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学语文四年上册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说课稿共二篇 附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说课稿(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说课稿(部编版)一、说教材《夏日绝句》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将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夏日绝句》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高宗父子的丧权辱国,烘托出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从于命运的铮铮风骨。
二、说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的意思和在诗中的含义。
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3.通过熟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句的意思。
2、了解古诗的背景,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赏析,使学生明确做人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说学情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这首诗,一方面可以在熟读的基础上,使学生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一方面引导学生积累描写塞外戍边将士艰辛的诗句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五、说教法学法朗诵法∶在反复散读、通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情感。
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该诗中所处两段历史的相同之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
学诗五步∶解题目知诗人读诗句明诗意悟意境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听歌曲《月满西楼》。
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这首歌柔美、清幽,你知道它的歌词是谁写的吗?这首歌词的作者就是堪称“婉约词宗”的李清照。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宋代才女李清照,一起欣赏她的另一首千古绝唱——《夏日绝句》。
(板书诗题)4.课件出示李清照简介。
(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课件出示诗句。
2.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和感情。
3.指名展示读,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4.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拼读。
【部编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说课稿
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说课稿一、说教材《夏日绝句》是国家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三首古诗。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公元1128年著名的靖康之变,靖康知府赵明诚见大势已去于是携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窜,当他们逃至今安微省和县乌江口时,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个项羽拔剑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看当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感慨万千,于是面对着浩浩江水随口吟出这首诗。
整个诗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还思念项羽,思念他那种死也不肯逃过江东的英雄气概。
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设计理念:这是一首起调高亢的诗歌,诗人鲜明地提出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取向。
根据这首古诗的特点,本教学以情为主线,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使学生自主地与文本、与诗人进行跨时空的心灵对话,感受诗人的爱国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
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
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可能会在品悟的“意象”(形象)的时候把握不准,这里需要教师的耐心带着品悟。
三、说教法、学法朗诵法: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情感。
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该诗中所处两段历史的相同之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
学诗五步:解题目知诗人读诗句明诗意悟意境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知识与技能: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的意思和在诗中的含义。
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020部编版语文四年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共4篇 (夏日绝句、出塞、凉州词)
2020部编版语文四年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一)《夏日绝句》《出塞》《凉州词》《出塞》这首诗属于汉朝乐府诗题,是一首感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经典之作。
诗人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
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国家安宁的忧国忧民之情,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凉州词》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后两句写的是戍卒的离愁。
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王之涣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士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戍边将士不得还乡的同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
《夏日绝句》整首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 借助资料的阅读,反复品悟。
通过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2. 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在上课前,我对“折柳赠别”这一环节中是否要用诗句有过犹豫,但最终还是保留了。
我引入“折柳赠别”这一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战士要吹奏《折杨柳》的曲子,因为《折杨柳》所表现的是离愁别绪,更表现了战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诵读折杨柳赠别的诗,也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那种离愁别绪,但周老师说没有必要,《折杨柳》只是“别解”,既是“别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
但我觉得,因为战士用羌笛吹奏《折杨柳》,更能表现他们的思念之情,这对本课的主题有关,有助于学生理解战士戍边生活的痛苦和寂寞。
2. 每首诗都有自己的基本内涵,即使是像这样一首比较复杂的古诗,它所要表达的基本意思也是明确的。
【部编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说课稿
【部编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一说四年级上册的第21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这首课是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古诗,内容优美动人,以夏日景色为背景,运用婉约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热爱之情。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
诗的题目是《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绝句是一种长短句相间的古体诗歌形式,通常包含四句,每句四个字,共十六个字。
这首诗由三首绝句组成,每首绝句都描绘了夏天的美景和作者的感受。
接下来,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诗的第一首绝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绝句通过描绘洛阳的亲友问候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亲友之情的思念之情。
其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一句,以对比的手法,用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纯洁、坚定的情感。
接下来是第二首绝句:切切十年如一梦,五更独自梦寒泉。
这首绝句以时间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十年的回忆和思索。
其中,“五更独自梦寒泉”这一句,通过寒泉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考。
最后是第三首绝句:夜来小雨声声梦,故乡何处是烟波。
这首绝句以雨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其中,“故乡何处是烟波”这一句,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念和对故乡美好的想象。
通过欣赏这三首绝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对亲友、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些婉约的表达方式,加上具体的意象描写,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首先,整首诗以四言绝句的形式,字数有限,每句只有四个字。
这种精炼的形式要求作者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其次,诗中使用了很多意象和修辞手法,比如对比、借景抒情等,这些手法使诗歌更具艺术感。
最后,整篇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对亲友、故乡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我们来谈谈这首诗的教学意义。
通过教学这首诗,可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优秀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夏日绝句》,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夏日绝句》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课中的一首古诗。
本单元一共包含四篇课文,它们都体现了浓浓的爱国情感,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关注事件,学习主要内容,感受爱国情怀。
本文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感,体会古代诗词的魅力。
二、说学情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
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
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可能会在品悟的“意象”(形象)的时候把握不准,这里需要教师的耐心带着品悟。
三、说教法、学法朗诵法: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情感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该诗中所处两段历史的相同之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1、当堂背诵古诗,学会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去理解诗词所包含的情感。
2、以读促品,通过朗读、品读词句,理解作者情感,了解作者后期作品的风格3、通过读、品、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反复品读,理解词句的含义难点:借助资料的阅读,反复品悟,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五、说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教师朗读古诗、板书课题、生读课题,质疑课题、谈所获信息。
㈡初读课文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再读古诗,为古诗划节奏。
㈢学习课文、理解诗意1、学习第二句古诗:⑴站在乌江口的李清照之所以能信手拈来《夏日绝句》,是哪一位历史人物跳入了她的脑海?⑵项羽何许人也?(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回答)⑶项羽对于李清照来说已经成为了历史,为何李清照在这里会独独思念他?⑷假如你是项羽你会选择逃过乌江还是拔剑自刎而死呢?重点体会项羽“不肯”过江东与“不能、不会、不愿意”过江东进行比较学习。
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说课稿)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一、教学内容《夏日绝句》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古诗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三首《夏日绝句》,分别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和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让学生了解古代诗人在夏日里的所见所感,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三首《夏日绝句》的内容,理解古诗中的生僻词汇,能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子结构。
2. 把握古诗的意境和情感,体会诗人的感受。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夏日的景色,引导学生回忆夏天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对夏日古诗的兴趣。
2. 朗读:教师领读三首《夏日绝句》,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3. 解读:逐句解读古诗,解释生僻词汇,分析句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4. 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韵味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夏日的美。
5. 背诵:学生分组背诵古诗,互相检查,确保熟练掌握。
6. 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六、板书设计1. 《夏日绝句》2. 诗人:陆游、杜甫、杨万里3. 内容:三首古诗的全文4. 解读:生僻词汇、句子结构、意思5. 欣赏:古诗的韵味、意境、情感七、作业设计1. 抄写三首《夏日绝句》,要求字体工整、美观。
2. 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夏日绝句》,进行扩写或仿写,不少于100字。
3. 搜集其他关于夏日的古诗,与同学分享,共同欣赏。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是否提高,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反思第【1】篇〗《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针对那些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而说的。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意思,举一个历史人物继续发挥。
李清照用项羽的骨气来强调自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观点。
全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反思第【2】篇〗没想到这次优质课竞赛课题竟然是古诗教学,真是出其不意。
本来诗歌教学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
特别是低年级,很难调动学生学古诗的积极性。
再加上我从来没执教过古诗公开课,这对我来说的确是一次挑战。
这烫手的山芋怎么吃呀?所以备课时,我首先在学习目标上进行了仔细琢磨,最后把吃山芋的目标定位在认识5个会认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初步理解诗意,能有感情地读背诗句上。
执教后,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反思第【3】篇〗《夏日绝句》教学反思夏日绝句这首古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初读,感知诗句;再读,了解诗意;品读,悟情入境;研读,融会贯通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赏析诗歌的方法。
课堂上我抓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入手,进行深入赏析,体会项羽的英雄气节,李清照的赞颂、悲愤、担忧等复杂的感情。
课堂上给孩子创设情境,出示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从而使孩子们能融情于文本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并能结合古诗赏析明白做人的价值取向: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崇拜的英雄,也激励自己努力去做这样的英雄,预设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大意。
2.结合写作背景及相关典故,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解读诗歌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大意。
难点:结合写作背景及相关典故,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解读诗歌中的主题。
【教学过程】一、听——谁在吟唱?【师吟诵诗歌,引出课题、作者】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阆苑中,有这样一位才女,她的一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演绎着属于她自己的悲欢离合。
“婉约词宗”“千古第一才女”等美称向我们证明着她的满腹才情。
今天,让我们和她一起驻足乌江河畔,倾听她在乱世里的吟唱。
(PPT出示课题,播放录音,学生聆听)同学们,李清照为何会在乌江河畔有这么深沉的感慨呢?是谁触发了她心中的情思呢?让我们从诗歌中寻找答案。
二、问——为谁而歌?1.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接下来请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歌,了解一下诗歌的大意。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歌大意】在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过渡语:诗人为谁而歌?项羽。
最后两句提到了项羽的故事,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乌江自刎。
大家都听过吧?项羽本是西楚霸王,但在楚汉之争中输给了刘邦,了解这个故事的人都知道,他是有机会翻盘的,但是他的自尊和气节不允许他这样做,所以他宁死不降,最后在乌江自刎。
就这一点以及项羽本人来说,世人对他褒贬不一。
有人说他傻,认为他不该放弃......三、探----为何而歌2.同学们:这首诗中作者对项羽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呢?(高度赞扬?赞扬他什么?请从诗歌中找到答案(前两句)确定:在诗人眼中,项羽乃人中豪杰、顶天立地英雄男儿。
前两句就已经定下感情基调;赞扬/敬佩、思念。
同学们知道前两句诗中的“人杰”和“鬼雄”最初的意思吗?引出典故【请看典故】:汉高祖刘邦曾称赞张良、萧何、韩信等三人为“人杰”,自愧在谋略运筹,政治经济管理,率兵作战等方面不及他们,但同时指出自己能够使用这些人材,因而取得政权。
2020部编版语文四年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夏日绝句、出塞、凉州词)
2020部编版语文四年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夏日绝句、出塞、凉州词)2020部编版语文四年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说课稿(一)《夏日绝句》《出塞》《凉州词》一、说教材《出塞》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宁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凉州词》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作品,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守边将士忠勇报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赞美之情。
《夏日绝句》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将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说学情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这首诗,一方面可以在熟读的基础上,使学生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一方面引导学生积累描写塞外戍边将士艰辛的诗句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说教学建议本课的教学重点可放在反复诵读上,引导学生感悟古诗内容,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还可以通过交流、研讨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自豪及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养成主动诵读课外诗歌的良好习惯。
五、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体把握古诗内容,想象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020部编版语文四年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共二篇(夏日绝句、出塞、凉州词)
小学语文四年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夏日绝句》《出塞》《凉州词》【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把握课文内容。
3.通过注释或查询工具书,准确理解诗意。
4.感悟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1.体会诗中浓浓的爱国热情。
2.激发学生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教学难点】准确地理解诗意,把握诗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板书设计】所见:明月边关出塞所想:良将壮志美酒夜光杯——热烈凉州词琵琶马上催——悲壮醉卧沙场——视死如归几人回——悲苦论生死——作人杰为鬼雄夏日绝句借古讽今忆项羽——不肯过江东【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利用影视剧中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入情入境,让他们通过想象画面,把他们带到诗歌的情境中去,借助历史背景体会诗人的写作目的和情感抒发。
整堂课的教学目标都完成了,但是教学中太平了,学生的情绪很平,整个环节也很平,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教学氛围,我应该跟随课堂对教学环节做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四年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二)《夏日绝句》《出塞》《凉州词》认识“塞、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10个字。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诗人?你对这些诗人了解多少?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首先学习的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
(板书诗题)2.读诗题。
“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塞”是边界上的险要地方,“出塞”是出征到边界的意思。
)3.课件出示边塞图片。
你想去边塞看看吗?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4.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王昌龄简介。
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后,教师指名读并纠正读音。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案与反思第1篇】《夏日绝句》教学目标: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读出对文中项羽宁死不屈、李清照爱国情怀的赞美、敬佩情感。
2、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3、理解“人杰”、“鬼雄”,明白古诗大意。
4、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体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价值。
5、了解历史背景,感受民族豪情。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及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复杂情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谁记住了本单元的主题?为什么称为“民族之魂”,这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他们所反映的“民族魂”是什么呢?我想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有所了解。
(二)新课1.学习《夏日绝句》(1)读古诗,有韵味①读正确、通顺。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夏日绝句》。
自由读两遍这首古诗,注意在读第一遍时可以查字典、看注释读准字音;读第二遍时注意读准停顿,把古诗读通顺。
指名读。
②读出古诗的韵律。
同学们,这首诗是几言诗?谁还记得五言诗怎样读,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律?(前二后三)板书;有韵味自己读,指名读。
(2)知作者,解诗题想一想,读好了古诗,接下来做什么?(了解作者及题目的意思。
)板书;知作者,解诗题。
哪位同学能带领大家学习?引导学生答出:①绝句:绝句?有五言或七言两种。
②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介绍李清照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历城(山东济南)人。
她少年时就颇有诗名。
她的文学作品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作品情调活泼优美,主要抒写少女、少妇闺情与对自然景物的喜爱。
后期金兵入侵,丈夫去世,她只身漂泊,在愁苦中度过晚年,作品情调低沉、凄苦、深厚的故土之情,悲凉的身世之感和慷慨的国家兴亡之痛,一并抒发其中。
其词清新俊逸,擅长白描,善用口语,风格独特。
《夏日绝句》说课稿(2)
《夏季绝句》讲课稿一、说教材《夏季绝句》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公元 1128 年发生了有名的靖康之变,靖康知府赵明诚见大势已去于是携带老婆李清照从北向南逃跑,当他们逃到现在安徽省和县乌江口时,在这里停留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个项羽拔剑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看当下民族辱没,河山破裂,感触万千,于是面对着浩浩江水随口吟出这首诗。
整个诗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应该做人中好汉,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豪,直到今日还想念项羽,想念他那种死也不愿逃过江东的英豪气派。
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动,字里行间,包括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进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酣畅淋漓。
设计理念:这是一首起调高亢的诗歌,诗人鲜亮地提出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取向。
依据这首古诗的特色,本教课以情为主线,表现以读为本的教课思想,指引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力争经过各样方式指引学生去体验、感觉、升华、拓展;使学生自主地与文本、与诗人进行跨时空的心灵对话,感觉诗人的爱国热忱,进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二、说学情学生当前经过频频的朗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表达的事情。
但因为其自己的年纪和经历的限制,仍是不可以深入真实理解诗人的情怀。
一定联合诗人当时的生平易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合指导品悟才能领会词所表达的感情。
学生可能会在品悟的“意象”(形象)的时候掌握禁止,这里需要教师的耐心带着品悟。
三、说教法、学法朗诵法:在频频散读、朗读、品读等各样朗诵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感情上的调换。
迁徙法:经过作者平生易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感情。
比较法:经过剖析比较该诗中所处两段历史的同样之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相反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
学诗五步:解题目知诗人读诗句明诗意悟境界四、说教课目的和重难点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理解古诗中要点字的意思和在诗中的含义。
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
3.经过熟读,领会古诗的境界。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案与反思第【1】篇〗《夏日绝句》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 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文的意思。
3. 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一,朗读《夏日绝句》二,简介李清照和诗文写作背景。
三,解析诗题(夏日绝句,顾名思义是一首写在夏日的绝句。
绝句,中国传统诗歌的题材。
)四,先重点字词解释,然后翻译诗句。
人杰:人中的豪杰。
鬼雄:鬼中英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活时要做人中的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五,再次分析诗句,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态度。
六,解释诗中的典故。
(人杰、鬼雄、项羽自刎于江东的典故)借古讽今:借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宋王朝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七,再次朗读诗文,体会感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案与反思第【2】篇〗《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对古诗修辞手法的赏析,使学生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
3、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赏析,使学生明确做人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入手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赏析诗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课前准备:1、学生通过阅读、上网等方式,搜集有关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初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有许多诗人写下了千古流传的爱国诗篇,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世界,去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吧!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古诗《夏日绝句》,请全班同学齐读课题。
1.诗题联想。
同学们的声音洪亮整齐,细心的孩子请你说说,从古诗题目中你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夏日”——说明这首诗是夏天写的。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夏日绝句》,背诵并默写。
2.理解《夏日绝句》的内容,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朗读诗歌,感悟诗歌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背景。
(一)师导入:电视剧《射雕英雄传》,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
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
(二)学生将收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并向大家介绍。
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
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
在诗词创作方面,她的盛名不仅可与宋朝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比肩,亦可直追前代大师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而与之齐名,跻身于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列。
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婚,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
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
靖康耻: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
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二、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
(一)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二)出示全诗。
(出示诗句。
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反思优秀推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反思优秀推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反思第1篇】“以生为本”真的很重要。
我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小孩子。
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概括能力弱,理解诗意困难,有情感地诵读古诗更是有些枯燥。
因而,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慢慢走,欣赏啊”的姿态学习。
我尽量避免逐字逐句的分析讲解,本着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在读上我注重了读的层次:先读正确,再读出节奏,然后读出意境,读出韵味。
生字教学还算比较扎实,因此学生很快能读正确,读出节奏。
因而读出意境,读出韵味便是重点了。
怎样让学生读出意境呢?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比如要学习一二句诗句时,我让学生结合图画展开想象,感受黄鹂的活泼可爱,白鹭的姿态优雅,画面明丽的色彩,意境的高远,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美的吟诵中得到美的熏陶,培养语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反思第2篇】《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针对那些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而说的。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意思,举一个历史人物继续发挥。
李清照用项羽的骨气来强调自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观点。
全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反思第3篇】《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针对那些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而说的。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意思,举一个历史人物继续发挥。
李清照用项羽的骨气来强调自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观点。
全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本节赏析课我主要采用:初读,感知诗句;再读,了解诗意;品读,悟情入境;研读,融会贯通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赏析诗歌的方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案与反思第1篇】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鸣”、“上”、“含”、“泊”的含义。
活动准备: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字卡:鸣、上、含、泊。
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幼自由交流认识的飞禽引入课题。
2.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幼儿简单了解黄鹂和白鹭: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
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3.师幼一起或请个别幼儿朗诵这首关于黄鹂和白鹭的古诗《绝句》。
二、展开1.前两句采用幼儿给诗配画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老师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请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请幼儿解释其含义。
(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2.后两句采用看大挂图的形式,理解其诗句的内容。
(1)“窗含西岭千秋雪”。
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
幼儿用手势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2)“门泊东吴万里船”。
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3.老师示范朗诵并演示操作活动教具,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4.教师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鸣:鸟的叫声;上:飞上;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泊:停泊、停靠。
5.知识拓展: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三、结束幼儿自由朗诵学过的古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反思第1篇】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通过激趣引题、整体感知、想象画面、感情朗读、给诗配画等几个方面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之美,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引导学生领会诗意、体味诗境,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中注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尽情地读,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在这节课上,我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例如在“理解诗意”这一环节,我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每句诗的意思说得不是很完整;还有就是由于自己整节课的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最后的书写环节有些草率。
从这节课的得失来看,我今后在上每节课时,一定要充分备好教材,备好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反思第2篇】《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针对那些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而说的。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意思,举一个历史人物继续发挥。
李清照用项羽的骨气来强调自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观点。
全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反思第3篇】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读写结合,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较好。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查的资料,介绍作者,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然后通过播放课件,把学生引入画面之中。
美丽的春景伴着轻快流畅的乐曲,大家跃跃欲试,争先说出自己看到的情景,学习古诗的热情空前高涨。
2、充分重视古诗朗读。
关于读的设计,这节课主要体现在个环节:初读读准读通古诗;自读交流诗意;研读写法入诗境;熟读成诵悟诗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夏日绝句》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针对那些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而说的。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意思,举一个历史人物继续发挥。
李清照用项羽的骨气来强调自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观点。
全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
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
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我采用打印好导学案,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帮忙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
初读,感知诗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懂的问题;使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赏析诗歌的方法。
同学们通过初步了解婉约派之首的李清照,但写的这首《夏日绝句》不是婉约诗,引出同学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的兴趣,一步步抓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入手,进行深入赏析,体会项羽的英雄气节,李清照的赞颂、悲愤、担忧等复杂的感情。
四、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当堂背诵古诗,学会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去理解诗词所包含的情感。
方法与过程:以读促品,通过朗读、品读词句,理解作者情感,了解作者前期和后期作品的风格的不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品、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1.听歌曲《心恋》找出“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歌词“我想偷偷望呀望一望他,假装欣赏欣赏一瓶花”。
这首诗写一个在院子里荡秋千的少女看到一个翩翩少年走进来,满含娇羞的跑开,可是由于好奇,忍不住又偷偷回头去看的一个小举动,出自居“婉约派之首”李清照的《点绛唇》。
据说这是她和丈夫初识时写的诗,2.简介: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属于婉约派的吗,同学一起读读。
板块二.初读诗歌:1.齐读。
对于同学们的朗读,我暂时不做评价,等大家理解诗歌后,你们自己看看读得如何,自己来评价,再看看如何朗读。
2.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歌,找出你不懂的地方。
分红蓝两队比赛,看看哪一边的同学提出的问题对学习这首诗更有价值。
板块三.合作探究:形式:红队出题蓝队回答,蓝队出题红队回答,答不出来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合作完成。
板块四.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1.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找到了吗?“人杰,鬼雄”读出对舍身取义英雄的赞美之情来。
2.诗人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写了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金兵南下,宋军节节败退,逃到洛阳。
南宋君臣苟安偷生,人民生活困苦。
抒发了作者对南宋王朝君臣苟且偷安的谴责之情,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运用了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板块五.即兴表演:我们一起来创设一个情境,你们就是南宋统治者和诗人李清照1.南宋统治者心里想什么,你能说几句吗?2.诗人李清照会对南宋统治者说什么呢?板块六.总结全诗,朗读升华李清照,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诗歌。
七、板书设计课外拓展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八、教学反思:课堂上给孩子创设情境,从课前欣赏歌曲《心恋》→引出李清照和丈夫初次相识的美好诗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引出李清照婉约派之首的介绍→引出本节课学习的诗歌《夏日绝句》不是婉约诗→引出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学生点明她丈夫读这首诗不久因羞愧而死去(本来是老师讲,结果有学生懂历史事件的学生提出来),激发孩子们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们能融情于文本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并能结合古诗赏析明白做人的价值取向: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
学生点明她丈夫读这首诗不久因羞愧而死去,再回顾课开头提到的《点绛唇》。
从初识的美好,到读诗后羞愧的死去,更激励孩子们自己努力去做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的英雄,而不做贪生怕死鬼,预设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
最后通过欣赏写项羽的其它古诗,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感受到中华古诗词的魅力。
每节课都会有遗憾,我的这节课也不例外。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心中有一份失落感,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录完完整的内容,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1、学生提问环节给的时间不够,没有展示孩子们更多精彩的提问。
2、教师的激情没有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激情,在情感上没能产生理想化的共鸣。
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说课稿及反思(二)一、说教材《夏日绝句》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古诗。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公元1128年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靖康知府赵明诚见大势已去于是携带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窜,当他们逃至今安微省和县乌江口时,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个项羽拔剑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看当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感慨万千,于是面对着浩浩江水随口吟出这首诗。
这首诗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说学情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
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
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可能会在品悟的“意象”(形象)的时候把握不准,这里需要教师的耐心带着品悟。
三、教法、学法朗诵法: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情感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该诗中所处两段历史的相同之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
四、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当堂背诵古诗,学会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去理解诗词所包含的情感。
方法与过程:以读促品,通过朗读、品读词句,理解作者情感,了解作者后期作品的风格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品、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五、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反复品读,理解词句的含义难点:借助资料的阅读,反复品悟,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五、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教师朗读古诗、板书课题、生读课题,质疑课题、谈所获信息。
㈡初读课文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再读古诗,为古诗划节奏。
㈢学习课文、理解诗意1、学习第二句古诗:⑴站在乌江口的李清照之所以能信手拈来《夏日绝句》,是哪一位历史人物跳入了她的脑海?⑵项羽何许人也?(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回答)⑶项羽对于李清照来说已经成为了历史,为何李清照在这里会独独思念他?⑷假如你是项羽你会选择逃过乌江还是拔剑自刎而死呢?重点体会项羽“不肯”过江东与“不能、不会、不愿意”过江东进行比较学习。
突出项羽那种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这正是作者思念项羽的地方。
品读第二句古诗学生品读“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读出感悟,读出对文本的理解,读出诗人李清照的心声。
2、学习第一句古诗:⑴从“人杰”入手,引出刘邦也称张良、萧何、韩信为人中豪杰这个典故。
⑵让学生谈自己心目中的“鬼雄”,进而学习屈原《国殇》有云:“身既死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这第二个典故。
⑶总结“项羽”这一历史典故。
3、学生总结诗意。
㈣精读古诗⑴站在乌江口的李清照之所以如此高亢地吟出《夏日绝句》,是因为她的眼前有了一副怎样的画卷?她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⑵学生带着体会再精读古诗。
⑶学生背诵古诗。
㈤拓展升华⑴学生谈对宋朝当权派(皇帝)、李清照、项羽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评价。
⑵学习这首古诗后,你明白怎样做人了吗?⑶学生汇报收集的爱国名言、警句,教师将李清照的“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
”送给同学们。
五、教学反思教学中以“英雄”为主题,深入了解历史背景,阅读诗中所含的三个典故故事,以两个故事、两个成语感受项羽这个英雄的英雄气概,以“借古讽今”感受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学生过去只是背诵古诗,却不知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却有如此气势,他们深深地被项羽的英雄气概和李清照的才气和豪迈折服。
“老诗”用新法,感觉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