要跑题,这样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失分。

2、答案的层次性考生在答题时需要把答案的层次性分明,逐步展开,尽量把答案写的统一、连贯,言简意赅,避免语言表述上的问题。

三、巧用图例地图和图例在高考地理考试中的作用和影响非常大,图例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地图,而且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晰的理解地理概念。

1、多维度观察合理巧用地图上的图例,通过将地图和图例结合起来,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观察和理解地理概念,从而帮助我们更自然、更准确地理解地理现象、规律等问题。

地理考试中的应试技巧和策略

地理考试中的应试技巧和策略

地理考试中的应试技巧和策略在地理考试的征程中,策略和技巧是攀登高峰的关键助手。

地理考试的题目既考察知识的广度,也检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一些应试技巧,不仅可以提高得分,还能减轻考试带来的紧张感。

首先,了解考试的结构和重点是成功的第一步。

每一场地理考试都有其独特的题型和评分标准。

对题型有深刻的认识,能够帮助考生在答题时更有针对性。

通常,地理考试会涵盖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等内容。

通过复习往年试题和模拟试卷,考生能够掌握出题的规律和重点,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接下来,精确的复习方法至关重要。

地理知识涉及的内容广泛且复杂,因此,复习时需要有条不紊。

首先,应把握基础知识,包括地球的构造、气候类型、地理区域特点等。

掌握这些基础后,可以深入了解各大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使用思维导图和表格来整理信息,这样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记忆效果。

此外,做题技巧也是关键。

在解答选择题时,需特别注意题干中的细节,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并且依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做出合理选择。

对于综合题目,则需先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再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答题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假设或过于主观的回答。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解释,可以增强答案的说服力。

模拟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

在模拟考试中,模拟真实考试的环境和时间限制,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节奏,调整答题策略。

模拟结束后,认真分析错题,找出知识盲点并加以补救。

同时,还可以通过讨论题目,了解其他考生的思路,获取不同的解题视角。

有效的时间管理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策略。

在考试过程中,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一道题目都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回答。

遇到难题时,不要在一题上浪费过多时间,应先解决容易的题目,再回过头来处理难题。

此外,保持良好的作答习惯,如条理清晰的书写和适当的标记,可以使阅卷老师更容易理解答案,提高得分的机会。

总结来说,地理考试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考察,更是对解题能力和时间管理的挑战。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整理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整理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整理随着高考各科目难度的不断增加,地理学科余波不轻。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轻松地应对地理学科的考试,但如果你掌握了一些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你就能够更好地通过考试,从而获得更高的分数。

1. 熟悉图表地理学科中的很多题目都和图表有关,如底图(地形图、地质图、农业区划图)、表格、统计图、示意图、剖面图、气象图、土壤剖面图等等。

因此,在准备考试时要花时间熟悉各种图表,仔细理解其代表的意义,掌握图表上的各项指标和符号。

2. 对复合题掌握方法地理学科中的复合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对于这类题目,我们需要有一些特别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查找答案时,我们可以先将所有与题目有关的信息扫描一遍,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思维模型。

然后,按照题干中的要求,逐步围绕这个模型展开思考,寻找答案。

3. 善于运用知识框架在学习地理学科时,我们既要理解某一知识的具体内容,还要将它与其他相关的知识相联系,形成一个知识框架。

这样,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个框架进行推理,快速找到答案。

例如,在计算人口增长率时,我们可以运用“年末人口总数=年初人口总数+自然增长数+外部迁入人口”这个框架,轻松地完成计算。

4. 注意解题的角度对于地理学科的某些题目,一个小小的角度变化就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答案。

因此,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角度问题。

例如,在考察某个地区的人口集聚规律时,我们要考虑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背景因素。

只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才能够找到最全面、最准确的答案。

5. 学会解读地理信息地理学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对于地理信息的丰富利用。

这些信息包括一些数字、图表、图像等等。

我们需要善于解读这些信息,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在考察某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该地区的温度、降雨、风速等数据,来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类型。

6. 小题大做高考中的地理学科题目往往都很细致、具体,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高中地理命题规律与综合题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命题规律与综合题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命题规律与综合题答题技巧高中地理答题技巧与命题规律总结一选择题解题技巧和规律(一)选择题的命题规律1.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2.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4.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二)应试策略1.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判断2.认真审题3.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三)应试技巧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

3.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A. 东南方向B. 西南方向C. 西北方向D. 东北方向答案:D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

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具体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

4.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1)因果颠倒(2)前后矛盾(3)表述绝对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无关(四)解题方法介绍1.直选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

2.排除法: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例如: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答案:D点拨:既然全流域要综合治理,部分河段就不应该利用绝大部分河水,故排除了A、C;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来补给河水,不现实,又可以排除B,正确答案为D。

普通高考文综地理命题规律及复习策略.

普通高考文综地理命题规律及复习策略.

普通高考文综地理命题规律及复习策略周立国(怀柔区第二中学板块一重点、热点知识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一、命题规律分析1. 全国题命题规律①从考核内容上看, 侧重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黄赤交角、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时间计算等知识;②从对知识的能力要求上看 , 单科题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并重,文综题更侧重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明显更高;③从考核形式上看,有两大规律 : 一是直接以日照图或区域图来考查 , 二是以一些重大地理事件、自然地理现象或某些现实生活情景作材料来考查, 文综题尤其如此。

2. 上海题命题规律①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地球的生命现象、太阳活动影响、黄赤交角、地球运动特征及其地理意义等知识点;②从考核形式上看,一方面侧重以原理图、日照图、区域图等图形方式考查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注重创设新生活情景和重大地理事件为背景材料考查相关基础知识。

3. 综合全国卷及北京、上海卷命题规律①考核内容上,侧重考查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黄赤交角、地球运动特征及意义、时间换算等知识点;②由对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的考查上升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考查; ③从考核形式上看,一方面侧重以各种日照图和区域图的形式,另一方面特别注重以一些重大地理事件、地理现象和某些现实生活情景为背景材料, 设置问题。

(二、命题趋势预测1. 考核内容上,宇宙环境探测及宇宙资源的开发、太阳活动及其影响、地球运动特征及意义、时间问题仍是命题重点所在;2. 考核形式上,继续强调以现实材料为背景设问和以区域图、光照图形式考查。

3. 注重培养用地理运动基本规律解释现象的能力和意识。

(三、专题能力聚焦1. 人类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认知过程及启迪。

2. 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 地球运动形式及两种运动的关系—黄赤交角。

4.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5. 地球运动的形式及关系、黄赤交角的产生、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内在联系。

6. 地球运动的原理和规律与地理环境要素 ( 如气候、水文、生物、自然带、农业等的时间变化、空间变化与分布的内在联系。

【地理】探索命题规律,为高考背水一战

【地理】探索命题规律,为高考背水一战

【地理】探索命题规律,为高考背水一战一、近两年新课标高考区域地理部分命题特点分析高考中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图、局部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如湖泊、河流等)及注记的地图、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

一般来说,试题大多遵循以下思路:展示经纬网地图,进行空间定位,判断重要地理事物名称;提供区域地图或统计资料,分析其地理特征,阐述地理规律,剖析地理成因;根据地理环境特征,分析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具体如下:1.高考试题特别是非选择题离不开区域区域是试题的背景和知识的载体,能够提供设计问题的素材。

高考命题不是因区域来设问,而是因设问需要来选择某个区域。

换言之,区域并不作为问题的本身,即不是考查区域的具体地理事象,而是考查区域地理事象所隐含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以及学生对区域的认知能力,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命题的时代性非常鲜明以热点作为背景素材,重点考查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近两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是灵活掌握知识!3.条件表述的图像性及多元化命题情境中地图“唱大戏”,做主角,各种材料(如科普短文、表格等)为“配角”,试题趋向信息材料的多元化,并且图像信息渐趋隐蔽化。

这就需要考生具有提取有效答题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二、2013年高考区域地理命题预测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案例都离不开区域的具体地理事象,它们的分布、特征、成因、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而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落实、验证。

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地理要素间关系的分析、地理事物分布的掌握、空间概念的建立等,都是在区域背景下,通过推理和分析来完成的,这些推理与分析主要是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运用。

新高考 地理命题 策略

新高考 地理命题 策略

新高考地理命题策略
新高考地理命题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地理高考命题会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

这要求考生对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强调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高考地理命题会注重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包括地理基础知识、地理技能、地理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也强调考生的综合能力,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3. 突出时代性和应用性:高考地理命题会结合时代背景,突出地理知识的时代性和应用性。

这要求考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地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4. 强调探究性和开放性:新高考地理命题会更加注重探究性和开放性,给考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

探究性试题要求考生通过分析、推理、归纳等方式探究问题,开放性试题则要求考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答案不唯一。

5. 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地理学科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高考地理命题会关注这些方面,突出对考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考查。

总之,新高考地理命题策略旨在全面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突出时代性和应用性,注重探究性和开放性,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以应对新高考的挑战。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及规律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及规律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及规律随着高考考试的不断临近,各科目的备考显得愈发紧张和压力。

地理作为一门文理交融的学科,其备考策略也需要有所改变。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及规律。

一、掌握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地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学科,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

因此,学生在备考地理时,首先需要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专业术语。

只有充分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分析文章的内容,更好地回答试题。

二、加强对地图的理解和应用地图是地理科目最常用的工具之一,而且在考试中几乎每个题目都要涉及到地图的理解和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图,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地图中的符号和图例,掌握一定的地理坐标知识,能够判断出地图上的地理位置和方向。

只有充分理解和应用地图,才能更好地回答试题。

三、理清思路,条理清晰在考试中,各类试题通常都是由多个问题组成的复合题目,所以要想顺利地完成试题,需要学生对思路进行清晰的规划。

可以根据试题的类型和难度,分析题目,搭建好答题思路,设定好要点和步骤,让回答问题更具逻辑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条理清晰的答案不仅可以让阅卷老师快速清晰地了解到答题者的答题思路,更能够增加阅卷老师的好感度,得到更高的分数。

四、重视图表分析和计算题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图表分析和计算题非常重要,这部分内容的考察也是比较显著的。

这一部分的内容虽然需要一定的图表和数据处理能力,但是也并不是特别困难,学生只需要多加练习就可以提升自己的实力。

五、关注当前热点问题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往往涉及到与当前重大事件或者热点问题有关的内容。

因此,学生需要关注当前的各种热点事件和问题,熟知对应的地理知识,这样就能更好地完成试题和解答题目。

综上所述,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及规律既需要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又需要学生理解和应用地图,条理清晰的回答问题,关注当前热点问题,以及重视图表分析和计算题。

只有各种策略的结合运用,学生才能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取得好的成绩。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命题技巧与解题策略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命题技巧与解题策略

高考综合题的命题技巧与解题策略通过2007年考情分析,我们可以初步认识综合题的命题技巧与解题策略:1.命题特点──考什么?怎么考?(1)呈现方式──区域性重视区域类比,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联系和整合,不同区域进行对比,实际上就是对知识的重新组合。

如某某39题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区位因素分析。

(2)考查内容──综合性自然与人文、系统与区域有机融合,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考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如2007某某26题,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考查了气候、河流和环境问题。

(3)考查方式──探究性注重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各种形式的案例作为呈现的方式是比较常见的,题目体现探究精神,但必然是学科主干知识的再现和拓展,是地理原理和规律的体现。

如全国卷Ⅰ36题第二问(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

(4)命题趋向──时代性以人们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与社会热点为切入点,突出反映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强调学以致用的价值趋向。

例如某某地理卷(八)题,通过“奥运火炬传递路线示意图(部分)”考查地理知识。

2.应对策略──怎样答?(1)审题:要全面、准确阅读所给材料,把握问题指向和设问角度,揣摩命题意图与考查要求(生题找联系,熟题找差异)。

(2)信息获取及解读提取信息要全:穷尽一切图文信息,确保信息无遗漏,特别是图表材料,要通过思维加工将图表的形象、数据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

解读信息要准:辨析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识别信息的重要程度,找出关键信息并对其进行合理判断与推理,挖掘出其背后隐含的间接信息。

运用信息要活:运用直接信息及隐含的间接信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路畅通、敏捷。

下面以卷36题说明:读图9,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2)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原因。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与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与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与答题技巧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幼儿相关工作的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能力的重要性。

而在我国的高考中,地理区域地理作为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地理区域地理的知识和答题技巧至关重要。

一、高考地理区域地理的特点1.突出区域性:高考地理区域地理的试题主要围绕特定的地理区域展开,考查学生对区域地理特征、区域差异和区域发展的理解。

2.强调综合分析:高考地理区域地理的试题往往涉及多个地理要素,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进行跨学科的分析。

3.注重实践应用:高考地理区域地理的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区域规划、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

4.试题类型多样:高考地理区域地理的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等,考查学生的不同能力。

二、高考地理区域地理的答题技巧1.熟悉教材:学生需要对教材中涉及的地理区域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掌握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区域地理特征和区域差异。

2.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学生应通过练习,培养自己从多个角度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掌握地理要素的综合运用。

3.注重实践应用:学生需要将地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图表解读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

4.注意审题:在答题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审题,确保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准确无误。

同时,要关注试题中的关键词,如“主要因素”、“有利条件”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答题。

5.答题思路清晰:学生在答题时,应确保自己的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对于综合分析题,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答题结构,突出重点,展示自己的分析能力。

6.提高答题速度:学生需要在平时练习中,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

在高考中,答题速度往往影响到学生的成绩。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的考试不仅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实践应用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深入学习和不断练习,掌握地理区域地理的知识和答题技巧,以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4届新高考背景下地理命题方向与备考策略全

2024届新高考背景下地理命题方向与备考策略全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2023年高考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建设人才选拔,引导学生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 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
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必备知识: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
本方法
13
“四层”——考什么?(考查内容)
价值引领 素养导向
指明考查的方向和 导向
能力为重 知识为基
决定考查的深度与 广度
要求以核心价值为引领,以学科素养为导向, 以关键能力为重点,以必备知识为基础,使高考考 查内容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全面契合。
14
高考评价体系内在的三条逻辑线
核心价值金线——“无价值,不入题”
绕立德树人来考查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思维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 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信、文化自信。
1、情境设置新颖,注重设问科学性和系统性
2、讴歌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厚植家国情怀 3、丰富关键能力考查内涵,提升核心素养区分功能
4、核心价值引领,增强合格公民责任感
5、问题设计注重探究性、生成性
1、情境设置新颖,注重设问科学性和系统性
“情境”是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围绕一定主题加以设置, 为呈现解题 信息、设计问题任务、达成测评目标而提供的载体,是为激 发学生的认知建构与素养表现搭建的平台。

把握高考地理命题方向调整备考教学策略

把握高考地理命题方向调整备考教学策略

把握高考地理命题方向调整备考教学策略引言高考地理作为高中阶段最后一门理科考试科目,占据了考生们备考的重要位置。

针对地理考试的命题方向,及时调整备考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把握高考地理命题方向,并给出相应的备考教学策略。

1. 理解高考地理考试的命题思路在备考高考地理之前,了解和理解高考地理考试的命题思路非常重要。

据调查,高考地理考试命题围绕着两个主要方向展开:综合知识的考察和实际问题的应用。

综合知识的考察主要涉及地球环境、自然地理学和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等方面;实际问题的应用则是通过案例和图形进行考查。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注重综合知识的理解和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的提升。

2. 坚持提升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高考地理作为理科科目,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直接影响考试成绩。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注重提升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

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复习笔记的整理和查漏补缺等方式,加深对地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还可以参加地理学科的辅导班或进行小组讨论,与他人互相交流,夯实地理基础知识。

3. 关注当前热点问题,增强案例分析能力高考地理考试经常涉及与当前热点问题相关的地理案例分析。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关注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并结合地理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新闻报道、观看地理类纪录片和参加地理实地考察等方式增强案例分析能力。

此外,还可以刷真题,对历年高考地理试题进行分析和解答,提升对案例分析题型的应对能力。

4. 多用图形解析题,提高实际问题应用能力高考地理考试中,图形解析题所占比重相当大。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特别注重图形解析题的练习。

可以通过查找相关地图、图表和统计数据进行思考和分析,积累图形解析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此外,还可以进行模拟考试,提前熟悉和适应图形解析题的考查要求和考试方式,以提高实际问题应用能力。

5. 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高考地理考试时间紧张,解题速度是考生们备考的重要目标之一。

高考地理命题原则及知识规律

高考地理命题原则及知识规律

高考地理命题原则及知识规律
高考地理命题原则及知识规律
高考地理命题原则及知识规律
命题原则:稳中求变
问:今年高考地理试题命题原则是什么?
答:今年高考地理试题命题原则是稳中求变。

稳是指命题的基本原则不变,题型、题量、分数、难易程度基本稳定。

但是能力要求层次逐年提高,所以变是指试题选择的角度、设置情境的新颖性在变化;材料来源广泛,不局限于教材,密切同现实联系在一起;图表与文字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变化。

针对性训练加强知识梳理
问:目前应如何复习?应不应该大量做题?
答:目前考生要有选择地做练习,题目不在多,要针对学习中的薄弱点、结合点、空白点、重难点训练,注重同类题型的归类、整理和延伸。

一:注重梳理规律,增强应用地理的意识,逐步学会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探索新的地理知识。

进一步熟悉初、高中8本教材,力争吃透每一个知识点。

二:依据考试大纲,建构知识体系。

打破教材的框架体系,将相互联系的知识重新整合,建立知识的纵横联系,总结出共性的规律和特征,运用规律解决具体问题。

三:抓住重点主干知识,夯实基础,重点部分“重锤敲”。

高中地理选择题的命题规律与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选择题的命题规律与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选择题的命题规律与答题技巧随着高中地理教育的不断发展,选择题成为高中地理最常见的考题形式之一。

在考生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对于选择题的命题规律与答题技巧的理解和掌握将有助于提高考试成绩。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广大考生成功备考高中地理。

一、命题规律1.基础知识题基础知识题在高中地理选择题中非常常见,是考察考生对地理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也容易让考生得分。

这些题目通常直接问某个地理概念、现象、理论等的定义、描述、特点、分类等。

例如,“亚欧大陆与非洲大陆的交界是?”、“海拔高度是指什么?”等。

考生需要在学习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题目所问内容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2.综合考察题综合考察题在高中地理选择题中也较为常见,它要求考生将所学知识整合并综合应用。

这类题目通常是综合多个知识点,然后要求考生结合场景做出思考。

例如,“某些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城市化率提高和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某种社会问题。

这种问题是什么?”等。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所学知识,能够把知识点串起来,并能结合场景做出判断和解答。

3.判断推理题判断推理题是指以地理学科理论或概念为前提,进一步推理或判断某个地理问题的作答题型。

例如,“自然条件相同,不同的地区农作物种植方式不同的原因是?”等。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从已知的前提出发,合理推理后给出答案。

二、答题技巧1.全面系统地学习要想做好高中地理选择题,首先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

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多做笔记,注意整理系统性的笔记。

在自己复习的时候,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建立一个系统的地理知识框架。

系统地学习不仅可以帮助考生系统掌握地理知识,还有助于提高答题准确率。

2.理解题干,善于归纳在做高中地理选择题时,需要仔细阅读题干,理解题目所问内容和所给出的选项。

对于一些比较综合的问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归纳。

找出各种选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理清选择题的逻辑关系,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新形势下高考地理命题趋向及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高考地理命题趋向及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高考地理命题趋向及应对措施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很多省区已单独命制高考地理新课程试卷。

在对多省区高考地理新课程卷及全国文综新课程卷中地理试题认真研读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新形式下高考地理试题命题走向,大致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特点:一、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的考查彰现能力考查今后的高考地理命题主导趋向,以考核知识理解与运用为主。

试卷对知识重组的线索会更加创新,更加注重思维的质量、思维分析的过程。

试题具有立意独特、情境设置新颖、设问灵活、多以教材上未见、老师未讲述的问题为切入点,具有不可预测性。

新情境的创设,层出不穷,素材简约且内涵丰富,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设问呈渐进性,能力要求与难度设置呈阶梯式递进,突出考查描述阐释事物、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成功的地理试题,多注重对考生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的考查,尤其注重对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

能力考查重在过程——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比较归纳等思维过程,既体现考试说明的要求,也体现地理学科教学的核心能力,同时要符合相关的教学测量指标,准确反映测试要求,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

二、突出主题,问题情境创新,体现探究意识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地理试题,重视学科基础,不追求细枝末节、生僻与脱离实际生活的知识,考查中学地理中最核心、最基础的主干知识,凸现了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

就实施新课标省区的近年高考地理卷而言,主要体现两个字——“ 稳、新” 。

稳,即考纲“ 稳定” ,其连续性、稳定性、目标要求、分值比例、题型结构、难度、赋分等基本稳定,基本没有大的波动;新,即有原创性、又有灵活新颖性、选材及设问角度新。

相信今后的高考地理试题仍会延续这一基本特点。

三、切近生活回归学科本色,向更加现实与生活的方向迈进。

近几年命题设计力图实现“ 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面临和关注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素材”的主题思想,要求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对某些人类活动进行反思,充分体现了“学习有用的地理”新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把握好议论文的主旨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文体。

它强调的是以理服人。

议论文的主旨即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就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它是议论文的灵魂。

把握好议论文的主旨,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

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主旨要鲜明
议论文要有鲜明的主旨。

它是文章的根本,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所谓鲜明,就是作者在文中对人或事的看法要清晰明朗。

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应当了然分明,不能含糊不清。

作者要理直气壮地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读者,让人印象深刻,有所启迪。

例如文章《谈意气》的开头: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文章一开始就引用李白、杜甫、毛泽东的著名诗句,回答什么是意气,开篇气势磅礴,阐释合理,主旨鲜明,给人极其深刻的印象。

其实,不光在文章的开头,论点在篇末同样可以鲜明有力。

例如文章《不要轻易说“不”》的最后一段:
生活有时突如其来逼人作答,这时,我们不能拒绝难得的心灵历险。

不轻易说“不”,并不是因为被生活的物欲掩住了眼;不轻易说“不”,谨慎地找出一条正确的道路,才不会错过人生征途上的亮丽风景,铸就生命的灿烂辉煌;不轻易说“不”,让你轻松地去迎接新的晨曦,这时你将会发现,一路上花为你而开,鸟为你而唱!
在篇末推出论点,可使全文连贯自然,主旨鲜明,有水到渠成之感。

要使议论文的主旨鲜明,一定要对某一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形成一个确定的想法,然后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敢于发表看法,敢于标新立异,使读者感悟、明理。

同时,必须正确、科学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要抓住要害,有的放矢;要根据读者的不同情况,从不同角度确立主旨。

二、主旨要集中
一般情况下,议论文总是围绕议论的对象,确立一个主旨。

在论证过程中,都要围绕主旨展开,将其讲深讲透,且要有理有据,言之成理,也就是说主旨要集中。

无论是举例还是分析说理,都要为主旨服务。

有些议论文在提出中心论点以后,常常不自觉地转移中心,转移议论的对象,出现多中心的现象;或者在议论时,东拉西扯,杂乱无章,这都是犯了主旨不集中的毛病。

例如下面的文段:
巍巍泰山,直插云霄,任凭风吹雨打,决不动摇,那是山的底线;参天胡杨,枝繁叶茂,任凭狂沙肆虐,威武不屈,那是胡杨的底线。

尊严是人生最宝贵的,做人,更应该把握尊严的底线。

孤独的树,萧瑟的风,庄子宁做尘世外的月亮,冷眼看世间,他的底线也是他的处世准则。

既然世间混沌得容不下一丝澄澈,又何必苦苦寻求救世为民反而污了自己呢……
漫天飞雪,天寒地冻,苏武始终没有向敌人投降。

任黄沙飞扬,带不走他的坚毅;任严刑拷打,折不了他的忠贞……
狮子山下,香江哀鸣,自从我们的“东方明珠”被英国殖民者强取豪夺之后,孤悬海外的她总是难抑心中的悲愤之情。

自新中国建立以后,维护祖国主权与领土完整,成为了历届领导人对香港问题的底线……
上文的主旨显然是“把握尊严的底线”,但第二段却去写“处世准则”,第三段写“忠贞”,第四段写“维护主权与领土完整”,这样,整篇文章就显得主旨不明,混杂不清。

作文的第一要领应该是“旨戒杂”,就是说主旨要集中,目标要专一。

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不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什么都想谈,什么都谈不深。

只有抓住一点,紧扣主旨,深入下去,方能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确定了主旨以后,要从中心出发组织材料,展开论证。

在论证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展开的内容是否游离了中心,能不能有力地证明论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结构合理,内容紧凑。

三、主旨要贯穿始终
写作时,文章要围绕主旨进行,用事例对主旨加以证明,使之具有说服力。

例如写“学贵多问”,就应该从为什么要多问,多问有什么好处,不问又有什么害处等角度行文。

有些同学在谈“问”的过程中渐渐偏向于“疑”,大谈“疑,”这样就无法与原来的论点保持同一性,文章也就没有了论证的力度。

若一篇文章的主旨不能贯穿始终,文章就不能成为一个整体。

如下面的文段:
人们常用“一着走错,满盘皆输”来形容下棋,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所以,人每走一步都是关键,一步虽小,却关乎一生。

秦朝末年,战火四起,陈胜、吴广被征发戍守边疆,因为下雨,耽误了时间,眼看无法按期到达指定地点,于是他们斩木为兵,揭竿而起,转而攻秦,引发了秦王朝的灭亡。

他们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流芳千古。

大家都知道将相和的故事。

战国时期,廉颇、蔺相如同为赵国大臣。

开始,廉颇的地位比蔺相如高。

后来,因为蔺相如出使秦国立了功,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所以“位居廉颇之右”。

廉颇非常生气,多次扬言要羞辱蔺相如,但蔺相如看到廉颇时,多次“引车避匿”。

蔺相如的大度和宽容,传诵至今。

文章一开始便提出了主旨,那就是“人每走一步都是关键,一步虽小,却关乎一生”。

然而,在第二节和第三节,却几乎看不到“主旨”的踪影。

第二节列举陈胜吴广的事例,证明了“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的重要性。

第三节讲述将相和的故事,阐述了大度和宽容的重要意义。

很明显,文章的主旨缺乏连贯性,思想内容已严重“移位”,给人感觉很凌乱。

这就需要在写作时及时调整,运用有关议例策略,让主旨贯穿始终。

上文经过修改后,可以写成以下文段:
人们常用“一着走错,满盘皆输”来形容下棋,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一步走下去,走错了,一生损失;走对了,一生受益。

所以,人每走一步都是关键,一步虽小,却关乎一生。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被征发戍守边疆,因为下雨耽误了时间,眼看无法按期到达指定地点,于是他们迈出了坚定的一步,斩木为兵,揭竿而起。

这一步,给秦王朝一个致命的打击;这一步,给历史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大家都知道将相和的故事。

战国时期,廉颇、蔺相如同为赵国大臣。

开始,廉颇的地位比蔺相如高。

后来,因为蔺相如出使秦国立了功,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所以“位居廉颇之右”。

廉颇非常生气,多次扬言要羞辱蔺相如,但相如看到廉颇时,总是“引车避匿”,使得廉颇羞愧不已,负荆请罪。

人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蔺相如的这一步,让出了大度,让出了宽容,让出了高风亮节。

这一步,不但使蔺相如处理好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更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人格魅力的道德楷模。

可以看出,修改后的文字,强化了议论,前后衔接自然,使事例的运用更有针对性,同时也深化拓展了主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