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和孩子交流
中国式父子沟通
中国式父子沟通过去的传统沟通方式已经不能引起孩子的沟通兴趣,一味严肃的做法只会让父子间无法知道对方的所思所想,将儿子推出了他的怀抱,伤害了儿子幼小的心灵。
因此父亲与儿子相处的方式最好就是做哥们,跟儿子一起玩、一起笑、一起说心里话。
只要能找到跟儿子沟通的技巧,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
符合现在实际情况的中国式父子沟通的策略如下:1、蹲下来与孩子说话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尤其是男孩,他们的独立意识尤其强烈,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人格和尊严,他们希望家长们能够给予他们尊重和平等。
就像文中的小飞爸爸,一开始高高在上,对着孩子指着鼻子大声说话,两者皆是怒气冲冲,沟通效果自然不好,当爸爸冷静下来,主动蹲下身,温和地平视着儿子,轻轻地为他擦汗,并跟孩子讲道理,相信这时候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父母与孩子才有可能平等地交流。
这就好比管道里的水,只有管道两头水平放置,水才有可能在管道里来回流动。
如果头高、一头低,水就只能往一个方向流。
孩子与父母的交流同样也是这个道理。
2、换个角度看问题作为家长,我们不该总是给孩子们实施强压政策,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孩子,我们不妨多学学文中李先生,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孩子,并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3、巧用网络来沟通家长朋友们,其实,只要我们找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他们是很乐意与我们沟通的。
当孩子社交能力开始发展,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与孩子们多聊聊他的同学、朋友等。
我们不妨让孩子加自己为他的好友,多给他发发信息,增加彼此之间沟通的渠道与话题,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4、做孩子的小玩伴家长朋友们,如果我们只做孩子的父亲、母亲,孩子也只会与我们保持一定的距离。
我们不妨放下架子,不做高高在上的长辈,主动和孩子打成一片,甚至和他们一起胡说八道。
平时,我们还可以花些时间了解那些歌星、青少年偶像、新电脑游戏等等。
这样一方面可以为自己和孩子增加更多的话题,另一方面也等于告诉孩子你在乎他。
蹲下来,与孩子平等地交流
蹲下来,与孩子平等地交流与小孩完全处于平等时,小孩才会把他的真实方法告诉你——这确实是小孩什么缘故喜爱把内心话对自己的朋友说,却不愿与父母说的缘故。
在教育小孩时,父母们早已适应了站着说话,对小孩发号施令,把自己的思维和主观愿望强加到小孩身上,而专门少考虑到小孩内心的方法。
当自己的愿望与小孩的方法产生碰撞的时候,父母们就会对小孩大失所望,然后强制小孩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全然可不能考虑小孩的感受。
假如父母们蹲下来,蹲到和父母们的小孩一样高时再开口说话,情形又会如何样呢?至少,小孩确信会认真地听你说话,这一点专门重要。
假如你在说话,而他心不在焉,那么即使你说得再多,道理再正确,又有什么用呢?蹲下来吧,只有蹲下来,不再居高临下,与小孩完全处于平等时,小孩才会把他的真实方法告诉你——这确实是小孩什么缘故喜爱把内心话对自己的朋友说,却不愿与父母说的缘故。
蹲下来,这一步专门关键,因为不管小孩的方法对依旧不对、有无道理,你只有在了解了小孩的真实方法之后,才可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小孩……父母能在家庭中制造一种平等民主的空气,这是小孩的幸运。
在如此的家庭,小孩会觉得父母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父母们明白,只有两头高度差不多,水才有可能在中间的管道里来回流淌,假如一头高,一头低,水就只能往一个方向流了。
小孩与父母的交流也是相同的道理。
蹲下来和小孩说话,父母与小孩才有可能平等地交流。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经说过:“教育小孩最重要的,是要把小孩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
”许多事实也说明,父母以居高临下的姿势来关怀小孩,反而会使小孩产生逆反心理。
只有父母转变姿势,像对待朋友那样去关爱子女,才有可能让小孩感受到平等。
方萍就专门聪慧,她是如此跟小孩交谈的:有一天,女儿文馨回家晚了,方萍帮女儿拿下肩上的书包,陪女儿吃饭,告诉女儿这是专门为她预备的。
方萍还告诉文馨,她已在窗口看了专门多次,盼着文馨回来。
怎么与10岁女孩子沟通
怎么与10岁女孩子沟通父母是孩子成长之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孩子最需要沟通的人就是父母。
如何与10岁女孩子有效沟通?10岁女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与10岁女孩子有效沟通,希望能帮到你。
10岁女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站在孩子角度沟通1.让孩子倾诉——坐下来听静静地听有时胜过千言万语。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让孩子通过语言把所有的感情--积极的和消极的一一都表达出来,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只有觉得对方能真正理解他的想法时,才能听得进对方的话。
我们在听了孩子的想法后,立即用自己的语言重复其中的要点,并同他交流,孩子会觉得我们一直在认真倾听,对他是尊重并理解的。
那么,孩子无论怀着什么样的心态,都能够表现得平静,对问题的解决也会有利。
跟孩子交流,有时候并不需要我们自己说,只要静静地听孩子把话讲完,孩子也就满足了。
父母作为倾听者所给予孩子的关注、尊重和时间,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
2.与孩子平视——蹲下来看与孩子平视,是每个父母应该遵循的原则。
父母要被孩子所接受,是不是也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呢?有许多事情,用我们成人的眼光来看,怎么也理解不了,这就需要做父母的有变换角色的意识,抛弃自己的偏见,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他们的世界,才能看懂孩子.3.与孩子商量——相互尊重商量的魅力在于,使自己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两代人的沟通,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而实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方法是——学会商量。
我从儿子的成长中体会到:商量,能使家庭关系变得和谐;商量,能使孩子得到大人的尊重,从而使孩子懂得尊重别人,并学会用商量的办法去对待父母和他人。
4.让孩子决定——学会选择学会选择的人,才能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选择是一种能力。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选择的机会。
机会永远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有意识培养自己选择的能力,那么就有可能抓住机会,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如果事事都靠父母替他选择,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那么机会就会与他擦肩而过。
正面管教:家长学会共情,引导孩子情绪管理
家长学会共情,引导孩子情绪管理请家长们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和孩子进行交谈呢?站着,向下俯视着孩子,这可能是大多数人采用的一种交谈视角。
而今天我想说的是一个新的视角,这需要我们蹲下来,让我们的眼睛跟孩子的眼睛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个“蹲”的动作,这与之前的“站”有着很大的区别。
大家可以自行体验几次,就能更好地感受到其中的差异。
从“站”变“蹲”只是第一步,我们还需要再转个身,顺着孩子的目光,去看孩子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转身”的意义是让我们与孩子肩并肩,尽量地与孩子的目光保持一致,去看向孩子的世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孩子怎么了,需要什么帮助,该如何向他提供帮助。
其实,这个视角的转换就是共情。
共情,就是感同身受。
可以说,只有跟孩子共情了,我们才能真正帮助孩子管理情绪,战胜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
当共情后,大人就能看到并理解孩子的世界,就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把他遇到的情况说给他听。
这样,孩子便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控自己的生活,也能自主、自信、有勇气地去做事情。
共情到情绪管理的生理机制从共情到情绪管理,大脑起着重要作用。
大脑的作用机制,是神经的连接。
通过共情的互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连接起左右脑以及上下脑,这样大脑的各部分就可以协调工作,孩子也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
人类的大脑有不同的部分,不同的部分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从横向看,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
左脑负责理性,右脑负责情感;从纵向看,大脑分为上层脑和下层脑。
下层脑负责生物性的部分,如恐惧情绪、愤怒的情绪等,上层脑负责三思而后行的理智部分。
左右脑中间有一个叫“胼胝体”的神经束,可以把左右脑联结起来。
只要中间胼胝体把左右脑连接起来,我们的理性和情感就结合起来了。
上层脑和下层脑的连接通道联结后,情绪就被管理起来了。
孩子从一出生,右脑的情绪功能就开始发挥作用,而左脑的理性功能大约在3岁后才开始起作用。
因此,在3岁前,孩子都是靠情绪来表达的。
蹲下来与孩子平等交流
蹲下来与孩子平等交流现实中,传统的师生关系在我国教育生活中无疑存在巨大的历史惯性,影响着教师对待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而现代教育则要求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两种不同教育观之间的碰撞,必然显现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
上学期,李圣珍在征得她所在的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的同意后,没再任课。
因为从这学期开始,她的家里住着4个从各地来的所谓“问题儿童”需要悉心调理,她实在抽不出更多的精力去上课。
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另有其他差错现年52XXX年龄大一些。
这也难怪,近6年中,李圣珍除去上课,先后收治过50多个从各地来的“问题儿童”。
他们中,有的曾进过精神病院,有的曾一度得了失语症、孤独症……是李老师帮他们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坐标。
名声出去了,慕名找上门来的人就更多。
一位学生跟随父母在国外上了几年学后转到国内一所重点学校读书。
他在这所学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在国外寂寥、压抑的学习生活形成鲜明对照。
周围的老师和同学把他当作曾经留过洋的小留学生,倍加呵护。
心灵脆弱的他承受不了前后冷暖截然不同的两种境遇,当他面对李老师时,强烈的自卑感已使他很难与周围的环境相容。
一个18岁的女孩,坐在李老师家的沙发上,不停地问:“老师,你看我傻不傻?”被家长和老师经常斥为傻的她,现在每天惟一要做的事就是看电视,并且不停地往嘴里塞东西吃。
一个原本表现较好的学生,因为家里有人生病住院,父母一时疏于管理;而这时他的班主任又恰逢家里发生矛盾,心情不佳。
于是,这位学生便经常因纪律问题被罚站、被喝斥,久而久之,自尊心遭到严重伤害的他此后很少开口说话,成绩也直线下降,最终竟发展到学习、生活各方面都出现障碍,被学校强令退学。
问题遇得多了,李圣珍便开始琢磨,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李圣珍拿出最近来的100多封信给记者看,其中1/5出自孩子之手。
她说,从来信看,一方面是家长无休止的抱怨,不明白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有如此多令人不能容忍的缺点,一方面是孩子无助地求援,不知道为什么再努力也不能使家长和老师满意。
幼儿教师师德演讲稿:蹲下来,靠近孩子
幼儿教师师德演讲稿:蹲下来,靠近孩子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师德经验和心得。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的职责是教导孩子们,指导他们健康地成长。
然而,我们的责任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孩子们的陪伴和关怀。
所以,我想谈的第一个点是:蹲下来,靠近孩子。
蹲下来,不只是为了配合孩子们的身高,更是为了抓住他们的注意和信任。
孩子们热爱我们,但他们需要更多的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尊重。
当我们主动蹲下来,与他们交流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和思想,同时也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
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了解到他们的兴趣爱好、困扰和梦想,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
靠近孩子,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论他们是学习优秀还是有困难的孩子。
我们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鼓励。
不仅要关注他们在学校里的表现,还要关注他们在家庭、社交等方面的情况。
感受他们的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与他们共同经历他们的成长过程。
同事们,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师德操守。
我们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我们要做到公正、善良、宽容和不倦地奉献。
我们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与社区合作共建,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够时刻记住这句话:“蹲下来,靠近孩子”。
不仅仅是身体的蹲下来,更是心灵的靠近。
让我们把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用关爱和耐心塑造他们的未来。
愿我们作为幼儿教师,永远怀着虔诚和责任心,为孩子们的成长播撒希望的种子。
谢谢大家!。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1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在感叹小孩难教,其实如果家长们仔细观察和思考的话,就会发现问题大多出在我们成人身上,而不是小孩子身上。
下面转一位教师的经验,我们共同学习一下:1、蹲下去这不仅指身体上的蹲下去,而是指心态上的蹲下去。
有时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议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长就会大发雷霆。
其实,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的建议对于小孩来说是否合适。
不妨换一个角度,从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
一般的母亲都喜欢逛商场,但小孩子不一定喜欢,为什么?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会发现:你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腿。
你如果埋怨他(她)不听话,你有道理吗?所以,在小孩不听话的时候,最好换一个角度去想,这样,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2、走过去小孩为什么不愿与大人们交流,不仅仅是什么代沟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我们这些成人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不愿做他们做朋友。
试想你整天摆出一幅长者的脸孔,以一种教训的口气,不停的抱怨,不停的责备。
他怎么会听你的话呢?我开家长会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大家关上手机,认真的听两个小时;如果你连两个小时都坚持不下来,你有什么资格来责备你的小孩,要知道他(她)每天在教室里要坐上八九个小时,不说学习,光只是坐都不好受,可是我们有哪位家长能体会小孩的苦处呢?我与自己的小孩是最好的朋友。
我从不责备他,当然有问题的时候,我只是帮他分析产生的原因。
所以我与小孩的关系很好,他也很乐意向我讲一些他的趣事或苦恼,和我探讨一些他这个年龄不懂的问题。
这样做当然不够。
我一星期,不管工作多忙,总是要抽出一两个晚上的时间与他一起活动活动。
比如,打球,散步,读书,看电视什么的。
优秀家长育儿经验分享【通用10篇】
优秀家长育儿经验分享【通用10篇】优秀家长育儿经验分享(精选篇1)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向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
儿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
他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们为人父母者深感骄傲和自豪。
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心得。
一、让孩子慢慢完成那是第一次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长开放日活动,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小花朵们在阳光下绽放光芒,惊喜地发现厚朴不仅仅会跟着老师唱歌跳舞,还独立完成各种“生活动作”,还学会了人际交往,待人接物,深深地感觉到宝宝的成长,感慨万千。
在活动中,老师让家长和自己的孩子合作完成手工制作,又粘,又剪,一眨眼功夫,多数作品已展示在作品栏内。
但是,儿子却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加上动手潜力相对较弱,当时我一激动也没多想,就帮忙完成。
之后,一次宝宝在早教中心上独立课,也是手工画画课,我在门外观摩,看着别的孩子都上交作业了,只是他还在慢吞吞地摆弄,我那个急啊,都想冲进去帮忙,但还是忍住了。
课后,我拿着厚朴完成的还算满意的作品与老师交流经验时,老师反问了我一句“让他自己慢慢完成吧!难道你想破坏他的专注力?”我顿时语塞。
之后,看到宝宝在幼儿园的作业,深感惭愧。
没想到,这么个小细节却折射出我的大失误,宝宝虽然速度有点慢,但自己的却得到了提高和锻炼。
我们不能急于替孩子完成作业,要让孩子成为主体,让孩子在慢慢实践中得到提高。
二、让孩子学会遵守承诺我跟孩子解释的就是,说到就要做到。
厚朴喜欢听睡前故事,但从不边听边睡,反而激动地要求讲多个故事,之前都到了10点了还不睡。
我想,立刻就要上幼儿园了,这样下去可不行。
正好,《婴儿画报》里有一篇《说到做到》的故事,我故意反复地讲他听,多次解释后,加入实践。
这个方法就这样开始了,很快就收到了各种成果,以至于到宝宝上幼儿园没发现不适应状况,老师都惊讶地表扬厚朴“相当淡定”。
当然,除了厚朴从6个月开始理解早教,过早得到课堂学习氛围的熏陶和各种锻炼分不开之外,我们也是有约定的,比如,答应他坐妈妈的车去幼儿园的要求,答应准时去接他等等。
幼儿园小班育儿宝典
幼儿园小班育儿宝典幼儿园小班育儿宝典篇一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家长对孩子大声地呵斥: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
快点过来,听到没有?!这样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我们做父母的往往认为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自己的威严,能让孩子更听话。
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方法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无论是在自己、亲戚、朋友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当你要对孩子说什么的时候,请试着蹲下来,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
你是不是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达到的是同样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说话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却更开心了,对你的命令同样是执行的。
这就是因为你蹲下来了,你用和蔼的口气和他说话。
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当着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训孩子最科学育儿知识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其实,小孩子的领悟能力相当强,当你不想让他做某事时,只要轻轻地摇摇头,或悄悄地对孩子瞪瞪眼睛,他幼儿园托班育儿知识就会明白的,完全没有必要大声说出来。
如果你还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门前和孩子达成默契,就当是你们之之间的秘密:如果你看见爸爸摇头,那就说明不能那么做;如果爸爸点头,那就是同意了。
三、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长。
当你喂他吃饭时他说我自己吃,当你帮他穿衣时,他说我自己穿,可能他会弄得满身是饭,可能他会把衣服穿得一团糟,但我们不要打击你的兴致,而要信任他,鼓励他,给他学习的机会,否则孩子将永远不会长大。
四、小班育儿心得、适时调整关爱的方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关爱方式,不要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人,事事都包办代替。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好时机,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帮助他成长,这样不会压抑孩子的才智。
例如,当孩子过两岁生日时,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又长大一岁了,从明天开始就要自己刷牙洗脸了;又如,当准备送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下个月就要上幼儿园了,从现在开始要自己一个人睡觉,学会盖好被子。
幼儿教师师德演讲稿范文:蹲下来,靠近孩子
幼儿教师师德演讲稿范文:蹲下来,靠近孩子敬爱的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同事们、亲爱的家长们,大家好!我是一名幼儿教师,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幼儿教育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肩负着培育未来的责任。
我们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需要用心去呵护每个孩子,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品德。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蹲下来,靠近孩子”。
蹲下来,是我们与孩子进行沟通的第一步。
孩子们身高矮小,视线有限,他们希望我们能够走近他们,与他们处于同一高度。
而只有蹲下来,我们才能真正听见他们的声音,更加了解他们的需求。
同时,也能让孩子们感到我们的关心和尊重,建立起更加亲密的师生关系。
靠近孩子,更是我们与他们建立连接的关键。
我们应该用耐心和温暖去接触每一个孩子,观察他们的行为、动作和表情,真正了解他们内心的世界。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感受方式。
只有我们真正亲近他们,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针对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我记得有一次,班里的一个小男孩叫小明,经常表现得很沉默,不与他人交流。
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观察他,没有特别去关心他。
后来,我决定主动蹲下来,靠近他。
我尝试和他交谈,发现他其实有很多话想说,只是缺少倾听的对象。
从那之后,我每天都会花些时间与他交流,聆听他的故事,让他感受到关心和温暖。
渐渐地,他开始变得开朗活泼起来,也加入到班级的活动中。
蹲下来,靠近孩子,并不仅仅是一种姿势,更是一种态度。
我们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好榜样。
我们要用我们的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用我们的行动去引导他们的成长。
无论是在课堂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时刻保持一颗关爱的心,尽力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我想引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的演讲:“蹲下来,靠近孩子,不是弯腰,而是一种态度。
”让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能够用心去理解、关心和引导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我们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为他们的未来树立一个美好的起点!谢谢大家!。
蹲下来给孩子一分钟 读后感
蹲下来给孩子一分钟读后感《蹲下来给孩子一分钟读后感》(一)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本超棒的书,叫《蹲下来给孩子一分钟》。
读完之后,心里那叫一个有感触!书里说的“蹲下来”,可不是真的让咱们就简单地蹲个身子,而是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让我想到了平时和自家娃相处的时候,好多时候我都站在大人的立场,觉得这也不对,那也不行。
可其实啊,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就比如说,有一次孩子非要在下雨天出去踩水,我一开始觉得太脏了,不许去。
但后来想想,这是孩子感受大自然,享受快乐的方式呀。
当我陪着他一起去踩水,看到他脸上那无比灿烂的笑容,我才明白,我们真得蹲下来,走进孩子的世界。
这一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但就是这一分钟,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和理解。
我们总说爱孩子,可真正的爱,不就是倾听他们的心声,陪他们一起“疯”,一起闹嘛。
以前我总是着急,着急让孩子按照我的节奏来。
现在我懂啦,要慢一点,再慢一点,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这一分钟,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孩子的心门,让咱们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
朋友们,真的推荐大家都去读一读这本书,说不定会给您和孩子的相处带来大改变呢!《蹲下来给孩子一分钟读后感》(二)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来和你们聊聊我读完《蹲下来给孩子一分钟》的感受哈。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在想,能有啥特别的呀。
可越读越觉得,哎呀,真是说到心坎里去了!读完书我才明白,我根本就没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
他画的是他心里的世界,不是我想要的那个样子。
后来我试着蹲下来,问他画的是什么,他眼睛一下子亮了,给我讲了好多好多他的想法。
这一分钟啊,能让孩子感受到咱们在乎他们,重视他们的想法。
别小看这一分钟,它可能比咱们唠叨一个小时都管用。
而且我发现,当我真正蹲下来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我自己的心态也变了。
不再那么容易生气,那么着急。
孩子也变得更愿意和我分享他的小秘密,小快乐。
所以说呀,这本书真的是给我好好上了一课。
教育随笔-请家长蹲下来与孩子交流
教育随笔-请家长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教育随笔:请家长蹲下来与孩子交流一次在家长接幼儿离园的时候,我看到班里的小雨一出幼儿园门口,就在嚷嚷着让妈妈买东西,家长却在只顾着推着自行车径自走着,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
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长只要听到孩子要求买东西,都会不耐烦,也不听听孩子需要买什么,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也不去完整的听孩子说完。
这时小雨跟在妈妈的身后哭了起来,家长说:“你到底上车还是不上车,再不上来妈妈不理你了”。
孩子拖着车后座不放手,妈妈停下车子,拽了孩子一把。
看到这里,我连忙跑过去制止了家长的做法,将家长拉到一边,和家长说起刚才的事情。
和小雨妈妈说起刚才我所看到的一切,我说:“刚才我看到孩子在你的身后哭得很厉害,你都不听他说完话,就急着往家回,您至少要听孩子说些什么啊?您能不能蹲下来听孩子说话,听听他到底是需要你买什么?难道您真的很忙吗?”家长听了我的话,也意识到自己刚才做的不对,来到了孩子身边,蹲下来问起孩子要买什么东西,孩子立即停止了哭声,慢慢的和家长交流起来。
其实这样的事情我们会很经常的看到,家长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孩子,但是想一想:如果我们总是站着面对孩子,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就不仅是身高上的几十厘米,而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是一颗心与一颗心之间不能沟通的距离。
蹲下来听孩子说,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是孩子能够接受的一种爱护;蹲下来听,孩子离我们的距离就会缩短,蹲下来,倾听,是我们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蹲下来倾听,营造出来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相互尊重的成人与儿童的关系,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孩子也是人,也是独立的人,只因为他们比我们矮一些,所以我们就更应该蹲下来同他们交流。
家长蹲下来同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上谈话,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体现了成人对小孩子的事情或问题认真又亲切的态度。
同时,家长可以轻声细语地耐心说服教育,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更用不着大声呵斥。
“蹲下来”与幼儿说话
“蹲下来”与幼儿说话摘要:说话也是一门艺术,声音温和、语速平缓、用词恰当,更易于被人接受。
当我们面对心智还不成熟的幼儿时,我们更需要“斟酌”我们的语言,让幼儿喜欢听、愿意听,让语言的意义发挥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声音、柔和、鼓励、成长经常听到家长和我们交流,我们家的宝贝只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在家不论我们怎么说,怎么哄,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宝贝经常会说:“XXX,这是老师说的!”在他们眼中,教师就是一个权威,其实教师更是一个榜样,因为他们多数时间在幼儿园中度过,幼儿教师的言传身教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到底应该怎么跟幼儿交流,怎样做到一个好的“灯塔”呢?我们生活在有声的世界中,会听到许许多多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笑声、哭声、美妙的旋律、汽鸣声等等,声音在无形中影响着人的生活。
我们听到好听的声音,会心情愉悦、神清气爽;听到噪音的时候,也自然而然会使情绪波动,产生烦躁感。
可见,声音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说话也是一门艺术,声音温和、语速平缓、用词恰当,更易于被人接受。
当我们面对心智还不成熟的幼儿时,我们更需要“斟酌”我们的语言,让幼儿喜欢听、愿意听,让语言的意义发挥的淋漓尽致。
宝宝在妈妈肚子15-20周开始有听觉,但是眼睛看不见,一个月后可以看清一米以内的东西,所以很多妈妈在怀孕期间会进行胎教,听一些轻音乐,或者对着宝宝说话,虽然他并不能保持记忆,但他能感知到声音。
宝宝在1个月时听觉有了发展,听到成人和他说话的声音能做出反应。
根据婴儿的状况分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不断反思,他说什么?怎样说?用什么方式说?随着社会在不断进步,幼儿的发展也不再一成不变,与幼儿说话就成为了一个需要不断去研究及创新的话题。
在与幼儿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察法、谈话法以及与家长的调查中发现,孩子喜欢好听的声音,相比于说话严厉的老师,他们更喜欢说话温和的老师,他们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话而产生喜爱感或者厌恶感,他们不喜欢老师要求他们做什么,他们喜欢鼓励的话,他们不喜欢老师说谁比他棒等等。
大班家园共育育儿文章_大班家园共育栏文章
大班家园共育育儿文章_大班家园共育栏文章----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大班家园共育育儿文章:家园共育----大班育儿知识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家长对孩子大声地呵斥:“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
”“快点过来,听到没有?!”......这样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我们做父母的往往认为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自己的威严,能让孩子更听话。
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方法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无论是在自己、亲戚、朋友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当你要对孩子说什么的时候,请试着蹲下来,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
你是不是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达到的是同样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说话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却更开心了,对你的“命令”同样是执行的。
这就是因为你蹲下来了,你用和蔼的口气和他说话。
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当着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训孩子最科学育儿知识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其实,小孩子的领悟能力相当强,当你不想让他做某事时,只要轻轻地摇摇头,或悄悄地对孩子瞪瞪眼睛,他幼儿园托班育儿知识就会明白的,完全没有必要大声说出来。
如果你还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门前和孩子达成默契,就当是你们之之间的秘密:“如果你看见爸爸摇头,那就说明不能那么做;如果爸爸点头,那就是同意了。
”三、相互间多多交流不要只是一味想知道幼儿园育儿知识大全孩子的各幼儿园春天育儿知识种想法,也应该把你的大班育儿知识想法告诉孩子,例如,爸爸上班时做什么工作,妈妈平时喜欢吃什么,爸爸妈妈对宝宝什么表现感到很高兴等等。
对孩子敞开你的心扉,孩子也会同样对待你,交流的问题解决了,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间就有了默契,这对孩子的成长有裨益。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是一本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的书籍。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与孩子交流的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我个人的读书心得: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与孩子建立信任和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作者提出了一种方法,即
在与孩子交流时,蹲下来与他们面对面,使他们感到被重视和尊重。
这样的姿势可以
让孩子感到舒适,他们更有可能与你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其次,作者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技巧和策略,以帮助与孩子进行开放和有效的对话。
例如,作者建议在与孩子谈话时使用开放性问题,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另外,作者还指出了倾听和理解的重要性,不要急于给予解决方案,而是先试着理解
孩子的观点。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如何在与孩子交流时使用肯定性语言和表达肯定的态度。
作者强调,当我们使用积极而鼓励的语言时,我们能够建立起积极的氛围,让孩子感到受到
认可和支持。
这样的态度也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
最后,我发现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些有关解决冲突和处理情绪的技巧。
与孩子交流时,
冲突和情绪是难免的,但作者给出了一些实用的方法来缓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
作者强调了诚实和尊重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技巧来帮助孩子表达他们的情绪,并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的来说,《蹲下来和孩子交流》是一本对于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的指南。
通过阅读
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技巧和策略,并且更加重视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
这本
书不仅适用于家长,也适用于教育工作者和其他与孩子打交道的人。
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时刻牢记着:教育是一种情感交流,更是一种沟通方式。
而这种沟通方式,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尤为重要。
如果我们无法与孩子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那么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那么,在幼儿园中班教育中,如何建立这种积极的沟通方式,以期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获得成长呢?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最好的沟通方式就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或许,有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会认为,蹲下来说话对孩子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我们有时候忽略了这种行为背后的重要性。
同时,也需要我们通过实践,来认识这种沟通方式与孩子的关系,并更好地理解它。
首先,蹲下来与孩子说话代表了关注和尊重。
亲身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蹲下来与孩子说话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注和尊重,使他们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并且他们的意见和想法都会被听取。
这反过来又可以建立他们的自尊心,并让孩子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感。
如何让孩子感受到这种关注和尊重?简单而又实用的方法是,请孩子坐下来,再蹲下来,使自己的眼睛和孩子的眼睛处在同一高度。
这就省略了“力量对比”,远离了“上下级”的概念。
让孩子在和我们交流的时候,感觉到自己是与我们平等的。
其次,蹲下来与孩子说话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
情感关系是教育的重要方面。
孩子们天生就渴望得到父母或者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信任。
而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中,蹲下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沟通,不仅仅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关注和尊重,同时也能够让孩子们渐渐地建立起和我们的亲密关系。
这种亲密关系在幼儿园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让孩子感受到教育工作者是他们亲近的人并且他们都是在共同成长,才能让孩子们更加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和学习。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是亲近的并且真心实意地希望他们得到帮助和成长,能够更好地建立起这种良好的情感关系。
最后,蹲下来与孩子说话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读后感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读后感
马克·吐温说: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童年。
这样一个仅有的、宝贵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呢?与孩子最亲近、相处最多的是父母,我们会给与他们什么样的童年呢?王璐的《蹲下来和孩子交流》一下子就吸引了既身为母亲又身为教师的我。
书中的事例启示我们,必须意识到孩子是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去尊重孩子,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有共同的生活。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是国家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所在,而教师则肩负着教育孩子的重任。
在具体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发现很难真正走入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接受自己,以至很多老师都觉得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但事实并非如我们所想的那样,老师之所以没能教好孩子并不完全是因为孩子难教,而是我们很多老师没有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没有真正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没有共同的生活。
要想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就必须真正做到“蹲下来”,就需要老师能“改变”自己,在心态上成为一个孩子。
这样老师才能做到凡事从孩子的心里出发,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接受老师、尊重老师,与老师发生共鸣。
那么我们老师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接受老师,走进孩子的世界呢?我想老师应该保持一颗童心,就能很容易走进孩子的世界,成为孩子的朋友,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用孩子的思维来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充分想象,这样才能真正和孩子有共同的生活,那教育就必然能够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是讲了怎样和孩子交流。
站着面对孩子,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就不仅是身高上的几十厘米,而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是一颗心与一颗心之间不能沟通的距离。
蹲下来,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是我们关心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也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相互尊重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亲子沟通,就从我们蹲下来的这一刻开始。
放下家长权威的架子,和你的孩子做朋友,用爱与尊重作为引导,让你的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件事,有一次姑姑家的小弟弟星期天在家里把买的鸡蛋全部打破,弄得地板上和床上到处都是鸡蛋液。
姑姑见了气愤地说:这孩子怎么了,心态那么不好,那么残忍。
弄的家里成什么样了?姑姑打了弟弟,弟弟跑到我家里哭着对我说:"姐姐,我为什么不能象鸡妈妈那样孵小鸡呀?""是呀,你怎么会想到这个问题的?""妈妈讲的故事里说鸡妈妈会将鸡蛋孵成小鸡,可我不行,鸡蛋全部都破了。
"说完,弟弟难过地低下了头。
原来如此,孩子是因为想将鸡蛋孵成小鸡。
罗素说过:教育在于才能的培养,而非压抑本能。
正是为了了解,孩子才有了这样的行为,这样一个看似残忍的实验,至少让这位孩子了解了鸡和人是不一样的。
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实践,幼儿的主动实践则更可贵,只是幼儿的实践常常不为成人所理解。
其实,我们小时侯又何尝没有这样的行为,我们也曾让小鸡学游泳,让小鸭学爬树,爱迪生小时候不也曾孵过小鸡吗?善待孩子的每一次行为,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梦想,尊重孩子获得知识的手段,才能让孩子主动发展,获得经验。
或许真是这些幼稚的故事,才让他们成为科学家。
了解孩子的想法,有时当家长和孩子说话或谈论一些事情时,孩子总有出现一些奇怪的想法,有时会弄得家长很恼炎。
这时家长就他为何有一些怪想法,为何总是与家长产生矛盾?蹲下来,和他谈话,从与孩子平等的高度体会孩子的心情。
当你从孩子的高度看到一些问题时,你的想法也许会改变,并同意孩子的想法,满足他的需求。
尊重孩子说的话不要总将孩子看成是“孩子”,将他说的话当作是“戏言”。
其实孩子说的话都是经过认真思考的,都是他的真正想法。
只是由于他心理发展不完善,不能将他的想法很好地表达出来罢了。
也许小孩的问题比较琐碎、甚至荒唐、做父母的,不要不耐烦,不要骂小孩“笨”,不要挥挥手说“去去去”我正忙着!而是蹲下来,友好平等地“交谈”起来,不是要“说服”孩子听自己的,而是彼此了解,互相尊重。
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失去”你的孩子,才会培养孩子的朝气与活力的同时,让他们明白“回家的路”永远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