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诗五首_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3课《短诗五首》课件(共26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3课《短诗五首》课件(共26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戴望舒
意象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核心意象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情感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944年11月20日
风雨吟
芦荻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duò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1941年12月
请同学们跟录音朗读《萧红墓畔口占》《风雨吟》这两 首抒情诗,圈画出诗中的意象,完成下面表格。
风雨吟
芦荻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风雨吟》风 雨 郊原 房舍 Nhomakorabea意象
年轻舵手的心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1941年12月
核心意象
年轻舵手的心
情感 表现出诗人的迷茫和忧惧不安,又 体现出经验不足的“我”力图关怀 社会命运、做出努力的思想。
请同学们跟录音朗读《断章》《统一》这两首哲理诗, 圈画出诗中的意象,完成下面表格。
任务二:
细说意象,体会情感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朗读《月夜》这首抒情诗,圈画出 诗中的意象,完成下面表格。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意象 核心意象
情感
《月夜》
霜 风 月光 树 一株顶高的树
展现出“五四运动”前夕一代青 年的个性觉醒,以及追求人格独 立和思想自由的意识
任务一:
初读诗歌,提出疑问
初读诗歌,提出疑问
《萧红墓畔口占》
点拨式旁批
是自言自语,又是在寂寞地倾诉。诗
句简短却意味深长。
《风雨吟》
提问式旁批

部编版九年级下《短诗五首》ppt课件(61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短诗五首》ppt课件(61页)
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
作者为什么认为“多”就是“一”呢?
为什么说“繁多是个谎言”?请结合作者的
回答来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作者认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因此“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花,
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
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
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从这点
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④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人天永
隔,逝者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
听“海涛闲话”,海陪伴着逝者,虽仍然不
免寂寞,而灵魂却超然静观,从容安详,道
尽作者的人生感悟。
本诗语言朴素、洗练又富于质感,充满
暗示;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
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出激情,是戴望舒 一生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
“桥”“楼”“明月”“窗子”。
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 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 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 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
楼上看你”, 表面看来似乎
互不相关,“桥上”“楼上”
这两个地点,却因为“看风
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 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
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 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 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 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 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
《等待》等著名诗篇。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身 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萧 红老家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她很早就从东北 逃亡进关,辗转呼号。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

新统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优质ppt教学课件

新统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优质ppt教学课件

1.朗读诗歌,圈画出重点字词并解释。 (1)漫漫:(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2)舵手: 掌舵的人,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3)埋没: 使不显露或不起作用。 (4)装饰: 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
2.选词填空。(填序号) (1)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 B (A.站着 B.立着 C.站立), 却没有靠着。 (2)你却卧听着海涛 A (A.闲话 B.说话 C.闲聊)。 (3)你 B (A.装扮 B.装饰 C.装修)了别人的梦。 (4)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 C (A.袭来 B.冲来 C.奔 来)。 (5)因为一切果实并无 B (A.差别 B.差异 C.差距)。
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 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如 《风雨吟》中的“来”“海”。
在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 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霜风呼呼的 吹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语言散文化。
合作探究
品韵,感受形式之“新”。 1.自由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月夜》全诗每句均以虚词“着”字结尾,形成统一的结构 韵律,构成反复,并通过第三、四句的长短变化,带动诗歌的节奏, 读来错落有致。
《萧红墓畔口占》每行字数大体相等,形式较为整齐,其中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两句诗放一行,节奏富于变化。
《萧红墓畔口占》示例:“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 明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 友人友谊的深厚和诚挚。“寂寞”既是诗人当时的实际感受,又 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
《断章》示例:“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该句中主客体处于“装饰”与“被装饰”的关系中,却相互不知道, 让人感到有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无奈和失望。

第3课《短诗五首》课件(共53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3课《短诗五首》课件(共53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白话 诗九首,开中国白话诗歌之先河。当时任教 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赫然便是其 中之一。一定程度讲,正是因了这首诗的存 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 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那么,这首 诗究竟写了什么呢?
关于作者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 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 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 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
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实则运用 象征的手法,蕴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绪。
如何理解“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通过对…“景霜物风的、描月写光①”景交物代的故描事写发①生的交时代间事、件地发点生、的 空时间、为场夜景晚;②②渲渲染染了…清(冷凄、美幽、远恬的静氛、围美;好③、烘紧托张人…物) 氛孤围独;的③心情烘;托④人为物后…文(抒紧发张追、求愉人悦格、独忧立伤和…追)求的自心我情; ④意推识动做故铺事垫情。节的发展(为后文…做铺垫)
风雨吟
芦荻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 “海”“舟”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风雨中的“大地”卷来,气势十足,看 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 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
“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 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 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统一
聂鲁达
【巴勃罗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 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聂鲁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有兴趣,一生中 曾经三次到过中国。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 缅甸上任时,出发来中国,给宋庆龄颁发列 宁国际和平奖,此行中,他还见到了茅盾、 丁玲、艾青等文学界名流,进行了友好的交 流。在访问中国时他得知,自己的中文译名 中的"聂"字是由三只耳朵(繁体"聂")组成,于 是说:"我有三只耳朵,第三只耳朵专门用来 倾听大海的声音。"

《短诗五首》PPT教学课件

《短诗五首》PPT教学课件
3 短诗五首
C
C.《断章》通过主客位置的流转,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人生悲哀。D.《风雨吟》中的“我”像一个缺乏经验的年轻舵手,忧思满怀,不知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3 短诗五首
[解析] 《断章》通过主客位置的流转,表现出了世间人事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5.说说你对《月夜》中的“树”和《萧红墓畔口占》中的“红山茶”的理解。
3 短诗五首
[答案]在《月夜》一诗中,于“霜风”“月光”里,“树”傲然独立,象征着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不妥协、不退缩的独立人格追求。在《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中,诗人以色彩绚烂的“红山茶”隐喻和赞扬亡者生命之灿烂,人格之高洁;同时,也映照出悼者内心的庄严与热烈。
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风雨吟》一诗的第二小节。
3 短诗五首
结构图示
3 短诗五首
独立不倚
语谈情浓
主客流转
忧惧不安前途迷茫
期盼和平
3 短诗五首
考点聚焦体味诗歌中蕴含的哲理考点解读:体味诗歌中蕴含的哲理,是中考诗歌鉴赏题的一个重要考点。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歌,不仅意境优美,内容丰富,而且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认真阅读,仔细体味,既可以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又能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启迪。
3 短诗五首
答题技巧:(1)联系创作背景,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哲理。(2)赏析诗歌形象,体会诗歌所蕴含的哲理。(3)品味凝练含蓄的语言,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领悟诗歌所蕴含的哲理。答题模式:这首诗运用……的手法,借助……意象,阐述了……的道理。
3 短诗五首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漫歌》《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等。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课件(58张PPT)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课件(58张PPT)

距离之远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指诗人对已故好友的怀念 和诗人的实际感受。也是 整首诗的基调。
写出生者与逝者之间祭奠与被
不说“墓畔”,表明诗人希 祭奠的关系,描绘了一个惯常
望萧红还活着,蕴含诗人对 却又不寻常的仪式,流露出作
萧红早逝的痛惜之情。
家间纯真的怀念和哀思。
精读细研
诗人在萧红墓前放红山茶有什么寓意? (1)“红山茶”暗含“萧红”之名;
精读细研
这首诗虽只有短短四行,但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 种朦胧的意境,请你找出这些词语。
站在桥上的你

明月
楼上看风景的人

窗子
别人

疑难探究
诗歌的八个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幅美丽而 形象的画面。这四幅画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你站在桥上 看风景 明月装饰了 你的窗子
前两个画面 因“看风景”的动作产生联系
思想的独立。
《月夜》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萧红在1942年因病客死香港,葬在浅水湾,年仅31岁。
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没有靠着 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意象,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
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也可看作对命运多舛的人生的反省。
写作特色
1.读来朗朗上口,别具韵律美。 首先,这四个句子的结构形式颇类似于从前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
形式“三句半”,虽然最后的“半”句比一般的“三句半”的 “半”(一般只有二字或三字)长了一些,但由于该诗第三句特别长,第 四句就显得短了。用半个句子收尾,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节奏感。
写作特色
其次,这首诗的“韵”非常特殊。四句诗的最后一个字都是 “着”,但读起来并不显得重复、拖沓。这主要是因为“着” 在此作为词的后缀出现,是虚化的。诗歌真正的“韵”落在倒 数第二个字,即第二句的“照”和第四句的“靠”,所以读起来 音调和谐。这两句不仅用了尾韵,也用了头韵,即第二句开头的 “月”和第四句的“却”,使其韵律感更强。

《短诗五首》PPT免费课件【精选推荐课件】

《短诗五首》PPT免费课件【精选推荐课件】
2.白描手法的运用,又使诗中“我”的卓然独立的 形象,在“霜风—明月”的“一吹—一照”中,显得越 发清晰、生动,写意传神,颇有韵致。此外,诗以动词 “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尾 “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富于散文之美。
鉴赏评价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是怎样表现出这种思 想的?
《月夜》这首诗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 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 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充满了美的意蕴,表现了 “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也即是五四前后的 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 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拓展延伸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 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 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风雨吟》这首诗可能写于20世纪30年代后 期。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 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 《风雨》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 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
芦荻(1912—1994),原名陈 培迪,广东省南海县人。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旗下高 歌》《田园新歌》《海南颂》等。
聂鲁达,智利当代诗人。13岁开 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 《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 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 智利诗坛。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创作主题,一个 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他早期的爱 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下册3 短诗五首课件(共33张PPT)

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下册3 短诗五首课件(共33张PPT)

《统一》 (聂鲁达)
是这一朵” 对个体差异性,回归统一性的
本质思考
在诗歌的话语中感受历史前行的力量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等待着,长夜màn màn( 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 涛闲话。
(2)明月zhuāng shì( 装饰 )了你的窗子,/你zhuāng shì( 装饰 )了别人的梦。
3* 短诗五首
1. 诵读诗歌,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 2. 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
的哲理。 3. 感受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体会不同的诗味。
《短诗五首》中,前四首为中国新诗,末一首为外 国诗。节奏韵律是诗歌重要的文体特征,新诗建行自由, 押韵更加宽泛,句式自主性强,自由浪漫,朗朗上口。
《月夜》 《短诗五首》—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 “月光明明的”
— —
霜风的冷寂之感 有了生机
月光的冷清之感 有了亮色
诗人并没有
《萧红墓畔口占》
寞 “走的六长小途时”寂—回得应到,热于烈是的
《短诗五首》
(戴望舒)
只有等待
伤逝之作,真挚的怀念在诗
中平静地流淌
《(卞断之章琳》)
()
A. 这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
其内容新颖、内涵丰富的缘故。(删去“的缘故”)
B. 到顺德大良秀丽典雅的清晖园和清幽自然的凤岭公
园游览,是我们这次春游的归途。(把“归途”改为
“旅途”)
C. 参观科技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还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把“培养学生 热爱科学的情感”和“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 互换位置)
第一个画面 第二个画面
—“看”和“风景”构成联系 —由“装饰”建立起关联

第3课《短诗五首》课件(共63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3课《短诗五首》课件(共63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主旨概括
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去拜谒萧红墓的经 历和感想,表达了对好友盛年而逝的惋惜 和悲痛,对亡友真挚的思念与缅怀,对生 命之旅深沉的感慨与反思。
断章
biàn
卞之琳
1.朗读诗歌,分析意象,品味画面美。 (1)这首诗虽然只有三十几个字,但是却
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 境。请你找出来。 “站在桥上的你” “楼上看风景的人” “桥”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如何理解“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六小时”强调时间之长 “长途”强调距离之远 “寂寞”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
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 作者跋山涉水凭吊萧红墓,可见诗人对已故 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如何理解“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不说“墓畔”而说 “头边”,蕴藏着诗人 痛惜萧红的早逝,希望 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 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 复杂的感情。
显示出“五四”时期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觉醒,追求人格独立,追 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主旨概括
诗歌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表现了 “五四”时期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强大 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 解放的奋斗精神。
“口占”,随口吟成,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 出口成章,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酝酿。看过诗题, 再读诗篇本身,短短四行,既无沉痛的语言,也不见 泪水的痕迹,给人的印象并不强烈。
(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所有...是...” “所有...无非...”
“整片...是...” 不仅在诗句上构成对应, 在句式上也较为统一,
呈现一种整齐美。
比较阅读,总结共性
1.与《梅岭三章》相比,它们在形式上、语言上的“新”表现在哪里?
形式新:
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 韵律上,押韵比较自由,但是一般会遵循一定 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来”“海”。

《短诗五首》PPT课件下载[优秀课件资料]

《短诗五首》PPT课件下载[优秀课件资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感知课文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感知课文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感知课文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短诗五首
学习目标:
(1)结合作者名片和写作背景,理解五首诗歌的 主旨与情感。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和画面感。
(3)理解诗人们所处的时代特色,引导学生体会 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 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预习检测: (1)诵读全文,体会诗中情感。 (2)作者名片和写作背景。
小组合作探究——赏读诗歌
五首诗中你最喜欢哪首诗?请向大家推荐,并说 明推荐理由(可从修辞、意象、语言、炼字、思想 感情等方面进行推荐)
我的赏析
月夜
全诗共四句,第一句以风吹写动,第二句以月照言静,前 两句在动静交融中烘托出萧瑟苍凉的氛围。诗人写“风”而仅 用“霜”字加以形容,既点明了晚秋时节的时间背景,又传达 出“吹着”的“风”寒意逼人的触觉感受。第三句由写物过渡 到写人,抒情主人公“我”被赫然推到读者面前,由此开拓出 全诗的新气象。“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一句,是对 “我”的描写更是“我”发出的“独立宣言”,诗人用“并排” 形象地写明“我”如何“立着”,其中含有“我”与“树”齐 头并进之义,借写“顶高的树”突出“我”的高大。
《月夜》里,“我”的发现、“我”的觉醒、“我”的张 扬正是“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表现。而最后一句“并 没有靠着”与第三句“并排立着”相呼应,进一步彰显了在寒 冷寂寞的环境中“我”的独立与自强,诗人追求个性自由的思 想得到了更为明晰的表现,诗歌的精神主旨也上升到新的层次。

第3课《短诗五首》课件(共40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3课《短诗五首》课件(共40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 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 性格和奋斗精神。
诗歌赏析
3.分析《月夜》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白描手法使诗中“我”的卓然独立 的形象,在“霜风”“明月”的一“吹 ”一“照”中,显得越发清晰、生动, 写意传神,颇有韵致。此外,诗以动词 “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 一个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节 奏舒缓自然,富于散文之美。
诗歌赏析
1.《风雨吟》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 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 “海”“舟”“舵手”等等,想象画面并描绘出 来。
“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 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 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 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 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 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萧红一生身世坎坷,1942年1月22日, 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得不到正常的治疗, 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
朗读诗歌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诗歌赏析
1.“口占”是什么意思?“口占”一词有着怎样的 意味?
诗歌赏析
3.诗歌之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 ?还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中的风雨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 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 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 ,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磨难 。
统一【智利】聂鲁达作名片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 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 歌》等。
写作背景 《月夜》写于1917年,当时的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 律诗,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此诗借助想 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首联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说透诗人在长 安的思亲心情;颔联说儿女随母望月而不理解其母的思 念亲人之情,表现诗人挂念儿女、体贴妻子之情;颈联 写想象中的妻子望月长思,充满悲伤的情绪;尾联寄托 希望,以将来相聚共同望月,反衬今日相思之苦。
月夜
沈尹默
整体感知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 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夜景很美丽,风很大,晚上的月光明亮照人,多 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最能表现诗的主旨,试说说你对此 的感悟。
表现出环境的萧瑟,人物的孤独.面对艰难处境 诗人表现出的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他与高树并排立着,而不是靠着。
短 诗 五 首
学习目标
1.准确、有节奏、感情饱满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2.反复朗读,体会诗歌描写的形象性,含义的深刻性。 3.揣摩品味凝练、贴切、丰富的语言。
作者介绍
沈尹默(1883—1971),原名 君默。五四前后在北京大学任教。 沈尹默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也是最早的新诗尝试者之一,但后 来长期写作旧体诗词,有多本旧体 诗词集问世。其部分新诗收入《秋 明集》,主要新诗作品有《月夜》 《落叶》《三弦》等。
2.白描手法的运用,又使诗中“我”的卓然独立的 形象,在“霜风—明月”的“一吹—一照”中,显得越 发清晰、生动,写意传神,颇有韵致。此外,诗以动词 “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尾 “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富于散文之美。
鉴赏评价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是怎样表现出这种思 想的?
芦荻(1912—1994),原名陈 培迪,广东省南海县人。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旗下高 歌》《田园新歌》《海南颂》等。
聂鲁达,智利当代诗人。13岁开 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 《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 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 智利诗坛。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创作主题,一个 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他早期的爱 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全诗构思新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情真意切, 深婉动人。
总结
《月夜》这首诗只有四行,完全打破了旧体诗 的格律,用纯熟的白话写成。不讲求韵律和句法的 灵活变化,但精粹而凝炼,具备新诗美的品格。诗 人托物咏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 分子强大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强大的人格。它在表 现手法上已经避免直白浅露,而追求可意会不可言 传的象征意境,情感和思绪蕴藏很深。
《月夜》这首诗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 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 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充满了美的意蕴,表现了 “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也即是五四前后的 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 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拓展延伸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品味赏析
赏析诗句“霜雪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在这句诗中,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正 好反映了“五四”时期的一个社会侧面——半殖民地 半封建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写法探究
1.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四句诗 含义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且诗中的主体情绪与客 观物象融为一体,创构出浑整的画面与意境氛围。
《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 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 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风雨吟》这首诗可能写于20世纪30年代后 期。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 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 《风雨》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 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
结构图示
霜风——呼呼的吹着 寒冷
冰冷
月 月光——明明的照着 明朗
夜 树——顶高的
遮蔽、保护、
背景资料
《月夜》写于1917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 的“月夜”一样。
《萧红墓畔口占》是近代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所 作的一首悼亡诗,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战争 中,在战乱的环境中,诗人走了六小时去给亡故的友 人上坟。诗人饱受战乱痛苦,友人长眠于地下,隐喻 的运用和克制的反讽让诗的韵味更为深长。
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墓畔(pàn) 舵手(duò) 漫漫(màn)
舵手
(2)词语释义 漫漫:时间长久或空间广远的样子。 舵手:掌舵的人。常用以比喻领导者。 装饰:指一般人日常生活中的化妆打扮的装束。
装饰也有点缀,装点等意思。
朗读指导
《断章》的诗人在谈到诗的节奏时说过:“一 行如全用两个以上的三字‘顿’,节奏就急促,一 行如全用二字‘顿’,节奏就徐缓,一行如用三、 二字‘顿’相问,节奏就从容。”《断章》主要使 用的是三、二字‘顿’相间的排列法,所以节奏从 容,从容的节奏与刹那间的感想,是此诗的一大特 征。
戴望舒(1905-1950),浙江 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 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 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 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 《债》《卖艺童子》和《母爱》。 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 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 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
卞之琳,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祖籍江苏 溧水,曾用笔名季陵,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一起出版诗合集《汉园集》, 被誉为“汉园三诗人”。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 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 主要诗集还有《三秋集》、《鱼目集》、《十年诗草》 等。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 代表诗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