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节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问题的来源,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思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问题想起,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问题的来源,认识到解决问题可以从问题想起。

2.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能运用该策略解决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及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问题的来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从问题想起,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生活实例和问题。

2.学具:准备相关学具,方便学生操作和思考。

3.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问题,让学生尝试从问题想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突破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解决一些类似的问题,加深对从问题想起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进行解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问题想起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问题想起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学目标:1、重视学生对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的分析。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并能有条理地叙述思维过程。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4、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从问题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理清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

小朋友们,前不久,我们学校同学参加了韵律操表演,这激动人心的一刻还深深的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

(课件出示表演中的各种图片)。

当时老师给同学们买了一些漂亮的书包和帽子。

今天同学们都来做一回小主人,一起到体育用品店去看看。

1、出示信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可能回答衣服130元,鞋子108元。

电脑出示:一套衣服的价格一双鞋子的价格提问: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1:衣服和鞋子一共多少钱?衣服比鞋子贵了多少钱?提问:要求衣服和鞋子一共多少钱,你可以用到哪个数量关系?(板书贴:数量关系)引导:衣服的价格加上鞋子的价格等于一共的价格电脑出示:一套衣服的价格一双鞋子的价格= 一共的价格提问:谁来列算式?学生列式。

提问:要求衣服比鞋子贵了多少钱,又要运用哪个数量关系呢?引导:衣服的价格减去鞋子的价格等于衣服比鞋子贵的价格。

电脑出示:衣服的价格—鞋子的价格=衣服比鞋子贵的价格。

提问:谁来列式计算?学生列式。

小结:刚才看来要解决不同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数量关系。

2、(增加条件)出示信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谈话:如果有两套不同的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这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请同桌一个人提问,一个人说说数量关系。

学生回答小结:课件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3、(再增加条件)出示信息,引导学生思考。

谈话:体育用品店可不止这么多商品,瞧,现在给你这么多信息,你觉得可以提的问题多么?为什么?生:因为条件很多,或者信息很多。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教研组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教研组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教研组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问题出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从问题出发的策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策略性,对于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从问题出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问题出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从问题出发的策略。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相关问题案例。

3.小组合作所需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从问题出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题: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10个苹果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从问题出发的策略。

练习题:小华有8个橙子,他想把这8个橙子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橙子?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从问题出发的策略。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组类似的问题,进一步巩固从问题出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问题:小红有12个糖果,她想把这些糖果分给她的6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个稍复杂的问题,运用从问题出发的策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1课时 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一)+习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1课时 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一)+习题

从所求问题想起(两步计算应用题)SJ 三年级下册三解决问题的策略你现在有100元,你能买几桶油,还剩多少钱?课后作业探索新知当堂检测课堂小结用从问题开始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1课堂探究点2课时流程1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148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130元85元16元108元24元探究点用从问题开始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你怎样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

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

1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剩下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可以先算用去多少元。

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要用多少元。

148元130元85元16元108元24元1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1)一共用去多少元?(2)剩下多少元?130+85=215(元)300-215=85(元)答:最多剩下元。

85148元130元85元16元108元24元1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24×3=72(元)100-72=28(元)答:最少找回28元。

148元130元85元16元108元24元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1.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1)桃树有52棵,梨树有3行。

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数量关系式: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桃树比梨树多的棵数。

缺少的条件:梨树每行的棵数小试牛刀(教材P28想想做做)1.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2)学校买了18袋乒乓球和9个篮球。

(新苏教版三下)三年级科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新苏教版三下)三年级科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新苏教版三下)三年级科学(解决问题的策
略)
引言
科学是一门探究自然现象的学科,而解决问题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因此,学会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
1. 观察法:通过观察问题现象,发现问题隐含的规律和现象。

解决问题需要加强观察惯,多方位观察问题,对问题采取不同角度的观察方法,如借助仪器、图表等。

2. 分类法:通过将事物分门别类,梳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事物本质。

因此,学生需要了解科学中的基本分类方法,运用分类法分析问题。

3. 比较法:通过将同类型事物进行比较,了解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学生需要有比较的思维惯。

4. 实验法:通过科学实验来探究问题,验证假设,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

因此,学生需要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要素和方法,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5. 论证法:通过逻辑推理,建立假设和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能够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结论
学生应该按照科学探究的规律,掌握科学的基本方法,系统地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不断实践,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深刻理解,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章《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章《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章《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章《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讲述了简单的一步和两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理解问题的基本要素,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如何检验解答的正确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存在着直接列式解答的倾向,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问题的基本要素,能够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检验解答的正确性,提高解答问题的准确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如何检验解答的正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的解决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问题的解决策略。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作为学生练习的素材。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妈妈买了一些苹果和香蕉,一共花了20元,苹果每千克5元,香蕉每千克3元,问妈妈买了多少千克的苹果,多少千克的香蕉?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尝试解答问题。

在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解决策略,如:先算出苹果和香蕉的单价之和,再用总价除以单价之和,得出苹果和香蕉的千克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问题出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从问题出发的含义,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不会分析问题、不会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从问题出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问题出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的素材。

3.学具:准备一些数学学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呈现的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课时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和策略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前两个学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对数学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因此,在这一节课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逐步学会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从问题出发,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和策略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问题出发,学会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2.教学难点: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我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分析问题。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巩固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2.学会从问题中提取有用信息;3.学会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4.能够使用几何图形解决问题;5.能够使用图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2.学会从问题中提取有用信息;3.学会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教学难点1.能够使用几何图形解决问题;2.能够使用图表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笔等;2.学生准备数学书、尺子、铅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1.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询问学生平时在生活中是如何解决问题的,鼓励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思考,积极发言。

新课讲解1.讲解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2.从实际例子入手,以“小明想买一个正方形的玻璃镜框挂在墙上,但是他不知道怎么选择,他该怎样做?”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这个问题,提取有用信息(正方形),并进行分类思考(大小、价格、质量等方面)。

3.引导学生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更多更小的问题,例如:将“在正方形玻璃镜框中放一张图片,小明该选择多大的框架?”分解为“图片大小”、“框架边长”、“硬纸板大小”、“是否留白边”等问题。

4.引导学生使用几何图形解决问题,例如:“小明想在一张A4纸上画一个正方形,请问边长是多少?”5.引导学生使用图表解决问题,例如:一张表格里记录了小华每周的作息时间表,学生需要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填写出周一到周日KTV娱乐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

小结1.简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鼓励学生总结记忆,在生活中多加应用。

教学后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怎么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本质以及解决它。

老师在上课时要借助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提取有用的信息,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本质,并指导学生如何分解一个大问题为小问题,最后通过几何和图表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问题解决 第1课时 问题解决(一)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问题解决 第1课时 问题解决(一)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问题解决第1课时问题解决(一)西师大版教学目标•了解问题解决中的基本概念;•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问题解决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教学准备教师:黑板,粉笔,教材,复印件。

学生:课本、笔、本子。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知1.复习请同学们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了解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何解决问题呢?2.引入通过呈现一组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问题解决。

例如:张三的数学分数一直不太理想,如何才能提高数学成绩?二、问题解决的方法1.分析问题,明确目标和条件通过问问题,梳理出问题的关键点,明确目标和条件。

例如:提高数学成绩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需要多做哪些题目?2.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通过查找资料、借鉴思路,列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例如:可以向老师请教如何学好数学,或者多参加数学比赛锻炼自己的能力。

3.实际操作,评估效果通过实际操作,验证解决问题方法的有效性,评估效果。

例如:多练习数学题目,定期检查成绩提升情况。

三、课堂练习和反思1.练习请同学们以生活中的其他实例为例,完成问题解决方法的学习笔记。

2.反思请同学们回顾本堂课学习的内容,思考问题解决对于生活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过程中的注意点1.确认学生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否正确;2.强调问题解决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课后作业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笔记,根据课堂练习回答问题。

总结与反思本节课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课堂练习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达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目的。

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 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1)

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 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1)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材第29~30页。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 会用画线段图描述已知条件和问题,通过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4.通过读题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在解答问题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交流中培养倾听与表达的习惯。

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课件,投影仪。

上节课我们在购物中学习了用分析法的策略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利用这一策略能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解题更快捷。

这节课我们还是在购物中学习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出示教材第29页购物情境)老师:通过看图可知,一条裤子48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

你还能得出哪些信息呢?老师:通过分析上面的信息,你知道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更直观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画线段图法。

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就画一条长是上面线段3倍长的线段表示上衣的价格。

学生:上衣的价格不知道,要先求出上衣的价格。

我们可以列式为48×3=144(元)。

学生:用一件上衣的价格加上一条裤子的价格就是一套衣服的钱。

老师:怎么列式呢?学生:144+48=192(元)。

老师:这样分步算是一种很清晰的计算方法,你还能想出其他解题方法吗?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想法。

学生汇报:通过看线段图我们可以发现表示上衣价格的线段是表示裤子价格线段的3倍,(3+1)就表示一套衣服是裤子价格的4倍,所以一套衣服的价格就是48×4=192(元)。

老师:(首先要表扬该学生的思维方式)这就是我们要强调的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优点——能更加清晰地看出数量之间的关系,一套衣服的价格是一条裤子价格的4倍,这样我们又发现了一层新的数量关系。

那么,再进一步思考“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应该怎样解答呢?”学生甲:可以先算出一件上衣的价格是48×3=144(元),再用一件上衣的价格减去一条裤子的价格就是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的钱。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同步练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同步练习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每个小组有4人在做纸花,平均每人能做5朵,三三班共有12个小组。

以下问题不能根据题中条件解决的是()A.三三班共有多少人?B.一共做了多少朵纸花?C.每个小组做了多少朵纸花?D.三年级做了多少朵纸花?2.一只青蛙一天大约吃40只左右害虫,一只青蛙5天最多吃( )条害虫。

A.38×5B.39×5C.40×5D.45×53.每只小蚂蚁一天爬行10米,小蚂蚁要从家爬到池塘边200米,最多需要()天。

A.10B.20C.30D.404.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从题中的条件出发思考,还可以从()入手。

A 数字B 问题C 标点5.100元买笔记本,有一种时3元,有一种时2元,请问用100元买30个笔记本,最多还剩多少元?()A 50B 10C 40D 60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30分)6.刘老师买了100个水果发给30个小朋友们,如果每个小朋友发3个,最少还剩()个。

如果每个小朋友发2个,最多还剩()个。

7.小红从家到学校每分钟步行71米,小红家离学校有多少米?补充条件:。

8.小玉送给张老师37张邮票,又送给王老师56张邮票。

提问题:?9.李老师每小时批改13本作业,请问李老师从8:00-12:00一共可以批改多少本作业本?10.张阿姨带了100元去市场买土豆,已知每千克土豆4元,张阿姨最多可以买()千克土豆。

三、解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1.王叔叔把自己家的100千克新品种青菜送给5个幼儿园,第一种方案是每个幼儿园送18千克,第二种方案是每个幼儿园送16千克,请问那种方案最后剩的青菜最少?12.李大爷原来有120千克大米,他想每天吃2千克,那么30天后还剩多少千克?如果每天吃3千克,30天后还剩多少千克?那种方案最后剩的大米最多?参考答案1.D【解析】此题考查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根据条件提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三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__从问题想起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三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__从问题想起教案苏教版

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材第27~29页的内容。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有序、有层次的思维能力。

3.体验用数学思维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领悟和理解从问题想起的策略。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运动服饰商店购物吗?出示商店购物情境图,提问:如果你有50元,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元?让学生观察画面,思考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启发引导。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1情境图。

师:小明和爸爸今天也到商场购物,他们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他们可以买什么呢?利用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运动服饰和运动鞋的场景中,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师:小明和爸爸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可能花多少元?学生计算,并说出多种可能,教师相应板书。

师: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因为选择不同,有多种选法。

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

师:小明和爸爸带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学生分小组讨论:最多剩下多少元?再指名汇报。

师小结: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

师: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剩下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可以先算用去多少元。

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最低的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用多少元.师: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学生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一共用去多少元?130+85=215(元)剩下多少元?300-215=85(元)2.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学生汇报交流。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个性化教案补充条件1.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式。

2.补充所缺条件3.列式求解4.拓展问题并解决线段图1.先看题中涉及哪几个量2.再看每个数据代表的含义3.根据题目意思列关系式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1.先理清谁少?谁多?2.先画一条线段表示一倍量,再画相同长度的几条线段表示几倍量3.多:往外画实线少:往里画虚线4.在对应线段上标上对应的数量最多最少注:用的多剩的少,用的少剩的多年龄问题注:不管隔多少年,两者年龄差不变考点1:补充条件先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式,再找出所缺条件并补上,最后解决问题。

1.丫丫去看望奶奶,买了4盒鸡蛋,每盒15枚。

鸡蛋比鸭蛋少几枚?数量关系式补充条件列式2.湖边有3排柳树和13棵杨树。

杨树和柳树一共有多少棵?数量关系式补充条件列式3.大皮球48个,小皮球有3箱。

小皮球比大皮球多多少个?数量关系式补充条件列式4.看图解决问题补充条件问题(一) 列式问题(二)杨树和柳树一共有多少棵?列式考点2:写数量关系式1.玩具厂男职工有32人,女职工分成4个小组,每组有18人。

(1)男、女职工一共有多少人?(2)男职工比女职工少多少人?2.用8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328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04只。

(1)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鸡?(2)这一天一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鸡?(3)还剩下多少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考点3:看图列式并解答2、欧尚超市停车场有面包车12辆,小轿车的辆数是面包车的辆数的5倍,停车场里的面包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辆?(先补全线段图,再解答)3、欧尚超市停车场有面包车12辆,小轿车的辆数比面包车辆数的5倍少3辆,停车场里的面包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辆?(先补全线段图,再解答)4、欧尚超市停车场有面包车12辆,小轿车的辆数比面包车辆数的5倍多3辆,停车场里的面包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辆?(先补全线段图,再解答)考点4:最多,最少1.阿姨带500元到超市购买奶粉。

奶粉有单价58元的,78元的,98元的。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策略。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推理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的积极态度,勇于尝试,不怕困难。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从问题出发的策略教学内容:1. 让学生理解从问题出发的策略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从问题出发。

2.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从问题出发的策略的优势。

3. 引导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 讲解:讲解从问题出发的策略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从问题出发。

3. 实践: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从问题出发的策略的优势。

4. 总结:引导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课时: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学内容:1. 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什么。

2.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问题解决的过程。

3. 引导学生学会问题解决的过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 讲解:讲解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什么。

3. 实践: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问题解决的过程。

4. 总结:引导学生学会问题解决的过程。

第三课时:问题解决的策略教学内容:1. 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策略是什么。

2.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问题解决的策略。

3. 引导学生学会问题解决的策略。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口算卡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口算卡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口算卡含答案课前小练:(复习旧知)一辆汽车5小时行了30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12小时能行多少千米?先算:列式:、再算:列式:、答:12小时能行()千米自主练习一、想一想,算一算(巩固练习)1、小芳家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3层,每层可以放28本书,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先算:列式:、再算:列式:、答:一共可以放()本书。

2、爸爸带100元钱买了一个44元的背包,剩下的钱全部用来买8元一本的故事书,可以买几本?先算:列式:、再算:列式:、答:可以买()本。

3、上午有216人参观展览会,下午有5批人来参观,每批49人,这一天一共有多少人来参观?先算:列式:、再算:列式:、答:这一天一共有()人来参观。

4、超市运进豆油248箱,花生油388箱,豆油和花生油的总数是色拉油的4倍,运进色拉油多少箱?先算:列式:、再算:列式:、答:运进色拉油()箱。

二、想一想,算一算(拓展提高)1、小聪6天看了42页书,照这样的速度看下去,看完一本105页的故事书,一共需要多少天?2、王力从学校到书店走了13分钟,她每分钟走55米,?(先提问,再解答)参考答案课前小练:(复习旧知)一辆汽车5小时行了30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12小时能行多少千米?先算:1小时行了多少千米列式:300÷5=60(千米/时)、再算:12小时行了多少千米列式:60×12=720 (千米)、答:12小时能行(720 )千米自主练习一、想一想,算一算(巩固练习)1、小芳家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3层,每层可以放28本书,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先算:一共有几层?列式:2×3=6(层)、再算:一共有多少本书?列式:28 ×6 =168 (本)、答:一共可以放(168)本书。

2、爸爸带100元钱买了一个44元的背包,剩下的钱全部用来买8元一本的故事书,可以买几本?先算:剩下的钱列式:100-44=56(元)、再算:可以买几本?列式:56÷8=7(本)、答:可以买()本。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口算卡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口算卡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口算卡含答案课前小练:(复习旧知)一辆汽车5小时行了30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12小时能行多少千米?先算:列式:、再算:列式:、答:12小时能行()千米自主练习一、想一想,算一算(巩固练习)1、小芳家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3层,每层可以放28本书,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先算:列式:、再算:列式:、答:一共可以放()本书。

2、爸爸带100元钱买了一个44元的背包,剩下的钱全部用来买8元一本的故事书,可以买几本?先算:列式:、再算:列式:、答:可以买()本。

3、上午有216人参观展览会,下午有5批人来参观,每批49人,这一天一共有多少人来参观?先算:列式:、再算:列式:、答:这一天一共有()人来参观。

4、超市运进豆油248箱,花生油388箱,豆油和花生油的总数是色拉油的4倍,运进色拉油多少箱?先算:列式:、再算:列式:、答:运进色拉油()箱。

二、想一想,算一算(拓展提高)1、小聪6天看了42页书,照这样的速度看下去,看完一本105页的故事书,一共需要多少天?2、王力从学校到书店走了13分钟,她每分钟走55米,?(先提问,再解答)参考答案课前小练:(复习旧知)一辆汽车5小时行了30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12小时能行多少千米?先算:1小时行了多少千米列式:300÷5=60(千米/时)、再算:12小时行了多少千米列式:60×12=720 (千米)、答:12小时能行(720 )千米自主练习一、想一想,算一算(巩固练习)1、小芳家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3层,每层可以放28本书,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先算:一共有几层?列式:2×3=6(层)、再算:一共有多少本书?列式:28 ×6 =168 (本)、答:一共可以放(168)本书。

2、爸爸带100元钱买了一个44元的背包,剩下的钱全部用来买8元一本的故事书,可以买几本?先算:剩下的钱列式:100-44=56(元)、再算:可以买几本?列式:56÷8=7(本)、答:可以买()本。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了“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本单元教学的解决问题策略是“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

条件到问题的推理从已知条件入手,有条理地研究条件之间的联系,并利用已知条件及其相互关系,陆续得出新的数量,逐渐向所求问题逼近。

某种程度上说,条件之间的联系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因为根据两个相关联的已知条件,能够算出一个或几个数量。

如,已知男同学20人,女同学5人,可以得到男、女同学一共25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15人,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的4倍……得到的这些数量中,某一个可能是解决稍复杂问题所需要的数量。

所以说,研究并挖掘条件之间的联系,是为解决问题寻找新的资源。

问题到条件的推理从所求问题入手,研究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这些条件是否已经具备。

如果某个需要的条件暂时还不具备,就想方设法先求出它。

像这样沟通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逐渐向实际问题里的已知条件靠拢,也是积聚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资源。

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往往具有针对性,如,求男、女同学一共多少人,一般用男同学人数加女同学人数,需要知道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

又如,求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一般用上衣价钱减裤子价钱,需要知道上衣的价钱和裤子的价钱。

所以说,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能够较快地理出解决问题的线索与步骤,是解决问题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

从条件向问题推理与从问题向条件推理,都是数量关系的推理。

虽然它们的推理起点不同、方向相反,却在解决问题时相辅相成、结合着运用,都是常用的思考策略。

尤其在解答三步或更多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如果既考虑已知条件之间的关联性,又考虑所求问题与需要条件之间的必要性,能有效地“化简”复杂的问题。

如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每袋大米重75千克,每袋面粉重25千克,一辆载重量5吨的卡车装了40袋大米以后,还能装多少袋面粉?如果从条件想起,根据“每袋大米75千克”和“装了40袋”,能够算出“装了3000千克大米”;如果从问题想起,根据所求问题的数量关系“还能装面粉的袋数=还能装面粉的千克数÷每袋面粉的千克数”,得出需要先算“还能装多少千克面粉”。

三年级数学下册三解决问题的策略1用分析法的策略解决问题课件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三解决问题的策略1用分析法的策略解决问题课件苏教版

教材练习四P 33 T 7
小宁走这段路用了5分钟,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示范解答】 900-600=300(米) 300÷5=60(米) 答:平均每分钟走60米。
用分析法解决计划与实际问题 张师傅计划生产800个零件,已经生产了2天,平均每天生产100个, 余下的要在10天内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 【示范解答】 100×2=200(个) 800-200=600(个) 600÷10=60(个) 答:平均每天生产60个。
2. 一本书130页,小利已经看了50页,剩下的计划8天看完,平均每 天需要看多少页? 130-50=80(页) 80÷8=10(页) 答:平均每天需要看1பைடு நூலகம்页。
教材想想做做P 29 T4
一块正方形地面,共铺了169块地砖。其中四角 和中央各铺9块花地砖,其余的是白地砖。铺了 多少块白地砖? 【示范解答】 9×5=45(块) 169-45=124(块) 答:铺了124块白地砖。
教材练习四P 32 T2
南湖影剧院的观众席分上、下两层。楼下有540个座位;楼上有9排, 每排有25个座位。 (1)这个影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
【示范解答】 (1)25×9=225(个) 225+540=765(个) 答:这个影剧院一共有765个座位。 (2)25×9=225(个) 540-225=315(个) 答:楼下比楼上多315个座位。
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
1.用“分析法”的策略解决问题
【对点训练】
1.先根据问题写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式,再列式计算。
(1)学校新进300本图书,分给6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45本,还剩
下多少本?
总本数-分的本数=剩下的本数
45×6=270(本)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新征程》(苏教版)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新征程》(苏教版)

教案标题:《新征程》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

2. 应用基本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策略解决问题。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引出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 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1)画图策略:通过画图,将问题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2)列表策略:通过列表,将问题条理化,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3)猜想与尝试策略:通过猜想与尝试,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基本策略解决问题(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策略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教师点评,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巩固练习出示课后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等。

2. 终结性评价:检查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让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通过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 剩下的钱就最多。
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可 以先算 用去多少元。 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 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要用多少元。
探究新知
想一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1.一共用去多少元? 2.剩下多少元? 答:最多剩下85元。
85+130=215(元)
300-215=85(元)
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100元,最少找回多少 元? 100-24×3
=100-72 答:最少找回28元。
=28(元)
课堂小结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会从问题开始想,根 据问题分析数量关 系,确定先算什么 要根据题中的条件 和问题,选择分析 问题的思路。
想想做做
1.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1)桃树有52棵,梨树有3行。桃树比梨树多少棵? 桃树比梨树多的棵数=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 (2)学校买了18袋乒乓球和9个篮球。乒乓球的个 数是篮球的几倍? 乒乓个数是篮球的几倍=乒乓球的个数÷篮球的个数
想想做做
2.李庄小学体育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如下。你能把 表格填完整吗? 一共 81人 足球租 篮球组 22人 田径组 3地面,共铺了169块地
砖。其中四角和中央各铺了9块花地砖, 其余的是白地砖。铺了多少块白地砖? 分析数量关系: 白地砖块数=总块数-花地砖的块数
169-9×5
=169-45
=124(块) 答:铺了124块白地板。
课堂小结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下册
学习目标
1、会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 系,确定先算什么。 2、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 的思路。
探究新知
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 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你怎样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
分析问题
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 服和运动鞋,剩下的 钱是不同的。
分析数量关系:
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先算什么?
足球组的人数=总人数-(篮球组的人数+田径组的 人数) 可以先算篮球组和田径组一共有多少人 22+35=57(人)
81-57=24(人)
想想做做
先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再解答。
20元
4元
(1)1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共多少元? (2)1个热水瓶比4个茶杯多多少元? 这两题都要先算4个茶杯一共多少元? 35-4×4 20+4×4 =35-16 =20+16 =19(元) =36(元) 答:一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共36元。 一个热水瓶比4个茶杯多19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