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七节《眼睛与光学仪器》导学案 粤教沪版

合集下载

2020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第7节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2020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第7节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第七节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2.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和构造。

3.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和利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会对显微镜和望远镜进行相应操作。

4.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试验。

5.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教学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探索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要探索就需要观察,要观察就要借助眼睛,并期望加以扩展,正是透镜的发明和使用,才使人类的这种愿望得以实现。

利用透镜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的像,如果我们透镜组合起来观察物体,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七节眼睛与光学仪器》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自主阅读教材P73~7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

2.近视眼简单地说就是看不清远(选填“远”或“近”)处的物体,可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就是眼睛看不清近(选填“远”或“近”)处的物体,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3.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类型近视眼远视眼光路线矫正方法佩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佩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制成的老花眼镜(二)影像的保存自主阅读教材P75~7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它主要是由镜头、光圈、快门和暗盒等部件组成的。

5.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倒立(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

(三)眼睛的好帮手自主阅读教材P76~7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6.显微镜主要是由目镜和物镜两组凸透镜组成。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7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7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
1.眼睛的成像原理与类似,相当于凸透镜,相当于光屏。
2.近视眼是指远处的景物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不能成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在了视网膜的面。近视眼戴上镜后,由于此种镜对光线具有作用,物体所成的像就能成在视网膜上了。
3.远视眼是指远处的景物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不能成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在了视网膜的面。远视眼戴上镜后,由于此种镜对光线具有作用,物体所成的像就能成在视网膜上了。
课 题
3.7眼睛与光学仪器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数
1课时
授课老师
【学习目标】
1.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重点、难点)
2.通过实际操作照相机,学会用照相机拍照,并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重点)
3.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
4.了解眼镜的度数。
二、影像的保存(把本部分内容阅读完后,合上课本完成下列各题)
5.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的哪一种成像情况?简要说一说照相的过程。
6.照相机主要由、、和等部件组成,照相机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盒中的相当于光屏。
三、眼睛的好帮手
7.简述你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认识。
(三)组内展示,合作释疑
个人完成自学后,在组内展示自学成果,合作解决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疑点,对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做好记录。
学法指导:阅读法、实验法、探究法、练习法、讨论法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事实上我们的眼睛也是一种特殊的凸透镜,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它,那么,我们的眼睛就会变成近视眼,近视眼应该戴什么镜子呢?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旧知互查,激疑引思
1.在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凸透镜的焦距不能,、和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7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2024-2025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7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2024-2025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 20242025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我的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眼睛和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光学知识。

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

2.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眼球模型,凸透镜,光屏。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近视眼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近视眼的视力会模糊?引发学生对眼睛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 探究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为学生讲解眼球的结构,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部位。

然后,通过展示视觉的形成过程的动画,让学生了解视觉是如何形成的。

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学生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的性质等。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凸透镜成像的现象,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4. 应用与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如放大镜、望远镜等。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凸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学、光学等,从而拓宽知识面。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我的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结束。

八年级物理上册 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

3.7眼睛与光学仪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⑴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⑵知道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⑶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二)过程与方法(4)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研究两种镜片的作用。

(5)实际操作照相机,学会用照相机拍照。

(6)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利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学会相应的操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关心凸透镜成像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科学知识和相关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8)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节教学重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照相机已进入千家万户,而眼睛和用眼卫生与学生切身相关,学会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谓终生受用,所以眼睛和照相机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本节没有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只是扩展性的介绍透镜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整体难度不大。

相比而言,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需要学生动脑思考理解其中的道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以复习问题导入新课。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请同学们回答凸透镜成像规律,激发思考P72页问题,来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采用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回忆生物课上学过的有关知识,用多媒体投出眼睛的结构及其成像图(也可以用挂图),让学生结合图片讲解,学生之间可相互补充;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教师再作评析。

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和成像原理,知道视觉形成的大致过程,然后学习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为了更好地驾御课堂教学,我在课前准备一些跟眼睛和眼镜有关的知识,以备学生提问。

如学生问:“正常的眼睛既可眺望远景,又能细看近物。

沪粤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7.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

沪粤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7.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

沪粤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7. 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我的口吻写文档:我设计的这节课是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眼睛和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理学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原理;2.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 教学重点: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凸透镜、光屏、蜡烛、刻度尺;2. 学具:实验报告册、凸透镜、光屏、蜡烛。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原理,让学生了解眼睛的重要性;2. 实验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物距下的成像情况;3. 实验二: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生根据实验一的结果,设计并完成一个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实例;5.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实验报告,深入思考凸透镜成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 活动重点: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掌握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讨凸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

这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实验引入,让学生了解眼睛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和反思环节,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拓展知识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设计:我选择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的实验,因为这两个实验既能够让学生了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原理,又能够让学生动手实践,体验物理学的乐趣。

在实验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章第七节《眼睛与光学仪器》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章第七节《眼睛与光学仪器》

教案:第三章第七节《眼睛与光学仪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的物理教材,第三章第七节《眼睛与光学仪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眼睛的构造和视觉的形成:介绍眼球的各个部分,如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以及它们的功能。

解释光线如何通过眼球形成图像,并最终形成视觉。

2.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介绍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常见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球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2. 掌握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能够分析不同光学仪器的工作方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眼球的构造和视觉的形成过程,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难点:眼球各部分的协同作用,光学仪器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眼球模型、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物体。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看到这个物体的?眼睛是如何工作的?2. 眼球的构造和视觉的形成:介绍眼球的各个部分,如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以及它们的功能。

通过示例和图示,解释光线如何通过眼球形成图像,并最终形成视觉。

3.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介绍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常见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光学仪器的工作方式和应用。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设计一些关于眼球构造和视觉形成的问题,或者设计一些关于光学仪器工作原理的问题。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一些图示和示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眼球的构造和视觉的形成过程,以及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3_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_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术(1)把握眼睛、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明白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了解利用透镜能够矫正视力。

2.进程与方式尝试应用已知的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面镜成像规律等科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说明有关现象,取得初步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育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教学重点】眼睛视物、显微镜与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教学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教学方式】观看引导、课上交流、巩固总结。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咱们看到多彩的世界,多媒体投放眼睛与眼球的结构示用意,让学生观看、讨论。

【过渡】大伙儿真的了解咱们的眼睛吗,眼睛为何能看到如此多的信息呢?二、新课学习(一)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眼睛的成像原理类似凸面镜,能够把物体的景象投射到视网膜上,如讲义图3-63。

大伙儿有无仔细观看过自己的眼睛,眼球实际上是晶状体,而晶状体相当于凸面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物体经晶状体成像落到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

眼睛靠调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焦距从而取得清楚的像。

眼睛的视物原理:看近景时,晶状体变厚,晶状体的焦距变小;看远景时,晶状体变薄,晶状体的焦距变大。

【提问】那么咱们同窗中有戴眼镜的,这是怎么产生的,又为何需要戴眼镜呢?近视的缘故:眼球核心落在视网膜前,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楚的像,称为轴性近视。

对来自近处目标的分散光线却具有高度适应能力,只要目标向眼前移动到必然距离,就能够取得清楚的视力。

矫正:佩带凹面镜,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发散一些后再通过晶状体,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交流】那么,同理来看待远视眼,大伙儿试着说一说它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吧。

远视的缘故:眼轴较短,主核心落于视网膜以后,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楚的图象。

矫正:佩带凸面镜做成的远视眼镜,使进入眼睛的光线集聚一些后再通过晶状体,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沪粤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3.7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 )

沪粤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3.7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 )

沪粤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的第七节“眼睛与光学仪器”。

本节主要讲述眼睛的构造及其视物原理,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具体内容包括:眼睛的视物原理、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望远镜的构造和原理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和视物原理,理解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2. 学会运用光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眼睛的视物原理,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难点: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如何运用光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张眼睛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眼睛的形状和结构。

2. 知识讲解:讲解眼睛的构造和视物原理,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以放大镜为例,讲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应用光学仪器的地方。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光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7. 板书设计:眼睛的构造和视物原理,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8. 作业设计:(1)绘制眼睛的构造图。

(2)列举生活中应用光学仪器的地方,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3)思考如何运用光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写一篇短文。

六、板书设计眼睛的构造和视物原理:角膜:折射光线瞳孔:调节光线进入量晶状体:折射光线视网膜:感光并传递信号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放大镜:物镜放大物体,目镜观察放大图像显微镜:物镜放大物体,目镜观察放大图像望远镜:物镜收集远处物体的光线,目镜观察放大图像七、作业设计1. 绘制眼睛的构造图,标注各部分名称和功能。

2. 列举生活中应用光学仪器的地方,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第7节《眼睛与光学仪器》导学案 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第7节《眼睛与光学仪器》导学案 粤教沪版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1.观察人眼剖视图,了解眼睛成像,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2.了解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3.养成注意用眼卫生、自觉保护视力的习惯.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完成“活动1 研究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1.人眼的结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2.来自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3.近视眼是怎样成像的?应该如何矫正?答案远处景物经过晶状体后所成的像位于视网膜前.矫正的方法是配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4.远视眼是怎样成像的?应该如何矫正?答案来自近处物体反射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方法是配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5*.眼镜的度数等于镜片焦距的倒数乘100得到的数值.请你计算一个焦距是0.5 m的老花眼镜片(凸透镜)的度数.答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00=200(度).二、影像的保存完成“活动2 认识照相机”.6.同学们都看过照相机,则:①像比物体大还是比物体小?小.②像是倒立还是正立?倒立.③物距大还是像距大?物距大.由此可知:照相机的原理是物体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能在异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它主要由镜头、光圈、快门和暗盒组成.因此,拍照时被摄景物应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使物体在胶片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拍近景时镜头应往前伸(选填“前伸”或“后缩”).三、眼睛的好帮手8.(1)显微镜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成,通过它们可形成物体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成像原理是被观测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经物镜折射后,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实像又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9.(1)望远镜主要也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的,通过目镜观察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起来物体好像被移近了.(2)*望远镜成像原理是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折射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成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再经目镜作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后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人眼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图示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凸(圆) 一些.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近视眼镜(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谈谈你是怎样判断的?答案从图中可以看出,鱼眼比人眼更凸更厚,对光的偏折能力比人眼更强,则鱼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相当于近视眼,应该配戴近视眼镜(凹透镜)来矫正.2.小明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被观察的物体在视野左侧,则他应该怎样调节物体才能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中央?答案把物向左侧移动才能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眼睛看到的像与原物相比实际上是倒立的,左右是相反的.观察到像在视野左侧,则一定是物偏向右侧,应把物向左侧移动,才能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中央.3.某同学在学习了眼睛和光学仪器这节内容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他们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来调节.其装置如图所示.(1)在此实验装置中,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人眼球中视网膜.(2)请你用此实验装置探究近视眼的成因,要求写出实验过程.答案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向薄膜透镜注入适量的水,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上.再向透镜注入适量的水,移动光屏,使蜡烛的像再次成在光屏上.观察成像位置的变化.说明晶状体变厚后折光能力变强,使物体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见《导学测评》P19。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7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设计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以及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2.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以及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模型、视频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幼儿对眼睛的思考,如:“是什么东西,它能让我们看到美丽的世界,却不能看到自己的脸?”2. 讲解:向幼儿展示眼睛的模型和图片,详细讲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让幼儿了解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3. 实践活动:让幼儿亲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光学仪器,如放大镜,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了解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以及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2. 活动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如眼镜、相机等,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2. 讲解环节的模型和图片展示:在讲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时,我准备了眼睛的模型和图片。

这些教具能够直观地展示眼睛的各个部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我会一边展示教具,一边详细讲解每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确保幼儿能够掌握眼睛的基本知识。

3. 实践活动环节的制作过程:我让幼儿亲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光学仪器,如放大镜。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3.7 眼睛与光学仪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的传播与反射》的第七节,主要讲述眼睛与光学仪器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1. 眼睛的结构与功能2. 光学仪器的原理与构造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结构与功能,理解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2. 掌握光学仪器的原理与构造,能够分析常见的光学仪器;3. 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能够解释一些与凸透镜相关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眼睛的结构与功能,光学仪器的原理与构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凸透镜,平面镜,玻璃瓶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凸透镜,平面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眼镜,观察眼镜的构造,思考眼镜是如何帮助自己看世界的。

2. 知识点讲解:(1)眼睛的结构与功能:讲解眼睛的各个部分的名称与作用,如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2)光学仪器的原理与构造:讲解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等常见光学仪器的原理与构造。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的大小与清晰度等。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与眼睛和光学仪器相关的例题,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用,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眼镜,如何使用望远镜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眼睛的结构与功能,光学仪器的原理与构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眼睛的结构与功能。

2. 请解释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等常见光学仪器的原理与构造。

3. 请运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释一些与凸透镜相关的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眼睛与光学仪器的重要性。

在讲解知识点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3.7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2024-2025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7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2024-2025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 20242025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我的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眼睛的构造与功能的同时,了解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设计思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眼睛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光学仪器的奥秘。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与功能,理解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2.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光学仪器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眼睛的构造与功能,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光学仪器模型,凸透镜,蜡烛,光屏等。

2.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彩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各种光学仪器,如投影仪、放大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仪器的工作原理。

2. 理论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眼睛的构造与功能,让学生理解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3. 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凸透镜、蜡烛和光屏,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探讨光学仪器的原理与应用。

5. 成果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光学仪器的应用。

2. 活动重点:眼睛的构造与功能,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光学仪器,了解其工作原理与应用,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课时,我特别关注了几个重点和难点,希望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我选择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我认为,物理学科的学习不仅需要理解抽象的理论,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粤教沪版第一篇:八年级物理上册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粤教沪版3.7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构造和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进一步了解凸透镜的应用,如: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

【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型,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

(2)组织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

(3)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和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了解两者的功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自觉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2)能利用所学的透镜知识实际制作一些光学仪器,如小照相机、望远镜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难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为什么有的同学眼睛近视须戴一个近视镜,而老年人眼花了后必须戴一个老花镜呢?大家平时都用过照相机,那么照相机的结构和成像原理是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将研究眼睛的结构及视力的矫正,同学们想知道有关眼睛的哪些们题?教师在肯定提问的同时,有选择地摘录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并说明其他的问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探索,也可以课后自己先行去研究。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想一想】眼睛的结构有哪些?【议一议】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点拨】师: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晶状体等之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经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当晶状体变得扁平时,眼睛能看到最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无穷远,当晶状体变得最凸起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距眼25cm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最清楚。

【小结】来自物体的光→角膜→水样液→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晶状体──凸透镜视网膜──光屏眼睛成像:U>2f倒立缩小实像【想一想】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议一议】如何矫正视力?【点拨】师:近视:屈光度过强,眼轴偏长,清晰的图像成在视网膜前,如图3—7—1(a)。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我设计的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光学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光学仪器来纠正视力问题。

我采用了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加深对眼睛和光学仪器原理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光学原理。

2. 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光学仪器来纠正视力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眼睛的光学原理和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重点:眼睛的构造和光学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光学仪器来纠正视力问题。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眼轴镜、角膜镜、视力表、眼镜等。

2. 学具:笔记本、实验记录表、放大镜、望远镜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眼睛的构造和光学原理,让学生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

2. 实验:让学生使用眼轴镜和角膜镜来观察自己的眼睛,并记录实验结果。

3. 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如何使用视力表来检测视力,并介绍眼镜的种类和原理。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放大镜和望远镜来观察远处的物体,并记录实验结果。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眼睛的光学原理和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活动重点:眼睛的构造和光学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光学仪器来纠正视力问题。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学生们对眼睛的构造和光学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活动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指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光学仪器,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视力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发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让学生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光学原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模型来帮助他们直观地理解。

如何使用光学仪器来纠正视力问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环节,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加深对光学仪器使用方法的理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 3.7眼睛与光学仪器导学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7眼睛与光学仪器导学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学点1 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阅读教材P73“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中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1:如图3-7-2所示,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__凸透镜__,眼球后面的视网膜相当于__光屏__,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

人的眼睛靠调节__晶状体__的弯曲程度,改变__焦距__从而获得清晰的像。

图3-7-2问题2:研究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1)如图3-7-3甲所示,远处景物经过晶状体后所成的像不能落到视网膜上,而位于视网膜__前__,这就是近视眼。

近视眼中晶状体对光线会聚能力强,可以用__凹透镜__来矫正,如图乙所示。

图3-7-3(2)如图3-7-4甲所示,近处景物经过晶状体后所成的像不能落到视网膜上,而位于视网膜__后__,这就是远视眼。

远视眼中晶状体对光线会聚能力弱,可以用__凸透镜__来矫正,如图乙所示。

图3-7-4学点2 影像的保存阅读教材P74“影像的保存”中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图3-7-5问题:照相机主要由镜头、光圈、快门和暗盒等部件组成,其中镜头相当于一个__凸透镜__,暗盒中的感光胶片(或感光元件)相当于__光屏__。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物距__大于2倍__焦距时成__倒立__、缩小的__实__像的原理制成的。

照相机照相时依靠光使胶片(或感光元件)感光成像,如图3-7-5所示。

学点3 眼睛的好帮手阅读教材P76“眼睛的好帮手”中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1:认识显微镜如图3-7-6所示,显微镜主要是由物镜和目镜两组__凸透镜__组成。

通过物镜和目镜可形成物体__放大__的虚像,使我们能看清__微小__的物体。

图3-7-6图3-7-7问题2:认识望远镜普通望远镜(图3-7-7甲)和折射式天文望远镜(图乙)主要是由物镜和目镜两组__透镜__组成,通过目镜观察到物体的__虚__像,好像使物体被移近了,从而使我们能看清__远处__的物体。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7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7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7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我的口吻写文档: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为他们提供一个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学习环境。

这次我设计的课程是关于眼睛与光学仪器的,旨在帮助孩子们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一、设计意图:二、教学目标:1. 知道眼睛的构造和功能;2. 了解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3. 培养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眼睛的构造和功能,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难点:光学仪器的制作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球模型、放大镜、望远镜等;2. 学具: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孩子们对眼睛的思考,“哪个器官最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在孩子们回答后,我会展示眼球模型,引导他们观察眼球的形状和结构。

2. 探究眼睛的构造: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人拿着一张眼球图,观察并讨论眼球的各个部分,然后用彩色笔标出眼球的构造。

3. 了解光学仪器:我会向孩子们介绍放大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并演示如何使用它们。

接着,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放大镜,并观察其中的图像。

4. 活动重难点:在制作放大镜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掌握镜头与物体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在使用放大镜和望远镜时的感受。

我还会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让家长们参与进来,共同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中的光学现象。

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注重与孩子们的互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次课程,我相信孩子们对眼睛和光学仪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这种方式,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加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次关于眼睛与光学仪器的课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导学案1(无答案)粤教沪版(new)

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导学案1(无答案)粤教沪版(new)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放大镜的原理;2.知道眼睛的视觉的形成;掌握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3.知道照相机的原理。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确定本组展示方案,组长分派任务,确保有成员板书规划;有成员检查板书;带其他组员完成展示前的预演. ( 5mi n )结合三个板块的内容,尝试给出正确答案,选择题要求展示选择理由,其他选项错误点。

板块四:知能转化学法指导:全班同学完成当堂反馈中的内容,做到安静、紧张、有序,标注疑难,准备在互动时寻求帮助。

(根据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完成当堂反馈的2、3、4)1。

某同学用焦距为10㎝的凸透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所成的像如图1所示,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A 、25㎝B 、15㎜C 、6㎝D 、12㎝2.下列四幅图中,分别反映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两幅图是( )A。

①③ B.①④C。

②③D。

②④3.如图2所示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图(a)为眼,应用镜来矫正;图(b)为眼,应用镜来矫正。

4.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用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3—33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__________中的那一副.5。

照集体像时,发现有人没有进入镜头,如不移动人的位置,则照像机应该_______被照像的人。

(选填“靠近”或“远离”)6。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如图22所示,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图中若固定凸透镜,将蜡烛移到30 cm刻线处,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又可在屏上得到一Array个清晰的像.将蜡烛移到20 cm刻线处,再向(选填“左”或“右”)苏科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又可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四、培辅课:(附培辅单)疑惑告知:效果描述:五、反思课:今日心得:今日不足: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1.观察人眼剖视图,了解眼睛成像,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
2.了解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3.养成注意用眼卫生、自觉保护视力的习惯.
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完成“活动1 研究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
1.人眼的结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来自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
3.近视眼是怎样成像的?应该如何矫正?
答案远处景物经过晶状体后所成的像位于视网膜前.矫正的方法是配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4.远视眼是怎样成像的?应该如何矫正?
答案来自近处物体反射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方法是配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5*.眼镜的度数等于镜片焦距的倒数乘100得到的数值.请你计算一个焦距是0.5 m的老花眼镜片(凸透镜)的度数.
答案×100=200(度).
二、影像的保存
完成“活动2 认识照相机”.
6.同学们都看过照相机,则:
①像比物体大还是比物体小?小.
②像是倒立还是正立?倒立.
③物距大还是像距大?物距大.
由此可知:照相机的原理是物体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能在异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它主要由镜头、光圈、快门和暗盒组成.因此,拍照时被摄景物应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使物体在胶片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拍近景时镜头应往前伸(选填“前伸”或“后缩”).
三、眼睛的好帮手
8.(1)显微镜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成,通过它们可形成物体放大的虚像.
(2)*显微镜成像原理是被观测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经物镜折射后,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实像又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9.(1)望远镜主要也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的,通过目镜观察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起来物体好像被移近了.
(2)*望远镜成像原理是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折射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成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再经目镜作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后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人眼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图示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凸(圆) 一些.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近视眼镜(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谈谈你是怎样判断的?
答案从图中可以看出,鱼眼比人眼更凸更厚,对光的偏折能力比人眼更强,则鱼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相当于近视眼,应该配戴近视眼镜(凹透镜)来矫正.
2.小明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被观察的物体在视野左侧,则他应该怎样调节物体才能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中央?
答案把物向左侧移动才能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眼睛看到的像与原物相比实际上是倒立的,左右是相反的.观察到像在视野左侧,则一定是物偏向右侧,应把物向左侧移动,才能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中央.
3.某同学在学习了眼睛和光学仪器这节内容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他们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来调节.其装置如图所示.
(1)在此实验装置中,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人眼球中视网膜.
(2)请你用此实验装置探究近视眼的成因,要求写出实验过程.
答案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向薄膜透镜注入适量的水,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上.再向透镜注入适量的水,移动光屏,使蜡烛的像再次成在光屏上.观察成像位置的变化.说明晶状体变厚后折光能力变强,使物体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