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边 的植物》教案
《我们身边的动植物》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我们周围的动植物一、教材分析:本课顺应学生的天性,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动植物入手,通过与常见动植物“面对面”地接触,开始正式地进行科学研究,使学生丰富有关动植物的知识,认识动植物的不同与相同,感受动植物世界的纷繁多样,培养学生热爱动植物、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激起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关于生命世界,儿童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与动植物交朋友,喜欢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对有趣的动物、奇特的植物充满了好奇。
学习本课时,就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搜集资料,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经常食用的蔬菜或常见的花带到学校里研究。
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让学生热爱动植物、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教学目的:1.能力目标:能用各种感官感知动物与植物的外部特征,并用语言或图画等方描述所观察的动植物的形态特征。
2.情感目标:在对动植物的观察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愉快,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识目标: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植物的名称,初步学习用不同标准对动植物进行分类。
四、重点、难点:1.能用各种感官感知动物与植物的外部特征,并用语言或图画等方描述所观察的动植物的形态特征。
2.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植物的名称,初步学习用不同标准对动植物进行分类。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些常见动植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学生准备:自己喜爱小动物、经常食用的蔬菜或常见的花。
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课前通过观察动物,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出小猫的外形特点,有的介绍电视上《动物世界》中狮子的食性,有的发现麻雀既能在天上飞,又能在树枝上站着,还能在地上跳着走,但对麻雀有几个脚趾说不清楚)。
2.教师小结:大家说得都很好,但课前观察还不够仔细,大家想不想直接与周围常见动物面对面,研究动物的秘密?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我们周围的动植物》(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开篇点题,引出学生所熟悉的动物,再让学生明白这一节课是深入研究周围的动植物。
《我们周围的植物》作业设计方案
《我们周围的植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身边常见的植物,了解其外观特征和生长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的花草植物:向学生介绍校园、家庭或周围环境中常见的花草植物,包括树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2. 植物的外观特征:教授植物的叶子、花朵、果实等外观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3. 植物的生长习性:介绍植物的生长环境、生长习性、养分需求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
三、教学方式1.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到校园、公园或家庭附近进行植物观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记录所见到的植物。
2.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品种,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植物的外观特征和生长习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多种植物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好奇心。
2. 观察与描述:分组进行植物观察,并让学生用文字、图片等形式描述所观察到的植物。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并进行讨论交流,分享所见所闻。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植物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加深对植物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1. 自然笔记:让学生回家后对家附近或校园内的植物进行观察,记录下来植物的名称、外观特征、生长环境等信息,撰写自然笔记。
2. 制作植物手册:让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植物信息,制作植物手册,包括图片、文字描述、生长习性等内容。
3. 丰富课堂:邀请学生带上自己制作的植物手册,进行植物展示和分享,丰富课堂内容。
4. 植物小记:要求学生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每周至少记录一种新的植物,形成植物小记,并在月底进行成果展示。
六、评价方式1. 参与度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观察、讨论和交流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完成的自然笔记、植物手册和植物小记的质量和完整度。
2017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1单元身边的植物)
2017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1单元身边的植物)第一单元身边的植物1、校园植物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初步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
(2)了解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2.科学探究(1)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搜集信息。
(2)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植物的特征。
3.科学态度(1)保持好奇心,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
(2)产生观察植物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1、任务驱动在校园里生长着许多的植物,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它们各自有哪些特征?在其他地方也能找到它们吗?2、活动1认识校园里的植物(1)、让学生说一说校园里的植物。
(2)、出示课本第3页插图,问你认识些植物吗?(①狗尾草;②羊蹄甲;③叶下珠;④野苋菜;⑤牵牛花;⑥月季⑦菩提榕)(3)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各个部分的特征。
注意指导学生使用枢纽词(如植株高度、叶、茎、形态等)对不同的植物进行科学描。
3、活动2给校园里的植物分类(1)让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标准进行合理分类。
例如,可以根据植株的高度进行分类;可以根据植物的颜色进行分类;可以根据是否开花进行分类;可以根据秋天是否落叶进行分类;还可以根据叶子的形态进行分类;等等。
(2)出示讲义第4页观察记录表让学生说一说XXX是按植物的什么的特点来分类的?4、总结:2、XXX和银杏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初步认识XXX和银杏各组成部分的特征。
(2)了解XXX和银杏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
2.科学探究(1)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进修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乔木具有的共同特性。
(3)能用一定的标准去寻找相似的植物。
3.科学态度(1)认识到植物世界是多姿多彩、多种多样的。
(2)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二、教学过程1、任务驱动生活情境:四位主题人物站在教学楼四楼的阳台上,看到XXX和银杏的树冠顶部。
《身边的植物》导学案
《身边的植物》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身边常见的植物种类和特点;
2. 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3. 掌握植物的养护方法和保护意义;
4. 提高对植物的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导入活动:观察周围的植物
学生将分成小组,分别到校园或家庭附近的公园、街道等地观察周围的植物,记录下观察到的植物种类、特点、生长状态等内容。
导学活动一: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
老师通过图片、实物或幻灯片展示身边的常见植物,让学生认识并了解植物的外观特点、生长习性和用途。
导学活动二: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通过视频、图片或实际植物观察,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植株成熟等阶段,并讨论植物的生命周期。
导学活动三:植物的养护方法和保护意义
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养护方法,如浇水、施肥、修剪等,同时讨论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保护意义。
导学活动四:提倡对植物的保护和环保意识
通过讨论植物保护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爱护植物、保护植物的良好习惯,提高对环保意识的认识。
展示活动:学生自主分享
学生可以自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信息、养护经验或对植物保护的看法,展示导学成果并促进互相学习。
课堂总结:重申学习重点
老师在课堂结束前对植物的重要性、生长过程、养护方法和环保意识进行总结,强调对植物的保护意义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拓展练习: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继续观察周围的植物,记录下更多植物的信息,并写一份有关植物的观察报告,以加深对植物的了解和培养独立观察能力。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植物》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我们周围的植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是我们周围的重要生物,它们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2.能够识别身边常见的植物,包括它们的外形、颜色等特征;3.掌握一些植物的基本生长特征,如根、茎和叶;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植物对我们的好处;2.身边的常见植物;3.植物的基本生长特征。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老师拿出一个鲜花或植物的图片,让学生尝试回答以下问题:-这是什么?是植物还是动物?-植物和动物有什么不同?通过简短的讨论,向学生介绍植物是我们周围的生物,与动物相比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2.学习植物对我们的好处(15分钟)老师出示一些植物的图片,鼓励学生就植物对我们的好处进行讨论,如产生氧气、提供食物、造林防风等。
学生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老师可适当进行引导和总结。
3.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20分钟)a)外形识别:老师出示一些常见植物的图片,如树、花、草等,鼓励学生根据形状、颜色等特征,快速说出它们的名称。
老师可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相互讨论并给出答案。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植物。
b)观察一种植物:老师选择一种常见的植物,如向日葵或松树,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它的花朵、叶子、茎等部分,通过观察来了解植物的外貌特征。
学生可以绘制观察图或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4.学习植物的基本生长特征(30分钟)a)根:通过一些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认识植物的根的形态和功能,如吸收水分和养分等。
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让学生亲自触摸和观察植物的根。
b)茎: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茎的形态和功能,如支持植物、导水、输送养分等。
可准备一些不同植物的茎,让学生观察和比较。
c)叶:教师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叶子的形态和功能,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等。
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叶子,鼓励他们自己观察、比较并分类。
5.小结与评价(10分钟)复习课上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植物的问题。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11课《我们周围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11课《我们周围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我们周围的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种类。
2.了解植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1.能根据所学知识区分不同种类的植物,并且简单的进行分类。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植物的基本特征。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增强对植物的爱护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以及锻炼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区分不同种类的植物,认识它们的特征。
2.认识植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不同种类植物的区分和分类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弱。
三、教学方法与过程设计1. 教学方法通过听、看、摸等形式,以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加强学生的互动与合作精神。
2. 教学过程设计2.1 热身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内植物、树、花等开始热身。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记录每种植物的特征。
2.2 导入新知通过 PPT 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常见分类:树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花卉植物等,展示每种植物特征,在学生的协作下把不同的植物分类。
2.3 学习新知通过 PPT、录像等方式给学生展示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环境与生长状况、特点等知识。
学生注意观察、记录、提问。
2.4 拓展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自行收集不同类型植物的名称,用简单语言描述其基本特征与应用。
2.5 巩固知识引导学生通过简单问答的形式,检查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举例说明生活中植物的重要性。
2.6 课堂总结回收学生的作品,展示学生的分类及个人作品。
让学生归纳总结植物的重要性和分类方法。
四、教学评估1.评价方式教师通过观察、询问、听讲的方式进行总体评价。
2.评估内容1.学生是否掌握新知识,分类能力是否改善。
2.学生表达能力及沟通协作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3.是否养成爱护植物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后记本次授课以情境式教学为主,旨在让学生在生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植物基本知识。
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身边的植物第1课枫树与竹子教案
第1课“枫树与竹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枫树与竹子”是《科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身边的植物”中的第1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枫叶和竹叶的观察比较,能从颜色、形状、大小、叶缘等外部特征对植物的叶进行描述。
在掌握了观察和描述叶的外部特征方法后,再去认识其他植物的叶子,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叶子做详细观察和描述,尝试让学生归纳出叶子的关键特征——都有叶片。
最后,通过拓印叶片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更多叶片的特征,例如叶缘、叶脉、叶形等,该活动简单有效地帮助学生把叶子的特征记录下来,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
活动1是观察、比较枫叶和竹叶,通过观察、比较并描述枫叶和竹叶的外部特征,使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和描述叶的特征的方法和能力。
活动2是观察常见植物的叶,在活动1的基础上展开对其他植物的叶观察和描述,尝试归纳叶的关键特征。
活动3是拓印叶片,这活动是帮助学生发现叶的更多特征,体会观察叶也是观察植物特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知道拓印是学习和记录植物外部特征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见过很多植物,但他们认识的植物不多,而且也很少关注植物各个器官的外部特征。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运用不同的感觉器官观察物体,但他们的观察能力还不强,如何科学地描述叶的颜色、形状、大小、叶片边缘、表面粗糙程度等,并科学地归纳叶的共同特征都是学生较为薄弱的。
当学生带上自己熟悉的叶子进入课堂,从两种常见植物叶的观察开始,到认识更多植物的叶并尝试归纳叶的共同特征,最后以一个简单有趣,又充满艺术美的拓印叶片结束,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有目的的,也是有梯度和完整的,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每个活动的学习中。
三、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植物的叶在颜色、形状、大小、叶片边缘、表面粗糙程度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
2.能用适当的感觉器官观察植物叶的特征,并能用合适的词语描述和记录。
3.在观察各种植物的叶的过程中,体会自然事物的神奇,产生探索植物奥妙的兴趣。
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植物》教案
课题
8 我们周围的植物
课型
新授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课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字。
二、教学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字。
二、学生自由活动,交流认识的植物
三、拓展活动
到野外里看一看,认识更多的植物。
教师要有规定,建议以实验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有利于组内同学的感情交流,还能促进组内学生之间形成合作意识。
实验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有利于组内同学的感情交流,还能促进组内学生之间形成合作意识。
板书设计
我们周围的植物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师生在教学活动实践中共同合作努力,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有些具体的教学环节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学中还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活动是以实验组为单位进行还是自由组合,教师要有规定,建议以实验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有利于组内同学的感情交流,还能促进组内学生之间形成合作意识。当学生组内无法得到答案时,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把发言权留给其他组的同学。
3、教材提供的学生的活动记录表只是一个记录方式的案例,表格这样设计是考虑到学生的写字速度和识字量,让学生直接记录在书上的方式能避免这样的麻烦,使教学环节更紧凑。这个记录表的设计是开放式的,下面的空间是特意留给需要的学生和老师的,只要你认为需要纪录的都可以补充在下面。
2、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颜色、气味、外形等内容。
《身边的植物》教案
《身边的植物》教案教案:《身边的植物》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常见植物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生长环境。
2.通过观察和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爱护意识。
3.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老师出示一些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进行讨论,引出话题:“我们身边的环境中有哪些植物?你们都知道它们的名称吗?”2.学生回答后,老师提问:“你们有没有看到过一些特别美丽或者特别有趣的植物?你们对它们了解多少呢?”3.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第二步:认识身边的植物(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植物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生长环境。
2.学生观察图片,进行讨论,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一种植物的名称、特征和喜欢的原因。
3.学生可以用口头、书面形式进行描述,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后展示。
第三步: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3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身边的植物,进行观察和记录。
2.学生观察植物的种子、根茎、茎、叶和花等部分的形态特征,并记录下来。
3.学生每周观察一次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植物的高度、叶片的数量、花朵的开放情况等。
4.学生可以通过绘图、拍照、写日记等形式,将观察记录整理好。
第四步:分组展示(20分钟)1.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观察记录的植物生长过程。
2.学生可以使用图片、绘制的图表或者口头描述的方式进行展示。
3.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者对展示的内容进行补充,共同学习。
第五步: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归纳学习到的内容,如植物的名称、特征以及它们的喜好环境等。
2.学生自主小结,记录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带上植物种子到家中,进行种植实验,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2.学生可以制作植物标本,进行植物的分类和比较研究。
3.学生可以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和记录更多不同的植物种类。
冀人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身边的植物》教学设计
冀人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身边的植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身边常见的植物。
2.了解植物的不同用途,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1.植物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
2.大家要有爱护植物的意识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简单介绍家里有什么植物。
2.简单介绍你认识哪些植物。
3.观察校园里有哪些植物。
4.观察柳树有什么特点。
5.谈谈菊花与荷花的区别。
二、达标检测
1.谈谈苹果和菠萝与人类的联系。
2.谈谈鲜花与人类的联系。
3.谈谈棉花与人类的联系。
4.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5.简单画出你观察到的蒲公英。
《身边的植物导学案》
《身边的植物》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身边常见的植物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对植物的珍爱认识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3. 提高观察和钻研植物的能力。
二、导学内容:
1. 什么是植物?
2. 身边常见的植物有哪些?
3. 这些植物的特点和用途是什么?
三、导学过程:
1. 导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引导他们思考植物的特点和用途。
2. 进修:介绍什么是植物,以及身边常见的植物有哪些,包括树木、花草、蔬菜等。
3. 实践: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家庭附近进行植物观察,记录下所见的植物的特点和用途。
4.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交流植物知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进修到的内容,强调珍爱植物、热爱自然的重要性。
四、拓展延伸:
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的分类钻研,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特点;
2. 可以让学生进行植物的实验,探究植物的发展规律;
3. 可以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植物的美丽和奇奥。
五、导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身边的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希望学生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植物,珍爱环境,珍爱自然。
身边的植物-湘科2001版三年级上教案
身边的植物-湘科2001版三年级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常见的植物科目及其特征。
2.能够区分常见的植物茎、叶、花、果实等部分。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环境适应能力。
4.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强化保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分类根据课本内容,介绍植物的分类方法,包括种类、科目等。
1.种类:大豆、玉米、麦子、葵花等。
2.科目:豆科、禾本科、菊科、百合科等。
2. 植物的各部分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介绍植物的各部分,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重点讲解叶的形态、叶的分类和花的不同结构。
3. 植物的生长变化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介绍植物的生长变化及环境适应能力,特别是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策略。
教师可借助实物讲解、图片示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4. 植物与人类介绍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强化保护植物的意识。
通过教师讲解和实训体验,让学生了解植物对人类有哪些用处,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够明确植物的分类方法,特别是种类和科目的区别与联系。
2.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描述植物的各部分及其相关特征。
3.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保护植物的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观念。
2. 教学难点1.学生可能较难区分不同种类的植物,特别是不同科目之间植物的差别,教师需要在讲解中多加引导,例如通过植物的形态、叶子的排列等方式进行解读。
2.学生难以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及适应环境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中通过实物展示、图片示范等方式进行辅助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法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结合实物、图片等辅助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植物的基础知识。
2. 实训体验通过实训体验,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形态、生长变化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可以通过校园实践、家庭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植物,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3. 互动式探究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探究植物的特征及其相关适应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小学一年级自然身边的植物观察教案
小学一年级自然身边的植物观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对植物的兴趣;3.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简单的植物观察实验。
二、教学准备:1. 班级:一盆盆栽植物、一些瑞士卡片、植物图书;2. 学生:素描纸、颜色铅笔。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盆盆栽植物,并引导学生观察它的外观特点;2. 通过对植物的外观特点的描述,让学生猜测这是一种什么植物,并简单介绍此植物的名称、生长环境、功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观察与记录1.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盆盆栽植物;2. 学生们观察植物的叶子、花朵、茎等部分,并用瑞士卡片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步骤三:素描绘画1. 学生拿出素描纸和颜色铅笔,将所观察到的植物进行素描绘画;2. 绘画完成后,学生可以给自己的作品添加简单的说明,描述他们使用了哪些颜色、植物的形态特征等。
步骤四:比较和交流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小组成员观看,并彼此比较;2.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小组的观察结果和绘画作品;3. 全班共同讨论不同植物的特点,并归纳总结。
步骤五:小结与拓展1.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整个植物观察的过程,总结出植物观察的方法和步骤;2. 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植物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并展示一些与植物相关的图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从观察植物的外观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通过画图和讨论,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植物的特点,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此外,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植物相关的图书,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他们对植物的了解。
这个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植物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身边的植物-教案
金庭学校教师个性化备课表
课题
身边的植物
教学时间
课时数
1
教学内容
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观察植物发现植物的主要特征。
2.能够以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对自己采集植物的分类,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2.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意识到认识植物的重要,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植物的分类从外形上可从植物的各部分进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2.能够通过观察植物感受植物种类的丰富多样。
教 学
重 点
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
教 学
难 点
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想一想
1. 从上图中,你们看到哪些植物?
2. 你还认识哪些常见的植物 (课件提供参考植物)
(如:牡丹、香樟树、萝卜、法桐、柳树、高粱、榕树、向日葵、月季、枫树、榕树等)
认识植物的方法 (眼看、手摸、鼻闻、口尝)
说一说
(给身边的植物分类)
1、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试着给下面这些植物分类,将同一类植物做上相同的记号。
教学准备
1.常见的植物四至五种(由学生进行采集)。
2.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教学导入
我国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自然界中很多的植物能够治病救人,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你们知道我们周围都有哪些植物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身边的花草树木教案
回顾并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总结法、讨论法
学习心得卡
学习心得卡评价
身边的花草树木教案
序号
教学主题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评估方式
1
引入:身边的花草树木
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或社区内的花草树木
观察法、讨论法
校园/社区环境
观察记录、小组讨论
2
植物的基本结构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叶片、茎、根、花、果实、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讲解法、图片展示、实物观察
5
植物的生态作用
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光合作用、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
讲解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生态系统模型、案例资料
案例分析报告、角色扮演评价
6
植物的保护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识别并保护珍稀植物、防治病虫害等
讲解法、小组讨论、实践活动
植物保护宣传册、实践活动方案
实践活动报告、小组讨论评价
7
植物标本、图片、PPT
课堂测试、作业
3植物的分类掌握常见植物分类方法根据形态、生长环境、繁殖方式等进行分类
讲解法、小组讨论、分类游戏
植物分类表、图片
小组报告、分类游戏成绩
4
植物的生长周期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周期
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萎等阶段
讲解法、视频展示、实地观察
植物生长周期图、视频
课堂问答、观察日记
《我们周围的植物》精品教案
《我们周围的植物》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
2.初步了解植物的特点,学会观察植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爱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周围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特点。
2.难点:掌握观察植物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植物。
2.认识植物
1.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说出植物的名称。
2.介绍一些常见植物的特点,如叶子的形状、花朵的颜色等。
3.观察方法
1.讲解观察植物的方法,如看、摸、闻等。
2.让学生分组观察一种植物,并记录观察结果。
4.总结
1.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强调观察植物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爱护植物,不随意破坏。
5.作业布置
1.让学生回家观察一种植物,并向家人介绍它的特点。
小学综合实践《认识身边的动植物》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认识身边的动植物》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
2. 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动物方面:狗、猫、鸟、鱼、蝴蝶等。
2. 植物方面:花草、树木、蔬菜等。
教学方法与步骤1. 导入环节: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身边的动植物,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感知环节:由老师讲解并示范如何观察和分析动植物,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并记录相关信息。
3.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到学校附近的花园、公园等地观察身边的动植物。
4. 讨论与总结环节:回到教室,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动植物特点,并进行讨论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5. 拓展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或动物的生活性,通过实验、模拟等形式进一步加深对动植物的认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表现,包括是否有效地观察和记录相关信息。
2. 评价学生在讨论与总结环节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3. 综合考核学生对动植物的认识程度,通过小测试或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估。
拓展活动1. 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科普讲座等相关活动,加深对动植物的了解。
2. 鼓励学生在家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并写下观察日记或拍摄照片记录。
教学资源1. 针对动植物的图片、实物或模型。
2. 实地考察的场所和安全措施。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讲解动植物的特点和保护意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
以上为小学综合实践《认识身边的动植物》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希望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动植物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激发对自然界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我们身边的植物 ▏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我们身边的植物 | 人美版(北京)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和描绘表现出身边植物的外貌特征。
2.学会使用颜色来表现植物的生命力和生长状态。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绘其外貌特征。
2.使用色彩来表现植物的生命力和生长状态。
三、教学难点1.如何使用色彩来表现植物的生命力和生长状态。
2.如何在素描基础上进行配色。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导入(5分钟)1.带领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到的画法和颜色知识。
2.出示一些植物的图片,让同学们猜猜名字。
2.讲解(10分钟)1.介绍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讲解身边常见的几种植物的生长特征,如树、草、花等。
3.实践操作(30分钟)1.让同学自由选择身边常见的一种植物,用铅笔和橡皮擦来进行素描。
2.讲解如何使用颜色来表现植物的生命力和生长状态,让同学们在素描的基础上进行色彩的涂抹。
3.指导同学们如何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过渡。
4.展示交流(10分钟)1.让同学们交流自己画的一种植物,分享自己的思路和心得。
2.班级评选出几幅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5.巩固练习(15分钟)1.布置作业:同学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素描和涂色,并注意色彩的过渡和搭配。
2.下节课进行作品展示和评选。
五、教学评价1.结合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合理,使学生在观察、描绘、涂色、交流等方面都有所提升。
2.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动手能力。
3.教学方式多样,运用了图片、素描、涂色、展示等多种形式,丰富了课程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延伸1.同学们可以继续观察身边植物,尝试描绘不同种类的植物;2.可以在家里或学校周围自行找到植物素材进行练习;3.教师可以通过复杂的植物绘画作品启发学生观察和创造力。
身边的植物教案详案
身边的植物目标:1、让学生通过活动,知道一些关于植物的学问,如:我们这里室内可以种植一些什么花卉,该留意哪些问题;植物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等。
2 、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驾驭一点调查、讨论的方法。
学会查阅、分析、运用资料,从而培育学生的实力。
培育他们合作的意识。
3、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知道植物的美妙与作用,情愿爱护植物。
活动内容:视察、理解植物,并搜集关于植物的资料,驾驭更多的关于植物的有关学问。
活动方法:调查、讨论、访问、查阅资料等时间划分:第一阶段:课题的引入(2课时)第二阶段:调查、讨论、整理资料(6课时)第三阶段:成果展示(1课时)过程:一、开头语师: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分成了四个小组,对《身边的植物》这一专题进展了调查讨论,大家主动性很高,运用了不同的方法搜集、整理了有关的资料。
各小组的活动确定是硕果累累。
这节课,就请各小组把你们的活动状况及成果进展展示、汇报、沟通。
大家有志气、有信念吗?师:如今请各小组的组长与大家见个面,并作以简短的自我介绍。
二、各组检查师:为了让汇报万无一失,如今请各小组再检查一下汇报的打算状况。
小组成员之间也相互打打气,鼓鼓劲,加加油。
力争让自己组的汇报最精彩。
三、打算汇报师:看来同学们都跃起跃跃欲试。
哪个小组首先汇报,让我们一睹为快呀?下面有请室内花卉种植小组为大家汇报。
在汇报之前,教师提个小小的要求,即:当有同学在汇报时,其他同学要仔细听;每当别组的同学汇报完成以后,其他小组同学可以针对这个组汇报的内容进展补充。
(一):室内花卉种植小组:此组放照片的人员:李周毅(组长),另外,她还负责过渡各个问题。
1、理解居室内合适栽种哪些花草。
汇报内容:过渡语:生自己介绍(略)空气清道夫——芦荟、吊兰、虎尾兰、一叶兰、龟背竹是自然的清道夫,可以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自然吸尘器——桂花、腊梅、花叶芋、红背桂等是自然的除尘器,能截留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
杀菌消毒剂——玫瑰、桂花、紫罗兰、茉莉、蔷薇、铃兰、紫薇等芳香花卉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边的植物》教案
教学目的:
1、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2、能做一份植物的观察记录。
3、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植物,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颜色、气味、外形等内容。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放大镜、植物卡片、各种奇异植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种植物?那你知道咱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吗?
教学新课:
一、认识周围的植物:
1、谁能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向同学们介绍它的名字及其特征。
2、看教材活动图例,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手摸、鼻闻、眼看来掌握植物特征,认识植物。
3、提出课外观察的任务及注意事项,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4、分小组进行课外观察活动,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检查观察记录表的记载情况。
二、教师小结。
三、拓展延伸:继续了解认识本地的一些植物。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1、介绍我国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
2、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
教学新课:
一、给身边的植物分类:
1、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试着给下面这些植物分类,将同一类植物做上相同的记号。
2、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分类标准。
3、把自己上节课观察到的植物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5、教师小结。
二、有趣的植物:
1、学生了解书中介绍的四种有趣的植物。
2、学生展示搜集的有趣植物的资料并相互交流。
3、教师补充、小结。
三、拓展延伸:课后继续搜集了解植物的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