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配制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怎么配置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怎么配置教案
教学内容:溶液的配置
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溶液以及溶液的分类
2. 掌握溶液的配置方法
3. 能够正确计算溶液的浓度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案例或实验引入,激发学生对溶液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溶液的定义、分类以及配置方法
3. 实验演示:老师演示不同浓度的溶液如何配置的实验过程
4.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溶液配置实验,每组选择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配置
5. 实验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配置好的溶液,交流分享实验心得
6. 总结:总结溶液配置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7. 展望:展望今后化学学习中关于溶液的更深层次的内容
教学方式:
1. 案例引入
2. 讲授
3. 实验演示
4. 分组合作
5. 个人总结
6. 互动交流
教学评估:
1. 实验操作评估:观察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正确、安全
2. 实验结果评估:检查学生配置的溶液是否浓度正确
3. 知识掌握评估:进行知识点的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溶液配置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1. 教学中是否引入足够的案例或实验来激发学生兴趣
2. 学生对溶液配置方法的理解是否充分
3. 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安全
教学延伸:
1. 可以扩展学生对不同类型溶液的配置方法和特点的学习
2.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溶液配置实验,加深对溶液的理解。
《溶液的组成》教案
《溶液的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溶液的概念,理解溶液的本质特征。
2. 掌握溶质、溶剂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能够区分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4. 了解溶液的组成及表示方法。
二、教学重点:1. 溶液的概念及本质特征。
2. 溶质、溶剂的定义及判断方法。
3. 溶液的表示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分。
2. 溶液的表示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溶液的组成。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溶液的概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溶液的实例物品(如盐水、糖水等)。
2. 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实例物品(如泥水、牛奶等)。
3. 教学PPT。
4. 黑色板、粉笔。
1.1 引入溶液的概念讲解溶液的定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2 溶液的本质特征分析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引导学生认识溶液与其他混合物的区别。
第二章:溶质与溶剂2.1 溶质的定义讲解溶质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溶质在溶液中的作用。
2.2 溶剂的定义讲解溶剂的定义,让学生明白溶剂在溶液中的作用。
2.3 溶质与溶剂的判断教授判断溶质与溶剂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第三章:溶液的组成3.1 单一溶液的组成讲解单一溶液的组成,让学生了解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例关系。
3.2 混合溶液的组成讲解混合溶液的组成,让学生认识多种溶质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溶液的表示方法4.1 质量分数的表示方法讲解质量分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让学生学会用质量分数描述溶液的组成。
4.2 摩尔浓度的表示方法讲解摩尔浓度的定义及表示方法,让学生了解摩尔浓度在溶液表示中的应用。
5.1 溶液与悬浊液的区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溶液与悬浊液的区别。
5.2 溶液与乳浊液的区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溶液与乳浊液的区别。
本章小结:本章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溶液的概念、组成及表示方法,并学会区分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大学化学氯化钠的配制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氯化钠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2. 学会使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如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等。
3. 掌握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氯化钠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2. 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方法。
3. 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氯化钠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如温度、压力等。
2. 讲解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配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3. 分组讨论如何使用实验室常用仪器,如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等。
4. 学生动手进行实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享实验心得。
6.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氯化钠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方法。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氯化钠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方法的掌握。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实验观察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化学实验教材。
2. 实验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等。
3. 课件:氯化钠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方法。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步骤1. 回顾氯化钠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5分钟)。
2. 讲解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方法(10分钟)。
3. 分组讨论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5分钟)。
4. 学生动手进行实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20分钟)。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
第一章:溶液的基本概念1.1 溶液的定义解释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强调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1.2 溶液的组成介绍溶剂和溶质的概念,解释它们在溶液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溶剂和溶质。
1.3 溶液的浓度解释溶液的浓度概念,包括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介绍浓度表示方法及其计算方法。
第二章:溶液的配制方法2.1 配制溶液的步骤介绍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包括称量、量取、溶解等。
强调注意事项,如准确称量、避免溶液污染等。
2.2 常用配制方法介绍常用的配制方法,如直接溶解、稀释、转移等。
示范具体的配制操作,并解释其原理。
2.3 配制溶液的技巧介绍一些配制溶液的技巧,如使用玻璃棒搅拌、避免气泡产生等。
强调这些技巧对于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的重要性。
第三章:溶液的分析方法介绍溶液的酸碱性质及其分析方法。
示范使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等工具进行酸碱分析。
3.2 溶液的沉淀分析介绍溶液中沉淀的形成及其分析方法。
示范使用沉淀试剂进行沉淀分析,并解释结果。
3.3 溶液的滴定分析介绍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示范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分析,并解释结果。
第四章:溶液的配制与分析综合练习4.1 练习配制溶液给定一定浓度的溶液配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溶液的配制。
检查学生配制溶液的准确性和操作技巧。
4.2 练习分析溶液给定一定酸碱性的溶液,学生使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进行酸碱分析。
给定一定浓度的溶液,学生使用滴定分析法进行分析。
4.3 综合练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配制和分析方法,完成一个实际的溶液配制和分析任务。
第五章:溶液的配制与分析实验5.1 实验一: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学生独立完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溶液的浓度。
5.2 实验二:酸碱分析实验学生使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对给定的溶液进行酸碱分析。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解释实验结果。
5.3 实验三:滴定分析实验学生使用滴定分析法对给定的溶液进行浓度分析。
溶液的配制教案
溶液的配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溶液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和计算方法;3.能够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配制出所需浓度的溶液。
二、教学重点:溶液的配制方法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配制所需浓度的溶液。
四、教学准备:化学实验室,草稿纸,计算器,实验器材,实验原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溶液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配制所需浓度的溶液。
Step 2:配制溶液的方法1. 重量法:根据需要配制的溶液的质量浓度和溶质的摩尔质量,计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然后将溶质称取称量到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均匀即可。
2. 浓度法:根据需要配制的溶液的摩尔浓度和溶质的摩尔质量,计算出所需溶质的摩尔数,然后将溶质称取称量到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均匀即可。
3. 体积法:根据需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浓度和溶质的摩尔质量,计算出所需溶质的摩尔数,然后将溶质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均匀即可。
Step 3:配制溶液的计算方法1. 重量法的计算方法:(1)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
(质量浓度=溶质质量/溶液总质量)(2)计算所需溶质的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溶质质量/溶质摩尔数)(3)根据所需溶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计算所需溶质的摩尔数。
(4)根据所需溶质的摩尔数和摩尔浓度计算所需溶剂的摩尔数。
(5)根据溶剂的摩尔质量计算所需溶剂的质量。
(6)将溶质和溶剂按比例配制成溶液。
2. 浓度法的计算方法:(1)计算所需溶质的摩尔数。
(摩尔质量=溶质质量/溶质摩尔数)(2)根据所需溶质的摩尔数和摩尔浓度计算所需溶剂的摩尔数。
(3)根据溶剂的摩尔质量计算所需溶剂的质量。
(4)将溶质和溶剂按比例配制成溶液。
3. 体积法的计算方法:(1)计算所需溶质的摩尔数。
(2)根据溶质的摩尔数和摩尔浓度计算所需溶剂的摩尔数。
(3)根据溶剂的摩尔质量计算所需溶剂的质量。
(4)将溶质和溶剂按比例配制成溶液。
配置一定浓度的药物溶液教案
配置一定浓度的药物溶液教案
简介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配置一定浓度的药物溶液。
配置药物溶液是实验室工作中常见的任务,并且准确控制溶液浓度是非常重要的。
所需材料
- 药物粉末
- 纯净水
- 称量器具(电子天平)
- 溶液(烧杯或烧瓶)
- 搅拌棒
步骤
1. 根据实验需求确定所需药物的浓度和体积。
2.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所需的药物粉末。
确保称量准确,避免误差。
3. 将称量好的药物粉末倒入溶液中。
4. 加入一定量的纯净水。
确保加入的水量准确,并根据药物的溶解特性调整水量。
5. 使用搅拌棒搅拌溶液,直到药物完全溶解。
6. 使用称量器具测量溶液的体积,确保与实验需求一致。
7. 如果溶液浓度不符合要求,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整药物粉末
或纯净水的量来修正。
注意事项
- 在配置药物溶液时,应注意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如果有
特殊指示,请按照说明书中的要求操作。
- 在称量药物粉末时,应使用干净的称量器具,并避免药物粉
末的散落和飞溅。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塑料膜或纸巾覆盖称量器具,以防止粉末扩散。
-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安全,避免药物接触皮肤和眼睛。
如有意外接触,请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以上为配置一定浓度的药物溶液教案的内容。
通过严格按照步
骤操作,并遵守注意事项,可以确保配置出符合实验需求的溶液。
初中溶液的配制教案
初中溶液的配制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组成和特点。
2. 学会使用量筒、滴定管等实验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
3. 能够根据给定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量。
4. 掌握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方法。
教学重点:1. 溶液的概念和特点。
2. 溶液的配制方法。
3. 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方法。
教学难点:1. 溶液的配制计算。
2. 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操作。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量筒、滴定管、烧杯、玻璃棒、试剂瓶等。
2. 实验试剂:蒸馏水、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
3. 教案、PPT、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溶液的概念,让学生回顾溶液的组成和特点。
2. 提问:溶液是如何形成的?溶液的组成有哪些要素?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溶液的组成要素:溶质、溶剂和溶剂量。
2. 讲解溶液的配制方法:量取、溶解、调整体积等步骤。
3. 讲解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方法:稀释和浓缩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实验用具和试剂。
2. 根据实验指导书,学生进行溶液的配制实验。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0分钟)1.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溶质的质量、溶剂的体积等。
2. 学生计算实验得到的溶液浓度,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3.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2.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了溶液的配制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量。
同时,学生也学会了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方法。
在实验操作中,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量筒、滴定管等实验仪器,提高了实验技能。
然而,部分学生在溶液配制计算方面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和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溶液的配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掌握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教案
掌握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教案导言在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配制有关溶液,有效的配制溶液方法不仅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还可以提高实验室工作的效率。
因此,掌握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化学实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案将重点讲解如何配制常用的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及溶液的稀释等。
一、饱和溶液的配制饱和溶液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的物质,当达到饱和时,在剩余物质不能再解离出固体。
因此,饱和溶液的配制方法应该有选择性的选择溶剂与溶质,合理掌握温度,时间等因素,以下是饱和溶液的配制方法:1.选择合适的溶剂:饱和溶解度与溶剂种类密切相关,选用不同种类的溶剂,其饱和度不同。
例如,氯化钠在水中的饱和度为36g/100ml,而在乙醇中则只有0.4g/100ml。
2.合理掌握温度和时间:饱和度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也会随之增加。
因此要选择适当的温度和时间配制饱和溶液。
有些物质在室温下即可产生饱和溶液,有些则需要静置一段时间甚至煮沸才能完全溶解。
二、浓溶液的配制为了达到某些实验和工艺的要求,需要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或稀释已有的溶液。
这时,浓度即为若干重量或体积单位物质所包含的溶质的量。
因此,浓溶液的配制方法需要有准确的称量和计量技术。
以下是浓溶液的配制方法:1.计算所需用物质的质量或体积:需求的浓度和总量固定,即可通过计算所需的物质数量。
一般来说,质量单位的物质称量比体积单位的物质称量更准确,但是有些物质具有不稳定性、挥发性或毒性等特殊性质,此时就应该采用体积计量方法。
2.精确称量所需用物质:选用准确的天平或瓶口分配式装置从准确的药品容器中称量填充。
务必避免称量误差,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加入所需的溶解剂并充分搅拌:溶剂的选择应以溶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为依据;搅拌速度应均匀并且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
三、稀溶液的配制稀溶液的配制方法需要水或其他溶剂与浓溶液混合,有效的稀释方法可以快速稀释溶液并提高溶液的稳定性。
初中化学溶液的配制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的配制教案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溶液的配制方法,学会正确计算溶液的浓度以及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材料:硫酸、水、容量瓶、磁力搅拌器、热水浴、滴管、试管。
实验步骤:1. 准备溶液:取一定量的硫酸倒入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磁力搅拌器将其搅匀。
2. 调节浓度:根据所需的浓度,计算出需要加入的水的量,逐渐加入到容量瓶中直至达到目标浓度。
3. 调节温度:将配制好的溶液放入热水浴中加热,待溶液温度稳定后充分搅拌,确保溶质充分溶解。
4. 校正体积:将容量瓶放在水平面上,用滴管从瓶口添加水到刻度线上,轻轻摇晃容量瓶以排除气泡。
5. 实验记录:记录配制过程中所用的材料量及浓度,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洁工作台和实验器材。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注意个人安全,佩戴手套和护目镜。
2. 配制溶液时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不得随意添加或减少溶质及溶剂的用量。
3. 搅拌时不要过快或过慢,以免造成测量误差。
4. 配制完毕后要及时清洁实验器材,并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
实验扩展:1. 尝试配制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并比较其溶解度和颜色的变化。
2. 确定硫酸溶液的pH值,探究不同浓度下pH值的变化规律。
实验评估:1. 按照实验步骤正确操作并成功配制出所需的溶液。
2. 根据实验数据正确计算出所配制溶液的浓度。
3. 参与实验过程中配合其他组员,保持实验台整洁。
教师指导: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其实验操作技巧,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在实验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确保实验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进行评估和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溶液配制的理解。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
2. 学会使用常见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和分析。
3. 能够运用溶液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定义及特点2. 溶液的配制方法3. 溶液的分析方法4. 溶液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溶液的配制操作,溶液的分析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溶液的概念、特点及配制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溶液的配制和分析过程。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进行溶液的配制和分析。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实验报告册、实验器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溶液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溶液的定义、特点及配制方法。
3. 演示:展示溶液的配制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动手进行溶液的配制,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归纳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课堂练习1. 练习题:考查学生对溶液概念、特点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记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操作和观察结果。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分析技巧。
2. 思考题:探讨溶液在实际中的应用。
九、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溶液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和思考深度。
十、教学拓展1. 溶液的浓度计算:学习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如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2. 溶液的稀释:掌握溶液的稀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溶液的分离与提纯:学习溶液的分离方法,如过滤、蒸馏等。
六、溶液的浓度计算1. 学习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
2. 学习溶液的摩尔浓度计算方法。
3. 练习计算不同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七、溶液的稀释1. 学习溶液的稀释原理。
2. 掌握溶液稀释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稀释不同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
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篇一:溶液的配制教案《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教案贺德志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102实验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基本技能,为生物组培室培养母液的配制奠定操作基础。
过程与方法:掌握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实验态度与习惯的形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定量分析及相应的简单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掌握;各操作环节的精度配制把握。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图片:这是我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常常用到的溶液(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祛痰止咳剂?),我们使用到的这些溶液都是配制出来的。
展示图片:这是初中我们学过的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流程。
这里以10%NaCl溶液100g的配制为例,复习一下其配制步骤。
(有3步,第一步是??)展示图片:要把这些瓶里的药品取出一些量来,是称取方便,还是量取方便?生:量取方便(所以厂家已经把刻度在这些瓶子上刻上去了,我们用时只要量取几小格就可,挺方便)师:既然量取溶液更方便,所以我们就需要一种跟溶液体积有关的浓度表示方式——物质的量浓度。
师:请同学们回忆写出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今天就由同学们亲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想不想?二、新课【任务布置】现组织培养室急需100mL 1.0 mol/L的Na2CO3(相对质量:106)溶液。
【知识准备】PPT展示“配制程序图例”1.(师黑板上演示)需称量多少克Na2CO3固体?n = cV = 1.0 mol/L × 0.1 L = 0.1 molm = nM = 0.1 mol × 106 g/mol = 10.6 g2. (提示问)称好后在什么容器中溶解Na2CO3固体?(烧杯?量筒?容量瓶?)3. 如何尽可能转移溶质?(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4. 选用什么样的仪器来定容该溶液(烧杯?量筒?容量瓶?)5. 如何确保溶液的最终体积为100mL?(平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容量瓶的构造、特点。
配制溶液教案初中化学
配制溶液教案初中化学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溶液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配制溶液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能够计算配制溶液所需的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
4. 掌握浓度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溶液的定义和性质;
2. 配制溶液的方法和步骤;
3. 计算配制溶液所需的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
4. 浓度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配制溶液的方法和步骤;
2. 计算配制溶液所需的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
四、教学准备:
1. 实验室器材:烧杯、量筒、试管等;
2. 实验材料: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
3. 实验操作指导书。
五、教学步骤:
1. 引入溶液的概念和性质,引出配制溶液的方法和目的;
2. 讲解配制溶液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称取溶质、加入溶剂、搅拌溶解等;
3. 示范操作配制盐酸溶液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操作;
4. 讲解浓度的计算方法,包括溶质质量与溶剂体积的关系;
5. 练习计算不同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和思考。
六、教学反馈:
1. 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和计算结果;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惑;
3. 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七、拓展延伸:
1. 继续做更复杂的溶液的配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研究不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规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初中化学配置食盐溶液教案
初中化学配置食盐溶液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食盐溶液的特性和性质。
2. 掌握配置食盐溶液的方法。
3. 实践操作化学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滴管、烧杯、勺子等。
2. 实验药品:食盐、蒸馏水等。
3. 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步骤:
1. 将烧杯放在试管架上,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2. 使用勺子取一定量的食盐放入试管中。
3. 用滴管将蒸馏水滴加入试管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直至食盐完全溶解。
4. 将溶液倒入干净的试管中,观察并记录食盐溶液的性质和特点。
5. 清洗实验器材,整理实验桌。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食盐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
2. 操作实验器材时要轻柔,以免损坏器材。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食盐溶液的形成和性质,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同时也能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学生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实验,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精选12篇)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精选12篇)《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精选12篇)《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篇1教学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时的计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说某溶液是浓还是稀,但浓与稀是相对的,它不能说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准确量,因此有必要对溶液的浓与稀的程度给以数量的意义。
(板书)第五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设问)在溶液中,溶质、溶剂或溶液的量假如发生变化,那么对溶液的浓稀会有什么影响?(叙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许多,本节重点介绍溶质质量分数。
(板书)1.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提问)某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它表示什么含义?(叙述)这表示在10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有16份质量的食盐和84份质量的水。
(板书)二肯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例:要配制20%的NaOH溶液300克,需NaOH和水各多少克?溶质质量(NaOH)=300克×20%=60克。
溶剂质量(水)=300克-60克=240克。
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小结:对比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其次课时(板书)三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叙述)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 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2.计算配制肯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肯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例2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如配制150千克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解: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50千克×16%=24千克需要水的质量为:150千克-24千克=126千克答:配制150千克16%食盐溶液需食盐24千克和水126千克。
九年级化学溶液教案15篇
九年级化学溶液教案15篇九年级化学溶液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初步了解溶液的重要应用。
3.能识别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4.知道乳浊液及乳化现象。
5.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6.激发探究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溶解性影响因素的探究。
[教学难点]1.溶液概念的建立。
2.溶解与乳化的区别。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品] 实验仪器、药品、用品,教学媒体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由溶液章图切入课题,引入新课(板书: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溶液)。
二、探究活动1(探究溶液的形成过程)1.学生实验:向实验桌上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或食盐,用玻璃棒搅拌(教师巡回指导)。
2.师生活动1(建立溶液的概念):(1)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两种物质“消失”的原因。
(3)帮助学生分析(体验)溶液的特征。
(4)建立溶液的初步概念。
(5)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几种物质也可以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6)建立溶液的完整概念。
3.师生活动2(建立溶质、溶剂的概念):(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3)总结出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板书:1.溶质+溶剂溶液)。
4.师生活动3(填写表格,让学生掌握溶质溶剂判断的一般方法):溶液溶质(溶解前的状态)溶剂(状态)硫酸铜溶液硫酸铜(固体)水碘酒碘(固体)酒精稀硫酸硫酸(液体)水稀盐酸氯化氢(气体)水5.师生活动4:引导学生发现——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常见的溶剂;两种液体(不包括水在内)互溶时,将量多作为溶剂,量少的作为溶质。
三、探究活动2(探究溶解的影响因素)1.学生实验:在1、2、3号试管中做三个小实验——将1-2粒碘、高锰酸钾、4-5滴植物油加入到2-3mL的水中。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3.师生活动1:引导学生对比自己所做的三个实验,总结得出——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溶液的配制教案
溶液的配制教案溶液的配制教案引言:溶液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将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一种均匀的混合物。
溶液的配制是实验中重要的一环,正确的配制方法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介绍溶液的配制教案,包括溶液的计算、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溶液的计算1. 确定所需溶液的浓度在配制溶液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所需溶液的浓度。
浓度可以用质量浓度、摩尔浓度或体积浓度来表示。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浓度计算方法。
2. 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根据所需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质量计算可以使用质量浓度公式:质量浓度 = 质量 / 体积;摩尔数计算可以使用摩尔浓度公式:摩尔浓度 = 摩尔数 / 体积。
3. 确定溶质的溶解度在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时,需要考虑溶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根据溶质的溶解度表,确定所需溶质的最大溶解量。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配制溶液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
常见的实验器材包括容量瓶、量筒、移液管等;常见的试剂包括溶质和溶剂。
2. 称取溶质根据计算得到的溶质质量,使用天平称取适量的溶质。
注意在称取时要避免溶质的损失,可以使用称量纸或称量瓶进行操作。
3. 配制溶液将称取好的溶质加入容量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溶剂。
在配制溶液时,可以先加入一部分溶剂,摇匀后再加入剩余的溶剂,以保证溶质充分溶解。
4. 摇匀溶液将容量瓶中的溶液用手轻轻摇匀,使溶质充分溶解在溶剂中。
注意在摇匀时要避免溶液外溢,以免影响溶液的浓度。
5. 转移溶液将摇匀的溶液转移到需要使用的容器中,可以使用量筒或移液管进行转移。
在转移时要注意避免溶液的损失和污染。
三、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在配制溶液时,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
某些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因此在配制时要根据溶质的溶解度表选择合适的温度。
2. 溶剂选择在配制溶液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
初中化学基础试剂配制教案
初中化学基础试剂配制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掌握常见化学试剂的配制方法,提高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玻璃瓶等
试剂:NaOH溶液、HCl溶液、CuSO4溶液、KMnO4溶液、FeCl3溶液等
三、实验步骤
1. NaOH溶液的配制:
将适量的NaOH固体称取到烧杯中,用蒸馏水加入至所需溶液体积,搅拌均匀即可。
2. HCl溶液的配制:
将适量的HCl浓溶液取至烧杯中,用蒸馏水加入至所需溶液体积,搅拌均匀即可。
3. CuSO4溶液的配制:
将适量的CuSO4固体称取到烧杯中,用蒸馏水加入至所需溶液体积,搅拌均匀即可。
4. KMnO4溶液的配制:
将适量的KMnO4固体称取到量筒中,用蒸馏水加入至所需溶液体积,搅拌均匀即可。
5. FeCl3溶液的配制:
将适量的FeCl3固体称取到烧杯中,用蒸馏水加入至所需溶液体积,搅拌均匀即可。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试剂溅洒伤及皮肤和眼睛。
2. 操作前要认真读取试剂的安全说明书。
3. 操作完毕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并将废弃试剂处理妥善。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的实践操作,学生不仅掌握了常见化学试剂的配制方法,还能够提高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为今后更深入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溶液配制教案
溶液配制教案教案标题:溶液配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溶液配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溶液配制的方法和计算。
3. 能够根据实验要求配制出指定浓度的溶液。
教学重点:1. 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溶质和溶剂的关系。
3. 浓度计算和单位转换。
教学难点:1. 浓度计算和单位转换的应用。
2. 配制过程中的实验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和试剂:溶液瓶、容量瓶、天平、滴定管、试剂、蒸馏水等。
2. 实验指导书和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溶液配制的概念和重要性,与学生讨论实际应用场景。
2. 提问:你们平时在实验室或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配制溶液的情况?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讲解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溶质、溶剂、溶解度等概念。
2. 介绍浓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包括质量浓度、体积浓度和摩尔浓度的概念。
3. 解释浓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如 g/L、mg/mL、mol/L 等。
三、实验操作演示(20分钟)1. 演示一种常见的溶液配制方法,如质量法、体积法或摩尔法。
2. 强调实验操作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注意事项,如称量准确、溶解均匀、试剂选择等。
四、实验操作训练(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训练,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要求和配方,配制指定浓度的溶液。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纠正操作错误。
五、实验结果分析(15分钟)1. 学生将配制好的溶液进行浓度测定,使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和仪器。
2.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强调实验技巧和注意事项。
2. 提出拓展问题,如如何配制稀释溶液、如何根据实验要求调整溶液浓度等。
教学延伸:1. 学生可尝试在实验室或家庭中配制其他浓度的溶液,并对比实验结果。
2. 学生可进一步学习溶液的稀释和稀释系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意识。
溶液的配置初中化学教案
溶液的配置初中化学教案
主题:溶液的配置
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溶液的配置方法,并能够根据一定比例将溶质溶解于溶剂中。
材料:溶质、溶剂、容器、搅拌棒、天平、量筒
实验步骤:
1. 准备容器和搅拌棒,清洗并确保无杂质。
2. 用天平称量所需的溶质,记录下质量。
3. 用量筒量取适量的溶剂,记录下体积。
4. 将溶剂倒入容器中,逐渐加入溶质,同时用搅拌棒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5. 将制备好的溶液转移到干净的容器中,标明浓度和配制日期。
探究问题:
1. 你认为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浓度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 在实际操作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3. 如何将中学所学的溶液配置方法应用在生活中?
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到了溶液的配置方法,也学会了如何通过称量和计量来控制溶液的浓度。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搅拌均匀是关键,否则溶质无法完全溶解。
我觉得这次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溶液这一化学概念。
扩展实验:
1. 尝试配置不同浓度的溶液,观察其溶解度有何变化。
2. 尝试用不同的溶剂配置溶液,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
3. 尝试用不同的溶质配置溶液,观察其对溶液性质的影响。
通过这些扩展实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溶液的配置原理和相关概念。
溶液的配制教案
溶液的配制教案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2.熟悉溶液的浓度计算;3.学会使用实验室常用的计量器具。
二、实验原理1. 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其中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溶解溶质的物质。
2.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浓度、摩尔浓度、体积浓度等。
3. 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包括直接称量法、稀释法、溶解法等。
其中,稀释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将一定量的浓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中,使其浓度降低到所需浓度。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电子天平等。
2. 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干净、无水迹、无杂质;2.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所需的计量器具。
步骤二:配制溶液1.根据实验要求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或体积;2.取出所需的溶质,称量或定量加入容量瓶中;3.加入适量的溶剂,摇匀溶解;4.加入足够的溶剂,使溶液体积达到容量瓶刻度线,摇匀。
步骤三:测定溶液浓度1.取出一定量的溶液,用滴定管或移液管移入量筒中;2.用电子天平称量溶液质量,或用量筒测量溶液体积;3.根据所用的浓度单位计算溶液浓度。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器材应干净、无水迹、无杂质;2.溶液的配制应按照实验要求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或体积;3.溶液的配制应摇匀,使其均匀混合;4.测定溶液浓度时,应注意所用的浓度单位。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溶液的配制方法,熟悉了溶液的浓度计算,学会了使用实验室常用的计量器具。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实验器材的清洁和溶液的配制方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所用的浓度单位,以避免计算错误。
六、实验拓展1.尝试使用不同的溶剂配制溶液,比较不同溶剂对溶液浓度的影响;2.尝试使用不同的浓度单位计算溶液浓度,比较不同浓度单位的优缺点;3.尝试使用不同的计量器具配制溶液,比较不同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说:由浓溶液配置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加水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因此需要水25g,6%的氯化钠溶液25g,根据密度计算出绿化钠溶液需要24mL
课题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会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仪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动手能力以及误差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基本操作过程
教学难点
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误差分析
教材分析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是学生在初中进行的唯一一个定量实验操作。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这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同时本节课也是由理论转变为实际的桥梁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运用公式进行判断
总结归纳:
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问题: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时,当液面距刻度线1cm左右时,应改用加水,直到与刻度线保持水平。量水时仰视刻度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配置溶液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配置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5)该实验中量取水时最好选用的量筒是.
A.10mL B.50mL C.100mL.
通过视频了解盐水选种的方法
感受溶液在农业上的作用
小组讨论,选择实验所需要的药品,仪器,书写操作步骤
展示讨论成果
观察药品,选择方法(用NaCl配置)
学生合作实验
分析自己配置的溶液质量分数是否准确
运用公式分析误差
总结归纳
展示讨论成果(预设两种方案:1.直接用NaCl配置,2.稀释浓溶液)
解说:听了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后,大家可以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在桌子上放置了实验所需的药品,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现有的药品更适合哪种方法?
二、动手实验:现在请大家分组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并且配置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给出水的密度为1g/cm3)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教学方法
很多学生希望教师能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所以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等活动过程师生双方相互配合相互了解协作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三、误差分析(根据学生在做实验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和分析)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1.量水时俯视刻度偏大
2.量水时仰视刻度偏小
※通过手中的量筒让学生感受到,量筒读数俯视大,实际上水少,溶剂量少
3.装瓶时部分溶液溅出不影响
4.溶解时,烧杯中有少量水未倒干净偏小
5.向烧杯中加水时,有少量水溅出偏小
6.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偏小
学情分析
由于之前没有做实验,在课上我们已经按照教材的要求对这一实验活动进行了简单的讲解,在当时我仅仅是用小时候自己在家或者父母配制红糖水的例子进行了简单的说明,也让学生阅读了教材P47页的内容,在之后做题的时候学生给予的反馈是非常不了解“溶解”的这一重要的步骤,因此这节课既是对之前学过的溶液配制,以及基本实验操目了然的知道这瓶溶液是什么,我们在贴标签的时候应该注明药品的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堂训练】
1.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
C.③④①②⑤D.④⑤①②③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分析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学以致用
浓硫酸稀释放热,因此应该酸入水
板书设计:
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解释概念:盐水选种,就是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浮力把好种子和坏种子分开来。盐水的浮力较淡水更大,能够将一些不饱满的种子浮起来。
提问:在之前我们已经学过有关溶液的基本计算,那么现在如果我需要在实验室配置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选种液,我要用哪些药品、仪器、如何操作?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将设计方案写在学案上。
学生已经了解了溶液配制的有关计算,在实验中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等学生容易忽略的仪器操作问题,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准备实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播放“盐水选种”视频
提问:我们观看的视频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他们使用干什么原理分离饱满的种子和干瘪的种子的?
2.如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食盐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称取食盐的质量是g.
(2)在计算、称量、溶解三种操作中,图③表示的操作是,玻璃棒的作用是.
(3)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的不溶性杂质,要除去杂质应采取的办法是.
(4)如果不除去杂质,所配制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大或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