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一、问题的提出:课程改革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这一课程结构上的调整是本次新课改的重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成为新课改的亮点。

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它为积累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新课程标准要求: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我校申报的子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和教学模式”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的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实施除了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外,还对学生的发展带了多方面的变化: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提高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它给学生带来的这些变化是任何一门学科课程无法替代的。

同时,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如:实施模式单一化:传统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多是围绕“探究性学习”而来的,至于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综合合实践活动非指定领域极少涉及;教学模式单一:综合实践的教学模式日益趋向简单的模仿,呈现千篇一律的趋势。

因此,对于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通过研究课题,我们期望能达到这样的实验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

2、通过课题研究,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

3、通过课题研究,将“综合实践活动”及“师资建设”整合起来进行研究,即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方位关注为特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教师驾驭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为切入点,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水平和课程建设。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总结

一、前言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自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各地各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和实施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工作总结如下:二、教研活动开展情况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本学期,教研组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论学习。

通过学习,教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为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奠定了基础。

2. 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教研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在计划中,明确了每个年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

3. 开展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教师们通过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 开展实践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科技制作、社会调查、环保宣传等。

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 举办成果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研组组织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成果展示活动。

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展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习信心。

三、取得的成绩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通过本学期的教研活动,教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使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参与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与实验的目的及意义(一)实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身生活中或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清晰地表述问题,具体地分解问题,运用基本的逻辑方法分析问题。

问题是研究的核心,是研究活动始终应把握的基本要素。

通过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尝试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体验研究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并不一定强调得出某些正确的、科学的研究结论,但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研究过程的完整亲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

第三,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

无论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还是科学研究活动,都强调研究过程的科学性、研究方法的规范性,都十分注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

它的意义在于:1.课程代表了新的课程设计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注重传授给学生规范的,系统的书本知识,它强调的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掌握和运用生活知识、实践知识。

对于学生而言,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要解决实际问题,仅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生活知识、实践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具有与书本知识同等的价值。

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也区别于学科教学,它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模式,主张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多次的尝试甚至是多次的失败当中自己“学”到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使之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次教学改革,那就是新课程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根据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内容于实施方式的分析,就不难得出结论,该课程代表了新的课程设计理念。

2.该课程所倡导的课程发展方向,与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是完全一致的。

从上个世纪开始,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由过去对“百科全书式”人才的需要逐渐转变成对“创造型”、“复合型”、“实践型”人才的需要,所以,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蓝领,有时候往往比初出茅庐的白领更受欢迎。

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人物事迹、学习资料、教学资源、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haracter stories,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ing resource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报告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报告通用6篇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精品文档】“十一五”总课题结题报告-推荐word版 (20页)

【精品文档】“十一五”总课题结题报告-推荐word版 (2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十一五”总课题结题报告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总课题《中学课程教学改革对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重庆市荣昌初级中学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一)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总课题《中学课程教学改革对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实践研究》包含以下子课题:《中国古典文学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影响的研究》、《初中“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创新生物课程教学的探索研究》、《新课程理念下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的实践研究》、《中学信息技术学科培养收集处理及创新能力的研究》、《初中历史新教材教学个案的实践与研究》(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的必要性。

1、学校的快速发展及教师科研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

荣昌初级中学始建于201X年5月, 201X年8月独立成校,四年多来,学校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办学理念,坚持“外塑形象,内强管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把学指导思想,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目前已有教师350余人,学生近5100人,成为全县的示范和窗口学校,现正朝着“渝西川东名校”办学目标大步前进。

学校汇聚了来自全县的优秀教师,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强,科研水平高,已承担了多个市和县级科研课题,科研氛围浓郁。

课题组的大多数老师承担或参与过科研课题的研究实验,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国家、市级以上论文奖百余人次,有的还被评为市、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践基础。

2、学校构建了系统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荣昌初级中学虽然只有短短四年的历史,但学校坚持先进的办学管理理念,学校按照“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专门成立了校长直接领导的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还设立了科研室具体负责全校的科研工作,出台了《荣昌初级中学科研管理条例》和《荣昌初级中学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等文件,形成了“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科研室——教研组——课题组”四个层次的科研运行机制,使科研工作走上了规范化轨道。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总结报告(范文五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总结报告(范文五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总结报告(范文五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总结报告(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总结报告(范文五篇)》。

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一、师德建设:全组团结协作,师德好,关心学生,不私自向学生收费,无体罚现象,无教学事故。

教师钻研意识浓厚。

能自觉学习相关理论。

二、常规管理:学期初有教研组计划,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方案,期中有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挂牌方案,有学生外出实践活动方案;期末按要求完成总结。

每月至少一次教研活动,校内教研活动共6次,有教材开发的讨论,学生资料包设计的研讨;教师素质赛课的集体备课;课例学习;学生外出实践活动方案的制订等。

根据学校计划定期对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做好特色课程的特色备课,每位教师备课前有每一研究主题的方案设计要求、有对教师备课背景资料提供的要求等,以彰显该课程的独特性。

三、本学期所取得的成果:沈婕撰写的《调查问卷》案例在省综合实践活动课例会上交流,并载入《江苏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集》。

黄伟华、将静霞两位青年教师参加片区青年教师素质赛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四、前景展望:因课程需要,教研组与学校行政商量,吸纳王琼老师加入本教研组,为我们增添活力;为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将区文化馆、塘桥老哥饭店和,运河五号等地作为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并进行了挂牌活动。

学生的主题研究资源不断扩充,形成以“走近常州”为抓手,配合书法校本课程做好常州书法特色研究,结合市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趋势进行劳科技研究的三大课程资源研究系列,将我校综合实践研究从单一走向多元。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

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通过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关键在于要突出学生主体。

当然,要在活动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必须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有效指导。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总结报告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总结报告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总结报告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总结报告:2024年1. 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以实践为核心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本报告总结了我校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题内容与执行情况,以及学生在课题中的成长和收获。

2. 课题内容与执行情况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题内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包括社区服务、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等多个方向。

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学生们全面参与课题的研究、实践和成果展示。

在社区服务方面,学生们开展了义务劳动活动,帮助社区居民进行环境整治和公益活动,提高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在科技创新方面,学生们利用课堂时间和实验室设备,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验和科研项目,涉及生物、化学、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文化交流方面,学生们参观了博物馆、艺术展览等文化场所,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了交流和合作。

3. 学生的成长和收获通过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们在课题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和锻炼。

首先,他们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题中,学生们需要独立思考,收集信息,制定方案,并付诸实践。

这些过程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学生们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课题中,学生们需要与同学们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交流和协调,学生们学会了听取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并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最后,学生们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和文化交流活动,学生们接触到了不同社会群体和文化背景,增强了对社会问题和文化多样性的了解,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和全球意识。

4. 结论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课程,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总结了我校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题内容与执行情况,以及学生们在课题中的成长和收获。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学生们锻炼了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一、问题的提出:课程改革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这一课程结构上的调整是本次新课改的重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成为新课改的亮点。

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它为积累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新课程标准要求: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我校申报的子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和教学模式”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的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实施除了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外,还对学生的发展带了多方面的变化: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提高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它给学生带来的这些变化是任何一门学科课程无法替代的。

同时,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诸如:实施模式单一化:传统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多是围绕“探究性学习”而来的,至于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综合合实践活动非指定领域极少涉及;教学模式单一:综合实践的教学模式日益趋向简单的模仿,呈现千篇一律的趋势。

因此,对于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通过研究课题,我们期望能达到这样的实验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

2、通过课题研究,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

3、通过课题研究,将“综合实践活动”及“师资建设”整合起来进行研究,即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方位关注为特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教师驾驭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为切入点,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水平和课程建设。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总结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的科目被引入中小学教育领域,旨在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就本学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教研总结。

一、活动教学内容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涉及到了多个领域的内容,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等。

在自然科学方面,我们组织了实验探究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学习科学基础知识并锻炼实验能力;在社会科学方面,我们组织了社区调研活动、公益志愿活动等,让学生接触社会实际问题并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在人文艺术方面,我们组织了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二、活动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方面,我们采用了以教师为导师,学生为主体的模式。

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支持,而学生则在实际活动中扮演主角,自主完成活动任务。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团队合作模式,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相互帮助,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三、活动教学效果通过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具体表现为:1.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活动组织形式丰富,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不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文化体验活动中,学生通过学习古代书法、绘画等技能,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艺术技能。

2.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完成具体的任务和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实验探究课程中,学生需要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3.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在小组内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协调沟通等,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4.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自主进行管理、计划、安排等,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虽然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1.活动内容不够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需求。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总结报告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总结报告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总结报告尊敬的领导、老师们: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又走完了2024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这一学年的课题中,我们经历了许多难忘的瞬间,完成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在此,我将就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报告。

首先,我们选择了“创意设计与实施”作为本学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并确定了开展创意设计、策划和实施活动的计划。

我们通过调研和访谈,了解了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一系列的活动内容,包括艺术创作、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等。

在创意设计阶段,我们组织了学生们分组进行头脑风暴和讨论,以激发出各种创意。

通过集思广益,我们得到了很多有趣而具有实施性的创意,如设计一个城市公园、开展一场科技展览等。

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讨论,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策划阶段,我们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合作,并制定了详细的策划方案。

我们与当地美术馆合作,举办了一场以“城市公园”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展,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创意设计出城市公园的未来形象。

同时,我们还与科技公司合作,举办了一场科技展览,展示学生们的科技创新成果。

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意和实践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和科技素养。

在活动实施阶段,我们精心安排了活动的具体细节,并邀请了专业的评委和观众参与其中。

在艺术创作展上,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了现场创作和互动。

观众们被学生们的创意和才华深深吸引,并对他们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科技展览上,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并与观众分享了他们的研究和思考。

观众们对学生们的创新和智慧表示了赞赏和鼓励。

通过这一学年的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创意与实施能力,也增强了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他们学会了如何准确把握社会需求,如何将创意转化为实际行动,如何与他人合作并处理困难。

这些经验将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推荐下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与实施可行性研究》结题报告-word范文模板 (13页)

【推荐下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与实施可行性研究》结题报告-word范文模板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与实施可行性研究》结题报告篇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题报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究与实施”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综合实践学习是国内外中小学所设计和实施的一类基本课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澳日等国和我国台湾在基础教育改革中,都注重开设综合类的课程。

而这类课程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标准中课程名称各不相同,如,法国叫“综合学习”,日本叫“综合学习时间”……其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大致包括三类:主题探究或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学习;生活学习等。

我国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分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四大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开设的必修课,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立的新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课程:它不在以知识的逻辑序列呈现,而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出发,寻找活动主题;它不在以告知的方式进行活动,而以体验和感悟的方式展开实践活动;不以掌握某种概念和方法为目的,而是通过主题活动,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样一门课程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于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的教师来说,的确有点难,难在它的内容的不确定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较长学习时间的周期性,以及活动过程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苛求性。

我校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一直注重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探究实践新课程。

承担了区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究与实施”,把综合实践这一新领域作为我校科研重点课题。

探索如何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如何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进行有效整合,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理论与实践操作问题,突破制约基层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瓶颈。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与实验的目的及意义(一)实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身生活中或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清晰地表述问题,具体地分解问题,运用基本的逻辑方法分析问题。

问题是研究的核心,是研究活动始终应把握的基本要素。

通过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尝试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体验研究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并不一定强调得出某些正确的、科学的研究结论,但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研究过程的完整亲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

第三,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

无论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还是科学研究活动,都强调研究过程的科学性、研究方法的规范性,都十分注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

它的意义在于:1. 课程代表了新的课程设计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注重传授给学生规范的,系统的书本知识,它强调的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掌握和运用生活知识、实践知识。

对于学生而言,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要解决实际问题,仅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生活知识、实践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具有与书本知识同等的价值。

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也区别于学科教学,它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模式,主张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多次的尝试甚至是多次的失败当中自己“学”到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使之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次教学改革,那就是新课程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根据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内容于实施方式的分析,就不难得出结论,该课程代表了新的课程设计理念。

2. 该课程所倡导的课程发展方向,与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是完全一致的。

从上个世纪开始,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由过去对“百科全书式”人才的需要逐渐转变成对“创造型”、“复合型”、“实践型”人才的需要,所以,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蓝领,有时候往往比初出茅庐的白领更受欢迎。

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研究》课题成果公报

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研究》课题成果公报

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研究》课题成果公报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研究》课题成果公报[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设课程,在我国新课程结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生成性的特点,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全新课程,专业支持不足,经验和资源匮乏,课程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建设等实际情况,课程需要在探索中建构式发展,特别需要在共建共享中达到“多赢”。

为此,我们通过课题研究,建构基于网络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程管理、全员参与和全面评价的课程实施体系和机制,以课题研究为基础,政府推动,政策保障,试点先行和典型带动,促进该课程的规范化管理和常态化实施。

[关键词]建构式评价博客常态化规范化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及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设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始开设。

在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平均每周3课时,占义务教育阶段课时总量的6-8%;在高中,该课程有23个必修学分,约占高中毕业所需116个必修学分的1/5。

作为一门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和难点。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打破传统分科教学缺乏横向融合、易导致学生读死书的状况,改变传统学科课程甚少涉及、我国学生普遍缺失而社会发展又亟需的综合能力素质,为学生创设一个综合实践平台,让学生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和相关内容的学习,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因此,本课程开设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

它开辟了我国基础教育全新的课程领域,因而被课程专家寄予厚望、备受关注。

同时,课程实施也缘于全新的课程体系而面临新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

教学实践研究结题报告(3篇)

教学实践研究结题报告(3篇)

第1篇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学实践研究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课题旨在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探索适合我国教育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1. 研究目的(1)探索适合我国教育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研究内容(1)教学实践研究的方法和策略(2)教学实践研究的具体案例(3)教学实践研究的效果评价三、研究方法与步骤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教学实践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行动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总结教学实践研究的经验和方法。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4)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实践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2. 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查阅相关文献,制定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3)总结阶段:对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1. 教学实践研究的方法和策略(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多元化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等,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 教学实践研究的具体案例(1)案例一: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案例二:某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十一五”总课题结题报告

“十一五”总课题结题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总课题中学课程教学改革对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重庆市荣昌初级中学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一)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 规划课题总课题《中学课程教学改革对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实践研究》包含以下子课题:《中国古典文学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影响的研究》、《初中“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创新生物课程教学的探索研究》、《新课程理念下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的实践研究》《中学信息技术学科培养收集处理及创新能力的研究》、《初中历史新教材教学个案的实践与研究》(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的必要性。

1、学校的快速发展及教师科研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

荣昌初级中学始建于2003 年5 月,2005 年8 月独立成校,四年多来,学校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办学理念,坚持“外塑形象,内强管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把学指导思想,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目前已有教师350 余人,学生近5100 人,成为全县的示范和窗口学校,现正朝着“渝西川东名校”办学目标大步前进。

学校汇聚了来自全县的优秀教师,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强,科研水平高,已承担了多个市和县级科研课题,科研氛围浓郁。

课题组的大多数老师承担或参与过科研课题的研究实验,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国家、市级以上论文奖百余人次,有的还被评为市、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践基础。

2、学校构建了系统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荣昌初级中学虽然只有短短四年的历史,但学校坚持先进的办学管理理念,学校按照“质量立校,科研兴校” 的办学思路,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专门成立了校长直接领导的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还设立了科研室具体负责全校的科研工作,出台了《荣昌初级中学科研管理条例》和《荣昌初级中学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等文件,形成了“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科研室——教研组——课题组” 四个层次的科研运行机制,使科研工作走上了规范化轨道。

【最新201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与实施可行性研究》结题报告-优秀word范文 (13页)

【最新201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与实施可行性研究》结题报告-优秀word范文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与实施可行性研究》结题报告篇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题报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究与实施”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综合实践学习是国内外中小学所设计和实施的一类基本课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澳日等国和我国台湾在基础教育改革中,都注重开设综合类的课程。

而这类课程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标准中课程名称各不相同,如,法国叫“综合学习”,日本叫“综合学习时间”……其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大致包括三类:主题探究或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学习;生活学习等。

我国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分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四大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开设的必修课,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立的新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课程:它不在以知识的逻辑序列呈现,而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出发,寻找活动主题;它不在以告知的方式进行活动,而以体验和感悟的方式展开实践活动;不以掌握某种概念和方法为目的,而是通过主题活动,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样一门课程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于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的教师来说,的确有点难,难在它的内容的不确定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较长学习时间的周期性,以及活动过程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苛求性。

我校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一直注重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探究实践新课程。

承担了区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究与实施”,把综合实践这一新领域作为我校科研重点课题。

探索如何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如何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进行有效整合,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理论与实践操作问题,突破制约基层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瓶颈。

【深圳市教育科学院十一五规划课题结题报告书】

【深圳市教育科学院十一五规划课题结题报告书】

【深圳市教育科学院十一五规划课题结题报告书】《社区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深圳市东晓小学2007年12月,我校向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申报了“社区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行动研究”实验课题,2008年6月,该课题被深圳市教科院核准为深圳市“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我们把本课题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也作为我校重要的教育目标。

三年来,我们在市教科院以及区教研中心的领导、专家的关怀和指导下,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该课题的研究,并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课题研究的背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告诉我们,小学生正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们需要借助一定的具体事物来理解科学现象,才能有效地学习科学知识。

对小学生加强科技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主要途径是充分利用学校内部和外部的科学教育资源来实现。

就目前小学科学的教学而言,校内外科学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尤其对校外课程资源或视若隐形或没有深层次地挖掘和利用,致使科学课堂学习内容与周围实际脱节、学习活动形式呆板,课内学习未能向课外灵活延展,极大阻碍了学生科学情感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因此,如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有效地利用和挖掘校内外教学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东晓小学从1993年开办以来,一直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科学教育理论贯穿于学校工作始终,已初步形成了较浓厚的科学教育氛围。

学校建设了“东晓科技楼”,其中设有“科学探究室”、“天象馆”、“科技制作室”等多个科普教室;此外,学校社区内有金威啤酒厂、罗湖妇幼医院、罗湖环保科技与开发中心、环境监察站、罗湖文化馆、武警七支队三中队等单位,我校与这些单位长期建立合作关系,为我们开展社区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总结(3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我校于近期组织了一系列教研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总结。

二、教研活动概述1. 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活动旨在通过探讨、实践和反思,推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活动时间本次教研活动为期一个月,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3. 活动形式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线上通过建立教研群,分享教学案例、教学资源;线下通过开展教学观摩、经验交流和专题讲座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教研活动内容1. 教学观摩与研讨在教学观摩环节,我校部分优秀教师展示了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案例。

观摩课后,教师们围绕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通过观摩和研讨,教师们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并学习了优秀教师的经验。

2. 经验交流与分享在经验交流环节,部分教师分享了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成功经验。

这些经验包括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如何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等。

通过交流与分享,教师们拓宽了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手段。

3.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

讲座使教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4. 实践探索组织教师开展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

通过实践活动,教师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教学实践能力。

四、教研活动成果1. 教学水平提升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能够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显示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

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不容乐观。

综合实践活动课结构不尽合理,过程管理不严密,教学评价单一化,再加上教师的观念尚未彻底转变,许多教师仍然把活动课当成是体育课或者是手工课,导致活动课上课的随意性很大,同时应试教育的潜在压力,使得教师对活动课的课堂结构、过程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认真的研究,只着眼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或者是教师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学习,把学生牢牢的套在框框里,既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样的活动课就像在演戏,教师和学生都按照剧本已定的角色表演,或者是教师完全放手,不加指点,让学生自已去摸索,学生无法从活动课结构上来把握活动课的要领,只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的活动课从表面上看气氛活泼热烈,但实际教学效果却是低效的。

为此,我们选定这个课题以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累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资源,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也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显示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既不是课外活动,也不是活动课程,而是通过教育交往为中心的活动,其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题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课题实验要立足于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和目的的要求,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要从科技高度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

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实验,以确保活动课的实施。

活动课作为综合实践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和附庸,而是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性的课程。

它有效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主动发展,转变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而设置的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将对促进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的总体目标是:探索并设置了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的课程结构体系;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保障机制;探索并实践“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载体,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课题研究活动为基本形式”的课程结构模式;营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相适应的良好氛围。

五、课题的内容、方法及主要过程㈠课题研究的内容在综合实践课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呢?探讨利用什么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既能学到社会综合实践知识,又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

㈡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并结合课题的需要运用调查法、实验法和个案法相结合起来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文献研究:收集、掌握、分析已有的研究信息,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调查研究: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情,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实际反馈,对其现状进行调查,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从而为制定有效的对策提供实证材料和分析依据。

实验研究:在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假说,进而制定出课题研究的规划和课题实施的计划进行研究。

个案研究:通过采取追踪、追因和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是教师即使了解情况,即使收集对学生活动课有效设计的反馈信息,通过对个案的辅导、总结,从而得出有益的启示。

㈢研究过程第一阶段课题设计阶段(2016.4——2017.6):完成课题设计、论证。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7.7——2019.5):问卷调查、分析探讨课题实施阶段,资料的编辑与整理,形成课题阶段性成果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6——2019.11):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完成课题的结题报告。

六、研究成果在综合实践课教学方法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情境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既能学到社会综合实践知识,又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我们在综合实践课教学中研究并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方式:(一)创设情景。

运用实物、录像、画面、录音、电脑软件、小品、语言描绘等多媒体直观手段把课文内容情景化。

让学生透过栩栩如生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环保调查>>教学前我首先让学生搜集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和文章等,在课堂中通过他们自己搜集的样品了解环保,通过图片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激发环保热情,积极的做环保小志愿者。

(二)体验情景。

在教师必要暗示和目标指导下,学生迅速进行情境体验情景,内心深受触动,感性认识初步形成。

如上<<环保调查>>这课时,我先让学生看世界环境问题实地录像,再适时提出问题,带领学生进入情景,体验情景:带学生参观学校周边的工厂,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环境问题?它们是如何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周边的人们心情怎样?如果这些环境问题不处理的话会怎样?让学生从实际环境体验中,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通过活动表达体验。

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体验经过整理组织,运用语言表达出来。

如上面所讲的《轮子和车》这课,我让学生在体验情景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比赛说出各种汽车的作用和好处,通过自我表达、共同交流,形成情感定向。

学生通过理性思考,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讨论、判断、选择。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表述的情况,然后提出问题(正反),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判断、选择,加深认识。

如在以上学生表述体验,形成情感定向的基础上,我在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分析、判断、选择。

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一系列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行为实践,让综合实践课走向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突出所授教材重点的同时,组织学生训练,参与课内外践活动,使学生将本课知识同他们现有知识相联系,提高行为实践能力。

如上汽车时,组织学生练习认识各种汽车:上完买东西的学问后,让学生跟随父母到商店或市场实地体验等这类经常性、结合日常生活实际的课内外活动,使综合实践走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从具体事物和经验的兴趣发展成为学习运用综合实践课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

因此,我认为在综合实践课上必须大大增加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在适宜的情况下,“哪儿需要哪儿去”,以营造创新氛围,优化创新情境,开放学生思维空间,或动手操作,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质疑,或大胆想象,培养起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精神,既要学会又要会学,让实践课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效果:(一)增强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教师不仅能进行选题、制订课题方案、实施课题方案、整理数据、撰写论文等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也使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团队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校凝聚力增强。

为建立一支优秀的课程指导教师队伍,学校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识培训,使教师们既认识了课程基本知识、认同了课程基本理念,也营造了这门课程实施的良好氛围。

平时加强备课组活动,坚持每周一上午集体备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想与每一堂课的资料搜集、编写、制作课件等等都在备课组的热烈讨论中完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教研活动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肯定,课题主持人副校长代正海在全校备课组长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

我们选拔一些教学能力强、热爱教育工作的学科教师,组成这门课程的骨干力量、指导教师的带头人,形成了较好的指导教师队伍,为教师全员参与课题指导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我校在全员参与的情况下,已有多位高素质的专职综合实践教师,专业教师队伍逐渐形成。

(二)学生学会了用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走出校园,走上社会,走进自然,有了从未有过的生活体验。

学生在实践中遇到了学校生活中难以遇到的各种困难,遭受到了种种挫折和失败,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及与同学的合作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完成了要完成的任务,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三)多学科综合,促进了师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一批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而且网络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我们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经验总结、案例研究和教学论文,越来越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教科研活动中频频获奖。

近几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丰富:刘玉梅老师的论文《数学综合实践课之探讨》2017年7月在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的“2017中国教育系统优秀教案(论文)全国评选”活动中获奖;副校长兼教科研主任代正海的论文《如何使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充满生机》2017年6月发表于《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刘晓燕老师的论文《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2017年6月在荆门市第二届“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活动中获奖;周相进老师的论文《重视学生德育教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浅析德育过程中知、情、行的辨证统一》在《中国学校体育》、《素质教育论坛》、第二届湖北省中小学德育专家讲坛发表获或进行学术交流,体育优质课2018年6月获市级一等奖,论文《新课改下的教学》2017年6月获国家级一等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