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电子、通信、计算机应用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适合从事现代电子、通信、仪器仪表、家电、计算机应用、控制、网络通信等众多相关领域和行业的生产、管理、开发、研制、经营和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数学、物理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量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相关的信息电子实验技术等方面的严格训练;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手段;具备现代电子信息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测试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本学科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

2.系统掌握现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的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在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可运用计算机做辅助分析、辅助设计、能分析和设计智能化的产品。

5.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现代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概率与数理统计、工程数学?(复变函数)。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四年制本科。

学生毕业应达到最低总学分为160学分。

其中综合教育平台55学分,文理基础平台(数理模块)21学分,专业课平台84学分。

理学学士项教学生产劳动机动假共备目学军事训练教育实专业实毕业论期时间期计注上课考试社会调查习习文迟入学不足 1 16 1.5 一 4 1 10 52 学时自加补 2 18 1.53 18 1.5 二 2 1 10 524 18 1.55 18 1.5 三 2 1 10 526 18 1.57 18 1.5四 2 3 10 528 10 6共计 126 11.5 8 10 6 10 6 40 208总学时课程公共核心课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通识课类别公共专业合计学时数 1000 576 324 459 324 450 1000 2133 3133% 31.92 18.38 10.34 14.65 10.34 14.36 34.43 65.57 100 学分数 55.5 28 17 22 17 21 55.5 105 160.5 学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公共课 14 178+2 12 2 2 2 通识课 14 11 专业课 5 16 14 22 17 19 周学时 28 33 26 26 2419 21(一) 综合教育平台(55学分)1、公共教育模块(47学分)课考核课程开设总学时备程方式开设周开设课程名称学分类学时学期合课堂研讨与考考编号注别计教学实践试查 091930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48 48 3 1 3 ?091810 形势与政策? 16 1 1 0.5采取专题辅091811 形势与政策? 16 1 2 0.5导,电视讲091812 形势与政策? 16 1 3 0.5 ? 座等形式,091813 形势与政策? 16 1 4 0.5 学校统每学期开设一安排 091814 形势与政策? 16 1 5 0.5 ? 16周,不计091815 形势与政策? 16 1 6 0.5 学时,四年091816 形势与政策? 16 1 7 0.5 ? 均开设。

华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培养计划

华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培养计划

华师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培养方案Teaching/Training Plan by the School of Phys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一、培养目标总体目标:培养从事中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信息专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专业人才以及将电子信息学科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

目标1: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

目标2: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科学训练、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目标3:培养具有适应在大中专或职业学校从事电子信息、物理、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人才。

Training TargetsGeneral objectives: Students should be professionals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ducation,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basic education of the middle schools and the medium occupation schools as well as professionals of apply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 various fields.Objective 1: Students shall have high cultural quality, professionalism,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ability of self-learning.Objective 2: Students shall lay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have broa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good engineering training,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Objective 3: Students shall cope well with the teaching courses 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physics、general technology、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work in colleges or occupation schools, as well as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二、培养要求总体要求: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训练,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自主学习、知识更新的能力和教学能力。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规格培养目标:培养爱国进取、创新思辨、具有扎实的数理、计算机及外语基础,具备电子信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无线电物理与微波、毫米波技术相结合工程能力,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具有创业和竞争意识,具有国际视野和团队精神,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行业骨干和引领者。

培养规格:在学习的奠基阶段,强调打好数理、计算机及外语基础;在积累成长阶段分别针对专业学术型、工程实践型和就业创业型的学生进行电子信息基本知识和技能,无线电物理与微波、毫米波技术等方面初步分类培养;在能力强化阶段进一步加强训练并对下一阶段做好准备。

二、基本要求(一)知识结构要求系统掌握数学、物理学与电子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无线电物理和微波、毫米波技术相结合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技术。

(二)能力结构要求了解无线电物理方面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状态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具备一定的产品设计、实验结果分析、论文撰写、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将物理信息、电子信息、计算机、单片机等相结合的综合设计和开发应用能力;具有解决无线电物理和微波技术相结合的工程能力。

(三)素质结构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有艰苦奋斗、用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和事业心。

具有“爱国、知礼、诚信”的道德品质和“阳光、进取”的健全人格。

具有同电子信息领域“创造、创业、引领”能力。

包括灵活应用电子信息理论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和实践动手的能力,创新思维、创新工程实践能力以及独特的科学追求视野。

三、学制与学位1. 基本学制:四年2. 学位:理学学士四、专业方向与业务能力(一)专业方向理工结合,发挥学校电子、学院无线电物理与微波、毫米波技术优势,培养物理学、无线电物理与射频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应用人才,形成无线电物理和微波、毫米波两个专业方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1.专业概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涉及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多学科交叉领域专业。

它研究和应用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实施的能力。

2.专业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理论基础;(2)培养学生具备电子信息系统的实际开发和应用能力;(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研与创新能力;(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专业课程设置(1)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等;(2)通信技术基础:包括通信系统原理、通信信号处理、调制与解调技术、电磁波传播与天线等;(3)计算机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原理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编程语言与算法设计等;(4)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等;(5)综合实践课程:包括电子实验、通信实验、计算机实验、实践教学等。

4.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教学:通过电子实验、通信实验、计算机实验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2)课程设计:通过开展课程设计活动,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并加以实施;(3)实习实训:通过实习实训活动,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掌握实际工作技能;(4)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

5.职业发展与就业方向(1)研发工程师: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新产品的研发与设计工作;(2)系统工程师:负责电子信息系统的集成与调试工作;(3)维护工程师:负责电子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工作;(4)项目经理:负责电子信息项目的组织与管理工作;(5)销售工程师:负责电子信息产品的销售与售后服务工作。

总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光电子技术方向)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光电子技术方向)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光电子技术方向)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内宽厚的数理基础、系统掌握光电子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理论基础、实验技能和专业知识,初步受到严格的科学研究训练,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和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光电子技术与光电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科学研究、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科技开发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1)知识结构要求:1)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良好的人文社科基础;2)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系统地掌握光电子技术和光电信息技术领域必需的、较宽的基础理论;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实验理论、计算机辅助计算与设计理论;具备科技创新和工程应用的基本知识;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与专业有关的外文书刊和文献资料;4)较深入地了解其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修完185学分。

(2)能力结构要求: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自学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等)、应用知识的能力(包括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听说读写等外语应用能力等)、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等)及交流能力(包括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

(3)素质结构要求:具备热爱祖国的基本素质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素质、工程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光电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光电子技术与光电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设计、制造、开发及管理工作。

1.专业技术知识具有从事光电子技术相关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电子技术应用知识以及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光电子技术与光电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设计、制造、开发及管理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应用科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该专业的培养目标。

为了满足社会对该领域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涉及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论基础。

因此,培养方案应该设置相应的数学和理论课程,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其次,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此,培养方案应该设置实验课程和实习环节,提供实际操作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跨学科合作能力。

为此,培养方案应该设置科研训练和团队合作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竞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培养方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需要具备丰富的实际应用经验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为此,培养方案应该设置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只有综合发展,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714T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1.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通信、电子测量仪器、电子计算机、电子专用设备、电子元器件、广播电视和视听设备等行业,针对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产品开发设计、设备生产与维护应用、技术管理等岗位,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从事本专业的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电子信息系统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场工程师)。

2.基本规格(1)知识要求①基础知识:具有较扎实的工科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知识。

②核心知识:掌握电路与电子技术、信号系统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电磁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相关的工程基础知识。

③相关知识: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具备经济和企业管理等基本知识;了解专业常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2)能力要求①基础能力:较强的中文表达、交流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与交流能力;具有一定的科技文献检索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②核心能力:具有较强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软件编程能力和硬件应用能力;具有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设备的能力。

③相关能力: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具有不断探索,与时俱进,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对外交流能力,能进行有效的工程技术沟通、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3)素质要求①基础素质: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修养、品行和职业道德;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团结友爱、乐于奉献的人文情怀,较强的法制观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规划方案.docx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规划方案.docx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授予学位专业名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0714T)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了解水利水电方面与电子信息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够在电子系统设计、电子器件开发与应用、光电检测技术等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技术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能够服务水利水电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 5 年左右应达到以下目标:1.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电子系统设计和产品研发中综合考虑法律、环境、社会、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2.能够综合运用工程数理基础知识和电子信息领域的专业知识,解决电子电路设计与应用、信号分析与处理、集成电路设计与开发等方面复杂工程问题,达到工程师水平,或者能够在与电子技术、信息工程或相关专业领域接受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成为相应领域的研究人员或技术骨干;3.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组织管理和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组织中小型项目的实施,独立领导团队进行产品设计和制作任务。

4.具有在工程实践中自我学习、不断提升和拓展自己专业技术水平的能力。

三、培养(毕业)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电子电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电子信息方面的基本工程训练,在集成电路设计和信息检测方面有一定专长,具备较好的应用实践和技术研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3.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具备设计与实施电子信息技术方面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了解与电子信息领域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电子信息技术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5.了解和跟踪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修满至少195学分方可毕业。

三、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感测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光电信息处理、弱信号检测、数字图像处理、数据结构、智能仪器、现代信息检测与处理实验技术、软件工程五、学制与学位学制:基本学制修业年限为4年,采取弹性学制,可在3~6年获得全部学分,完成学业。

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六、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七、教学进程安排附表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历附表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附表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附表四、双语教学、计算机教学课程安排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历符号说明:⊙军训及入学教育·理论教学:考试= 假期○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验、计算机实践+ 金工实习△公益劳动/ 学年论文廿社会实践(调查)▲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毕业教育×机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45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6双语教学、计算机教学课程安排表教学副院长:段锦负责人:孙俊喜校对人:段锦7。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爱国进取、创新思辨、团队协作,厚基础、宽口径、精术业、通工程,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身心健康,具有国际视野和团队精神,成为复杂环境电波传播、电磁兼容和信息感知、测量、控制与处理等领域的“专业学术型”创新人才,能够在物理学及其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通过3-5年实际工作的锻炼,期望达到如下目标:(1)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水准和敬业精神,有意愿和能力服务国家和社会;(2)能够独立承担复杂环境电波传播、信息感知等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和测试等工作;(3)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成为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和业务骨干;(4)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作为初级领导或者重要成员有效地发挥作用;(5)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学习途径更新电子信息方面的核心知识和能力,部分毕业生通过研究生教育能够开展横跨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

二、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无线电物理与微波、毫米波技术及相关电子信息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在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中加以利用。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无线电物理与微波、毫米波和信息感知、测量、控制与处理等复杂科学和技术问题。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具有针对无线电物理与微波、毫米波技术和信息感知、测量、控制与处理等领域中的基础科学、复杂系统、工程应用的设计、分析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4)创新研究:具有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创新设计和实施无线电物理与微波、毫米波技术领域实验的能力,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实现学术研究能力提升。

电子信息科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本科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计划中,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目标1.掌握基础知识: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了解专业前沿动态和技术趋势。

2.发展综合能力:毕业生应具备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实践和实习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培养计划1.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电子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

2.专业拓展课程:包括通信原理、微电子学、分布式计算、嵌入式系统设计等。

3.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实习课程和毕业设计。

实验课程通过实践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习课程通过实际工作的实践,使学生对工作环境有真实的认识。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和完成一个电子信息科与技术相关的项目。

4.学科交叉选修:鼓励学生在培养计划中选择与电子信息科与技术相关的学科进行交叉学习,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

5.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创新项目和创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

三、培养模式1.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实践环节:重视实践教学,建立实验中心和实习基地,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指导,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科交叉:鼓励学生选择与电子信息科与技术相关的学科进行交叉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交叉能力。

4.导师制度:建立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评价标准1.综合考核: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和实验报告等进行学业评估,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基本信息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名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36 专业管理学院:工程学院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电子信息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电子信息科学的前沿动态,掌握电子信息科学方向的科研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电子信息科学以及相关学科领域内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一)政治思想和道德品德要求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有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工作适应性,责任心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专业基本要求掌握电子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电子信息科学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以及该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新兴成果;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具有相关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的系统知识,较好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辅修其他专业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综合素质要求具有较好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使用计算机解决文字处理、信息管理等常见的问题,能够阅读本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定的军事、体育、卫生、健康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正确的劳动观。

四、修读年限要求实行弹性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在校学习年限为3-6年。

五、学分要求最低毕业总学分:160学分。

其中通识教育必修30.0学分,通识教育选修19.0学分;学科基础必修29.0学分,学科基础选修15.0学分;专业教育必修24.0学分,专业方向0.0学分,专业教育选修21.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2.0学分。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模式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理、计算机及外语基础,具备电子信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级专门技术型人才。

培养模式:本专业为理工结合专业,以无线电物理、无线电电子学和光信息技术为主线,按照理论基础扎实、具备知识创新的素质、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培养电子信息科学、光电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按照4年制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一二年级主要安排基础课程,三四年级主要安排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具备不断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意识和能力;2.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比较强的逻辑及形象思维能力,对问题的总体把握和归纳能力,实验动手和设计能力;3.对电子信息科学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有一般的了解,对高技术领域如电波传播、微波遥感技术、光电子技术、材料科学等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4.具有一定的编程、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科学及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文献检索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四、专业方向与业务能力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通过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学生应具备本学科及跨学科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专业方向:主要围绕无线电物理、无线电电子学、光学、电磁学等领域方向进行培养,侧重于光、电、通信,微波技术,电波传播等技术。

业务能力:本专业为理科专业,主要培养学生从事无线电物理、无线电电子学、光、电通信,电波传播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能力。

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可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3.具有解决物理学中电子技术应用和电子学中有关物理学问题的能力;4.了解有关微波(光)通信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子技术等学科的基本知识。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向)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向)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向)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无线通信技术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适应我国科学和经济发展需要、面向未来、掌握电子信息高科技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卓越工程师人才。

2、培养要求(1)知识结构要求要求系统地掌握自然科学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辅助计算与设计、科研以及应用开发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熟练阅读与专业有关的外文书刊和文献资料,有听、说、读、写、译的初步能力;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具有相关的技术经济和工程管理知识以及一定的社会人文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备承担企业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和维护等工作的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1、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具有从事电子信息领域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一定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能使用电子信息领域相关工具与技术,并了解本学科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

1.1基础科学知识1.1.1 数学基础具有系统的数学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和数理统计、数学物理方法、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课程。

掌握数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概念清晰,推导演算熟练。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能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电磁场相关问题数学建模。

1.1.2自然科学基础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部门:电气工程学院部门负责人:凌有铸专业负责人:韩超审核:陶庭先校长:刘宁制订日期:2016年 3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人文修养和科学素养,具有扎实且全面的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较强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践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好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质,能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上述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六项:1、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人文修养和科学素养。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

3、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践能力。

4、具有较好的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

5、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

6、能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

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专业所需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

必须达到本专业规定的总学分要求和各类学分要求。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重要健康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5、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基础,具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掌握电路与电子学领域、信号系统与控制知识领域、计算机知识领域、电磁场领域的基本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非师范)
本专业在计算机、数学、物理、模拟和数字电路等方面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信息与通信、嵌入式系统、电磁场理论、微机接口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在信息、通信、微电子等专业方向为学生准备了多层次的专业技术课程。

主要专业课有: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与通信、天线与无线电波传播、计算机网络、微波通信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以及电子工程与计算机软硬件课程。

毕业生可进入本院或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生部继续深造,也可直接进入高新技术企业、高等学府、研究院所、政府部门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历届毕业生的工作去向包括: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研究所、外资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大中院校等,就业率高,待遇好。

10000001 C语言及程序设计《Programming in C》
10000002 大学物理学《University Physics》
10000003 数字逻辑电路《Digital Logic Circuits》
10000004 数字逻辑实验《Experienent of Digital Logic》
10000005 电路分析《Circuit Analysis》
10000006 模拟电子电路《Analog Electronic Circuit》
10000007 电子线路实验《Experiment of Electronic Circuit》
10000008 微处理器原理及应用《Microprocessor Principle & Application》
10000009 微机实验《Microprocessor Experiments》
10000010 电磁场与电磁波《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
10000011 信号与线性系统《Signal and Linear Systems》
10000012 微波工程基础《Microwave Engineering Basis》
10000013 微波工程及实验(Microwave Engineering and Experiment)
10000014 视频技术《Video Technology》
10000015 技术制图《Technical Drawings》
10000016 锁相技术与频率合成技术《PLL Technology & Frequency Synthesge Technology》10000017 近代无线电实验《Experiment of Modern Radio》
10000018 通信原理《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10000019 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10000024 通信电路实验《Communication Experiment and Electronic—system Experiment》10000025 计算机网络技术《Computer Networks Technolohy》
10000026 软件工程基础《Software Engineering Basis》
10000027 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
10000029 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
10000032 专业英语《Specialized English》
10000044 电信网络技术
10000045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Multimedi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10000046 概率统计《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10000047 高等数学
10000048 工程制图
10000050 传感器基础
10000051 光纤通信
10000052 计算机网络通信
10000053 可编程逻辑
10000054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
10000055 射频通信电路与系统《RF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System 》10000056 数据通信《Data Communication》
10000058 通信工程导论
10000059 通信新技术讲座
10000060 通信专业实验《Communication Specialty Experiment》
10000061 网络安全技术
10000062 网络程序设计
10000065 卫星通信《Communication By Satellite〉
10000066 无线通信
10000069 线性代数
10000070 信号与系统《Signals and Systems》
10000071 信息安全技术
10000072 信息论基础与编码原理
10000073 移动通信
10000074 专业英语
10000081 图像通信(Image Communi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