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文)试题

合集下载

石家庄市高一3月月考(普通班、实验班)地理(文)试题C卷

石家庄市高一3月月考(普通班、实验班)地理(文)试题C卷

石家庄市高一3月月考(普通班、实验班)地理(文)试题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3题;共84分)1. (6分) (2018高二下·应县期末)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

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

如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 热量B . 光照C . 降水D . 地形(2)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①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②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③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④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3)某游客中秋节去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见到的农业景观与下列诗句最吻合的是()A . 家家打稻趁霜晴B . 新雨山头荔枝熟C . 小麦登场雨熟梅D . 梨花淡白柳深青2. (6分) (2017高一下·巴彦淖尔月考) 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

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

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有非常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其中属于非可再生的是()A . 石油、天然气B . 天然气、太阳能C . 太阳能、风能D . 天然气、风能(2)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A . 网状分布B . “之”字型分布C . 带状分布D . 环状分布(3)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 . 地形B . 气候C . 水源D . 土壤3. (2分)杭州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增温幅度为0.28℃/10年。

而全球百年增温幅度为0.74℃,中国百年增温幅度为0.91℃。

杭州的增温速度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了。

河北省石家庄市 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 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

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A. 逋慢(bǔ) 拔擢(zhuó) 期功(qī) 轻飏(yáng)茕茕孑立(qióng)B. 洗马(xiǎn) 出岫(xiù)抟(tuán)弄睇眄(miǎn)舸(gě)舰迷津C. 北冥(míng)优渥(wò) 簪(zān)笏遄(chuán)飞决(júe)起而飞D. 潦(liáo)水台隍(huáng)霰弹(sǎn)栖隐(qī)门衰祚薄(zhuò)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景翳翳以将入B.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C.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D. 臣具以表闻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野马者,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 蟪蛄不知春秋C.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D.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4.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帝乡不可期 期待B. 今兹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C. 腹犹果然饱的样子D.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夺:改变5.对加点词语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B. 目吴会于云间“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C. 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受屈D. 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作状语,向南6.对加点词语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朝菌不知晦朔请息交以绝游(游学)恨晨光之熹微(怨恨)B. 穷且益坚(困厄,处境艰难绝云气,负青天(穿越)C.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

)D.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授予官职)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承受)7.下列句子中对“之”意思的把握准确的是( )①悟已往之不谏。

高二地理2014-2015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2014-2015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进度检测质量分析高二地理一、试题分析本次试题紧扣新课标的要求,立足于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和运用,考查范围不超纲,注重对读图能力的考查,体现本学科的特点。

选材与问题围绕可持续发展来展开的,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原理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描述或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注重学以致用,加强对考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教学要求。

试题难度适中,只要答对要点都得一部分分数。

本次考试情况如下表:二、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得分率相对较高,2、综合题的读图,识图能力比较差。

利用地图、图表资料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有待加强训练。

所以该题的得分率相对较低,甚至有的考试不答题或者乱答。

有的小题的零分的考生也有。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有学生不答题留空白现象,有的学生答题字迹不清晰,书写不规范。

可能是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答题和书写习惯。

2、学生的表达方式和总结能力相对较差。

可能是学生对地理术语掌握还欠缺。

3、大部分考生还不会读图,分不出地区,图表分析不清楚,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混淆。

4、有部分考生审题不透彻,不按题目要求答题,题目要求填字母却去天汉字。

甚至还有考生填错别字。

5、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识记忆不准确,知识迁移能力差。

四、今后改进措施1、要强化学课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地理问题知识模型。

2、加强读图、析图、用图能力的培养,加强读图和判读图表信息的训练。

3、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4、强化思维训练,掌握解题思路,加强模拟训练。

5、了解学情,及时反馈。

6、注意及时解决学生反馈的的问题。

7、要特别强调学生,答题表达要准确,书写要规范、有层次、答案要简洁、要点要完整、要有逻辑性、不能自相矛盾、字迹要清楚,平时训练就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

8、一定强调学生不能留白卷,不答题。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图1为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1-2题。

1. P 、Q 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 .50米B .200米C .220米D .301米 2. 图中所示的R 河流的流向为A .先流向西南,后流向东南B .先流向西北,再流向东北C .先流向东南,后流向西南D .先流向东北,再流向西北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3-4题。

3. 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A .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 .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C .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D .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4. 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A .aB .bC .cD .d读世界某区域水系分布图(图3),回答5-6题。

5. 图中乙阴影可能为A .山脉B .裂谷图1图2图3C .河流D .海洋 6. 图中季节河的汛期最有可能在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读“安第斯山脉北部地区等高线图”(图4),回答7-9题。

7. 在甲地建设饮用水源地,为避免水体污染,要严格限制开发地区为A .①B .②C .③D .④ 8. 在乙地建设新城镇,主要原因是A .地势较低、交通便捷B .地形开阔、气候凉爽C .接近水源、取水方便D .地壳稳定、少地质灾害 9. 该地区农业开发中,可因地制宜发展A .种植业B .林业C .畜牧业D .渔业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图5),回答10-11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含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含解析

石家庄二中2022级高一年级10月份月考地理试题(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金星,它不是光源,人们称它为“启明星”。

下图是太阳系部分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被称为“启明星”的是()A.MB.JC.VD.W2.“狮子座流星雨”来源于()A.M轨道与V轨道之间B.V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C.地球轨道与W轨道之间D.W轨道与J轨道之间蓝巨星是非常巨大的蓝色星球,亮度是太阳的五百倍以上,但其寿命却比太阳短得多;其引力较强,有时会吞噬行星。

宇宙中的蓝巨星很多,但一般认为,以其为中心绕转的天体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极小。

完成3~4题。

3.蓝巨星属于()A.星云B.恒星C.行星D.卫星4.围绕蓝巨星运行的天体很难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①光照条件差②宇宙环境不安全③体积太小④温度过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

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

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顺利实施近火制动,正式踏入环绕火星轨道。

5月15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和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突破: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真正“踏上”火星的国家,也是首次火星探测即实现着陆的国家。

据此,完成5~6题。

5.火星表面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表面,主要原因是()A.太阳活动极强B.轨道半径很大C.距离太阳更远D.空气密度超低6.“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进入环火星轨道后()①脱离了地月系②脱离了太阳系③始终在银河系④进入了河外星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17年6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天文观测卫星“慧眼”,假设此卫星观测到一次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如图)。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月球绕地球作自西向东公转,在地球上的观测者可以观测到月球、地内行星经过太阳表面的天象,且前者比后者经过日面的时间短。

下图为甲地观测到的正午、子夜太阳高度年内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若h为22°,则该地夏至日子夜太阳高度为()A. 12.5°B. 23.5°C. 29°D. 34.5°2. 若观测者在甲地某日先后观测到月球、水星经过太阳表面的天象,则第二天正午三大天体在星空中的位置可能是()A. B.C. D.【答案】1. A 2. C【解析】【1题详解】甲地夏至日正午、子夜太阳高度均大于0,说明甲地位于北半球且出现极昼。

设甲地的纬度为X°,则甲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H=90°-(X°-23.5°),子夜的太阳高度h=90-(90°-X°+90°-23.5°),H-h=22°。

可知X°=79°,代入h=90-(90°-X°+90°-23.5°)公式,可得h=12.5°,A正确。

故选A。

【2题详解】在此天象观测中,太阳的位置相对不动,地球不断在自西向东自转,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月球运行到日地之间、自东向西经过太阳表面,在图应该是自东向西运动,月球比水星经过日面的时间短,说明月球视运动速度快于水星。

水星绕太阳公转要88天,水星在日地之间、经过日面时的运动方向在图中是自西向东运动,某日水星经过日面时,第二天正午水星应该位于图中太阳东侧,AB错误。

月球视运动速度快于水星,自东向西运动,第二天正午月球应该位于图中太阳西侧较远位置,C正确,D错误。

故选C。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6、11为多选,其余为单选,共12小题,共48分。

下列各小题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为了减少光学元件的反射损失,可在光学元件表面镀上一层增透膜,利用薄膜的干涉相消来减少反射光。

如果照相机镜头所镀膜对绿光的折射率为n ,厚度为d ,它使绿光在垂直入射时反射光完全抵消,那么绿光在真空中的波长λ0为( ) A.4d B.4nd C 。

4d D 。

4nd2.一束光线从折射率为1。

5的玻璃内射向空气,在界面上的入射角为45°.下面四个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3.下图所示的4种明暗相间的条纹,分别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以及黄光、紫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灰黑色部分表示亮纹)。

则在下面的四个图中从左往右排列,亮条纹的颜色依次是( )4.关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B.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5.一平行板电容器与一自感线圈组成振荡电路,要使此振荡电路的周期变大,以下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电容器两极间的距离B.减少线圈的匝数C.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D.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的同时,减少线圈的匝数6.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医院里常用X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B.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C.在人造卫星上对地球进行拍摄是利用紫外线有较好的分辨能力D.在人造卫星上对地球进行拍摄是利用红外线有较好的穿透云雾烟尘的能力7.属于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的是:在不同的惯性系中( ) A.真空中光速不变B.时间间隔具有相对性C.物体的质量不变D.物体的能量与质量成正比8.电磁波包含了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等,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A.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γ射线B.红外线、无线电波、γ射线、紫外线C.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D.紫外线、无线电波、γ射线、红外线9.在学习光的色散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让某特制的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玻璃较厚),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b,已知a光是红光,而b光是蓝光,你认为图中哪个光路图是正确的()10.某学习小组为探究影响干涉条纹宽度的因素,在实验室用蓝光做了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蓝、暗相间的平行条纹,设相邻两条蓝条纹间的距离为Δx.你认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单缝到双缝间的距离越大,Δx就越大B.双缝之间的距离越大,Δx就越大C.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越大,Δx就越大D.双缝间的距离不变,双缝的每条缝的宽度越大,Δx就增大11.下列关于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一种横波P B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白光经光密三棱镜折射发生色散时,红光的偏折角最大D .当日光灯启动时,旁边的收音机会发出“咯咯"声,这是由于电磁波的干扰造成的12、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 ,直径MN ,一细束白光从Q 点垂直于直径MN 玻璃砖,从玻璃砖的圆弧面射出后,打到光屏P 得到由红到紫的彩色光带。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图,回答1-3题.1.当北京时间是5月1日8时,上图中哪一点的区时刚好是4月30日20时A.AB.BC.CD.D2.一架飞机6月22日从C点飞往A点,沿直线飞行,飞机朝哪个方向飞行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3.当C点的区时为6月22日4时,此刻全球以哪两条经线为界,分属两个日期A.20°W和160°E B.120°E和180°C.160°E和180° D.60°W和180°4.东亚地势的总特点表现为()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B.中部高、四周低,高差较大C.东南高、西北低D.自西北向东南降低5.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A.日本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上B.日本最高山为富士山,它是一座活火山C.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D.日本境内多山,3/4是山地和丘陵6.日本河流短小、水流湍急的主要原因是()①国土面积狭小②森林资源丰富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④降水丰富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关于日本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日本比较丰富的资源是A.石油 B.煤炭 C.铁矿石 D.水能8.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B.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大C.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D.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9.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地理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马来西亚可见成片的橡胶园B.泰国可见成群的大象C.“新马泰”旅游资源最具有特色的是热带风光D.新加坡海峡波浪滔天10.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读冬季某区域等压线图,据此回答11—13小题.h11.图中等压线数值排列正确的是A.P3>P2>P1 B.P1>P3>P2C.P l>P2>P3 D.P2>P3>P112.此时a点盛行风是A.东南风 B.西北风C.东北风 D.西南风13.造成该季节群岛上降雪集中于h沿线地区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纬度 C.气压 D.海陆位置14.有关中南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河南北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和萨尔温江B.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太平洋C.地处低纬,属于热带雨林气候D.湄公河平原是农业比较发达的重要农业区读下列气候资料,回答第15~17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文)试题一、选择题。

(共60分)1.下列现象或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南极无人区冰山相撞 B.郑州市下冰雹,损失严重C.107国道一货车撞击护栏 D.酸雨危害生物体2.下列反映自然灾害社会属性的是( )A.热带风暴“艾利”形成于西北太平洋后逐渐加强为台风B.贵州盘县发生煤矿透水事故 C.近年来黄土高原和东南丘陵的水土流失D.墨西哥发生7.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2012年3月23日,旱灾已造成云南16个州市125个县(市、区)790.10万人受灾,413座小型水库干涸,农作物受灾面积67.66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8.67亿元。

据此完成3~4题。

3.上述灾害是由哪一个圈层的变异活动引起的( )A.大气圈B.岩石圈 C.生物圈 D.水圈4.上述灾害常会引起蝗灾,这所体现的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A.广泛性 B.区域性 C.不确定性D.联系性亚洲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大洲,澳大利亚大陆、西欧则是自然灾害发生较少的区域。

据此完成5~6题。

5.材料反映出自然灾害的特征是 ( )A.广泛性 B.区域性 C.频繁性 D.不可避免性6.西欧自然灾害较少的原因是( )①位于板块内部,以平原地形为主②气候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③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④地处温带大陆的西岸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读“2011年全球大地震(7级以上)列表”,回答7~9题。

发生日期国家或地区震级震源深度2011.1.1 阿根廷7.0 576.8 km2011.1.2 智利7.1 25.1 km2011.1.13 瓦努阿图群岛7.0 9 km2011.1.18 巴基斯坦7.2 68 km2011.3.9 日本本州东海岸7.2 32 km2011.3.1120 km日本宫城县以东海域9.07.从震源深度上考虑,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智利地震 B.阿根廷地震 C.日本“3·11”地震 D.巴基斯坦地震8.上述地震中属于同一地震带的是( )A.巴基斯坦地震和智利地震 B.阿根廷地震和巴基斯坦地震C.日本“3·9”地震和巴基斯坦地震D.智利地震和日本“3·11”地震9.阿根廷地震与瓦努阿图群岛地震震级相同,表明( )A.破坏程度相同 B.都可以诱发海啸C.释放的地球内能相同 D.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同2012年3月23日厦门晚报消息,根据海洋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厦门海区将发生1~2次较强的台风风暴潮,风暴潮影响程度接近或略强于去年。

据此回答10~11题。

10.该类型的风暴潮多发生的时间是( )A.春夏B.夏秋 C.秋冬 D.春秋11.下列选项属于该风暴潮特点的是( )①来势猛,速度快②强度大③破坏力强④增水过程相对缓慢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新华网2012年6月26日消息,据俄塔社报道,截至6月25日早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森林火灾重灾区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已有16个地区的森林着火,过火面积已由本月中旬的7 160公顷增至1.26万公顷。

火灾主要集中区域被密集森林覆盖,还有2 000多公顷受灾地区集中在草原地带。

据此回答12~13题。

12.材料中的灾害所属的自然灾害类型为( )A.气象灾害B.地质灾害 C.海洋灾害 D.生物灾害13.俄罗斯森林火灾的主要危害不包括( )A.烧毁大量林木和牧草B.会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C.使大量植被遭到破坏D.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阅读下列漫画,完成14~15题。

14.漫画中说明了( )A.人类活动破坏了对流层 B.人类活动破坏了高层大气C.人类活动破坏了平流层 D.人类活动破坏了臭氧层15.臭氧层正在不断减少的人为原因是( )A.核电站的建设 B.制冷工业的发展 C.热电工业的发展 D.常规能源的使用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是( )A.洪涝灾害 B.地面沉降 C.海水入侵D.大水漫灌17.造成图中问题的原因是( )A.洪涝灾害 B.地面沉降 C.海水入侵 D.过度抽取地下水读“我国自然灾害统计图”,完成18~20题。

18.图中内容说明我国自然灾害有什么特点( )A.种类多 B.灾次频发 C.受灾人口与损失严重 D.地区差异显著19.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灾情特别严重的原因是( )①耕地集中②人口众多③灾种集中④农作物播种面积广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与东南部相比,西北部牧业灾害,具有更大的风险和更重的灾情是因为西部地区①草原面积广阔,经济落后②经营粗放,靠天养畜③自然灾害种类多样④农业受灾体脆弱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1.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的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A.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C.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②④23.下列关于滑坡、泥石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沟谷中B.滑坡、泥石流的发生会给农田、建筑物、道路带来巨大的灾难C.山区的开山筑路、修渠建库能增加环境的稳定性,不会诱发滑坡、泥石流D.山地丘陵区是滑坡的多发区中广网2012年5月24日消息,据国家气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春季(3~5月)全国降水量普遍偏少,华北和西南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旱情,而且还有进一步发展趋势。

据此回答24~27题。

24.目前,我国最容易发生旱灾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东北地区25.下面对我国干旱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的干旱主要发生在春季 B.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发生时,北方降水也很少C.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干旱将得到缓解D.台风带来的降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江地区的伏旱26.关于我国干旱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A.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将减少干旱的发生B.耕地复种指数的增加可加大干旱的发生频率和程度C.人口数量的增加是用水量增加的唯一因素D.为减少干旱发生,应减缓工业生产27.下列关于干旱的谚语与地区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旱B.“春雨贵如油”——华北地区的春旱C.“春旱不算早,夏旱减一半”——长江地区的伏旱D.“三天一小旱,五天一大旱”——东北地区的夏旱中央气象台2012年4月1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预报:今年第1号热带风暴“帕卡”的中心已于4月1日16时前后在越南巴地头顿省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

预计“帕卡”将以每小时20千米左右的速度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结合下图,回答28~30题。

28.4月1日16时左右,当“帕卡”于越南南部沿海登陆时,胡志明市的风向为()A.东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29.“帕卡”登陆后可能()A.风速减小,强度增大B.强度减弱,暴雨不减C.风力增大,产生风暴潮D.受摩擦力影响,中心气流下沉30.若判断天气图中的热带风暴“帕卡”能否影响台湾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帕卡”的A.形成原因B.形成源地C.移动路径D.移动快慢31﹒近几年,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其相关的另一种灾害是A﹒寒潮 B﹒干旱 C﹒雷雨 D﹒洪涝32.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33.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34.修建大型水库,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A.水灾B.旱灾C.地震D.寒潮35﹒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36.影响我国的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春季和秋季 D.秋季和冬季37.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38.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39.下列人类活动中,最有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A.围湖造田B.垦殖草原C.陡坡修筑梯田D.过度抽取地下水40.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有逐年下降的趋势B.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唯一源地C.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D.台风能减缓我国华北地区伏旱的旱情二、综合题(共40分)41.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1: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2:“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材料3: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季节分配(占年总量%)。

地区春雨夏雨秋雨冬雨华南地区11 43 39 7华北平原9.8 73 13 4.2长江中下游22 45 1815西北干旱区32 29 10 29(1)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图中A、B、C是我国三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A、B两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材料1:自2012年1月23日以来,受频频袭来的冷空气影响,亚欧部分地区持续遭遇极寒天气,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百年来的最低气温。

我国内蒙古、黑龙江部分地区,最低气温持续跌破-40℃,欧洲超过550人因寒冷天气身亡;日本许多地区普降特大暴雪,个别地区积雪超过3米。

中国气象局的专家介绍,北极涛动、拉尼娜现象是引起这次极端天气的罪魁祸首。

北极涛动是北极高空的气压高于常年数值,将更多冷空气挤向中纬度地区的现象。

材料2:“日本暴雪分布图”。

42、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发生在南极地区的极寒天气比本次亚欧部分地区的极寒天气严重的多,它们属于自然灾害吗?为什么?(3分)(2)材料1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哪些特点?(3分)(3)据图描述本次极寒天气中日本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

(4分)43、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会给人类造成生命和物质财产的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