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下肢丹毒中医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丹毒临床路径

丹毒临床路径

丹毒临床路径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丹毒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丹毒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丹毒(不伴有并发症)(ICD-10:A46..00)(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二版》(赵辩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1.急性发病。

2.局部红肿性斑,表面皮温增高,可出现水疱,迅速扩展。

3.伴有高热及局部疼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杨国亮皮肤病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杀菌消炎,解除全身症状。

2.选择敏感抗菌药物系统治疗。

3.局部外用抗菌药物治疗。

4.物理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46..00丹毒(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ESR、CRP或PCT;(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1)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血液或创面);(2)皮肤真菌涂片+培养(怀疑有足癣的患者);(3)双下肢动脉、静脉彩超(必要时);(4)病理活检(必要时);(5)口腔及耳鼻喉科相关检查(必要时);(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1.抗细菌治疗:青霉素是首选药物,但要考虑青霉素的高耐药性及需要皮试阴性后方可用药。

丹毒下肢丹毒中医临床路径

丹毒下肢丹毒中医临床路径

丹毒下肢丹毒中医临床路径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丹毒(下肢丹毒)的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西医诊断为下肢丹毒的住院患者一、丹毒(下肢丹毒)的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丹毒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下肢丹毒(ICD-10编码:L03.1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发病前常有畏寒、发热和全身不适的症状。

起病急骤,患处出现片状潮红、界限清楚、略高出皮肤,并迅速相四周蔓延扩张,自觉患处烧灼疼痛;按之红色消退,手起后很快恢复。

重者有水疱出现,很少化脓。

少数患者可出现皮肤片状坏死,尤以幼儿及年老体弱者易发。

(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第七版(张学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好发于足背、小腿、面部等处,多为单侧性。

起病急剧,典型皮损为水肿型红斑,界限清楚,表面紧张发亮,迅速向四周扩大。

可有不同程度全身中毒症状和附近淋巴肿大。

病情多在4-5天达高峰,消退后局部可有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及脱屑。

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时间2周以内。

(2)慢性期:发病时间大于2周。

3.症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丹毒协作组制定的“丹毒中医诊疗方案”湿热毒蕴证:发于下肢,局部赤红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红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或伴恶寒发热,胃纳不香。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丹毒协作组制定的“丹毒中医诊疗方案”(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丹毒急性期的患者。

2.适用于下肢丹毒急性期的患者。

3.下肢丹毒慢性期或慢性期急性发作、孕妇、有过敏史或过敏体质患者不进入本路径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13、丹毒(下肢丹毒)中医临床路径

13、丹毒(下肢丹毒)中医临床路径

丹毒(下肢丹毒)的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西医诊断为下肢丹毒的住院患者一、丹毒(下肢丹毒)的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丹毒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下肢丹毒(ICD-10编码:)(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 )》进行诊断(1)临床表现:发病前常有畏寒、发热和全身不适的症状。

起病急骤,患处出现片状潮红、界限清楚、略高出皮肤,并迅速相四周蔓延扩张,自觉患处烧灼疼痛;按之红色消退,手起后很快恢复。

重者有水疱出现,很少化脓。

少数患者可出现皮肤片状坏死,尤以幼儿及年老体弱者易发。

(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第七版(张学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好发于足背、小腿、面部等处,多为单侧性。

起病急剧,典型皮损为水肿型红斑,界限清楚,表面紧张发亮,迅速向四周扩大。

可有不同程度全身中毒症状和附近淋巴肿大。

病情多在4-5天达高峰,消退后局部可有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及脱屑。

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时间2周以内。

(2)慢性期:发病时间大于2周。

3.症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丹毒协作组制定的“丹毒中医诊疗方案”湿热毒蕴证:发于下肢,局部赤红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红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或伴恶寒发热,胃纳不香。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丹毒协作组制定的“丹毒中医诊疗方案”(四)标准住院日为W 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丹毒急性期的患者。

2.适用于下肢丹毒急性期的患者。

3.下肢丹毒慢性期或慢性期急性发作、孕妇、有过敏史或过敏体质患者不进入本路径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中药内外合治下肢丹毒36例

中药内外合治下肢丹毒36例
引起者 1 8例 , 下 肢 1 左 4例 , 下 肢 2 右 2例 。 辨 证 属 湿 热 蕴
结证 。
湿敷 患处 , 2次/ 日。2 0 0 6年 7 2 月 8日 2 : 诊 红斑 缩小 , 中央部 分变黯红, 脱屑 , 肿痛 明显减轻 , 已无发热 不适 等症状 。原 方 去黄芩 、 金银花 、 子 , 白术 、 栀 加 茯苓各 1g 继续服用 3剂 。停 5, 外敷 药 , 皮肤如常而愈 。
3 南 中 医学 院 20 级 研 究生 ,云 南 昆明 600 ) .云 07 5 20
关键词 : 下肢丹毒 ; 中药; 内外 同治
中图分类号 : 7 3 5 R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7 24 (0 8 1 —0 2 一O 10 - 3 9 20 )0 O 4 l 丹毒为皮肤突然发 红 , 色如涂丹 的急性 感染 性疾病 。根 据发病 部位 的不 同 , 不 同的病 名 , 有 发于 头面 者称 为抱头 火 丹 , 于下肢者称 为流火 、 发 丹毒 , I 临床上 以下肢 常见。笔者 于 2 0 年  ̄2 0 06 0 7年间采用 中药 内外 合治 下肢丹 毒 3 , 得 6例 取
起 病 急 , 延 快 , 般 不 化脓 , 少 有 组 织 坏 死 , 发 于 面 部 或 蔓 一 很 多 下 肢 。若 反 复 发 作 , 淋 巴 管 阻 塞 , 肤 增 厚 , 成 象 皮 肿 。 使 皮 形
刺激性食物 , 下肢肿胀渗 出者应适 当抬高患肢。
13 2 中药 内 服 予 龙 胆 泻 肝 汤 加 减 。基 本 方 为 龙 胆 草 ..
西医临床上通常单 纯给予抗 生素治疗 , 治疗效果往往 不佳 , 并 且复发率相对较高。丹毒多由于素体血分有 热 , 外受 火毒 , 热 毒搏结 , 阻肌肤而致 , 由于皮肤 黏膜有 破损或长 期足癣 , 郁 或 毒邪乘机侵入而 成[ 。丹 毒多 突然 发病 , 2 ] 故在 发病早 期采取 有效治疗措施尤 为重要 。采 用 中医辨证 治疗 , 尽快减 轻局 部 炎症 , 阻止病情恶化 , 故治宜清热解毒 利湿 。本科于多 年临床 医疗实践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龙胆泻肝 汤加减方 。方 中龙 胆 草 、 苡仁清热燥湿 为主 , 薏 湿除而热 易清 ; 金银 花、 栀子 、 黄芩 、 黄柏清三焦之热 、 毒燥湿 , 清则湿 易祛 ; 解 热 滑石 、 草 、 通 车前 子清热利尿 , 使下焦湿热 自小便排 出; 土牛膝既可 凉血又能引 热下行 , 淮山药健脾 养阴 , 可补利湿伤 阴之弊 , 又防苦寒伤 胃。 丹参凉血活血使血 分之热 得清 , 配合 本 院外用 中药经验 方冷 湿 敷达到清 热解毒 , 消肿 止痛 , 菌消 炎作用 , 抗 发挥外科 治疗

下肢丹毒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下肢丹毒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下肢丹毒丹毒是由于素体血分有热,外受火毒,邪侵脉络,热毒搏结,郁阻肌肤而发,发于下肢者挟有湿热,或因足癣侵,皮肤擦伤,廉疮等皮肤有损,毒邪侵入而发,易反复发作。

见皮肤突然发红,色如丹涂脂染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一、诊断依据1.一般好发于小腿,多有足癣或足部外伤或廉疮。

2.足及下肢皮肤突然发红,迅速蔓延成大片鲜红,稍高于皮肤表面,边界清楚,压之色褪,放手恢复,摸之灼手,肿胀触痛明显,继之可发水泡、紫斑,甚至皮肤坏死。

多伴有发热,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3.易反复发作。

4.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二、辩证施治1、湿热下注证:常发于下肢腿股、足背等处,红肿灼热,向上蔓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行走困难。

伴见纳少,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当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为法,二妙汤加减。

金银花10克茯苓10克牛膝10克车前草20克紫花地丁10克萆薢10克黄柏10克生地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苡仁10克滑石包10克苍术10克上药水煎400mi,分二次服,每日一剂。

2、毒热入营证:重证者范围较大,可见神昏谵语,躁动不安,恶心呕吐等诸逆证。

治以凉血解毒,清心开窍,方用清温败毒饮加减。

水煎服,日1剂。

神昏谵语者,加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或牛黄清心丸,选用一种。

三、其它疗法1.外治法:初期金黄散加白醋调,微湿敷,一日二次。

2.中成药:二妙丸口服。

3.下肢复发丹毒,局部消毒后,三棱针叩刺放血泄毒。

4.脓成切开排脓。

四、疗效评价1、治愈:局部红肿热痛消失,无畏寒发热;2、好转:红肿部分消退,疼痛减轻,无畏寒发热。

丹毒中医诊疗方案

丹毒中医诊疗方案

丹毒中医诊疗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丹毒(下肢丹毒)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发病前常有畏寒、发热和全身不适的症状。

起病急骤,患处出现片状潮红、界限清楚、略高出于皮肤,并迅速向四周蔓延扩展,自觉患处烧灼疼痛;按之红色消退,手起后很快恢复。

重者有水疱出现,很少化脓。

少数患者可出现皮肤片状坏死,尤以幼儿及年老体弱者易发。

(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第八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张学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1)临床表现:好发于足背、小腿、面部等处,多为单侧性。

起病急剧,典型皮损为水肿性红斑,界限清楚,表面紧张发亮,迅速向四周扩大。

可有不同程度全身中毒症状和附近淋巴结肿大。

病情多在 4~5 天达高峰,消退后局部可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及脱屑。

(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时间2周以内。

2.慢性期:发病时间大于2周。

(三)证候诊断1.急性期湿热毒蕴证: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或伴恶寒发热;甚或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胃纳不香;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慢性期血瘀湿阻证:发于下肢,常反复发作,病情进展缓慢,患肢肿痛不甚,色暗红,可伴有皮肤色素沉着,甚至出现象皮腿。

舌脉:舌红或紫暗,苔黄,脉弦二、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急性期湿热毒蕴证治法:凉血清热,利湿解毒(1)推荐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水牛角、牡丹皮、生地黄、赤小豆、赤芍、金银花、泽泻、虎杖、黄柏、蒲公英、甘草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外治法①贴敷疗法:外敷膏药:适用创面无水疱,局部红肿者,可选用金黄膏或玉露膏或青黛膏或芩柏膏,每日1次,6天1个疗程;中药湿敷:适用于渗出较多或伴有水疱糜烂者。

丹毒中医诊疗方案

丹毒中医诊疗方案

丹毒(下肢丹毒)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发病前常有畏寒、发热和全身不适的症状。

起病急骤,患处出现片状潮红、界限清楚、略高出于皮肤,并迅速向四周蔓延扩展,自觉患处烧灼疼痛;按之红色消退,手起后很快恢复。

重者有水疱出现,很少化脓。

少数患者可出现皮肤片状坏死,尤以幼儿及年老体弱者易发。

(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第八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张学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1)临床表现:好发于足背、小腿、面部等处,多为单侧性。

起病急剧,典型皮损为水肿性红斑,界限清楚,表面紧张发亮,迅速向四周扩大。

可有不同程度全身中毒症状和附近淋巴结肿大。

病情多在 4~5 天达高峰,消退后局部可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及脱屑。

(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时间2周以内。

2.慢性期:发病时间大于2周。

(三)证候诊断1.急性期湿热毒蕴证: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或伴恶寒发热;甚或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胃纳不香;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慢性期血瘀湿阻证:发于下肢,常反复发作,病情进展缓慢,患肢肿痛不甚,色暗红,可伴有皮肤色素沉着,甚至出现象皮腿。

舌脉:舌红或紫暗,苔黄,脉弦二、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急性期湿热毒蕴证治法:凉血清热,利湿解毒(1)推荐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水牛角、牡丹皮、生地黄、赤小豆、赤芍、金银花、泽泻、虎杖、黄柏、蒲公英、甘草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外治法①贴敷疗法:外敷膏药:适用创面无水疱,局部红肿者,可选用金黄膏或玉露膏或青黛膏或芩柏膏,每日1次,6天1个疗程;中药湿敷:适用于渗出较多或伴有水疱糜烂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临床观察

大 水疱 及 溃烂 ,但极 少 出现 化脓 和坏 死 情况 ,常伴 附近 例 ,二次 以上 复 发 的 20例 ;丹 毒 发 于左 下 肢 有 26例 ,
淋 巴结 肿 大 、有 触 痛感 ,大 多数 患者 经治 疗 数 日内可痊 右下 肢 有 l9例 ,双 下 肢 有 11例 ;其 中 有 12例 患 者 伴
松 结 缔组 织 的急 性 炎 症 性 感 染 性 疾 病 ,病 原 菌 多 为 A 疗 ,治 疗组 28例 ,在 西 药 抗 菌药 物 治 疗 基 础 上 配 合 中
族 B型 溶血 性链 球 菌 ,亦 可 因金 黄 色葡 萄 球 菌 感 染所 药 内服外 敷 治 疗 ,2组 患 者 的性 别 、年 龄 、病 程 、患 肢 、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内外同治;丹毒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8.16.048 文 章 编 号 :1003—8914(2018)一16—2422-03
丹 毒 ,中 医病 名 出 自《备 急 千 金 要 方 》卷 二 十 二 , 除有 药物 禁 忌症 患 者 ,且 均 无 合 并 心 脑 血 管 、肝 、肾等
但疗 程长 ,易 出现耐 药 现 象 ,且 复 发 率 高 ,很 难 取 得满 伴 有外 伤致 皮 肤 溃烂 病 史 ,5例 患 者 伴 有 下 肢 瘙 痒 性
意效 果 ,为解 决此 难 题 ,我科 采用 中西 医 结合 治疗 该类 皮 肤病 ,3例 患者 伴 有 虫 类 叮 咬 史 ,7例 患 者 无 明显 伴
224-357. (本 文 校 对 :张 晓琳 收 稿 日期 :2018—04—13)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下 肢 丹 毒 临 床 观 察
肖 玲 郑 光 儒

下肢丹毒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观察

下肢丹毒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观察

第16卷第14期·总第286期2018年7月·下半月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丹毒是由茁⁃溶血性链球菌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引起的化脓性炎症,多发于下肢,临床特点是起病急、症状典型,以受损皮肤突然变红为特征,局部多呈现为片状皮肤红疹、微隆起、色鲜红、中间稍淡、境界清楚[1],呈游走性扩散,可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中医多称之为“流火”[2],认为发病与湿、火有关,病机为火邪、湿邪侵犯肌肤,与血分之热相搏结,导致经络受阻而发病。

临床中皮肤受伤后极易加重局部感染,严重者亦可引发全身感染,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患者预后,延长病程,增加患者痛苦。

外治法是中医院治疗丹毒的特色疗法,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3]。

现将我科收治的20例住院的下肢丹毒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均为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血管外科住院的患者,符合下肢丹毒的临床诊断标准[4],中医辨证均为湿热毒蕴证,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症状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入组的20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2岁,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2组患者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遵照医嘱,在相同临床治疗方法和用药的基础上,对照组按照中医护理常规[5]进行护理,治疗组按照丹毒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6],中医护理路径记录表由责任护士填写,具体方法如下:(1)患者入院分为3个阶段:入院当天、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当天。

(2)根据临床路径的要求,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局部肢体有无肿胀、肿胀的程度、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疼痛的评分、有无足癣、以及患者二便、饮食、睡眠、情志状态、舌苔脉象。

丹毒(下肢丹毒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丹毒(下肢丹毒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丹毒(下肢丹毒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下肢丹毒急性期的住院患者。

一、丹毒(下肢丹毒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丹毒(TCD 编码:TCD:BWC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下肢丹毒急性期(ICD-10 编码:L03.1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第八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张学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2)慢性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丹毒(下肢丹毒)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丹毒(下肢丹毒急性期)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湿热毒蕴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丹毒(下肢丹毒)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丹毒(下肢丹毒急性期)急性期。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丹毒(下肢丹毒急性期)的患者。

2.发病时间在2周以内。

3.下肢丹毒慢性期、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有过敏病史或过敏体质、患有精神病患者、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或有继发的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损害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糖、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可选择下肢血管彩超、胸部X线片、B超(肝胆胰脾肾等)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湿热毒蕴证:凉血清热,利湿解毒。

丹毒临床路径

丹毒临床路径

丹毒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丹毒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丹毒(不伴有并发症)(ICD-10:A46..00)(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二版》(赵辩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1.急性发病。

2.局部红肿性斑,表面皮温增高,可出现水疱,迅速扩展。

3.伴有高热及局部疼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杨国亮皮肤病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杀菌消炎,解除全身症状。

2.选择敏感抗菌药物系统治疗。

3.局部外用抗菌药物治疗。

4.物理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46..00丹毒(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ESR、CRP或PCT;(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1)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血液或创面);(2)皮肤真菌涂片+培养(怀疑有足癣的患者);(3)双下肢动脉、静脉彩超(必要时);(4)病理活检(必要时);(5)口腔及耳鼻喉科相关检查(必要时);(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1.抗细菌治疗:青霉素是首选药物,但要考虑青霉素的高耐药性及需要皮试阴性后方可用药。

其次可选1、2代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患者应≥18岁)或阿奇霉素。

2.抗真菌治疗:同时患有足癣或甲真菌病的患者,局部应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肝功能正常,可考虑加用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或氟康唑)。

详解丹毒的中医内治法

详解丹毒的中医内治法

丹毒的中医内治法。

丹毒在中医学称为“流火”、“腿游风”,好发于青壮年,多在春、夏、秋季节发病。

丹毒的病因病机多属湿热下注,化火成毒;西医一般用药物治疗,但临床上许多患者有药物过敏史,不能用药;加之有耐药菌株产生,导致疗效欠佳。

因此很多的丹毒患者都愿意用中医治疗,为大家介绍一下丹毒的中医内治法,希望能对大家的治疗有所帮助。

丹毒的中医内治法
(1)风热毒蕴:发于头面部,皮肤掀红灼热,肿胀疼痛,甚至发生水疱,眼胞肿胀难睁;伴恶寒发热,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分析:风热毒邪犯上,与血分热邪蕴结,郁阻肌肤,故见头面部皮肤掀红灼热,甚则发生水疱;经络阻塞,气血不畅,故皮肤肿胀疼痛,甚则眼胞肿胀难睁,或伴头痛;风热毒邪与正气相争,故见恶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为邪热尚在表之象。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2)湿热毒蕴: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可伴轻度发热,胃纳不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反复发作,可形成象皮腿。

辨证分析:湿热下注,复感外邪,湿热毒邪淤结于下肢,郁阻肌肤,经络阻塞,故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热毒炽盛,腐化肌肉,故甚者可至结毒化脓、肌肤坏死;湿邪中阻,故见胃纳不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象。

湿性粘滞,与热胶结,故易反复发作。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3)胎火蕴毒:发生于新生儿,多见于臀部,局部红肿灼热,常呈游走性;或伴壮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恶心呕吐。

辨证分析:胎火蕴毒,与气血搏结,故见局部皮肤红肿灼热;火毒入于心包,心神受扰,故可伴壮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邪热侵扰脾胃,故恶心呕吐。

治法:凉血清热解毒。

丹毒临床路径表单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丹毒临床路径表单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丹毒(不伴有并发症)临床路径表单医师诊疗部分:第一阶段:(第1天)□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开具检查检验单,完成初步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

□完成入院记录及首次病程记录第二阶段(第2-14天)□上级医师查房,汇报患者存在情况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完成病情评估并修订治疗计划方案□根据患者相关情况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观察患者皮损好转情况及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完成常规病程记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必要时予以特殊检查□观察并处理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必要时对创面行特殊治疗,如药物面膜综合治疗、红光治疗、紫外线照射等第三阶段(出院日)□明确是否符合出院标准□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通知出入院处、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向患者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出院带药服用情况,预约复诊日期,随访情况。

护理诊疗部分第一阶段(第1天)□入院宣教□入院护理评估□评估皮损□健康教育□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饮食:普食,有特殊疾病时为其他饮食□跌倒评分□制定护理计划。

填写护理记录□指导进行相关检查等□心理护理□完成日常护理工作□静脉采血(当天或明晨采血)□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输液、创面护理等治疗。

第二阶段(住院第2-14天)□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神志、生命体征、皮损情况等□健康教育□疼痛护理□生活护理□留置管道护理及指导□填写护理记录□完成日常护理工作□心理护理□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输液、采血、创面护理等治疗第三阶段(出院日)□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指导□复诊时间□作息、饮食、活动□日常保健□清洁卫生□疾病知识及后续治疗丹毒电子临床医嘱部分第一阶段:入院第1天长期医嘱(必选项):长期护理:皮肤科护理常规长期护理:Ⅱ级护理(可选项目:I级护理)长期膳食:普食(可选项:低脂饮食、低盐低脂饮食、糖尿病饮食、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长期护理:住2人间病房长期其他:2人间空调降温费(可选项:取暖费)长期处置:副主任医师查房2/周长期处置:静脉输液1/日(可选项:2/日,3/日)长期医嘱(可选项):长期处置:药物面膜综合治疗1/日长期处置:紫外线照射1/日6个照射区长期处置:特大换药(可选项:大换药/中换药/小换药)长期处置:测BP 3/日(合并高血压时)长期检验:床旁葡萄糖测定6/日(合并糖尿病时)长期检验:床旁葡萄糖测定1/晚(合并糖尿病时)长期药疗(必选项,选一种药物):1.灭菌注射用水100ml(基)静滴2/日注射用青霉素钠480万单位2.0.9%氯化钠注射液(可立)100ml(基)静滴2/日(可选项:3/日)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1.2g3.0.9%氯化钠注射液(可立)250ml(基)静滴2/日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瑞阳永康)2.25g4.0.9%氯化钠注射液(可立)100ml(基)静滴2/日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0.6g5.红霉素肠溶胶囊(新红康)0.25g 4/日长期药疗(可选项):1.0.9%氯化钠注射液(可立)500ml(基)静滴1/日维生素C注射液3.0g2.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基)静滴1/日维生素C注射液3.0g3.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基)静滴1/日4.10%葡萄糖注射液10ml 静推2/日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5.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 静滴1/日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6.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基)静滴1/日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维生素C注射液3.0g临时医嘱:(必选项)临时处置:青霉素皮试临时处置:静脉输液临时处置:静脉采血临时检验:血常规临时检验:输血传播九项临时检验:凝血四项临时检验:尿常规(组合)临时检验:粪便常规(组合)临时检验:生化(组合37项)临时检验:C反应蛋白临时药疗:注射用青霉素钠80万单位皮试用临时医嘱:(可选项)可选检验项目:临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合并糖尿病时)临时检验:细菌培养及鉴定(皮损有分泌物或渗液时)临时检验:真菌培养及鉴定(皮损有分泌物或渗液时)临时检验:细菌涂片(皮损有分泌物或渗液时)临时检验:结核杆菌PCR检测(皮损有分泌物或渗液时)临时检验:真菌涂片(皮损有分泌物或渗液时)临时检验:降钙素原检测(发热畏寒寒战时)临时检验:血培养及鉴定(发热畏寒寒战时)可选检查项目:临时检查:常规心电图临时检查: 肝胆胰脾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彩超/子宫附件盆腔彩超临时检查:胸部CT/胸部平片临时检查:心脏彩超临时检查:下(上)肢血管彩超临时检查:患肢平片(依据具体部位)临时检查:浅表包块彩超可选处置项目:临时处置:疱液抽取术(有大疱时,数目视具体情况)临时处置:特大换药/大换药/中换药/小换药根据皮损面积临时处置:药物面膜综合治疗可选药疗临时药疗:灭菌注射用水100ml(基)静滴注射用青霉素钠480万单位临时药疗:灭菌注射用水100ml(基)静滴注射用青霉素钠480万单位临时药疗:0.9%氯化钠注射液(可立)100ml(基)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1.2g临时药疗:0.9%氯化钠注射液(可立)100ml(基)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1.2g临时药疗:0.9%氯化钠注射液(可立)250ml(基)静滴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瑞阳永康)2.25g 临时药疗:0.9%氯化钠注射液(可立)250ml(基)静滴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瑞阳永康)2.25g 临时药疗:0.9%氯化钠注射液(可立)100ml(基)静滴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0.6g临时药疗:0.9%氯化钠注射液(可立)100ml(基)静滴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0.6g临时药疗:0.9%氯化钠注射液(可立)500ml(基)静滴维生素C注射液3.0g临时药疗: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基)静滴维生素C注射液3.0g临时药疗: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基)静滴临时药疗:10%葡萄糖注射液10ml 静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临时药疗: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 静滴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临时药疗: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基)静滴1/日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维生素C注射液3.0g临时药疗:1%碘甘油15ml 外用临时药疗:夫西地酸乳膏20g 外用临时药疗:莫匹罗星乳膏(百多邦)10g 外用临时药疗:呋喃西林溶液500ml 湿敷临时药疗:33%硫酸镁溶液200ml 湿敷临时药疗:0.9%氯化钠溶液500ml(玻瓶)湿敷临时药疗: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200ml 外用第二阶段(2-14天)据患者检验检查情况复查或安排其他检查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请相关科室会诊对足癣病灶的治疗临时药疗:复方酮康唑乳膏20g 外用临时药疗: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兰美抒)20g 外用临时药疗:伊曲康唑胶囊(斯皮仁诺)1400mg 分次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易启康)1400mg 分次口服第三阶段出院日停以下医嘱停长期护理:Ⅱ级护理停长期处置:静脉输液停长期处置:药物面膜综合治疗停长期处置:紫外线照射停长期处置:特大换药/大换药/中换药/小换药停所有长期药疗长期护理:Ⅲ级护理临时药疗:阿莫西林15g 出院带药临时药疗:伊曲康唑胶囊(斯皮仁诺)1400mg 出院带药临时药疗:伊曲康唑胶囊(易启康)1400mg 出院带药临时药疗:红霉素肠溶胶囊(新红康)7.5g 出院带药临时药疗:莫匹罗星乳膏(百多邦)10g 出院带药临时药疗:夫西地酸乳膏20g出院带药临时处置:明日出院。

“古今接轨,寒温并用”巧治“下肢丹毒”临床经验拾萃

“古今接轨,寒温并用”巧治“下肢丹毒”临床经验拾萃

“古今接轨,寒温并用”巧治“下肢丹毒”临床经验拾萃发布时间:2022-05-26T07:59:52.447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5期作者:陈春凤1 张菁2[导读] 张菁主任吸取古人时方与经方结合的方法巧治丹毒一例陈春凤1 张菁21.上海市徐汇区凌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2372.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上海 200237摘要:张菁主任吸取古人时方与经方结合的方法巧治丹毒一例,获得良效。

突破传统“清热解毒”的治法,提出老年慢性丹毒患者多存在“阳虚阴凝”之证,在传统治法基础上运用“和阳解凝”之法,寒温并用施治,为慢性丹毒的治疗和愈后提供临床宝贵经验及创新思路。

关键词:丹毒;临床经验;张菁丹毒是皮肤淋巴管网受β-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感染所致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其发病急骤,多见于下肢[1],常伴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因病损之处色赤如丹故名。

西医首选抗生素,虽可较快改善全身症状,但对改善局部症状效果不佳,且易复发[2]。

祖国医学普遍认为下肢丹毒“多湿热为患”,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治则。

张菁主任,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中医肝病实验室终身主任,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学科及优势专科学科带头人。

从事中医临床数十载,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张主任认为本病并不能悉以“湿热”概之,乃秉“辨证论治”之旨分而论之,其发于年轻体壮者,新发病者,湿热居多,循上法治之,效必验;若发于年老体弱者,且久发不愈,其气阳虚衰,阴凝自生,此时仍一味清热利湿则不能显效。

不必拘泥,仔细辨证,大胆遣方,吸取古人时方与经方结合的方法,“清热解毒”融合“和阳解凝”,对慢性丹毒亦有奇效。

一. 病案举隅秦某,女,84岁。

初诊日期:2019年5月22日。

主诉:右下肢红肿热痛反复一月。

一月前高热不退(38℃以上),伴寒热往来、咳嗽、乏力,不思饮食,普陀区中心医院诊断:肺部感染。

抗生素治疗后咳嗽显减,然热势不退,发现右下肢红肿热痛,仁爱医院住院予头孢类抗生素补液治疗,高热、腿肿均无明显消退,遂转大华医院求治。

中医特色护理辅助临床护理路径对下肢丹毒患者的效果

中医特色护理辅助临床护理路径对下肢丹毒患者的效果

中医特色护理辅助临床护理路径对下肢丹毒患者的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特色护理辅助临床护理路径对下肢丹毒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下肢丹毒患者60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辅助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对比两组的效果。

结果:实验组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讨论:结合下肢丹毒患者的病情,采用中医特色护理辅助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下肢丹毒;效果下肢丹毒,别名急性网状淋巴管炎、流火丝虫病,是一种皮肤科中一种十分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表现突发的皮肤红肿、发烧等症状,多发于人体的下肢和脸颊处,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1]。

本篇文章分析了中医特色护理辅助临床护理路径对下肢丹毒患者的效果,为临床研究进一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下肢丹毒患者60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0例,实验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为(35.9±4.6)岁;参照组中18例,女12例,年龄为20~63岁,平均年龄为(38.1±3.4)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具有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和健康宣教等内容;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辅助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创办护理小组,制定一套具体规范的护理流程和操作步骤;(2)严格执行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遵循相关标准,给予患者中医特色护理;(3)中医特色护理主要主要涉及情志护理、中药护理等[2],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疏导其焦躁、抑郁、烦闷等不良情绪,同时,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让患者对疾病有全面的认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下肢丹毒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率评价

下肢丹毒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率评价

下肢丹毒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率评价摘要】:目的:观察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下肢丹毒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用“双色球抽取法”将我院50例下肢丹毒患者均匀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组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疾病复发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疾病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下肢丹毒患者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其治疗时间,减少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下肢丹毒;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前言:丹毒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其发病区域大多在面部及下肢。

丹毒虽然有“毒”字为名,但却与病毒感染无关,主要是由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侵染受损皮肤或粘膜而引发的化脓性炎症,具有发病急骤、病症典型、易反复发作的特点[1]。

作为中国的一种历史渊远的医学类型,中医学内含多种绿色、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如耳穴埋豆、中药湿敷、穴位敷贴、针灸等,其操作可辨证进行调整,但需患者长期坚持方可见疗效,这就需要对患者实施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以保障其治疗的有序性、规范性与延续性,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预后[2]。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具备计划性、科学性与执行性的护理模式,既能保障患者整体治疗流程的规范、有序开展,又能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因而整体护理质量较高,有助于减少医学资源的浪费,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本次研究的重点为观察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下肢丹毒患者的应用效果和价值,现将具体研究内容展开如下,请读者自行翻阅。

1 基础资料及护理方法1.1基础资料本次研究总共从我院血管外科收治的下肢丹毒住院患者中选择5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从2016年3月~2020年2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毒(下肢丹毒)的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西医诊断为下肢丹毒的住院患者
一、丹毒(下肢丹毒)的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丹毒
年)。

界限清楚,表面紧张发亮,迅速向四周扩大。

可有不同程度全身中毒症状和附近淋巴肿大。

病情多在4-5天达高峰,消退后局部可有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及脱屑。

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时间2周以内。

(2)慢性期:发病时间大于2周。

3.症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丹毒协作组制定的“丹毒中医诊疗方案”
湿热毒蕴证:发于下肢,局部赤红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红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或伴恶寒发热,胃纳不香。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糖;
(3)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下肢血管彩超、胸部X线片等。

(八)治疗方法: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湿热毒蕴证:清热凉血,利湿解毒。

推荐方剂:萆薢渗湿汤加减。

萆薢、薏苡仁、赤小豆、赤芍、金银花、牡丹皮、泽泻、虎杖、黄柏、蒲公英、甘草等。

中成药:新癀片、四妙丸等。

2-3mm,注意避开大血管和神经,让刺血点自行流血2-5分钟,每点流血1-2ml,待恶血流尽后,再清洁创面,敷以凡士林砂条,覆盖无菌纱布,外以弹力绷带包扎加压固定(须有较好透气性,松紧适度)
(三)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可选用半导体激光照射:适用于丹毒导致的肢体肿胀、疼痛、溃疡修复。

(四)内科基础治疗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中医外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处理。

(五)护理调摄
1.生活起居:患者应卧床休息,制动,抬高患肢30°。

注意足部清洁,避免搔抓,积极治疗皮肤破损及足癣。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肢丹毒(ICD-10编码:L03.1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0天实际住院日: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