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1屈原列传课件鲁人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3课《屈原列传》ppt课件(4)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3课《屈原列传》ppt课件(4)
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 记传体通史。两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史”, 大多数沿用《史记》开创的这种体例。
《史记》不但是一部史学名著,而且是一部文学 名著。它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语言简洁生动;同时富 于抒情性。它在叙述史实时,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 感情,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
晓国家治乱的道理,熟悉外 交应对的言辞。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以出号令;

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 事,发号施令;
• 出则接遇宾客,应 • 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 对诸侯。王甚任之。 楚怀王很信任他。
• 上官大夫跟屈原在朝廷上处于
•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争宠而心害其能。
同等位次,想争得楚怀王的宠 信,内心嫉妒屈原的贤能。
• 既绌(chù) 商于(wū)之地
• 屈匄(gài) 淅xī
• 靳jìn尚
既咎(jiù)
• 眷(juàn)顾 相随属(zhǔ)
• 唐昧(mò)
梳理课文
• 屈原者,名平,楚 之同姓也。为楚怀
• 屈原,名平。是楚国王族的 同姓,担任楚怀王的左徒。
王左徒。
• 他见闻广博,记忆力强,通
• 博闻强志,明于治 乱,娴于辞令。

困倦时没有不喊天的; 在疾病、疼痛、内心悲痛时
没有不喊父母的。
• 屈平正道直行,竭 • 屈平道德端正,品行正直,竭
忠尽智,以事其君, 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君主,
谗人间之,可谓穷
小人离间他和楚怀王,可以说
矣。
是处境非常艰难了。
• 信而见疑,忠而被 • 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
谤,能无怨乎?
能没有怨恨吗?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三 屈原列传 课件(51张)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三 屈原列传 课件(51张)

3
屈 原 列 传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利用注释疏通文章大意,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3.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重要文言句式。
课前预习
1.走近作者 司马迁(约前 145 或前 135~?), 西汉著名史学家、 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 夏阳(今陕西省韩城西南)人。他的《史记》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 作用,它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通史,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它记叙了上自传 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 多万字。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 文章夹叙夹议,记述了屈原的悲壮人生,歌颂了他高尚的爱国情怀和不与世俗同 流合污的精神。学习这篇列传,要重点关注文中的精彩议论,即把评介《离骚》 、 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把握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三 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的。
2.通假字。 (1)自疏濯 淖污泥之中 . (2)人穷则反 本 . (3)其称文小而其指 极大 . (4)屈原既绌 . (5)亡走赵,赵不内 . (6)靡不毕见 . (7)厚币委质 事楚 .
[答案](1)濯, 通“浊”; (2)反, 通“返”; (3)指, 通“旨”; (4)绌, 通“黜”; (5)内,通“纳”;(6)见,通“现”;(7)质,通“贽”,见面礼。
第二单元
生命的赞歌
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赞歌应当怎样 谱写?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用青春和汗水作曲,用爱作词,谱写了一曲曲生 命的赞歌。对屈原来说,生命的意义是志洁行廉,竭忠尽智,是以自己的品质成 就爱国情结;对刘和珍来说,生命的意义是展示个性,释放情感,是以自己的不 屈不挠与命运作斗争;对文天祥来说,生命的意义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是以 崇高的信念展示坚贞的爱国情怀……正是他们演绎了华夏儿女的理想篇章,谱写 出最绚丽的生命赞歌。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 第3课 屈原列传(第四课时) 课件(23张)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 第3课  屈原列传(第四课时) 课件(23张)


志气 标记 志趣 理想
3、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寻向所志 5、其志洁,其行廉
6、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7、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8、项脊轩志
意愿
名词,一种记事的文体
1、博闻强志
2、忽闻门外虫鸣
名词,学识,见闻 动词,听见 动词,听说
3、初闻涕泪满衣裳
使……听到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懂得,明白
形容枯槁
古义:形,形体。容,容貌。 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此处指言语举动适度得体。一 说, “从容”为举止行动之义。 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 如成语“从容不迫”
词类活用
名作动,事奉 1. 厚币委质事楚 名作状,一天天 2. 其后楚日以削 名作状,在朝内 3. 内惑于郑袖 形作动,诋毁 4. 短屈原于顷襄王 5.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名作动,效法,模仿 形作动,阐明 6. 明道德之广崇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 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听,动作名,听觉,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 谗谄: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邪曲:形作名,邪 恶小人,邪恶不正之徒。方正:形作名,端方正直之 人。
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使动,使国兴 9.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使动,使国亡,使家破 10.于是怀石投汨罗以死 名作动,怀抱 名作状,像蝉那样…… 11.蝉蜕于浊秽 12.时秦昭王与楚婚 13.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形作名,污浊环境。 名作动,结为婚姻
形作名,忠诚之士,贤能之士
一词多义
1、博闻强志 2、聊斋志异 记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什么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兼词,于此

语文:2.3《屈原列传》课件(2)(鲁人版必修3)

语文:2.3《屈原列传》课件(2)(鲁人版必修3)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D 1、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以深入击秦, 于蓝田) 5、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于治乱, 蝉蜕于污秽 以浮游于尘埃之外 于污秽, 6、 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 7、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8、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莫不欲求忠以自
• • • • • •
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沉” 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沉” 这种解脱方式
• 楚王的屡次疏远及小人使奸是屈原自沉的客观原因,他实在幽 楚王的屡次疏远及小人使奸是屈原自沉的客观原因, 是屈原自沉的客观原因 愤难解,所以自沉以求解放。其次, 愤难解,所以自沉以求解放。其次,屈原自沉也有他主观上的 原因。他太热爱楚国,他爱国胜于爱“ 原因。他太热爱楚国,他爱国胜于爱“志”,所以他不能像孔 子那样周游列国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另外,在古人 子那样周游列国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另外, 的思想意识里,人死魂去, 的思想意识里,人死魂去,死亡是对肉体的否定和对灵魂的驱 逐,灵魂可以离开肉体开始新的漫游和寻找新的存在方式。因 灵魂可以离开肉体开始新的漫游和寻找新的存在方式。 死亡的可畏性被灵魂的延续性冲淡了, 此,死亡的可畏性被灵魂的延续性冲淡了,这属于情感的自我 安慰和精神信仰所带来的诗化的自我欺骗。 安慰和精神信仰所带来的诗化的自我欺骗。屈原也是相信神灵 他的很多作品都通过神游的方式与先圣交流,与仙女对话。 的,他的很多作品都通过神游的方式与先圣交流,与仙女对话。 在虚幻的梦游之境,他可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在虚幻的梦游之境,他可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所以死后灵 魂的存在是解脱死亡可畏的一剂良药。他留念生命, 魂的存在是解脱死亡可畏的一剂良药。他留念生命,也留念香 草美人,但当生命之中不可能得到香草美人之时, 草美人,但当生命之中不可能得到香草美人之时,惟有死亡才 可以将他拯救。死亡是对无意义生命的强烈否定, 可以将他拯救。死亡是对无意义生命的强烈否定,是对无聊生 存的冷漠与藐视,惟有“自沉”才可以实现对人生价值的肯定, 存的冷漠与藐视,惟有“自沉”才可以实现对人生价值的肯定, 达到对生存意义的高扬,才可以在异域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 达到对生存意义的高扬,才可以在异域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 达到生命的另一种辉煌。 达到生命的另一种辉煌。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 第3课 屈原列传 课件(23张)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 第3课 屈原列传  课件(23张)
传屈 原 司 列
马 迁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 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 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 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 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 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 葬。
译文: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想要同
怀王会见。怀王打算去,屈原说:“秦国 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 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去:“为 会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 于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了 归楚的后路。便扣留怀王来求得割让土地。 怀王很生气,不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 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 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
八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译文: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做国 君,让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楚国人抱怨 (责怪)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 顾楚国, 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 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 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 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 怀王之终不悟也。
这些事发生在“屈平既绌”以后,说明罢黜屈 平是错误的。怀王复释张仪、赴秦身死,都与未 听屈原的劝谏有关。
1.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 了什么精神? 态度:嫉之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
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2. 这一部分作者议论的观点是什么?对表现屈 原有什么作用? 这一部分作者指出楚国的危难在于“怀王之终 不悟”,“此不知人之祸也”。通过议论,突出 了屈原在楚国兴盛衰亡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十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 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 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 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 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 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 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 为?”

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第3课《屈原列传

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第3课《屈原列传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南开中学的创办者张伯苓 16 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 堂,学习驾驶。毕业后,他参加了“甲午海战”,但军舰一出海就 被击沉,这对他触动很大。1899 年英国强租我国威海卫军港,张伯 苓亲眼看见,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国旗第二天就降下来了。强 烈的爱国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军,回到天津筹办学校。他四处奔走, 筹集资金,终于在 1907 年办起了南开学校。张伯苓一生全力办教学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只有祖国富强了,个人才有尊严。为此, 张伯苓坚持自己的追求,不遗余力地创办学校,希望能以教育培养 振兴中华的人才。
(3)归竟后死五于年秦,而吾归妻.葬来归. 动动词 词, ,运 旧回 指 女 子 出 嫁 田园将芜胡不归. 动 词 , 回 来
(4)患惠生王于忧患.之患.,,乃死令于张安仪乐佯 名去 词秦 , 忧 动患 词,,灾忧祸虑 , 担 心 (5)疾屈君平有疾疾..王在听肌之肤不 名聪 词也 , 动病 词 , 恨 , 痛 心
第 5 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 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颜.色.憔悴 古义: 脸色。 今义:色彩。
(3)形.容.枯槁 古义: 形体容貌。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形 容 词 , 大 (6)绝楚假诚舟能楫者绝.,齐非动能词水 ,也 断, 绝而 绝. 江河 动 词 , 横 渡
佛印绝.类弥勒副 词 , 非 常 , 极






阶 段 二
阶 段 五
3 屈原列传学ຫໍສະໝຸດ 阶 段 三业 分 层 测

本课话题 ——坚守追求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 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 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 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 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 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 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高中语文 第3课《屈原列传》 鲁人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3课《屈原列传》 鲁人版必修3

司马迁 史记
四 史
班固 汉书
范晔 后汉书
陈寿 三国志
本记(12)
130 52
世家(30)
史 列传(70) 篇


书(8)

表(10)
注音
属草稿 惨怛 帝喾 靡 不毕见 濯淖 蝉蜕 滋 垢 浊秽 皭然泥而不滓 既绌 商于 既咎 眷顾 被发 渔父 憔悴 哺育 啜泣 罹难
多义词
博闻强志 学识
闻 闻道有先后 懂得
内容研读
(三)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分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 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馆之蔽明 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 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 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 的宾语。
内容研读
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 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 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 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必怀王; 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 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 细” 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 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 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 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穿于朝 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泪罗。
6.其文约,_其__辞__微_,__其__志__洁__,其__行__廉__,_其_ 称
___文__小_而__其__指__极__大_,__举__类__迩__而_见__义__远__._ 7、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_颜__色__憔__悴__,_____形_容__枯__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寡人之耳使听到

2018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 名师课件: 第二单元 3 屈原列传 (共68张PPT)

2018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  名师课件: 第二单元 3 屈原列传 (共68张PPT)

-4-
13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知识整合
课前一起预习
课中一起思考
课外素养提升
资源助读
三、相关常识 《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 《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 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 000多年的 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 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 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 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 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 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 的专称。
-7-
13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知识整合
课前一起预习
课中一起思考
课外素养提升
资源助读
三、一词多义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妒忌) 害 邪曲之害公也(损害,危害) 不害狼乎(杀害)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祸害,灾害) 屈平正道直行(正直) 直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纵向的)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通“值”,价格,价值) 争曲直,屡当死(正确,有理)
13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知识整合
课前一起预习
课中一起思考
课外素养提升
资源助读
何不饣甫其糟而啜其醨(代词,那些)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祈使,应当,一定) 其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第一个“其”表反问 语气,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恐怕)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代词,其中的)
-10-
13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屈原列传》精品课件-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3

《屈原列传》精品课件-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3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 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 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 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掌握下列内容 (1)“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 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 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 (3)“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 语。 (4)“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5)“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 “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 “纳”,接纳,收留。 (6)“复之秦”:之:动词,到。
(6) “复之秦”:之:动词,到。 (7) “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 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 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 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 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 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 (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 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 (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 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 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 置。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以人物活动的时间为序进行记叙,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叙述屈原由被信任至被疏远的坎坷经历,介绍并高 度评价《离骚》。(1--3) 1.简介屈原。 2.屈原被疏。 3.述评《离骚》。 第二部分: 写屈原由“黜”到“迁”和楚国由强到衰的过程。 (4--10) 1.屈原被黜,怀王三次被秦所骗而最终客死于秦。 2.顷襄王昏愦腐朽,屈原被迁。 第三部分: 屈原愤而自杀的经过及他对后世的影响。(11--12) 1.屈原愤而自杀的经过。 2.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3课 屈原列传》课件(36张PPT)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3课 屈原列传》课件(36张PPT)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 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 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 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 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 进入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开创了新诗体——楚辞。
பைடு நூலகம்
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 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 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 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 到汉赋。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的形象。他是人民的理想,是光明和正 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他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不屈不挠 的斗争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融注着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 显示了民族的无穷力量。
无理狡辩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
色彩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④形容 枯槁 .. 形体容貌 今义: 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古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然皆祖屈原之从容 辞令 .. 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镇定沉着的样子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
怛 惨dá ② n 但 是 dà
o 淖 泥nà o 掉 ④丢dià 船zhà o 棹 绌 相形见chù ⑥zhuō 拙 劣 duōduō 咄 咄 逼人 悴 憔cuì 粹 ⑧国cuì 荟cuì 萃
2.写作背景 本文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这是现存最 早的关于屈原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强烈 的感情歌颂了屈原卓越超群的才华和他对理想执著追求的精神。虽然 事迹简略,但文笔沉郁顿挫,咏叹反复,夹叙夹议,是一篇有特色的 评传式散文。

语文:2.3《屈原列传》第1课时-课件(1)(鲁人版必修3)

语文:2.3《屈原列传》第1课时-课件(1)(鲁人版必修3)

通________ “涅” ,___________ 染黑
(2)古今异义 ①人穷 则反本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境困难。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贫穷。 ②形容 枯槁 .. 形体容貌,样子。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而设诡辩 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 古义:骗人的假话。诡,欺诈的;辩,言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理狡辩。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然皆祖屈原之从容 辞令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镇定沉着的样子。
博闻强志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记忆,名词 . 志趣,名词 洁,其行廉 ③志其志 . 焉 志愿,名词 一篇之中三致志 . 明 于治乱,娴于辞令 通晓,懂得,动词 . 也 视力,眼睛,名词 ④明谗谄之蔽明 . 道德之广崇 阐明,动词 明 .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 号令 发出,颁布,动词 . ⑤出 则接遇宾客 与“入”相对,对外,动词 出 . 邪曲之害 公也 损害,伤害,动词 . ⑥害 其能 患,妒忌,动词 心害 .
④其后楚日 以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天天地,名词作状语。 . ⑤邪曲 之害公也:邪恶不正直的人,形容词作名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莫不欲求忠 以自为:忠诚的人,忠臣,形容词作名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生命的赞歌第3课屈原列传课件鲁人版必修3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生命的赞歌第3课屈原列传课件鲁人版必修3

愚蠢的错误,总是轻信,总是健忘。轻信虚假的笑容,伪善的谎言,忘记
曾经经历过的欢乐与痛楚以及被欺骗、被凌辱后的苦涩,总是在虚假的笑
容、伪善的谎言面前栽跟头,总是一遍一遍地体味曾经体味过的甜酸苦辣。
海涅说“宽恕自己的仇敌是容易的 ”,我说宽恕自己的愚昧是自然的。路,
必然有弯曲,天下之大,能找到一条从头到尾全都笔直的路吗?
第二单元 生命的赞歌——
3 屈原列店月,人迹板桥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文本拓展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温馨晨读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哲思品悟
弯弯人生道
一辈子不停地行走,却总是走着弯路,总也未走入一条笔直的既不重
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的捷径;一辈子都想使自己变得更聪明,却总犯同样
复着过错的人,走在弯曲不断的路上,总不停步,这便是我们的弯弯人生。
佳句咀华
返回
自主积累 一 作者视窗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司马迁 ( 约前 145或前135—? )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 长,左冯翊夏阳 ( 今陕西韩城) 人,父司马谈,学问广博。汉武帝即位, 谈为太史令。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任太史令,开始在“金匮
力的强烈控诉,也是对浑浑噩噩的人们的呼唤和激励。
答案
返回
文本拓展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一、文本审美
(1)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
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2)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
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价式,第二
“从”通“纵”,合纵 “被”通“披”,披散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 第3课 屈原列传 课件(24张)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 第3课 屈原列传  课件(24张)

屈原的遭遇
任——疏——黜——迁——沉
主题思想
本篇人物传记记载了屈原的政治经历和他的政治 主张,赞扬了他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 精神,也严厉地谴责了楚怀王的昏庸和上官大夫,令 尹子兰的阴险,课文有议有叙,夹叙夹议,一吐其蒙 冤受辱的胸中块垒,为屈原,为作者自己,形成一篇 极为精彩的传记文学。
2、屈原被疏。
3、述评《离骚》。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 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 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 诸侯。王甚任之。 ★博闻强志:知识广博,记诵的事实多。
闻,动→名,见识,知识。志,记。
入:名→状,对朝庭内。 出:名→状,对外。 任:信任。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 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 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 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 , 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端方正派的人不被(当世所)容
简介屈原的影响: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 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 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 龙船, 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屈原的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真。他 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他坚持 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污泥而不染的 高尚情操,他眷恋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 义思想,形成了他的诗作的基调。这便是屈原的作品传 颂千古的原因之一。屈原的诗作打破了以《诗经》为代 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 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 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 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 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 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 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 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 被谤,能无怨乎?

(鲁人)高中语文第2单元生命的赞歌3屈原列传课件必修3

(鲁人)高中语文第2单元生命的赞歌3屈原列传课件必修3

属 草 稿 未 定, 上 官 大 夫见 而欲 夺 成了草稿还未最后定稿,上官大夫看了就想(按自己的
之 , 屈 平 不 与。 使:令。造为:制 意思)作些改动,屈原不同意(给他)。定。造,作;为,作。
同义连用。宪令:国家法令。属(zhǔ):写作。而:就,承接 连词。夺:改变,更改。之:代指屈原的草稿。见而欲夺
(7)屈平既绌(绌,通“黜”,指免除官职) (8)齐与楚从亲(从,通“纵”,合纵) (9)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见面礼) (10)顾反(反,通“返”) (11)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 (12)被发行吟泽畔(被,通“披”,披散)
第 3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察人前又太谁守能臣以逵身察.之臣察孝.察廉.((形动容词词,,考洁察净后的予样以子推)荐)
乱,
徒。他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对于治理国家的道理很明白,
娴 于 辞 令。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相当 对于应对的言辞也很娴熟。于上大夫,次于令尹。博闻强志: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明:明白,清楚。于:介词,对,对于。治 乱:偏义复词,义在“治”。这里做名词,指治国大计。娴(xián):
熟悉。辞令:指外交 入 则 与 王 图 议 国 事, 方面应酬交际的语言。 在朝堂就与君王计议国家事务,
主要作品 除《史记》外,司马迁作赋 8 篇,均已散佚,唯《艺文类聚》卷三 十引证《悲士不遇赋》片段流传下来。又撰《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 经过和修史的抱负。
[知常识] Ⅰ.文学常识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记载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 传七十篇,表十篇,书八篇。《史记》不但是一部历史名著,也是一部文学名著。 该书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语言简洁生动, 而且接近口语,对后代的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屈原列传》课件(鲁人版必修三)

《屈原列传》课件(鲁人版必修三)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 国,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独特
的政治地位。
楚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 繁荣,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
楚国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 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制度和文化特 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屈原列传》的创作背景
屈原是楚国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生活在楚国由盛转衰的时代,亲身经历 了国家的动荡和变革。
01
02
03
对后世的影响
屈原的作品对后世文学、 艺术、哲学等领域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爱国情怀的代表
屈原被视为爱国情怀的代 表,其作品激励了无数仁 人志士为国家民族奋斗。
世界文化名人
屈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世界文化名人名录, 其影响跨越国界,走向世 界。
02 《屈原列传》的背景与意 义
楚国历史背景
人物形象与性格分析
屈原形象
屈原被塑造成一位忧国忧民、才华横溢的爱国诗人,他坚持正义、不畏强权, 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奋斗不息。
其他人物分析
作品中对楚王、靳尚等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有生动的刻画,展现了不同人物在历 史变革中的命运和抉择。
04 《屈原列传》的艺术特色
语言风格与特点
古雅凝练
文章语言简练,句式工整, 多用对偶和排比,读来铿 锵有力,节奏鲜明。
政治生涯
屈原曾任楚国左徒,主张改革,却遭 贵族反对,被贬谪多次。
屈原的文学成就
楚辞的开创者
屈原创作楚辞,开创了中国浪漫 主义诗歌的先河。
《离骚》等名篇
屈原的《离骚》、《九歌》等作品 影响深远,被誉为古典文学的瑰宝。
独特的文学风格
屈原的文学风格独特,语言华丽, 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 第3课 屈原列传 课件(42张)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 第3课  屈原列传  课件(42张)

第三段
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fěi)而不 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 (kù),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 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mǐ)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 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 (zhúo)淖(nào)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第四段
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 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 归。而齐竟怒不救楚 ,楚大困。
译文:于是楚怀王出动了全国的军队, 深入秦国境内攻打秦军,在蓝田大战 。
第四段
屈原的境况: 见绌 楚国的命运 : 被骗 被袭
本段内容:
屈原被绌,张仪行骗 。
第五段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 “不愿得地,愿得 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 乃曰:“以一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 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 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 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 追张仪不及。
第五段
屈原的境况: 屈原见疏 本段内容: 怀王被惑,纵仪归秦 。
第六段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 (mò) 。 本段内容: 诸侯击楚,楚兵大败 。
第七段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 行,屈平曰:“秦 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 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 奈何绝秦 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 因留怀王 ,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 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第九段
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fèn),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 官大夫、令尹子兰。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古今异义 (1)明年 , 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 古义:第二年。今义 :今年的下一年。 (2)设诡辩 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 古义:欺诈的言论。今义 :无理狡辩, 动词。 (3)奈何 绝秦欢 .. 古义:怎么, 为什么。今义:对付, 处置, 如“你奈何不了他”“无可奈 何”。
(4)颜色 憔悴 .. 古义:脸色。颜, 颜面;色, 气色。今义:①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 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②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 动。 (5)形容 枯槁 .. 古义:形, 形体;容, 容貌。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 绘。
(2)多音字 削价(xuē)
亲密无间(jiàn)
削水果(xiāo) 间不容发(jiān) 泥沙俱下(ní) 赠与(yǔ) 泥古不化(nì) 与会(yù)
2.辨字组词 (1)谄谄媚 陷陷阱 馅馅饼 掐掐算 (2)靡靡靡之音 糜糜烂 縻羁縻 麋麋鹿 (3)憔憔悴 樵樵夫 礁礁石 3.通假字 (1)“离骚”者, 犹离忧也(离, 通“罹”, 遭遇) (2)人穷则反本(反, 通“返”) (3)靡不毕见(见, 通“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 通“旨”)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 通“浊”) (6)皭然泥而不滓(泥, 通“涅”, 染黑)
基础导练
1. 识字注音 (1)重点字 属 文(zhǔ) . 惨怛 (dá) . 谗人间 之(jiàn) . 举类迩 (ěr) . 皭 然(jiào) . 罢绌 (chù) . 枯槁 (gǎo) . 啜 其醨 (chuò lí ) . . 皓 皓(hào) . 汨 罗(Mì ) . 谗谄 (chǎn) . 帝喾 (kù) . 靡 不毕见(mǐ) . 濯淖 (zhuó nào) .. 渣滓 (zǐ) . 被 发行吟 (pī yín) . . 鸂 其糟(bū) . 怀瑾 握瑜 (jǐn yú) . . 温蠖 (huò) .
7. 特殊句式 (1)“离骚”者, 犹离忧也(判断句) (2)秦, 虎狼之国(判断句) (3)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 (4)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被动句) (5)身客死于秦, 为天下笑(被动句) (6)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被动句) (7)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是以见放(被动句) (8)不凝滞于物(被动句) (9)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 (10)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举贤以自佐(宾语前置)
第二单元
生命的赞歌
课前预习导学
目标导航
1. 积累文言知识, 掌握重点的文言实词及文言句式。 2. 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用语言和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 写法。 3.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 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 刚正 不阿的高尚品德。
文本助读
1. 连线作者
司马迁(约前 145—前 80 或前 135—前 93), 字子长, 西汉夏阳(今 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少时随父在长安研习经史, 二十岁后, 游踪几乎遍及全国, 考察风俗, 探访古迹, 采集传说。 初任郎中, 后继任 父职太史令, 博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 104)与唐都、落下闳 等共订太初历。继承其父遗志, 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后因 替降于匈奴的李陵辩解, 而受腐刑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 发愤著述, 完成《史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屈平既绌(绌, 通“黜”, 指免除官职) (8)齐与楚从亲(从, 通“纵”, 合纵) (9)厚币委质事楚(质, 通“贽”, 见面礼) (10)使于齐, 顾反(反, 通“返”) (11)亡走赵, 赵不内(内, 通“纳”) (12)被发行吟泽畔(被, 通“披”, 披散)
4.一词多义 屈平属草稿未定(������ℎǔ, 写作) 亡国破家相随属(������ℎǔ, 连接) (1)属 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属于) 司命之所属, 无奈何也(掌管)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 嘱托)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类, 这些人) 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炫耀, 自夸) 其后秦欲伐齐(讨伐, 进攻) (2)伐 口诛笔伐(声讨) 伐薪烧炭南山中(砍伐) 此五霸之伐也(功业)
(9)谗谄 之蔽明也(动词用作名词, 中伤别人的小人) .. (10)邪曲 之害公也(形容词用作名词, 邪恶小人) .. (11)方正 之不容也(形容词用作名词, 方正之人) .. (12)莫不欲求忠 以自为, 举贤 以自佐(形容词用作名词, 忠诚之士, . . 贤能之人) (13)明 道德之广崇(形容词用作动词, 阐明) . (14)卒使上官大夫短 屈原于顷襄王(形容词用作动词, 说短处, 诋 . 毁) (15)亡 国破 家相随属(使动用法, 使……灭亡, 使……破败) . . (16)存 君兴 国而欲反覆之(使动用法, 使……存, 使……兴) . .
父母者, 人之本也(根本) (3)本 本末倒置(本义是草木的根) 今存其本不忍废(稿本、底本)
臣本布衣(本来, 原来) 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志向, 心意) (4)志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志愿) 博闻强志(记忆) 其志洁, 其行廉(志趣)
5. 词类活用 (1)蝉 蜕于浊秽(名词作状语, 像蝉那样) . (2)厚币 委质事楚(名词作状语, 用厚币) .. (3)其后楚日 以削(名词作状语, 一天天地) . (4)内 惑于郑袖, 外 欺于张仪(名词作状语, 在朝内, 在国外) . . (5)泥 而不滓(名词用作动词,音 niè , 通“涅”, 染黑) . (6)时秦昭王与楚婚 (名词用作动词, 结为婚姻) . (7)然皆祖 屈原之从容辞令(名词用作动词, 效法, 模仿) . (8)屈平疾王听 之不聪也(动词用作名词, 听觉, 听力, 亦指人的聪 . 明智慧和判断力)
2. 探寻背景 课文节选自《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是战国时期的人, 贾 谊是西汉初期的人, 司马迁为什么要把这两个人编在一起呢?这是因 为两人的遭遇非常相似。屈原有才干, 有远见, 对楚国忠心耿耿, 却一 再被楚怀王疏斥, 再被顷襄王流放, 最终怀石沉汨罗江而死。贾谊是 汉初最有才气、最有作为的政治家之一, 但终未被重用, 才能无从施 展, 终生郁郁不得志。司马迁品格高尚, 才华横溢, 竟因李陵一案被汉 武帝处以宫刑。 所以司马迁含着热泪为屈原立传, 抒情寄愤以浇胸中 之块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