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传播需遵循的六个原则
地方新闻传播特点
地方新闻传播特点1、地方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第一,地方性原则。
地方新闻传播中的地方性指的是生活习俗特色、语言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环境特色和地域特色等方面与其他新闻类型存在的差异,所以,地方新闻传播过程应符合地方性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保证其所制作的新闻更加符合地方观众的需要,更具有亲切感,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和地方特色。
第二,新鲜性原则。
对于地方新闻的传播过程来说,因其距离新闻发生的现场更近,因而地方新闻具有得天独厚的新鲜性优势,然而,也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第一是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足,若新闻采编过程遇到较大的困难,则采编人员会畏首畏尾,导致新闻信息的流失;第二是缺乏求新意识,缺乏提炼和挖掘新闻的能力,不愿抢新闻;第三是新闻的传播条件受到限制;第四是新闻传播版面有限,导致新鲜性流失。
因此,地方新闻采编人员应主动提高其提炼和挖掘新闻的能力,抓住新闻的新鲜性,提高地方新闻的传播质量。
第三,客观性原则。
新闻的客观性是一种十分先进的现代新闻传播理念,其与新闻信息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脱离了客观性的新闻就失去了真实性。
地方新闻传播过程的客观性原则,需要从下述两个方面加以把握:一方面是在客观性报道中融入指导性新闻,尤其是地市级报纸通常为机关把,因而其基本功能为新闻的指导性,而要避免盲目强调新闻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对客观性原则的基本应用方法进行准确把握,也就是应保证地方新闻传播过程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具体性。
第四,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所有新闻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也是新闻传播权威性提高的基础,因而真实性原则对于新闻工作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
地方新闻传播也应遵循真实性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新闻的传播影响力较小,且传播范围有限,因而读者的层次较低,新闻批评能力较差,所以,地方新闻传播中的真实性观众也通常不会进行认真思考。
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这也是地方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常见误区。
6新闻传播要求
真实
客观
公正 全面 快捷
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含义
1、事实真实
2、总体真实 3、揭示本质
假新闻
无中生有 添枝加叶 道听途说 移花接木 合理想象
《炒蒜高手掷千万买走百斤金条》 《喀什房价两个月就翻倍 》
《金庸去世 》Leabharlann 《西安市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 》
新闻真实的影响因素
准确+平衡+全面+客观+伦理=公正
新闻的不公正性包括: 事实的不准确、不完整、不全面、不深入、没有解释、没有
背景、没有语境。此外还有新闻的事先策划、拒绝报道某件
新闻、拒绝更正失实报道、记者采访报道过程中的傲慢无礼、 报道传言、报道谎言、不核实事实、无信源报道、匿名信源、 煽情、渲染暴力、侵犯隐私等。
新闻传播者的问题 媒体制度和新闻运作模式 政治氛围、社会风气 时效的问题
客观报道
客观报道是通过对事实的精心选择与精心 安排,借客观叙述的形式,巧妙地渗入自
己的看法与观点。(用事实说话)
客观性理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并逐渐成为新闻媒体运作的一个主流 性观念。原因分析: 其一,媒介自身的赢利要求。商业媒介,为了争取更广泛的受众,必须抛弃 党派性论争,而以客观、中立的报道吸引持有不同政见的公众。 “实行客 观性法则有利可图,政治上的中立就是商业上的赢利。” 其二,技术提供的可能性。技术对于客观报道的贡献,主要是电报。当时电 报的昂贵价格和不稳定的技术水平,使得利用电报传递的消息必须简洁、明 了。这就导致了事实第一的风格和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其三,适应了民主政治的需要。客观报道适应了当时美国社会的民主革命的 需要。客观报道重事实轻议论的价值取向,是对受众个人权利的尊重,是对 他们理性的肯定。
新闻宣传管理规定(三篇)
新闻宣传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新闻宣传工作的管理,规范新闻宣传活动的进行,保持社会信誉和媒体形象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新闻宣传工作的组织、管理,包括各级新闻宣传机构、新闻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等。
第三条新闻宣传工作应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四条新闻宣传工作应当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公众传递新闻信息,防止虚假新闻和传媒产业化。
第五条新闻宣传工作应当坚守社会伦理和职业道德,尊重民主法制,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隐私。
第六条新闻宣传工作应当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社会文化建设。
第七条新闻宣传工作应当加强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新闻宣传领导体制,明确各级媒体的职责与权限。
第二章新闻宣传机构管理第八条新闻宣传机构应当按照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预算,并及时向上级媒体主管部门报送。
第九条新闻宣传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新闻宣传工作机构,配备专业人员,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十条新闻宣传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新闻宣传业务的监督和考核制度,定期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评估。
第十一条新闻宣传机构应当依法执行广告管理规定,保证广告内容的真实、合法、合规。
第十二条新闻宣传机构应当与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政府方针政策,做好政府新闻的发布和报道工作。
第十三条新闻宣传机构应当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新闻宣传的开展,增强国家形象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
第三章新闻媒体管理第十四条新闻媒体应当遵守党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新闻,不发布虚假新闻。
第十五条新闻媒体应当确保新闻的时效性,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新闻报道,提高新闻的质量和号召力。
第十六条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对社会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做好事件解读和舆论引导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
新闻语言的基本原则
新闻语言的基本原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闻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文字简洁、准确传达信息的特点。
它是一种对事实进行描述和解释的语言,是新闻传播的核心工具。
新闻语言的基本原则是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语言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可信度。
新闻语言要求准确传达信息。
新闻报道必须准确地传达事实,避免夸大或歪曲事实。
新闻语言要力求简明扼要,清晰表达新闻事件的要点,避免文字冗长或繁琐。
准确传达信息对于新闻报道的可信度至关重要,只有准确传达信息,才能让受众对新闻报道产生信任。
新闻语言要求客观公正。
新闻报道应该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从各个角度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件,避免主观色彩过重或偏颇。
新闻语言应该避免使用情绪化、主观性强的词语,要以客观的视角描述事实,让受众自行判断。
新闻语言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是简练清晰。
在新闻报道中,语言要力求简明扼要,清晰表达新闻事件的要点,避免文字冗长或繁琐。
简练的语言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和理解度,让受众更好地把握新闻事件的要点。
新闻语言还要求用词规范、不造作。
新闻报道中应该使用规范、通俗易懂的词语,避免使用生僻词汇或造作的说辞。
新闻语言要符合受众的语言习惯和理解习惯,使受众能够顺利理解新闻报道。
新闻语言的基本原则是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要求语言简练清晰、用词规范、不造作。
只有遵循这些基本原则,新闻报道才能真实准确地传达信息,让受众对新闻报道产生信任。
希望广大媒体工作者和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报道中严格遵守这些原则,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可信度。
【2000字】第二篇示例:新闻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具有直接传递信息、客观报道事实、简洁准确等特点。
在新闻报道中,准确地传递信息对保持新闻原始性和可信度至关重要。
新闻语言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读者的理解。
新闻语言应当准确。
准确的新闻语言能够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新闻传播知识点总结
新闻传播知识点总结新闻传播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新闻传播着各种信息、观点和意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新闻传播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它不仅是传递信息,更是塑造和影响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力量。
因此,了解新闻传播的知识点对于现代社会的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新闻传播的基本概念、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媒体、新闻传播的原则和规律、新闻传播的政治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一、新闻传播的基本概念新闻传播是指通过各种媒体手段,把公共信息、事件、观点等传递给公众的过程。
新闻传播包括新闻的报道、编辑、发布等环节,以及公众接受、理解和反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媒体是起着承载和传播信息的重要作用。
新闻传播的基本概念包括新闻、传播和媒体。
新闻是指具有时效性、公共性、真实性、权威性和传播性的信息,它是新闻传播的核心内容。
传播是指信息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流动和传递的过程,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将信息传达给受众。
媒体是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和载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形式。
二、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媒体新闻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图像传播、声音传播、视频传播等,而新闻传播的媒体主要包括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媒体的多样化,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媒体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口头传播是指新闻信息通过口语传播的方式进行传达,主要包括演讲、讲座、采访、辩论等形式。
文字传播是指新闻信息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传达,主要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公告等形式。
图像传播是指新闻信息通过图片的方式进行传达,主要包括图片、图表、地图等形式。
声音传播是指新闻信息通过声音的方式进行传达,主要包括广播、录音等形式。
视频传播是指新闻信息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传达,主要包括电视、网络视频、录像等形式。
不同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媒体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联合使用,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新闻单位驻地方机构管理规定
新闻单位驻地方机构管理规定一、基本原则1. 地方机构是新闻单位在地方设立的分支机构,其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2. 地方机构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新闻报道准确、客观、公正,及时传递中央精神,宣传地方形象,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 地方机构的工作职责应与所在地方相关,必须堪称自媒体或地方机构。
4. 地方机构应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新闻素养。
二、机构设置1. 地方机构的设置原则是符合地方实际需要和新闻报道任务,做到适度而不过度。
2. 地方机构的设置应按照专业化、规范化原则,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3. 地方机构的人员配置应合理,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科学化、现代化管理。
三、工作流程1. 地方机构应建立健全新闻工作流程,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地方机构在收集、采访、编辑新闻时,应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杜绝虚假和夸大。
3. 地方机构应加强新闻聚焦,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等,为地方发展发声。
4. 地方机构应善于挖掘地方优秀人才和资源,积极推广宣传。
四、管理制度1. 地方机构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 地方机构应加强对干部职工的考核评价,以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地方机构应建立新闻信息共享机制,与其他新闻单位保持良好沟通与合作。
五、监督机制1. 地方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保证工作的廉洁、公正,杜绝腐败现象。
2. 地方机构应加强对媒体进行监督,及时纠正错误报道,防止不实信息传播。
六、工作安全1. 地方机构应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保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2. 地方机构应加强保密工作,严守国家秘密和商业机密,杜绝泄密事件发生。
七、整体推进1. 地方机构应积极与新闻界、学术界、社会各界沟通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2. 地方机构应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进地方新闻事业的发展。
3. 地方机构应通过创新新闻报道样式和方式,提升新闻传播效果,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
公正:新闻传播活动的最重要道德原则
2.公正的道德境界
就道德境界来说,公正远远低于仁爱和宽恕。 就保障社会合作的效用来说,等利交换和 等害交换(公正)远远重要于无偿给予 (仁爱和宽恕),远远重要于其他一切道 德。
第二章 新闻传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与规 则
第二章 新闻传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与规 则
▪ 思考练习题: ▪ 1、如何理解追求公正是传媒的道德指向? ▪ 2、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不公正
现象。
▪ 主要参阅网站: ▪ 1、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 2、中华传媒网 ▪ 3.中国记协网
第二章 新闻传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与规则
▪ 主要阅读书目 ▪ 1、[美]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等:《媒体伦理学——案
▪ 问题1:富豪个人是否救助没有权利义务关系的 穷人,是否属于公正范畴? 社会整体是否救助穷 人,是属于公正四大类型中的哪一种?
▪ 问题2:这位父亲在向富豪求钱的同时又请求传 媒把求助行为公开,说明这位父亲很清楚传媒的 公开报道很有可能对求助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你认为这个事件是否有报道价值? 你如何评价传 媒报道中的“点名”和“持续追踪”行为?
(二)追求公正——传媒的道德指向 一方面, 维护社会公正是传媒及其从业者的主
要职责和义务;另一方面, 追求社会公正和 正义感也是新闻从业者的道德指向。
▪ (三)新闻传播活动所涉及的公正问题 ▪ 1.新闻传播活动应有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 ▪ 新闻从业人员在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时应坚持做到:
▪ 第一,坚持新闻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实事求是地 报道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公正现象。
▪ 分析:
▪ 并非凡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都可以公开 报道,新闻行业还有自己的道德准则。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一、应对媒体应遵循的四个原则1、遵循真实、坦诚的原则。
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的采访,一定要坦诚相待,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真实地传递信息,这也是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媒体形象的公信基础。
领导干部如果对记者问及的情况不甚了解,或者没有把握,就宁可少说或者不说,绝不可以说假话,不可以胡编滥造。
面对问题的实质,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一定要坦诚对待,不回避,不隐瞒。
对媒体的任何隐瞒和欺骗,一旦被媒体识破,经媒体曝光,都将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
2、遵循前后一致的原则。
领导干部面对媒体发表言论,必须前后一致。
发表对特定事件的看法时,首先要对该事件有完整的了解,经过成熟的思考,作出准确的定性,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无论是对所陈述的特定事件的内容,还是对事件所发表的看法、所持的态度,都要前后一致,切不可自相矛盾,否则将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会严重损害领导干部个人的媒体形象。
3、遵循主动的原则。
领导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最好事先有所准备,要占据与媒体交往的主动权,绝不能被媒体牵着鼻子走。
接受采访之前,最好能提前了解来访媒体和记者的基本情况,掌握来访记者对新闻事件的关注点和兴奋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
对于新闻事件的敏感问题和个别记者可能提到的尖锐问题,也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想好应对的办法。
4、遵循“度”的原则。
一要掌握说话的“度”。
一分事实说一分话。
对于突发的事件,如果还没有弄清楚事件的性质和真相,就只能描述性地介绍事件现场的客观情况,绝不可以随意评价或妄加猜测。
二是把握职责的“度”。
对于自己分管职责以外或者业务范围之外的事件,要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不宜轻易发表看法。
三是掌握时间和内容的“度”。
对于某些敏感事件,什么时候可以说,什么时候不可以说;什么内容可以讲,什么内容不可以讲,都应该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大局的需要认真思考,掌握合适的“度”。
四是把握与媒体距离上的“度”。
作为领导干部,和新闻媒体相处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不能走得太近,也不能过于疏远。
新闻报道策划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新闻报道策划应遵循的几个原则报道策划是我国近年来新闻编辑工作中颇为风靡的字眼。
从印刷媒体到电子媒体,从全国性媒体到地方媒体,从综合性媒体到专业性媒体,从总编辑到一般编采人员,报道策划的概念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报道策划的意识正在逐步渗透到日常的编辑行为中。
报道策划是新闻工作者根据新闻规律对报道运作诸环节的预先谋划,即对报道什么和怎么报道的思考与设想。
它包括报道时机的把握、规模的大小、采访的安排、版面的准备、记者的选择、角度的确定、资料(主要是背景材料)的准备、采访对象的选择与把握、报道后信息反馈及追踪,连续报道等。
新闻报道策划在当今的兴盛不是偶然的现象。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迅速发展,对外交往日趋增多,受众对信息的要求也“水涨船高”。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新闻业同样要接受市场的考验,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
因此,新闻媒体要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受众群体,必须提供更多的新闻精品。
这就迫切需要编采人员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报道的研究和设计,着力改进报道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不断推陈出新。
报道策划重在先期的智谋投入,其明显优势是有利于掌新闻报道的主动权、提高新闻报道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以往的编辑工作较多的是处在新闻报道的后道关口,而报道策划将编辑工作的范围扩展到新闻的前道关口,即从新闻报道开始之前就介入运作,这样,编辑思记者所想,参与记者的选择;记者想编辑所思,参与编辑的选择。
双方通过情况沟通,意见交换,思想碰撞和创意追求,使潜能得到释放,优势得到互补,报道思路得到开阔,报道方法得以改进,有利于克服新闻报道的盲目、散乱和平庸,使之有章法、有冲击力。
策划好,大有意已逐渐成为新闻界的共识。
那么,新闻报道策划应遵循哪些原则呢?报道策划的作用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以遵守一定的原则为前提的,依笔者之见,其主要原则包括取信原则、立异原则、应变原则和集思原则。
一、取信原则实事求是取信于受众是报道策划应当遵循的首要原则。
媒体行业新闻报道原则
媒体行业新闻报道原则新闻报道是媒体行业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的质量和可信度。
为了确保报道准确、客观、有说服力,媒体行业遵循一系列的新闻报道原则。
本文将讨论媒体行业新闻报道的几条重要原则,包括客观性、真实性、平衡性、公正性和时效性。
一、客观性作为新闻媒体的基本原则之一,客观性要求新闻报道的描述和评论应尽可能客观中立,不带主观色彩。
记者应避免使用情绪化的语言,不参与或偏袒报道对象的立场或观点。
客观性还要求记者在采访中保持中立的态度,并将各方观点充分呈现给读者。
二、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基于真实的事实,新闻内容必须真实可信。
记者需要通过调查和采访来收集信息,并进行核实和验证。
在报道中使用虚假信息或捏造事实都是不允许的行为。
为了保证真实性,新闻机构应建立严格的事实核查机制,并及时纠正错误的报道。
三、平衡性媒体行业要求报道具有平衡性,即在报道中平等呈现各方观点和立场。
记者应该努力采集不同声音的意见,不片面倾向于某一方。
平衡性的报道有效地提供了多维度的信息,让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事件背后的各种因素和动机。
四、公正性公正性是媒体行业新闻报道的核心原则之一。
它要求记者遵循公正的伦理标准,不偏袒个别群体或利益集团。
新闻报道应当尊重人的尊严,避免对被报道人员进行人身攻击或恶意诋毁。
公正的报道充分尊重事实,不武断评判,让读者形成自己的判断。
五、时效性时效性是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特点之一。
新闻报道应该及时发布,以保证读者能够及时获知信息。
记者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采访、整理和发布新闻。
同时,也要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及时发布新闻不仅能增强媒体的竞争力,也能提高读者对媒体的信任度。
综上所述,媒体行业的新闻报道遵循客观性、真实性、平衡性、公正性和时效性等原则。
这些原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新闻报道的效果和可信度。
媒体从业人员应当时刻牢记这些原则,准确、客观地传递信息,为公众提供准确、全面的新闻报道。
只有这样,媒体行业才能维护其作为舆论监督和公共信息传播的核心角色。
新闻传播伦理
新闻传播伦理新闻传播是一种将信息传递给社会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以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报道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或一个人的活动或思想。
新闻传播伦理是指新闻传播过程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新闻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应遵守以下原则:一、平衡原则:新闻传播者应该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尽可能的让大家有充分的消息供应,使新闻传播能够遵循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保证大众新闻传播的可靠性;二、尊重原则:新闻传播者有义务尊重一切有影响的个体,包括政府机构和被报道的人士;三、保护原则:新闻传播者应严格遵守报道中未成年人或其他处于极端状态下的人士的个人信息保护原则,维护他们的隐私权;四、公开原则:新闻传播者应该提供公正、客观、真实的信息,不大肆猜测,不进行抹黑与胁迫;五、善待原则:新闻传播者应该善待信息的提供者,并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以帮助实现新闻传播服务者与信息提供者之间的双赢;六、正当原则:新闻传播者应该善待信息的提供者,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正确使用新闻传播资源,避免滥用;七、合理原则:新闻传播者应该以公开、公正、客观、合理的原则来确定传播内容,尊重其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公平对待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八、审慎原则:新闻传播者应谨慎报导违反公共秩序、违法传播的信息,不得煽动、传播暴力恐怖的变态信息;九、伦理原则:新闻传播者应遵守传播应有的意识形态,尊重社会共同的道德规范,不应煽动不正当的行为。
新闻传播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新闻传播技术的发展也对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极大的推进和拓展,使得新闻传播更加自由、多样、客观、公正,而新闻传播伦理也成为新闻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新闻传播活动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和保证。
正是有了新闻传播伦理的约束,新闻传播者的行为得到保障,公众对新闻的信任度也得到提升,才促使新闻传播实现真正的公正、客观、真实,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正确地引导人们思想。
第九章+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
8、新闻策划造成的假事件
“新闻策划”是公关、宣传范畴假事件”:经过设计而可以制造出来的新闻;如 假事件” 经过设计而可以制造出来的新闻; 果不经过设计,则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伯斯汀, 。(伯斯汀 果不经过设计,则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伯斯汀, Boorstin,1961) Boorstin,1961) 常见的假事件:记者招待会、大厦剪彩、游行示威、 常见的假事件:记者招待会、大厦剪彩、游行示威、 候选人辩论等
案例: 麦克阿瑟将军在芝加哥的一天” 案例:“麦克阿瑟将军在芝加哥的一天”
3、从接受者的认同看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从某种意义上表现为传受双方 是否互信。 公信力高、得到接受者认同的媒体报道 新闻,被认为具有很高的真实性。 案例:大跃进、文革时期的“两报一刊” 大跃进、文革时期的“两报一刊” 大跃进
4、从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看新闻真实
2、从新闻工作的矛盾看新闻真实
新闻工作的矛盾:新闻报道的简约与具体事件 的纷繁复杂之间的矛盾。因而,新闻的真实表 现为一个认识过程。 马克思:报刊的有机运动理论
“在有机的报纸运动下,全部事实就被揭示出来。” 在有机的报纸运动下,全部事实就被揭示出来。
布尔迪厄《自由交流》:
“我们可以稍稍夸张地说,50位机灵的游行者在电 我们可以稍稍夸张地说,50位机灵的游行者在电 视上成功地露面5分钟,其政治效果不亚于一场50 视上成功地露面5分钟,其政治效果不亚于一场50 万人的大游行。 万人的大游行。”
假新闻举例:
陕西省富平县留古镇合家村南腰组刘兆合老汉的儿子、 陕西省富平县留古镇合家村南腰组刘兆合老汉的儿子、 儿媳常年在外打工, 儿媳常年在外打工,刘老汉和老伴在家照看一岁半的孙 日下午,刘老汉下地劳动, 子。7月5日下午,刘老汉下地劳动,老伴则带着孙子到 对门村民家打麻将。一不留神, 对门村民家打麻将。一不留神,小孙子离开奶奶自己回 到家里, 到家里,结果被家里后院一头因为发了情而挣脱绳索的 老母猪“咬食” 只剩下一双小腿。 老母猪“咬食”,只剩下一双小腿。刘老汉回来后看到 血腥的场面,抡起木棒将母猪打死。 血腥的场面,抡起木棒将母猪打死。因为觉得无法向儿 子儿媳交代,气急败坏地找回正在打麻将的老伴, 子儿媳交代,气急败坏地找回正在打麻将的老伴,将老 伴用木棒打死。然后,老汉喝了老鼠药自尽。 伴用木棒打死。然后,老汉喝了老鼠药自尽。此消息最 后还发表议论, 后还发表议论,说“除了刘老汉的老伴因为贪玩没有管 好孩子以外, 好孩子以外,知识与修养对一个人情绪与命运的控制也 在这里突现了出来” 日西安《 在这里突现了出来”。(2001年7月9日西安《百姓生活 年 月 日西安 》《老母猪吃掉一岁半男童 报》《老母猪吃掉一岁半男童 》)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三、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
6.“新新闻主义”的兴起和式微 (2)新新闻主义的特点
①主张新闻记者不做事件旁观者,而应该置身事内报道新闻,有 鲜明的主张和立场;
②认为可用虚构的文学手法报道新闻:人物可以合成,细节可以 创作,氛围可以烘托,感受可以宣泄。
(3)新新闻主义的危害及衰落
其危害是违背新闻的事实真实性原则和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 混淆了新闻真实和文学真实的界限,为新闻造假开方便之门。
二、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
3.新闻真实的内涵 (1)个体真实——也叫事实真实,指单个新闻必须确有其事,不能是杜撰的 事物,新闻的“5W1H”基本要素必须完全属实。
徐宝璜:“新闻须为事实,此理极明,无待解释,故凡凭空杜撰闭门捏造之消息, 均非新闻。”(《新闻学新闻之定义》,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
三、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
4.客观报道的起源与形成的三个脉络 (1)19世纪30年代后报纸走向市场,以新闻服务为主业的报业出现,作为 消费者的读者需要有用的、真实的新闻信息,客观性成为检验新闻真实性 的重要标准,这是客观报道出现的市场动因; (2)政党报刊虽然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党派斗争也使报 刊内容充满了相互攻击、诋毁和谩骂,逐渐失去民众市场。在对政党报刊 弊端的反思中,部分新闻人开始倡导“独立”办报; (3)新闻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影响力不断增强,要求新闻媒介承担基 本的社会责任,真实准确地报道环境的变化,而客观报道是较为接近科学 的方法。
四、新闻报道的平衡性(全面、公正)原则
3.新闻报道的公正性要求的含义 (1)社会道义层面上的平等——“新闻面前人人平等”(既要报道强 势群体,又要报道弱势群体,既要报道社会问题,又不能有人种歧视、 宗教歧视或群体歧视的倾向。
谈谈你对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专业要求的理解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专业要求是新闻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新闻是社会和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和专业性对于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专业要求展开探讨,希望能对读者对新闻报道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1. 准确性新闻报道的准确性是新闻行业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准确的信息是对公众负责的体现,也是媒体信誉的体现。
在采访、编辑、发布过程中,要尽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
2. 客观性客观性是新闻报道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则。
新闻报道应该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事件,尽量避免个人情绪、偏见等因素对报道的影响。
客观报道能够提高新闻的可信度,避免引发争议和误解。
3. 公正性新闻报道要求公正性,不应偏袒任何一方,要公平对待各种不同意见和声音。
对于公众关注的事件和话题,应该全面调查、全方位报道,不偏袒任何一方,确保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二、新闻报道的专业要求1. 独立性新闻报道应该有独立性,不受外部势力的干扰和控制。
新闻媒体应该保持独立的调查报道能力,避免受到政治、商业等因素的影响,保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 敏感性新闻报道要有敏感性,能够及时发现、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和话题,及时进行报道。
新闻报道要关注社会各个方面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新闻价值,并进行深入的调查、报道,提供给公众全面、及时的信息。
3. 多样性新闻报道要求多样性,不仅要关注重大事件、热点问题,还要关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
多样化的报道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 可信度新闻报道的可信度是新闻行业的重要要求之一。
新闻报道要凭借事实、数据为依据,提高报道的可信度。
同时要加强事实核查的力度,避免出现假新闻,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三、结语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专业要求是新闻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系到新闻传播的效果和社会舆论的引导。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一、应对媒体应遵循的四个原则1、遵循真实、坦诚的原则。
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的采访,一定要坦诚相待,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真实地传递信息,这也是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媒体形象的公信基础。
领导干部如果对记者问及的情况不甚了解,或者没有把握,就宁可少说或者不说,绝不可以说假话,不可以胡编滥造。
面对问题的实质,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一定要坦诚对待,不回避,不隐瞒。
对媒体的任何隐瞒和欺骗,一旦被媒体识破,经媒体曝光,都将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
2、遵循前后一致的原则。
领导干部面对媒体发表言论,必须前后一致。
发表对特定事件的看法时,首先要对该事件有完整的了解,经过成熟的思考,作出准确的定性,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无论是对所陈述的特定事件的内容,还是对事件所发表的看法、所持的态度,都要前后一致,切不可自相矛盾,否则将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会严重损害领导干部个人的媒体形象。
3、遵循主动的原则。
领导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最好事先有所准备,要占据与媒体交往的主动权,绝不能被媒体牵着鼻子走。
接受采访之前,最好能提前了解来访媒体和记者的基本情况,掌握来访记者对新闻事件的关注点和兴奋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
对于新闻事件的敏感问题和个别记者可能提到的尖锐问题,也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想好应对的办法。
4、遵循“度”的原则。
一要掌握说话的“度”。
一分事实说一分话。
对于突发的事件,如果还没有弄清楚事件的性质和真相,就只能描述性地介绍事件现场的客观情况,绝不可以随意评价或妄加猜测。
二是把握职责的“度”。
对于自己分管职责以外或者业务范围之外的事件,要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不宜轻易发表看法。
三是掌握时间和内容的“度”。
对于某些敏感事件,什么时候可以说,什么时候不可以说;什么内容可以讲,什么内容不可以讲,都应该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大局的需要认真思考,掌握合适的“度”。
四是把握与媒体距离上的“度”。
作为领导干部,和新闻媒体相处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不能走得太近,也不能过于疏远。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一、应对媒体应遵循的四个原则1、遵循真实、坦诚的原则。
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的采访,一定要坦诚相待,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真实地传递信息,这也是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媒体形象的公信基础。
领导干部如果对记者问及的情况不甚了解,或者没有把握,就宁可少说或者不说,绝不可以说假话,不可以胡编滥造。
面对问题的实质,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一定要坦诚对待,不回避,不隐瞒。
对媒体的任何隐瞒和欺骗,一旦被媒体识破,经媒体曝光,都将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
2、遵循前后一致的原则。
领导干部面对媒体发表言论,必须前后一致。
发表对特定事件的看法时,首先要对该事件有完整的了解,经过成熟的思考,作出准确的定性,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无论是对所陈述的特定事件的内容,还是对事件所发表的看法、所持的态度,都要前后一致,切不可自相矛盾,否则将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会严重损害领导干部个人的媒体形象。
3、遵循主动的原则。
领导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最好事先有所准备,要占据与媒体交往的主动权,绝不能被媒体牵着鼻子走。
接受采访之前,最好能提前了解来访媒体和记者的基本情况,掌握来访记者对新闻事件的关注点和兴奋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
对于新闻事件的敏感问题和个别记者可能提到的尖锐问题,也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想好应对的办法。
4、遵循“度”的原则。
一要掌握说话的“度”。
一分事实说一分话。
对于突发的事件,如果还没有弄清楚事件的性质和真相,就只能描述性地介绍事件现场的客观情况,绝不可以随意评价或妄加猜测。
二是把握职责的“度”。
对于自己分管职责以外或者业务范围之外的事件,要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不宜轻易发表看法。
三是掌握时间和内容的“度”。
对于某些敏感事件,什么时候可以说,什么时候不可以说;什么内容可以讲,什么内容不可以讲,都应该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大局的需要认真思考,掌握合适的“度”。
四是把握与媒体距离上的“度”。
作为领导干部,和新闻媒体相处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不能走得太近,也不能过于疏远。
新闻传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与规则800字
新闻传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与规则引言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流工具,新闻传播在当代社会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责任性。
为了保障新闻传播的公正、客观和道德性,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伦理原则与规则。
本文将从新闻传播的伦理角度出发,探讨新闻传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与规则。
新闻传播的伦理原则公正客观原则新闻传播应当追求客观公正,真实还原事实。
新闻工作者应该摒弃主观偏见,客观观察和报道事件,准确地通过新闻传播介质向公众传递信息。
真实可信原则新闻传播宜忠实于事实,真实还原事件发生的经过和真实情况。
新闻工作者应该严格核实信息来源,不编造、不散布虚假消息,严禁虚构事实或者为迎合目的进行夸大、歪曲报道。
尊重隐私原则在新闻报道中,应当尊重个人及团体的隐私权,确保报道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新闻工作者应该避免不必要的调查骚扰,仅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必要情况下,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报道进行披露。
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新闻传播应服务于公众利益,报道的内容应当有益于社会发展。
新闻工作者应该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真相,推动社会进步,并且在报道中应当避免对个人或特定群体进行恶意攻击或伤害。
新闻传播的伦理规则透明与诚信规则新闻传播机构应当公开透明,并且诚信对待读者、观众、听众。
多样化的媒体渠道中,新闻工作者应提供准确的信息,不掩盖真相或者故意误导读者。
另外,新闻工作者应当充分尊重作者署名权,不盗用他人之作。
审慎选择与尊重规则新闻报道应当审慎选择,避免过度渲染、不当引导。
新闻工作者应该尊重被采访对象、被报道人或机构的知情权和表达权,以及有关个人或机构的各项权益。
独立与独立规则新闻传播机构应当保持独立性,不受任何政治、经济或其他利益团体的操纵或支配。
新闻工作者应当崇尚独立思考,不受利益诱惑干扰,坚持报道真实、客观的事实。
小结新闻传播是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为了确保其公正、客观和道德,伦理原则与规则势必不可或缺。
公正客观原则、真实可信原则、尊重隐私原则和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是新闻传播应遵循的核心伦理原则。
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
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新闻传播是指通过各种媒介向公众传递新闻信息的过程。
在信息时代,新闻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影响着社会舆论,也塑造着公众的认知和态度。
而要做好新闻传播工作,就需要了解并遵循一些基本原理。
一、真实性原则新闻传播的首要原则是真实性。
新闻应当真实客观地反映事件的发生过程和事实真相,不夸大不歪曲。
只有真实的新闻才能获得读者的信任,才能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
因此,新闻传播者应该慎重核实消息来源,确保所传递的信息准确无误。
二、及时性原则新闻传播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是及时性。
新闻是一种时效性强的信息,只有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公众,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因此,新闻传播者应当紧跟时事动态,迅速报道最新的事件和新闻,以满足公众的需求。
三、平衡性原则新闻传播还需要遵循平衡性原则。
平衡性是指在报道问题时要多角度、全面地呈现事实,不偏袒不偏颇。
新闻传播者应当尽可能涵盖各方意见和声音,让读者获取全面的信息,做出客观的判断。
四、公正性原则公正性是新闻传播的核心原则之一。
新闻传播者应当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新闻事件,不受利益、政治观点等因素的影响。
公正的报道不仅能提升公信力,还能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五、专业性原则新闻传播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要做好新闻传播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的新闻素养和专业知识。
新闻传播者应当具备敏锐的思维、丰富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六、社会责任原则新闻传播者有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他们所传播的信息不仅仅是新闻,更是对社会的一种影响。
因此,新闻传播者需要审慎对待自己的报道内容,承担起社会监督的责任,引导舆论向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总之,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是真实性、及时性、平衡性、公正性、专业性和社会责任性。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新闻传播才能更好地服务公众,促进社会发展。
希望各新闻传播者能够牢记这些原则,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新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地方新闻传播需遵循的六个原则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09)02-00
摘要:真实性、客观性、新鲜性、地方性、指导性、可读性六个原则是地方新闻传播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本文浅论了遵循六个原则的一些相关问题。
关键词:真实性客观性新鲜性地方性指导性可读性
关于地方新闻传播,首先要对它的范围加以说明,这样才有针对
性的论述。
“地方新闻”,既可指中央报纸、省级城市中心报纸的“地方新闻版”,也可以指地市州盟以下的地方媒体的机关报新闻传播。
本文主要以地市州以下的地方纸质媒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地方新闻传播必须遵循的共性原则和个性原则,以图解决当今地方新闻传播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一、真实性原则
一切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传播的威力所在,同时也是新闻和
新闻工作的生命所在,其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所谓“真实”是指新闻媒体传播出去的新闻本身是真实的,符合生活原貌的,与新闻发
生的过程相吻合的。
真实性原则是新闻传播的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
地方新闻传播更要遵循真实性原则。
因为,在常人看来,地方媒体传播范围不宽,影响力不大,新闻批评能力不强,读者层次不高,因
此,在真实性原则上不必强求完全真实,真真假假,人们往往熟视无睹。
其实,这是一大认识误区。
越是地方性新闻,越与群众接近,而接近性恰恰是衡量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
不管什么级别的媒体,都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否则地方新闻传播将失信于党、失信于人民,其损失是很惨重的。
二、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是现代新闻报道的一种理念,在实践中它与新闻真实相
互依赖,也就是说,脱离了客观性的真实足片面的真实。
客观性是真实性的前提。
客观性的基本含义,是指新闻传播所讲求的正确、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行为与方法。
坚持客观性原则的目的,是正确、公平、公正、公开地反映现实社会的事物、事件和人物,使媒体增加可信度和权威性。
客观性原则是一切新闻传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但就地市报来说,客观性原则落实得不够好。
可能因为地市报业的市场化发展有些滞后,“机关报”占主体特征,地市媒体的基本功能还停留在以宣传、指导、教育功能为主要方面,忽视大众化、信息性、服务性功能的适时跟进与突破,造成客观性与导向性(或思想性)的不够融洽甚至对立。
其实,遵循客观性原则,对改进和提高地方新闻传播的方式、方法、质量、效果和媒体影响力都是有好处的。
坚持客观性原则,就是强调新闻传播必须用事实说话。
因为,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用事实说话,让人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是符合唯物主义新闻观的,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
般规律的。
坚持客观性原则,就必须反对主观主义。
也是就是说,通过用事实说话,让读者便于接受,使其从对事实的分析比较中得出
结论来,这比“耳提面命”、“强加于人”的效果要好得多;同时,通过用事实说话,让人们“亲眼目睹”,从事实的自身逻辑中得到启发、教育和鼓舞,这比强加的空理论、大道理更能打动人、说服人。
三、新鲜性原则
新鲜性,是所有新闻价值的基础,没有新鲜性,新闻就成了历史,
新闻传播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新鲜性包括时间新、事物新、角度新。
所谓时间新,是指新闻传播要讲究时效性,立即抓住不断发生、发展和变动的信息。
当然,强调时间的新,并不意味着越快越好,它还得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传播的时宜性和社会效果出发,因此有的
表述为及时性,也就是说,要考虑它的报道价值和社会效应,如果单纯图快,只顾抢发新闻,则会造成差错,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作为地方新闻传播来讲,做到新鲜性应是得天独厚的,因为新闻
源很近。
但也有不如人意的情况,其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是版面容量有限,新闻一堆放成了旧闻;二是传输条件有限;三是“求新”意识有些淡薄,不善于“抢”新闻,不善于挖掘和提炼:四是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难字当头,则缩头缩尾,让新闻白白跑掉。
认真研究和落实新鲜性原则,地方新闻传播就会换一重天。
四、地方性原则
地方性,是指“地域范围的区域性、产生与传播时空上的接近性、
阅读习惯及本土文化的相容性、本土作者的参与性、对本土生活的针对性”。
由此而来,地方性特色,体现在报纸定位上是地方性的,即主流新闻是地方新闻;体现在读者定位上是地方性的,即主体读者是本地各级干部和基层群众。
地方性是地方新闻传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是地方新闻传播的个性所在,同时也是其新闻价值构成的重要元素。
在新闻的“接近性”原理中,新闻传播的内容与受众的接近程度越近,其新闻价值越大;在地理上、心理上、利益上越是与受众接近和相关的事实,其新闻价值越大。
因此,地方性是衡量受众关注度高低和新闻价值大小的重要标杆之一,是地方新闻媒体的立身之本。
地方性在传播内容上表现为特色地域、特色环境、特色经济、特色文化、特色语言、特色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因此,坚持地方性原则,就必须注重对本土特色新闻资源的深入开掘、精心采编,充分利用“地利”优势,开发“原创信息”,把地方特色做浓,把地方资源用足,使“地方”上的读者感到亲切、对口味、合要求,从而使地方媒体拥有自己稳定的读者群。
五、指导性原则
指导性,是由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的,特别是处于基层的地市报,差不多都以“机关报”形象出现,承担的是党报功能,体现的是党报特色,在宣传政策、教育群众、指导工作、干预生活、引导舆论等方面,担负着特殊的使命。
因此,指导性是地方新闻传播必须遵循的又一个基本原则。
指导性是新闻传播的固有属性。
要知道,一切新闻传播都带有一定的倾向和目的,都是通过新闻信息或事实的传播,有意识地影响和引导社会公众的思想和行为。
由此,指导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用新闻事实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认识,但其“指导”的方式不是指令和强行,而是在传播过程中,使受者在与传者平等的状态下自觉地接受来自传者的启发和引导的内容。
所以,只有认真把握“指导性”这个属性及其特点,才能使地方新闻传播指向明确,现实针对性强,在传播过程中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六、可读性原则
可读性,是指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接受程度,如果接受程度越高,其可读性就越强,如果接受程度越低,则表明其可读性越弱。
可读性的另一层含义,是指新闻作品易于阅读和理解的程度或性质,它不但追求内容的详尽、厚重和多角度呈现,而且追求一种良好的信息呈现方式,使读者更容易找到信息,更准确地理解和吸收信息。
可读性从新闻作品的内涵上讲,指事实可信、人物可亲、典型可学,指思想上有启迪性、知识上有收获性、工作和生活上有指导性,还指题材有趣、主题新颖、写法灵活,等等。
这些是衡量可读性的基本标准,地方新闻传播就要遵循这些标准,确保新闻的可读性。
以上六个方面,是地方新闻传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真实性、客观性、新鲜性、指导性和可读性是共性原则,地方性是个性原则。
地方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就由这些共性原则和个性原则构成,它们规定了地方新闻传播的方向及方式、方法、质量、效果,决定着
地方新闻媒体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玉刚,李守松.地市报如何以当地新闻打天下.青年记者,2006,(10).
[2]冯宇飞.试论报纸的“易读性”及误区规避[j].新闻战线,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