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的形成
论儒教的形成(一)
论儒教的形成(一)中国哲学史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长、发展的,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哲学史的面貌和性质,正像欧洲的社会历史决定欧洲哲学史的面貌和性质一样。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绝大部分是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主要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进行的。
研究中国哲学史,如果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史研究清楚了,找到它的基本规律,中国哲学史的主要任务也接近完成了。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有哪些特点,大家的意见还不一致,剔除其分歧的部分,总还有些基本上被人们公认的部分。
简略地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约有以下几个特点:(1)中国封建社会维持的时间长久而稳定;(2)封建宗法制度发展得比较完备;(3)中央集权下的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结构形成得早,分裂不能持久;(4)农民起义次数多,规模大;(5)在中国的封建制度下,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如果把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阶段再进一步划分,可以分为以下的六个时期:(1)分散割据的封建诸侯统治时期(春秋战国到秦统一前);(2)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时期(秦汉);(3)门阀士族封建专制时期(魏晋南北朝);(4)统一的封建国家重建、兴盛与地方割据时期(隋唐五代);(5)封建国家中央集权制完备与社会停滞时期(宋元明);(6)封建社会僵化没落时期(清)。
以上六个时期,隋唐以前封建社会在发展、在前进,宋元明以后封建社会制度则开始停滞以至僵化。
在上述经济、政治形势变动的同时,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体系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
封建社会的上述历史特点和历史过程,造成了以儒教为中心的封建意识形态,这种同封建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的统一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对劳动人民起着极大的麻醉欺骗作用,因而它有效地稳定着封建社会秩序。
为了使儒家更好地发挥巩固封建经济和政治制度的作用,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其思想家们不断地对它加工改造,逐渐使它完备细密,并在一个很长时间内,进行了儒学的造神活动:把孔子偶像化,把儒家经典神圣化,又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将儒家搞成了神学。
重点知识孔子孟子荀子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家思想
(四)影响
孔子的思想包含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包含了民本思想,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缓和阶 级矛盾。
但其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后世中外的影响。
二、初步发展
四、受到挑战,出现危机
(一)原因:
魏晋南北朝以来,社会动荡不安,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
(二)概况
三教之间彼此辩驳、相互吸纳渗透,调和之风日益兴盛。 儒教根据时代的特点,逐渐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一些积极合理,逐渐形成所谓“三教合一”
的新儒家思想体系。
五、继续发展,理学出现
(一)历史背景
第一 政治原因: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社会动荡,政治分裂,在此过程中,传统的封建 伦理纲常遭到破坏;而两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尖锐,统治者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以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要求。
(三)地位
这些批判思想受到压制和扼杀,因为这些思想严重威胁了理学的统治地位,并与理学格格不 入;严重威胁了君主专制。
(四)影响
他们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 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 的历史进步性。 但是这些思想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有限的,没有促进中国社会的巨变。它们的影响主要在后 世。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影响主要在后世。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宗法分封制日益崩溃瓦解;诸侯争霸,战乱不 断,政治分裂;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 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 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概况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概况:1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2 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3 秦朝,由于“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4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
儒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5 宋元时期,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构建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
6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7晚清(19世纪末):借孔子的名义,推行维新变法。
8 民国初年:打倒孔家店9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运动10现代化的传统文化代表“百家"泛指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在此是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政治上: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奴隶社会逐渐瓦解;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分封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兼并战争,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质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瓦解,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加速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化。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民族关系上:民族的交流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思想文化上:划时代的变革,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一)孔子: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思想方面:创立儒家思想1)产生背景①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经济、政治、思想)②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目的: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3)核心内容:(仁、礼、中庸)①他提出“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宗教学原理(厦门大学精品课)2-2
从儒教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的总体来看, 其影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即便是现在, 儒教作为一个教团虽已不复存在,但是它 的诸种观念还发生着影响.因此,我们应 当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的方法对其加以扬弃,为我们的现代 化建设服务.
本章重点难点
1.儒,儒家,儒学,儒教是几个既相互区别又 具有明显联系的概念.其中,儒指至迟于殷商之 前便已独立存在的一种以祭祀相礼为职业的特殊 群体;儒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创立的一个 学术派别;儒学是指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主流的代 称,它以先秦儒家思想为理论核心和基本阵地; 儒教是指封建社会的国教,它以儒学为理论核心, 依托国家政权而组织建立起来的与政治活动密切 相关的一种宗教.从某种角度上讲,儒家,儒学, 儒教三者往往是表现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并交 织在一起.
三,儒教的发展成熟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之间既相互 指责斗争,又相互吸收改进,表现出一种 复杂的关系.
,隋唐时期是三家在国家统一的状况下继 续吸收与融合.儒教在隋唐时期的发展以 此为线索,可以分为儒学的深化,儒教制 度的构建以及儒生的培养与发挥作用三部 分.
任继愈先生说:"宋明儒教,是儒,释, 道三教合一的产物.它以儒家的封建伦理 纲常名教为中心,吸取了佛教,道教的一 些宗教修行方法,加上烦琐的思辩形式的 论证,形成了一个体系严密,规模宏大的 宗教神学结构.它即是宗教又是哲学,即 是政治准则又是道德规范.这四者的结合, 完整地构成了中国中世纪经院神学的基本 因素."
儒教定义问题的争论实质上是围绕儒,儒家(儒生),儒 学,儒教以及国家(宗法)制度之间关系而展开的.儒家 学派的创立可以说和儒学的创立是同一个过程.我们知道, 早儒从事着祭祖祀神,相婚丧之礼的职业,自从儒家学派 建立之后,这一部分观念,知识,和技能被其承接过来, 构成了儒学的基本内容.儒家以此为基本阵地,吸取其他 相关思想,而后上层化,与政权相结合,便产生了儒教. 所以,儒教的建立过程,便同时是儒教与政权相结合的过 程.此时的国教已经具备了儒教的浓厚特征,与原先的原 生宗教已有很大的差别.其实,从原生宗教分离出来的不 仅有儒教,还有道教,民间宗教等等,也就是说,儒教不 能再是原先的原生宗教,故以儒教命名这一国教更为恰当.
儒教的形成发展历程
儒教的形成发展历程儒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主要思想流派,最早形成于东周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儒教的形成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这篇文章将会梳理儒教的历史轨迹。
儒教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的状态,诸侯争霸,社会动荡,道德风气败坏。
针对这一情况,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和教育理念,试图恢复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
孔子倡导了“仁爱”、“礼教”、“君臣义理”等核心观念,强调忠诚、善良、教育的重要性。
他将这些思想传授给了一批弟子,形成了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的发展及传承在孔子之后继续进行。
在战国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发展为一种哲学体系,并通过儒家学派多位重要人物的努力而得到了发展。
例如,孟子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他进一步阐述了仁爱的概念,并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
他强调了人的主观努力,通过个体的自我提升来实现社会和谐。
此外,荀子也是一个重要的儒家思想家,他的思想着重于政治和教育的改革,主张用严格法律管理社会,并注重通过教育培养优秀的人才。
儒家的思想和教育原则逐渐被汉朝皇帝所采纳,并成为了统治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儒家思想逐渐从学术领域渗透到政治、教育、社会等方方面面,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
特别是在东汉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东汉时期的儒家思想家如王充、扬雄等人都在不同的领域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拓展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并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
尤其是宋代,儒家思想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教育体系,并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
宋代儒学家如程颢、程颐等通过朱子学派的建构和发展,为后来的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但随着朝代更迭和时代变革的发生,儒家的地位也发生了转变。
在明清时期,儒家受到了一些新兴学派和思潮的挑战,例如道家、佛教和科学等。
尽管如此,儒家仍然保持着在教育和社会伦理层面的重要地位。
20世纪中国发生了巨大变革,儒家思想也受到了挑战,但与此同时,儒家的文化传承和精神价值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得到了重视和弘扬。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宗教与信仰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宗教与信仰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宗教与信仰。
这些信仰和宗教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想、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本文将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宗教与信仰,并探讨它们的影响和特点。
一、儒教儒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宗教和道德哲学之一。
它始于先秦时期,由孔子及其门徒创立,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
儒教强调人际关系、家庭道德、仁爱和孝道等价值观念,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主张以仁爱为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亲情的重要性。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儒家道德的重要表现,这种道德观念在中国社会中广泛传承并影响至今。
同时,儒家思想还积极倡导忠诚、廉洁、勤奋和正直等美德,对中国社会的道德体系形成了重要的贡献。
二、佛教佛教起源于印度,于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历史上发展壮大。
佛教强调人生苦难和涅槃的解脱,提倡慈悲、无私和禅定等修行方法。
它迅速融入了中国文化,并与道教、儒教等融合,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独特风格。
中国佛教注重个人修行和内心的觉悟,尤其强调慈悲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佛教的典籍和教义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例如,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艺术风格。
三、道教道教起源于中国,主要传承了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自然主义思想。
道教强调个体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相处,主张“道”是宇宙最高的原理,并提倡追求长寿和超脱尘世的修行方法。
道教与佛教一样,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宗教之一。
道教倡导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许多人通过修炼道教的方法,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超脱世俗的境界。
道教也深受中国文人和文化人士的喜爱,许多著名的文化名人都对道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四、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公元7世纪传入中国。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演化历程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演化历程中国历史上众多的宗教文化,如儒教、道教、佛教和一些民间信仰,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宗教文化体系。
它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交相辉映、交融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这里就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它们的演化历程。
1、古代儒教信仰《礼记》、《尚书》、《封禅书》、《孝经》等经典成为了儒家经典。
汉代的儒学是中国古代的第一大宗教,儒家经典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和文化的代表。
儒家主张重视社会秩序、社会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协调等方面 ,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2、佛教的传入与发展佛教自西域传入中国,影响力逐渐扩大。
汉愍帝时,第一位印度佛教高僧康缘来到中国弘扬佛法,并翻译了一批佛教经典,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唐朝时期,佛教得到了蓬勃发展。
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唐朝的艺术、文学、哲学等各方面都出现了很大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
3、道教的形成与发展道教起源于汉代,道家思想是古代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自汉代宋明理学兴起之时,道家思想被人们逐渐重新关注。
道家思想的思想核心是追求心性中道,提倡无为而治。
它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民间信仰的传承民间信仰是我国古代信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民间信仰无固定的教条、神庙、教堂、教区或信徒的组织,而是一个庞大而零散的网状群体。
中国的民间信仰起源于远古的图腾、巫术、神怪信仰,它们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与佛教、道教和儒教相比,民间信仰规模虽然小,但它们在中国文化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5、现代宗教文化的挑战与思考随着社会不断变化,中国的宗教文化也在经历着不同的变化。
在这个盛世之下,有志人士决定以新的思想信仰来对抗陈旧和自由的狭隘,这就是新的宗教文化发展的起点。
现代宗教文化是继承和发展古代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文化的生产、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也因此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宗教文化体系。
中国古代的儒释道三教并存
儒释道三教的 智慧对现代社 会的科技创新、 生态保护等方 面具有启示作
用。
儒释道三教的 融合发展对于 促进现代社会 的文化交流与 和谐共处具有
积极影响。
汇 报 人 :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壹
贰
叁
肆
伍
起源: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强调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
发展: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教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特点:重视人伦关系和道德规范,强调家族、社会和国家的和谐。 影响: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朝:儒学成为 官方学说,佛教 和道教开始流传
魏晋南北朝:佛教 和道教逐渐兴盛, 儒学受到挑战
隋唐时期:儒释 道三教并存,互 相融合
宋明时期:理学和 心学兴起,儒释道 三教逐渐走向融合
儒释道三教的思想精髓 对于现代社会具有深远 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和 谐、稳定和繁荣。
儒释道三教的道德伦理 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道 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 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政治影响:儒释道三教在政治上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 文化影响:儒释道三教在文化上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体系。 艺术影响:儒释道三教在艺术上相互借鉴,推动了绘画、音乐、建筑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思想影响:儒释道三教在思想上相互渗透,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 儒释道三教开始相 互影响,形成初步 融合的趋势
隋唐时期:儒释道 三教并行,互相吸 收融合,形成“三 教合流”的局面
宋元明清时期:儒释 道三教进一步融合, 形成“三教合一”的 思潮,对中国传统文 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儒家思想是一种奉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孔子学说,对中国以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但是儒家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 儒家经典形成于孔子时代,但是不同时代对儒家经典的解读有很大的不同。儒家思想对中国,东亚、东南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奉儒学为官学的最后一个王朝大清帝国被民国取代以后,儒家思想受到了外来新文化最大限度的冲击,不过在历经多种冲击、浩劫乃至官方政权试图彻底铲除儒家思想之后,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国社会一般民众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
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代表了儒家发展的不同阶段。 儒家的派别包括:思孟学派、宋明理学、 心学、气学、今文学派、 公羊学、谶纬神学、古文学派、训诂学。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家圣教十三经。儒家正典化始自孔子治六经。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1],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其中诗书礼乐又称古之四教,周朝贵族的教科书。“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2]《诗经》教以言语文学,《尚书》教以政事,《礼记》教以宗法纲纪、君子修养;《易经》《春秋》教以道义是非智慧。“君子知在位者之不能以恶服人也,是故简六艺以赡养之。《诗》《书》具其志,《礼》《乐》纯其养,《易》《春秋》明其知。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诗》道志,故长于质。《礼》制节,故长于文。《乐》咏德,故长于风。《书》著功,故长于事。《易》本天地,故长于数。《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3]荀子说“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4],即《诗经》教言圣人之志,《尚书》教行圣人之事,《仪礼》规定圣人之行,《乐经》乃和圣人言,《春秋》乃圣人微言大义。“温惠柔良者,《诗》之风也;淳庞敦厚者,《书》之教也;清明条达者,《易》之义也;恭俭尊让者,礼之为也;宽裕简易者,乐之化也;刺几辩义者,《春教,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汉代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中国古代儒道佛三教的合一与冲突
汇报人:
中国古代儒道佛三教的合一与冲突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儒道佛三教的历史背景
03
儒道佛三教的哲学思想与理念
04
儒道佛三教在文化传承中的表现
05
儒道佛三教对社会的影响与价值
06
儒道佛三教的现代意义与启示
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01
儒道佛三教的历史背景
章节副标题
02
儒教的发展历程
道教: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艺术审美等方面有重要贡献。
儒教: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强调慈悲、智慧和因果报应等理念,对中华文化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
三教合一:儒道佛三教的融合与创新,形成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道家强调自然无为,注重个体自由和内心平静
佛教强调因果报应,注重个人修行和心灵解脱
三教在历史上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特色
儒道佛三教的哲学思想与理念
章节副标题
03
儒教的仁义礼智信
仁:爱人、爱人民,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义:正义、道义,坚持正义,维护道义
礼:礼仪、礼节,遵守礼仪,尊重他人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传入时间:西汉末年
传入途径: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传播方式:通过译经、讲经等方式传播
传播范围:从西域到中原,再到江南地区
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局面。
三教在历史上的相互关系
儒学的起源是什么
儒学的起源是什么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那么,儒学的起源是什么?就儒,以及儒家、儒学的原初本意来说,至少在20世纪之前并不存在分歧,既无概念性的差异,也无多少不同的理解。
然而进入20世纪之后,特别是随着西方思想文化及其研究方法的不断传入,人们对这一原本还算清楚的概念却产生了疑问,并由此而引发了相当大的分歧。
根据比较可信的资料,"儒"这一名词的最早记载似乎见于《论语·雍也》。
孔子在这里告诫他最得意的学生子夏说:要当就当"君子儒",千万不要当"小人儒"。
由此可见,儒名之起源应远在孔子之前,因为到了孔子的时代,儒这一阶层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分化,至少形成了"君子儒"与"小人儒"两极阵营。
故而,我们可以断定,儒的出现一定是在孔子之前的某一个时候。
据此,胡适在那篇著名的论文《说儒》中推测最初的儒都是殷人,都是殷的遗民。
这话虽然说得言之凿凿,但总显得缺少更多的证据,因此就很难使人相信。
在中国学术史上,最早探讨儒之起源的是汉代学者刘歆。
据《汉书·艺文志》引其《别录》说,儒家者流,最早可能出于"司徒之官",其功能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
其特征是游文于"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以道为高。
刘歆还说,唐虞之隆,殷周之盛,儒学的功能,实已获得相当的成功。
然而孔子之后,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渐衰,此辟儒之患。
这里,刘歆据《周礼》的记载,不仅分析了儒的起源,而且大体描述了孔子之后儒学演变的一般情况。
就儒的起源来说,刘歆强调他们是由司徒之官演变而来,其功能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
这种说法当然并非毫无根据,《周礼·大宰》说:“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由此可见,儒之起源甚久,似乎与王官的产生、发展与演变也不无关系。
总结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总结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脉络十分清晰: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由孔子的“仁”“礼”“忠恕”“中庸”,进而发展为孟子的“仁政”“民本”和“性善论”思想;荀子在孔孟的基础上,提出了“仁义”“礼治”“性本恶”主张。
2、西汉: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他设太学,以儒家经典著作教育学生。
3、宋明时期是儒家思想的新发展阶段,形成了新儒教。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二程、朱熹和王阳明。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明末清初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哲学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他们都对儒家思想有所批判和继承。
李贽否定了孔子权威,提出了“童心说”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发展了孟子的“民本”思想;顾炎武则进一步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王夫之更是大胆地提出了“循天下之公,帝王独尊是君臣之道丧失的根源”的主张。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古代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三教之关系
古代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三教之关系中国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国家,而儒释道三教是中国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三个教派,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
虽然三者有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但他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互相渗透的历史。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古代中国文化中儒释道三教之间的关系。
一、儒、释、道三教的根源和发展儒教是一种思想体系,它起源于周朝晋国的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孔子的思想强调礼制、仁爱、忠诚、德行和教化,强调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
在中国历史上,儒教一直是主流思想,它的理论和实践应用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文化和道德。
释教是佛教的一个分支,由印度的释迦牟尼(公元前563年-公元前483年)创建。
佛教起源于印度,强调人生苦难的解脱和超越,讲求修行和觉悟,包括戒、定、慧三学以及八正道等内容。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汉代佛教翻译团队的翻译和整理,逐渐与中国文化融合。
道教起源于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不过它的学派体系在汉代才逐渐形成。
道教强调道(天地自然法则)的悟性和礼教无用论,倡导“无为而治”,反对强权统治,提倡陶冶情操和个人修行。
二、儒释道三教的共通点儒、释、道三教在某些方面有共通点,归结于同样的文化背景和思想上的共鸣。
首先,三者都强调修身养性和人伦关系,讲求道德修养和忠于自己的职责。
在很大程度上,三者都认为个体需要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向完美,以便实现人的尊严,个人成就与社会和谐。
另外,三者都认为人类社会应该遵循正义、真理和道德准则,以实现公平和共同的价值观。
三、儒释道三教的互动和交融儒、释、道三教并非相互独立的体系,而是长期以来相互影响、学习和借鉴。
首先,由于儒、道、释三教在文化学问上的巨大贡献,相互借鉴和交流的现象始终随处可见。
其次,由于中国历史上的明、清两个朝代,儒教的主导地位与宗教权力的合法性一度形成了一种制度化,而各种宗教政策的出台也渐渐把佛教和道教逐渐纳入到儒教体系之后。
当时即使是与执政统治相对立的道教,也经常与儒家的思想体系直接接触,批判自身的“心魅之障”的同时强调自身的社会存在价值。
秦汉时期的儒释道三教
秦汉时期的儒释道三教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不仅政治经济处于繁荣发展期,文化艺术也达到了高峰。
而在这个时期,三教儒释道也在相互交错、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
本文将从三教的发展背景、思想理念、教义观点和教派共处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三教的发展背景秦汉时期是一个高度互联的时代,各地文化、宗教和思想不断交流融合。
一方面,汉武帝大力推行儒 Confucianism 教,将其确立为正统的国家思想、教育和文化,并开展了大规模的儒教普及活动;另一方面,佛教、道教等宗教也在汉朝盛行。
各教之间彼此取长补短,逐渐形成了一种三教并存、相互借鉴的局面。
二、儒教的思想理念秦汉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全面的振兴和发展。
儒家追求的是君王与臣民之间的和谐,推崇仁爱、诚信、礼教等传统美德,强调人性的善良和潜能。
《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等经典成为儒家思想的代表。
其中,《大学》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方法;《中庸》主张“中庸之道,立而易见,行而易知”的中道之路;《论语》则强调仁爱、诚信的重要性;《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等,都是儒家思想的典范。
三、道教的思想理念相较于儒家思想,道教更注重个体修行、追求长生不老的精神境界。
道家认为万物皆有道,道是世界的本源,人要追求道的真谛才能得到满足。
道教的经典著作有《道德经》、《庄子》等。
《道德经》中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阐明了世界的本源和演化规律;《庄子》则提倡“自然之道,去繁就简”的生活方式和修行方法。
四、佛教的思想理念佛教起源于印度,在唐朝时传入中国,与儒释道三教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宗教。
佛家强调因果轮回、人的苦痛和解脱的思想,主张摆脱世俗的束缚,以智慧和慈悲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心灵的解脱。
佛教的经典著作包括《阿含经》、《般若波罗蜜心经》等。
其中,《阿含经》强调戒律、禅定、慈悲的实修;《般若波罗蜜心经》则讲述了空、假、无为、不生等佛教的重要概念。
儒教的发展历史
儒教的发展历史儒教,源于中国,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之中,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历史之悠久,影响之深远,使得儒教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
本文将带您探索儒教的发展历程,从其起源、传承到现代的影响,全面了解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
一、儒教的起源儒教,又称儒家学派,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由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所创。
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孝、悌、忠、信、礼、义等美德,强调君子的品格修养和道德自律。
他倡导以德治天下,以“仁爱”为本,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儒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儒教的传承与发展自孔子之后,儒教经历了战国、秦、汉等朝代的发展与传承。
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学说。
尤其在汉代,儒教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教成为国家政治、社会伦理和学术思想的核心。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教虽然受到玄学和佛教的冲击,但其根本地位并未动摇。
隋唐时期,儒教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唐太宗李世民尊崇儒教,设立国子监,以培养儒生为国家服务。
宋明时期,儒教发展至巅峰,形成了理学和心学两大流派。
理学强调天理、格物致知,注重实践与思辨;心学则主张心即理、知行合一,强调内心的修炼和体悟。
三、儒教的现代影响进入现代社会,儒教虽然不再是中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仍然影响着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教育方面,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仍以儒家教育思想为基础,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儒教提倡的孝道、家族观念和人际和谐等价值观仍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儒教哲学对现代企业管理、伦理道德建设等领域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今天,儒教作为东方智慧的代表之一,正逐渐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与研究。
许多国际学者、政治家和企业家开始探寻儒教的思想精髓,以期找到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方法。
儒教的人文精神、道德伦理和治理理念正逐渐被应用于国际关系、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等领域。
佛教、儒教和道教的发展及过程
佛教、儒教和道教的发展及过程2006年11月19日星期日09:19佛教、儒教和道教的发展及过程(一)、佛教初传时的三教关系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教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中)。
在佛教刚传入时,人们对佛教的教义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了解得也不深。
大家都将其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则把佛陀看作神仙,可以飞行变化,把佛教追求的最终境界“涅盘”,等同于老子的“无为”,而对“轮回”转生,则理解为灵魂不死。
灵魂不死,这原本不是佛教的思想,可在当时,人们就是这样去理解轮回,认为只有灵魂不死,才有轮回转世。
这反映了佛教初传时的真实状况,同时也牵涉到与儒家、道家、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融合与贯通,在佛教初传之时,这层关系已经表现了出来。
这还可从《弁子理惑论》中见其端倪,此文是现留存下来最早反映佛教在中士初传状况的一篇文章,作者回述自己从学习儒道而最终转而锐志于佛法,并遭到世人的种种责难,于是他根据自己对佛教的理解,一一作了回答。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则是儒家、道家、尤其是道教对佛教的不同看法,以及佛教对中土予其的不同评价所做出的回应。
一直到东汉末年,这种情况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儒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儒家对佛教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以攻击与排斥为主。
这也可以看作是上千年三教关系中,正统儒家对佛教的基本态度。
哪怕是到宋明理学,正统的儒家对佛教的思想大加吸收,但在其表面上,居儒学中主导地位的,仍是对佛教的拒绝与排斥。
当然,这也不排除另有一些儒家学者,因受佛教较深的影响,会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提出三教融合、三教一体的思想。
但在儒家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多总是对佛教加以排斥与批评。
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对佛教出家、修行方式的批评,因为这与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君孝亲的伦理精神相互违背,所以一开始就被儒家认为违理背德。
儒教的历史与形态
也论儒教的历史与形态吾敬东 摘要 以往考察儒家问题时,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只顾其思想与学说,并且先秦时期高度理性化与宋明时期高度理论化的儒家学说还具有先入为主的地位;第二,更多地是注意儒教中的信仰观念,包括它的鬼神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天命观念。
此外,有不少研究虽也注意到儒家丰富的伦理道德资源,但往往是从纯粹的思想来论述的,因此即便冠以儒教的名称,其宗教性特征其实并未得到彰显。
这些现象都表明,我们现在对儒教的理解还存在着很多误解。
本文试图从一些新的视角来考察儒教问题。
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1)儒教形成的时间概念,共包括五个节点,即周代、春秋战国、西汉、东汉和魏晋南北朝;(2)儒教的主要信仰观念有四个方面: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占卜与巫术、天命论;(3)儒教或儒学的两个问题:由祭祀活动导致了仪式化和形式化,作为儒家精英层面与社会普通层面的疏离或隔离;(4)儒教在宋代以后出现了新气象,这主要是儒教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儒教从原本的信仰性宗教发展成伦理性宗教;(5)儒教伦理的一个突出表现即是戒律化,并且有法规的担保,这与犹太教是相似的;(6)儒教伦理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即是普世性,其中包含了大量人道、仁爱、趋善、改过的内容,所有这些都是儒教与基督教相同的地方。
而宋代以后的伦理性儒教正是儒教的精华所在。
关键词 儒教 历史 形态 信仰 伦理中图分类号 B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627(2008)05-0019-15 作者:吾敬东,男,1955年生,浙江衢州人,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 200234 思考儒教这样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或问题,视角是很重要的。
以往考察儒家问题时,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只顾其思想与学说,并且先秦时期高度理性化与宋明时期高度理论化的儒家学说还具有先入为主的地位;不仅如此,由于近百年来西方哲学概念的引进以及具体与希腊哲学的比较,更加深了作为哲学的儒家在人们心中的印象。
论儒教的形成
论儒教的形成中国哲学史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长、进展得,中国社会历史得特点,决定了中国哲学史得面貌和性质,正像欧洲得社会历史决定欧洲哲学史得面貌和性质一样.中国有文字记载得历史绝大部分是封建社会得历史,中国哲学史得进展要紧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进行得.研究中国哲学史,假如把中国封建社会得哲学史研究清晰了,寻到它得差不多规律,中国哲学史得要紧任务也接近完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有哪些特点,大伙儿得意见还不一致,剔除其分歧得部分,总还有些差不多上被人们公认得部分.简略地讲,中国得封建社会历史约有以下几个特点:(1)中国封建社会维持得时刻长久而稳定;(2)封建宗法制度进展得比较完备;(3)中央集权下得多民族得大一统国家结构形成得早,分裂不能持久;(4)农民起义次数多,规模大;(5)在中国得封建制度下,资本主义没有得到非常好得进展.假如把中国封建社会进展得时期再进一步划分,能够分为以下得六个时期:(1)分散割据得封建诸侯统治时期(春秋战国到秦统一前);(2)中央集权得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时期(秦汉);(3)门阀士族封建专制时期(魏晋南北朝);(4)统一得封建国家重建、兴盛与地点割据时期(隋唐五代);(5)封建国家中央集权制完备与社会停滞时期(宋元明);(6)封建社会僵化没落时期(清).wWwc 以上六个时期,隋唐往常封建社会在进展、在前进,宋元明以后封建社会制度则开始停滞以至僵化.在上述经济、政治形势变动得同时,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得思想体系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 封建社会得上述历史特点和历史过程,造成了以儒教为中心得封建意识形态,这种同封建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得统一政权相习惯得意识形态,对劳动人民起着极大得麻醉欺骗作用,因而它有效地稳定着封建社会秩序.为了使儒家更好地发挥巩固封建经济和政治制度得作用,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其思想家们不断地对它加工改造,逐渐使它完备细密,并在一个非常长时刻内,进行了儒学得造神活动:把孔子偶像化,把儒家经典神圣化,又汲取佛教、道教得思想,将儒家搞成了神学.这种神学化了得儒家,把政治、哲学和伦理三者融合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庞大得儒教体系,一直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关于巩固封建制度和延长其寿命,起了十分巨大得作用.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得儒家学讲本来确实是直截了当继承了殷周奴隶制时期得天命神学和祖宗崇拜得宗教思想进展而来得,这种学讲得核心确实是强调尊尊、亲亲,维护君父得绝对统治地位,巩固专制宗法得等级制度.因此这种学讲稍加改造就能够习惯封建统治者得需要,本身就具有再进一步进展成为宗教得可能.然而在先秦它还不是宗教,只是作为一种政治伦理学讲与其他各家进行争鸣.由儒学进展为儒教是伴随着封建统一大帝国得建立和巩固逐渐进行得,曾经历了千余年得过程.孔子得学讲共经历了两次大得改造.第一次改造在汉代,它是由汉武帝支持,由董仲舒推行得,这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措施.汉代大一统得中央集权封建宗法专制国家需要一套在意识形态上和它紧密配合得宗教、哲学体系.孔子被推到了前台,董仲舒、《白虎通》借孔子得口,宣传适合汉代统治者要求得宗教思想.第二次改造在宋代,宋统治者集团利用机会从唐末五代分散割据得混乱局面中捞到了政权.他们鉴于前朝覆亡得教训,把政治、军事、财政、用人得权力全部集中在中央.宋朝对外宁可退让,对内则强化中央集权得封建宗法专制制度;思想文化领域里也要有与它相习惯得意识形态相配合.汉唐与宋明基本上中央集权得封建宗法专制制度得国家,但中央权力却是越来越集中,思想文化方面得统治方法也越来越周密.为了习惯宋朝统治者得需要,产生了宋明理学,即儒教.儒家得第二次改造,虽讲完成于宋代,追溯上去,能够上溯到唐代.韩愈推崇《大学》,用儒家得道统对抗佛教得法统.李翱用《中庸》来对抗佛教得宗教神奇主义.到宋代朱熹则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定为“四书”,用一生精力为它作注解.朱熹得《四书集注》被宋以后得历代封建统治者,定为全国通用得教科书.“四书”从十三经中突出出来,受到特别得重视.下面,我们就从汉代起回溯那个历史过程.封建大一统得局面形成之后,必定要求与它相习惯得哲学作为指导思想.秦王朝不加掩饰地实行严刑峻法,结果非常快覆亡了.贾谊《过秦论》就总结了这一教训.汉初得黄老之术,虽有一时得作用,也不是封建国家长治久安之策.统一得封建帝国需要如此一种思想体系:它能够用统一得神权来维护至上得君权,它能够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它又能够用仁义道德得讲教来掩饰统治者对劳动人民得压迫和剥削.为了寻求合适得思想体系,西汉王朝探究了六七十年之久,终于选中儒家,出现了儒家得代表人物董仲舒.董仲舒为了巩固政治得统一,主张思想统一,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董仲舒起,孔子被抬上了宗教教主得地位.春秋时期得孔子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术团体得首领,但常常被嘲弄、被冷遇;汉代得孔子就成了儒教得庄严、神圣得教主,他被塑造成神,成了永恒真理得化身.汉代封建统治者盼望人民去做得许多事,都假借孔子得名义来推广,封建宗法制度进一步得到巩固、加强.“三纲”讲在荀子、韩非得著作中已开始提出,但那时只是一家之言,表达一种政治伦理思想.汉代董仲舒以后,通过政府把它推广到社会生活中去.东汉得地点察举制度曾规定了许多道德品目,如“孝廉”,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同时又是一种做官进仕得条件.儒家得封建伦理和社会政治得制度结合得更紧了.西汉和东汉统治者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他们使王权与神权进一步合流,为王权神授制造理论依照.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他们把神权限制在王权之下,而不同意平起平坐,更不用讲神权凌驾王权之上了.中国封建统治者,由于和农民起义打交道得经验多,日益感到利用宗教化得儒学来麻痹人民得抵抗意志十分必要.因此,汉代开始采纳儒家得经典来为他们得政治、法律得措施作讲明.汉武帝时,张汤决狱,要从《春秋》中寻依照(事实上是捕风捉影,与《春秋》没有关系).东汉以皇帝名义召开得白虎观得会议,更是用政权来推行神权、用神权维护政权得典型例子.这时得儒家得面貌差不多不同于先秦得儒家,孔子地位被抬高了.汉代得儒家,先按照地上王国得模特儿塑造了天上王国,然后又假借天上王国得神意来对地上王国得一切活动发指示.这确实是汉代从董仲舒到白虎观会议得神学目得论得实质.天为阳、为君、为父、为夫,地为阴、为臣、为子、为妇.天地自然界得秩序被讲成像地上汉王朝那样得社会秩序.自然界也被给予封建伦理道德得属性.尽管没有西方上帝造人类那样得创世讲,但也有类似得地点.儒家定于一尊,儒家得经典成为宗教、哲学、政治、法律、道德、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以及风俗适应得理论依据.哲学虽不像欧洲中世纪那样都成为神学得婢女,但成了六经得足注,非圣等于犯法.所谓圣人确实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儒家所崇拜得偶像.东汉末年得黄巾大起义,动摇了汉王朝得政治统治基础.王权与神权紧密配合得汉王朝崩溃,代之而起得是分散割据得地点封建势力.政治上出现了三国分立得局面.三国时,商业交换差不多停止,不再铸造货币,出现了更典型得自然经济.以王权、神权相结合得儒家正统思想——神学目得论也受到了致命得冲击.这时出现了魏晋玄学,在民间和社会上层相继进展了佛教、道教.这时,我国北方、南方少数民族也纷纷武装起义来抵抗汉族得政治压迫.他们得首领人物中有得是被卖得奴隶,后来起义成功,建立了王朝.1在思想领域,他们首先冲击得是儒家内中华而外夷狄得思想.少数民族统治者信奉佛教.汉族群众信奉佛教和道教.五斗米道、太平道在农民中间广泛流行.由于中国广阔地区已具有高度得封建经济、政治和文化,少数民族掌握政权后,由奴隶制社会非常快被带进了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得统治和被统治得关系,也非常快被他们同意.具有中国特点得封建宗法专制主义也还得被重视.因为这一套统治人民得经验行之有效,而这一套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在儒家有深远传统.所以,起决定作用得是中国封建得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中国封建社会得宗法制度是与中国封建社会相终始得,“三纲”、“五常”被儒家讲成是万世不变得规范.讲“万世不变”,这是古人得局限性,因为古人不明白封建社会以外还有其他生产方式.仅就中国得社会情况而论,讲它是封建社会“万世不变”得秩序也未尝不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广泛流行,儒家失去独尊得地位,但统治者并未抛弃它,它仍然是封建思想得正统.梁武帝崇奉佛教,但梁武帝得《敕答臣下神灭论》得主导思想仍是儒教而不是佛教.当时得统治者用佛、道作为儒教得补充,三者并用或交替使用.三教之间有斗争,有妥协,也互相汲取.既然封建宗法制度未变,维护封建宗法制度得伦理纲常就可不能被抛弃,“三纲”、“五常”得秩序非维持不可.因此,佛教、道教也要习惯封建宗法制度得要求,才能得到地主阶级得支持.佛教五戒十善,采纳得善恶道德标准仍然不能超出三纲五常得规定范围,违反了确实是十恶不赦.封建地主以造反为罪大恶极,佛教也认为无君无父是构成入地狱得罪行.难怪宋文帝发自肺腑地讲,佛教虽主张出世,但有助于王化.2魏晋玄学否定了神学目得论,但未对儒家得封建宗法制度、三纲五常触动一根毫毛.当时名教与自然得争论,反映了玄学家们如何对待三纲五常得全然态度.不论哪一派,都不敢讲不要名教.玄学最大得代表人物之一如王弼,依然认为孔子比老子高超.3农民不是先进得生产关系得体现者.农民得思想随着生产资料、政治权力得被剥夺,也被迫同意统治阶级得王权神授、天命决定论,也被封建宗法制度所束缚.4 尽管政治上南北处于分裂状态,中国历史这一时期在某些方面仍有所进展.北方和南方在各自得统治范围内有相对安定得政治局面,因此北方和南方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得交流中有了进一步得融合.许多落后得氏族部落和奴隶制初期得民族,由于同汉族不断交往,相互了解、通婚、学习,非常快赶上来,进入封建社会,这就给以后隋唐建立得多民族繁荣昌盛得封建统一王朝预备了条件.隋唐时期由于封建经济得进一步繁荣、进展,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有过贡献.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得妨碍逐步泯除.佛教结束了南北朝各宗派长期分裂得局面,形成了统一得各宗各派;道教也混合南北,形成了统一得唐代道教.佛教、道教各自进展自己得寺院经济并建立宗派传法世系.儒家得经学也兼采南北经学流派,形成具有唐代特点得经学.儒、释、道三家鼎立,都得到封建王朝得大力支持.5三家学讲有异,服务得对象却是一家.6朝廷遇有大典,经常让三教中得代表人物在殿上公开宣讲.儒家讲儒家得经典,佛教、道教也各自讲各自得经典,时称儒、释、道三教.儒、释、道所讲论得内容,也逐渐由互相诋毁而变得互相补充.政府命令禁止道教攻击佛教和佛教攻击道教得文字宣传.唐初朝廷进行凉爽公开仪式中,有时规定佛教徒在先,有时规定道教徒在先,中唐以后规定齐行并进,不分先后.儒家对佛、道有所攻击,要紧讲他们不生产、不当兵、不纳税、不负担政府得义务、不符合中国传统得风俗适应等等.但儒家在哲学观点上,则大量汲取佛、道得东西.久为人们熟悉得宋代理学得开创者周敦颐得代表著作是他得《太极图讲》和《通书》.周敦颐得学术渊源,来自道士(陈抟——种放——穆修——周敦颐),他们得传授关系是有案可查得.维护周敦颐得朱熹一派,极力否认周氏与道教得关系,给以新得解释;也有一派如陆九渊弟兄,认为“无极”之讲源出老子(道教),为了维护儒家得正统,他们提出这不是周氏得主张,不然确实是他早年思想体系不成熟得作品.又据记载,周敦颐与僧寿涯也有学术上得交往.7宋代得朱熹与道教得牵连更深,对道教得经典《阴符经》、《参同契》曾大力钻研.儒道合流得代表人物,由北宋上溯,如唐朝司马承祯,由此再上推,到南朝得陶弘景,北朝得寇谦之,基本上结合封建伦理学讲来宣传道教得.宋以后得道教更是公开宣扬三教合一,如假托吕洞宾得名义得一些宋明道教著作,都在宣扬忠孝仁义等封建宗法世俗观点.儒佛互相渗透得情形更普遍,如唐代得柳宗元、刘禹锡、梁肃、白居易,这是人所共知得.过去人们对柳宗元、刘禹锡以唯物主义而信佛,觉得不行理解,有得哲学史工作者出于爱护唯物主义哲学家得感情,对那个现象也进行过解释,对他们得信佛表示遗憾.宋代得唯物主义者王安石,同时又是佛教得信奉者,晚年还舍宅为寺.这些唯物主义者都受儒教得熏陶,同时认为儒佛并不矛盾,能够相通.8以佛教徒和尚而公开主张儒教得,如宋代得孤山智圆,自号“中庸子”,他自称:中庸子智圆名也,无外字也,既学西圣之教,故姓则随乎师也.尝砥砺言行以庶乎中庸,虑造次颠沛忽忘之,因以中庸自号,故人亦从而称之.或曰:“中庸之义其出于儒家者流,子浮图子也,安剽窃而称之耶?”对曰:“夫儒释者言异而理贯也,莫不化民俾迁善远恶也.儒者饰身之教,故谓之外典也;释者修心之教,故谓之内典也.唯身与心则内外不矣,蚩蚩生民岂越于身心哉?非吾二教何以化之乎?嘻!儒乎,释乎,其共为表里乎!”(《闲居编·中庸子传上》,第19页)故吾修身以儒,治心以释,拳拳服膺,罔敢懈慢犹恐不至于道也,况弃之乎?呜呼!好儒以恶释,贵释以贱儒,岂能庶中庸乎?(同上)自然现象不同于社会现象,它不具有人类社会得道德属性,但智圆用儒家得仁义观点,加以自然生物以道德属性9,与朱熹等以仁义礼智释元亨利贞得思想方式是一个路数.至于佛教与道教得合流,交互妨碍,也是随着隋唐在政治上得大一统而形成得.道教经典非常多取自佛经,这已是公认得事实.10天台宗得创始人慧思,既是佛教徒,又信奉道教长生求仙得方术,要作“长寿仙人”11,史传有明文,并不避讳.从唐代得儒、释、道三教鼎立进展为宋代得三教合一,那个长期得历史过程,也确实是儒教在封建政权得支持下逐渐酝酿成熟得过程.从汉武帝独尊儒术起,儒家已具有宗教雏形.然而,宗教得某些特征,尚有待于完善.经历了隋唐佛教和道教得不断交融、互相妨碍,又加上封建帝王得有意识地推动,三教合一得条件差不多成熟,以儒家封建伦理为中心,吸取了佛教、道教一些宗教修行方法,宋明理学得建立,标志着中国儒教得完成.它信奉得是“天地君亲师”,把封建宗法制度与神奇得宗教世界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君亲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得核心.天是君权神授得神学依据,地是作为天得陪衬,师是代天地君亲立言得神职人员,拥有最高得解释权,正如佛教奉佛、法、僧为三宝,离开了僧,佛与法就无从传播.宋朝理学兴起得时候,恰恰是释道两教衰微得时候.风靡全国,远播海外得佛教,形式上衰微了,实际上并没有消亡,因为儒教成功地汲取了佛教.看起来中国没有像欧洲中世纪那样宗教独霸绝对权威,但中国中世纪独霸得支配力量是不具宗教之名而有宗教之实得儒教. 儒教那个宗教,看起来不同于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甚至打出反对上述宗教得幌子.清代学者颜元早已指出,程颐得思想“非佛之近理”,乃程颐之理“近佛”(见《存学编》).还指出:其(朱熹)辟佛老,皆所自犯不觉.如半日静坐,观喜怒哀乐未发气象是也,好议人非,而不自反如此.(《存学编》)进入高级时期得宗教都有他们不同得“原罪”讲.宣传人一辈子下来就有罪,必须靠宗教得精神训练来挽救人们得灵魂.程颐讲: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宜其与道难一.儒教宣传禁欲主义:甚矣,欲之害人也.人之为不善,欲诱之也.诱之而弗知,则至于天理灭而不知反.故目则欲色,耳则欲声,以至鼻则欲臭,口则欲味,体则欲安.此则有以使之也.然则何以窒其欲?曰:思而已矣.学莫贵于思,惟思为能窒欲.曾子之三省,窒欲之道也.(《宋元学案·伊川学案》)这种禁欲主义,一直成为宋以后儒教修养得中心思想.他们甚至连五欲排列得次序也按佛教得眼、耳、鼻、舌、身五欲排列.宗教都要树立一个至高无上得神(名称各有不同).儒教亦宣传敬天、畏天,称国君是天得亲孩子.君权与神权紧密结合起来,国君被给予神性.儒教还有祭天、祀孔得仪式.宣传“以贫为荣”、“以贫为乐”,也是儒教得一个重要内容.儒教著作中赞扬有道之士“虽箪瓢屡空,宴如也”.穷了,就幸免了声、色得物质诱惑.儒教认为生活水平越低,道德品质越高,他们把物质生活得改善看作罪恶得源泉,把生活欲望与道德修养摆在势不两立得地位.“不是天理,便是私欲”,“无人欲即是天理”(《宋元学案·伊川学案》). 儒教把一切学咨询都归结为宗教修养之学.儒教不去改造客观世界,而是纯洁内心;不向外观看,而是向内反省;不去认识世界得规律,而是去正心诚意当圣贤.圣贤得规格确实是儒教规格得人得神化,即典型得僧侣主义得“人”.他们讲:颜所好者何学也,学以至圣人之道也.……喜怒哀乐爱恶欲,情既炽而益荡,其性凿矣.是故觉者约其情,始合于中,正其心,养其性,故曰:“性其情.”愚者则不知制之,纵其情以至于邪僻,梏其性而亡之,故曰:“情其性.”(《颜子所好何学论》)伊川见人静坐,便叹且善学.(《宋元学案·伊川学案》)宗教都主张有一个精神世界或称为天国、西方净土,宗教都有教主、教义、教规、经典,随着宗教得进展形成教派.在宗教内部还会产生横逸旁出得邪讲,谓之“异端”.儒家则不讲出世,不主张有一个来世得天国.这是人们通常指出得儒家不同于宗教得依照.然而我们应当指出,宗教所宣扬得彼岸世界,只是人世间得幻想和歪曲得反映.有些宗教把彼岸世界讲成仅只是一种主观精神状态.在中国得历史上,隋唐以后得佛教、道教,都有这种倾向.以妨碍最大得禅宗为例.中国出现过许多宗派,禅宗受中国封建文化妨碍最多,他们宣称“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讲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眼前”(《坛经》).禅宗主张极乐世界不在彼岸而在此岸,不在现实生活之外,就在现实生活之中,所谓出家、解脱,并不意味着离开那个世界到另一个西天.在日常生活之中,只要同意了宗教得世界观,当前得尘世确实是西天,每一个同意佛教宗教观得众生即是佛,佛不在尘世之外,而在尘世之中.宋明理学汲取了禅宗得这种观点.尽管它不讲出世,不主张有一个来世得天国,然而却把圣人得主观精神状态当作彼岸世界来追求,这和禅宗主张在尘世之中成佛是完全相同得.程颢得《定性书》被宋明理学家公认为经典性得权威著作,这种“定性”与佛教禅宗得宗教修养方法一脉相承,所谓“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定性书》),即是禅宗得“运水搬柴,无非妙道”.把人性区不为“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人欲”又是挟“气质”以具来得罪恶,实质上是宗教得“原罪”观念.程颐得《颜子所好何学论》是一篇典型得宗教修养方法论,是一篇宗教禁欲主义得宣言书.张载得《西铭》也是一篇歌颂“天地君亲师”得儒教宣言,他认为人一辈子得一切遭遇天地早安排定了,享受富贵福泽是天地对你得关怀,遭受贫贱忧戚,是天地对你得考验.天地与君亲本是一家人.二程教人主敬,程颐终日“端坐如泥塑人”.“存天理,去人欲”更是一切唯心主义理学家全力以赴得修养目标.他们所谓“天理”,无非是封建宗法制度所同意得行为准则,内容不出“三纲”、“五常”这些儒教教条.儒教追求得精神境地更偏重于封建道德修养,巩固宗法制度.儒教得孝道除了伦理意义外,还有宗教性质.12儒教没有入教得仪式,没有精确得教徒数目,但在中国社会得各阶层都有大量信徒.儒教得信奉者决不限于读书识字得文化人,不识字得渔人、樵夫、农民都逃不脱儒教得无形操纵.专横得族权,高压得夫权,普遍存在得家长统治,简直像毒雾一样,布满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角落.它像天罗地网,使人无法摆脱. 宋明理学所普遍关怀并反复辩明得几个中心咨询题有“定性”咨询题、“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得咨询题、“孔颜乐处”咨询题、“主敬”与“主静”咨询题、“存天理,去人欲”咨询题、“理一分殊”咨询题、“致良知”咨询题,等等.这些咨询题虽以哲学得面貌出现,却具有中世纪经院神学得实质和修养方法.看起来咨询题虽多,最后都要归结到“存天理,去人欲”那个中心题目上来. 宋明理学各家各派,不论是政治上进步得、保守得、唯心得、唯物得,都在围绕一个中心咨询题阐述自己得观点:如何正确处理(对待)“天理”与“人欲”得关系.它不是一个哲学咨询题而是一个神学咨询题,即如何挽救灵魂,消灭“罪恶”,进入“天国”(理想得精神境地)得咨询题.中国哲学史涉及社会伦理思想得专门多,而涉及自然得比较少,这也是被中世纪封建社会得特点所决定得.欧洲中世纪得哲学是神学得奴婢,它得注意力也不在认识自然界而在挽救人类得灵魂.恩格斯指出,专门在近代才突出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得关系咨询题13,古代不是如此,那时是靠天吃饭,是自然得奴隶,也就没有能力摆脱神学得束缚.西方中世纪神学得中心观念是“原罪”,中国中世纪神学得中心观念是“存天理,去人欲”.这不是谁抄袭谁得,而是封建社会得共性。
论述儒家思想的演变
论述儒家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长期作为我国正统的意识形态,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另外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儒家思想也历经沧桑。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春秋时期创立。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还主张政治上逐步改良,可以“损益”旧的章法,历史是不断演进的。
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儒家文化后来发展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战国初步形成和发展。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发展了孔子的学说。
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同一时期具有唯物思想的荀子提出“水则载舟,亦能覆舟”,以水喻民,以舟喻君,强调民心的作用。
秦朝遭受灭顶之灾。
韩非子专制集权的主张适应秦统一的需要,秦朝专崇法家思想,打击儒学。
针对儒生主张实行分封制,打击郡县制和指责秦始皇的言行,秦朝“焚书坑儒”使儒家学说遭受沉重打击。
两汉时期儒学被改造而处于统治地位。
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
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并提出“大一统”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之适应封建中央集权的需要,得到汉武帝的采纳。
于是独尊儒术,兴办私学。
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但是东汉前期,唯物思想家王充首先反对天人感应说,对神学展开深刻批判。
此时的儒家思想与先秦的儒家思想不同。
它吸收了法、道、阴阳家等思想,尤其是特别强调法治,把儒、法两家糅合为一体,更有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这种统治思想一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广。
东晋时期被利用。
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使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服务的宗教。
儒教的形成发展历程
儒教的形成发展历程儒教形成于中国古代社会,起源于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并延续到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儒教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1.春秋时期至战国时期的思想碰撞:春秋时期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伦理学家孔子被视为儒教的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强调修养和礼仪,强调君臣、父子、夫妇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并强调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在春秋和战国时期,儒家的思想与其他学派如道家、墨家、法家等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争论。
2.儒家经典的形成与发展:儒家经典的形成是儒教发展的重要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被编纂和传世,为后来的儒家学者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这些经典强调了人伦秩序、君臣礼仪、修养和道德的重要性,对后世的儒教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3.秦汉儒学的兴起与变革: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法家思想为国家思想,对儒家进行了打压。
然而,汉高祖刘邦上台后,重创法家思想,推崇儒家思想,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
儒家学者被提拔为官员,儒家的经典成为国家的标准教材和考试内容,儒家学说由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4.唐宋儒学的繁荣:唐宋时期,儒家成为了国家官方的教育体系和统治思想,尤其是宋代。
儒家学者在文化、教育和政治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家学派。
新儒家强调理性和道德的培养,提出君臣、父子、夫妇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应该符合天理,并强调儒家思想和实践在社会和政治稳定中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儒教形成的历程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各个时期的思想争论、经典形成与编纂、政治影响力的变化和学派的兴起。
儒教的核心思想包括人伦秩序、修养、道德和治国平天下,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讨论之二: 思考讨论之二:
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在法国 年 月 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道: 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道:
“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个人 社会 世界
原典
生活场 社会场
时间轴
2007年 年
空间轴
己 所 不 欲 , 勿 施 于 孔 子 人 。
宁远书屋制作
为政以礼 杏坛说仁 接续文明
春秋》 《诗》、《书》、《礼》、《乐》、《易》、《春秋》。 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 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2500年以上 年以上 的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的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钱穆 钱穆
历史现场
历史现场
战国时期铁器出土分布图
历史现场
商鞅变法 战国) (战国)
老子 治国本应爱民,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利, 1、 治国本应爱民,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利, 、 这叫“无为而治” 这叫“无为而治”。 2、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 、 孔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 3、 小国寡民固然好,但我更喜逍遥,与天地万物一, 、 庄子 小国寡民固然好,但我更喜逍遥,与天地万物一, 旁观现实,欣赏自然 旁观现实, 4、 、 孟子 性本善 ,君主应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主应行仁政。 君主应行仁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 我尊孔子,但主张性本恶。君船民水,故人君者, 5、 我尊孔子,但主张性本恶。君船民水,故人君者, 、 降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降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6、 治道因时而异。人性本恶,惟法为治,轻罪重刑。 、 韩非 治道因时而异。人性本恶,惟法为治,轻罪重刑。 君主须集中权势,运用权术,以静制动。 子 君主须集中权势,运用权术,以静制动。 思考讨论之一:如何归类?谁的主张?理由是什么? 思考讨论之一:如何归类?谁的主张?理由是什么? 吸引你眼球的是哪些话或者主张? 吸引你眼球的是哪些话或者主张?
不 知 , 无 以 也 。 孔 子
宁远书屋制作
礼
立
为政以礼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为政以礼 杏坛说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欲立而立人
雍也》 (《论语·雍也》) 论语 雍也
杨伯峻先生注: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 杨伯峻先生注: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钱穆先生注:自己想立,便也帮助人能立; 钱穆先生注:自己想立,便也帮助人能立; 自己想达,便也帮助人能达。 卫灵公》 自己想达,便也帮助人能达。 卫灵公》) 论语·卫灵公 (《论语
有 朋 自 远 方 来 , 不 亦 乐 乎 ?
宁远书屋制作
2500年前的文化地图 年前的文化地图
——探寻2500年前的孔子及其身后的百家争鸣 探寻2500年前的孔子及其身后的百家争鸣 探寻2500
……
……
说 思 读
交流对话 沉思默想 大声朗读
名丘, 名丘,字仲尼 公元前551-前479年 - 公元前 年 鲁国陬邑人 今山东曲阜
请谈谈你的感想或者认识。 请谈谈你的感想或者认识。
欹器 “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 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
宥坐之器——座右铭 座右铭 宥坐之器
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 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 ——(浙江海宁)王国维 (浙江海宁)
2500年前的文化地图 年前的文化地图 价值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