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短诗五首
九首现代诗短诗大全
九首现代诗短诗大全1.《再别康桥》现代·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七月的大海》现代·海子老乡们 谁能在大海上见到你们真是幸福!我们全都背叛我们自己的故乡我们会把幸福当成祖传的职业方下手中痛苦的诗篇今天的白浪真大! 老乡们 他高过你们的粮仓如果我中止诉说 如果我意外的忘却了你把我的故乡抛在一边我连自己都放弃 更不会回到秋收 农民的家中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赶上最后一次我戴上帽子 穿上泳装 安静的死亡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代·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4.《热爱生命》汪国真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5.《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6.《远和近》顾城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7.《如果》席慕容四季可以安排得极为黯淡如果太阳愿意人生可以安排得极为寂寞如果爱情愿意我可以永不再出现如果你愿意除了对你的思念亲爱的朋友 我一无长物然而 如果你愿意我将立即使思念枯萎 断落如果你愿意 我将把每一粒种子都掘起把每一条河流都切断让荒芜干涸延伸到无穷远今生今世 永不再将你想起除了 除了在有些个因落泪而湿润的夜里如果如果你愿意8.《树》现代·艾青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生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9.《一棵开花的树》现代·席慕容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3 短诗五首》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3 短诗五首》一. 教材分析《短诗五首》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五首经典的短诗。
这些短诗分别是《所见》、《过故人庄》、《春晓》、《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逢入京使》。
这些短诗题材多样,有写景的,有抒情的,有叙事的有描绘的。
这些短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智慧和美感。
通过学习这些短诗,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诗歌鉴赏能力,他们对于一些基本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深层次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短诗五首》,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短诗五首》,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尊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学习《短诗五首》,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难点: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欣赏和理解诗歌的美。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示范、引导、讨论、写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些与诗歌相关的趣味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讲解:对《短诗五首》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诗歌的背景、作者的生平、诗歌的主题、意境、情感等。
3.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4.写作:让学生尝试自己写一首短诗,培养他们的文学创造力。
5.总结: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价值。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断章》《风雨吟》《统一》(37张PPT)
写作练习
雨还在下,一辆公交车停下,我终于拿出了5元钱,跑到了老 人身边,“爷爷,我有5块钱,给你吧。”我望着老人布满皱 纹的脸说。老人愣了一下,接过钱,不停地说:“谢谢你,谢 谢,小兄弟!”“你是哪个学校的?”“我们高桥的!”说完 我便和同桌上了车,在公交车上,我回头一瞥,看见同桌正回 望着老人,若有所思。
绘出了此时“大地”的动荡、不安和 “老东西,知道我这包多少钱吗?一万块,懂吗?一万!
被裹挟的状。
《风雨吟》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诗中的“风雨”有哪些含义?
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也象征着“人生”
的坎坷与磨难。(以及当时中国社会局势动荡不
写作练习
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歇的欲望,站在公交车站牌前,我 们和其他等车人一样,伸长着脑袋,眼睛一个劲地盯着远处。 “妈的!你没长眼睛啊!老东西!”一阵斥骂声传来,人们 纷纷转过脸,一个肚子圆鼓鼓的中年人正在怒斥一个老人。 “老东西,知道我这包多少钱吗?一万块,懂吗?一 万!”“对不起,不好意思。”“弄破了你赔得起 吗?”“我只是回家少了2元公交车钱,我家在临浦,能不 能麻烦你行 个好……”“滚!”那中年人嘴角一动,飞出一 口唾沫。
投 卞之琳
主体(看)→客体(被看)
独自在山坡上,
本诗用自然事物揭示了什么哲理?
”“你是哪个学校的?”“我们高桥的! 对比阅读这五首短诗,举例说说新诗的“新”指的是哪些方面。
小孩儿,我见你
老人愣了一下,接过钱,不停地说:“谢谢你,谢谢,小兄弟!
一边走一边唱, 过客说:表现世间物是人非匆匆过客情景。
”“弄破了你赔得起吗?”“我只是回家少了2元公交车钱,我家在临浦,能不能麻烦你行 个好……”“滚! 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
3《短诗五首》笔记
一、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迅速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
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
二、词语解释【霜风】既指凛冽的寒风又指严明的风纪,在诗中指刺骨寒风。
【漫漫】(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的样子。
【舵手】掌舵的人;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谎言】骗人的话;假话。
三、《月夜》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2、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义和主旨的理解。
象征意义: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四、《xx墓畔口占》1.《萧红墓畔口占》中诗人写“红山茶”有什么作用?“红山茶”的隐喻,表达了对萧红由衷的赞美、欣赏与缅怀,红山茶之花性花品,所蕴含的意义正是萧红一生品性风采的写照——凌寒高洁、冷艳不群、坚忍不屈、执着奔放。
采摘一束鲜艳的红山茶,这是戴望舒这样一位情深意笃的诗人心目中对亡友最好的缅怀与祭奠,放置一束鲜艳的红山茶,这是对萧红这样一位生前爱花写花的诗人最好的告慰与祭奠。
2.《萧红墓畔口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首伤逝之作,饱含着诗人对好友盛年而逝的惋惜和悲痛,对亡友真挚的情感与怀念,对命运多舛的感慨与反思。
第3课《短诗五首》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文体知识
新诗,五四运动前后产生,有别于古典诗歌,它是以白话文为基本 语言的。新诗主张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内容上以表现诗人的真情 实感为主。许多诗人在吸取中国古典诗歌、民歌和外国诗歌的营养的基 础上,对新诗的表现方法和艺术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产生了现 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艺术潮流,出现了自由体、新格律 体、十四行诗、阶梯式诗、散文诗等多种形式。
示例: ➢ 有相同的意象:月、霜、树等; ➢ 押韵、句式整齐; ➢ 咏物寄怀的方法。
任务活动一:把握韵律节奏,感受形式之“新”
如果让你给这五首诗分分类,你会如何划分呢?(初步了解五首诗内容 情感)
示例: ➢ 哲理诗:《断章》《统一》; ➢ 悼亡诗:《萧红墓畔口占》;
➢ 咏怀诗:《月,形式整齐,其 中“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两句诗放一行,节奏富于变化。
➢ 《断章》运用类似顶真的修辞手法,将前一句的结尾作为后一句的开 头,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旋律。
任务活动一:把握韵律节奏,感受形式之“新”
➢ 《风雨吟》“来”“海”押韵,此外,每节的句式十分规整。前两节 更是以对句的形式出现,具有整齐和谐之美。
作者简介——《月夜》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现代新诗的开拓者之一。
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陈 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
他的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月夜》《三 弦》一直是人们称道的好诗。
作者简介——《萧红墓畔口占》《断章》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小名海山,曾用笔名梦鸥、 梦鸥生、信芳、江思等,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 家。代表作品有《雨巷》《我的记忆》,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 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3短诗五首》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3短诗五首》一. 教材分析《短诗五首》是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组诗歌单元,本单元的五首诗歌分别是《春晓》、《宿建德江》、《登鹳雀楼》、《望洞庭》和《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这些诗歌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教材通过对这些短诗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他们对于古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含义。
然而,对于诗歌的深层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他们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让他们更好地欣赏古代诗歌。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五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含义,把握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五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含义,把握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代诗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朗读与背诵:让学生大声朗读五首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然后进行背诵。
3.解析诗歌:针对每首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4.比较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五首诗歌的异同,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九下语文《短诗五首》重要知识笔记
九下语文寒假预习《短诗五首》重要知识笔记《月夜》【文学常识】一、作者资料沈尹默,原名君默,诗人,书法家。
他是新诗运动的先驱,用自己的写作实践,倡导和支持新诗。
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
二、写作背景1918年1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发表了浓尹默的三首诗,即《鸽子》《人力车夫》《月夜》。
康白情说:“第一首散文诗,而备具新诗的美德的沈尹默的《月夜》”,并认为此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足见此诗一发表,就引起了诗界的注意。
三、解题《月夜》既点明时间,也点明所描写的对象。
【重点字词】一、字音字形。
(1个)1、尹(yǐn)。
二、词语释义1、尹:治理;古代官名。
2、霜风:刺骨寒风。
【文章主旨】诗人以霜风、月光、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树并立的“我”。
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的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表现了“五四运动”前夕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追求人格独立的意识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
【写作特色】1、画面感强诗中的“我”的卓然独立的形象,在“霜风”“月光”的一“吹”一“照”中,显得越发清晰、生动,写意传神,颇有韵致。
诗歌语言近似白描,用虚词“着”收束四种状态,营造出很强的画面感。
2、富于韵律之美诗以动词“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辍以一个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富于韵律之美。
【重点难点】1、从哪里能看出这个时期的新诗具有“新中有旧”的特点。
⑴《月夜》中出现的意象,如“霜风”“月光”“树”,都是古诗中的传统意象。
⑵从形式上看,诗歌一共四行,前两行为七字句,后两行略有变化,但相对来说整体形式依然较为整齐。
⑶从风格上看,诗歌使用的是传统的咏物寄怀的手法。
2、赏析诗句“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景物描写。
用“呼呼的”修饰“霜风”,让人感到一种生机;用“明明的”修饰“月光”,为夜晚的环境增添了一抹亮色。
3、赏析诗句“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并无孤独之感,而是表达出一种自强自立的意味,展现出“五四运动”前夕青年知识分子个性的觉醒以及追求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的意识。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诗人、书法家。
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因《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被称为“雨巷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诗人、翻译家。
曾是徐志摩和胡适的学生,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
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
获1971 年诺贝尔文学奖。
1917 年7 月在特木科《晨报》发表题为《热情与恒心》的文章,这是诗人第一次发表作品。
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二、故事背景沈尹默的《月夜》发表于1918 年1 月出版的四卷一号《新青年》杂志上,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
本诗的发表极大地加速了新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 年1 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 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随口吟成。
《断章》创作于1935 年10 月,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短诗五首笔记
短诗五首笔记以下是五首短诗以及它们的笔记:1.《登高》——唐代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高眺望时的场景,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和氛围。
猿猴在山上哀嚎,河流和树木在自然循环中变幻不定,表现了自然的无穷变幻和生命力。
诗歌行云流水,意境深邃,是唐诗中的佳作。
2.《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简短明了,情感真挚。
作者在深夜中抬头看见窗外的明月,忽然想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思绪万千。
明月照在床前,好似寒冬的霜,寓意深刻,寄托着作者的思念之情。
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以草为主题,表达了生命的循环和草的坚韧。
草虽不如树木高大,但其在一年之内,却经历了生长、枯萎、再生等过程,表现出生命的顽强和坚毅。
同时,诗歌表现了离别的伤感和别离的情感。
4.《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冰天雪地中垂钓的情景。
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人类和自然都显得非常脆弱。
然而,作者通过描绘老人的形象,表现了一种生命的力量和精神。
他不屈不挠地面对自然的严峻考验,表现了人类的坚韧和不屈。
5.《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现人类对于远方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诗歌通过描绘白天结束的景象,黄河注入海洋的气势和壮丽,来表现自然的伟大和神秘。
作者借用登楼之意,表达了人类对于更高层次的探索和向往,表现了人类的进取和追求。
2024年3《短诗五首》二课时教案+课件
《短诗五首》二课时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短诗五首》中的五首诗,感悟诗人的情感。
2.分析诗中的意象,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人情感,分析诗歌意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引导学生谈论对诗歌的喜爱。
2.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短诗五首》。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短诗五首》,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学生尝试背诵诗歌,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三、课堂讲解1.讲解《短诗五首》中的第一首诗《静夜思》。
a.分析诗歌的意象,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b.讲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2.讲解第二首诗《春晓》。
a.分析诗歌的意象,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
b.讲解诗人孟浩然的创作风格,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第三首诗《登鹳雀楼》的意象和情感。
五、作业布置1.背诵《短诗五首》中的前两首诗。
2.写一篇关于《短诗五首》的感悟文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静夜思》和《春晓》。
2.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短诗五首》中的后三首诗。
二、课堂讲解1.讲解第三首诗《登鹳雀楼》。
a.分析诗歌的意象,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
b.讲解诗人王之涣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2.讲解第四首诗《江南春》。
a.分析诗歌的意象,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等。
b.讲解诗人杜牧的创作风格,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第五首诗《泊船瓜洲》的意象和情感。
四、诗歌创作1.邀请学生尝试创作一首短诗,表达自己的情感。
2.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2.拓展学生的诗歌阅读范围,推荐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课件(58张PPT)
距离之远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指诗人对已故好友的怀念 和诗人的实际感受。也是 整首诗的基调。
写出生者与逝者之间祭奠与被
不说“墓畔”,表明诗人希 祭奠的关系,描绘了一个惯常
望萧红还活着,蕴含诗人对 却又不寻常的仪式,流露出作
萧红早逝的痛惜之情。
家间纯真的怀念和哀思。
精读细研
诗人在萧红墓前放红山茶有什么寓意? (1)“红山茶”暗含“萧红”之名;
精读细研
这首诗虽只有短短四行,但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 种朦胧的意境,请你找出这些词语。
站在桥上的你
楼
明月
楼上看风景的人
桥
窗子
别人
梦
疑难探究
诗歌的八个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幅美丽而 形象的画面。这四幅画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你站在桥上 看风景 明月装饰了 你的窗子
前两个画面 因“看风景”的动作产生联系
思想的独立。
《月夜》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萧红在1942年因病客死香港,葬在浅水湾,年仅31岁。
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没有靠着 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意象,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
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也可看作对命运多舛的人生的反省。
写作特色
1.读来朗朗上口,别具韵律美。 首先,这四个句子的结构形式颇类似于从前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
形式“三句半”,虽然最后的“半”句比一般的“三句半”的 “半”(一般只有二字或三字)长了一些,但由于该诗第三句特别长,第 四句就显得短了。用半个句子收尾,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节奏感。
写作特色
其次,这首诗的“韵”非常特殊。四句诗的最后一个字都是 “着”,但读起来并不显得重复、拖沓。这主要是因为“着” 在此作为词的后缀出现,是虚化的。诗歌真正的“韵”落在倒 数第二个字,即第二句的“照”和第四句的“靠”,所以读起来 音调和谐。这两句不仅用了尾韵,也用了头韵,即第二句开头的 “月”和第四句的“却”,使其韵律感更强。
五首现代诗短诗
五首现代诗短诗一、原文:《星语》夜空中的星,是宇宙的精灵。
一闪一闪,诉说着古老的梦境。
《孤独的树》那棵树独自站在荒野,像一个被遗忘的战士。
风声是它的战歌,枝丫是它不屈的剑。
《雨之舞》雨丝像灵动的舞者,从天空滑落到人间。
滴答滴答,奏响尘世的和弦。
《阳光的信》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金色的信笺。
所到之处,皆是温暖的语言。
《风的脚步》风吹过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带着远方的故事。
轻轻悄悄,唤醒沉睡的山河。
二、衍生注释:1. 《星语》- “宇宙的精灵”:把星星比作精灵,是形容星星精灵般的闪烁和神秘,仿佛有着灵动的生命力和某种神奇的内涵。
“古老的梦境”:宇宙来源已久,星星见证了很多遥远过去的故事、宇宙演变中的神秘,就像古老梦境一样遥远而难以捉摸。
2. 《孤独的树》- “被遗忘的战士”:树独自生长在荒野,没有什么陪伴,如同被世界遗忘,但依然像战士一样坚守着自己的姿态。
“枝丫是它不屈的剑”:树的枝丫向上伸展,即使在荒芜中,每一根枝丫都像是在展示它坚强、不屈从于恶劣环境的精神。
3. 《雨之舞》- “灵动的舞者”:将雨丝拟人化,形容雨丝下落时如同翩翩起舞的人一样轻盈、优美、富有动感。
“尘世的和弦”:雨滴落下声音多样,如同弹奏不同音符的乐器组合起来的和弦,它奏响了人间烟火中的自然之音。
4. 《阳光的信》- “金色的信笺”:阳光是金色的,透过树叶缝隙洒下就像信笺一样有形状又充满着某种启迪和给予的意象,代表着光明、希望和美好的传递。
5. 《风的脚步》- “远方的故事”:风不停穿梭,从不同的远方而来,包含着不同地方的气息、人物、事件等带来的信息。
“唤醒沉睡的山河”:风一吹,田野里、大地上原本平静好像在沉睡的一切都有了生机,例如吹起树叶、让水波荡漾等。
三、赏析:1. 《星语》- 主题:本诗围绕星星展开,思考着宇宙中星星所蕴含的神秘意义。
情感上,表达了一种对宇宙的敬畏、好奇以及奇幻感。
表现手法主要是通过拟人的方式,将星星赋予了诉说梦境的能力。
3 短诗五首
3* 短诗五首
知识必备 创作背景
诗人于1938年去香港,1941年香港沦陷,他因宣传抗日而 被捕人狱,并受伤致病。1942年,他的挚友,年仅31岁的萧红 因病客死香港,葬在浅水湾。1944年作者获释出狱,面对战争 中破碎依旧的祖国山河及挚友的逝去,心情十分沉重,于是徒 步探访萧红的墓地。这首诗就是作者在萧红墓前凭吊时的口占 之作。
3* 短诗五首
1. 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意象?有怎样的特征?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意象 霜风 月光
树
特征 猛烈寒冷 明亮皎洁
高大
氛围
营造了霜风寒月 的幽静氛围。
3* 短诗五首
2. 诗人是怎样修饰这些意象的?
诗人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分别写动态的“霜风”和静态的“月 光”。“霜风”本来常给人冷寂之感,诗中却用“呼呼的”修饰, 让人感到一种生机和力量;“月光”本来也常给人清冷之感,诗中 却用“明明的”修饰,为夜晚的景色增添了一抹亮色。用“顶高的” 修饰“树”,这树给人一种昂扬的姿态!
文章主旨
本诗写诗人长途跋涉来到萧红墓前祭奠亡友的所行所思,表达 了诗人对友人深沉的哀思,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对抗战胜利 的期盼以及险境中的坚守等复杂情感。
3* 短诗五首
写作特色
语言平实,言简义丰 全诗采用口语,质朴且明快的语言,没有过多铺陈,没有华丽辞 藻。叙述十分简洁,简单描述诗人去萧红墓前凭吊的事,却包含着丰 富的内涵,能让细腻而又深沉的感情从中自然地抒发出来。
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3* 短诗五首
知识必备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41年12月,正是中华民族遭受最深重苦难的时候。 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海边的风雨十分熟悉 。那时诗人平日熟悉的各种景象发生了巨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 舵手的“忧怀”。
第3课《短诗五首》课件(共40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诗歌赏析
3.分析《月夜》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白描手法使诗中“我”的卓然独立 的形象,在“霜风”“明月”的一“吹 ”一“照”中,显得越发清晰、生动, 写意传神,颇有韵致。此外,诗以动词 “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 一个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节 奏舒缓自然,富于散文之美。
诗歌赏析
1.《风雨吟》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 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 “海”“舟”“舵手”等等,想象画面并描绘出 来。
“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 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 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 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 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 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萧红一生身世坎坷,1942年1月22日, 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得不到正常的治疗, 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
朗读诗歌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诗歌赏析
1.“口占”是什么意思?“口占”一词有着怎样的 意味?
诗歌赏析
3.诗歌之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 ?还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中的风雨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 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 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 ,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磨难 。
统一【智利】聂鲁达作名片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 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 歌》等。
写作背景 《月夜》写于1917年,当时的中国
人教部编版(安徽)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3《短诗五首》
人教部编版(安徽)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3《短诗五首》一. 教材分析《短诗五首》是人教部编版(安徽)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五首经典的短诗。
这些短诗分别是《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长相思》、《书湖阴先生壁》和《约客》。
这些短诗都是古代诗人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
通过学习这些短诗,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对于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由于时代的差异,学生可能对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观念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诗中的意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五首短诗,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短诗,学生能够掌握欣赏古诗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中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培养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五首短诗,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欣赏古诗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将自己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进行文学鉴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将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1.引导发现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与诗相符的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诗的意境。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他们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古代诗人的图片和诗歌朗诵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九年级下《短诗五首》课文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九年级下《短诗五首》课文知识点梳理3.《短诗五首》①《月夜》描绘了一幅月夜图,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霜风猛烈地吹刮着,月光明亮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充满美的意蕴。
②诗歌中的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表达了怎样的主旨?冬夜的“霜风”“月光”代表着环境的萧森,象征着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处境,“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和传统,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追求独立,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主旨: 在严寒下不妥协, 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③“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为了说明什么?“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④诗中写“我等待着”,“我”等待的究竟是什么?等待的是革命的曙光涌现,民族解放斗争取得胜利。
⑤如何理解“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所表达的情感?有伤悼之情,感伤萧红不幸被黑暗势力和坎坷生活夺走生命;有惋惜之情,叹惋萧红早逝而不能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出更多的光和热;有羡慕之情,羡慕萧红已实现了永恒的超越,无须再在长夜漫漫中苦熬苦等了,她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
《断章》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找出这些景象。
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的意象:“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等。
⑥这首诗中有四幅画面,请你说说这四幅画面之间的联系。
前两幅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
后两幅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月夜》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你”,“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
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幅画面,“明月装 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 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 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
耐人寻味。
品析《断 章》
点拨:“我”是一个五四运动前期觉醒的青年知识分 子;“我”不畏惧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强大的独立自 主的意识,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我”期待通过诗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
2. 《断章》一诗给予你怎样的人生启迪? 点拨:示例1:物与我,我与他,他与你之间都有着内在的 关系,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在被别人影响,同样也 影响着别人。 示例2:静静地看风景,静静地让自己成为别人的风景,不 也很快乐吗? 示例3:“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 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不必追问,无须深 究,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是此刻,就很美。 示例4:若能成为你眼中的风景,若能装饰你的梦,也是我 小小的价值的体现。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 诗人、翻译家。曾是徐志摩和胡适的学生, 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 “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
《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
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
东南海人,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
词,写人人能悟却不能道尽的哲理与人生智慧:万事万物
的区别、分割都是相对的、暂时的,联系是内在的、永恒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
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诗人、
书法家。 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 短句》等。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
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翻
译家,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因《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被 称为“雨巷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 稿》《灾难的岁月》等。
三
记一记词义 (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漫漫: 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 装饰: 掌舵的人,常用以比喻领导者。 舵手:
感思想
导思1.这五首小诗分别表 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 短诗之韵
品名句
导思2.如何理解《断章》 中“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一层
更深层次的含义:当时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4. 结合题目,说说作者是如何体现“统一”这一思想的。 点拨:所有的叶和一片叶,所有的花和一朵花,所有 的树和一棵树,它们都是“多”与“一”的关系。 “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作者在此用 “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 思想。
阅读方法解密 考点: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中考占2-3 )
答题思路: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
的人物、事理或情感。分析象征意义,第一,找到本体
和象征体;第二,找到两者之间的共同点;第三,了解
文章的时代背景及写作意图,揣摩出象征意义。【象征 意义分析法】
品析《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强调“六小时”和“长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品析《月夜》
《月夜》描绘了一幅月夜图,用自己的语言将这
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霜风猛烈地吹刮着,月光明亮地照着,霜风寒月 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 并 排站立,充满美的意蕴。
品析《月夜》
诗歌中的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冬夜的“霜风”“月光”代表着环境的萧森,象征着中国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处境,“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和传统,根 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 着”是挣脱,是追求独立,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 奋斗精神。 主旨: 在严寒下不妥协, 在孤独中不退缩, 这首诗表现 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 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途”是为了说明什么? “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 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 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品析《萧红墓畔口占》
诗中写“我等待着”,“我”等待的究竟是什么?
等待的是革命的曙光涌现,民族解放斗争取得
胜利。
品析《萧红墓畔口占》 如何理解“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所表达的情感? ①有伤悼之情,感伤萧红不幸被黑暗势力和坎坷 生活夺走生命;②有惋惜之情,叹惋萧红早逝而不能 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出更多的光和热;③有羡慕之情, 羡慕萧红已实现了永恒的超越,无须再在长夜漫漫中 苦熬苦等了,她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
3.《风雨吟》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它们 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点拨:它们不仅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 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 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这首诗作于二十世纪四
十年代,这里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风
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生存环境正如
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本诗的发表极
大地加速了新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不仅是新诗诞
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 年1 月,二人在香港首次 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 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 岁,这 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 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
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
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象征着中国局势的动荡不安。
品析《风雨吟》 诗中的“我”是怎样的形象? “我”作为一个有志向、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 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 使命感和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品析《统 一》 怎样理解“繁多是个谎言”?
《断章》 1. 画面剪合,构思巧妙。
意象交叠组合成了四幅画面,四幅画面之间又产生了微妙
的联系。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
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
描。这幅画没有明丽的颜色,画面却配置得错落有致,透
明清晰,可见作者构思之巧妙。
2. 含蓄蕴藉,哲理丰富。
此诗含蓄蕴藉,但语言却极朴素、平实。以人人能懂的语
《统一》通过对“多”与“一”的关系的论证, 意在告诉我们: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表 象就能窥见单一的本质。
《月夜》
1. 白话写成,精粹凝练。 这首诗只有四行,完全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用纯熟的白 话写成,不讲求韵律和句法的灵活变化,但精粹而凝练, 具有新诗之美。
《月夜》
2. 意境清新,含而不露。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 含而不露。四行诗含义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且诗中 的主观情绪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创构出浑整的画面与意 境氛围。
《驰驱集》等。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
获1971 年诺贝尔文学奖。1917 年7 月在特
木科《晨报》发表题为《热情与恒心》的
文章,这是诗人第一次发表作品。主要作
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
歌》等。
沈尹默的《月夜》发表于1918 年1 月出版的四卷
一号《新青年》杂志上,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 当时
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随口吟成。
《断章》创作于1935 年10 月,据作者自云,这四
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
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这首诗虽只有
短短4 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
一场暴风雨把大地变得天昏地暗,这里的遭受
“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
四幅画面相互联系,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 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装饰别人的梦。世间万 物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品析《风雨吟》
诗的前两行中的“卷”和“奔”,有什么妙处?
“卷”和“奔”,极为生动、颇有气势地写出了 风、雨的动态。
品析《风雨吟》
“郊原如海,房舍如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 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郊原”比喻成“海”,把 “房舍”比喻成“舟”,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
2. 用词准确、形象。 如“此去泉台招旧部”中的“招”字,旗帜鲜明, 有声势,有感召力。再如“旌旗十万斩阎罗”,用 “斩”,力度大,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临下 的气势。
3. 突发想象,进行古典的创造性转化。
诗中写到的泉台、阎罗、纸钱等,本都是封建迷信
的说法。而诗人用阎罗和泉台来比喻祸国殃民的反
品析《断 章》 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 一种朦胧的意境,请找出这些景象。
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的意象:“站在桥上
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
“窗子”等。
品析《断 章》
这首诗中有四幅画面,请你说说这四幅画面之间的联系。 前两幅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
3
短诗五首
诗
一部数千行的长诗可以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一首 几行的小诗却可以放着永恒的艺术光彩,文学史的发 展不乏这样的事实。今天,我们来读一读本文的五首 短诗,感受短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