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的鉴赏

合集下载

边塞诗词诗歌鉴赏5篇

边塞诗词诗歌鉴赏5篇

边塞诗词诗歌鉴赏5篇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边塞诗词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雁门太守行朝代:唐朝|作者: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屯田词朝代:唐朝|作者:戴叔伦春来耕田遍砂碛,老稚欣欣种禾麦。

麦苗见长天苦晴,土干确确锄不得。

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

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

十月移屯来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

驱牛驾车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冻死。

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

《屯田词》写边地屯田的人民在极艰苦的险恶的环境下从事劳动和不幸的遭遇,反映了农民无路可走的悲惨命运。

屯田是指政府利用军人、农民或商人垦种荒地,征取收成作为军饷。

本诗描述的是无田的农民应政府征召耕种屯田的情景。

前八句写农民屯田时的险恶环境和遭受旱、蝗等天灾,一年历尽辛苦,却仍是无衣无食,两手空空的农民眼望南天,凄然泪下如雨,不言中流露出他们的无限怨愤和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全诗语言朴实明快,对农民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的同情溢于言表。

蓟门行五首朝代:唐朝|作者:高适【其一】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其二】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鉴赏1. 引言边塞诗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一支,描绘了边塞风光和守卫边疆的英雄壮丽场景。

这些诗歌以其独特的情感、意象和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和边塞生活的深刻感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边塞诗进行鉴赏和解读。

2. 边塞诗的来源和特点边塞诗起源于中国古代边塞地区的军事和文化活动。

由于边塞地区往往处于战乱频发和政治动荡的环境中,边塞诗作品往往充满了壮丽的景色、悲壮的气氛和崇高的英雄主义情怀。

边塞诗的主题主要围绕着边塞风光、抗战壮丽场面、英雄人物、忠诚和牺牲等。

边塞诗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展示了边塞的壮丽风光:边塞诗描绘了辽阔的大漠、高耸的城墙、奔驰的战马等壮丽的自然景观,使人们不禁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和壮丽。

•强调了忠诚和英雄主义情怀:边塞诗常常表现出作者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保家卫国的英雄人物的崇敬。

这些诗作清晰地传递出边塞军人的正直、勇敢和英雄主义情怀。

•表现了人民的悲壮情怀:边塞诗作为一个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文学形式,不仅仅是战争的记录,更是战争中人们的悲壮情怀的抒发。

边塞诗作品中经常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家园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和对战争的无奈与悲凉。

3. 边塞诗的代表作3.1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名的边塞诗之一,作者王之涣是唐代的文学家。

诗中以壮丽的边塞景色展示了作者对祖国无限忠诚和壮丽的抱负。

3.2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家园的思念和对身处边塞的忠诚。

以悲壮的词句和深情的笔调描述了边塞地区的困境和民众的苦难。

4. 边塞诗的影响边塞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反映了边塞人民的英勇抗争和对祖国的深情厚意,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

此外,边塞诗还对中国近现代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边塞诗词的鉴赏5篇

边塞诗词的鉴赏5篇

边塞诗词的鉴赏5篇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

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沙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

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边塞诗词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碛中作朝代:唐朝|作者: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

此诗选取沙漠行军途中野营生活的一个剪影,以雄健的笔触,描述了驰骋塞外,随止随歇的军旅生活。

虽仅四句,却融汇了作者初赴边塞的新奇之感和远离家乡的思亲之情。

在对大漠的荒凉和行军的艰苦所作的描绘中,也显现出一种从军豪情。

全诗语言自然遒劲,意境雄浑壮阔,情景契合,别有神韵,充分显示出悲壮与凄清的综合美。

子夜秋歌朝代:唐朝|作者: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秋歌》是唐代李白的一首诗,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

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

情调用意,皆不脱边塞诗的风韵。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朝代:唐朝|作者: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

此诗是诗人为送两位被贬官的友人而作,寓有劝慰鼓励之意。

一诗同赠两人,内容铢两悉称。

诗除了首尾合起来总写外,中间两联双双分写,不偏祜。

颔联上句写巫峡风光,以古民谣典故来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峡中荒凉之地;下句写衡阳,暗示王少府去长沙,并希望他能多寄书函。

颈联上句写长沙青枫江的帆船,是再写王少府;下句写白帝城,远在古原始森林的巴东,是再写李少府。

双双交错进行,结构严密,情感交织。

边塞诗的鉴赏方法

边塞诗的鉴赏方法

边塞诗的鉴赏方法一、边塞诗是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二、边塞诗的特点:1、浓郁的汉代情结。

多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月亮称为汉月。

少数民族的称谓也沿用汉代的,交战对方——匈奴,对方将领——单于、左贤,称颂英雄时,常提到霍去病、李广、班超、马援。

三、鲜明的边地风貌:黄沙长云,冰川雪山,大漠,烽烟,长城,秋月,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地理区域:塞外、雁门、漠北、玉门关、黄河、轮台、龟兹。

异域风物:羌笛、胡琴、琵琶。

人物:戍卒、将帅、胡人。

用典:投笔从戎、长城、楼兰。

乐曲:《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刀。

四、景物特点:雄奇、奇丽、凄寒、辽阔、壮阔。

五、主题思想: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2、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感情。

(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3、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

4、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

5、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和反映边陲人民的民风民俗。

6、选材角度与表达情感:(1)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

(2)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

(3)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4)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精神上的痛苦。

六、感情特点:豪迈、豪情壮志、报国之志、杀敌雄心、昂扬向上。

七、常用手法:用典、夸张、比喻、渲染、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实”是指客观世界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闻得到)“虚”1、神仙鬼怪、梦境。

2、已逝之景之境(回忆)。

作者曾经经历过的后者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现在不在眼前。

3、未来之景的设想:现实生活中还没发生的,或者虽在当下发生,但不是作者亲眼所见的景象。

虚实结合的作用:1、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开拓诗歌意境。

2、与现实世界形成对比,突出中心。

边塞诗四首(边塞诗知识全面)

边塞诗四首(边塞诗知识全面)

浪漫主义:侧重表现理想的境界,注重主观情 感的抒发。它按照生活应有的样式或作家主观 情感逻辑去想像和创造理想境界,描写生活。 常用联想、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联想想象 :想象犹如天马行空, 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象征: 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比喻: 化平淡为神奇,深奥为浅显,抽象为具体, 使诗歌所描绘
1、抓住文中表现边塞风貌的词,分析本诗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光?
策马自沙漠, 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 白日黄云昏。
表现程度之深, 感慨之深
诗人骑马从塞外 千里迢迢赶到蓟 城,登上这座边 城的城墙。只见 边塞苦寒之地, 一片萧条,白日 当中,黯淡无光 的景象。
2、“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 诸将已承恩。”写诗人登城所见而引发诗人忧心 边事心情。有人认为这是批评“诸将”,而有人 认为是讽刺“朝廷” ,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 么? 这是讽刺朝廷。因为,诗人看到边塞之地如此萧条,民 不聊生,就为胡虏的反复叛乱而担忧。难道没有安定边 境的奏疏上陈吗?并不是,而是朝廷偏信某些无能将领, 让他们无功受赏,令有志之士扼腕长叹。运用暗示手法, 语含讽刺,表面写诸将,实际写玄宗偏听偏信。
的画面。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如何表现士卒 思亲之情?
黄昏独 上之情, 极缠绵 悱恻
缕缕笛声,无 限的思愁
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如泣如 诉,似征人的叹息,引起
万里相思之情。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曲笔:以 闺中之思 已衬出已 愁,更为
情深
写得虽是“边愁”, 但意境雄浑开阔,情 调激越悲凉,绝不只
可怜无定河②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乙诗:闺怨 Biblioteka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边塞诗鉴赏满分要点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鉴赏满分要点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鉴赏满分要点边塞诗鉴赏【导语】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1、概念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

如:柳中庸的《征人怨》、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等。

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翰、王维等。

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上》等都是唐代边塞诗杰作。

1、边塞风光——奇丽壮阔2、统治者------穷兵黩武3、家乡------思乡念亲4、将士------ 艰苦生活、报国豪情5、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雄壮豪迈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1、与战争有关地名: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受降城、边关、玉门关;胡、羌、羯、夷、单于、吐谷浑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明月、雪山、黑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1、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豪情。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的《从军行》等诗句直接抒发了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知识链接一、【边塞诗概述】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初盛唐边塞诗繁荣,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边塞诗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他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

二、【边塞诗常见术语等】意象:烽火、狼烟、画角、宝剑、马、铠甲等。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干戈、吴钩、鸣镝、矛、剑、戟、斧、钺、刀、铩地名和民族名: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碛qi、轮台、龟兹、夜郎;单于、吐(而谷5)浑出的)、胡、羌、羯、夷、楼兰、安西乐器或古曲:如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

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与“思长”谐音)之意。

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见。

”语义双关又埋怨杨柳尚未返青]、《落梅花》、《关山月》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三、【边塞诗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高中语文国学欣赏边塞诗的鉴赏与练习精品素材

高中语文国学欣赏边塞诗的鉴赏与练习精品素材

高中语文国学欣赏边塞诗的鉴赏与练习精品素材高中语文国学欣赏边塞诗的鉴赏与练习精品素材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又称为“高岑诗派〞.一、介绍边塞诗的主要特点1.边塞诗派举例: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归纳特征〔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家乡--———-思乡念亲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2〕风格——雄壮豪迈.〔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3、赏析方法〔1〕.词句分析法〔2〕.形象分析法4、常见意象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箫笛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5、主旨:①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②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奉献精神;③状写将士的乡愁、家中亲人〔妻子〕的离恨;④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⑤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⑥注意矛盾心情: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等的矛盾。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鉴赏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指反映边塞征战生活包 的诗作。 括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 边塞诗代表诗人: 边塞诗代表诗人: 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唐: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辛弃疾、陆游等 宋:辛弃疾、陆游等
小结: 小结:
景物的特点:雄奇、雄浑、 景物的特点:雄奇、雄浑、壮 奇伟、辽阔、 丽、奇伟、辽阔、广阔
内容情感:边塞风光( 内容情感:边塞风光(奇 丽壮阔)、 )、统治者的穷兵 丽壮阔)、统治者的穷兵 黩武、将士艰苦生活、 黩武、将士艰苦生活、昂扬 报国豪情、壮志难酬、 向上的报国豪情、壮志难酬、 将士思乡念亲等 将士思乡念亲等。
誓扫匈奴不顾身,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陇西行》 陈陶《 唐 陈陶 陇西行》 战士奋不顾身杀敌, 战士奋不顾身杀敌,后两句 夹杂了多少悲壮, 夹杂了多少悲壮,抒写征战 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 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唐·李益《从军北征》 唐 李益 从军北征》 李益《
(天气苦寒,不知何人吹起行 天气苦寒, 天气苦寒 路难, 路难,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 士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 士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 悲苦的思乡之情。 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朱门酒肉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 杜甫《 百字》 百字》) 富贵人家酒肉发臭, 富贵人家酒肉发臭,路旁却有 冻死的百姓, 冻死的百姓,通过对比表达了 诗人对统治者穷奢极欲的愤怒, 诗人对统治者穷奢极欲的愤怒, 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 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

边塞诗鉴赏要点及答题技巧

边塞诗鉴赏要点及答题技巧
品味边塞诗的语言
语言特点:简洁明快,质朴自然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
意象选择:边塞风光、战争场景、人物形象等Biblioteka 情感表达:豪放、激昂、悲壮等
02
边塞诗答题技巧
掌握常见题型
诗眼型:解释该词含义,分析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炼字的功夫。
语言特色型:分析语言特点,概括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
分析意境型:描绘画面,概括意境,分析作者情感。
边塞诗的语言特点:语言质朴自然,多用白描手法,注重形象刻画和意境创造。
边塞诗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包括对边塞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对战争的反思和反战情绪,以及对家园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边塞诗的情感:表达对边塞将士的赞美和敬仰,对边塞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对战争的反思和反战情绪,以及对家园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边塞诗的意象:常见的意象包括大漠、烽火、长城、黄沙、羌笛等,这些意象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展现出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
添加项标题
边塞诗的特点:语言质朴,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敬意和赞美。
添加项标题
边塞诗的创作背景:唐代国力强盛,边疆战事频繁,许多诗人投身军旅,创作了许多边塞诗。
添加项标题
边塞诗的意义:通过对边疆战士的赞美和敬仰,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添加项标题
把握边塞诗的情感
熟悉边塞诗的常见题材和表现手法
掌握边塞诗的常见意象和情感,以及如何通过意象分析情感
学会从诗歌中提炼答题模板,并不断练习巩固
强化实战训练
掌握边塞诗的常见意象和情感表达方式
练习不同类型的边塞诗答题技巧,如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
学会从诗歌中提取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鉴赏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如何理解首句中的“暗”和三句中的“穿”? 试解 说一、三句的具体意思。 • “暗”与“穿”都是“使动用法”。 “暗” 表现了战斗环境的险恶 ;“穿”表现了战斗的 持久、激烈,及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 • 第一句描写边塞山势险峻,环境险恶,隐含 杀机,预示将来激烈的战斗,渲染气氛;第三句 既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也赞扬
——穷兵黩武 将士 ——生活艰苦
统治者 (2)情感: 对家乡——思乡念亲; 对友人——惜别感伤; 报国豪情
壮别感奋
(3)风格——雄壮豪迈。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5)边塞诗中常见词语:
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碛西
轮台
龟兹
雪山孤城 箭飞马走
(2)第二句紧承上句,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
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战死者的同情
(3)后两句,由_________ 虚写 转入______ 实写 ,既含蓄
委婉地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侧 统治者的无能 面烘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了 英雄不能建功立业的无奈 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对边疆和平的向往 。
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中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 出大漠奇异风光──大漠上升腾起的燧烟是那么 的直,黄河中倒映着的落日是那么的圆,这简直 让诗人感到震惊,精神为之一振,前面的惆怅则 被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中,刹时一扫而光。抑 扬顿挫的手法很好地突出了大漠的壮丽、奇特和 诗人的激昂情绪。诗人通过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 绘,抒发了对为国御敌守边,立功绝域的将士们 崇敬之情,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王昌龄出塞原文及赏析

王昌龄出塞原文及赏析

王昌龄出塞原文及赏析《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组边塞诗。

第一首诗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慨叹边战不断以及国无良将,反映出人民要求平息边患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昌龄出塞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昌龄出塞原文及赏析篇1【作品介绍】《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

第一首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

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对《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

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第二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寥寥数笔,生动地描绘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

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原文】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1龙城飞将2在,不教3胡马4度5阴山6。

【注释】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

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

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边塞诗》

《边塞诗》

(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 •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四)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 豪情壮志。 •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李贺 •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岑参)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 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 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 美之情)
2、 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鉴赏:
什么是边塞诗的“边塞”? • 所谓边塞即边疆地区的要塞,与军事战争有
关的地方。 • 在我国的东部和南部,是蔚蓝色的的大海,
那里直到1840年才发生与异族的战争。 • 所以边塞诗里的边塞是指我国的西北部边疆。
边塞的特征:广袤无边、大漠、戈壁、荒无人烟、
狂风、沙尘、暴雪、酷寒……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岑参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指西域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柏霜台威: :指 指崔 执侍 法御 威严

边塞诗鉴赏课件

边塞诗鉴赏课件

边塞诗中的人物形象
总结词
边塞诗中的人物形象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描绘不同的人物形象,诗人表现出对英雄主义 和人性光辉的赞美。
详细描述
在边塞诗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形象包括英勇的将士、忠诚的朋友、思乡的士兵和边疆居民等。这些人 物形象不仅展示了战争中的人性光辉和英雄主义,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和平和家园的渴望。诗人通过 对这些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出对人性美好一面的赞美和对战争的反思。
王昌龄《出塞》
总结词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 悲愤和对和平的向往。
详细描述
王昌龄的《出塞》是一首描写边塞战争的诗歌,通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诗句,表达了诗 人对战争的悲愤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诗中还通过对 边塞士兵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无奈。
高适《燕歌行》
总结词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士兵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苦难和英勇,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 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详细描述
高适的《燕歌行》是一首描写边塞士兵的诗歌,通过“君不见沙场苦,至今犹忆 李将军”等诗句,展现了边塞士兵的苦难和英勇。同时,诗中还通过对战争的反 思和对和平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人性问题的深刻思考。
语言特色
边塞诗的语言特色在于简练明快、质朴自然,同时又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例如,“秦 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
修辞手法
边塞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这些手法能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例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黄河
的壮阔和豪迈。
谢谢聆听
03 边塞诗的艺术手法
象征与隐喻
象征
边塞诗中常常使用象征手法,通过具 体的事物或场景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或 情感。例如,以“大漠”象征战场, “烽火”象征战争,“归鸿”象征家 乡。

边塞诗的鉴赏方法

边塞诗的鉴赏方法

边塞诗的鉴赏方法边塞诗的创作在唐代达到顶盛,自成一家风格。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边塞诗:一、抓住边塞诗的意象,认识边塞诗。

识别边塞诗的身份并不难。

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范围狭窄,多是和边塞、战争有关。

比如:地域方面有关山、沙漠、黄河、关外、萧关、榆关、沙场、绝域等。

二、了解边塞诗的风格和代表诗人。

诗尽管短小,同样是寄寓情感的。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即为如此。

拿到边塞诗后,首先看一下作者,从而知人论世。

唐代是我国边塞诗创作最为繁荣的时代,作为边塞诗派而言。

当以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王翰等人为主体形成的一个创作群体最为著称。

因此,应当把他们作为重点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

了解这些诗人所处的时代,毕竟国力强弱不同,在对外战争中的胜负也不同,那么边塞诗的风格格调也不同。

边塞诗的格调大致分为二类:一类初唐时期:多昂扬奋发的格调。

二类为中唐前期:昂扬奋发尚有余响;三类为晚唐及中晚唐时期:只有对昔日感况的追慕以及凄凉现实的哀悼。

通过这些来了解边塞诗人的边塞诗的大致内容和意境风格。

三、总结边塞诗的内容,指导做题。

内容是诗的核心,掌握了核心内容,可以高屋建瓴地指导做题。

边塞诗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现列举如下: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如:李白《塞下曲六首》:“愿将腰剑,直为斩楼兰。

”以付介子的故事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

2、描绘戍守战斗场面。

描写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反战主题。

如:杜甫《兵车行》:“行人但云点行频” “边庭流血成海水”等句子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带来的痛苦。

3、描绘征人与亲人的离别情绪,表达思乡思亲的主题。

如: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借写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来表现征人思念亲人,怀念乡土的情感。

4、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和边塞人民的生活状况。

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从地域和季节的反羞揭示了边疆气候的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一),回答1—2题。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1、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 ,地点是 是 ,人物是 ,事件是
,具体时间 。
2、“无那金闺万里愁”,写的是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 这与戍卒思亲有什么关系?
1 、秋天 烽火城西 黄昏 戍卒 戍卒征战之余思亲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请你分析这首诗表达技巧方面的特色 1、通过写景来正衬戍将士孤寂艰苦的生活,反衬豪迈 之情 2、通过夸张来表现将士生活的艰苦以及昂扬的斗志 3、炼字的功力很雄厚,一个“穿”字内涵丰富:① 作战的频繁②战斗的激烈③生活的艰苦④士意志的 坚韧……
怨之情。而恶劣环境的描写对这种情感的表达有强烈的渲 染和烘托作用。
寒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连声边角起。千嶂里,长 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 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上片,写所见的有 、 、 、 ,写所闻的有

,展现了一幅
的战地风光画面。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将军征夫为什么通宵不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 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够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 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有人说,第四句虽豪迈,却反映出戍边将士们思归和厌战 的情绪:不把敌人消灭终究回不了家。你怎么看?
不准确。应是表现戍守边关的将士杀敌卫国的坚定意志和 战斗到底的豪情壮志。
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词,回答有关问题。
寒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连声 边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 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 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用壮景衬壮情
李益的《塞下曲》
2、用夸张修辞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3、用对比凸显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4、用典故表意 王之涣的《凉州词》
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多种手法结合起来使用的情况比较多。
边塞诗的常见意象有: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 矛、剑、戟、斧、钺、刀、铩、箫笛
2 、作者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 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 征人和思妇的感情交融在一起,更突出戍卒思亲的深挚感情。
燕歌行 高适
这首诗歌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对抒发情感 有哪些帮助?试作简要分析。
一个“异”字,一个“寒”字,一个“孤”字写尽了塞 外环境的寒冷荒凉单调,只有“长烟”“落日”和号角声。 而戍边将士长年累月戍守在这里,从将军的白发上可知, 从征夫的泪水里更可知道他们几乎不可能还家:千万里的
路途,关键是“燕然未勒”。这里有长年戍守边塞的埋
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为作结,寓情于景;创造 意境,余味无限。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是借用了西汉傅子介的故事。楼兰,汉代西域国名,汉武帝 通西域,使者经此地至大宛等国,由于楼兰王贪图财物,屡次杀害 使者,西汉元凤四年,傅子介受霍光派遣,计斩楼兰王,为国除害 立功。
复习目标
1、温习几个边塞诗人的名字以及他们 的代表作品
2、了解边塞诗的常见题材范围以及要 抒发的情感
3、能分析边塞诗常用的某些表达技巧
边塞诗抒发的情感
对朝廷或无能将领的气愤和失望之情
1、怨情
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难以回家与亲 人团圆的凄凉孤苦之情
对频繁戍边频繁战争的厌恶之情
对戍守将士戍边生活的同情之情(诗人角度)
2、豪情
保家卫国,英勇杀敌的豪情壮志 不畏恶劣环境的献身精神
对戍边将士勇武之气的歌颂之情(诗人角度)
一言以蔽之:以边塞景象和征人生活为题材,抒发他们的 怨情或豪情的诗就是边塞诗。
边塞诗抒发情感常运用的表达技巧
用哀景正衬怨情
1、用景物衬托 范仲淹的《渔家傲》
用哀景反衬高昂的士气
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发为之白?他们为什么会落泪?
1、所见:千嶂、孤城、长烟、落日 ;所闻:边声、号角声 ;充满 肃杀之气
2、 很明显,是“燕然未勒归无计”造成的。战争没有取得胜利, 还乡之计无从谈起,然而要取得胜利,又谈何容易!羌笛声更增加 了凄清之感。征夫和将军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既希望取得伟大胜 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妻儿,魂牵梦绕。爱 国激情,思乡之情,兼而有之,构成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这首诗抒发了征人对边塞恶劣环境的厌恶、对 频繁戍边调动的埋怨之情。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①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一、二句的景象:
寒冷刺骨的西北风呼啸着,海边的泥土都抵抗不住而 裂开,梧桐树的叶子早已落光,树枝都吹断了。
②这首诗要抒发什么情感? 通过对边地恶劣环境及将士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的 将士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以及诗人对他们大无畏精神的 赞颂之情。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
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②写了征人 的戍边生活。
16.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悲悯之情。 这首诗抒发了征人怎样的情感?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 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
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 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 走,
江苏高考试卷 16.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