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A.李大钊在北京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B.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④翻译马著 ⑤经常演讲 3、特点: 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许多青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 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 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 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 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 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 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 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 著。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 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 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 克思主义者了。”
(3)马克思主义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思想的转变
2、意马义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①原使理中和国中人国民革找命到救与国建救设民的的实理际论情武器况相结合,从 而②得为出中适国合共中产国党国的成情立的奠社定会了主思义想革基础命和建设道路。
【学习思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吸引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
5、中国几千年来对美好社会和大同理想的追求,为近代先进的知 识分子奠定了文化心理基础。
6、马克思主义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
最根本的是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
探究:前期和后期新文化运动的比较:
同:①都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
②领导人都是陈独秀、李大钊等人。 ③都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异: 性质:旧民主主义思文运动—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性质 领导: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领导——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
②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代表人物:
梁启超(改良派):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并称马克思是社会 主义 的鼻祖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的一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
在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迅速融入中国社会。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发展,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与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于19世纪中叶由欧洲传入中国。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的时期,广泛的外国侵略和内忧外患的局面加剧了中国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的先进思想,并积极研究马克思主义。
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如陈独秀等,在不同的领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广泛的传播和宣传。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这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时期的开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实践和发展。
中国革命的实践探索早期包括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以及抗日战争等。
毛泽东等一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和锻炼了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者。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949年,新中国成立,马克思主义正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改革,如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开放等。
这些措施使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的繁荣。
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代转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和变革中经历了现代转型。
面对国内外的新形势和问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和理论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受到了普遍关注和重视。
总结起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发展。
早期马克思主义何以在中国传播
早期马克思主义何以在中国传播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历史过程。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逐渐引进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和政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引进、早期传播和对中国的深远影响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详细的讨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引进主要是通过海外留学生的传播。
在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一批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欧洲、美国等地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回国后开始向国内传播这一新思想。
邹容、康有为等留学生是首批引进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之一。
他们通过翻译、撰写文章等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传播到了国内,开启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之路。
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通过文字传播。
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阶段,马克思主义主要通过书刊、报纸等印刷物的形式传播。
一些留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带回国内,或者自己翻译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作品,发表在各类刊物上,使广大的读者有机会接触到这一新思想。
一些知识分子也通过自己的文章和著作,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介绍和解释,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接受这一新思想。
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还得益于经济社会的变革。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变革的时期,国家政治动荡不安。
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民众对传统秩序和思想体系的不满逐渐增加。
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革命,深受一部分知识分子和被压迫阶层的欢迎。
他们希望通过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寻找改造社会的出路。
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
马克思主义的引进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思想文化格局,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的更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让中国知识分子和民众发现了一种新的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激励了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的社会运动和政治改革。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纵观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由众多因素促成的:既有多方面的国内条件,又有多种有利的国际因素,还有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
纵然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国际大气候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而中国的内在因素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实践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国内因素马克思主义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的,从五四运动时期开始广泛传播并被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所信仰,从此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演进,五四时期的中国已经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多种因素。
1.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对中国封建主义发动了空前猛烈的进攻。
新文化运动以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武器批判中国的封建专制,批判维护封建专制的纲常礼教。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沉重地打击了中国的封建主义,砸碎了禁锢人们的精神枷锁,使中国人民获得了思想上的解放。
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国已经有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二十年代初,中国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一战以后西方各国受到很大的创伤,给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机会,使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黄金时代”。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外国在华企业的增加,到五四时期,中国的产业工人已有约200万人。
虽然中国的产业工人总数还不多,且有一定数量的女工和童工,但中国的无产阶级有其独特的优点:第一,因受三重压迫,已经积蓄了很强的反抗力量。
第二,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及一些行业,便于组织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援引毛主席有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的一段话:“七十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那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
因为它走得这样快,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
”我个人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笼统的分为三个阶段:1进入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2开始传播(1917年十月革命);3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前后)。
在第一个阶段,当时了解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除了一些出国留学生及一些开眼看世界的开明知识分子外,人数还很少。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提到过马克思,“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于1905年8月在东京创办同盟会后,鼓励激进革命青年朱执信写《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并发表在1906年初的《民报》第2号上,该文在记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时,第一次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中心思想和历史意义,并逐句翻译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十项要求,还作了解释。
另有文章称,在同盟会的重要人物中,马君武、朱执信、廖仲恺、宋教仁等人当时在日本发表的一些文章不仅是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学说的文献,也是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献。
这一时期,在出国留学生中,尤以留日及留法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有重要影响。
早在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大批留学生涌向日本。
在他们中许多有志之士想借鉴日本学习西方的经验来挽救衰败的旧中国,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在日本社会主义者的影响和帮助下,成长起来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大多数领导人和马克思主义宣传家都有在日本学习和生活的经历,都曾在日本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如李大钊、陈独秀、李达、董必武、周恩来、李汉俊、陈望道、杨匏安等。
可以说,日本是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最早渠道。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另一重要渠道是通过赴法勤工俭学的中国留学生,在这个时期及以后,赴法留学生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战士,如周恩来、蔡和森、蔡畅、向警予、徐特立、陈毅、邓小平、李立三、王若飞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②朱执信: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产业工人人数(单位:万人)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894年 1913年 1919年 1923-1927年 产业工人数
归纳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没有在中国产生影响的原因: 第一,缺乏阶级基础。
第二,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第三,缺乏实践效果。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吸引中国的知识分子? ⒈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它是指导无 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的理论体系。 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无产 阶级队伍壮大,他们在五四爱国运动中显示了 巨大的力量,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坚实 的阶级基础。 ⒊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侵 略与争霸的本性,通过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 失败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鲜明对比, 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救国的良方。
(1)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
(2)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思想基础) (3)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活 生生的现实。 (4)对西方帝国主义的幻想破灭、五四运动的爆 发及对苏俄的好感。
最根本的是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
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 革命真象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 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 ——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2、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1)1918年下半年,李大钊先后发表了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 文章,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歌颂俄国 十月革命。 (2)1919年5月李大钊为发表《我的马 克思主义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 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较系统、完整的介绍, 标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 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近代中国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四次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与封建守旧势力 近代中国最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五次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新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现代两种不同发展 范式之间的正面交锋 新文化运动
我国现代三次思想大解放
1、内容:
1978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解放拉开序幕 第一次思想大
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 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是开创和引导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旗帜 (3)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5、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四、“三个代表”思想
1、形成的背景(20世纪末21世纪初)
国际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综合国力竞争激烈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各方面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民革命时期(1921年—— 1927年)——萌芽阶段 代表作
内容
意义
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对象的问题
(2)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初步形成阶段 代表作
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包含 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3)成熟:
南方讲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 会主义”根本问题,标志着理论体系的成熟 十四大——以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 全党,下一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将其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继承性与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2)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 上提到“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 社会主义之泰斗也”。
(3)1906年朱执信在《民报》 上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部分地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和 《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的一些要点。
(4)1912年孙中山在《社会主义派 别及其批评》中,称赞马克思“发阐 真理,不遗余力”。
(2)在唯物史观的论述中,瞿秋白同样也有不少精辟见解。
比如关于唯物史观与多元史观的论述;关于历史发展中客观 规律与意志自由的论述;关于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非决定论的论述; 关于历史的自由与必然的论述;关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论述等。
4、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阶段
毛泽东在长沙曾通过《湘江评论》和《新民学会》 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继而创办文化书让和 俄罗斯研究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起了显著作用。
(1)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同各个国家的 具体实践相联系的;结合自己国家的国情,不能实行拿来 主义,照搬照用,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使其中国化,之后 用到实践中去
(2)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创立了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毛泽东看来, (1)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中国生根开花, 不仅要把它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而且需要通过一定的民 族形式使之“中国化”。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 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2)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教条必须少唱,教条 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 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辩 证地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吸取了中国历史上优秀 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遗产在理论内容上进行了改 造,并且常常借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和民间成语故事,以 及神话、寓言、谚语、俗语等来说明一些深刻的唯物 辩证法的道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国际原因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国际原因: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工人阶级迅速成长壮大,为了与国内外敌人战斗,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奠定了阶级基础。
2资本主义形象的破灭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了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资产阶级的确有发展甚至成功的机会,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最终没能把握住。
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却能在相同的历史舞台上脱颖而出,这就能说明中共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最大程度上适应和迎合了当时中国的需要。
1914-1918年正是辛亥革命胜利不久,中国人民热切地渴望全面学习西方的时候。
可是一战爆发了,它把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内在矛盾以最尖锐的形式暴露出来,生产力缺乏,民生困窘,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质疑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必须性。
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社会主义“一种似乎更为科学的政治学说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并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彷徨的不断探索着的中国人当然有理由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实验。
而列宁有关无产阶级革命必须与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才能推翻资本主义的论述,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实践上树立马列主义的崇高威信,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要取得革命胜利,也必须有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把中国革命推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了全世界,也影响着整个中国革命的进程。
自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以后,中国的一些先进分子,为挽救中国的危亡,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
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呢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但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
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就在国家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听到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消息,犹如在茫茫雾海中,望见了灯塔,倍感亲切和高兴,并热情盼望“工人之国”早日到来。
早期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传播的
1、早期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传播的?答:一、马克思主义初步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在19世纪末开始传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是最早在中国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人。
1898年夏,李提摩太委托胡贻谷将英国人柯卡普撰写的《社会主义史》一书翻译成中文,题名《泰西民法志》,由上海广学会出版。
这是第一部系统讲述欧洲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著作,也是中国近代出版的书刊中最早提到马克思名字及其学说的著作。
1899年初在《万国公报》上由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笔述的《大同学》中所提及的“马克思”、“恩格斯”,只不过是在介绍颉德的社会进化论时的“夹带”而已,显然是西学东渐潮流中的附属品,不带任何的“阶级属性”和功利目的的。
在我国,最早介绍社会主义并谈到马克思的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学者梁启超。
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对马克思及其学说做了最早介绍与评论。
孙中山较早地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做了一定宣传工作。
马君武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历史,并列举了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书单。
中国的无政府主义和中国社会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由张继、刘师培等人发起,在东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社会主义讲习会。
二、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式传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这让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看到了希望,使他们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全身心地投入社会主义革命事业之中。
苏俄政府奉行反对霸权主义的和平外交政策。
苏俄政府曾连续三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政府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废除在华特权,放弃庚子赔款,建议两国建立平等关系,并表示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苏俄政府的对华态度与列强对中国的欺凌、压迫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中国引起巨大反响,这也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好感,使他们同情十月革命,在感情上倾向于马克思主义。
许多知识分子都认为俄国的国情与中国相似,中国革命应仿效俄国革命才能成功。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情况,并探讨其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最早传入中国是在20世纪初,当时中国正面临列强侵略、国家危机和封建社会的压迫。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思想的探索,并引入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
其中最知名的是陈独秀,他在1915年将马克思主义引入到中国,并创办了《新青年》杂志,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迅速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广泛关注和兴趣。
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强大力量。
党的先进理论不断传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革命队伍,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初步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中国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中国政府倡导社会主义建设,将马克思主义视为指导思想,积极推动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应用。
特别是在经济建设方面,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理论为中国探索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四、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全面解析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使人们更深入地理解社会变革的本质。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强调了阶级斗争和社会公平,对中国社会的改革和平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融合,丰富了中国的国际视野。
五、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社会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解决分配不平衡和社会差距问题将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同时,在文化交流和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融入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更加贴近中国国情,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并逐渐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展开了深刻的影响与转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思潮,经历了从接触、传播到独立创新的多个阶段。
本文将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其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深远影响。
1.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898年“戊戌变法”1898年的“戊戌变法”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传入。
变法派推崇西方现代文明,并将马克思主义视为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选项。
然而,由于变法运动的失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受到了阻碍。
2. 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1919年的五四运动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更加深入的理解与研究。
工人运动逐渐崛起,开始积极寻求实现社会主义改革的途径,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原则。
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与研究的重要载体。
在苏联共产党的帮助下,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推广,并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战争的结合以革命战争为主要手段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在长时间战争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逐渐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并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实现了中国的革命胜利。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显著影响和独特创新。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过程经历了多次实践与理论创新的相互结合,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路径。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仅影响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也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
马克思主义最早并非由梁启超传入中国
马克思主义最早并非由梁启超传入中国关于马克思主义何时传入中国,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种是 1898年传入中国说,一种是1899年传入中国说,还有一种是 1902年传入中国说。
“‘文革’前,学术界普遍认为,1902梁启超发表在《新民丛报》第18号上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首次将马克思(麦喀士)介绍给中国人;而在1987年以前,学界共同的看法是,1899年刊发在上海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第121期、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译、中国人蔡尔康撰文的《大同学》第一章“今世景象”一文,首次将马克思的名字介绍到中国;1987年9月10日,陈铨亚在《光明日报》发表《马克思主义何时传入中国》一文,提出马克思主义1898年传入中国说。
陈文认为,中国最早提到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中文著作是“英人克卡扑(Kirkup)所著的《社会主义史》。
此书因广学会的著名人士李提摩太委托,由胡贻谷翻译,于1898年夏天在上海以《泰西民法志》之名交付广学会出版。
”陈铨亚的这一观点,后来被周子东等人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传播》(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一书吸收,也被其他一些学者引用。
田子渝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综述》中提到:“由于资料的限制,在‘文革’前,我国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梁启超于1902年通过《新民丛报》第18号上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首次将马克思(麦喀士)介绍给中国人民。
现在有论者指出中国报刊上第一次出现马克思的名字是1898年,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委托中国人胡贻谷翻译,在上海广学会出版《泰西民法志》(原著为英国人克卡扑撰写的《社会主义史》第七章上)。
”以上说法均持之有故。
但是,唐宝林1998年4月3日在《光明日报》发表《马克思主义何时传入中国》一文,对马克思主义1898年传入中国说提出质疑,“经笔者考证,此说可能有误”。
唐宝林经过认真考证后指出,《泰西民法志》实际出版于 1912年,是“宣统三年岁次辛亥上海商务印书馆代印”,“西历一千九百十二年上海广学会藏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第07期
老年人
史林一叶
1848年,年轻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划时代的著作———《共产党宣言》。
1899年,一个外国传教士在上海的《万国公报》上,首次提到了马克思和他的学说。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这个名字。
之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梁启超和革命派的朱执信,都对马克思的学说做过零星的介绍。
但是,在十月革命之前,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既没有得到正确的阐释,也未为人们所重视,即使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少数知
识分子,也仅将之作为西方的一个学术派别来看待。
1915年9月,从日本回国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新时期,各种学说一时间涌入中国,这里面就有马克
思主义。
正是新文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这是后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一种通俗说法。
从总体上讲,这是符合当时的情况的。
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的良策,并由此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确实是十月革命之后的事情。
但这并不是说,在十月革命之前,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就是一无所知,也不是说,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是从苏俄直接传入的。
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最早渠道是日本。
20世纪初,到日本留学的中国人很多。
留学人员出国的动机并不完全相同,有的是为谋生计,有的则是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道理。
中国共
产党的早期成员中,李大钊、陈独秀、李达、董必武、李汉俊、陈望道等,都曾去日本留过学,在那里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
法国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第二条渠道。
赴法勤工俭学是当时的一股潮流,1919年至1920年,赴法勤
工俭学的中国学生达到1600人,他们中包括周恩来、蔡和
老年人
2018年第07
期
史林一叶
1917年11月7日,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油画)
森、蔡畅、向警予、陈毅、邓小平、李立三、王若飞、李维汉等。
他们中不少人“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书籍,不但自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且通过各种途径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国内来。
1920年,中俄交通打通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对这个马克思主义最早试验成功的国度充满了向往。
时为《晨报》记者的瞿秋白因早年学过俄语,受报社派遣于1921年1月到达莫斯科。
1921年春,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等也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他们在苏俄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
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有一个比较和选择的过程。
一开始,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晰,用瞿秋白的话说,是一种“隔着纱窗看晓雾”的状态。
邓颖超后来也回忆说:“那时的思想,受到长期禁锢,像小脚女人把脚裹住,放开以后,不知怎么走路,有倒的,有歪的,也有跌跤的。
那时是百家争鸣,各种思潮都有。
”中国先进分子在反复比较之后,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
首先,十月革命为中国先进分子树立了成功的榜样。
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先进分子将中俄两国革命做了对
比,看到俄国先进行了两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5年革命和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
又举行十月革命,一举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取得了胜利,建立了工农政权。
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两国有许多情况本来是相同或近似的。
但是,十月革命的成功使古老的俄国焕发出新的生命,而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则在辛亥革命后历经北洋军阀的统治,愈加死气沉沉。
人们从十月革命后俄罗斯出现的新气象中,增加了对指导十月革命胜
利的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是征服先进分子的关键因素。
从当时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内
容看,有三个重点:在哲学方面,着重传
播了唯物史观;在政治经济
学方面,主要宣传了剩余价
值论;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主要是宣传阶级斗争学说。
中国先进分子通过唯物史观,认识到实行社会革命,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必要性;通过剩余价值
论,认识到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它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崩
溃;通过阶级斗争学说,认识到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重大意义。
就这样,中
国先进分子通过学习马列主义,终于明白:只有通过暴力革命和阶级斗争,才能彻底改造社会。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说:“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到了1920年,他
则大声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
产阶级)
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
”
马克思主义以其自身的科学性,使更多的中国先进分子从中找到了救国救民的良方。
编辑/夏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