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实证分析——基于X省16个市区的问卷调查
山东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山东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卷)问卷调查部分01. 您对本县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情况是否满意很满意基本满意不了解不满意02. 您对本县义务教育学校在开展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政策力度是否满意很满意基本满意不了解不满意03. 您对本县在教师办公条件改进、教学设施配备方面的工作是否满意很满意基本满意不了解不满意04. 您对近几年来所在学校的教学资源引进、图书资料配备等方面的改善情况是否满意很满意基本满意不了解不满意05. 您对本县在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距所做的工作是否满意很满意基本满意不了解不满意06. 您对本县补充义务教育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工作力度是否满意很满意基本满意不了解不满意07. 您对本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教师有序交流,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师资力量逐步均衡改善方面是否满意很满意基本满意不了解不满意08. 您对本县近年来在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政策建设方面是否满意很满意基本满意不了解不满意09. 您对学校纠正快慢班、重点班的工作是否满意很满意基本满意不了解不满意10. 您对学校解决大班额问题所做的工作是否满意很满意基本满意不了解不满意11. 您对学校在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是否满意很满意基本满意不了解不满意12. 您对政府解决本县学校之间择校生问题是否满意很满意基本满意不了解不满意13. 您对本县教师福利待遇及工资收入城乡均衡程度是否满意很满意基本满意不了解不满意14. 综合评价满意不满意提交答卷。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卷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查问卷尊敬的老师:您好!我们~~~调研组,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的调查,此项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我国区域(城乡)间义务教育发展差异,为深入研究我国义务教育均衡问题提供可靠依据,并对现有的义务教育政策提出改革建议。
答卷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所得信息仅用于课题研究,我们将严格为您保密。
衷心感谢您的配合!一、您的基本情况:1、您所在学校:________省________市________区(县)_______乡(镇)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2、您的性别是:男□ 女□3、您目前主要从教的学段 ( )A.小学B.初中4、您的教师专业技术职称 ( )A.未评B.三级C.二级D.一级E.高级F.特级5、您的学历 ( )A.大专以下B.大专C.本科D.硕士E.博士及以上6、您的教龄()A.1-3年B.4-7年C.8-22年D.23-31年E.32年及以上7、您任教班级数()A.1个B.2个C.3个D.4个E.5个及以上二、问题部分(均为单选题,请选择最符合您情况的一个选项)1、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成绩,您对这一说法()A.完全不赞同B.不太赞同C.不确定D.比较赞同E.完全赞同2、您为从事教师职业感到自豪()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不符合3、对于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您总能采取有效策略()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不符合4、在日常教学中,您与学生相处融洽()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不符合5、您经常对学困生给予关注()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不符合6、您在评价学生时,注重对其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评价。
()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不太符合E.不符合7、您认为教师在学生品德培养方面的作用()A. 很大B. 较大C. 一般D. 较小E. 无8、在教学中,您经常尝试新课标提倡的新的教学方法,如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等。
均衡发展调查问卷
舒兰市第九小学教育大调研工作关于大力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的调查与研究调查问卷亲爱的家长们:舒兰市第九小学原前身是吉舒矿务局第一小学,这是一所有着五十多年,底蕴深厚的基础小学。
多年来,教师们“诚信笃行,修得育人”的办学理念,教会学生文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懂的做人的道理。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吉舒地区商业、住宅向南移,北头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差,常住人口多是中老年人,导致我校生源急剧下降。
为了充分了解我校学生减少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招生办法,特制定此调查问卷。
请各位家长如实填写,谢谢你的合作。
以下各题可选一个或多个答案,请你把答案序号填在后面括号里。
1、教师接待你的孩子时是否面带微笑、态度热情?()A、是B、有时态度较冷淡C、否2、教师与家长交谈时是否讲普通话?()A、是B、有时讲有时不讲C、否3、当你的孩子放学回家时,仪表整洁?()A、是B、有时C、否4、你把孩子送到我校是因为()A住得近B环境设施好C声誉好D教育理念新E教育教学质量高F服务态度好G管理规范5、您认为学校哪些方面让您满意()A师资水平B办学的质量C育人水平D伙食E教师敬业精神F对待学生和家长的态度G孩子习惯培养H环境卫生I 收费6、您最关心孩子在校的哪些方面()A学习内容B习惯培养C生活情况D情绪E身体状况7、学校及周边环境如何()A很满意B较好C一般D差8、我校学生管理工作哪些方面做的不到位()A纪律B卫生C学习D生活习E品德修养9、您对我校食堂的伙食(平衡膳食)是否满意?()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10、我校与吉舒镇内各学校相比,生源短缺的最大原因是()A师资水平B办学的质量C育人水平D伙食E教师敬业精神F对待学生和家长的态度G孩子习惯培养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扩大学校的生源,请您给我校的招生工作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感谢您的支持!。
关于城乡教育差异的调查报告(整理完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教学成果报告题目:关于城乡教育差异的调查报告姓名:吴鸿展成国森张展通伍炯城萧海彬林士祺学号: 5112291112040133。
51120373120401065112290212040142 ,51122890120401345112289412040135, 5112291512040129 班级:12自动化一班完成日期:2012.12.24指导教师:李翠芳关于城乡教育差异的调查报告摘要: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日益明显,教育资源的失衡已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从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拨款制度、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财政“低保”政策、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等几个方面,提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城乡教育;差距;现状;成因;对策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城乡经济差距逐渐拉大,直接导致城乡教育出现不平衡的局面。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而且当今时代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中国要走向世界必须培养优秀的人才,而“农民问题是中国的问题,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村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人才的支撑,农村要转型,必须有农民思想、心态、人格的转型,这使我们必须关注农村的教育事业。
据网上查找资料的方式对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并与当前城镇教育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
一、家庭农村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其中楼院村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竟高达92.1%.而许多贫困的城市家庭教育支出远远低于这个数字。
许多乡亲认为有了钱才是孩子最大的幸福,可是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一、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以促进教育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二、调查对象对所有有义务教育学生或家长的公众开展调查。
三、调查内容1.教育资源分配1.1 各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数量是否均衡?1.2 各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力量是否均衡?1.3 各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设施是否均衡?1.4 是否存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差距?2.师生关系2.1 学校的师生互动是否积极?2.2 学校是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2.3 学校是否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交流平台?3.教育质量和课程设置3.1 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否令人满意?3.2 教师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3.3 学校是否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设置?4.家校合作4.1 学校是否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4.2 家长对学校的支持和参与度如何?4.3 学校是否定期组织家长会和家长培训?5.学生评价5.1 学生对学校的满意程度如何?5.2 学生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有哪些?四、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选取一定数量的受访者进行面对面或在线问卷调查。
问卷包括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旨在全面了解公众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看法和意见。
附件:1.问卷调查样本2.数据分析结果注释:1.义务教育:指国家对全体少年儿童和青少年实行的基础教育,为期九年,包括小学和初中。
2.均衡发展:指各地区、各学校在教育资源投入、师资配备、教育质量等方面达到相对平衡。
3.公众:指所有对义务教育有关事务感兴趣的人群,包括学生、家长、教师、部门、社会组织等。
江西省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性发展分析——基于161份教师问卷调查
江西省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性发展分析——基于161份教师问卷调查【摘要】教师资源是教育环节中的关键因素,是学校教育质量的生命线。
教师资源城乡间的均衡对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资源在城乡的配置仍然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
文章将立足江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的现状,通过进行教师问卷调查,着重从城乡教师的福利待遇、教学任务和教师社会保障机制方面加以研究,以实现教育全面可持续均衡发展理念为基础,寻求城乡义务教育良性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性一、问题的提出教师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判断城乡学生受教育公平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教师质量的高低和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度。
城乡教师资源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乡教育不公平性。
因此,作为实现义务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和师资保障的城乡师资均衡性发展问题,应该得到广泛的重视。
对于江西省来说,义务教育水平整体上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据江西2009年教育事业公报显示,与2008年相比,江西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的比例为93.0%,提高4.7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7.8%,提高0.8个百分点;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提高0.1个百分点。
然而,在江西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城乡教育的差异性现象仍十分突出。
这种不均衡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城乡教师资源的差异性所导致的。
城乡教师资源的不均衡严重制约着江西省义务教育的持续、可协调发展。
如何解决城乡义务教育中教师资源面临的困境已经成为当前江西省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注的焦点。
为有效了解现阶段义务教育教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江西省七个县市的城乡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问卷调查涉及的七个县市分别为德兴县、南昌市、永丰县、丰城市、彭泽县、婺源县和玉山县,涉及四所完小,一所中小学合办的学校,六所初中的城乡教师。
此次问卷样本采用随机抽取形式,总计调查样本数为161人,乡镇教师样本数为121个,城市教师样本数为41个。
城乡一体化建设调查问卷
城乡一体化建设调查问卷请认真填写,在相应的方框内打“√”。
(部分调查可多选)1、您对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的态度是:□支持□观望□消极应对□反对2、在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过程中,您最关心的改革内容是:□⑴拆(搬)迁安置□⑵农民增收□⑶村级经济发展□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⑸就业与社会保障□⑹公共服务均等化□⑺规划布局一体化□⑻户籍制度改革3、您认为您所在镇村是否已经达到全面小康?□是□否您认为您的家庭在当地生活情况如何?□⑴富裕□⑵中等□⑶一般□⑷相对贫困4、您认为我市公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否符合实际?□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您对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六年内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是否有信心?□很有信心□有信心□没有信心5、您认为影响当前农民家庭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⑴没有知识和技术□⑵市场信息不能及时掌握□⑶农业效益不高□⑷没有打工门路□⑸缺乏创业精神□⑹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6、您认为下列哪几方面增收潜力最大?□⑴提高务工工资□⑵提高创业收入□⑶提高土地租金□⑷增加股份分红□⑸增加各项直补□⑹提高社会保障标准□⑺增加高效农业收入□⑻增加财产性收入7、未来三年您的家庭有无新增劳动力就业?□无□有(有___人)新增劳动力就业意向是从事:□⑴农业□⑵工业□⑶建筑劳务□⑷交通运输□⑸其他服务业8、未来三年的家庭有无创业打算?□⑴办个体工商户□⑵创办(合办)工商企业□⑶发展农家乐旅游□⑷没有考虑9、您认为走上创业道路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⑴缺乏创业技能□⑵资金不足、贷款难□⑶缺乏创业项目□⑷政府加大对创业资金扶持□⑸缺乏创业勇气和信心□⑹政府开展创业辅导您希望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后能帮助解决哪些问题?□⑴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⑵提供农产品销售服务□⑶通过统一品牌提高生产效益□⑷统一提供良种服务□⑸得到合作社分红□⑹积累资金、技术、经验后自己创业11、未来三年您有无房屋出租或出售意愿?□⑴无房租售□⑵有出租意愿□⑶有出售意愿□⑷先改善住房条件后再考虑12、未来三年您的家庭增加收入主要困难是什么?□⑴缺资金□⑵缺劳力□⑶缺技术□⑷缺市场信息□⑸缺土地□⑹其他13、您目前最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帮助的是什么?□⑴提供农产品信息和运销帮助□⑵帮助培训技能□⑶帮助就业□⑷扶持创业□⑸提供资金、技术□⑹提高社会保障14、在就业创业扶持方面,您希望政府采取什么措施?□⑴获得小额贷款□⑵进行创业就业培训□⑶提供就业创业项目和信息□⑷减免相关税费15、您希望如何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⑴长久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用于自主经营□⑵让承包土地入股合作社,搞适度规模经营□⑶把土地流转出去,租金保底,逐年有所增长□⑷如果按征用土地标准补偿,愿意永久放弃承包土地经营权□⑸即使户籍迁入城镇,办了城镇社保,也不愿放弃承包土地权益16、未来三年您对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有何打算?□⑴大棚蔬菜□⑵花卉苗木□⑶家禽养殖□⑷水产养殖□⑸农产品加工□⑹农业旅游17、您村的大宗农产品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市场销售的?□⑴自已销售□⑵经纪人收购销售□⑶龙头企业订单销售□⑷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18、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最关心的是什么?□⑴乡村道路要改造升级□⑵农村自来水供给改造□⑶电力通讯供气保障□⑷加快农田水利建设□⑸加强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卫设施建设19、您对公共服务方面最关心的是什么?□⑴看病就医较远、较贵□⑵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⑶文化生活比较单调□⑷缺少体育健身场所□⑸人口计生服务不到位□⑹城乡公交客运未实现一体化20、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您最关心哪几项?□⑴农业生产布局□⑵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配套□⑶种、肥、药等生产资料价格□⑷农产品价格□⑸农民合作组织发展□⑹中小企业发展□⑺建筑业发展□⑻餐饮、运输、商贸服务业发展□⑼新市镇新社区新农村建设□⑽政府对“三农”的政策扶持21、您希望参加哪些社会保险?□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⑶希望城乡养老保险并轨□⑷城镇企业职工养老等五项保险□⑸农业保险□⑹其他商业保险22、在下列何种情况下,您愿意转为城镇居民户籍?□⑴在城镇解决了安置房□⑵家庭人口落实了城镇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等)□⑶政府解决了就业安置问题□⑷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23、您对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有何要求、建议?□⑴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提高就业创业技能□⑵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机会□⑶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职工工资逐年递增□⑷改善农村水利、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⑸加大金融资本支持力度,解决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问题□⑹增加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对农业、农民直接补贴标准□⑺提高大宗农产品收购价格,加强农资价格监管□⑻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增加股份分红收入□⑼发展设施农业,建设农业园区,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益□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提高农村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等补助标准24、您对近几年为农服务工作感觉满意的有哪些?□⑴种地给补贴□⑵加入医疗保险,报销部分医疗费□⑶加入养老保险,老年后可拿到养老金□⑷农村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⑸村庄绿化□⑹统一供水,饮用自来水□⑺中小学收费减免□⑻发展高效农业□⑼参加合作社□⑽农村通公交车□⑾村里实行保洁收垃圾25、您对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有何好的建议?(内容多可另附纸)。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与政策选择——对教育局长们的问卷调查
An A n lsso h lnc d De eo a y i ft eBa a e v lpme ft ee iu to fBa i nto hePr s ntS t a i n o sc
Ed c to nd I s Ch i e o lc u a i n a t o c f Po i y
Vo _ 9 No 3 l2 .
Ma 2 6 y 00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的现状分析与政 策选 择
对 教 育局 长 们 的 问卷 调 查
许 杰
( 国家 教 育行 政 学 院 , 京 10 7) 北 0 85
摘
要 : 研 究 在 方 法 上 以 诃番 问 卷 为 主 。 以 现 场 访 谈。 对 来 自全 国东 、 、 部 地 区 的 市 、 教 育 局 长 就 该 辅 中 西 县
・------------— —
A Sur e fDe r me t Le d r v y o pa t n a e s
XU Je i
( t n l n t ueo d c t nAd n s a in B iig 1 0 7 , hn ) Na i a s tt f E ua i mii r t , e n 0 8 5 C ia o I id p b i C S st e b g e tp o lm i e e b sc e u a i n i a e t  ̄a d t e e e it n o v o s we n e u a i n C S n u l O ti h ig s r b e Ch n s a i d c t s fc d wih n h r x s sa b i u c o
d fe e c n t e b l n e e eo me to a i e c t n a d c oc fp l y b t e i n o n y la e s a d t e 1a e s ifr n e i h aa c d d v l p n f sc du a i n h ie o o i e we n ct a d c u t e d r n h e d r b o c y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1、背景信息1.1 调查目的1.2 调查对象1.3 调查范围1.4 调查方法1.5 调查时间2、学校基础设施2.1 学校建筑2.2 教学设备2.3 图书馆和阅览室2.4 实验室2.5 运动场及其他体育设施3、师资力量3.1 教师队伍数量3.2 教师素质与资历3.3 教师培训和发展机会3.4 教师配备情况4、教育教学质量4.1 教学目标和要求4.2 学科课程设置4.3 教学方法与手段4.4 学生学习质量评估4.5 课外辅导5、教育公平性5.1 学校招生机制5.2 学生入学政策5.3 学校区域分布5.4 学校资源配置公平性5.5 学校教育资源与成绩的关系6、家校合作6.1 家庭教育指导6.2 学校家长会6.3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6.4 学校与家庭沟通方式和频率6.5 家庭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评价7、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7.1 校园安全7.2 学校文化建设7.3 学生社会实践和义工活动7.4 社会支持与捐助7.5 对学校学术氛围的评价附件:附件1: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附件2:调查问卷样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义务教育:指按照国家规定,由负责投入并由公办学校向学生提供的基础教育,通常包括小学和初中教育。
2、均衡发展:指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在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公平分配。
3、公众满意度:指社会公众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满意程度。
关于城乡一体化建设民意与看法调查问卷
关于城乡一体化建设民意与看法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单选题】
○ 男
○ 女
2、如何得到此种问卷【单选题】
○ 自主意愿寻找
○ 被随机发放
3、以前听说过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么【单选题】
○ 听说过
○ 没听说过
4、您对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的态度是【单选题】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5、在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过程中,您最关心的改革内容是【单选题】
○ 拆(搬)迁安置
○ 农民增收
○ 村级经济发展
○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6、.您认为您所在镇村是否已经达到全面小康【单选题】
○ 是
○ 否
7、.是否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单选题】
○ 是
○ 否
8、你是否觉得城乡之间存在严重的教育和医疗不公平【单选题】
○ 是
○ 否
9、进一步加大城乡一体化会促进农村怎么样?形成什么?【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为公民一份子觉得是否有义务帮助国家推动建设发展么【单选题】
○ 有
○ 目前没什么办法
○ 不用,有相关人士。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2024
引言概述:城乡教育差异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中,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和教育质量差异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对城乡教育差异进行深入调查并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正文内容:一、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1. 城市教育资源优势- 城市教育资源丰富- 城市学校设施完善- 城市教师数量充足2. 农村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学校数量不足- 农村学校设施简陋- 农村教师缺乏3. 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影响- 农村学生教育水平低- 城市学生优势进一步扩大- 农村学生晋升机会少二、师资力量的差异1. 城市教师队伍的优势- 城市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多- 城市教师的专业素养较高- 城市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2. 农村教师队伍的劣势- 农村教师培训机会有限- 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相对较低- 农村教师缺乏教学经验3. 师资力量差异的影响- 农村学生教学质量低- 城市学生受教育的机会更多- 农村学生缺乏优秀的榜样和指导三、教育内容的差异1. 城市教育内容的优势- 城市学校开设更多专业课程- 城市学校的校外活动更多样化- 城市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农村教育内容的劣势- 农村学校课程设置较为单一- 农村学校校外活动相对较少- 农村学校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会3. 教育内容差异的影响- 农村学生知识面狭窄- 城市学生更有综合素质- 农村学生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四、学校环境的差异1. 城市学校环境的优势- 城市学校安全保障较好- 城市学校设施齐全- 城市学校文化氛围浓厚2. 农村学校环境的劣势- 农村学校安全保障相对薄弱- 农村学校设施简陋- 农村学校缺乏浓厚的文化氛围3. 学校环境差异的影响- 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较差- 城市学生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农村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激励机制五、解决方案的探讨1. 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提升农村教育设施和师资水平- 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2. 改进农村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优化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 加强农村学校的校外活动- 注重培养农村学生的创新能力3. 提高农村学校安全保障和学校环境- 加强农村学校的安全意识和管理- 向农村学校提供更多设施和资源- 增强农村学校的文化建设和氛围总结:城乡教育差异的存在是由于教育资源不平衡分配、师资力量的差异、教育内容的差异和学校环境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
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问卷
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问卷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面了解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规范和促进数字化校园建设,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特开展本次调查。
基本信息(加盖公章):学校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属县(市)、区(直属):____________ 学校性质:A幼儿园 B小学 C初中 D高中 E完中 F职业学校学校类别:A 城镇学校B 农村学校联系人姓名: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 所在部门: 职务:________在校学生数量____________人班级数量个在职教师数量__________人计算机总量:____________信息技术教师人数(含专职网管):________ 人学校资源库总量____________GB一、基础设施 1.学校拥有以下教室数量计算机教室(机房) 个多媒体教室个多媒体网络教室个数字化阅览室个数字探究实验室个仿真实训实验室个教师信息化备课室(配备多台可上网计算机、一套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等设备) 个录播教室(支持网络实时直播和录像) 个微格教室个数字校园广播系统:A有 B无校园数字电视台系统:A有 B无配备双向传输视频会议系统的视频会议室有_____个其他信息化特色场所个,请注明:2.学校拥有以下设备数量计算机总量:________台其中台式机______台、笔记本电脑______台学生专用计算机台,生机比教师专用计算机台,师机比服务器个1非线性编辑设备个打印机个复印机个扫描仪个数码相机个数码摄像机个实物投影仪个电子白板个触控一体机台多媒体中央控制设备个其他个,请注明:3.校园网建设(1)建设状态:A已经建立、B正在建设、C正在计划、D未计划 (2)校园网主干带宽 MB(3)信息点(终端接入点) 个(4)每个桌面用户带宽基本为 MB4.互联网接入与应用(1)学校是否已经接入互联网 A是 B否)学校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是 (2(3)接入互联网线路是无线、光纤、铜质双绞线(电话线、网线)、有线电视线路、其他 (4)接入互联网总带宽 MB(5)目前学校已接入校园网的计算机共有台5.无线校园网建设(1)建设状态:A已经建立、B正在建设、C正在规划、D尚未规划 (2)无线校园网接入带宽 MB(3)无线AP 个(4)无线网络覆盖情况:A全覆盖 B主要教学场所覆盖二、数字资源1.数字图书建设情况(1)电子图书和期刊万册(2)学校是否接入上级单位建设的数字图书馆系统。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查问卷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查问卷一、选择题(每一个题只选一个)()1、你所在学校的总体布局是:A、非常合理;B、合理;C、比较合理;D、不太合理;E、非常不合理()2、你所在学校的班数规模是:A、非常适宜;B、适宜;C、比较适宜;D、不太适宜;E、非常不适宜()3、你所在学校用地及建设规模:A、非常适度;B、适度;C、比较适度;D、不太适度;E、非常不适度()4、你认为造成师资流向发达地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完全是发达地区教师收入比不发达地区收入高所造成的;B、发达地区教师收入比不发达地区收入高外,还有其他原因;C、与发达地区的收入高有关,但主要还是发达地区的其他条件好;D、主要是发达地区的其他条件好,而发达地区的收入高不是主要原因;E、完全是发达地区的其他条件好,与发达地区的收入高有关,但关系不大()5、你所在学校的师资队伍是:A、非常稳定;B、稳定;C、基本稳定;D、有点不稳定;E、非常不稳定()6、目前本县内各个学校的义务教育发展是:A、没有差距;B、有点差距,但不大;C、存在差距,但在合理范内; D存在较大差距; E、差距已经很大()7、你认为学校的师资水平处在本县的什么位置: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不好说()8、你认为学校的资源利用总体情况是: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很差()9、你认为社会上对学校的总体评价是: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满意;D、不满意;E、很不满意二、开放性问答题二、简答题你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什么建议?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教育信息化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研究
教育信息化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研究第1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第2章教育信息化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概述 (4)2.1 教育信息化理论 (4)2.2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4)2.3 教育信息化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 (5)第3章城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5)3.1 城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5)3.2 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6)3.3 城乡教育信息化发展差距及原因 (6)第4章教育信息化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摸索 (7)4.1 政策制度路径 (7)4.1.1 完善政策体系 (7)4.1.2 优化财政投入 (7)4.1.3 强化监管评估 (7)4.2 资源配置路径 (7)4.2.1 优化硬件设施配置 (7)4.2.2 促进数字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7)4.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7)4.3 人才培养与交流路径 (7)4.3.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8)4.3.2 加强城乡教师交流 (8)4.3.3 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8)4.3.4 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8)第5章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度创新 (8)5.1 政策制度现状分析 (8)5.1.1 政策制度取得的成效 (8)5.1.2 政策制度存在的问题 (8)5.2 政策制度创新策略 (9)5.2.1 完善政策体系 (9)5.2.2 强化政策执行 (9)5.2.3 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9)5.2.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9)5.2.5 推动教育信息化法治建设 (9)第6章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优化 (9)6.1 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9)6.1.1 城乡资源配置差异 (9)6.1.2 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原因 (9)6.2 资源配置优化策略 (10)6.2.1 完善政策体系 (10)6.2.2 优化投入机制 (10)6.2.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0)6.2.4 整合教育资源 (10)6.2.5 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 (10)6.2.6 强化监管评估 (10)第7章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与交流 (11)7.1 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7.2 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路径 (11)7.2.1 完善教师信息化培训体系 (11)7.2.2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 (11)7.2.3 构建多元化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渠道 (11)7.3 城乡教师交流与合作机制 (11)7.3.1 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 (11)7.3.2 加强城乡教师团队合作 (11)7.3.3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师交流与合作 (11)第8章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创新 (12)8.1 城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 (12)8.1.1 智慧校园建设 (12)8.1.2 网络课程与资源共享 (12)8.1.3 个性化教学与学习 (12)8.2 农村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 (12)8.2.1 基础设施建设 (12)8.2.2 优质资源共享 (12)8.2.3 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 (12)8.3 创新应用模式摸索 (12)8.3.1 混合式教学 (12)8.3.2 跨区域协作 (13)8.3.3 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 (13)8.3.4 家校社会协同育人 (13)8.3.5 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 (13)第9章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构建 (13)9.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13)9.1.1 科学性原则:评价体系应具有科学性,保证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基于浙江省7个县(区)5463名教师的实证调查
调研报告基金项目: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县域内城乡流动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支持研究 (项目编号:16B G L 173),主持人:李茂森.作者简介:1.李茂森,男,安徽金寨人,博士,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㊁教授㊁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乡村教育㊁教师教育㊁课程与教学论;2.刘靖琬,女,浙江丽水人,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基于浙江省7个县(区)5463名教师的实证调查李茂森1,刘靖琬2(1&2.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1.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浙江湖州313000) 摘 要: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是加快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㊂但当前大多数教师并不了解城乡教育共同体;对政策目标的认识在预期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反差;教师愿意参加流动但依然缺少稳定的归属感;担忧乡村学校特色化㊁在地性的内生发展难以落地;以及教育共同体学校合作教学教研活动频度和质量有待提升㊂为此,要纵深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实践,建议采取五个方面的应对策略: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研制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标准体系;二是改进交流制度,深化教育共同体内部的教师交流;三是提升政策认同,激活校领导和教师的能动性;四是调整组织架构,促进管理体系改革赋能教育共同体;五是加速文化融合,促进城乡学校的共生发展㊂ 关键词:城乡教育共同体;教育优质均衡;城乡学校中图分类号:G 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3)03-0028-06 如何有效缩小区域㊁城乡㊁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积极破解 城镇挤 乡村弱 的现实难题,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应然之举㊂2020年12月,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 指导意见 ),首次从省域层面提出全面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方案㊂2021年的 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特别指出, 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支持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 ;同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要求 探索建立覆盖全省中小学的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 ㊂从国家战略和浙江方案可见,高质量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简称 教共体 ),也即在城镇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㊁乡村学校之间结对形成办学共同体,实现以强带弱㊁共同发展,是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背景下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㊂一㊁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现状扫描本次调查所使用的问卷是在文献分析和教师访谈的基础上编制而成,主要包括教师基本信息,教师对教共体的认识态度,教共体的运行状况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内容㊂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的形式编制,从 完全符合 (计1分)到 完全不符合 (计5分)加以赋值;得分越小,表明该题项的符合程度越高㊂在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调研报告上,得到的C r o n b a c h sɑ系数为0.848,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得到的K M O值为0.904,B a r t l e t t 球形检验的P值小于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亦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㊂整个问卷调查在浙江省7个县(区)教育局的支持和帮助下,利用问卷星网络平台进行调查问卷的随机发放,共收回问卷5847份,其中有效问卷5463份,有效率为93.43%㊂就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来说,从性别上看,男教师占25.5%,女教师占74.5%;从职务上看,校领导㊁校中层干部和普通老师分别占4.6%㊁10.9%㊁84.5%;从学校地理位置上看,城区㊁镇区和乡村学校教师分别占57.7%㊁22.5%㊁19.8%;从年龄上看,30岁及以下㊁31 40岁㊁41 50岁和51岁及以上的教师比例分别为18.7%㊁34.5%㊁35.0%和11.8%;从职称上看,高级㊁中级㊁初级㊁未定级的教师比例为分别14.3%㊁51.0%㊁30.1%和4.6%㊂调查结果主要采用S P S S22.0进行描述统计和差异检验分析㊂(一)学校领导更加积极支持教共体建设作为政策实施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是积极支持还是消极应付,其态度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共体建设能否顺利推进㊂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积极支持当前教共体建设(M=1.87,S D= 0.970),仅有3.8%的教师表示不支持教共体建设㊂且不同职务教师的教共体建设态度存在显著差异(F=11.021,P<0.001),校领导(M=1.66)㊁校中层干部(M=1.76)比普通教师(M=1.89)对教共体建设的态度更积极㊂其中,有79.3%的校领导表示完全支持或比较支持教共体建设,仅有4.4%的校领导表示不支持教共体建设㊂(二)教师更倾向于融合型和共建型教共体建设依据‘指导意见“中教共体的类型划分,主要包括融合型㊁共建型和协作型三种模式㊂其中,融合型是指城镇优质学校和乡村学校之间全面重组,融合成 一校两区 或 一校多区 ;共建型是指乡村学校由城镇优质学校委托管理,或者结成紧密型的教育集团办学;协作型则是城镇学校与乡村学校之间形成结对帮扶联盟㊂[1]自2019年浙江省启动 互联网+义务教育 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协作型教共体模式在各地进行了较好的实践探索㊂但从教共体建设意愿来看,53.8%的教师希望建设融合型教共体,20.7%的教师希望建设共建型教共体,仅有9.0%的教师希望建设协作型教共体,当然也有16.5%的教师不愿意参加建设任何模式的教共体㊂总体来看,教师们对教共体建设意愿较为强烈,且希望以融合型和共建型为主㊂(三)教师们普遍认同教共体建设的政策目标当前在我国发达省份的城乡㊁校际间的教育差距依然普遍存在㊂这种差距主要不是表现在办学条件上的客观差距,而是师资队伍㊁办学水平或质量上的无形差距,这种差距带来的就是乡村学生面临 上好学 的现实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㊂恰如调查数据显示,有94.4%的教师认为 乡村学生 有学上 的问题已经得到充分解决 ,而有46.4%的教师认为 乡村学生 上好学 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㊂从推进教共体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看,在根本上就是要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乡村学校,激发乡村学校的办学活力,实现以强带弱㊁共同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上的优质均衡,让乡村学校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 上好学 ㊂调查发现,教师们广泛认同教共体的组建就是要让城镇学校积极带动和帮扶乡村学校的发展,实现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M=1.70,S D=0.897),仅有2.2%的教师持有不认同的态度倾向㊂且不同职务教师对教共体政策目标的认同度存在显著差异(F=14.101,P<0.001),校领导(M=1.48)㊁校中层干部(M=1.59)比普通教师(M=1.73)更积极认同教共体政策的预期目标㊂因此,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让乡村孩子从 有学上 到 上好学 ,组建城乡教共体是一个重要的实践举措㊂(四)教师在教共体内部的流动意愿较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的关键在于优质师资的配置均衡,而促进优质师资配置均衡的关键在于实现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㊂教师流动意愿是自觉主动的还是强制被动的,在根本上制约着教师参与教共体的建设成效㊂调查结果表明,在教共体内部教师的流动意愿较为强烈(M=2.01,S D=1.100),仅有8.4%的教师表示不愿意在教共体内部流动㊂不同职务教师在教共体内部流动意愿存在显著差异(F= 22.896,P<0.001),校领导(M=1.75)㊁校中层干部(M=1.78)比普通教师(M=2.05)的流动意愿更为强烈;城乡学校教师在教共体内部流动意愿存在显著差异(F=5.825,P<0.001),乡村学校教师(M=1.90)比城区学校教师(M=2.03)和镇区学校教师(M=2.04)的流动意愿更为强烈㊂综上,在教共体内部的教师流动意愿较强,其中干调研报告部教师㊁乡村学校教师的流动意愿更强㊂二㊁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问题透视(一)教师对教共体建设的了解程度不够调查发现,教师对教共体建设的了解程度并不高(M=2.51,S D=1.068),仅有44.9%的教师表示了解教共体建设㊂相对来说,校领导(M=1.90)对教共体的了解程度要远远好于校中层干部(M= 2.40)和普通教师(M=2.55),其中有73.7%的校长表示了解教共体建设,仅有42.6%的普通教师表示了解教共体建设㊂由于对教共体建设内容的认识不够清晰,在实践中很容易将教共体建设与以往采取的集团化办学㊁教育联盟㊁结对帮扶等方式简单等同,导致高质量建设教共体的实践偏差㊂(二)在教共体内部教师流动依然缺乏归属感归属感是一个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是个体对所属群体的一种认同㊁接纳㊁依恋程度的情感体验㊂教师流动带来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教师缺少积极稳定的归属感,而在教共体内部的教师流动是否能够完全避免 人在心不在 的生存困境呢?调查结果表明,在教共体内部流动的教师归属感也并不十分强烈(M=2.27,S D=1.080),仅有54.2%的教师表示有着强烈的归属感,甚至也有10.6%的教师明确表示缺少归属感㊂相对来说,校领导(M=2.44)对 教共体内教师都有强烈归属感 的认识比普通教师(M=2.26)更消极些,有17.2%的校领导认为教师缺少稳定的归属感;镇区学校教师(M= 2.44)和乡村学校教师(M=2.40)的认识比城区学校教师(M=2.16)也更消极些,有14.3%的镇区学校教师㊁12.9%的乡村学校教师认为教师缺少稳定的归属感㊂(三)教共体学校特色发展与同质化的矛盾困扰从政策目标看,教共体建设本身需要突出强调城乡学校的优势互补㊁共生发展,但在城镇优质学校强势 输出 的过程中,极易造成忽视乡村学校自身特色与优势的问题,忽略城乡差别化对待的观念,增加城乡教育同质化的潜在风险㊂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教师认为教共体建设会忽视乡村学校自身的特色与优势(M=2.79,S D=1.117),仅有22.6%的教师认为不会出现这种问题㊂其中,乡村学校教师(M=2.66)㊁镇区学校教师(M=2.68)要比城区学校教师(M=2.87)更认同乡村学校特色发展受限的困扰,有40.9%的乡村学校教师明确表示担忧会出现此种问题㊂因此,能否真正发挥城镇优质学校的引领㊁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乡村学校特色化㊁在地性的内生发展,是影响教共体建设成效的重要内容㊂(四)教共体学校合作教学教研的频率有待提高调查表明,当前教共体建设的整体效果较为一般(M=2.20,S D=1.013),仅有56.2%的教师认为教共体建设效果良好㊂在教共体内城乡学校间的合作内容丰富,包括师生交流㊁资源共享㊁同步课堂㊁校本教研等多种活动㊂但调查发现,仅有60.8%的教师表示经常性开展同步课堂教学活动,且城区学校教师(M=1.98)要比镇区学校教师(M=2.24)和乡村学校教师(M=2.15)参加同步课堂教学活动的频率要高㊂仅有52.7%的教师表示经常性参加教共体内的校本教研活动,且城区学校教师(M=2.23)要比镇区学校教师(M=2.41)和乡村学校教师(M=2.38)参加教共体内校本教研活动的频率要高㊂总体来说,在教共体内城乡学校合作教学教研的频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镇区学校和乡村学校教师参加的频度㊂三㊁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对策思考在乡村振兴㊁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要纵深推进城乡教共体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㊂而城乡教共体建设的有效落实,需要以教共体建设的质量标准为行动指引,以优质师资的交流共享来助力城乡深度合作,以管理体系改革赋能教共体融合发展,以 共同的目标㊁身份认同与归属感 三个共同体要素[2]来激活不同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实现城乡学校的共生发展㊂(一)加强顶层设计,研制教共体建设标准体系依据浙江省‘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教共体是在省级指导㊁市域统筹㊁县域为主的原则下进行分类建设的㊂各县区政府要摆脱对‘指导意见“的过度依赖和模仿,依据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教育现状,制定出适应当地教育发展生态的教共体建设实施方案㊂在执行过程中要科学确定县域内和跨区域的城乡学校结对计划,通过党建引领㊁数字赋能㊁社会参与等多种途径助力高质量教共体建设,尤其是融合型和共建型教共体㊂当然,要建设好教共体,必然需要研制教共体建设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发挥好评价标准的规范和引领作用㊂ 针对不同类型的城乡教育共同体出台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调研报告采用静态考核和动态跟踪相结合㊁内部自评与外部测评相结合的方式,从管理运营㊁人员交流㊁办学水平㊁文化打造㊁创新及特色五个维度进行考核,形成有效的教育评估和反馈机制㊂ [3]当前县域内融合型和共建型教共体建设采用一体化㊁捆绑式评价发展的机制,要注重基础性标准和个性化指标的结合,尤其要突出强调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 建设成效 的积极评价㊂跨地区协作型教共体建设标准,可从师徒结对㊁跟岗锻炼㊁支教服务㊁示范课引领㊁集体教研指导㊁线上拓展课程共享㊁学生集体交流㊁名师工作室建设等具体指标来衡量评估㊂(二)改进交流制度,深化教共体内部教师交流首先,丰富教师的交流方式㊂教师交流是推进教共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应当履行的职责和使命㊂当前在教共体内部的教师轮岗交流, 呈现的是一种网状交流状态,突破了以往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点对点的关系,而在一个区域㊁系统里进行关系再造和生态重塑 [4]㊂为此,教共体学校在把控好教师轮岗交流的流量和流向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强化干部教师队伍交流,开展 组团式 教师集体交流,探索紧缺学科教师的 走校制 交流等多种方式㊂其次,实现交流教师身上拥有的 能量 流动㊂ 县管校聘 下教师轮岗交流并不仅仅是让人员流动起来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让交流教师发挥引领㊁示范和辐射作用㊂教师交流真正指向的不是 教师 本身,而是附着于教师身上的 素质 等人力资源形态,要思考如何实现交流教师身上所拥有的 能量 流动㊂[5]那么,激活作为人力资源的轮岗交流教师的能动性,首要的就是在教共体内部全面摸清所有教师的优势和劣势,坚持需求导向,在交流教师个体与流入学校组织之间建立良好的匹配关系,确保释放个人与组织的能动力量㊂再次,建立激励相容的教师交流补偿机制㊂调研发现,即使在教育集团内部进行流动,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优惠政策或者补偿措施,很多教师也是不愿意离开自己编织的 圈子 ㊂为此要深化 县管校聘 制度,完善乡村教师荣誉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乡村学校教师生活补助力度和职称评聘倾斜力度,充分调动教师交流轮岗的意愿,以高薪水和高职称吸引城镇优质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㊁乐教㊁长期从教㊂最后,持续增强交流教师的归属感和获得感㊂在教共体建设中,归属感是能够维系共同体存在的,为共同体成员所认可并共享的文化㊂[6]那种富有归属感的学校组织文化是教师愿意流动㊁能够留住的力量之源和生存之道㊂交流教师的归属感不强,觉得自己的 根 不在那里,有种 离家的感觉 ,往往导致教师成为一种边缘性参与的孤独存在㊂为此,无论是对于从乡村学校流动到城镇学校的教师,还是对于流动到乡村学校的骨干教师,教共体学校都要建立合作㊁开放㊁包容的 和而不同 的组织文化,有效搭建合作平台来促进交流轮岗教师与学校的深层次互动,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㊂(三)提升政策认同,激活校领导和教师的能动性教共体建设政策的目标达成,离不开制定一项 好 的政策方案,更离不开政策实施者的积极参与和主动作为㊂诚如美国学者艾莉森所说,在达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㊂[7]因此,教共体建设政策的有效落实,需要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校领导和作为政策目标群体的教师两大主体的共同努力㊂首先,需要加强城乡学校教师的政策认同感和自我使命感㊂调研发现,教师们对教共体建设政策本身是积极支持的,但在自己是否参与教共体建设的意愿和行动上依然存在犹豫,对政策实施的效果存在观望心理㊂为此,要克服纠正教师们参与教共体建设的 任务式 应付心态,主动提升对推行教共体建设的自我认同感,这不仅要利用各种会议㊁网络媒体等渠道途径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力度,让广大教师能够更深入全面地理解教共体建设的政策目标和运行机制;更要制定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保持政策制度本身的连贯性和持续性,让 城 与 乡 教师之间能够换位思考和相互理解,不断深化教师参与教共体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㊂其次,需要充分发挥学校领导有效执行的中坚力量㊂调研发现,校领导的态度倾向在宏观与微观㊁理想与现实㊁观念与行动之间存在着较大反差,而这种反差自然会直接影响着教共体建设的实际成效㊂这种反差是由于校领导站在 全局 和 个人 的不同视角审思的结果㊂基于 全局 视角关注的是推进教共体建设带来的改革效应,因为政策实施能够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的优质均衡,也能够激活乡村学校的内在活力;从 个人 角度出发关注的是教共体建设带来的现实压力,因为政策实施对校长的学校治理能力要求更高,承担的责任义务也更多,带来的压力负担也更重,无形中增加了校长办学的不确定性和危机感㊂因此,教共体建设不仅要得到普通教师和校中调研报告层干部的积极支持,更要牢牢抓住校领导这个 牛鼻子 ,充分调动和释放校领导(尤其是校长)的中坚力量㊂当然,校领导能动力量的激活和释放,不能简单依赖于个人的教育热情和自觉,也需要建立与教共体建设成效相适应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㊂(四)调整组织架构,促进管理体系改革赋能教共体首先,明确教共体的未来建设应以融合型和共建型为主㊂调研发现, 互联网+义务教育 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借助 互联网+ 的技术平台促进了城乡学校间的互动合作,实现了教共体建设全覆盖的目标,但很多教师认为对乡村学校与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有限,容易陷入任务化㊁形式化的窘境之中㊂从教师参加教共体建设意愿可知,融合型和共建型是优先选择的根本方向㊂简言之,教共体建设在未来应逐步从 协作型 向 共建型 融合型 迈进㊂其次,在融合型教共体内采用条块结合的方式赋权赋责㊂为了实现融合型教共体内各校区的有效管理和融合发展,可采用条线管理和块状管理相统一的方式㊂其中,条线管理主要涉及教学㊁德育㊁教科研等各项工作,块状管理主要是各个校区的整体管理㊂教共体校区校长既牵头负责教共体的某项具体工作,又全面负责所在校区的整体工作,实现 条 块 管理的相统一㊂再次,在共建型教共体内组建扁平化的组织架构㊂在教共体核心校的牵头下, 成立 行政管理共同体 教师发展共同体 学生成长共同体 组成的三个相互关联的共同体分支机构,加强五个平台建设,即 教学平台 德育平台 科研平台 课程平台 和 技术平台 [8]㊂类似这种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可以较好地协调核心校和成员校之间的权责分配,不断激发和释放共同体内部的潜力和创造力,高质量协同开展各项工作㊂(五)加速文化融合,促进城乡学校的共生发展文化融合 是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的核心㊂[9]首先,要塑造 和而不同 的学校组织文化㊂城镇学校和乡村学校在理念㊁管理㊁课程㊁教学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得二者在 融合 和 共建 过程中容易带着城乡间㊁校际间的文化差异甚至文化冲突㊂积极构建 和而不同 的学校组织文化,能够为教共体内部的各学校组织奠定和谐共生的文化基因,也让教共体内部全体教师找到温馨舒适㊁安全可靠的文化家园,不断加强教师自我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㊂因此核心校需要基于教共体的共享愿景和整体发展规划,加速各成员校间的文化融合共通,增强教师们的文化适应能力㊂其次,基于差异思维促进乡村学校的特色化发展㊂城乡学校的文化融合发展不是 合并谁 同化谁 的问题,而是在增添新的文化元素基础上,既实现原有文化的变革转型又传承原有文化的特色发展㊂因此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在融合发展中如何保持自身的内生性㊁主体性,从而避免同质化发展,是教共体建设必须回应的一个关键问题㊂事实上,教共体建设不是单向度的 输血 式援助,也不是 削峰填谷 式的同质化㊁平衡化,而是基于各自办学特色发展的更高层次均衡㊂我们不能仅仅强调从城镇优质学校向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输入各种优质教育资源,还应该充分尊重和有效开发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的个性化特色化资源;不仅要看到 城 与 乡 之间存在的客观差距,更应看到二者之间的 差异 ㊂[10]基于差异合作的实践逻辑,就是要看到 城 与 乡 之间各自独特的优势和特色,突出城乡资源的共享利用,而不是要用 城市 的尺子来衡量或评判 乡村 的现实差距,也不是用 城市 的标准来改造 乡村 ㊂只有不断形成丰富和有活力的学校办学特色,不断挖掘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凸显乡村学校自身的在地性优势,才能更好地实现区域内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均衡发展㊂参考文献:[1]浙江省教育厅等.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E B/0L].(2021-01-05)[2022-03-17].h t t p://j y t.z j.g o v.c n/a r t/2021/1/5/a r t_1532973_58916609.h t m l.[2]张志旻,赵世奎,任之光等.共同体的界定㊁内涵及其生成 共同体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0):14-20.[3]滕梅芳.探索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案 浙江省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J].人民教育,2022(2):29-32.[4]操太圣.推进 大面积㊁大比例 校长教师轮岗交流的策略选择[J].人民教育,2022(8):18-21. [5]姜超. 县管校聘 的政策前提㊁管聘指向与执行模式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21(5):34-39.[6]崔美虹.县域教育共同体的实践形态与价值指认[J].上海教育科研,2013(11):73-75.[7]赵垣可,刘善槐.教师 县管校聘 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 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J].教育与经济,2022(2):53-61.[8]袁强,余宏亮.城乡学校共同体发展的隐性矛盾及其。
天津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问卷(中小学版)
附件5天津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问卷(中小学版)学校名称(公章): 填写时间:学校性质: □普通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完全中学通信地址: 邮编:所在区县: 所在乡镇:地理位置: □乡镇和乡镇以上□乡镇以下信息化分管领导: 电话: E_mail专任教师人数: 其中45岁以下教师数: 其他教职员工人数:学生总数: 班级数:教育信息化部门:□独立设置□附属在其他部门: 信息化工作人员数:部门负责人: 电话: E_mail:1.填写说明:2.本调研问卷主要为贯彻落实《天津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 全面了解我市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 请根据学校情况如实填写。
3.学校要高度重视此次调查工作, 请学校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填写。
问卷备选选项可多选, 请在选项前的“□”内“√”。
此问卷汇总至所属区县教育局, 统一上报。
第一部分基础设施与硬件1.学生用计算机数: 台, 学校生机比情况(在校学生人数与供学生使用的教学用计算机的比例) : 1 。
2.教师用计算机数: 台, 学校师机比情况(在职教师人数与供教师使用的教学用计算机的比例) : 1 。
3.学校教室总数为间, 其中配有计算机和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室间, 上课时间平均使用率约为%;配有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室有间, 上课时间平均使用率约为%;接入网络的教室间;信息技术教室间。
4.学校网络接入互联网的总带宽M。
5.教育网接入带宽M。
6.公众网出口情况□电信接入带宽M 费用万元/年□联通接入带宽M 费用万元/年□移动接入带宽M 费用万元/年□其他接入带宽M费用万元/年7.是否有学校网络数据中心机房□有□没有8.中心机房面积平米。
9.机房供电□双路市电□单路市电□UPS 供电小时□ 7×24小时供电10.是否建有校园网11.□是□否未建原因: _____________12.校园网主干带宽□百兆级□千兆级□万兆级□十万兆级其它13.校区间的带宽(无分校的此项不填)14.□1000M □100M □10M □其他:15.校园网到桌面带宽□十兆级覆盖比例% □百兆级覆盖比例%□千兆级覆盖比例%16.无线校园网络部署17.有覆盖范围: □无18.全校有线网络接口(布线的网络接入点)总计个, 无线网络接入点总计个。
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正文)一、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领域。
为了促进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程度,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城乡学前教育资源现状和差距,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调研方法在本次调研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城乡学前教育的现状。
1. 问卷调查我们在城市和农村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我们了解到城乡学前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教学条件的差异以及师资力量的不足等问题。
2. 访谈我们还通过访谈的方式,与一些学前教育机构的负责人、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他们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对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3. 数据分析我们对已有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从中找出城乡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平衡现象。
四、调研结果分析通过以上的调研方法,我们得出了如下的结论:1. 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城市地区相对于农村地区拥有更多的学前教育机构和师资力量,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资源严重匮乏。
2. 学前教育条件存在差异。
城市学前教育机构普遍拥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和教学环境,而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则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和设施条件落后的问题。
3. 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有差距。
城市地区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相对较高,而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普及率较低,导致不少农村孩子错过了重要的学前教育阶段。
五、对策和建议为了促进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提出了如下的对策和建议:1. 加大政府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标准和师资力量,确保农村孩子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样优质的学前教育。
2. 完善政策支持。
基础教育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家长、教师、学生: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我们特设计此调查问卷。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回答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填写。
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1)男(2)女2. 您的年龄:(1)18岁以下(2)18-25岁(3)26-35岁(4)36-45岁(5)46-55岁(6)55岁以上3. 您的职业:(1)学生(2)教师(3)家长(4)教育行政人员(5)其他4. 您所在的地区:(1)城市(2)农村二、基础教育现状5. 您认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可多选)(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2)应试教育现象严重(3)学生课业负担过重(4)教师队伍建设不足(5)家庭教育观念有待提高(6)其他6. 您认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优势有哪些?(可多选)(1)教育体制不断完善(2)教育质量不断提高(3)教育改革不断深入(4)教育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5)师资力量不断壮大(6)其他7. 您认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可多选)(1)学习兴趣浓厚(2)自主学习能力强(3)团队合作意识强(4)创新能力不足(5)心理素质有待提高(6)其他三、课程设置与教学8. 您认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存在哪些问题?(可多选)(1)课程内容过于陈旧(2)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3)课程体系不完善(4)课程评价方式单一(5)其他9. 您认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方法存在哪些问题?(可多选)(1)教师主导过多,学生参与度低(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3)忽视学生个体差异(4)教学评价过于注重成绩(5)其他10. 您认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资源利用情况如何?(1)充分利用(2)基本利用(3)部分利用(4)很少利用(5)未利用四、教师队伍建设11. 您认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可多选)(1)教师待遇偏低(2)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不畅(3)教师培训不足(4)教师队伍稳定性差(5)其他12. 您认为如何提高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1)提高教师待遇(2)完善教师培训体系(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4)提高教师职业地位(5)其他五、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13. 您认为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可多选)(1)家庭教育观念滞后(2)家校沟通不畅(3)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4)其他14. 您认为如何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1)加强家校沟通(2)开展家庭教育指导(3)丰富家庭教育资源(4)其他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您的宝贵意见将为我们提供有益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 学 校校 园 网出 E l 总带 宽 为 4 2 . 0 9 M bFra bibliotekp s ,明显
优 于县 镇 和农 村 。
综 合 以上指标 , 说 明在 受 调研 的 中小 学 中 , 城 乡 之 间基 础设 施 建设 水 平存 在 一 定 的差 距 ,
城 市学 校建 设情 况普遍 优 于县镇 和农村 。薄弱
平 。下 面将详细 阐述利用变异 系数 、 方差 分析等
作者简介 : 张屹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教 育技术系主任( 湖北武汉, 4 3 0 0 7 9 ) 范福兰、 白清玉,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在读博士( 湖北武汉, 4 3 0 0 7 9 ) 蔡园园、 刘美娟,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在读硕士( 湖北武汉, 4 3 0 0 7 9 )
究平 台” ( 项 目编号 : XT C X2 0 1 3 0 0 0 1 ) 研 究成 果之 一。
基础教育参考 ・ 2 0 1 4 / 2 0 7
前沿 视点
指标对该 省基础 教育信 息化建 设水 平进 行差 异 分析 , 并根据分析结果提 出相关政策建议 。
数 明显 处于平 均水平 以下 。x省 中小学 校 园 网
提 出相 关对 策
【 关键词】 基础教 育信 息化 ; 均衡 发展 ; 城 乡差异 ; 离散程度
一
、
前 言
置及应用不均衡 的问题 。如何促进城乡之 间教育 信息化 均衡发展 ,是一个有待 解决 的重大 问题 。
一
《 国 家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 2 0 1 0 — 2 0 2 0年 ) 》 指出: 信息技术对教 育发展具有
展, 是我 国教 育事业改 革与发展 的战略选 择 。近
展 水平 , 动态监 测教 育信 息化 发展 状况 , 开展 有
策 提供支持 和服务 。 本 文针 对调研 收集 到 的客 观数据 对 x省基
础教 育信息化水平 进行定量分 析 , 客观展示 差异
教 育信息化 带动教育 现代化 , 实现 教育跨 越式发 效 的评 估 , 为该省基础 教育信息化 发展 的宏 观决
直 以来 由于缺 乏基础 教育 信 息化 发展 的基 础
数据 , 严 重影响 了 x省基础 教育信息化 发展战略
规划 的合 理性 和科学性 。我们 受 x省 电教馆 委
革命 性影 响 , 必 须予 以高度重视把教 育信 息化纳
入 国家信 息化发展整 体 战略。可见 , 加快 推进教 托 , 依 托“ x省 中小 学数字化 校园应用 现状调研 ” 育 信 息化 建设 已成 为 国家 中长期 教 育改 革 和发 项 目, 着力于掌握 x省基 础教育信息化 的总体发 展 战略 , 以及各 级教育行 政部 门关 注 的重 点 。以
前沿 视豢
城 乡基 础教 育 信 息化 均衡 发展实证 分析
— — .
基于 X省 1 6 个市区的问卷调查
◇ 张 屹 范福 兰 白清 玉 蔡 园 园 刘 关娟
【 摘 要】 为促进 x省基础教 育信息化 的均衡发展 , 笔 者所在 项 目组对 该省基础教 育信 息
化 发展 现 状 展 开 了一 次较 为全 面 的调 研 。 共 回收 7 9 5份 问卷 。本 文 在 调 研 数 据 的 基 础 上 . 探 索 了 X 省 基 础 教 育信 息 化 均 衡 发 展 情 况 , 采 用平均值 、 标准差 、 极 差计算 , 单 因素 方 差 分 析 , 独 立
年来, 为响应 国家 战略 x省加快 了教育 信息化发
展 步伐 , 加强 了全省各 级各类学校 教育信 息化基
础 设施建设 等各项建 设 , 并取得 了一定成 效 。但 是 在基 础 教育 信息 化建 设 和应用 方 面仍 存 在配
的具体 程度 ,明确 该省 城 乡基 础教 育信 息化 水
基金项 目: 本文 系中央高校基 槲 研 业务 费 2 0 1 3 年度项 目“ 基础 教育信息化监测评估模型及 应用研 究” ( 项 目编 号: CC NU1 3 A 0 5 0 5 4 ) 以及“ 基础教 育信 息技 术服务 湖北省协 同创新 中心” 之“ 构建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 发展研
样 本 T检 验 等 多种 分析 方 法 , 选取基础设施 建设水平 、 教 师信 息 化 应 用 水 平 、 信 息 化 师 资 力 量
等 多个 维度 指 标 对 该 省 城 乡基 础 教 育信 息 化 差 异 情 况 进 行 了分 析 研 究 发 现 . X 省 城 乡 间基 础
教 育 信 息化 发展 水 平 存 在 不 同程 度 的差 距 . 本 文针 对如 何 缩 小 X 省 基 础 教 育信 息化 城 乡差 异
出E l 平 均 带 宽达 到 了 1 4 . 8 Mb p s , 由上 表可 知 城
二、 研 究 发 现 与 结 论
对 于城 乡 问基 础 教育信 息化 均衡 的差异 分
析, 本 文 主要 采 用计算 平 均值 、 标 准差 、 极 差 等 初级 统 计方 法进 行 分析 ,然 后 运用 差 异 系 数 、 单 因 素方 差 分 析 及 独 立 样 本 T检 验 对 调 研 数 据 进 行 验 证 分 析 ,选 取 的 指 标 包 括 学 校 师 机 比、 生机 比、 出 口总带 宽 , 学 校 教师 使 用信 息 化
学 校 信 息 化 环 境 配 备 难 以满 足 教 育 教 学 应 用 的需求 , 基 础设 施 落后 , 计 算机 普 及率 低 , 人 均 信 息化 设施 拥有量 明显 较低 。
设 备 进行 教 学 、 备课 比例 , 学 校 教 师 信 息 化 工 具 使用 频率 , 学校达到《 中小 学 教 师 教 育 技 术 能力标准》 ( 标准 ) 教 师 比例 、 学 校 教 师 信 息 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