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第六章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与分配
蚜虫吻刺法
韧皮部汁液
棉子糖、水苏糖、毛蕊花糖,山梨醇、甘 露醇等。 微量的氨基酸、酰胺、植物激素、有机酸
★ 矿质元素(K+最多)
表6-1 烟草和羽扇豆的筛管汁液成分含量
蔗糖 氨基酸
烟 草/mmol L-1 460.0 83.0
羽扇豆/mmol L-1 490.0 115.0
钾
不足:
①运输所需的压力势差要比筛管实际的压力 差大得多 ②很难解释双向运输 ③实际上运输是消耗代谢能量的主动过程
2、P-蛋白收缩学说 (p-protein contractile hypothesis)
①P-蛋白的定义 ②P-蛋白纤丝组成轴索贯穿于筛孔,轴索本 身具有收缩能力,犹如一台蠕动泵,可推动 集流运转。 ③P-蛋白纤丝是真空管状物,成束贯穿于筛 孔,管壁上产生大量的微纤毛。这些微纤毛 可驱动空心管内的脉冲式液流,从而推动筛 管内溶液集体流动。
1、压力流动学说(pressure flow hypothesis)
德国植物学家明希(Münch),1930年提出 学说要点:①同化物在SE—CC复合体内随着 液流的流动而移动; ②液流的流动是由于源库 两端的压力势差而引起的。
源端:物质装入
Ψw
压力势
吸水膨胀
加入溶质 韧
水 移去溶质 库端
源端
支持依据: ①筛管接近源库两端存在压力势差。 ②蚜虫吻刺法证明筛管汁液的确存在正压力
P-蛋白:亦称 韧皮蛋白,是 被子植物筛管 细胞所特有的, 利用ATP释放 的能量进行摆 动或蠕动,推 动筛管内有机 物质的长距离 运输。
成熟筛分子和伴胞(sieve elementcompanion cell,SE-CC)的结构
植物生理学—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上课版)
二、运输方向 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用14CO2及 KH232PO4分别施与天竺葵茎上下端两 侧的叶片,结果发现韧皮部各段皆含 有相当数量的14C和32P.
结论:可通过韧皮部同时作上下双向 运输,也可以横向运输,但正常状态 下其量甚微。
三、运输的速率和溶质的种类
(一)运输的速度 1、研究方法: (1)利用染料分子作为示踪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染料分子直 接注入筛管分子内,追踪染料分子在筛管中的运输状况。 (2)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常用的同位素是14C。 2、运输速度:一般为30 ~ 150 cm / h 同一作物不同生育期运输速度也有差异,如南瓜幼龄时为 72cm/h,老龄时为30~50cm/h。 运输速度也随物质种类而异。12天菜豆中的蔗糖运输速度是 107cm/h,而32P则约为87cm/h。
裸子植物中的筛分子是筛胞,筛胞间没有通道相连, 没有P-蛋白。 种子植物筛分子的特征比较 被子植物的筛分子 裸子植物的筛胞 1.有些筛域分化为筛板,单个筛分 1.没有筛板,所 子相互连接为一个筛管 有筛域相同 2.筛孔是空通道 2.筛孔被膜堵塞 3.全部双子叶植物和大多数单子叶 3.没有p-蛋白 植物有p-蛋白 4.伴胞是ATP与(或)其他化合物 4.有具伴胞功能 的来源,在某些植物伴胞作为传 的蛋白质 递细胞或居间细胞用。
韧皮部运输的含氮化物 种类与植物品种有关: 韧皮部筛管汁液中的一 些可溶性蛋白各具生理功 能
有些无机溶质在韧皮部较易移动,如K+、Mg2+、PO43-、Cl-,而 NO3-、Ca2+、SO3-和Fe2+在韧皮部中就相对不易移动。
韧皮部汁液中除了乙烯外,其他四大类植物激素都有。
第二节
(二)溶质种类 1、研究方法:蚜虫的吻刺结合同位素示踪法。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2、溶质种类
蚜虫吻刺结合同位素法
韧皮部中的溶质种类: 主要有蔗糖, 还有棉子糖、水苏糖和毛蕊糖;氨基 酸和酰胺;磷酸核苷酸和蛋白质;激 素、钾、磷 、氯等。
大量研究表明,植物筛管汁液中干物质含 量占10%~25%,其中90%以上为碳水化合物。 在大多数植物中,蔗糖是糖的主要运输形 式。 因为: 1)蔗糖是非还原糖,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2)蔗糖的溶解度很高; 3)蔗糖的运输速率很高; 4)蔗糖具有较高的能量
同位素示踪
甜菜叶片饲喂14CO2进行光合作用后,叶柄 切片的放射自显影像
有机物的运输途径是由韧皮
部担任的。主要运输组织是 筛管和伴胞。
伴胞有以下3种: 1.有叶绿体的伴胞: 胞间连丝较少 2.传递细胞(transfer cell):其胞壁向内 生长(突出),增加质膜表面积;胞间连 丝长且具有分支,有利于物质运送到筛分 子,分布于中脉周围。 3.居间细胞(intermediary cell):有许多 胞间连丝,与邻近细胞(特别是维管束) 联系,它能合成棉子糖和水苏糖等。
新知识: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1、有机物运输的途径、速度和溶质种类 2、有机物运输的机理: 韧皮部装载 筛管运输机理 韧皮部卸出 3、外界条件对有机物运输的影响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第一节 类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速度和溶质种
高等植物器官有各自特异的结构和明确的分工, 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的场所,植物各 器官、组织所需的有机物都需叶片供应。
植物生理学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
化物形成和输出能力,称为“源强”。光和速率 是
度量源强最直观的指标之一。
同化物的分配:
2. 库的竞争能力: 指库(包括根、繁殖器官、贮存器官、光
合能力很低的绿色器官等)对同化物的吸引和 “争调”能力。
库器官接纳和转化同化物的能力,称为 “库强”。表观库强可用库器官干物质积累速 率表示。
When phloem is injured, callose can be synthesized very rapidly (within seconds) and will accumulate in the sieve area.
外界条件对光合产物运输的分配:
❖ 光强:光强弱,呼吸大于光合; ❖ 水分:水分亏缺降低源强和库强,根系和 功能叶早衰,光合作用受到很大抑制;
阻力很大,溶质流动所需压力比筛管内实 际压力大得多;
2. 难以解释溶质双向流动;
3. 不能解释物质运输与消耗代谢能的 关系,该假说与运输系统的代谢似乎无关。
二. 细胞质泵动学说
三. 收缩蛋白学说
根据筛管腔内有许多具有收缩能力的 韧皮蛋白(P-蛋白),认为是它推动筛 管汁液运行。因此,称该学说为收缩蛋 白学说。
韧皮部装载的机理: 韧皮部装载是一个逆浓度梯度、并且具有
很高速度的主动过程,由载体完成。 主要依据是: (1)对装入的物质有选择性; (2)必须提供能量; (3)具有饱和动力学特性。
光合产物装载途径及其机理
目前公认的观点是: 蔗糖-质子协同运输模型 该模型认为:在筛管或伴胞的质膜
上,H+-ATP酶消耗ATP将细胞质中的H+ 泵到细胞壁(质外体)中,建立了跨质膜 H+梯度,驱动质膜上H+ /蔗糖共转运体, 把蔗糖装载入筛管分子。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分配
现在二十五页,总共二十七页。
1.氮素对同化物运输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一是在其它元素平衡时,单一增施氮素会抑制
同化物的外运。 二是缺氮也会使叶片运出的同化物减少。
现在二十六页,总共二十七页。
2.磷素磷营养水平也反映在同化物运输上,但只是在磷极缺
或过多时才表现出来,因此设想磷对同化物的影响不是专 一的,而是通过参加广泛的新陈代谢反应实现的,其中包 括韧皮部物质代谢的个别环节。
数量以及运输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 光对同化物由叶子外运也有影响。然而
,光作为形成同化物的因素,只是在叶片中 光合产物含量很低的情况下才对外运产生影 响。
现在二十四页,总共二十七页。
(四)矿质营养 几十年来,许多人研究了韧皮部与根系营养的关系,期
望找出控制同化物在株内分配过程的手段。遗憾的是,很难区 别开矿质元素对韧皮部运输的直接影响和它们的间接影响。这
现在二十页,总共二十七页。
三、
同化物运输分配既受内在因素所控制,也受外界因素所 调节。
内在因素:供应能力,竞争能力,运输能力。 另外,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激素比例等都会影响同化物的运 输分配。
现在二十一页,总共二十七页。
外界因素
(一)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同化物运输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直到最适温度,然后逐渐降低。对于许多植物来说,韧皮部 运输的适宜温度在22~25℃之间。
现在八页,总共二十七页。
现在九页,总共二十七页。
伴胞的作用是维持筛管分子结构和渗透平衡。成熟的筛 管分子无核糖体和核,其蛋白质的合成依赖于伴胞。 筛管分子与它们的伴细胞有很多胞间连丝联系。
P-蛋白(韧皮蛋白)最常见形式是管状。它是在一种特 殊的细胞结构(P-蛋白体)内形成的,它在核和液泡 膜破坏时呈丝状体分散在整个筛管分子腔内。P-蛋 白可能直接涉及运输动力的产生,只存在于被子植物的
植物生理学课件第六章 有机物的运输
SA
KH232PO4
S1 S2
SB
14CO2
树皮 蜡纸 木质部
图6-2 分别施用14C及32P,观察双向运输的装置
三 、速度及形式
1、速度:30--150cm/h
2、形式:蔗糖
蚜虫吻针试验、14CO2示踪试验 溶质:主要物质是水,其中溶解许多碳水化 合物,蔗糖占干物质的90%,三糖,四糖,五糖, 氨基酸和酰胺,磷酸核苷酸和蛋白质,四大植物激 素,糖醇,无机离子。
吻刺
韧皮部 汁液
韧皮部
图6-3 蚜虫吻刺法吸取筛管汁液
为何以蔗糖作为主要形式? 1、蔗糖是非还原糖,化学性质比还原糖稳定。 2、蔗糖水解时能产生相对高的自由能。 3、蔗糖分子小、移动性大、 运输速率高,适合
进行长距离运输。
主要讲三方面的内容: 一、韧皮部装载 二、韧皮部卸出 三、筛管运输机理
一 、韧皮部装载
K+
K+ 连丝维管横切
PH5·5
K+ K+ PH8·5
内质网
(+)
(-)
图6-6 胞间连丝超微结构 图6-7 蔗糖-质子同向转运
4、韧皮部装载的特点 ⑴ 逆浓度梯度 ⑵ 需能过程 ⑶ 具有选择性
第三节韧皮部卸出(Phloem unloading) 韧皮部卸出:是指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产物输出
到库的接受细胞的过程。 “空种皮技术”证明韧皮部的卸出 卸出的原则:是阻止卸出的蔗糖被重新装载。
PH5·5
K+ K+ PH8·5
内质网
(+)
(-)
图6-6 胞间连丝超微结构 图6-7 蔗糖-质子同向转运
同化物在韧皮部的装载有时走质外体途径,有 时走共质体途径,交替进行,互相转换,相辅相成。 这种交替进行主要通过转移细胞或传递细胞来完成。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及分配
※有机物运输的部位筛管●韧皮部薄壁细胞普通伴胞伴胞转移细胞中间细胞※运输形式:蔗糖※运输方向●方向:从源向库运输。
▲代谢源(源)→成熟展开的叶片(光合产生有机物)▲代谢库(库)→幼嫩、衰老、为展开的叶片▲既可横向,也可纵向运输。
(双向运输)※运输速率●比集转运率:单位截面积韧皮部或筛管在单位时间内运输有机物的质量g/(cm2·h)※韧皮部装载: 同化物从合成部位进入筛管的过程。
→伴胞类型、有机质形式质外体途径:伴胞类型为普通伴胞或转移细胞●装载的途径共质体途径:伴胞类型为居间细胞●装载机理:AH+-A TP胞外H+增加→形成质子动力势→蔗糖质子同向运输器→H+与蔗糖同时装载※韧皮部卸出: 光合同化物从SE-CC复合体进入库细胞的过程。
→是否有胞间连丝共质体途径: SE-CC与周围细胞间有胞间连丝●卸出途径质外体途径: SE-CC与周围细胞间缺少胞间连丝※韧皮部运输的机制●压力流动学说▲源端:水势降低,吸收水分,膨压增加▲库端:水势提高,水分流出,膨压降低。
▲源库间产生压力梯度,光合同化物可源源不断地由源端向库端运输。
▲三个条件:A:源库两端存在溶质的浓度差;B:源库两端存在着压力差;C:源库之间有畅通的运输通道。
▲二个特点:A:在一个筛管中运输是单向进行的;B:运输不直接消耗代谢能量。
※源和库的关系●源与库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源和库的量度▲源强的量度源强: 是指源器官同化物形成和输出的能力。
A.光合速率B.磷酸丙糖的输出速率C. 蔗糖的合成速率:▲库强的量度库强: 是指库器官接纳和转化同化物的能力。
库强=库容*库活力↓↓物理指标生理指标●源库关系▲源是库的供应者,而库对源具有调节作用。
库源两者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
①源限制型源小库大,疏花疏果②库限制型库小源大,保花保果(环割)③源库互作型(共同限制型)同时增大源和库。
※同化物分配规律①按源库单位分配②优先分配生长中心③就近分配④同侧运输※影响有机物运输的因素●内因:伴胞的类型●环境因素:温度光照水分矿质元素激素。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Transport of organic matters in plant
淮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主讲人:童贯和
第一节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速率和溶质种类
一、运输途径(Pathway of transport)
环割实验证明:有机物运输的途径是韧皮部,主要运输组织 是筛管和伴胞。筛管和伴胞在起源和功能上关系密切,因此常 把它们称为筛分子—伴胞复合体. (图6-1) 筛管分子:无细胞核、液泡、 微丝、微管、高尔基体和核糖 体。但含有细胞质,具有质膜, 内质网、线粒体,膜上有许多 载体,进行活跃的物质运输, 为活细胞。 筛管内壁有韧皮蛋白(P—蛋 白)。呈管状或纤维状。功能 是把受伤筛分子的筛孔堵住, 防止筛管中汁液流失。 胼胝质:β-1,3-葡聚糖,位 于质膜和胞壁之间。堵塞筛孔。
2.集运速率(简称MTR):
单位截面积韧皮部或筛管在单位时间内运输有机物的质量。单位:g/(cm2· h) SMTR=干物质量÷[韧皮部(筛管)横截面积×时间]= V × C
例:马铃薯块茎韧皮部横切面为0.002cm2,块茎在50d内增重240g,块茎含 水量为75%,比集转运率为? SMTR=240×(1-75%)÷(0.002×24×50)=25 (g· -2·-1) cm h 同化物的运输方向决定于源和库的相对位置。韧皮部内同化物运输的方向 是从源器官向库器官运输。一个库器官也可能接纳多个源器官供应的同化物, 而且这些源库常分布于植株的不同位置。因此,同化物既可能向顶也可能向基 运输,这种韧皮部同化物的双向运输已被许多实验证实。 (图6-5) 然而对某一个筛管来说,通常认为同化物在其中的运输是单向的,而不是 双向的。同化物运输的速度一般为 0.2~2m·-1。 h 不同植物或不同生长势的植物个体,其同化物的运输速度不一样,生长势 大的个体运输速度快。
植物生理学 第六章 有机物的运输
A
筛板
B
P蛋白
筛板孔
伴胞
细胞质
筛板
细胞核 线粒体
图6-4 成熟筛分子和伴胞的结构
1、韧皮部装载的途径 ⑴ 质外体途径: 光合细胞输出的蔗糖进入质
外体后通过位于筛分子-伴胞复合体质膜上的蔗糖 载体逆浓度梯度进入伴胞,最后进入筛管的过程。
⑵ 共质体途径:光合细胞输出的蔗糖通过胞
间连丝顺蔗糖浓度梯度进入伴胞,最后进入筛管 的过程。
CO2
糖
细胞壁 质膜 胞间连丝 叶脉
B
筛分子 伴胞 A A
糖
CO2 糖
伴胞
筛分子
韧皮部薄壁细胞 叶肉细胞 维管束鞘细胞
图6-5 韧皮部装载的可能途径
A 共质体途径; B 质外体途径
实验证明质外体途径: 有些植物(如蚕豆,玉米和甜菜)的叶肉细胞与 邻近的伴胞及筛分子之间的胞间连丝较少。 甜菜和蚕豆的质外体存在运输糖。 给甜菜的叶面饲喂14CO2 ,被合成的14C-蔗糖大量 存在于质外体。 用质外体运输抑制剂PCMBS(对氯汞苯磺酸)处 理,能抑制筛分子-伴胞复合体对蔗糖的吸收。 用代谢抑制剂或缺氧处理,能抑制筛分子-伴胞复 合体对蔗糖的吸收。
2、依赖代谢进入库组织
低温和代谢抑制剂研究证明,同化产物进 入库细胞是依赖能量的,需能位置因种类和器 官而异。
质外体韧皮部卸出,糖至少跨膜两次:筛 分子-伴胞复合体的质膜和库细胞的质膜。 运至库细胞液泡时,跨越液泡膜。 大豆、玉米韧皮部卸出略有不同。
三 、筛管运输机理
1、压力流动学说(Pressure flow theory) 蚜虫吻针试验 2、胞质泵动学说 (Cytoplasmic pumping theory) 3、收缩蛋白学说 (Contractile protein theory)
植物生理学第六章有机物运输
第一节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速率和溶质种类 一、运输途径 (Pathway of transport)
通过环割试验,证 明有机物运输是由韧皮部担 任。至于具体运输细胞,通
• 1.研究物质运输途径的方法: (1)环割试验
环割是将树干(枝)上的一圈树皮(韧皮部)剥去 而保留树干(木质部)的一种处理方法。 此处理主要阻断了光合同化物、含氮化合物 以及激素等物质在韧皮部的向下运输,而导 致环割上端韧皮部组织中光合同化物、含氮 化合物以及激素积累引起膨大。
三、运输的速率和溶质种类
借助放射性同位素示踪(isotope trace),可以看到,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速 度比扩散速度还快,平均约100 cm•h-1,不同植物的有机物运输速度有差异, 其范围在30-150 cm•h-1。同一作物,由于生育期不同,有机物运输的速度也 有所不同,如南瓜幼龄时,同化产物运输速度较快(72 cm•h-1),老龄则渐 慢(30~50 cm•h-1)。 研究有机物运输溶质种类较理想的方法,是利用蚜虫的吻刺法结合同位 素示踪进行测定。蚜虫以其吻刺法插入筛管细胞吸取汁液,这可在显微镜下 检查证明。当蚜虫吸取汁液时,用CO2麻醉蚜虫后,将蚜虫吻刺于下唇处切 断,切口不断流出筛管汁液,可收汁液供分析用(图6-4)。 图:用蚜虫吻刺法吸取筛管汁液
镁
钙 铁 锌 PH
4.3 2.1
0.17 0.24 7.9
5.8
0.16 0.13 0.08 8.0
同化物运输的主要 形式是蔗糖, 因为: 1)蔗糖是非还原 糖,具有很高的稳 定性; 2)蔗糖的溶解度 很高; 3)蔗糖的运输速 率很高; 4)蔗糖具有较高 的能量。
第二节韧皮部装载
韧皮部装载(phloem loading)是指光合产物从叶 肉细胞到筛管分子—伴胞复合体的整个过程。 经过3个步骤: 第一步,光合产物从叶绿体转运至细胞质,属胞内运输。
植物生理学ch6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2.运输的速度和溶质种类
1)速度 • 平均100cm/h • 不同植物、同一植物不同生育
期运输速度不同。
整理课件
2)溶质种类 研究方法 蚜虫吻针法
筛管分子
蚜虫吻针
整理课件
主要成分: 1)蔗糖100~250g/L,占干物质
90%,是糖类运输的主要形式 2)氨基酸和酰氨 3)磷酸、核苷酸和蛋白质 4)植物激素 5)糖醇、钾、磷等无机离子
整理课件
第一节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 速度和溶质的种类
1.运输途径
1)韧皮部 筛管
筛分子伴胞复合体 伴胞 韧皮薄壁细胞
整理课件
筛板孔 薄壁细胞
伴胞
筛管分子 筛板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Transfer cell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2)证明方法 (1)环割法:在木本植物的树
干上,环割一圈,深度以到 形成层为止,剥去圈内的树 皮。
第六章
Chapter 6
Translocation in the Phloem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整理课件
高等植物的各个器官是具有明确 的分工的,不同功能的各器官之间必 然需要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植 物体才能保持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些 都依赖于有效的运输机构——维管束。
高等植物有机物的运输,是通过 韧皮部完成的。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第二节 韧皮部装载
韧皮部装载:是指光合产物从叶 肉细胞到筛分子- 伴胞复合体的 整个过程。
韧皮部装载要经过3个步骤的:
整理课件
第一步: 白天,磷酸三碳糖从叶绿体运到 胞质溶液; 晚上,叶绿体中贮存的淀粉可能 以葡萄糖状态离开叶绿体。
后来在细胞质转变为蔗糖。
植物生理学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第一节
有机物物质运输的途径、速度和溶质 种类
一、运输途径(Pathway of transport) 有机物运输 的途径是韧皮部,主要运输组织是筛管和伴胞。
韧皮部卸出是指韧皮部的有机物输出到库细
胞的过程。 一、有机物卸出的途径 (一)共质体途径卸出 (二)质外体途径卸出
二、依赖代谢进入库细胞
低温和代谢抑制剂处理的研究表明:同化 物进入库组织是需要能量的。在质外体卸出 过程中糖至少要跨膜两次,运输器在跨膜过 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节
输导系统的畅通
思 考 题
1.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的途径有哪些?
2.同化物运输的特点有哪些? 3.简述压力流动学说的要点及不足之处?
3.简述同化物分配的规律。
4.源与库的相互关系怎样?库对源的调控机理是什么? 5.影响和调节同化物运输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和
调节同化物运输的?
6. 名词解释 代谢源与代谢库 库强度 生长中心 P-蛋白 库容量 库活力
一
筛管运输的机理
压力流动学说 德国E.Mnch(1963)提出:筛管液流是靠源库 两端的膨压差来推动的
复习集流,集流产生的动力?
A、B两水槽中各有一个装有半透膜的
渗透压计,水可以自由出入,溶质则不 能透过。
加入溶质
韧
移去溶质
木
库端
源端
将溶质不断地加到渗透计A中,浓度
升高,水分进入,压力势升高,静水压 力将水和溶质一同通过C转移到渗透计 B。
植物生理学第六章
第六章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一、名词解释1. 压力流动学说2.韧皮部装载3.韧皮部卸出4.代谢源5.代谢库二、填空题1.植物体内有机物分配总的方向是由到。
分配的基本规则(特点)可归纳为、和。
2.研究表明,、和3种植物激素可以促进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
3.韧皮部糖的装载途径主要是和。
4.研究植物同化产物运输的途径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和,而获取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溶质最理想方法是。
5.作物叶片同化产物一般只供应同一侧的相邻叶片,很少横向供应到对侧的叶片,这种现象符合同化物分配的原则,这与植物的分布有关。
6.大豆开花结英时,叶片的同化产物主要供应给本节的花荚,很少运到相邻的节去,这种现象符合同化物分配的原则。
7.植物体内同化物的长距离运输途径是通过维管系统中的来实现的。
8.植物叶片同化产物在机体内有3种配置方向,分别为、和。
三、是非判断与改错题l.木质部中的无机营养只向基部运输,韧皮部中的有机营养却只向上运输。
( )2.筛管汁液干重90%以上是葡萄糖,但不含天机离子。
( )3. 在作物的不同生育期,源与库的地位始终保持不变。
( )4. 同化产物进入库组织不依赖能量代谢。
( )四、问答题1.简述蔗糖—质子同向运输的机理。
2.试述多聚体—陷防模型的内容。
3.叶片中制造的有机物质是如何装载到韧皮部筛管分子的?有哪些证据证明有机物质的装载是一个主动过程?4.为什么“树怕剥皮”?5.何谓压力流动学说?实验依据是什么?该学说还有哪些不足之处?6.同化物分配原则。
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 压力流动学说:其基本论点是有机物在筛管中隨着液体的流动而移动,这种液体流动的动力是由于输导系统两端的压力势差引起的。
2.韧皮部装载:指同化物从筛管周围的叶源细胞装载到筛管中的过程。
3.韧皮部卸出:指同化物从筛管卸出到库细胞的过程。
4.代谢源:是指产生和供应有机物质的部位与器官。
5.代谢库:是指贮藏与消耗有机物质的部位与器官。
二、填空题1.源;库;向生长中心运输;就近供应;同侧运输2.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3.共质体途径;质外体途径4.环割法;同位素示踪法;蚜虫吻刺法5.同侧运输;维管束6.就近供应7.韧皮部8.合成贮藏化合物;叶本身的代谢利用;形成运输化食物从叶输出三、是非判断与改错题1. ×,木质部中的无机营养向上运输,韧皮部中的有机营养既可向上、也可向下运输,也可以同时向相反方向运输2.×,90%以上是碳水化合物,主要为蔗糖。
第6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第二节 韧皮部的装载
“源”细胞(source cell) :制造和输出有机物细胞 “库”细胞(sink cell):利用和贮藏有机物细胞
B H2 O
压 力 流 动 学 说 图 解
根据该模型可预测韧皮部运输应具有如下特点:
1.各种溶质以相似的速度被运输; 2.在一个筛管中运输是单方向的; 3.筛板的筛孔是畅通的; 4.在筛管的源端与库端间必须有足够大的压力梯度; 5.装载与卸出需要能量,运输途中不需消耗大量的能量。
注:通常的实验结果都是支持后两点
返回
33
关于前三点存在的问题
1.运载物速度不一问题
测定不同示踪物如14C蔗糖、32P磷酸根3H2O在韧皮部中的运输
速度,发现蔗糖速度最快,磷酸根次之,H2O最慢,这似乎与压 力流动学说是不相符的。
2.双向运输问题 将茎表面擦伤,施用荧光染料会被吸进韧皮部。经过 一段时间后,在施用部位的上、下方取茎切片,发现 染料向上和向下运输; 3.筛孔堵塞问题 : 早期电镜观察表明筛孔是被P-蛋白和胼胝质堵塞的, 这一结果导致60年代对压力流动假说的极大怀疑。但 随着实验技术的改进,证明以前的观察是一种假象。
蔗糖-质子同向运输(质膜)和反向运输(液泡膜)
第五节影响与调节有机物运输的因素
一、代谢调节:
细胞内蔗糖的浓度:“可运库状态”
无机磷含量、K/Na 会影响蔗糖浓度
二、植物激素:P154 三、膨压:当卸出迅速时,库的膨压下降,
反馈到源,引起韧皮部装载增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短距离运输:主要通过细胞质流动、胞间连丝和细胞壁孔隙等途径进行。这些途径允许有机物质在相邻细胞间或细胞内进行快速转运。
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生理机制
03
负责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长距离运输,通过筛管分子的原生质体连接,形成连续的运输通道。
筛管分子
与筛管分子紧密相连,为其提供能量和物质支持,参与有机物运输的调控。
代谢相关基因
通过调节转运蛋白基因和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实现对有机物运输的间接调控。
转录因子
通过影响植物体内代谢速率和细胞膜透性,调节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
温度
光照
水分
土壤养分
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和植物体内激素分布,调节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
通过影响植物体内渗透压和细胞壁松弛度,调节有机物的运输和分配。
水分对植物体内溶液浓度的影响
水分还影响植物体内的溶液浓度,进而影响有机物的扩散和运输。水分充足时,溶液浓度适宜,有利于有机物的扩散和运输。
水分对植物生理代谢的影响
水分是植物进行生理代谢的必要条件之一,缺水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从而影响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
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调控机制
伴胞
在源器官中,有机物通过主动装载进入筛管分子;在库器官中,有机物通过卸载离开筛管分子,进入细胞质和液泡。
装载与卸载
负责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长距离运输,通过导管分子的连接,形成连续的运输通道。
导管分子
纹孔
蒸腾作用
导管分子之间的连接点,允许水分和无机盐通过。
水分从叶片蒸发,产生蒸腾拉力,驱动水分和无机盐在木质部中的运输。
探究有机物运输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途径和方式
植物生理学教案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第6章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与分配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韧皮部装载与卸出及其机理;了解有机物运输的途径、速率和溶质种类,以及同化物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韧皮部装载与卸出教学难点:韧皮部运输机理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1.王宝山主编、刘萍等副主编,植物生理学,科学出版社,2004.12.李合生主编,现代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王忠主编,植物生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5本章讲授内容:第一节有机物运输的形式、途径、方向和度量一、有机物质运输的形式1.收集韧皮部汁液的方法:蚜虫吻针法用蚜虫吻针法收集筛管汁液①将蚜虫的吻刺连同下唇一起切下;②切口溢出筛管汁液;③用毛细管汲取汁液2.韧皮部汁液的成分韧皮部汁液分析结果表明:韧皮部汁液干物质占10-25%,其中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余为蛋白质,氨基酸、激素和一些无机离子。
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在筛管中糖通常总是以非还原态进行运输,这可能是因为糖的非还原态形式的反应活性低于它的还原态形式。
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筛管中最主要的非还原糖是蔗糖,筛管中蔗糖浓度可以达到0.3到0.9M,可以占干物质的90%。
除了蔗糖之外,蔗糖还可以与半乳糖(galactose)分子结合形成其他化合物进行运输,如棉子糖(raffinose)是蔗糖结合一分子半乳糖的化合物,水苏糖(stachyose)是蔗糖结合两分子半乳糖的化合物,毛蕊花糖(verbascose)则由蔗糖和三分子半乳糖组成。
在筛管中运输的还有甘露醇(mannitol)和山梨醇(sorbitol)等糖醇。
在韧皮部进行运输的还有其他的有机物(10%):含氮化合物:主要是氨基酸及其酰胺形式,特别是谷氨酸、天冬氨酸以及它们的酰胺,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
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都可以在韧皮部进行运输。
虽然生长素可以在木质部进行极性运输,但是长距离的激素运输至少部分是在筛管中进行。
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
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主要形式是液体的运输,通过细胞间隙和细胞膜的跨越,由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运输。
植物体内液体运输主要分为两种形式:根部至枝叶的吸引力输送(根压作用)和叶片至其他器官的压力输送(源流作用)。
其中,根部至枝叶的吸引力输送主要是由根部的吸水作用和带负电的根部细胞吸附阳离子等引起的水分吸收、传递和质脉输送,而叶片至其他器官的压力输送则主要由叶片的光合产物和组织的压力驱动。
两种形式在植物体内交替进行,形成一个完整的液态运输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配置是指源叶中新形成的同化产物的代谢转 变,供叶本身代谢利用、合成暂时贮藏化合 物和运到植株其他部分。分配是指新形成同 化产物在各种库间的分布,其分配方向主要 决定于库的强度。
• 2、叶肉细胞的蔗糖运到叶片细脉的筛分子 附近。 • 3、糖分运入筛分子和伴胞。(筛分子装载) • 糖分和其他溶质从源运走的过程称为输出。 同化产物在细胞间的运输称为短距离运输, 同化产物经过维管系统从源到库的运输称为 长距离运输。 • 韧皮部装载有2条途径—质外体途径和共质 途径,即糖从某些点进入质外体(细胞壁) 到达韧皮部或糖从共质体(细胞质)经胞间 连丝到达韧皮部 。
第二节 韧皮部装载
• 韧皮部装载(phloem loading)是指光合 产物从叶肉细胞到筛分子—伴胞复合体的整 个过程。 • 韧皮部装载是要经过3个步骤的。 • 1、白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形成的磷酸三碳 糖首先从叶绿体运到胞质溶胶;晚上,可能 以葡萄糖状态离开叶绿体,后来转变为蔗糖 (某些植物后来会从蔗糖转变为其他运输 糖)。
小结
• 同化产物是通过韧皮部筛分子短些伴胞复合体运 输的。韧皮部装载途径有二:质外体途径和共质 体途径。蔗糖在质外体进入筛分子-伴胞复合体是 通过蔗糖-质子同向转运机制的。 • 韧皮部卸出是指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产物输出到 库的接受细胞的过程。同化产物卸出也是有共质 体和质外体途径。同化产物进入库组织是依赖能 量代谢的。同化产物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有两个水 平,即配置和分配。 •
• 由于伴胞在起源上和功能上与筛管关系很密切, 因此,常把它们称为筛分子-伴胞复合体。成 熟的筛分子无细胞核、液泡膜、微丝、微管、 高尔基体和核糖体,但有质膜、线粒体、质体 和光面内质网,所以筛管是活的,能输送物质。 • 伴胞与筛管分子来自共同的母细胞且邻接。伴 胞有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线粒体等。 • 伴胞与筛管之间有许多胞间连丝调节细胞与细 胞之间大分子运输。伴胞把光合产物和ATP供 给筛分子,它也可以进行重要代谢功能(例如 蛋白质合成)。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速率和溶质种类 韧皮部装载 韧皮部卸出 同化物的分布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有机物运输的途径、速率和溶质 种类。 2、理解韧皮部装载和韧皮部卸出的过程。
第一节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速率和 溶质种类
• • • • • • 一、运输系统: (一)短距离运输系统: 共质体途径、质外体途径。 细胞内及细胞间的距离以微米与毫米计算的运输。 (二)长距离运输系统: 器官间和源库之间的需要通过输导组织进行的,距 离以厘米或米计算的长距离运输。 • 1、木质部(导管和管胞;被动运输,随蒸腾流上升, 运输的物质有:氨基酸、核苷酸、酰胺、烟碱、细 胞分裂素等) • 2、韧皮部(筛管和伴胞、薄壁细胞、韧皮纤维,运 输同化产物)。
二、运输途径(Pathway of transport) (一)筛管和伴胞的结构
• 筛管的结构: • 筛管由一连串长形细胞以顶端对顶端的方式相连而成, 每个细胞称为筛管分子。被子植物的称为筛管节。 • 成熟的筛管分子缺少一般活细胞所具有的某些结构成 分。例如在发育过程中失去了细胞核及液泡膜,没有 微丝、微管、高尔基体和核糖体,但保留有质膜、线 粒体、质体、光面型内质网。细胞壁非木质化,在一 般情况下有次生加厚。筛管分子不同于木质部的管状 分子。木质部的管状分子在成熟时已经死亡。没有质 膜,有木质化的次生壁。筛管分子的细胞壁的一些部 位具有小孔,这些区域称为筛域。筛孔的直径1um1.5um。
• 质外体途径中的蔗糖转运 • 蔗糖是通过蔗糖-质子同向运输。
• 在筛分子-伴胞复合体质膜中的ATP酶,不断 地将H+泵到质外体(细胞壁)。质外体的H+ 浓度比共质体高,形成质子梯度,作为推动 力,蔗糖与质子沿着这个质子梯度经过蔗糖质子同向运输器,一起进入筛分子-伴胞复合 体。
第三节 韧皮部卸出(phloem unloading)
• 一、同化产物卸出途径 • 同化产物卸出的途径有2条: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 途径。 • (一)共质体卸出 • 在正在发育的嫩叶和根尖,其蔗糖卸出是通过 共质体途径,经过胞间连丝到达库细胞。 • (二)质外体卸出 • 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当蔗糖送到质外体后,就 被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它们被库细胞吸收后,又 再结合为蔗糖,贮存在液泡内。另一条蔗糖必须通 过质外体直接进入库细胞。
• 二、分配(partioning) • 分配是指新形成同化物在各种库之间的分布。 • 成熟叶形成的同化产物一般会输送出去,但 不是平均分配到各个器官,而是有所侧重。 • 作物不同生育期中各有明显的生长中心,在 营养生长期,生长中心就是矿质元素的输入 中心,也是光合产物的分配中心。但到生殖 生长期特别是灌浆期,果实则是光合产物分 配方向。
• 三、运输方向(Direction of transport) • 有机物进入韧皮部后,可向上运输到正在生 长的茎枝顶端、嫩叶或正在生长的果实;也 同样可以沿着茎部向下运输到根部或地下贮 藏器官。韧皮部中的物质也可以同时向相反 方向运输。
• 四、运输的速率和溶质种类(Solutes kinds and speed of transport) • 借助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可以看到,植物体内 有机物运输速度比扩散速度还快,平均约 100 cm•h-1. • 不同植物的有机物运输速度有差异,其范围 在30-150 cm•h-1。 • 同一作物,由于生育期不同,有机物运输的 速度也有所不同,如南瓜幼龄时,同化产物 运输速度较快(72 cm•h-1),老龄则渐 慢(30~50 cm•h-1)。
• 二、依赖代谢进入库细胞 • 同化产物进入库细胞是依赖能量的,需要能 量的位置因植物种类和器官而异。 • 在质外体韧皮部卸出途径中,糖起码跨膜两 次:筛分子-伴胞复合体的质膜和库细胞的质 膜。当糖分运至库细胞的液泡时,它又要跨 过液泡膜。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四节 同化产物的分布
• 同化产物在植物体中的分布有两个水平,即配 置和分配。 • 一、配置(allocation) • 是指源叶中新形成同化产物的代谢转化。根据 使用情况,源叶的同化产物有三个配置方向: • (1)代谢利用; • (2)合成暂时贮藏化合物; • (3)从叶输出到植株其它部分。
• 利用蚜虫的吻刺法结合同位素示踪法对汁液 分析: • 在韧皮部里运输的物质主要是水,其中溶解 许多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中主要是非 还原性糖,例如蔗糖、棉子糖、水苏糖和毛 蕊糖等,其中以蔗糖最多(浓度是韧皮部汁 液的0.3-0.9 mol•L-1。 • 还含有糖醇,山梨醇等;氨基酸和酰胺;磷 酸核苷酸和蛋白;还有钾、磷、氯等无机离 子。
• 韧皮部卸出是指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产物输 出到库的接受细胞(receiver cell)的过 程。 • 首先蔗糖从筛分子卸出,然后以短距运输途 径运到接受细胞,最后在接受细胞贮藏或代 谢。 • 韧皮部卸出的原则是阻止卸出的蔗糖被重新 装载。这样,卸出的蔗糖就不断地被移走, 促使韧皮部同化产物不断运输、不断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