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四个渗透

合集下载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重要基础,掌握好中医基础理论对于日后的临床实践和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我有几点体会和感悟: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重要基础,是中医学的精髓。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本理论、经络学说、脏腑学说、气血津液理论等。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是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医学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可以指导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中医理论来诊断和治疗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第一步,是需要反复温习和深化的。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繁杂,理论体系庞大,很多概念需要反复学习、领悟和深化。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不够深入,对很多概念只是停留在表面理解的阶段。

需要学生在课后多加温习,尤其是结合临床实践进行理论的实际应用和体会,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精髓。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需要联系实际、注重实践。

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理论应该贴合实际,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对临床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从理论中领悟实践,并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只有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才能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应用中医理论,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服务。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需要讲究启发式教学。

中医基础理论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

我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由点及面,潜移默化地领悟中医基础理论的真谛,通过启发式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需要重视学生实际操作。

中医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是实践的学习。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比如在经络学说的教学中可以进行经络的寻找和推拿,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对经络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如何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内容及特色

如何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内容及特色

的 是 帮 助 考 生 在 复 习课 程 时 有 针 对 性 , 点 及 其 机 制 。
以 期 对 考 生 产 生 提 醒作 用 。
三 、水 肿
一 、 绪 论 与 疾 病 概 论
l_水 肿 的概 念 ,发 生 机 制 ;引 起 钠
1.疾 病 、病 因 、致 病 条 件 、诱 因 、病 水 潴 留 的 原 因 和 主 要 原 因 。
阴 阳 五 行 学 说 作 为 中 医 基 础 理 论 的论 理 工 具 ,是 中 医基 础 理 论 独 特 的 认 知 方 法 ,它 在 整 个 《中 医 基 础 理 论 》内容 体 系 中 具 有 承 上 启 下 的 作 用 ,它 既 是 对 整 体 观 念 指 导 思 想 的具 体 体 现 ,如 阴 阳 学 说 虽 然 具 有 一 分 为 二 的 辩 证 法 思 想 , 但 阴 阳 双 方 是 一 个 既 对 立 又 统 一 的 整 体 ;五行 虽 然 立 足 于事 物 的 多 样 性 ,但 五 行 之 间 通 过 生 克 乘 侮 关 系 联 结 成 为 一 个 更 加 复 杂 的 系 统 整 体 。 又 对 《中 医 基 础 理 论 》中有 关 生 理 病 理 诊 断 治疗 的 具 体 内 容有 指 导 作 用 。如 中 医学 的 藏 象
藏 象 经 络 气 血 津 液 的 内 容 ,在 《中 医 基 础 理 论 》 中 是理 论 核 心 ,虽 然 是 作 为 三 个 章 节 进 行 介 绍 ,但 事 实 上 这 三 方 面 的 内容 在 人 体 生理 病 理 过 程 中 ,是可 分 不 可 离 的 , 即 在 理 论 上 可 以 分 开 论 述 ,但 在 人 体 的 生 理 病 理 过 程 中 是 不 可 分 离 的 。这 三 个 方 面 在 人 体 实 际上 是 一 个 密 不 可 分 的 整 体 ,充 分 体 现 了整 体 观 念 的 指 导 思 想 ;对 藏 象 经 络 气 血 津 液 生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学生必须要学习的重要部分。

在学习中
医基础理论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理论与实践并重
中医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中,教师往往会通过案例、临床实践等具体实例
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同时,中医学生也要注重实践,不断探
索和验证中医理论,以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二、多角度学习
中医基础理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包括了中医基本理论、中药理论、针灸理论等
多个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对每个学科进行深入学习外,还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学习,例如可以通过学习中医典籍、传统文化等方面,深入了解中医学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三、突出中医特色
中医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与西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
同时,我们要注意突出中医特色,与西医进行比较和分析,加强对中医的认识和理解。

四、掌握基本方法
中医理论学习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方法,例如通过证候辨证、舌诊、脉诊等方法进行辨
证论治。

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这些基本方法的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五、形成综合思维
中医基础理论涉及到多个学科,需要学生具备综合思维能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
整合,形成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思维锻炼,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多个角度进行学习,突出中医特色,掌握基本方法,形成综合思维能力,以提高自己的中医理论水平。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掌握中医学知识体系和临床实践至关重要。

在进行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我有几点体会和观点,现在我将与大家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础,但光是理论在脑中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

在教学中,应该通过临床案例、诊断技能、针灸技术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案例为主线。

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能够更直观地展示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案例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入一些临床案例,通过实际病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繁多,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去主动学习。

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比喻、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帮助学生更主动地去了解和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是中医学习的重要环节,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为主线,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只有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希望今后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中医的基本学说、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中医教学中,基础理论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中医学总体框架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有了一些体会,希望可以与大家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与实际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内容,这些理论对于中医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而这些理论又是通过古人对临床实践的总结而来的,学生在学习这些理论时,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难以理解和接受。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临床案例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理论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提高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中医基础理论要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

中医基础理论繁杂而又严谨,往往一个知识点都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还要让学生了解这个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建立起中医学的整体性观念,把中医学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理解和认识。

中医基础理论要注重与现代科学相结合。

中医基础理论是古代医学家对临床实践的总结和归纳,其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现代科学发展的今天,中医基础理论也需要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借鉴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中医理论体系。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科学的衔接点,让学生认识到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是可以相互融合的,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注重启发性思维。

中医基础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对于学习中医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关于分享中医基础理论的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共同探讨。

中医基础理论要扎实。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这些著作是中医学的根基,也是中医理论的支撑。

学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首先要扎实掌握这些经典著作,理解其中的理论知识和医学思想。

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够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自如。

中医基础理论要贯通中西。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理论、脏腑经络学说等,这些理论与西医的解剖、生理、病理等知识相互关联,相辅相成。

在教学中,我会通过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医基础理论与西医知识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要注重实践。

中医理论的本质是实践性的,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必须要注重临床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走进临床,观察病例,分析病情,提出诊疗方案,从而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要重视个案分析。

中医理论是总结千百年来临床实践的经验,每一个经典著作中都蕴含着大量的临床案例。

在教学中,我会通过讲解一些著名的临床案例,分析其中的治疗思路和方法,让学生从中领悟中医理论的精髓。

中医基础理论要引导创新思维。

中医理论是一门活的学问,随着医学发展和社会变化,中医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不仅要掌握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还要关注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不断拓展医学思维,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努力和探索。

我相信,随着中医教学的不断发展,我们一定能够为培养更多合格的中医学专业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重要部分,对于中医理论的学习和了解,有几点体会如
下:
一、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石。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和基本知识,是中医学习的重要内容。

只有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
用中医的诊断、治疗和调养方法。

在中医学习的早期阶段,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至关重要。

二、中医基础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中医的独特思维方式。

中医基础理论中包含了中
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例如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这些理论和方法都是
中医学术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
的独特思维方式,也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进行临床实践。

三、中医基础理论强调整体观念和辩证思维。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
器官、组织、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
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摸清病因、病机,从整体上调理和治疗疾病。

这种整体
观念和辩证思维的训练,对于中医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四、中医基础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中医基础理论是理论性的学科,在学习中很容
易只停留在纸上谈兵,而忽视实践。

而只有通过实际的临床实践,才能够真正理解和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的精髓和实用性。

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要注重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应用理论的能力。

谈《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四个结合

谈《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四个结合
组长, 及 时 解 决 患 儿 的 实 际 问 题 。 同 时 明 确 制 定 了 低
量, 值 得推 广 。
参 考 文 献
[ 1 ] 金 恩 熙 .绩 效 工 资 对 护 理 人 员 工 作 疲 溃 感 及 领 悟 家 庭 支 持 影 晌 的临床研究 [ J ] .中 国实 用 护 理 杂 志 , 2 0 1 2 , 2 8( 4) : 6 8 - 6 9 . [ 2 ] 黄金 , 李乐之 , 彭丹 , 等. 三 级 医 院 聘 用 制 护 士 工 作 满 意 与 离 职 意 愿现状调查 [ J ] . 中 华护 理 杂 志 , 2 0 0 8 , 4 3 ( 6 ) : 5 2 7 — 5 2 9 . [ 3 ] 彭丽华 , 何柄文 , 陈亚光. 绩 效 分 配 系数 在护 理 工 作 中 的作 用 [ J ] . 中华 医院 管 理 杂 志 , 2 0 0 7 , 2 3 ( 6 ) : 4 1 7 . [ 4 ] 韦燕飞. 绩 效 考 核 在 耳 鼻 喉科 护 士奖 金分 配 管 理 中应 用 的效 果 评 价[ J ]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 0 1 3 , 2 9 ( 2 2 ) : 7 2 - 7 4 .
责、 技 术要 求 与护 士的分层 级 管理有 机结 合 , 充分 发挥
不 同层级 护士 的作 用 。体 现 能级对 应 , 做 到人 岗匹配 , 加之 各 岗位职 责 明确 , 岗位描 述清 晰 , 护 士为 了在 绩效 考评 中获 取 高分 , 各层 级 护 士在 自己相 应 的 岗位 上 严格 遵守 操作 规程 并认 真履 行职责 。我科根 据护 士 岗 位工 作职 责 、 职称 、 从 事 临床 护 理 工 作 年 限 、 学历 及 综
合 能力测 评得 分把 护 士分 为 N O—N 4共 5层 级 , 各 层 级 护士应 具备 的能 力 及 岗位 工 作 职 责 明确 , 确 立 岗位 权限, 相 邻各 层级 护士 为直 接上级 和下 级 , 大部分 高年 资 护士都 评定 为 高层 级 , 分 别 担 任 了质 控 组 长 与 责任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1. 引言1.1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在中医药学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根基,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学的重要基础。

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学生可以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和核心观念,从而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对于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其他专业课程具有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只有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对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和临床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学生可以逐步形成中医的思维方式,培养分析问题、辨证施治的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扎实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为中医学的传统知识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应该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培养,为培养优秀的中医医生和研究人员奠定坚实基础。

1.2 现实挑战与机遇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我们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同时也蕴含着机遇。

面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很多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缺乏兴趣,甚至存在一定的偏见,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创新。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繁杂,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要求,教学压力较大。

现实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也给中医基础理论教育提供了发展和完善的机遇。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和支持,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教育资源和条件也会逐步改善,为我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人才,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2. 正文2.1 探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内容与目标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内容与目标是中医教育的核心部分,通过系统地传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日后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医学提供必要的支持。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影响较大的哲学思想主要有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气一元论讨论的是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即世界本原于气。

气是运动不息,变化不止的,其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

物质世界的诸般变化均源于气的运动变化,即气化。

气一元论渗透到中医学中以说明精气是生命的本源,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人体气的运动必须协调、通畅才能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精气与神密切相关等等。

阴阳五行学说主要讨论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内容,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又可代表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方。

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互间有着交感、制约、互根、消长、转化等关系;五行学说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按其基本属性分为五类:即金、木、水、火、土。

五者之间存在着生克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则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防治。

(二)中医学关于正常生命现象的理论知识主要有气血津液、脏象、经络、形体官窍等内容。

气血津液主要阐述气血津液这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基本物质的生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脏象则以五脏为中心阐述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相关的形体、官窍、情志、液体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也包括五脏系统与自然界的关系。

经络主要阐述经络的概念和基本生理功能;十二正经概念、分布、走向与交接规律、循经路线、流注次序以及与脏腑的关系;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功能;别络、经别、经筋、皮部等内容。

形体官窍主要讨论了皮、肉、筋、骨、脉;眼、鼻、耳、口、舌的功能及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三)中医学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病因、发病以及病机内容。

病因讨论了外感六淫和疠气;内伤七情太过;病理产物性病因如瘀血、水湿痰饮、结石;以及过劳、过逸、饮食失宜、外伤、用药不当等病邪的性质、致病特点等内容。

发病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阴阳失去平衡协调。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是中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中医学基础知识体系,为学习中医临床实践和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在我参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有几点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

在教学中,我发现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际应用的支持。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典籍,了解历史渊源和医家思想,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中医理论的来源和发展过程。

结合病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临床实践中。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学、方剂学等多个方面,这些知识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不能单独片面地理解和学习。

在教学中,我注重将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整合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统一的认识框架。

我也通过设置综合性的考试和作业,考查学生对多个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需要注重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中医基础理论是为了指导中医临床实践而存在的,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通过临床案例和实例解释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我也鼓励学生参与到临床实践中,通过观察、实习和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病例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中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理论深厚,知识广博,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才能不断提高和发展。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他们主动阅读典籍、查阅文献,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也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等活动,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激发他们的学术兴趣。

论中医思维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

论中医思维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

论中医思维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中医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因此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必须以中医思维为指导,注重启发学生的合理思维方式和方法,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介绍中医思维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

一、整体观念教学法中医学强调人和自然、社会和谐互动的整体观念,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在疾病与机体总体性、整体性、动态性的认识上,打破“独立诊疗”传统思维,强调从全局角度进行思考,重视人的体质、情、志、饮食、生活环境、两性等各个方面对健康与疾病的综合影响。

二、反复训练法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故反复训练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反复讲授类似的疾病或症状,比如“感冒”、“头痛”等,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厘清各个环节的关系,加深对孕妇、儿童、老人等不同人群不同体质的认识,引导学生考虑“身”“气”“神”三个层面,实现对疾病的综合认识。

三、理论贯通法中药、针灸、按摩整体治疗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

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常见问题,教师应该讲解不同学科知识间的渗透与互通,提供丰富知识元素,学生能快速通过多项知识点找到在重点的核心概念或规律,挖掘知识的共性特征,理论结构更加清晰,思维更加转化和深入。

四、反思式教学法中医学重视养心、养德,只有学信表现才能转化为健康效果。

因此,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反思让学生形成更科学的理念。

以病例为核心,回溯原理、道理、思路,模拟诊治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跳出“惯性思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专业化。

教师应该采取激励、竞争、协作等不同的手段,通过游戏、比赛、竞争等促进学生间的协作,增强学习气氛和效果,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积极性。

通过理论知识的竞赛或者分组安排小游戏等方式,增加体验活动的趣味性、挑战性和回忆性,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医基础理论的内涵,从而提升学生完成自学任务的兴趣和成就感。

以上就是中医思维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是中医教育的基础,也是中医学习和实践的基石。

在我从事中医教育多年的经验中,我总结了一些关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包括中医理论、中药学、针灸学和中医诊断学等方面的内容,而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的。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只有在理论上建立起扎实的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学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强调的是个性化的诊疗方法和个体化的治疗手段。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强调系统性和整体性。

中医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学科,它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分清主次,串联起整个课程体系。

我们还要强调中医学的整体性,帮助学生从整体的观念上理解和认识中医学,而不是孤立地记住一些零散的知识点。

第四,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注重实例的引导。

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较为抽象和晦涩,学生很容易感到无所适从。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通过实例来说明和解释理论,帮助学生建立起具体的知识框架。

通过具体的实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和整理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运用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对中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是中医学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了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日后的中医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根基,但单纯的理论学习容易让学生流于形式主义,远离实际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重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临床实践的案例学习、观察与实验等方式,深入理解中医理论的实质和应用。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真正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

要注重整体观念的培养。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即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重视身心的统一。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方式。

通过教授整体观念的理论知识、临床案例的分析与解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只有拥有整体观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为今后的中医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要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中医基础理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但也需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批判性的角度去思考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对不同观点的比较和评估,让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才能理解中医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中医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较为繁杂,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显得枯燥乏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能主动学习,真正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对于中医学专业教育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论中医思维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

论中医思维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

论中医思维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础,是了解和掌握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对于中医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医思维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应该贯彻中医学术传承的精神,注重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围绕中医思维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展开探讨。

一、系统性教学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等内容。

在教学中,应该以系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按照中医学的学术体系,层层深入,一步一步地进行教学。

从中医的起源、发展,到中医的认识方式、诊断方式,再到中医的疾病理论、治疗方法等,都应该有系统的教学内容。

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整体框架,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中医学术观念。

二、注重实践操作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除了掌握理论知识,注重实践操作同样非常重要。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是具有高度实践性质的医学理论。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中医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教学中可以结合中医诊断技能的学习,让学生亲自去感受患者的脉搏、观察患者的舌象,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诊断的理论知识。

通过实践操作,可以使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更加生动和具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对中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科学分层教学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繁杂,包括阴阳五行、经络腧穴、气血津液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中应该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科学分层教学,避免一味地罗列知识点,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科学分层教学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习,循序渐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也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将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按照其难易程度进行分层,逐层递进,保证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每个知识点。

还可以通过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如展示、讲解、实验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果。

论中医思维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

论中医思维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

论中医思维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中医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是中医教学的重要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思维的基础和核心,它涉及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

故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方法是中医教育的基石,为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提高中医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一、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应该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

学生应该了解中医的基本概念、学科范畴和独特的认识模式等方面。

此外,对于中医理论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独特概念,也需要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讲解,以便学生对中医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

二、启发学生探究中医理论的逻辑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思维的核心,其中包含着独特的认知方式和思维逻辑。

故教师应该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中医理论的逻辑和内在联系。

可以通过阐述“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等中医经典理论来帮助学生理解中医奇特的思维方式,逐步把握中医学科的完整框架体系。

三、强化实践教学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应强化实践教学,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加上实际操作等方式,便于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

如配合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学生可以从实战中切身体验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联系和转换,更加深入理解中医思维,熟练掌握中医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四、促进探究和交流中医基础理论涉及的范围广泛,深层次的逻辑关系和细节部分容易被学生忽视。

故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探讨,引导学生探索中医理论的源流和演变规律。

同时,教师应该开展科学的研究,及时总结教学成果,探索具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总之,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启示学生探究中医思维,强化实践教学,促进交流和探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基础知识,为熟练掌握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论中医思维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

论中医思维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

论中医思维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一、引言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石,对于学生掌握中医学科的核心内容和方法论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对中医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本文将探讨中医思维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以期培养学生们的中医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

一方面,学生需要学习中医基本的经络、脏腑、气血等理论知识,并通过教材、讲座等途径进行学习。

学生还应参与到实践中去,观察、分析、思考和实践中医理论。

通过针灸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针灸技术,感受经络气血的流动,从而理解脏腑经络的相关理论知识。

三、案例分析教学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还应注重案例分析。

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病例,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分析病例,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还能深入理解中医理论的内涵和应用。

四、启发式教学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还应注重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回答,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

五、实践教学与实习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还应注重实践教学与实习的结合。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临床实习,亲身体验中医的诊疗过程,并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六、互动式教学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还应注重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互动式教学,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中医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注重传统经典和基础知识的学习。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应该注重对传统经典的学习和理解,包括《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

这些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基石,对于理解中医的思想体系、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还应该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腧穴、气血津液等基本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是中医学的基础,对于理解中医学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诊疗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是为了指导临床实践的,因此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临床讲座、病例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帮助他们建立起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中医基础理论不仅包括中医学的基础知识,还包括中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知识。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应该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医学、生物学、心理学、哲学等知识,这些知识对于理解中医基础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

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争议、开展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他们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是中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传统经典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中医学人才,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是中医学教育的基础,对于培养中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担任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工作多年的经验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突出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的结合。

中医理论源远流长,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

现代科学的进步也为中医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释方式。

在教学中,应该将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既能够掌握传统中医理论,又能够理解其科学基础和现代价值。

在讲述中医诊断方法时,可以结合现代医学的影像学技术来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真正掌握其中的精华。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模拟病例讨论、临床实习和文献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临床中。

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中医理论的内涵,掌握其应用规律。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中医理论虽然古老,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医学的进步与发展需要不断地质疑和探索。

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对中医理论的批判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对传统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可以通过讨论病例、阅读文献和参与科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只有经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学生才能够逐渐成为中医理论的传承者和发展者。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才能够胜任临床实践。

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相关的学科文献,包括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多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能够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在培养中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突出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的结合、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中医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础,也是中医临床实践的理论指导。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我有几点体会想分享一下。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医理论繁杂深奥,学生很容易陷入纯粹理论的学习中,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从理论中领悟中医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内涵丰富,需要学生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和对比,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要注重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

中医理论的学习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临床实际,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讲解和分析,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中医理论的应用和临床操作。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等。

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是中医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未来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能够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促进中医教育的不断发展。

【根据实际情况和教育部门的要求适当调整】就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而言,学校应当注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质量。

让学生了解中医的核心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是中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卷第2期总第70期
二〇〇九年二月己丑年
44
记编辑框中输入标记内容,点击添加标记按钮,为实验打标记;Pclab 系统在打标记时,可根据需要随时点击鼠标的右键,在相应处标记,可以在实验停止后再编辑标记或删除标记。

2.5结果处理和打印输出在进行结果处理和打印输出时,两个系统基本相同。

采样结束后,可选数据入Excel 表,供进一步的数值处理或统计分析,也可将实验报告连同当前屏幕的波形导入到Word 当中编辑实验报告。

将鼠标移至时间显示区,拖动鼠标,选中要打印波形曲线,再点击工具栏上的“打印预览”,就可以打印输出。

Medlab 和Pclab 系统应用软件都是标准的windows32位应用程序,图形操作界面与微软其他应用程序风格一致,采样数据真实,能与其它windows 应用程序资源,如ACCESS ,Excel,Word 等进行无缝对接,共享数据,数据处理变得简单,可以长时程记录,无最大文件长度和时间限制。

从采样、记录到结果处理,整个过程程序化,易于操作。

但是,Medlab 和Pclab 由不同的厂家开发,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带教医学机能实验的教师,要做到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练运用两个系统。

3Medlab 和Pclab 应用展望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用于机能实验的教学,增加
了实验项目的灵活性和实验结果的直观性,对上实验课的老师和同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实验教学经验和良好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生在对实验内容熟悉的同时,又要能正确操作此系统。

我室的教师在每次实验前都利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进行预实验,我院机能学实验的第一次课有2个学时的内容是由教师介绍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并让学生对系统进行操作。

这样,就尽可能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理解和运用水平,为以后熟练的利用系统开展机能学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院机能实验室有Medlab 系统和Pclab 系统,智能灵活,优势互补,为医学机能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课堂教学之外,机能实验室还利用这两个系统进行开放性实验,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做实验或进行实验探索,这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俞朝阳,高云峰.Medlab 实验教学平台的设备构件、工作流程与实验应用
的关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4):412-414.[2]沈岳良,陈莹莹.现代生理学实验教程[M].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6:34-34.
(收稿日期:2008—11—20)
浅谈《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四个渗透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53055)
摘要:为提高《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中医、相信中医、弘扬中医的志向,使其顺利迈入中医的大门,建议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对教学大纲所规定内容的讲解外,应注意加强在传统文化、临床案例、科研政策以及医德方面的渗透,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中药等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是学习中医药学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其授课对象大多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

针对学生知识结构、职业认知等特点,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除对教学大纲所规定内容的讲解外,注意加强在传统文化、临床案例、科研政策以及医德方面知识的渗透,对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医学理论体系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水乳交融的关系,尤其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在认识论、方法论、思维模式与方法、概念体系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

由于大部分一年级新生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知识,这就使得初学中医者常常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应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

例如,在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章节的学习中,应适当
补充讲解道家的“重道轻器、重无轻有”思想和儒家“中庸”、“和”的思想,这对理解中医学的精气理论、藏象理论以及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病因、治疗、养生理论的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学习中应重点强调“观物取象”以及“取象类比”的思维方法。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逐渐理解“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认识方法,学会从千姿百态的事物和现象的运动、变化中学会抽象,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临床案例的渗透
中医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的学科,其理论知识大多来源于临床实践。

因此,在教学中若能巧妙借用临床案例来说明中医理论,则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具体,深奥的内容更浅显易懂,使同学们在思想上更加信服中医。

如对“通因通治”理论的讲授中,以名老中医蒲辅周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案为例,说明中医理论的实用性;对“脾主运化,主
盈 医 学 课 堂
第7卷第2期总第70期二〇〇九年二月己丑年
45
升清”生理机能的讲解,结合我校已故名老中医张珍玉,以健运脾气、升发阳气为主组方治疗泄泻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尽可能多搜集一些内容详尽且通俗易懂的名医名家临床诊治的真实病案介绍给学生,如《蒲辅周医案》、《岳美中医案医话集》、《全国名老中医经验选编》等,使他们在临床实践的第一手资料中学到中医活的灵魂。

3科学研究的渗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研究已成为一门学科发展的龙头和先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及时的将本课程中涉及的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科学研究的前沿、动向、进展或取得的重大成果反馈给学生,引导同学们对科学研究的热爱,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如对“肝主疏泄”理论的讲解中,结合我校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乔明琦教授为首的学术团队在肝藏象方面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和成果,向学生介绍了“愤怒和郁怒诱发情志病证发病机制及干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肝气郁病证结合大鼠和猕猴模型及其造模和模型评价等科研项目的概况,以及建立的国内首家“实验猕猴研究中心”、“情志病证基础研究中心”和“情志病证临床研究中心”等,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为证实和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可能,为中医药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此外,适时的向学生传达国家在中医药方面最新的政策导向,如由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国务院十六个部门联合发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将学
生个人的发展统一到国家发展的蓝图中,有力促进和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4医德教育的渗透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及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社会医疗卫生事业中所出现的不良风气的影响。

医学院校作为国家培养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基地,应在对医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有必要从源头抓起,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的课堂教学工作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探讨本课程中的德育因素,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医德方面的教育,充分发挥“教书”与“育人”的作用。

如在“绪论”章节的授课过程中,不仅要介绍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王清任等医家在理论和临床方面的建树,更重要的是将“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理念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确立医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特点,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要有“仁”的品德,宽厚待人,对患者充满敬爱、友爱与慈爱之心,将患者当作长辈、朋友及子女看待,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与信赖感。

通过介绍历代名医名家的成长经历,告诉学生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一位名医,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要有“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严谨求实,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还要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对患者要一视同仁,不分民族、性别、职位高低、贵贱贫富。

总之,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对本课程中涉及的相关知识加以渗透,这对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中医、相信中医、弘扬中医的志向,使其顺利迈入中医的大门,具有积极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8—11—28)
卫生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张晓霞
李芬芳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卫生学校(010050)
摘要:开设信息技术课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教学模式,让中职生在积极参与中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增
强能力,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并应用于实践。

本文构建了卫生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并具体分析其操作程序。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
1
问题的提出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中专职业技术学校,学校教学以医学专业课为主,学校师资力量强大,已经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从事卫生医疗事业的人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医学高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的教学方法已明显出现了滞后现象。

就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师讲授—教师演示—学生上机练习,虽然已开始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可是这样的教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效果,也没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无法使学生适应信息化的社会的要求。

而医学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全部采用课堂讲授法,信息技术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仅停留在电子讲稿的制作层面上,大多数专业课讲授中没有运用任何信息技术手段。

为此,笔者对卫生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尝试构建了卫生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盈 医 学 课 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