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大学语文课中的情感教学

果。
营造 ,重视情感 的投入 ,披文入情 ,进入美 的境 界 ,通过多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将真善美 的感情真实地传递给学生 ,调动学生 的情感火花 , 启 动学 生 的生 活经 验和心 灵世 界 的感 悟 ,启发学生 进行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增强其审美的内驱与激动 程度 ,使教与学达到心境 的共鸣和感应 ,情感的交 流和互 动 ,伸展情感 的深度 和广度 ,凸现人文情 怀 ,从而真正使学生获得到心志的锤炼 ,最终创造 自我 ,升华 自 ,从而形成整体的人文 自我 , 我 让其 生命走 向丰富 、充足 、绚烂 、深刻。
王 晓 华
( 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龙 江 哈尔滨 108 ) 500
摘 要:情感在实际生活中能促进人的积极行为,将情感列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 修养,培养 自己的积极情感,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
怀 ,让学生学会创造 自我 ,实现 自我。教 师进行情 感教 育 的途径 包括 :真诚 至上 ,情理相 客 ;创设 良好 的课 堂气氛 ,使 师生情 感融洽和谐 ;善 于控制教材 中的情感 因素;强化作文教 学。 关键词 :教 师;情感 ;大学语文 ;教 学 中图分类号 :G62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50 20 )0 — 14—0 6 2 4 9(06 3 05 3
收稿 日期 :20 —1 —0 05 1 1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卡尔 ・ 罗杰斯从人本主义的 立场出发 , 为教师 的职 业状态应该 是 “ 感投 认 情 入 、和谐一致 、尊重学生 。 ”他把人 际关系的三大 要素 :真诚 、接受、理解视为教学的充分和必要条 件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影响是重大的。乌申斯基 曾经说过,它 “ 构成这样一种教育力量 ,决非任何 教科书,任何 道德格言 ,任何 奖惩 条例所能代替 的” 。教师是太阳,他的情是散布到学生心 田中最 有用 、最珍贵和最温暖的阳光。而且 ,教师以他独 特的情感智慧 ,打动人心的情感力量 ,在学生的心 目中矗起情感的丰碑。教师那活泼的、满溢生命力 的、满溢才思的激情 ,以及他那生动优 美,幽默诙 谐 ,妙趣横生的语言情采 ,将使学生受益一生 ,甚 至他就是构成学生情感世界 的基础。这些要求语文 教师必须努力使 自己是一个重情 、 懂情 、有情感深 度、厚度和力度并善于运用情感艺术的大师。 首先,教师本身应具备强烈的语文意识和 良好 的语文习惯 ,使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通过教师语 文情感素质的展示 ,让学生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 发 自内心的喜欢 《 大学语文》教学。所 以教师应该 做到加强 自身的修养 ,以积极的情感影响学生 。要 激发学生 良好的情感 ,教师首先应加强 自身的情感 修养,教学 中要有 良好的责任感 与敬业精神。这 样 ,讲课时就会精神饱满课 ,它培养大 学生健康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良好而稳定 的心 态 ,独特的审美气质与创造力 。大学语文所讲授的 课文都是古今中外名家情感的结晶和升华 ,教学的 过程就是与名家心灵的交融和感悟 。因此 ,教师在 讲授课文时就要挖掘这种情感的亮色 ,注重情境的
丰富学生情感促进人格健全——论大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

湘南学院学报
Jun l f ag a iesy o ra nn nUnvri o Xi t
De c.,0 2 09
第 3 卷第 6 0 期
V0 . O No. 13 6
丰 富学 生情 感 促进 人格 健 全
— —
论 大学语 文教 学 中审美情感 的培养
感的熏陶、 冲击 、 融会之中 , 身临其境 , 体验人生 , 积淀 情感 。让 语文 学 习的过 程成 为一种 精神享 受 、 情操 陶 冶、 体现 生命价 值 的过程 , 而丰 富学生情 感 , 从 促进 人
格健 全 。
一
情感 。情感是 人 们对 于 客 观 事物 是 否 符合 每 个 人 需 感 受 真 情 关 爱 。 味 美 好 情 感 体 要而产 生 的态 度体验 , 是人 们复 杂心 里活 动 的一 种 反 应 。在 教育教 学 过程 中 , 感 既是 影 响 学 习 的 因 素 , 情 情感 是一 种复 杂的 心理现 象 , 既是 人们 意识 活 它 又是教 育 的结 果 ; 学 中没 有 情 感 的参 与 , 果 也 不 动 的重要 动力 , 教 效 又是 人们 表达思 想 和沟通感 情 的重 要 教 会太理 想 。苏 霍姆林 斯基 说 :情 感如 同肥 沃 的土壤 , 途径 。正 因为 如此 , 师 的情感 在教 育过 程 中具有 重 “
兼美 的文章充 满着对 祖 国 、 对人 民 、 大 自然 、 对 对亲 朋 身 心地 投入 , 学生 倾 入 强 烈 的热 爱 之 情 , 对 让学 生 感 好友 、 同志 的 深挚 情感 , 里行 间洋 溢着 或 优 美 俊 受教 师 的真情 , 味美好 的情感 。热 爱学 生是 教 师必 对 字 体
大学教案技能情感目标

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知识,包括文学作品的基本类型、特点、表现手法等;(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3)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我国文学发展的脉络。
2. 技能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2)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使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类型、特点、表现手法;(2)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3)了解我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2)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3)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 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知识:讲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类型、特点、表现手法等。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情感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第一 , 学生 学 习语 文 的 态度 发 生 变化 。通 大
生活 中稍 遇挫 折便会 产 生失 意 、 郁等 情绪 , 而 抑 进 造成 行为 失控 的悲 剧 , 人触 目惊 心 。现状 说 明 , 让
情 感 教育势 在 必行 。马 克思说 :教 育绝 非单 纯 的 “
过 调查 , 我们 不得 不 面对这 样一 个现 实 , 学生 对 大 待语 文 的态 度 远 不 如 中小 学 时 期 。他 们 认 为 , 大
观形 成 的情感 教 育 却 被 忽视 , 导致 了学 生 的感 情 饥饿 。不 少学 生智 商 发 达 , 商 却 难 以 及 格 。还 情
有一 些学 生 以 自我 为 中 , 弱 的心灵 不 堪一击 。 脆
对 当下 大学 语文 的教 学 现 状 来 说 , 践情 感 教 育 实
已经成 为一 种迫 切 的需要 。
心 , 动 他 们 的积 极 性 , 而让 学生 自发地 学 习 。 调 从
商理 论认 为 : 以往 的教 育体 系对 于 学 生 的 情绪 智
力 培养 不够 , 当代 教 育在 关 注 学 生 智 力 成 长 的 同
时, 应该 同时关 注学 习者情 绪智 力 的成长 。
目前 , 我国 面临 的教 育现状 , 也是 认 知教 育被 放 在 了头等重 要 的地 位 ; 关 系 到一 代 青 年 人 生 而
学语 文 只是一 门公 共课 , 有专业 课 重要 , 没 因而 把 它 降到 中学 阶段 的副课 之列 。甚 至有 不少 学生平
文 化传 递 , 育 之为教 育 , 教 正是 在 于它是 一种 人格
心灵 的唤醒 。[ 大学语 文课 堂是 实践 情感 教 育 的 ”1
时不 认 真听课 , 临考时 背一 下 , 到学 分就 万事 大 拿 吉 了 。在 现代 教育 中, 感 因素虽 非智 力 因素 , 情 但
浅谈《大学语文》教学对大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

l 大学语 文教师 行为对 学生成 长的影 响
教 师 行 为对 学 生 的影 响是 巨 大 的 , 生 的 成 长 , 很 大 学 在
程度上受到教师的影 响 , 特别是 在大学阶段 , 大学 生有着更 敏锐 的观察力 。 他们不只是注 意教师在课 堂教学 中的表现 , 也关注着教师在课下 的一言一行 。 教学过 程是一个互动 的过程。教师 在教学过 程 中的态
6 0
辽宁科 技学 院学报
第l 2卷
文章编 号 :0 8— 73 2 1 )4— 0 0— 3 10 32 (00 0 06 0
浅 谈《 学 语文》 学对大 学生健 康情 感 的培养 大 教
檀 雅斌
( 辽宁科技 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 , 辽宁 本溪 l7 0 ) 04 1 摘要 : 大学语文> 《 作为培养大学生人 文精神 、 营造 大学文化氛 围的一门基础课程 , 在培养青年学生 良好品德、 健康情感方 面有着得 天独厚 的条件。若能有效利 用《 大学语文》 堂 , 中华 民族 的优 秀文化 陶冶学生的情操 , 课 用 激励他 们的 爱国主义热
2 大 学语文课 堂教学 对学生健 康情感 的培养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 , 仅仅注 意对学生 进行 听、 读 、 说、 写 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 , 把培养学生 良好 的品德 、 康的情 应 健 感容纳到语文教学 中去 , 在传授课本知识 , 训练学生理解 课 文内容, 驾驭语言文字的同时, 使他们树立热爱祖国, 热爱社
课上传授给学生 的知 识必 须要准确元误 , 一旦 出现失误 , 一
定要采取明确的态度 , 知错必改 。教 师在不断 学习 , 提高 自 身业务素质的同时, 注意完善 自己, 用认 真、 勤勉 正直 的品
启思导行,情感育人——对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育的思考

启思导行,情感育人——对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育的思考摘要:本文以大学语文的情感启思为出发点,立足高职高专教育,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注重人文精神,职业素养和爱国情感的育成,使学生感受语言之妙,感悟文学之美,感知民族之魂,感恩祖国之爱,从而达到铸魂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启思;人文;情感大学语文是高职高专院校为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公共基础课。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基础性、工具性与审美性、人文性的统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里仅有的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整个高职高专学科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
因此在高职高专教育环节中如何注重人文精神与职业素养的养成,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明确目标,因材施教首先要明确定位,高职语文,重心还在语文,这是它的学科属性。
既然是语文,就要完成语文应该完成的任务,应该用来传承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由于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培养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服务的,因此,高职阶段的语文课还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职业需要、专业需要,积极渗透职业元素。
学科属性和职业元素的相互渗透,才构成高职语文独有的学科定位。
其次,发挥学生的优势因材施教,当今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对于部分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善于集体讨论,各抒己见。
针对这样的学生群体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注重教学的条理性,生动性,采用更多的学习手段,增加游戏,活动,符号,图画,表演,音乐,身体语言等方式的运用,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活泼性,生动性,丰富性。
二、启思导行,人文熏陶在全日制高职高专院校里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大学语文》标准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大学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大学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理解《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把握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
2. 分析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作品中的深层含义,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将作品中的文学元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目的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课文阅读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
2.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所学作品的读书笔记。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课文阅读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深入理解作品的意义。
2.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所学作品的论文。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等。
大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育人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一 置城 080 4oo )
摘要 :大学语文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大学语 文教学的情感 育人 功能,对学生 “ 情商” 的
培养功效是其它任何课程所不 能替代 的。教 师要充分 利用课 堂这 一教学 平 台,以教 材 ( 品) 为媒 作
介 ,培养学生 的道德感 、理智感、美感 。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情感 ;审美;育人 中图分类号 :G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 8 5 (0 8 l 0 3 2 72 0 8 30 20 )0 —0 6 —0
大学语文在高校人文教育中有责无旁贷的义务与得天独 见, , 秋 无论从自 然意义还是从人文意义上都蕴含着一种心中的 厚 优势。 我 的 当 们说到大 文的 学语 时候, 们是在说文 我 学中 “ 情。 乎 我 能懂得“ 这个字, 的 愁” 明 此, 们就 愁” 为什么只能由 秋 语言 言中 文学, 和语 的 我们是在审 视语言和 文学所承载的 与心组成, 博大 而不能由 夏与心或春与心组成, 就能理解古人为什么 愁” 就能明白” 秋思” 的丰富含义。明乎 深厚的 化, 欣赏品 语言 和文 美, 在体 文 是在 味 之美 学之 是 验语言 最爱把“ 放在秋天来写, 与 学所 的丰富 感, 文 蕴含 的情 是在传承 一种民 精神。 族 语文与 此, 们也 较容 走进 我 就比 易 古人的 灵号睛 世界, 理解欧 心 感 就能 其它 课 人文 程最大 不同 的 就在于 情感性, 它的 “ 情感” 一特征 这 阳 为什么 草木之 联 人的“ 感 修 会由 飘零 想到 百忧 其 万事 , 劳其 把语文与其它意识形态和人文科学课程, 特别是社会科学课程 形”王实甫为什么用“ , 下西风, 黄叶纷飞, 染寒烟, 衰草凄迷” 的 区别开来。大学语文正好弥补了 其它社会与人文课程缺乏情感 氛围 来衬 莺莺 托 与张生的 恨别绪, 远“ 离 马致 枯藤老 树昏 小 鸦, 性这一不足。大学语文情感育人的功能对学生“ 情商” 的培养 桥流 人家, 西风 水 古道 瘦马” 凄 秋景为 能 千百 的 美 什么 牵动 代人 功效 它任 课程 能替代的, 育人是“ 神成人” 的情思。李白怀才不遇之愁、 是其 何 所不 情感 精 的 杜甫伤时忧民 之愁、 李商隐巴山夜 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隋 感育人的 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人的道 雨之愁、 柳永羁旅行驿之愁、 李清照家破人亡之愁、 刘过故地重 德感、 理智感、 美感的 培养上, 大学语文课程情感育人的功能主 游 之愁、 游 无路之 辛弃 陆 请缨 愁、 疾报国 之愁、 无门 屈大均削 发 要是通过学生对教材即作品的阅读欣赏来实现的。 秋 林之愁、 秋瑾知音 难觅之愁, 无不与“ 字相 体验这 都 秋” 联。 要用历史文化的眼光解读作品, 培养学生的理智感 些愁、 品味这些愁、 感悟这些愁, 就是与古贤人对话, 就是在接受 要认识文化层面上的文学作品, 必须认识文化层面上的 语 心灵 洗礼、 的 情感的 冶。 是要 们的 学 愁善 而 陶 它不 我 同 去多 感, 言文字。充分认识汉字的文化性质, 有助于我们挖掘作品的文 是教 们的 学 我 同 从先贤 那里认识到 前哲 人眭 之美和 之美。 人格 化意蕴。对一门课程而言,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立足教材, 又超越 这样通过语言( 汉字) 所蕴含的文化来揭示文学的意义和情感, 教材。就“ 大学语文” 而言, 超越教材很重要的一面即充分挖掘 使看 来毫 干的 主 作品既 有丰 彩又 蕴相 不相 多个 体的 具 富多 意 通 作品的文化意蕴, 把作品放到阔大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来审 的强烈的人文精神, 这种建立在文化层面上的大学语文情感育 视、 而抓住某些关键性的字词往往有助于文化圈的建立, 人的功能, 观照, 是没有哪一门 课程能相比的。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使教材产生“ 格式塔质” 。比如读古诗, 学生接触最多的是“ 对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同样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读山水文学, 愁” 就 字, 体验最多的是愁情。“ , 愁”也是一个会意字。中国人的哲 不能不懂中国人的“ 然” 自 情结, 不能不具备儒释道三家的基本 学是天人合一的哲学, 表现在汉字构造上, 就往往取法自 然与人 知识。 道家的审美自 佛家的参晤自 儒家的比德自 然、 然、 然使古 水文 品 不同 美形态, 现出中 文人 的审 表 国 不同 类自 身。自 然界的 秋天, 万木凋 肃杀凄凉, 触动人的 代山 学作 呈现出 零, 极易 思 家思亲之情和身世沉浮之感。与 自 然界的肃杀秋天相应, 古代 的人格精神和价值取向。而外儒内道的人生境界、 以出世之心 的刑部称秋官, 死囚也往往在秋后问斩; 战事也往往在秋天进 做 人世 之事的 态度 往往 人生 又 使许多 品体 多 文化晴 作 现出 元的 行, 弃 《 子》 沙场秋点兵” 辛 疾的 破阵 有“ 之句; 古人以 五音分配 操。明白了 这一点, 无论是读哪一类的作品, 你都可以从中 得到 四 秋天 “ 声, “ 也, 时, 为 商” 商即 伤” 取物既老而悲伤之意。可 美的 陶冶, 神的 精 愉悦, 做出自 情 评判。 己的 感 二、 昧 品 语言之 领略 之美, 学生 感 妙, 文学 培养 的美 收稿 日期 : o— 1_ 1 7 o -8 在大学语文课中, 固然也需要诠释语言, 但更重要的是引 作 者简介 :张建 军 (93一) 男, 山 西 阳城 人 ,晋 城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17 导学生品味语言( 诠释与品味是不一样的) 。因为文学作品那 讲 师,硕 士。 不可言传的 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咀嚼才能体验、 美, 感受、 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作者:盛惠
来源:《学园》2013年第35期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情感教学更是一门艺术,大学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讲解知识,教师应以情感教学的方式去引导、打动学生,让他们在情感的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发展认识,陶冶心灵,以更加积极主动、充满兴趣的状态进入到语文学习中。
【关键词】情感教学情感互动情感参与大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054-02
在高校,大学语文不是必修课,而是一门公共课,有的专业会开设这门课,也有的专业不会开设。
这虽然体现了一种自由与宽松,但对于语文教育来说,无疑加大了难度。
学生会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不像英语一样有硬性的要求,要过级,甚至考研也是必考科目。
学生宁愿花时间去背英语单词,也不愿花时间去背几首诗词、读几篇文章。
当然,这也不是高校课程设置导致的,而是整个社会大环境造成的。
面对这些,如何在有限课时的大学语文课上,让学生以一种严肃、认真甚至尊敬的态度去学习语文?从被动地学习变成主动地学习?从学习变成热爱?这是大学语文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
笔者认为,情感教育应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更侧重于知识的讲解、传授与基础能力的培养,而很少注意到情感熏陶与培养,而使得中学语文教学变得一板一眼、枯燥无味,这与应试教育有关。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升学,在考卷上,如果学生的答案不“标准”,或太新异,那么分数也不会太高。
但是这些问题在大学语文教育中都不存在,大学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没有了应试的局限,相对来说,教学方面还是比较自由与宽松的,当然,这是优点,也是缺点。
因为自由、宽松,所以,学生的态度容易变得散漫、不严肃、不认真。
加之同一所学校里有的专业开设有语文课,有的专业却没有开设,学生就会认为语文课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既然这样,就不必花时间、精力去对待,这无形中又加大了大学语文教学的难度。
针对这些,就更需要教师以一种负责、严谨的态度去进行教学,学会“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让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多元,充满吸引力。
一鼓励学生多思、多讲
大学生的思想情感相对于中学生来说会成熟一些、丰富一些,他们的视野开阔了,想法也多样化了,不会像中学时拘泥于应试教育,这是大学语文教师应及时发现并加以利用的特点。
因为不用拘泥于应试教育,所以语文教育可以相对自由些,应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体会,甚至是对一些已约定俗成、达成共识的东西提出质疑。
当然,这要建立在合理、合适、合宜的基础上,不能天马行空,这就需要教师的把握与正确的引导。
以柳宗元《三戒并序》为例,在讲解时,可以先给学生介绍关于《三戒》的传统解读,然后引导学生谈
谈自己的想法,麋、驴、鼠到底暗喻了什么人?是不是如传统解读中所认为的“不知推己之本”、“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①有的学生不认同这种传统解读,认为这些解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作者的一种表现,很多学生认为麋、驴、鼠三种动物很傻很天真。
麋很小就被临江之人抱回家养,家犬碍于主人的威慑,不敢吃它,一直装作与它很友善,而它竟真的认为犬是它的好朋友,三年后,出门看见外犬,也认为它们会跟自己很友善,还想与它们嬉戏,却不幸被“杀食”。
驴则是被好事者带进黔地,结果被虎吃掉,而驴从头到尾都是被动者,没做过任何过分的事,被人带进黔地,被虎观察、挑衅、“荡倚冲冒”②,最后“断其喉,尽其肉”③。
鼠则因为是永某氏的生肖神,因而被永某氏善待,但后来人却不这样,而是“杀鼠如丘”④。
鼠被永某氏“宠”惯了,结果反害了自己,如果房子的主人一开始就不是永某氏,鼠们也不会那么放肆,它们会知道偷吃了东西之后要躲藏起来,没人的时候再出来偷,不会成群结队肆无忌惮地出来,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杀鼠如丘”。
当鼓励学生说出这些属于他们自己的想法时,学生实际已积极参与到课文中,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自顾自说,学生会从这种参与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认识,获得参与后的满足感。
二以情感带动教学
作为一名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生硬地讲解、传授知识,是达不到情感教育的要求的。
有的教师尽管知识面很广、学历很高、科研很多,但并不代表他就懂得情感教育。
笔者认为,情感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育者首先要充满情感。
大学生的情感是复杂的,也是丰富的,他们中的大多数愿意和老师交流、沟通,在课堂上则表现为师生间的情感互动。
教师通过对课文的讲解,把自己对课文的感知、评价传达给学生,这种传递过程实际就是一种情感互动。
另外,这个过程应充满了审美与智慧,而不是照本宣科,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这也是一种情感互动。
如《子衿》,此类篇目涉及爱情,对于大学生来说,爱情不再是需要回避的话题,所以,教师可以把诗中那个痴情等待恋人的女子以及她对恋人的爱与思念、盼望与等候充分描述给学生。
当然,这种描述必然是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体会与感情,这一切都离不开情感的参与。
当你声情并茂地讲解这首诗时,学生会被你打动、被你吸引,被你带入到诗的情境中,体悟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调动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
从而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三通过形式不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
1.通过朗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朗读可以是教师朗读或是学生朗读。
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原文的印象,还可以产生一些新的感受。
2.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以此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作者所塑造的人物的思想与情感。
如《茶馆》一文,文中涉及的人物很多,可以让学生自愿报名参演,或由教
师指定。
参加角色扮演的同学会反复去读,去理解角色的语言、行为与情感等,没有参加的学生也可以评价参演同学的语言、扮演等是否贴近角色,从而加深对课文的领悟。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原本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讲述生动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新鲜感。
如《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聊斋志异·婴宁》等篇章,都可以先将影像资料放给学生看,然后再进行解读,这样学生对文章涉及的人物、情节等都会有较深的印象,从而更容易理解课文。
4.开展演讲比赛、写作训练等活动
这些活动不一定与教材中的课文相关,大学的语文教学本也不应局限在教材中。
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锻炼其能力,而且活动中学生必然调动情感因素去准备、参与。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非常重要,方式、方法也很多。
作为教师,只要以一种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愿意多花些时间与精力,就会思考、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方法,让大学的语文课不再乏味、不再被动、不再可有可无,取而代之的是成为学生真正重视的必修课。
注释
①《三戒》并序·临江之麋
②③《三戒》并序·黔之驴
④《三戒》并序·永某氏之鼠
参考文献
[1]李永红.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析[J].新一代(下半月),2012(1)
〔责任编辑:庞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