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

——情绪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国家轰轰烈烈的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音乐教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着,同时,心理学因素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音乐教育实践之中。

心理学是提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人所进行的一切社会实践,都离不开心理活动。在人的心理世界中情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是染色剂,使人的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它又恰似加速器,使人的活动加速或减速地进行。人们需要积极的、快乐的情绪,它是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动力,使人充满生机。那什么是情绪呢?——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并非是无动于衷的,常常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等态度体验,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情绪。

作为普通学校的全民基础教育,音乐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仍然是课堂教学。随着音乐新课程的实施和综合理念的贯彻,当前的音乐课堂已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崭新气象。当然,要想创新课堂教学,使学生保持一个良好、持续、稳定的情绪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此,笔者就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发展一些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首先来分析一下音乐课堂上可能会造成学生不良情绪的原因:

1、客观因素可能会引起学生不良的情绪。比如由于条件受限制,有极少部分学校存在着没有专门设点音乐专用教室的情况。有的学校设立了专用教室,但所处位置较偏僻,或空间较小,难以展开活动或明亮度不够等原因;又如教学用具、教学音响、资料欠缺等原因。

2、任课教师自身有不良的情绪,同时也会带给学生不良的情绪。比如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工作量过大、任务过重,会使教师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自身素质能力方面的原因,如专业素质、教学能力、文化素养等等也都或多或少的会影响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

3、学生自我因素也有可能引起学生自身的不良的情绪。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有的学生对于基础课学习的压力在无形之中也可能会带入音乐课堂,又受原先陈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或许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在思想上、在行为上得到解放。

针对上述问题,有些的确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难以一并解决,但是我想假如真正地去努力解决,我们完全有可能把问题压缩到最小值。俗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持续、稳定的情绪呢?笔者将在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境这一概念很大,涉及的面也很广,在此我首先来谈谈如何营造音乐室内的学习环境,我认为音乐室内的布置应具有人性化与艺术性的特点,这样会给学生带来无限的舒适感、轻松感、愉悦感。

1、音乐教室的大小要适当,不易过大或过小,空间过大不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空间过小又不利于学生展开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室内的学生座位宜用可以移动的凳子(可以不用桌子、椅子,因为它们使用起来不够方便灵活),凳子可以选用多功能式的,拼凑起来最好可以当合唱时用的台阶,这种方案尤其适合空间不大的教室。

2、专用音乐教室要避免因唱歌、欣赏、活动时发出的声音而影响到其它学科的正常教学,所以应该尽可能考虑到隔音问题。理想的音乐教室还应避免过强的回音,但要保持适度的混响,并且应该垂挂布质窗帘,左右两侧多设窗户,使光线充足,空气流通。

3、音乐教室应有钢琴(风琴或电子等),五线谱黑板、音响设备,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成列资料柜、乐器柜等设备,他们的位置可以固定摆放,学生座位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需要安排。

4、音乐教室内应注意环境的美化与保洁。音乐教室应该强调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如四周墙壁可挂音乐家画像、音乐家名言录、音乐挂图等,并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墙壁上画一些五彩缤纷的画面与贴纸等等,还可以开辟音乐专栏,介绍一些音乐小知识。针对音乐课堂的特殊性(如要听、唱、跳、吹、弹等),所以保持室内清新的空气是很有必要的。反之,则对师生的身体很不利,所以最好是在每天上第一节课之前与上完最后一节课后都将把教室做一些清理,这样或许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室是他们的又一个“新家”。

以上所谈的主要是如何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另外的因素,比如心理环境、时空环境等等,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去探索。另外,对于极少部分连音乐室都没有设立的学校,我想教师在课堂上想创新的机会也就更加少了,不过还是要把你该用到的一些教具带上,如录音机、电子琴、磁带等,免得缺少了音乐,就不像是一堂音乐课了,当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普及,我想这样的可能性也将会消亡了。

二、音乐教师自身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品质。

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情绪,教师自身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情绪,那么音乐教师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学中始终应该认识自我、完善自我。首先我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心理特点:

1、兴趣。

《标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我想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师自身也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也就是说,音乐教师对音乐学科必须具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音乐教师除对音乐本身发生兴趣外,还必须有广泛的爱好与兴趣,就一般而言,兴趣的广泛与知识的广度成正比。广泛的兴趣必须与中心兴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广泛的知识来丰富和发展自己职业、事业直接相关的中心兴趣。

2、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独自”,是以声传情、以情感人的艺术。对于音乐教师来说,丰富的情感是艺术教学的先决条件,是音乐教师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音乐教师要善于用情感支配自己,把情感教育寓于音乐教育之中,用真实、诚挚的情感去启发、感染学生。另外,音乐教师还应有正确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它们是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总之,人不能没有感情、传递情感艺术的人,更需要的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3、性格。

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表现出一个人较稳定地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行为方式,性格是在一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它往往与一个人的习惯、气质和风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每个人的生理、心理结构及生活经历不同,性格亦不样,做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具有活泼、乐观、开朗,善于交际等方面的性格特征,这对做好教育工作和开展音乐活动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以外,还应有坚强的意志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理解力、优秀的审美力等等。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才能获得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注重教师的角色转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历来被视为知识的唯一合法的拥有者、传递者和解释者。教师把在学生中获得威信视为是一名优良教师的重要依据。由于应试教育之风强劲,在一定程度上“权威”已演变为“权力”,使学生的精神受到压抑,从而使学生产生不良的情绪。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师生关系将有一个深刻的变化,教师改变以往师道尊严的作风,放下权威的架子,走到学生中来,与学生坦诚相待,把学生当作朋友,想学生所想,乐学生所乐,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个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也可以说是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总之,教师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音乐课堂中建立民、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