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置身诗境缘景明情—2011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诗歌鉴赏方法
动传神。
精选课件
18
4、对以景结情的尾句,要仔细揣摩、感悟其中蕴含 的诗情。 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精选课件
19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 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
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 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 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精选课件
3
意象:渗透着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是“意”和“象”的统一。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意境: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 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换言之,是由一 系列意象构成的物与我、情与景、形 与神、情与理相互交融、相互统一所 达到的艺术境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精选课件
10
第一步,找出景物意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
马、夕阳、断肠人、天涯。 第二步,概括由这些意象构成的画面是一幅什么图或画。
以上这些意象组成的是一幅凄苦悲凉的深秋黄昏行旅图。
第三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透过这幅画面,可以感受诗人漂泊的凄凉心境和浓烈的思
乡之情。
精选课件
11
2、抓住诗中跳跃的意象,用联想和想象,把省略的内容补 充出来,使之形成完整的意境,再去体会诗人感情。
访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精选课件
12
第一步,知道省略了什么。
诗中写的是诗人问、童子答的事情,只有童子的三句 回答,却没有具体的问题。原来诗人寓问于答,省略了提 问。
“山崩地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置身诗境_缘景明情
• 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到庞公的隐居旧地。
•
此二句,写上鹿门山的山路
上,月光照耀着树林,朦朦胧胧,
美妙无比,诗人陶醉在这景色中,
不禁与大自然化为一体,不知不 觉到了目的地,原来这就是庞德 公的隐居处,这两句表现出隐逸 的情趣和意境。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此二句,写隐居处
岩石上的门和松林间的小路,幽长寂寥。 的境况:孤独一人,与 只有庞德公和我这样的隐士,独来独去。世隔绝,与山林作伴。
世人返家 自去鹿门
同是乘舟,两个方向 潇洒超脱
恬淡自得
殊途异志,两种选择两样心情,
孤高的隐者
抒发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悠然的钟声---山寺的超然和僻静 尘杂的人声---世俗的杂乱和喧嚣 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上闲望沉 思的神情隐然可见。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 朦胧月光下,鹿门山的树木都烟云缭绕。
知人论世
字端己,唐末五代诗人,昭宗乾宁元年进士,韦应
物之四世孙。
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
为其代表作,人称“秦妇吟秀才”。著《浣花集》
花间派代表词人之一,与温庭筠并称“温韦”。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 词为第二首。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 长达十年之久。本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一说早 年浪游江南时所作)。
江南的水澄明碧绿,可与蓝天媲美;躺在 画船上,看江南蒙蒙雨景,听着细细雨声悠悠 入梦。
意境 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 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 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 艺术境界。
常见意境举例
雄浑壮丽 苍凉悲壮 清幽明净 萧疏凄寂 幽僻冷寂 淡雅幽远 壮阔苍茫 闲适恬淡 明丽清新 安谧美好 高远深邃 清冷幽静
诗歌鉴赏方法-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这些画面往往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细心观察、体验的结晶,是诗
人心中的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
如《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 浣女,莲动下渔舟”,要置身诗境,就必须展开联想与想象: 天已暝,却有皓月当空,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犹 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竹林里传来了一 阵阵的欢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完衣服笑逐着归 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摇动,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 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多么幽清明
净的自然美啊! 由此,我们可以深刻体会王维作品“诗中有画”
2.借助经验,取得共鸣 在审美想象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体会和
审美经验,在想象中让自己进入到诗人用文字勾勒的场景中,
去感受、体会,从而与诗人取得共鸣。 我们原本都有审美经验,只是这些经验有时是模糊的、潜 在的,偶然读到一首诗,恰好说出了自己想说却说不出的话, 于是便有了置身诗境的快慰。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 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即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意象 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富有某种特 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意境 是诗人要表达的主观情意与诗中所描绘的考的艺术境界。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示例春江花月夜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单元概述〔目标导航〕1.学习借助联想和想象,品味古典诗歌的意境美.2.学习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的把握,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3.了解本单元的重要诗人,掌握一些诗歌知识。
〔内容概说〕这个单元有作为“鉴赏示例”的唐诗一首,作为“自主赏析”的唐宋诗词四首,作为“推荐作品”的唐宋诗词五首。
《春江花月夜》是情景交融的上乘之作,诗歌的意境美非常突出.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是歌咏归隐情志的诗,感情真挚,悠闲自适.《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记梦诗,是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作者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杜甫的《登岳阳楼》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的是忧国忧民之感和身世凄凉之叹,意境雄浑阔大,风格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韦庄的《菩萨蛮(其二)》是一首言词精巧而意境高深的词,含蓄地表达了思乡之情,令人回味不已。
其他“推荐阅读”的五首诗词作品,也都是名家名篇,深入阅读和鉴赏,可以丰富我们的诗词学养,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
〔赏析指导〕1.置身诗境。
欣赏诗歌时,通过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
在审美想象过程中,我们既可以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和诗人取得共鸣;也可以通过联想,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
比如,我们原来就有过某种审美经验,但却是模糊的、潜在的,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去表述它。
忽然读到一首诗,它把难状之景置于目前,说出了我们以前想说却说不出的审美感受,我们这时自然会回忆起相似的经历和画面,沉浸于所熟悉的环境和气氛之中,与诗人取得心灵的共鸣、审美的认同.也有些作品想象奇特,描写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看到和经历过的情景,如李白的《蜀道难》诗中神奇的传说和瑰奇的想象,本非生活中现存之物、实有之景,我们在阅读和欣赏时,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联想和类比,尽量构想出诗人为我们所描绘的奇幻的世界。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解析
基本方法
? 1:抓住诗句中的基本景点(意象)。 ? 2:抓住单个景点的基本特点。 ? 3:抓住整幅画面的特点,进而把握诗
的意境,理解人物的情感。 ? 4:合理想象、联想,巧加串联,扩写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 色恐怖。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例 :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情感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解 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 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题 【参考答案】
实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月夜,湖水天光
践 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 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
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
?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从内容上分) ,主要运用了借古抒怀的手法。
? 作者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 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夕阳。 意境: 萧瑟苍凉。 情感:沦落天涯之人的孤独之感,思乡之情。
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意象: 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的秋意
深切的思念。 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
? 鉴赏诗歌,要诵读全诗,抓意 象,品意境,悟情感。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201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教学设计1
201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教学设计1新高考新教法2010-11-05 1021201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教学设计1李淑娜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目标的设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八个字既是诗歌欣赏的目标,也是诗歌形象鉴赏的方法之一,是考纲“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这一能力要求在课内的具体再现,也是必修课诗歌鉴赏的延续。
它起到了课内外衔接的作用,起到了平时训练与高考规范答题的过渡的作用,所以对这一单元的诗歌既注重诵读欣赏的教学,也要注重欣赏方法的探究。
2.课堂的构建选修课注重的是学生自主探究,所以,教师根据学生在必修课的所学实际进行分析整合,启发引导,授以探究的方法是制定单元课堂结构的前提。
单元课堂结构可形成系列师生共同探讨——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交流整合——学生拓展应用。
每一课时学生前半部分把握探究方法,后半部分,用此方法自主探究,得出个人的认识,完善诗歌意境鉴赏的思路方法,获得审美体验。
3.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本单元主要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但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我们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如①针对意象较为丰富或典型的《春江花月夜》《扬州慢》《菩萨蛮》可采用抓典型意象分析感情的方法把握意境;②对整篇优美、浑成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新城道中》可采用整体把握再现情景的方法把握意境;③对诗中人物形象较为鲜明的《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可采用分析人物形象挖掘人物感情的方法把握意境。
【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2.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发挥想像,品味诗歌的意境3.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诗歌的意境。
【学习重点】把握意象,探究方法,品味意境【学时安排】8学时【学习过程】第一、二学时【活动内容】单元介绍学习《春江花月夜》《菩萨蛮》《扬州慢》【活动过程】一、单元介绍学生了解“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内容及学习目标。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正稿
——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二、如何“置身诗境” 2、发挥联想与想象力,调动视觉、听觉 与触觉,尽量构想出诗人所描绘的奇幻世界。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唐 白居易《长恨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唐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
第一步,总览全诗
缘 景 明 情
全诗共四句,前三句均就乐曲乐声抒情, 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 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个字呈现 “不 尽”之情呢?
第二步,以景语做结句有 奇境否
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切 入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 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 象壮阔而悲凉。
意境:壮阔悲凉
第三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止于言情,景语做结。正因为情不可尽, 以不言之景做结,才将征戍者的内心世界 表达得丰富深刻,入木三分。
,
置 身 诗 境 缘 景 明 情
1、借助自己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与诗人取得共鸣。 2、发挥联想与想象力,调动视觉、听觉与触觉,尽量构想出 诗人所描绘的奇幻世界。
意境 明情
课后作业
读诗歌《春江花月夜》,体会意境和情感。
提示: 1.找意象,关注修饰词; 2.意象组合,描绘画面; 3.体味意境,明白情感。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唐 王维 《使至塞上》
缘 景 明 情
第一步,理解诗句表现的 场景 第二步,赏析表现力强的 字,看它用了什么样的方 法,写出了物象的什么情 味
置身诗镜缘景明情
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 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
山居秋暝
王维
•
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
空山、明月、清泉、松、竹、 浣女、渔民,这些都是意象。 这些意象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 丽的图画:山中秋雨过后,一 片清新,洗衣女笑语喧哗着回 家了,而渔民们则趁着月色打 渔去了。这里既有自然的美景, 又有勤劳的山民,多么清幽宁 静啊!这就是作者所展现的意 境。 整首诗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 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的方法
吟诵 意象 想象与联想 明情
意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 诗歌的形象、意象、意境 • 形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 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 自然景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诗歌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 意象:“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 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意”和“象”的统一。 • 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物境互相交 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物与我、情与景、形与神、 情与理相互交融、相互统一所达到的艺术境界。简 言之,就是一系列意象构成的艺术境界。
高远辽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意象之情感: 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视
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 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 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意境 一系列物象所组成
的画面所体现的艺术境界。
登 高
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 白沙、归鸟、落木、长江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缘景明情”:
“缘”,沿着,顺着。“景”就是 景物,诗歌写的内容。“明”,弄明白, 读懂。“情”,思想感情,诗歌所表达的 “志”。这四个字是说根据诗歌写的景物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反复诵读, 品味作品中描绘的景或物或人或事,也就 是抓住表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句反复品味, 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河水长流、草木繁生——平和清静之景。 车马“闲闲”——从容的心情 这次的归隐,似乎是他生活中 再平常不过的景象。诗人并不 是被逼出走,落荒而逃,也不 是愤然离去。正是这种从容的 心境,才使诗人在出发时第一 眼看到的就是平和清静之景。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流水好像懂得“我”的心意,缓缓地流淌 着,陪“我”前行;黄昏中的鸟儿飞回草木 茂盛的沼泽,伴“我”一道回家栖息
“流水”、“暮禽”都被拟人化了,仿佛它 们也有人的感情:怕诗人路上孤单,与诗人结伴 同归。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有流水和鸟儿的陪伴,诗人悠然自得。但 归途漫漫,仍不免孤单。渐渐地,他的心绪开 始低沉,这时的他看到: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荒城、古渡、落日、秋山 ——充满凄凉色彩的景物
归途中会遇到很多东西,诗人独独选择了这 些。一切景语皆情语,当归隐之地嵩山渐渐就在 眼前,诗人心中开始生出一股抑制不住的悲凉。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 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根据这首 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 述为:离愁别绪、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乐 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 叹惋讽谏等。
置身诗境_缘景明情
二要关注修饰语
•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 山。 •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 此可达人心。 •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 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
三、 方法总结
• 吟诵感悟 • 把握意象 • 发挥想象与联想 • 品味意境、揣摩诗情
四、自主赏析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相应题目。(海南、宁夏卷) •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字 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 :[wù ]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赏析方法
看诗题 看注释
看背景(论世) 看诗人(知人)
看诗眼
看典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看手法
理解 词义、句义 古 诗 鉴 赏 了解诗人(生平、风格等) 鉴赏
把握意境(景 、 事、情) 掌握常识(典故、修辞、 表现手法等)
评价 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 概念解读: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 1、置身诗境:通过反复诵读,置身诗境, 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 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得到审美 的享受。 • 2、缘景明情: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 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 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六、作业:
• 1、复习本节课内容,特别留心鉴赏方法的 实践性流程。 • 2、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鉴赏方法 自主赏析《春江花月夜》。
高中群文阅读《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教案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学设计宕昌县旧城中学祁谢忠群诗:《新城道中(其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苏轼《官鹅初雪》彭彦平(旧城中学教师)《游雷古山》赵红红(旧城中学高二学生)《雷古山六首(其五)》刘雁冰(宕昌文广局)教学目标:1、阅读一组写景诗歌,感受诗中描绘的自然风光,体会诗中所寄寓诗人的情感。
2、初步学会运用“读古诗——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的方法鉴赏古诗。
3、在诵读中,感受家乡美,激发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运用“读古诗——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的方法鉴赏古诗。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读诗的困惑导入,学习苏轼的一首写景诗——《新城道中(其一)》(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37)。
二、学习《新城道中(其一)》(一)读古诗。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自己的味道。
(二)明诗意。
再读古诗,结合题目、作者和注释,弄明白诗的大意。
(三)想画面。
关注意象,进行合理联想和想象,你看到了诗中怎样的画面?(四)悟诗情。
具体讲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自主阅读另外三首古诗自主阅读提示:(一)读古诗。
(字音,节奏)(二)明诗意。
(题目、作者和注释)(三)想画面。
(意象,联想,想象)(四)悟诗情。
(具体)四、分享时刻(一)诗中描绘了怎样的官鹅景?寄寓了作者怎样情感?(二)这三首诗中,你最喜欢的哪一首或哪一句?先读出你喜欢的诗或句子,再说说你的感受。
(让学生读读喜欢的诗,说说喜欢的理由,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诗的技巧,以及自己在读诗时心中最真切的感受。
)五、比较整合(一)讨论:这三首诗,有何异同?不同之处:每首诗所描写的事物不一样,表达的情感不一样。
相同之处:每首诗都像是一幅官鹅风景画,画面都很自然,唯美。
(板书:景美)读着诗歌,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心中那份最真挚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都是对家乡官鹅浓浓的热爱之情。
(板书:情真)读着诗,故乡美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板书:自豪感)(二)让我们再次走进诗中的官鹅,让心灵跟随作者自豪一回。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诗词鉴赏景与情关系
“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 表达感情比较直接, 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 “景”;
“寓情于景”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 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 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 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
(2)、从景与情的内在联系角度
三、鉴赏诗歌 “情与景”关系的一般 答题原则:
1、用恰当的术语明确诗歌 “情与景”的关系即 表现手法。【步骤一】
2、找出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描绘景物构成了一 幅怎样的画面。【步骤二】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具体情感。 【步骤三】
(1)、从景与情之间结构关系的角度:
1.触景生情。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 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2、借景抒情
•
情景交融的诗篇,或全篇写景而情寓景 中,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与景交互 出现而自成意境。 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 歌作品,同学们须注意赏析的思路: • 一般是先分析诗中写了什么样的景(景 的特点),然后分析这样的景又生发出什么 样的情(情的特点),情景交融营造了怎样的 意境(意境的特点)。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高考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品味
一、诗歌情与景的三个层次。
一般认为诗歌“情与景”分为三个层次: 物象、意象、意境。在诗歌鉴赏情与景的关系 中,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 • 1.物象即客观现实生活中的形象【通俗地说就 是诗歌中写了什么景物(或事物、人物)】; • 2.意象即诗歌中浸透诗人情感的物象【就是诗 歌中涉及的景(或物、人)的情感倾向】; • 3.意境则是诗人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现实景象 (或社会景象)和谐统一而成的艺术境界(也 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诗歌的“情与景”的统一)。
古诗文选修第2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1学时
古诗文选修第2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1学时一、学习目标1.理解“置身诗境”和“缘景明情”,并举例说明其运用方法。
2.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夜归鹿门歌》和《菩萨蛮》。
二、学法指导1.通读知识短文,圈画文中有效信息,并提炼整合。
2.课上小组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归纳赏析诗歌的方法。
三、知识链接1.《夜归鹿门歌》写作背景鹿门即鹿门山,在湖北襄阳,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随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
这首诗就是孟浩然返后,决心隐居,绝意仕进的作品。
2.《菩萨蛮》作者简介: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五代前蜀诗人、词人,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为中唐著名诗人韦应物四世孙。
孤贫力学,才敏过人。
广明元年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自己困于长安三年。
后离长安,来到洛阳,因洛阳也不安定,于是携家迁至江南避难。
避居江南十年,五十八岁时又回到长安,一心想要应试,以伸展其治国平天下的怀抱。
五十九岁时中进士,六十二岁被李洵聘为书记,同至西川,由此结识了西川节度使王建。
六十六岁时,应王建之聘入川为掌书记。
天佑四年,朱温篡唐,王建据蜀称帝,七十二岁的韦庄被任为宰相,开国制度均出其手。
七十五岁卒于成都花林坊。
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
韦庄的诗集名《浣花集》,其词与温庭筠齐名,号称“温韦”,为“花间派”的代表作家,曾有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3.《菩萨蛮》背景介绍:韦庄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
本词为第二首。
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
本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
四、自测试题任务1:请细读课文,从文本中筛选关键信息,理解“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要关注修饰词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细”,脉脉绵绵,写的 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 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 昌龄)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 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 “忽”字,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使 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 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字将 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 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现代散文——词”变奏
原文: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变奏为一首精致而蕴藉的词——《御街 行·冷雨》: 暮风瑟瑟满天涯,仰头看,又是她! 帘卷漫天轻舞洒,天暗云高轻打。点点夏 去,滴滴秋来,天地是我家。 梧桐落叶潇潇下。吾心绪,乱如麻。 残灯明点枕边歇,醒也罢,梦也罢。都为 此事,听听冷雨,泡一壶浓茶。
南京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盛。昔日的六 朝已成为一场旧梦,如今只听到凄凉的鸟鸣。 古城的柳树不管它谁兴谁亡,依然枝繁叶茂, 如绿烟笼罩长堤。开头描写阴雨、江草、鸟
鸣,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后两句寓情 于景,于常见的景物中寄寓了无限的惆怅 ,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
“缘景明情”的答题技巧(以《旅夜书怀》为例)
想象——联想
想象: 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加工 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联想: 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似、相近、 相反、因果的另一事物的过程。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关键字“摘”。 问:“人能摘到天上 的星辰吗?”
那是因为人站得高,即山 寺之高。山寺真有如此高 吗?显然不会,诗人运用 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相关知识
1、掌握常用表述意境的术语
雄浑壮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幽清明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 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开阔苍凉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意象与意境
意象——“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 兴。“象”就是物象、形象。即带有诗人主观情感 的客观物象,是“意”和“象”的统一。它们可以 是自然景象,也可以是人文景象。
意境——即诗境,“意”,作者的感情;“境”, 作者创设的图景、情境,由景物(意象)构成。就 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场景融合在一起,使 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是物与我、情与景、形 与神、情与理相互交融、相互统一所达到的艺术境 界。简言之,就是一系列意象构成的艺术境界。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诗人以 景语作结,揣摩其蕴含的诗意? 孤寂、幽深的意境。作者自甘寂寞, 恬淡闲适的胸襟。也蕴涵了不得其位、不 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台城(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古体诗——现代诗”变奏
原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 流到海不复回。” 变奏为一首现代诗: “如果说瀑布是一条直立的河 / 那么,黄 河肯定是一条平铺的瀑布 / 不然,怎么背 负黄沙,历尽坎坷还能一泻千里 / 梦想着 伫立在岸边凝望你 / 在我眼里 / 那滚滚 东去的 /不是沙,不是水 / 是我曾经滚烫, 现在冷却的——生命。”
2、认知精妙词语,体会意境。
认知精妙词语:生动、富有表现力词语 (动词、形容词、数词、叠词、虚词等)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不以字胜。 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 字见色。”(沈德潜)
一要重点关照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 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把诗人 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 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 出来了。
(1)描绘自然图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 流”(抓关键诗句、关键词语分析景物特点)
(2)想象诗人形象—“似沙鸥” (抓神情动作表述人物形象) (3)追溯诗人感情—“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 休”(由神情追根溯源挖掘人物感情) (4)综合表述本诗的意境—概 括+具体描绘(采用总分结构)
(1)描绘了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 烂的星月。 (2)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 徙江湖。 (3)诗人政治上失意,漂泊无依,孤寂无 奈。 (4)本诗意境雄浑阔大,正反衬出诗人孤 苦伶仃的形象,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内 心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无奈。全诗也从侧面 烘托了当时朝廷政治的腐败。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 、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 、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 、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 、冷寂
练习:请分析下列诗句的意境特点。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 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 苍凉雄阔 滚滚来。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自然率真 3、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 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 冷寂寥落 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临洞庭》)
壮阔雄伟
5、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 雄奇壮阔 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 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6、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 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 荒凉冷寂 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 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 秾丽热闹 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缘景明情: 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 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 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 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①联缀意象 ③以小见大
②想象意境 ④以景言情
“缘景明情”的赏析方法:
①对篇幅短小,意象常见,且整篇基调一 致,意境浑成的可采用整体把握再现情景 的方法把握意境。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问: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
与史郎中钦听 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问:(1)梅花是在什么时候 凋谢的?(2)梅花在五月凋 谢这意味着什么?(3)为何 会出现此种反常现状?
梅花寒冬开放,景美却给 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正 是诗人心情冷落凄凉的写 照。联想到邹衍下狱、六 月飞霜的历史传说,有悖 常理,流露了无辜受害的 愤懑。
想象与联想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薄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用语,指闭目静坐, 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的欲望。
诗中写了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 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 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 声音变得低沉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 咽;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在松 林间,因为受阴暗的环境的影响,而 给人与寒冷的感觉。诗人以“冷”来 形容日色新奇绝妙。这两字使整个画 面显得冷僻幽静。
素描古典诗词,开启想象之门
古典诗歌素描即改写,灵 活、自由,富有想象力和创 造性的改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诗——词”变奏
原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 丝暮成雪。” 变奏为一首词《钗头凤》: “高堂口,明镜头,容颜永驻何时有?世 事恶,人情薄,白发满眼,肝肠满愁。叹 叹叹! 朝青丝,暮白首,无奈饮尽杯中 酒。韶光流,志难酬,吾欲从头,天时不 留。过过过!”
置身诗境——就是读者借助联想和
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 沉浸在想象世界中,得到审美享受。
缘景明情——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
品时,反复诵读,品味作品中描绘的 景或物或人或事,也就是抓住表现作 者感情的关键词句反复品味,体会独 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
置身诗境: 主要从诗歌形象(意象) 特点入手探讨诗歌意境的方 法。 ①沉浸想象 ②联想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
教学重点: 通过把握诗歌的意象,体 会和品位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的方法
吟诵 意象 想象与联想 明情
意境
理解
古 诗 鉴 赏
词义、句义
了解诗人(生平、风格等) 把握意境(景 、 事、情) 掌握常识(典故、修辞、表 现手法等)
鉴赏
评价
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要关注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请采用意象组合及词眼品读法对颈联 这二句诗进行赏析。
③有些作品的精妙之处,在于一联、一句、一 字之美,对这类作品,应重点进行“炼 字”“炼句”,感悟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不为常 人所注意的瞬间之美、新奇之美。
上山 唐伯虎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 问:此诗哪一句妙,妙在哪里?
④有些以景语作结的作品,要通过对这些 句子的揣摩、感悟来品味意境和诗味。
诗歌中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 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 乐”(乐景也可以抒发哀情)。诗人 总是选取对自己来说有独特感受的景 物入诗。 鉴赏诗歌,要诵读全诗,抓意象 ,悟情感。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形象
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 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 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的形象,包括事物形 象、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