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普通话教学的难点及对策
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现状及对策农村小学是农村地区孩子接受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而语言文字规范化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1.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弱农村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普遍较弱,这主要得益于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家庭环境和对外交流的机会较少,农村孩子们的语言文字能力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
2.地方方言影响普通话学习农村地区的方言使用较为普遍,这导致部分学生普通话学习的困难。
方言对语音、语调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学生在正确掌握普通话的语音规范时面临更大的困难。
3.缺乏规范教材和教学方法农村小学的教学资源相对较为有限,缺乏规范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导致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程度不够,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二、对策提出1.加强师资培训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需要加强培训,特别是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教学能力。
培养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以便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2.优化教材和教学方法改进教材编写,注重反映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同时将规范的语言文字准则融入教材中。
针对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促进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环节,需要与学校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培训,加强家庭对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视,引导家长在家中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倡导家庭成员正确使用普通话。
4.加强交流机会通过组织语言活动、参观教学等形式,增加学生与外界的交流机会。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辩论、演讲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同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和城市学校的交互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加大投入力度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力度,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条件,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并加强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和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结语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在农村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普通话教学设计方案难点
一、引言普通话作为我国官方语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普通话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难点,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普通话教学设计方案中的难点。
二、难点分析1. 学生基础差异大普通话教学对象涵盖不同年龄、地域和学历层次的学生,学生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2. 语音教学难度大普通话语音教学是普通话教学的基础,但语音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
例如,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规则较为复杂,学生难以掌握。
此外,方言的影响也使得学生在发音上存在较大偏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精力帮助学生纠正发音,提高语音水平。
3. 词汇和语法教学难度大词汇和语法是普通话教学的核心内容。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词汇和语法知识储备存在差异。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
同时,如何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也是教学难点之一。
4. 文化差异影响教学效果普通话教学中,文化差异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文化背景和习俗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学生在理解和使用普通话时产生困难。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文化元素,帮助学生了解和适应普通话文化。
5. 教学资源有限普通话教学资源有限,如教材、教学设备等。
这给教师设计教学方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6.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普通话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提高教学效果。
三、应对策略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制定分层教学方案针对学生基础差异,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2.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语音教学效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帮助学生纠正发音,提高语音水平。
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与策略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
但是农村学校的汉语拼音教学情况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现针对农村学校汉语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种帮助学生掌握拼音的教学办法,其中包括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拼读方法是前提,充分利用多媒体学习拼音,让学生在成长的快乐中学习拼音,以提高农村学校汉语拼音的教学水平。
一、农村学校汉语拼音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师资力量薄由于地区差异,农村地区学校往往留不住有经验的老师,大多数是年龄大的和刚毕业的新老师。
年龄大的老教师大多普通话不太标准,拼音字母也很难读准;年纪小的新老师往往经验不足,拼音教学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拼音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不太好了。
老师的不成熟,直接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要教好孩子,老师必须先成熟起来。
(二)教学时间短一般学校的拼音教学时间是一个多月,中间还有一周国庆节,所以时间是非常紧张的,正因为时间紧,所以有不少的学校主观地加快教学进度,而部分老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就顾不了教学质量了,一味地赶教学进度,而一年级学生都是些刚开始学习的孩子,自己还不知道复习巩固,所以汉语拼音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家庭教育缺在农村地区,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家。
人老了,眼又花,耳又聋,加上“隔代亲”,管起儿孙来,不好使唤。
而且有些小孩根本不听爷爷奶奶的,随你吼破喉咙,他就是不听,有的即便听了,也是应付了事,快快地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随口读一读拼音字母。
至于读熟字母,熟练拼读音节,就没有这份心思了。
年轻一点的爷爷奶奶,白天要干农活,又要操劳小孩吃的、睡的,忙到晚了也累了,能叫小孩完成作业,已经算是合格家长了。
二、改变农村地区汉语拼音教学现状的策略根据上面的分析,农村地区汉语拼音的教学确实很难,但是现状并非无法改变。
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难题及教学措施-最新教育资料
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难题及教学措施难题一:教学资源匮乏,教师素质不高。
学校教学资源匮乏,一直处于教师加课本的模式,无法进行直观教学,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中来;部分教师是土生土长的当地教师,年龄偏大,学历低普通话水平不高,四川山区教师受方言的影响比较深发音经常出现偏差现象带有川普口音。
教学措施:应用多媒体资源弥补教师发音不规范的缺陷和促进山区学生规范发音。
要改变这一现状唯一的方法就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发音环境。
如果在教学中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资源里的范读就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拼音、课文范读不间断的让学生跟读、练读,让学生处于标准的发音环境当中,加快语言同化速度,这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是非常有利的。
难题二:“读书无用”观念的影响。
在现在经济社会的冲击下和“读书无用”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家长纷纷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很多老人都不识字,有的识字也不识拼音,完全不给予孩子辅导,他们也辅导不了这样就成了“课后盲区”,也就是课后家庭辅导很少,甚至没有。
教学措施:因为是农村,院子不大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家访的同时给予学生辅导,有必要的话可以安排时间表进行适当的辅导,每天晚上不能只去一个学生家里而应该尽可能多走几家。
有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同学们今晚要去谁家让他做好准备,有的时候不告诉去谁家,这样可以给学生觉得虽然爸妈不在家里监督学习可是教师随时会到家里检查,慢慢的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同时要告诉家里的爷爷、奶奶一些监督的方法,就是虽然自己看不懂拼音但是应该看着书让孩子大声的背出来或读出来,这样孩子就会觉得爷爷奶奶非常关心自己的学习。
笔者这样坚持了一年觉得效果明显,受学生喜欢家长认可,这样即辅导了学生又做了家访,辅导和家访一举两得何不乐而为呢!难题三:儿童注意力时间不长,注意力不集中是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
他们在听课、做作业、看书等事情上,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也没有耐性,没有毅力,影响课堂学习,这和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关。
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难题及对策
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难题及对策——以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镇第三中心完全小学为例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镇第三中心完小胡志勇一、汉语拼音在汉语言中的重要性和汉语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学习一门语言就如同建造一所房子,要想把房子建的高、建的牢,只有把基础打结实了,才能保证房子能顺利建成,且达到我们所想要的效果。
如同我们学习英语,只有把26个字母记牢了,才能组成单词,才能形成句子。
而我们的国语,也只有我们把汉语拼音记牢固了,才会形成汉字,汉字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在历史上汉字很早就走出国门,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字①,而作为我们的母语而言,何谓基础,也就是我们从小就接触的汉语拼音了。
拼音拼成字,字组成句,句形成文。
基础牢固了,才能有拼写,有阅读,有写作。
足以见得,汉语拼音于我们而言有多么的重要。
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踏入小学校门的第一步,最先接触的就是汉语拼音,汉语拼音主要内容的教学恰好处于儿童刚刚踏入小学校门之际,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在42到46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②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年定制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小学阶段拼音的教学要求: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的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几十年的要求,如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够默写声母和韵母,(只有 1963 年大纲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一直到 2000 年修订大纲和 2001 年课程标准才发生变化,要求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正确书写声母和韵母。
从“背诵”到“熟记”,从“默写”到“正确书写”,降低了对汉语拼音识记的要求。
③对于此标准的制定,足以证明汉语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所处的基础性地位。
也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汉语的最佳方案。
”④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好好的制定我们所需要的汉语拼音教学的最佳方案。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普通话水平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普通话水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推广普通话的紧迫性日益突出。
要提高国民的普通话水平,就得从小抓起,从农村抓起。
农村是推广普通话的薄弱环节,而农村小学是是推广普通话的主要阵地。
怎样才能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呢?下面我从一个语文教师的角度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营造一个人人都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
农村小孩子一生下来听到的、说的都是本地方言,已经养成一出口就是家乡话的习惯。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要他们说好普通话就得为他们创造一个让其更感兴趣的、更容易适应的良好环境。
首先,教师无论在课内、课外都要坚持讲普通话,并且在校园里比较显眼的地方写上“请讲普通话”“我想听普通话”这样的标语,时刻提醒学生讲普通话。
其次,学校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激发学生讲好普通话的热情;并在期末将“讲好普通话”作为评优的条件之一。
这些做法,都可大大激发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在班级中成功营造“人人学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二、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
朗读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因而学生学说普通话,朗读训练可谓是一条捷径。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充分的说话时间、空间,较好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小组讨论。
因为它没有教师的压力,只是小伙伴们之间自由、轻松地交换个人意见,往往能畅所欲言,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
所以,在课堂上,我遇到可以讨论的问题就尽量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让他们自由地说。
三、加强课外普通话训练。
任何一门语言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不断练习、不断巩固中形成与发展的。
作为语文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说普通话,除了以身作则外,我还在班中设立了普通话监督员,督促学生讲普通话;在每期的黑板报中开设推普专栏,渗透普通话知识;在学期中,结合教学内容,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激发学生讲好普通话的热情;并在期末将“讲好普通话”作为评优的条件之一。
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是教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随着农村小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当前的情况下,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农村小学教师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学方法和内容不够科学规范,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等。
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升空间,也影响了整个农村小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有必要对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改进建议,推动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1.2 问题提出在农村小学中,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农村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语言表达能力不足、语法错误频发、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也制约了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未来发展。
如何解决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成为迫切需要面对的挑战。
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是导致语言文字规范化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农村小学教师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和培训,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
农村小学的教学资源相对贫乏,缺少规范化语言文字教学的有效支持和保障。
农村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对其语言文字规范化造成一定影响。
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很多农村学生缺乏规范化语言文字使用的示范和榜样,习惯于口头语言和方言,导致其书面表达能力不足,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淡薄。
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既有教育体制问题,也与家庭社会环境有关。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政府的支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育资源建设,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能力的全面提升。
1.3 研究意义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其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使用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小学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郭睿来源:《教师·上》2014年第01期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虹桥小学位于长沙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东方红镇。
2009年,为配合国家高新区的提质发展战略,学校由高新区全面托管,成立新校区并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联合办学,开始了由农村小学向城镇化小学转型。
基于原来的教学水平相对薄弱,学生生源多为周边农村,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等多方原因,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一、学生在拼音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⒈家乡口音比较重,普通话氛围不佳我查阅了一下学生信息,发现虹桥小学一年级“随父母进城务工”的孩子老家多来自邵阳各县区、涟源、平江、茶陵、望城或长沙周边地区,这些孩子在家里跟周围人都是说家乡话、长沙话,很少说普通话。
因生活中不常接触拼音,家长在家辅导拼音时觉得麻烦,辅导困难。
⒉教师示范不足和读写误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有些教师存在着自身发音不准的问题,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读不准音教读音不准”的尴尬。
其次,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学会拼和读是关键,但教师对这一点认识不足。
⒊学生年幼,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对于刚上学的一年级孩子,就要学习抽象、陌生、枯燥的汉语拼音,困难不小,孩子难免兴趣不高,并产生畏难情绪。
二、推进学生拼音学习的对策⒈教师把好语音关首先,教师要努力为孩子们努力在校园内外创建普通话氛围。
如利用网络资源和音像资料,推荐孩子们听纯正的普通话发音CD碟,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等。
在校期间早读、课间、午间读报时间都可充分利用这些录音资料,让学生多听,多读,多诵,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普通话学习环境。
其次,在课堂上抓住发音规律,及时纠正学生典型的发音缺陷和不规范的语言交流。
有些老师上课时习惯于让学生齐读,总感觉齐读的时候大家读得响亮些,学生得到的锻炼范围更广,其实不然。
齐读时听起来学生都读对了,但这种表面现象的背后无疑有“南郭先生吹竽”,只有认真听个别读,教师才会发现学生读音的种种错误或缺陷。
浅谈农村小学的拼音教学困境与对策
浅谈农村小学的拼音教学困境与对策拼音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起点,既是今后拓展学习的一个最基本工具,也是语文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
同时我深深意识到在农村学校里,拼音教学也非常不容易,主要是因为:1. 方言对教学的影响。
在农村,大都是讲乡土话,平时干活的,玩的,活动的,交流的都是用乡土话来讲,大人讲乡土话,小孩也是讲乡土话,小孩从开始会说话,就是讲乡土话。
在我们这里,学生对平舌音和翘舌音、送气音、前鼻音和后鼻音都区分不清。
2. 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前教育不够重视。
由于在农村,一般没有正规的幼儿园,也没有学前教育,就算有上过幼儿园,也只是简单的规范行为习惯,但是对于拼音的认识,根本不怎么涉及。
所以对于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而言,拼音字母仅仅是一些毫无意义的符号而已,要让他们接受和掌握,确实很困难。
农村幼儿园里大多只是招收没有到入学年龄的小孩,家长想先让孩子上一年幼儿园,明年就可以说读过幼儿园,我该上一年级了,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很多家长认为:上幼儿园没有意思,学不到东西,不上幼儿园还可以节约好几百。
这样有的家长甚至不让孩子上幼儿园,到入学年龄后直接入学。
再就是农村孩子的年龄普遍偏小,大多是6岁,有的只有5岁多。
他们年龄小,又没有经过学前教育,这样就给教学造成一定的难度。
3. 农村家长思想观念淡薄,普通话水平有限。
首先,在农村,特别是我们学校这种比较偏远的地方,很多家长的思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对孩子们的学习一点都不重视。
他们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认几个字,等人长大就回家种地或者出去打工挣钱,就算读不好书,孩子也不会饿死。
他们都认为孩子读书,送到了学校就是老师的责任,如果读书行就读,不行就算了。
其次,在现在经济社会的冲击下,很多家长都纷纷外出,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老人他们很多不识字,有的即使识字有不识拼音,他们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回家过后就只是问问作业做好没有,完全不给孩子辅导,保证孩子回家完成作业的质量和数量。
农村小学教师普通话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的研究
摘要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开放的时代,社交活动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普通话是社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随时随地展示自己的“第二张名片”普通话更是更是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必备语言。
但是普通话的推广并不尽人意,尤其是在农村的教育教学中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诸如教师不使用普通话或者普通话不标准;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使用普通话的环境。
针对这些问题我也做出了原因分析和对应的策略。
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有(1)农村经济不发达和传统习俗影响了普通话的推广(2)农村教师的普通话教学水平没有达到国家的标准(3)没有形成良好的讲普通话的氛围。
(4)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时间少,无法进行规范系统的学习。
相应的策略有(1)提高对普通话教学的认识(2)加强对教师普通话的培训(3)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4)改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方式(5)建立普通话教学的健全关键词:农村教学普通话策略AbstractIn today's era is the era of information, open era, social activities are part of our life, and mandarin is an essential tool in social activities, people all hope to be able to speak fluent mandarin, anytime, anywhere to show their \"second card\" mandarin is education teach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essential language communication. But Putonghua promotion and unsatisfactory, especially in rural education teaching didn't we imagination of so good. Such as teacher don't use mandarin or Putonghua standard; The use of school not good mandarin environment.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I also made 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I think the main reason there are (1) the rural economy is not developed and traditional customs affect the mandarin (2) in the promotion of rural teachers' level of Putonghua teaching did not meet the national standard (3) not form a good atmosphere of mandarin. (4) students learning mandarin less time, to standardize system study.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re (1) improve the knowledge of Putonghua teaching (2)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of mandarin (3) creating a good language environment (4) change the way students learn mandarin (5) establish a sound of Putonghua teachingKeywords: rural mandarin teaching strategy一、农村小学教师普通话教学的问题目前普通话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也愈加重要。
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现状及对策一、现状分析农村小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未来农村人才的重要使命。
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存在许多问题。
有的学生语言书写水平较低,存在着一些基本的语言错别字、词语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由于农村师资力量相对不足,一些教师语言文字功底不扎实,甚至存在着一些错误使用语言文字的情况。
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学生接触标准语言的机会较少,导致他们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不高。
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存在问题1. 学生基本语言书写水平不高。
农村小学学生基础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其中包括语言文字方面。
他们在词语的拼写、语法的使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错误。
2. 教师语言文字功底不扎实。
由于农村师资力量相对不足,一些教师的语言文字功底不够扎实,甚至存在着一些错误使用语言文字的情况。
3. 学生接触标准语言的机会较少。
农村小学教学资源匮乏,学生接触标准语言的机会相对较少,导致他们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不高。
三、对策建议2. 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农村小学应当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功底。
通过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水平,减少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的情况。
3. 多渠道拓展语言文字学习资源。
农村小学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拓展学生的语言文字学习资源。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文学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水平。
4. 增加标准语言的使用机会。
农村小学应当增加学生接触标准语言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电视节目等多种途径来增加学生的标准语言使用机会。
四、结语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是基础教育的关键环节,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语文基础教育,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拓展语言文字学习资源,增加标准语言的使用机会,从而提高农村小学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为农村小学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做出一定的贡献。
贵州乡村小学普通话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天柱县为例
三、对策研究
三、对策研究
1、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力度推广普通话,通过广播、电 视、课堂等多种渠道宣传普通话的重要性,提高师生和家长对普通话的重视程度。 同时,鼓励学生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三、对策研究
2、提高教师能力:加强对教师的普通话培训,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同时, 鼓励教师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减少方言的使用。对于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可以 采取定期考核的方式,以确保其教学能力的提升。
4、教学资源匮乏:乡村地区英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如缺乏优秀教材、语音 室等,制约了口语教学的开展。
三、对策提出
三、对策提出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开展口语培训、送教下乡等活动,提高乡村英语教师 的口语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口语教学。
三、对策提出
2、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 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四、结论
当然,以上对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希望本次演示的 研究能为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在贵州省的广袤土地上,乡村小学承载着乡村孩子们的未来。然而,由于各 种原因,乡村小学普通话教学现状堪忧。本次演示将分析贵州乡村小学普通话教 学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乡村小学普通话教学水平。
内容摘要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不同地区的方言差异较大。对于乡村小学的 孩子们来说,普通话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更是他们融入现代社会、拓宽 视野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贵州乡村小学普通话教学存在不少问题。
内容摘要
首先,教学难度较大。贵州乡村小学普通话教学面临着方言干扰、学生基础 差、教师水平有限等多重挑战。很多学生家庭语言环境以方言为主,导致他们在 日常生活中缺乏普通话交流的机会。同时,一些教师由于自身普通话水平有限, 难以在教学中做到标准、流利,更无法有效引导学生练习普通话。
浅议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低的原因及提高策略
浅议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低的原因及提高策略1. 引言随着中国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农村中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提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以探讨农村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低的原因为切入点,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提高策略。
2. 原因分析2.1 社会文化因素农村地区社会文化背景与城市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直接影响了中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主要原因包括:•缺乏普通话环境:在农村地区,普通话的使用并不习惯和普遍。
普通话成为学生在学校外使用的非主要语言,很少有机会进行练习和应用。
•方言影响:农村地区存在丰富的方言,孩子们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更多地使用和听说方言,导致普通话学习的重要性被低估。
2.2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也是影响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的重要原因:•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中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弱,教师对普通话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掌握有限。
•学校设施简陋:农村地区的学校基础设施有限,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资源,难以提供良好的普通话学习环境。
3. 提高策略3.1 加强师资培训为了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普通话水平,需要采取以下策略:•组织普通话培训课程:通过组织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和教学能力。
•加强教师交流: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分享普通话教学经验和方法。
3.2 创造普通话学习环境为了改善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需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扩大普通话教学的时间和比例:学校应增加普通话教学的课时和比例,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和使用普通话。
•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学校可组织普通话演讲比赛、角色扮演等活动,提供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机会。
3.3 加强家庭与学校合作农村中小学生的家庭也应参与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家长教育:通过开展家长普通话培训,提高家长的普通话水平,激发他们对孩子普通话学习的关注和支持。
•学校家访:学校应定期进行家访,与家长沟通,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4. 结论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低是由社会文化因素和教育资源不足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普通话水平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普通话水平提高农村小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将从课堂教学、口语练习、阅读习惯培养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堂教学1.教师语言示范:教师应该具备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和语调,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2.课堂活动:设计活动使学生有频繁的使用普通话的机会,例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3.情景对话:设计真实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学习普通话。
4.口头表达:通过口头表达的练习,培养学生对普通话的运用能力,如朗读文本、自由演讲等。
二、口语练习1.练习读书:读书是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有效方式,鼓励学生多读经典名著和课外读物,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
2.课外口语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口语竞赛、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3.录音练习:通过录音听力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对普通话的听觉感知,准确模仿和发音。
4.阅读练习:读出普通话短文或句子,要求学生听写或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对普通话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阅读习惯培养1.提供丰富的图书:学校图书馆和教室中应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包括故事书、百科全书等,鼓励学生阅读。
2.阅读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和评价所读的内容。
3.阅读分享:鼓励学生读书后进行分享,可以举办读书分享会、阅读推荐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4.阅读环境营造: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建立阅读角落、购买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等。
总之,提高农村小学生普通话水平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加强口语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家庭可以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鼓励孩子进行口语交流等。
只有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才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由于方言和地域进展的状况不同,而且在农村地域的中小学推行普通话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致使了农村小学生的普通话远远低于城市小学生。
普及普通话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十分重要、超级迫切的一项任务。
目前农村小学仍然存在个别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仍然不说或很少说普通话,课余时刻也大体上用方言与学生交流。
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呢?我感觉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重视汉语拼音教学,从低年级抓起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基础。
汉语拼音也是帮忙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重视这方面的教学。
这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时期,要让学生扎实有效地学好拼音,要重视对学生汉语拼音的训练,要会读、会拼、会运用、读准调、发准音,掌握每一个汉字的正确读音。
创设愉快情境,做到“在学中有乐,在乐中去学”。
学习时要注意汉字的变调、儿化音、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为学好普通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时也要特别注意纠正本地学生容易读错的声母和韵母的发音。
二、采取多种手腕,提高推行普通话的实效一、给学生营造气氛,创设环境学校是普及普通话的基础阵地。
良好的气氛是在农村推行普通话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农村学校就应该采取多种手腕,大力宣传普通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坚持讲普通话,如有错误发音,还要及时纠正。
课堂外,教师要提倡讲普通话。
课堂外还有大量的课外时刻,老师要提倡师学生间和师生间都尽可能讲普通话交流沟通,而且要多加鼓励。
如此,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无数的听说普通话的机缘,不单单是学生,就连教师的普通话能力也能取得提高。
二、重视学生的朗诵和阅读能力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文由于篇幅较短,图文并茂,且全文注音内容丰硕,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是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极好教材。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诵训练,如集体读、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片断读、自选读等,学生读得多了,潜移默化,说普通话能力自然提高得专门快。
浅谈农村学校汉语教学中的微弱环节及应对措施
浅谈农村学校汉语教学中的微弱环节及应对措施汉语作为普及普通话课程,在学校教学中占重要地位。
但这种课长期以来在农村学校得不到扎实的基础。
深入分析其原因,可以归纳如下几点:1、教育主管部门在规范双语教学的措施不够强。
国家和自治区高度重视汉语教学,下发有关促进汉语教学的文件。
但在农村学校,落实程度不到位。
大多数农村学校没有完全脱离出落后、传统的教学模式。
因此,直到近几年,汉语教学的核心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2、小学阶段的汉语教学长期以来较薄弱。
教室队伍的缺乏是农村学校最头疼的问题。
这种情况在农村小学更为突出,因此,没有实现专业化的学科教学。
有些偏僻的学校教师非常缺乏,还存在着由班主任承担一个班的所有教学任务的现象。
农村小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小学基础知识就升入初中,在中学汉语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
3、部分农村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教室对汉语教学的态度模糊。
少数农村学校缺乏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没有高度重视和支持汉语教学,忽视校本培训的作用。
结果一些有丰富理论知识的年轻教师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不重视掌握实际教学技能及教法。
4、农村学校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
农村学校学生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无法把在课堂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这种现象在南疆“两区一州”的农村较为严重。
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学校学生几乎没有跟汉族同志接触的机会。
这种情况使汉语教学得不到外来的“营养”。
此外,农牧民也没有要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没有监督子女学习汉语。
总之,限制巩固农村汉语教学基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我们要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努力提高汉语教学质量,为此要做到一下几方面的工作:1、教育主管部门更新管理模式,给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民族学校与汉族学校携手共进的道路“开绿灯”。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强民族团结,另一方面,可以互相学习、共同利用教师队伍及教学资源。
2、在教学工作中大胆进行改革,加强校本培训。
近几年来,我区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根据社会需要,通过多种考试,到边远地区的农村学校走入教师岗位,让人高兴的是这些老师的“双语”水平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普通话教学的难点及对策
甘肃省兰卅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青岗小学(730050)师小丽
作者简介:师小丽,女,汉族,1975年11月出生于兰州,1997年7月从兰州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在西果园中心校青岗小学任教。
2002年从小学教育专业自学考试大专毕业。
现为小教一级教师。
从事语文教学的7年间,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教学中勇挑重担,所带的班级在中心校抽考中名列前茅,在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班级管理经验被同行认可。
现已成为学校语文教学的骨干力量。
内容摘要:文章探讨了农村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
决办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普通话、教学、难点、对策
《课标》中要求学生应具备在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的要求。
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对于农村学生而言,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流面临很多困境,其主要问题在以下几点:
1、方言俚语的影响
人们接受新知识往往是“先入为主”,谁先教他们知识或说话谁就是对的。
幼儿阶段更是如此。
农村学生从呀呀学语开始,大多都接受的是浓重的方言,在以后的成长经历中,方言影响日渐加深,交通不发达的地区这
种情况显得尤为突出。
在这样的母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自然会有一定的排斥。
到了小学阶段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不仅要按普通话标准发音,还必须与某一个固定的方言词汇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发音困难、记忆困难,而且增加了学习量,接受程度较缓慢。
2、双面的口语环境影响
进入小学,学生开始跟老师或其他同学学说普通话,可是放学后,在与家庭及周围环境交流的过程中,又操起习惯了的方言对话。
正是这种变化着语言环境,或者说双面的语言环境,导致农村小学生的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难以继续练习巩固,使得学校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脱节,普通话无法完成课外的后延学习。
由于目前的各种考试基本以笔试为主,大多没有考到“说”,教师和学生对于“说”普遍重视不够。
农村小学教学中,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重“文”(书面表达)轻“语”(口头表达)现象,课堂上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记、做练习,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少得可怜。
普通话是“说”出来的,学生没有机会说,怎么可能学会普通话呢?孩子
们没有用普通话对话的对象,所以好多同学只在上语文课时说普通话,上别的课就说方言;上了课说普通话,下了课就说方言。
针对上述现状,如何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我认为应施以以下对策:
1、教师的语范作用激发学生说普通话的欲望
教师要坚持说标准的普通话,为学生做示范。
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典型、优美的朗读材料,让学生感受普通话所独有的魅力。
有条件的还可以把学生带到陌生的环境中,让学生在问路中感受普通话的重要地位。
在体验与感受中,激发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
2、找准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异同施加教学
兰州方言与普通话发音存在差异较多,主要表现在:A、四声不同:如唱(chàng)——场(chǎng),在普通话中我们说“唱歌(chàng gē)”,兰州方言中就变成了“场歌儿(chǎng gēěr)”。
B、声母不同:如谁(shúi)——肥(fãi),在普通话中的发音区分较为明显,但在方言中我们说“谁来了(shúi lái le)”就变成了“肥来了(fâi lāi lao)”。
C、韵母不同:如ei——e,如“黑水河(hâi shǚi hã)”在兰州
方言中就变成了“贺翡河(hâfěi hã)”。
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找准两者之间的异同,教学时有的放矢,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3、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每单元的“积累运用”中都有一个口语交际的活动任务,教师就应该积极地了解和把握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同时课任教师应与班主任取得联系利用班会、小组讨论会、故事会以及各种文艺活动,让学生说练普通话。
对那些生性腼腆和口语较差的同学,更应多予鼓励,多给机会,循序渐进,使他们能够勇敢地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兴趣组的老师还可以利用普通话兴趣小组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如开展即兴演讲、演编课本剧等,让学生群体在自说自演中提高自我普通话水平,同时通过他们来引领校园群体进行宣传,以形成讲普通话的风气和环境,不断地强化学生普通话的练习。
4、将普通话纳入考核中
任课教师应该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些具
体的普通话教学和考核评价规则,把它作为学科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学生综合考评中,并依据相应的奖励办法兑现,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5、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农村中的保守习惯相对严重一些,仍然有部分家长对孩子说普通话持不支持甚至反对的态度,社会上也有人讥讽说普通话是“撇腔拿调”,这对学校的普通话教学也是一个不小的阻碍。
因此,在校长统筹安排、教师积极地参与下,采取多种方式寻求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可利用家长会和家访等形式,向家长们说明讲普通话对孩子将来发展的好处,并请他们配合学校和老师,支持、帮助、引导自己的孩子说普通话。
当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比较高的时候,可以以“普通话表演汇报会,”和各种文艺演出等方式向家长和社会宣传,寻求全社会的广泛支持。
家长和社会各界看到孩子们讲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大都能给予表扬和支持。
孩子们在得到表扬后,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普通话,其水平自然也会越来越高。
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老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也带动学生水平的提高。
这就是教学相长,水涨船
高。
学校步入这个良性循环阶段,教学质量上去了,语文教学质量也上去了,普通话也就学好说好了。
普通话教学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应该齐抓共管,为解决学生的学习难点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