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题

合集下载

必修三7、8单元

必修三7、8单元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七、八单元

一、选择题。(30题)

1.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美国人曾预言中国五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西方记者称中国“有弹无枪”。打破这一预言的是中国

A.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神舟”飞船发射成功

2.邓小平曾说过:“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最能证明这一看法的是

A.初步建立了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B.创办了一系列的工人学校

C.全面开展了“上山下乡”运动 D.初步建成了国民教育体系

3.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为调整后工科生和文

C.确保了人才结构合理D.促进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4.1949年12月,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8年9月,我国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5年重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反映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A.长期“左”倾冒进

B.缺乏连续性

C.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D.具有时代性5.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1953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6.下表中新中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

新课标人民版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总结及复习提纲

新课标人民版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总结及复习提纲

诚信中学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文科)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1、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⑴提出“仁”与“礼”的学说;⑵政治思想:主张“德治”(含民本思想);⑶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⑷教育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孟子

⑴“仁政”学说;⑵君轻民贵。

荀子

⑴“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⑵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家

老子

哲学思想:⑴“道”是世界的根本;⑵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朴素辩证法)。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

“齐物”、“逍遥”。

法家

韩非

⑴“法”、“术”、“势”结合;⑵加强君主集权;⑶主张变法。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2、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

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二、儒学的兴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思想来源:董仲舒将法家思想(大一统思想)糅合进儒家,形成新儒学。

2、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根本原因: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三、宋明理学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2、思想来源:三教合一(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程朱理学:(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福州教院二附中历史必修三9月份文科班月考试卷(学生版)

福州教院二附中历史必修三9月份文科班月考试卷(学生版)

福州教院二附中历史必修三文科班9月份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座号: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50分)

1.(2011年山东烟台一模15题)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2.(2010年2月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下列成为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依据的理学著作是

3.(2011年11月北京海淀区期中22题)“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句话应该出自A.朱熹 B.王阳明 C.黄宗羲 D.顾炎武4.(2012年1月永州市一模10题)《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5.中国法制建设至隋唐时代,以《唐律疏义》为标志,确立了中华法系“以礼入法”“礼法合一”的特色。《唐律疏义》体现的观点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6.“陆王心学”把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陆”指的是()

A.陆逊 B.陆游 C.陆九渊 D.陆丰

7.(2010年4月山东省烟台市二模13题)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必修三(文科)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必修三(文科)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必修三(文科)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蔡元培赞扬孟子时说:“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苛政猛于虎”

3.在一个记者会上,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

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B.尚同、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4.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5.奠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理论基础和实践创立这一制度的人物分别是

A.商鞅、秦孝公 B.韩非子、秦始皇 C.董仲舒、汉武帝 D.韩非子、汉武帝

6.在电影《墨攻》中,梁城四千多名老弱妇孺在一个莽鞋布衣、其貌不扬的墨者——革离带领下抵抗两万五千名骁勇善战的赵军,取得最后胜利。这部影片反映出墨家思想中的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精选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精选试题及答案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高考广东理科基础)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

B. “心外无物”

C.“理”

D. “格物致知”

2.(2009高考江苏单科)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3.(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4.(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 B 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5.(2009福建文综高考)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

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

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

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

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6.(2009安徽文综高考)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7.(2009高考上海单科)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④这说

高二历史暑假作业本带答案

高二历史暑假作业本带答案

高二历史暑假作业本带答案

高二历史暑假作业本带答案

1.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急风暴雨般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直接

促进了下列哪些文学流派的兴起和发展()

A.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D.批判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分析。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处于工业

革命时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引发了浪漫主义对现实的失望,

批判现实主义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揭露。古典主义出现在17世纪,现代主义出现在19

世纪后期。

2.雨果在赞扬某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既是观察

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这位文学家是()

A.雪莱

B.拜伦

C.贝克特

D.巴尔扎克答案D

解析考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从材料“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可判断为批判现实主义。

3.法国19世纪的一位作家写道:“不仅仅是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事件,也用典型表达出来,有在种种式式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处境,有典型的阶段,而这就是我刻

意追求的一种准确。”这位作家属于()

A.浪漫主义流派

B.现实主义流派

C.古典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刻意追求的一种准确”,可知这位作家追求艺术的“真实”,这反

映了现实主义风格。现实主义作家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

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故选B项。

高二(上)文科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必修三专题一、二、三、四、五、六)

高二(上)文科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必修三专题一、二、三、四、五、六)

高二(上)文科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必修三专题一、二、三、四、五、六)(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命卷人:薛明石羡

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1分)

1.儒、道、法、墨四家学派的共同之处是

A.主张仁政B.主张法治 C.反对战争D.反映时代变革

2.中国古代法家主张“以法为本”,近代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二者的“法”对君权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完全一致B.大同小异C.正好相反D.互为补充

3.“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教育主张是

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不耻下问D.克已复礼

4.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与这一思想类似的是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B.天法道,道法自然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D.制天命而用之

5.“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这里的“他”是指

A.荀子B.董仲舒C.汉武帝D.朱熹

6.李贽曾说:“《藏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该书

A.指斥封建等级观念B.反映资本主义要求

C.抨击男尊女卑观念D.挑战封建正统思想

7.以下关于明清时期思想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B.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C统治者提倡心学,理学被心学取代D.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8.《天工开物》中记载“(成分)以消石(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消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电,人物膺(承受)之,魂散惊而魄齑粉(粉身碎骨)”。描写的是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

第一篇:高三历史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

刘雪萍

一、试卷总的特点:

本次期中考试是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从总体上说,题型基本稳定,难易度把握与高考接近,知识考查的覆盖面较广,包括选修及必修一四册书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难度适中;主观题注重考查从材料情境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察学生对材料知识的概括能力与语言表述能力,体现了历史高考命题的趋势。

二、单选题:注重基础,考查能力

1、单选题4、5、10、13、19、20题较为平易,考查学生的记忆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例如,第10题考查的历史事件是抗日战争,考生可根据题干中所给的“二十九军”等词语来推算。第19题考查的是新时期对外关系成就的有关知识,考生只要能认真阅读整个题干,注意关键性的词语“20世纪70年代” 就可得出正确答案,此题最大的干扰项是A选项。

2、单选题1、

3、6、11、1

4、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突出考查了考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和能力。例如第3题考查中国西周社会的重要政治制度分封制。考生如果不认真阅读题干材料,不抓住“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这个细节性词句,就难以避开“在封建制度下”这个最大的干扰信息。可见,认真审题是做好单选题的前提和关键。

3、单选题第2、7、8、9、12、15、16题,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分析比较的能力。其中第9题好多考生没弄清作者所说的“四肢”与“头脑”的涵义,选错就在情理之中了。第12题对抗战胜利后建国路

高考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第 24 题研究:先秦时期的社会面貌

高考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第 24 题研究:先秦时期的社会面貌

第24 题研究:先秦时期的社会面貌

主题1:夏商西周的三代圣世

【课标与考纲】

2003 年版课标

【必修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必修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必修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017 年版课标

1.1 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

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2019 年考纲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 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

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

考向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1【思维导图】

【知识图表】

1、西周井田制示意图

井田制规定:一井分为 9 个方块,100 亩为

一个方块,称为“一田”,一人耕种大约 100

亩(约合今 70 公亩)。周围的 8 块田为私田,

由 8 户耕种,私田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

高中历史必修三大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大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大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大题包括: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建设

2. 我国文化传承与发展

3. 二战后全球格局的变化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建设中,我们需要了解中国领导

下的经济建设进程,包括在战争年代的艰苦环境下,如何通过解放

战争来开展经济建设。此时期的重要事件包括土地改革、三反五反

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等。

我国文化传承与发展一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柱,因此需

要深入探究我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精髓。对于现代文化的发展,需要我们认识到文化变革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掌握现代文化发展

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中文化与国家、民族、个体的关系等方面。

二战后全球格局的变化,是世界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我们需要对这一时期的重要国际问题、国家领导人、重大政治事件以及影响我国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等进行深入研究,对今天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对外政策有更全面、准确的认识。

高中历史必修三大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我们的历史素养,拓宽我们的历史视野,更好地发掘国家和个人的文化价值,更好地为我们自己的未来奠定基础。

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15: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15: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练习题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

1.(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欧洲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其所领导的德国宗教改革,对于欧洲人民从天主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张扬人文主义的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即可得救”的实质意义,最为恰当的是( )

A. 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B. 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权威

C. 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D. 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2.(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

A.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

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

C. 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

D. 文艺复兴没有体现出人文精神

3.(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艺复兴不是民众性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受到一些慷慨的文艺奖励,特别受到美第奇家族和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该观点

A. 全面分析了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B. 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的运动性质

C. 认为文艺复兴的成就具有偶然性

D. 没有看到群众性运动的真正力量

高考历史试题汇总(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

高考历史试题汇总(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

高考历史试题汇总(必修三):3-2 新文化运动

一、选择题

1.(2009年高考宁夏文综32题)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这一评价应主要基于陈独秀

A.引领思想启蒙运动

B.创办《青年杂志》

C.发动学生运动

D.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答案】A

【点拨】正确理解材料中的“总司令”一词的含义是解题关键。总司令即起到了领导作用而非亲自参与,由此排除B、C选项,建立党的早期组织是五四运动之后的事情,故排除。

【结束】

2.(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23题)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A.求强求富B.变法维新C.共和革命D.民主科学

【答案】D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对蒙昧主义,主张理性的应该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其核心主张是民主与科学。“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表明追求民主和平等;“脱离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表明追求的是科学进步。

【结束】

3.(2008年海南高考19题)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A.取得了重大突破 D.被全社会所认同

C.推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

【答案】A

【点拨】注意时间是1920年,是在新文化运动后。北京政府是指北洋军阀政府。因此题中现象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BD绝对化了,C夸大了,这只是北洋军阀政府在教育方面的一个措施,还不能说是政治改革。故选A

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带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带答案)

Word 可编辑资料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仙游山立学校2015秋高 二 文科历史期未(必 修三)试 题

一、选择题(60分)

1.“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孟子后来成了大思想家.的思想是

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 “仁爱待民,以德服人”

C “天道自然,无为而治”

D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2.关于孔子思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提出“仁”学说

B .维护周礼

C .倡导“为政以德”

D .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3.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庄子

4.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主要是利用了改造后的儒家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 .“民贵君轻”的思想

C .“仁”与“礼”学说

D .“大一统”的思想

5.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

A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B .汉武帝创设太学

C .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

D .明朝八股取士 6.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宇宙便是吾心”

C .“工商皆民生之本”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B .宋词是宋代文学的标志

C .元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D .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繁盛时期 8.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A .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48分)

1、(2017江苏南通模拟)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称:“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B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

C在曲折中发展起来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

3、(2017山东青岛诊断)作为世界上最出名的老鼠和鸭子,米奇和唐纳于1984年首次踏上中国大陆,就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赢得孩子们的喜爱,成为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卡通明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引进美国动画片。这反映出

A中美文化互动更加频繁B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挑战

C中外文化交流障碍消除D对外开放触及文化领域

4、(2016河北深泽期中)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邓小平在全国高考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的时代意义在于

A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B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做好了人才准备

C强调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D奠定了教育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5、(2015河北沧州检测)1961年有中央领导人在文艺工作会议上,“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很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

化州一中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历史试题必修三

化州一中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历史试题必修三

化州一中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历史试题必

修三

第一篇:化州一中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历史试题必修三

化州一中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历史试题(必修3学分认定考试)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2、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共同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治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3、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等,几乎人尽皆知,以上人物的价值观明显来自

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4.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部分体育图标。这些图标是以我国古代的一种书法字体为基本形式而设计的。这种笔画圆润纤细、布局均匀,赋予图案美的书法字体应该是

A.篆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5.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右下角),据你推测它属于什么画种?

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风情画

6.请阅读下列精美的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

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四套)

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四套)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一)

一、填空题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一门基本课程,是为学生奠定基础的教育。

2、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具体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遵循了“、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

3、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的过程。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三个大的维度。

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体现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设置中的性和性。

6、通过历史必修一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从到、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7、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培养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

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解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同他人、尤其是不同见解的人和交流。

9、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知道、、讲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

10、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其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高二文科历史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共60分)

1、“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ﻫ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ﻫ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2、去日本旅游,经常可见有一种叫做“三不猿”的工艺品,其形状是三个猿猴背靠背,分别捂住眼睛、嘴巴、耳朵,有学者解释,其寓意出自中国的古典思想。如果这种解释合理,那么它想表达的是( )

A清静无为B兼爱非攻C克己复礼D顺其自然

3.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寓意是亚里士

多德

A.敢于挑战权威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

C.忘恩负义D.求知欲强

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

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5.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6、在古希腊哲学有一著名命题“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该命题有四种可能:

一是甲洗,因为他有受干净的习惯。

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洗。

三是两个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洗,另一个是因为需要洗。

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而干净的人不需要洗澡。

你认为最有可能提出此命题的哲学家是:

A、泰勒斯ﻩ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ﻩﻩﻩ

D、亚里斯多德

7.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A.《齐民要术》B.《农书》C.《农政全书》D.《四洲志》

8.下列关于古代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殷商时代的甲骨上已有关于日食的文字记录

B.殷商青铜器有屈原向上苍发出“天问”的图像

C.隋代烧制的陶器上有李白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诗句

D.宋代的诗文扇上有郑板桥所题“难得糊涂”之语

9.“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

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 “信仰即可得救”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D. “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10.“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张旭C.颜真卿 D.柳公权

11.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B.民权 C.西学D.科学

12. 近代中国主张或赞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人物有()

①魏源②光绪帝③赵三多④陈独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ﻩ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人是世界的主宰D.渴望征服自然

14.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15、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16.“君A.东汉的洛阳 B.唐末的长安 C.北宋的开封D.明初的南京ﻫ

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ﻫA.魏源B.王韬C.宋教仁D.胡

17.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适ﻫ

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ﻫ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

18.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C.康梁维新派D.民主革命派ﻫ19.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ﻫ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ﻫ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ﻫ20.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21、《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

士霏然乡风矣”。该资料主要表明(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