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年号庙号谥号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庙号谥号帝号年号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庙号、谥号、帝号、年号什么是庙号、谥号、帝号、年号。
庙号、谥号、尊号及年号,在我国古籍中现身频频。
前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年号则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
1,庙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
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
庙号制度被废止。
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
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
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
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刘盈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汉平帝时王莽上庙号))。
另外西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奭为高宗孝元皇帝(王莽上庙号)、刘骜为统宗孝成皇帝(王莽上庙号)、刘衎为元宗孝平皇帝(王莽上庙号),在东汉光武帝时被取消;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刘庄上庙号)、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刘炟上庙号)、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刘肇上庙号)。
另外东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肇为穆宗孝和皇帝、刘祐为恭宗孝安皇帝、刘保为敬宗孝顺皇帝、刘志为威宗孝桓皇帝,不过这一些庙号在孝献帝时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但是也有例外。
“祖”之泛滥,始于曹魏。
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历代皇帝庙号、谥号、年号、陵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
一般由皇帝发起。
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都要更改年号。
我们所熟知的开元、贞观、乾隆等都是年号。
庙号是东亚地区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隋以前,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
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庙号并不唯一,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
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肃宗等。
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
古代东亚(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内务府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
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褒谥,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是恶谥,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中后期君主,如明末崇祯皇帝追谥为思宗。
政变中被推翻的称废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
亡国君主称末帝。
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唐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
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陵号,历代已故帝王及其后妃所葬陵墓的称号,如唐太宗的昭陵,唐高宗的乾陵,汉武帝的茂陵,明代的十三陵。
陵号有时也用来指代过世皇帝,一般用于本朝。
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例如赵肃侯十五年的起寿陵.秦朝的帝王没有陵号,汉代以后陵号得到了普及,但是元朝的皇帝们既没有陵墓更没有陵号.。
古代文化常识:谥号、庙号、年号
古代文化常识:谥号、庙号、年号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出现了五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两个著名的盛世。
课本描述的名称分别是: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其中唐太宗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
隋文帝、隋炀帝、武则天属于谥号;唐太宗、唐玄宗属于庙号;贞观、开元属于年号。
那么谥号、庙号、年号有什么区别呢?一、谥号1、含义: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
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字数不定,情况较为复杂。
2、起源: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
3、使用:秦始皇废除,汉代又开始实施。
唐朝以前多用谥号,唐朝以后多用庙号。
4、分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汉武帝的武字、隋文帝的文字、周平王的平都是带有赞美性质的。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隋炀帝的炀字;周厉王的厉字都具有贬义。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
如:"愍"、"怀"、"思"等。
"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温馨提示:谥号,生前没有,死后才被世人用。
那么问题来了,1、武则天属于哪一类谥号();商纣王呢()A、上谥B、中谥C、下谥2、《康熙王朝》中的孝庄太后,孝庄二字可以自称吗?()A、可以B、不可以二、庙号1、含义: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2、起源:庙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3、使用:庙号常用”祖”字和“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继任的皇帝一般称为“宗”;自西汉到隋唐的皇帝多称谥号,自唐朝到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文人可以用谥号,但是不能用庙号。
庙号、谥号、年号、尊号的区别
庙号、谥号、年号、尊号的区别一、庙号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为他们定的名号。
最早的庙号出自夏代,如“太康”“少康”等。
最后一个庙号是清末光绪定的“德宗”。
自汉代起统一王朝的开国皇帝称“祖”,第二代以后的多称“宗”。
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明仁宗朱高炽。
二、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定的称号。
谥号起自周朝,秦统一后中断,从汉至清则从未断绝。
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臣下之谥,由朝廷赠予。
谥号用字一般都有褒、贬之意。
根据谥法分为上谥、下谥和平谥,通俗的说就是表扬型、批评型和同情型。
表扬型的谥号有“文”“武”“穆”等,批评型的谥号有“纣”“幽”“炀”“厉”等,同情型的谥号有“愍”“殇”等。
如周文王之“文”,汉武帝之“武”,含褒扬之义;周厉王之“厉”,隋炀帝之“炀”,含贬义;汉哀帝之“哀”,汉殇帝之“殇”含哀怜之义。
贵族、大臣死后由朝廷赐予的谥号,其用字亦含褒贬之意,如唐魏征赐“文贞公”,宋岳飞赐“武穆王”,褒扬之情不言而喻。
三、年号年号是封建帝王所定的纪年的名称,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
最早的年号是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40 年所定的“建元”,最后一个年号是清代的“宣统”。
明朝以前的皇帝,经常改年号,多者达十余个,明清各皇帝大多只有一个年号。
年号,大多以二字命名,如汉初建、晋永和、唐贞观、宋元嘉、明万历等。
也有用三字、四字乃至六字者,如梁武帝“中大通”,唐武则天“万岁登封”等。
帝王年号选词择字十分考究,多用“天、大、太、应、元、中、永”等字开头。
四、尊号尊号,是尊崇帝后而取的称号。
尊号有生前加的,也有死后追加的。
如唐代武后称“圣母神皇”,高宗称“天皇”,中宗称“应天神龙皇帝”,后来尊号越加越多,清乾隆皇帝被尊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多达二十三字。
这与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及皇权日益膨胀息息相关。
五、简易区分1.谥号,多带有评价的字,如“文武幽炀哀”等。
古文中的年号·庙号·谥号介绍
古文中的年号·庙号·谥号介绍学习古诗文,经常会遇到“嘉佑”“靖康”“高祖”“世宗”“文忠”“文正”等表示年号、庙号、谥号的词语,然而,有不少同学却搞不清楚年号、庙号和谥号到底是什么意思。
下面就对它们分别加以解说。
年号是封建皇帝为纪在位之年而建立的名号。
在汉武帝以前,用甲子纪年,帝王都没有年号。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第二年即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始建年号,称为“建元”。
以后新皇帝即位,例于次年改用新年号,称为“改元”。
自汉武帝建元到清宣统皇帝退位的两千多年间,历代皇帝都建有自己的年号。
同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往往多次改变年号,也叫“改元”。
历史上改元最多的皇帝是武则天,前后共建立了17个年号;其次是汉武帝,共建立了11个年号。
明清两代实行一帝一元制,中途都不改元。
例如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是洪武,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是康熙,等。
由于明清两代皇帝中途都不改元,所以我们也可以用年号来称呼他们,例如可以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玄烨为康熙皇帝等。
在我国历史上,封建皇帝们先后建立了600多个年号。
皇帝们给自己建立年号往往选用吉利、祥瑞的字眼儿,如天、元、永、建、乾、德、光、熙、福、顺等,以应“天瑞”,并借此来显示政德。
在这些字中,使用最多的要算“天”字和“建”字了,都使用了六十次以上;其次是“元”字,使用过五十多次,。
年号绝大多数是两个字的,如贞观、天宝、嘉佑、乾隆等;也有四个字的,如建武中元(东汉光武帝刘秀)、太平真君(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天册万岁、万岁登封(唐武则天),太平兴国(宋太宗赵匡义)等;还有六个字的,如天授礼法延祚(西夏景宗李元昊)、天赐礼盛国庆(西夏惠宗李秉常)。
年号是皇帝在位时自己建立的名号,而庙号则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议立追尊的名号。
庙号始于殷代,如太甲称太宗,太戊称中宗,武丁称高宗等。
汉代承其制,如惠帝尊高帝庙为太祖庙,宣帝尊武帝庙为世宗庙等。
其后历代封建皇帝几乎都有庙号。
庙号、谥号、年号傻傻分不清楚
庙号、谥号、年号傻傻分不清楚我们在学习文史常识的时候,肯定学习过很多帝王的事迹,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有这么几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那么这些帝王的称呼都是按什么规则取的名呢?今天就让小马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庙号、谥号、年号。
一、庙号我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皇上的名字,比如汉文帝、魏武帝、明成祖、清世祖等等,唐明皇、唐玄宗、开元、天宝这些又是什么呢?庙号,用于皇帝死后在宗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最早出现于商朝。
西周时期就不再使用了,而到了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就直接把庙号和谥号废除了,原因在于秦始皇认为“庙号和谥号”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
而到了西汉时期,就又重新恢复了庙号的使用。
与谥号不同是,庙号是君王独有的称号。
例如玄宗、世宗、世祖等都属于庙号。
这里有一个小常识,一般开国君主的庙号多用“祖”字,例如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其庙号为“高祖”,是为“汉高祖”,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庙号为“高祖”,是为“唐高祖”,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其庙号为“太祖”,是为“宋太祖”。
二、谥号谥号是帝王、诸侯、大臣、或者一些有威望的人物在其死后,朝廷或者后人根据一生的行为和品行,所给予的一个评定性的称号。
谥号大约在西周时期形成。
谥号又分为美谥、中谥、恶谥,其中美谥多表肯定,例如魏武帝的武,就有“刚彊直理、克定祸乱”等意,汉文帝的文,有“慈惠爱民、愍民惠礼”等意,汉景帝的景有“布义行刚”等意。
恶谥多表批评,例如隋炀帝的炀有“好内远礼、去礼远众”等意,商纣王的纣,有“残义损善”之意。
中谥多表同情,例如汉哀帝的哀,有“蚤孤短折、恭仁短折”之意,唐殇帝的殇,有“短折不成”之意。
这里有一个皇帝的谥号比较有意思,就是乾隆,乾隆皇帝的谥号为“纯”,即“纯皇帝”,乾隆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呢?显而易见是清朝的皇帝,那么乾隆皇帝的谥号连起来是什么呢?清纯皇帝。
三、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
(一)谥号在我国古代,帝王、后妃、诸侯、卿大夫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特殊称号,这就是谥号。
谥号之事,大约起源于西周初年,当时天子、诸侯死后要避讳其名,需另起尊称,这叫“易名礼”又叫“更名典”,从此便产生了谥号。
像周文王、周武王,这便是谥号。
西周对谥号掌握得比较严格,赐谥权在王室,天子死后才有谥,诸侯死后并不一律赐谥。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
卿大夫和贵夫人也有了谥号,而且还出现了“私谥”。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下令废除“谥法”,到西汉初年,赐谥制度又恢复,经过两汉、魏晋,谥法越来越严密,发展到唐宋达到鼎盛时期。
元代以后赐谥趋于荒滥,并且取消了恶谥,谥号成了名副其实的歌功颂德。
辛亥革命后,赐谥制度也随之废止。
关于给谥的规定叫“谥法”,《逸周书·谥法解》说这个办法是周公旦和太公望创制的。
“谥法”是古代礼的一项重要内容,唐朝王彦威《赠太保于领谥议》说:“古之圣王立谥法之意,所以彰善恶,重劝戒,使一字之褒宠,逾绂(fu)冕之赐,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利,此郅(zhi)家之礼典,向陛下劝惩之大柄也。
”古代根据“谥法”给谥,同时又根据死者的生平事迹,评定褒贬而给予不同的称号。
死者生前行为有美善的、平平的、丑恶的三种,所以谥号也就分为褒、怜、贬三类。
1.褒奖表扬的,如:经天纬地日文威强睿德日武辟土服远曰桓布义行刚日景辟地有德日襄服地志强曰庄聪明睿智曰献布德执义曰穆柔质慈民曰惠照临四方日明2.怜悯同情的,如: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短折不成曰殇年中早夭曰悼3.贬抑批评的,如: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杀戮无辜曰厉不悔前过曰戾怙威肆行曰丑壅遏不通曰幽在古代给谥有两种,一种是“公谥”,另一种是“私谥”。
下面分别介绍:1.公谥:这是朝廷赐给的谥号,最为重要。
赐谥对象有帝王、后妃、诸侯、卿大夫以及有特殊贡献的人。
皇帝的谥号由礼部官员议定,在继位皇帝参加下,由朝中最尊大臣在圆丘祭天仪式上称天给谥。
庙号、徽号、谥号和年号(已校对,无错误)
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去世后,后人在太庙之中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庙号,意思就是皇帝在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最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
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商朝所建立的可谓最原始的庙号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且甲)、中兴者曰“中”(中宗且乙)。
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
自从始皇帝建立华夏第一个集权皇朝——秦朝之后,将庙号连同谥号制度一并废止。
原因是“谥号”的定夺将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与庙法。
汉朝时期,兼采传承自商朝时期的庙号制度及来自于周朝的谥号制度。
初时,汉朝对于庙号仍本着商朝时期的初衷,庙号的给予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
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
到了唐朝开始,原本慎重严谨的庙号制度大为放宽,除了部分亡国之君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因此原始的四种庙号不敷使用,因此逐渐参考谥法订出新的庙号,不过甫开国的前几代君王,其庙号大多仍使用传承自商朝的原始四个庙号。
而也是自唐朝以后,庙号在前、谥号在后的连称方式,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
而由于唐朝之前的皇帝并非人人有庙号,而谥号从周武曌开始,帝王的谥号字数不断增加,到明清甚至增加到十七字,称呼上有所困难;又因为唐朝以前的皇帝有庙号者较少,所以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明帝(隋炀帝),不称庙号。
怎么区分庙号、谥号、年号?
怎么区分庙号、谥号、年号?庙号、谥号、年号:1、庙号:就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为他们定的名号。
最早的庙号出自夏代,如“太康”-“少康”等。
最后一个庙号是清末光绪定的“德宗”。
庙号以“祖”为最尊,“宗”次之。
自汉代起统一王朝的开国皇帝称“祖”,第二代以后的多称“宗”。
前者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后者如唐太宗,明仁宗等。
2、谥号:就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定的称号,谥号起自周朝,秦统一后中断,从汉至清则从未断绝,根据谥法: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臣下之谥,由朝廷赠予。
谥号用字一般都有褒、贬之意。
如周文王之“文”,汉武帝之“武”,孝文帝之“孝文”,都含褒扬之义;周厉王之“厉”,隋炀帝之“炀”,则贬义;汉哀帝之“哀”,汉殇帝之“殇”却是哀怜之义。
贵族、大臣死后由朝廷赐予的谥号,其用字亦含褒贬之意,如唐魏征赐“文贞公”,宋岳飞赐“武穆王”,褒扬之情不言而喻。
3、年号:就是封建帝王所定的纪年的名称。
如唐太宗李世民以“贞观”为年号。
最早的年号是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40年所定的“建元”,最后一个年号是清代的“宣统”。
年号的作用,一是记载帝王的在位之年,二是表示初登帝位,如汉昭帝的“始元”;三是表示祈求福寿,如武则天身体不适,将年号改为“万岁登封”;四是表示吉祥,如汉武帝见到亮星改年号为“元光’;五是表示重大时事,如汉武帝首次登封泰山,改年号为“元封”。
明朝以前的皇帝,经常改年号,多者达十余个。
明清各皇帝大多只有一个年号。
怎样区分庙号、谥号、年号?一般说来,唐以前多称谥号,如周文王、汉武帝、隋炀帝。
唐、五代、宋、元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清两代。
由于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故常用年号称代皇帝,如嘉靖、崇祯、康熙、雍正、乾隆。
年号,庙号,谥号都有什么不同?
年号,庙号,谥号都有什么不同?年号是帝王用以纪念的名号,而庙号和谥号都是当一个人死后,对他做出的一生的评价。
庙号和谥号的区别,在于庙号只用于帝王,而谥号可以用作帝王、后妃、大臣。
以下是年号、庙号、谥号各自的简介:1、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
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
年号蕴涵着帝王君临天下、宣示正统的特殊意义,君臣朝野为之瞩目,司其事者索遍枯肠,绞尽脑汁。
2、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
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
庙号制度被废止。
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3、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迟至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
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曾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扩展资料: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
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
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一世一元),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
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因为他被瓦剌俘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来后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政变(夺门之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
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祺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
庙号、谥号、帝号
庙号、谥号、帝号、年号简介及区别什么是庙号、谥号、帝号、年号?庙号、谥号、尊号及年号,在我国古籍中现身频频。
前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年号则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
现就所知,将四者来龙去脉略加辨析考述,以飨读者。
1,庙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
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
庙号制度被废止。
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
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
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
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刘盈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汉平帝时王莽上庙号))。
另外西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奭为高宗孝元皇帝(王莽上庙号)、刘骜为统宗孝成皇帝(王莽上庙号)、刘衎为元宗孝平皇帝(王莽上庙号),在东汉光武帝时被取消;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刘庄上庙号)、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刘炟上庙号)、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刘肇上庙号)。
另外东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肇为穆宗孝和皇帝、刘祐为恭宗孝安皇帝、刘保为敬宗孝顺皇帝、刘志为威宗孝桓皇帝,不过这一些庙号在孝献帝时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但是也有例外。
“祖”之泛滥,始于曹魏。
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
• 公元44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大肆灭佛之后, 在亲信大臣崔浩的建议下,信仰道教,又在首 都平城东南建立天师道场,自称太平真君,并 亲受符箓,兴建静轮天宫,奉祀太平真君,改 年号为“太平真君”,成了十足的道教徒。
• 隋炀帝杨广登基之后将年号改为“大业”, 以此向世人昭示自己要做出一番大事业的雄心 壮志。他在位期间营建东都、修隋朝大运河、 开创科举制度、巡视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 用民力,最终自己也被滚滚的农民起义浪潮所 吞没,年号也成了他讽刺。
• 通常大一统时期,年号相对都有规律 可寻,而类似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五代 十国这样的分裂时期,政权众多,各有各 的年号,非常混乱。
• 帝王选取年号通常都有一定的寓意,或者带有鲜明 的政治色彩。 • 汉武帝一次打猎时候捕获了一只一角兽,因此改 元为“元狩”,一方面为了纪念这次打猎活动,另 一方面昭示着要对匈奴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狩, 有对外征伐之意)。 • 光武帝刘秀从登基开始,年号定为“建武”,由 于当时天下割据政权众多,代表着他开始马不停蹄 用武力统一天下的意思。 • 公元233年,正月二十三日,位于摩陂(今河南 郏县东南,亦名龙陂之称)的水井中有青龙出现。 二月六日,魏明帝亲自到摩陂观龙,并改年号为 “青龙。”公元280年四月,晋武帝消灭吴国,一 统天下,改年号为“太康”,以纪念天下的一统。
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
谥号
• 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 社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官方根据他生前 事迹、道德休养等情况,给予其一个带有 评判性质的称号,也就是谥号,相当于一 个人的盖棺定论。
• 周朝时,天子、各国诸侯、卿大夫及夫人有得 谥资格;汉朝规定只有生前封侯者有得谥资格; 唐朝规定职事官三品以上有得谥资格;一般文 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 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根据国 学大师王国维等人的考证,谥号制度的形成, 应该起源于西周中期,这种观点也得到学界的 广发认可。 •
年号庙号谥号都有什么不同
年号,庙号,谥号都有什么不同?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
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1. 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 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
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
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
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
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
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
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
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3. 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
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
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
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
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
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
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
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4. 年号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尊号,年号,谥号,庙号,你能分清楚吗?
尊号,年号,谥号,庙号,你能分清楚吗?人们在读史书或者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时,经常会看到尊号、年号、庙号和谥号等称谓,大部分人都以为这是对一个人的别称或者代号,其实不然,这些称谓可是高大上的词汇,一般人享受不起。
这些称谓准确的说,是古代帝王专享的,有些是自己取的,有些是帝王百年之后后人对他的评价。
尊号,一般是对皇室掌有巅峰权力的贵族的敬称,如皇上,皇太后等。
尊号有生前奉上者,也有死后追加者。
尊号一般体现在外交、礼仪、祭祀等方面。
唐朝时,皇帝喜欢给自己加封尊号,唐玄宗在天宝时代尊号为“圣赐灵府天宝皇帝”,安史之乱后退位为太上皇时的尊号为“太上至道圣皇天帝”,为皇帝加尊号需要举办相关的仪式和庆典。
清朝皇帝基本上都会给皇太后加尊号,康熙年间为孝庄文皇后所上尊号“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此后每代皇帝均为在世的生母和嫡母上尊号,如乾隆帝生母“崇德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孝圣宪皇后),同治帝生母“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孝钦显皇后,即慈禧太后)及嫡母慈安端康裕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孝贞显皇后)。
年号,是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年号始于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取年号元狩,并追加此前年号为建元,元光等,此后形成制度,代代相传。
皇帝的年号并非一成不变,皇帝在位期间如遇大事,如“天降祥瑞”,内忧外患,则会视情况改变年号。
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多达14个,而明清时的皇帝,则基本上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
所以,后世以年号称呼皇帝的居多,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谥号,是古代对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如皇帝、皇后、大臣、诸侯等死后的一种评价,根据他们生平事迹和品德修养,评定褒贬,给予善意的褒奖或者批判性质的评价。
谥号一般就一两个字概括一个人的生平,好的字眼如文、武、景、仁、明、宣、庄等,经天纬地为文,如汉文帝,克定祸乱为武,如汉武帝。
坏的字眼有悼、殇、哀、灵等,肆行劳祀为悼,如汉悼帝,乱而不损为灵,如汉灵帝。
年号、庙号、谥号
三、谥号 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 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 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 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 质的称号。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 明,迟至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 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古代除对帝王可 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 “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 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曾 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 渊明)等。
•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层级 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 明代皇帝谥字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 明成祖的谥号为:后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 至孝文皇帝 • 清代皇帝谥字为21字(光绪帝)或23字或25字(努 尔哈赤),硕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 • 康熙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 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 咸丰帝的谥号为: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 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 乾隆帝的谥号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 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 恭亲王奕訢的谥号为:忠
•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 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 “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 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 “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 “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 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
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是:谥号是人死后才会追封的,年号是古代皇帝在位时的纪年方式,而庙号则是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用于后人祭奠的牌位上的名号。
通常来讲,谥号很长,而庙号跟年号都很简洁。
谥号是指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始于西周,曾广泛通行于汉字文化圈。
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
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
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隋以前,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
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
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
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
一般由君主发起。
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始创年号为建元。
此后形成制度。
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如先皇在年中去世,继位者仍使用当前年号,新年后改元。
如永乐二十二年七月驾崩,八月朱高炽登基,以第二年为洪熙元年。
年号,庙号,谥号,陵号,国号,尊号(微号)
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
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自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太宗、世宗等。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谥号:所谓谥号,又称谥,乃帝王、大臣、士大夫身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予以之称号。
皇帝谥号(包括庙号),多是由后一代皇帝追加。
然亦有由隔代或后数代而追赠者。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
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
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
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
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
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
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
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三种。
1.美谥,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
2.平谥:如:怀、悼、哀、闵、思、殇,有点同情的意味。
3.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注:由于恶谥是对死者的批评,这在古代是比较反感的事情。
所以北宋做出规定:不立恶谥,只作美谥、平谥。
三者的主要区别为:年号是帝王登基时的名号,而庙号与谥号均为其死后的名号,其中,庙号只针对帝王,而谥号除帝王外百姓也可有。
区分年号、庙号和谥号
区分年号、庙号和谥号在综合知识的考试中人文常识需要日积月累,今天我们来区分一下年号、庙号和谥号。
首先我们来看年号。
年号起源于中国,确切的说,是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也就是说在汉武帝之前是没有年号的。
从汉武帝开始,历代帝王都会给自己确定一个年号,有些帝王只有一个年号,有些则有多个。
例如,明清两代帝王的年号都只有一个,康熙、雍正、乾隆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年号;而唐朝的皇帝则十分任性,他们给自己弄出来很多个年号,唐高宗李治有多达14个年号,永徽、显庆、龙朔、麟德等等都是唐高宗使用过的年号。
年号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用于纪年。
一般改元从皇帝下诏的第二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古代纪年的时候,往往就用当朝皇帝的年号来纪念,比如说唐朝天宝十四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其中天宝便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天宝十四年就是天宝这个年号使用的第十四年,在这一年爆发了安史之乱。
其次我们来对照一下庙号。
早在商王朝就已经开始使用庙号,但是周王朝推翻商王朝之后便废除了庙号,直到汉朝又重新被使用,在这期间,庙号被废止了将近一千年。
庙号的使用,通常是在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被后世追尊的名号。
例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等等,这些称呼都是庙号的称呼。
通常情况下被称为太祖的,多是开国皇帝或者被追封的庙号。
例如汉太祖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魏太祖曹操则是被曹丕追封的庙号。
仅次于太祖的庙号是太宗,通常情况下称为太宗的都是王朝的继任者,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继任者;清太宗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继任者。
最后我们再来对比谥号。
一个历史人物死后,为了对这个人物进行盖棺定论,我们会使用谥号来概括。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谥号并不是皇帝的专利,帝妃、诸侯、大臣死后也可以使用谥号。
谥号自周王朝便已经开始使用,秦始皇时期废除谥号,汉朝开国之后重新恢复使用。
例如周幽王的幽字、郑庄公的庄字,都是谥号。
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的区别
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
1.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给予一种称号以寓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表扬性的,批判性的和表同情的。
还有一种叫作私谥。
有些人不是高官,或在有罪流放之中,朝廷不予谥号,亲友们给予他的谥号。
例如:东汉时,陈寔死后,海内赴吊者三万余人, 谥为文范先生。
2.庙号
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
称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如唐太宗、宋太祖。
3.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4.改元
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
一君在位而多次改用新年号也称改元,如汉武帝改了11次年号,唐高宗用过14个年号。
到了明代以后,规定一帝一元,如此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如清高宗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5.尊号、徽号
“尊”为尊敬,“徽”为美好。
“尊号”和“徽号”都是对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
尊号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
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
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号、谥号、庙号请具体介绍三者,还有三者间的联系和区别年号是指用于纪年的名号。
一般由皇帝发起,但也有以国家名(国家诞生时间)来纪念的。
發端于中国,后来日本、越南、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和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曾使用过年号。
目前仍使用皇帝年号的是日本,仍使用国家年号的是中华民国,另外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元也近似于年号。
中国历史上的年号起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
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
據清朝趙翼的《二十二史札記》考證,年號紀年是在漢武帝十九年首創的,年號為「建元」。
《漢書》上記載說,那年十月,漢武帝出去狩獵,捉到一隻獨角獸白麟,群臣認為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紀念,建議用來記年,於是立年號為「元狩」,稱那年(前122年)為元狩元年。
可是,過了六年,又在山西汾陽地方獲得一只三個腳的寶鼎,群臣又認為這是吉祥的神物,建議用來紀年,於是改年號為「元鼎」,稱那年為元鼎元年。
後來,人們把這記錄年代的開始稱「紀元」,改換年號叫做「改元」。
此后,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纪年,并同时改变年号。
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改元一个皇帝在位时,也可以进行多次改元。
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数都改元两次以上,一个皇帝年号也有多个。
例如汉武帝有11个年号,武则天在位21年有18个年号。
也有皇帝在即位时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号,例如五代时期后梁的“乾化”年号、后晋的“天福”年号、后周的“显德”年号。
明朝以后,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康熙帝。
年号的使用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
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是藩属、臣服的标志之一。
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中国分裂的时期。
五代十国时,闽国、楚国使用后梁、后唐年号,吴越国使用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年号,另外朝鮮、琉球為中國藩屬時,亦用中國帝王年號。
以朝鮮為例,明亡之後,除與清朝文書往來,內部官方文書拒用清朝年號,改用干支或國王在位紀元,至於民間仍有堅持採用崇禎年號者,甚有直到崇禎三百餘年者,與明鄭一直採用永曆年號,極為相似。
也因此,许多地方割据势力、少数民族政权,以及人民起义也常常自立年号纪年。
中国年号的使用情况非常复杂。
同一时期并存的政权,往往各有年号。
还有的政权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
也有政权自己不建年号,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权的年号。
例如后晋的天福年号用至九年,改为开运元年。
3年后,后汉刘知远称帝,不自建年号,也不沿用开运年号,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
还有许多年号在不同时期重复使用。
例如建元就有5个时期在使用。
还有因为避讳或者其他原因,一个年号有不同写法,例如唐殇帝的唐隆年号,又写作唐元、唐安、唐兴。
有些年号是根据两个前代年号合并而成,如贞元取自贞观开元,隆兴取自建隆绍兴,淳熙取自淳化雍熙,绍熙取自绍兴淳熙,庆元取法慶曆元祐、开禧取自开宝天禧等1。
年号的废弃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废除年号纪年的做法,而改用民国纪年。
虽然在袁世凯称帝时使用过“洪宪”的年号,而愛新覺羅溥儀在擔任滿洲國執政和皇帝時分別使用過大同和康德的年號,但是通常不为中国正统史书所承认,而認爲中国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为清末的“宣统”(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使用世界通行的公元纪年。
谥号(“諡”,拼音:shì,音同“示”)为東亞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迟至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
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
据统计,西汉到清朝末期,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清代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
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种类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
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另外还有“私谥”。
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
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
徽号,也就是後宮嬪妃和皇太后、太皇太后等,在宮廷中有地位的女性所擁有的尊號,一般妃嬪的徽號約在兩字以內,但仍時有特例。
太后和太皇太后則不一定,通常遇到年節時,皇帝都會在太后及太皇太后原有的徽號上再加新字,例如清朝開國皇后孝莊,生前總共被兩位皇帝八次在原有徽號加上新字的紀錄,值得注意的是,女子成為皇后時,並不會有徽號,以清朝的慈禧太后為例,她在初進宮時為蘭貴人,蘭是她的徽號,貴人則是她在宮中的位階,後來母以子貴而升為太后,被稱為慈禧太后,慈禧是徽號,太后則是她的地位級別,在死後稱為孝欽顯皇后,此時的孝欽顯三字已不是徽號,而是諡號了。
也就是說,一名女子入宮時,若是她有幸從嬪妃進而升等成為皇后、太后,甚至是太皇太后,那除了她在當皇后的時間以外,她都是有徽號的,順帶一提的是,後宮女子不論生前地位之高低,在死後的神牌(神位)上的最高身分都只有到皇后而已。
规则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
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釐王、赵孝成王、卫睿圣武公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
嬴政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同時這也是中國古人已知數學上無窮概念的確切證據。
汉代时期恢复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
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汉字: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
唐宋时期为谥法发展时期。
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满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
从女皇帝武则天开始,打破了皇帝一、二、三字谥号的旧例,她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时追谥丈夫唐高宗李治为“天皇大帝”,达四字。
武则天称帝后,又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
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尊号的累加也影响了谥号的累加,自唐高宗以后,大多数皇帝的谥号都在四个字以上。
皇后之“尊号”即“徽号”。
如清代同治皇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
徽号也可每逢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多达16个字,而她的谥号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23字謚(见慈禧条)。
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
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
首先是各层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
明代皇帝谥字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明成祖的谥号为:后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清代皇帝谥字为21字或23字,硕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康熙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咸豐帝的谥号为: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顯皇帝乾隆帝的谥号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清代大臣的謚號規定:一品大臣過世,按例請皇帝決定是否授謚。
一品以下官員除非特旨,例不授謚。
得謚號者只有曾入翰林,或獲授大學士者才用“文”字。
而“文”字的謚號中,又以“文正”最為難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議;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獲謚「文正」(如曾國藩)。
文正以下的謚號則有:文忠(如李鴻章),清朝只有約十人得此謚號;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武功成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裏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
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
庙号制度被废止。
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
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
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
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刘盈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刘秀上庙号);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刘庄上庙号)、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刘炟上庙号)、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刘肇上庙号)。
另外東漢還有幾個皇帝有庙号:刘肇为穆宗孝和皇帝、刘祐为恭宗孝安皇帝、刘保为敬宗孝顺皇帝、刘志为威宗孝桓皇帝,不过這一些庙号在孝献帝时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但是也有例外。
“祖”之泛滥,始于曹魏。
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