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小结中国特色的世界主义建设道路(教案)(1)1.doc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小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1)1第四单元小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学目标】能复述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功探索与失误的基本史实;能复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史实;能分析其原因和历史意义;能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重、难点】重点:一五计划;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难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失误;“一五计划”;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学手段】多媒体,PPT【教学方法】讲述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知识整合一、知识网络二、综合提升1、过渡时期:1)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认识“一五”计划的特点1)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集中发展重工业是发展生产力的内容,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的表现。
A、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注意协调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关系。
B、计划具有指导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A、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
B、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
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飞跃,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因此被比喻为“一体两翼”。
2、曲折探索时期1956~1976年探索中的核心问题及经验教训:1)核心问题:A、建国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2)经验教训:A、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B、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优质课教案_0
第四单元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一、 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概况】国民经济的恢复2.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八大的正确决议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学难点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从三个历史时期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即建国初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
三、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100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80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 0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
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历史的真相。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板书)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讲授新课】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探究问题一: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如何?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哪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材料一: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板书)(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1、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1)原因: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②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③战争的严重破坏(2)表现: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2.恢复和意义: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过渡:党和政府不会仅仅满足于经济的恢复,其更远大的目标在于将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优质课教案_10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等的基本史实;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史料的解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精神;通过知识结构的梳理理清历史发展脉络;通过问题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及人民公社难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教学过程】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民族资本主义在各个时期发展的状况: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发展;20世纪前期:短暂春天;国民政府前十年:较快发展;全面抗战时期:日益萎缩;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
那么,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本主义将何去何从?中国社会经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本课介绍了三个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状况: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年);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年)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年)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年)1、国民经济的恢复出示相关图片,提问:材料反映了建国初中国经济状况如何?得出: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经济全面崩溃;出示1949-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表,提问:1952年中国经济状况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得出:状况: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原因:党和政府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
从而得出国民经济恢复的意义: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过渡:材料“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说课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说课稿)一、说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专题在整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坚持,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命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专题是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的开始;是我国现代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开端;同时它也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方向。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的基本历程。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集体领导下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期,在探索中既取得过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和挫折。
后一个时期,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这一时期分别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根据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行了改革开放,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计划课时:3-4节)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根据世纪金榜《高考2012》中的考纲快讯,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专题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部分:1. 知识目标通过对这一专题的学习,让学生能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总结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的经验教训。
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意义。
3.情感目标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
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2、13节教案)【课标要求】(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4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考试说明】(1)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2)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的创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复习重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考点梳理】一、伟大的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 •背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两年的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态。
(2)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指导思想: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2•内容(1)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新确立 _________ 、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学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含解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课程标准】(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知识结构】【知识梳理】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背景(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2)1978年,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2.时间:___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主要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___________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2)政治路线: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___________的战略决策。
(3)组织路线:形成以___________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4.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________的到来。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特别提示]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内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优质课教案_4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标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把握建国后我国经济建设的特点,即社会主义建设既有巨大成就,又有严重失误,而总的趋势是前进的。
2、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新情境与谈话分析法,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资料搜集、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判断或评价经济建设探索中的是与非,提高学生的解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
【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思路】如何把新课改的一些理念变成自己自觉的教学习惯。
这就要求自己必须充分解放思想,把主要备教材转变为主要被学生,把以讲为主变为以组织学生活动为主,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同时还要注意把新课改理念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把课程标准和教材主干知识结合起来。
【学法指导】1、在知识探究环节上指导学生以历史发展阶段整合归纳历史知识2、在总结反思环节上指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活动设计】[导入新课]使中国富强起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百年梦想。
新中国的成立,为这个梦想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恢复发展了经济,然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却并不平坦,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曲折,展示了党在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包含着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复习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① 1953-1957年,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功起步1953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同时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全面展开。
② 1956年中共八大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内容:a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b. 大会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影响: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③ 1958-1960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运动,犯了急于求成的严重“左”倾错误背景: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影响:“左”倾错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群众生产积极性严重挫伤;造成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时期(1959-1961)。
④ 1960-1966年,开始纠“左”,调整国民经济取得很大成就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⑥ 1966-1976年“文革”时期,“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2.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经验:党勇于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犯了错误,就严肃对待,勇于正视,努力纠正,体现党对国家、人民的忠诚态度和负责的精神。
并且在50-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仍取得丰硕的成绩。
教训:①必须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矛盾和基本国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是坚持和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基础。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
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习目标]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奠定基础(1)人民政府领导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2)建立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迅速发展。
2.指导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1)制定: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
(2)方针: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3.建设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1)基本任务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工业化成就: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3)意义: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制度确立——三大改造(1)措施①农业: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②手工业:手工业者纷纷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动下,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结果①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3)评价①进步性: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局限性: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
1.《论十大关系》(1)发表: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2)意义: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2.中共八大召开(1)召开: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
(2)内容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3.探索中的失误(1)原因①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②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
(2)表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影响: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高中历史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人民版必修2
内蒙古海拉尔市第一中学高中人民版必修2历史: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课标要求】: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掌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目的、内容、实质和作用;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内容、发展过程和意义;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措施和历史作用。
【自主学习】1.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①“文革’’后的两年,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②1978年5月,开始了关于的讨论。
(2)内容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抛弃了“’’的“左”倾错误方针。
③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上来。
④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以为中心。
(3影响2、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①经济上:全国普遍实行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②政治上: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委员会。
(2)城市①中心环节:增强活力,把企业搞活。
②具体措施a: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b: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分配,实行以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3)评价: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3、结合本课的学习,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课堂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材料二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时期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材料三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1)材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所描述的现象?(3)实现从材料二到材料三的转变的关键是什么?这个转变说明了什么?材料三请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一中的探索过程中,我国政府进行的成功和失败的探索各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其特点是什么?指出图3所示的地区与前两者开发时相比,在经济运行环境方面最大的优势是什么?(3)说明材料三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图表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现象?并根据这些现象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哪些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进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课堂练习】1.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分别探索有了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二者是最根本的相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C.始终注意反地“左”倾错误思想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2.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买棉布(见右图)。
高中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优质教学课件设计
小组内部共同解决下列表
时间
历史事件
主格要 影 响
有何启示
1952 年
1953 年
1956 年
1958 年
1965 年
1978 年
1984 年
1992 年
21 世纪初
扎扎实实备
第二幕 学科宏观 1综合.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 )土地改革( 1950~1952 年底) :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 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开辟了道 路。
( 2 )从 1956~1978 年。中国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单一公有制 经济占统治地位。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改变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的局面,以公有 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现在多种类型的私有制经济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扎扎实实备考
第三幕 阅读能力检 测史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
(2 )农业合作化( 1953~1956 年) : 即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 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 了农村生产力。 ( 3 )人民公社化( 1958~1982 年): 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 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从而人为地提 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
式的主要弊端是 : 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
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
义 严 重 。 这 就 造 成 了 企 业 缺 乏 应 有 的 自 主 权 , 企 业 吃 国 家 “大 锅
高中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坚持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培养能力的过程。
为适应这个要求确立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初步确立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断探索取得的成果。
学情分析这一部分内容初中也有涉及,即《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重点是在原有基础上,理解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地带、浦东新区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深入领会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
在掌握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后,进一步要求学生分析、理解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教学目标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领会、支持“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掌握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理解浦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分析初步形成的特点,能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重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难点: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流程示意图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
二、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
三、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本课小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入到邓小平为什么提出设立经济特区?我国的对外开放又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新格局,有何特点?学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我们就明白了。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高中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与反思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
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一)经济特区的创办【合作探究】1:什么是经济特区?“特”在哪里?1.创办:(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2)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合作探究】2:学生阅读P58学思之窗,回答思考题:1.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2.特殊政策: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合作探究】3:经济特区特殊在什么地方?3.影响:(1)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2)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3)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合作探究】4:1979年4月,在讨论经济特区名称问题时,邓小平说:“就叫特区嘛,陕甘宁就是特区。
”回答“陕甘宁就是特区”的含义是什么?从地理位置、性质和作用三个方面比较两种特区的异同。
过渡:特区实践的成果,使人们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
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于是,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继经济特区后,我国政府又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开放: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目的: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合作探究】5:请同学们在P59地图上找出14个城市的位置,并思考:(1)这些城市发展经济具有哪些有利条件?(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开放: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课标版必修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那时,除东北三省外,全国主要铁路干线几乎没有一条可以全线通车,公路、海运严重堵塞。
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1949年工农业产量同历史最高水平的对比:名称产量与历史最高水平对比钢15.8万吨减少80%煤3243万吨减少48%粮食11318万吨减少25%棉花44.4万吨减少48%材料反映我国国民经济什么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状况:纵向看,大幅度下降,全面崩溃;横向看,与周边国家差距较大。
原因: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家大肆搜刮;长期战争破坏。
阅读材料:1949-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亿元):产量1952年产量比1949年增加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粮 1.639亿吨49% 9.3%棉130.4万吨193% 53% 本材料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什么状况?建国初三年,工农业生产增长较快,超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到1952年,仅用三年时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过渡:“一五”计划要解决的两大基本任务是什么?阅读下段,回答。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在国内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其实行期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答: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问:一五计划的显著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什么这要做?答:历史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现实原因帝国主义包围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国防力量。
外部经验是苏联较短时间内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从国民经济联系看,有助于推动农业和轻工业发展。
问:从地区分布看,重工业分布区域集中在哪里?为什么?答:东北地区。
原因:临近苏联,有利于接受苏联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援助;有较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此建立一些近代化工业企业,所以工业基础较好。
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也纷纷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影响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成就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如何?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哪些?问:工业化建设的同时,进行三大改造。
其实质是什么?答:生产关系的变革,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起来,促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阅读:历史纵横 好不容易农民得到了土地,可是现在农民会支持吗?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全国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千千万万的农民获得了土地。
不过,当时农业以个体生产为主。
随后,人民政府领导农民组织互助组、试办初级杜。
1951年上半年,全国约有30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三大改造开始后,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
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也基本完成。
答:一是支持。
农民仍是土地的主人,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有利于发扬农民互助精神,解决个体农民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大规模兴修水利;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党的政策宣传。
二是不支持,小农经济下农民的思想觉悟不高。
小结:过渡时期(建国初到1956年底),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说明过渡时期我国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性质。
)依据是生产资料公有程度。
此时期我国公有制有主,多种所有制并存。
二、探索与失误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提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解决的办法是发展生产力。
据此判断八大是否是成功的探索?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这次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如何认识此口号?“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工业生产各部门制定出在几年内产量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指标;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也越来越高,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
这些情况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时,中央政治局又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许多地方的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什么?大跃进特点是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盲目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学思之窗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 070万吨钢而奋斗。
各地迅速组织起大炼钢铁的大军,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上奋战。
全国城镇到处建起小高炉,炉火日夜不熄。
为了炼钢,人们毁掉山林,砍伐木材,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 思考◎分析当时人们是以怎样的精神面貌来进行建设的? 过渡:此后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做出了有利的探索,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情绪高涨,积极违背经济规律和国情,浪费财力人力物力,是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你对这样的炼钢运动有什么看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结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纠正: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但未从思想根源上彻底纠“左”,因此终于酿成“十年文化大革命”。
历史纵横石油是工业和交通的血液。
自20世纪初,“中国贫油论”就在西方流行。
1959年,在我国黑龙江省西部草原发现了大油田,第二年,在这里展开了大庆石油会战。
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奋战,基本建成大庆油田。
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工人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原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
不久,这场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
2、短暂复苏和回升: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1975年,周恩来病重,在毛泽东支持下,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但不久,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刚刚稳定的形势又陷人混乱。
图示:文革期间国民经济发展示意图(缓慢曲折发展,特别是1973-1975年复苏和回升)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浏览教材内容,建立知识结构: 伟大的历史转折 改革 (十一届三中会)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严重失误? 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国情认识不清;受苏联建设模式影响;一五计划胜利冲昏头脑,盲目乐观;长期革命使党习惯于大规模集体运动。
1966 1968 1973 1975 启示:1、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2、必须尊重客观规律;3、经济建设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能急于求成;4、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5、还须发扬民主,加强党建,反对个人崇拜和专断。
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到改善。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2。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是如何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的?3。
此次会议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背景:历史的徘徊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引言阅读:“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
”概括为“两个凡是”。
其实质是继续坚持左倾错误。
导致文革结束后我国在徘徊中前进。
于是导致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内容: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权力下放、精简机构)。
组织路线:审查解决重大冤假错案以及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重大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为中心新道路、新时期、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拓展:历史上的四次重大转折会议:八七会议---大革命失败到胜利;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生死攸关的转折;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左倾错误到经济建设。
近代史上三次历史转折:辛亥革命---推翻清统建立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双半建立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