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合集下载

缘景明情

缘景明情

意 境
是诗人的主观思 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 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 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 味的艺术境界。 味的艺古诗词的意境?
1、抓画面(意象) 抓画面(意象) 2、激起联想与想象 3、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 感受“此时” 此景” 此人” 此情” 的“此情” 诗歌的情和景是水乳交融的。 诗歌的情和景是水乳交融的。清代 王夫之有云: 情景名为二, 王夫之有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能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 中景,景中情” 中景,景中情”。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 “置身诗境”是指在欣赏诗歌的时候,要 置身诗境”是指在欣赏诗歌的时候, 置身诗境 反复诵读, 反复诵读,把自己投入到诗歌所描绘的 境界中,体会诗人所创造的美的意境里。 境界中,体会诗人所创造的美的意境里。 • “缘景明情”则指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 缘景明情” 品时,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 品时,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 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 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 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 作者的感情。 作者的感情。
诗歌的意象: 比喻性意象, 诗歌的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烘 托性意象, 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还有组合的 意象等。 意象等。 意象之情感:杨柳 惜别 圆月—思念 意象之情感:杨柳—惜别 圆月 思念 落 叶—失意 春风 得意 大海 开阔 流水 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 古迹—怀旧 梅花—傲视 叹惜 古迹 怀旧 梅花 傲视 审美的习惯: 望月怀远”“伤春 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 ”“ 悲秋” 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 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 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意象: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
白沙、归鸟、落木、长江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 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 离别、游子 • 大风 长云 寒霜 飞雪 苦雨 凄凉悲愁 • 梅花 翠竹 松柏 幽兰 菊花 高洁隐逸 • 美人 神女 灵修 国君 • 杜鹃 哀怨、凄凉或思归等悲苦、悲愁情感 • 羌笛 竹笛 羌管 寒蛩 蟋蟀 思乡
什么是意境?

“意”,作者的感情;“境”,
作者创设的图景、情境,由景物
(意象)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
情感和客观场景融合在一起,使读
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中的艺术境界。
常见意境举例
雄浑壮丽 苍凉悲壮 清幽明净 萧疏凄寂 幽僻冷寂 淡雅幽远
壮阔苍茫 闲适恬淡 明丽清新 安谧美好 高远深邃 清冷幽静
登 高 杜甫
想象与联想 意境 明情
品味情景式赏析
•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 的意境?(意境有何特点?)
•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答题时应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三 方面缺一不可。
• 4.答题步骤:
•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景) •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境) •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指出运用什么手法。
(论法、表情)
阳光普照
日江山
绝句(其一)
杜甫 风 花 草
迟日江山丽
四野青绿
溪水映日
明 丽
春风和畅 阔 百花竟放 远
风送花香
表明 达净 对绚 初丽 春的 景初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融泥 燕子 暖沙 鸳鸯
泥融土湿 衔泥筑巢
沙滩暖和 鸳鸯静睡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上课教案)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上课教案)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感知能力,学会从景物描写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知识2. 景物描写在诗歌中的作用3. 诗歌鉴赏方法教学难点:1. 诗歌意境的体会2. 诗歌情感的把握3. 个性化诗歌鉴赏教学准备:1. 相关诗歌资料2. 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诗歌的基本知识,包括诗歌的起源、分类、特点等。

2.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提出问题:“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二、新课学习(15分钟)1. 老师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如《春晓》、《登鹳雀楼》等,引导学生从景物描写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2.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景物描写在诗歌中的作用,如烘托氛围、表达情感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老师展示一首具有丰富意境的诗歌,如《夜泊牛渚怀古》。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如何营造出独特的意境,以及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

四、诗歌鉴赏实践(10分钟)1. 学生自主选取一首喜欢的诗歌,分析其中的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2. 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大家共同讨论,交流感悟。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景物描写在诗歌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课后搜集其他诗歌,继续练习从景物描写中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知识?是否能够从景物描写中体会诗人的情感?课后是否愿意主动进行诗歌鉴赏实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深化理解感悟诗情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诗歌情感表达的理解,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情感世界。

2. 培养学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哲理,提升思考人生的深度。

教学重点:1. 诗歌情感的表达方式2. 学生自我情感的抒发3. 诗歌哲理的感悟教学难点:1. 诗歌深层情感的把握2. 学生个性化情感的表达3. 诗歌哲理的提炼教学准备:1. 相关诗歌情感表达的案例2. 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六、情感表达(10分钟)1. 老师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如直接抒情、借景抒情等,让学生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诗歌传达自己的情感。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上课教案)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上课教案)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品鉴、模仿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魅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诗词的欣赏与品鉴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感受诗词意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图片或一段诗词朗诵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如诗的起源、发展、分类等。

3. 诗词欣赏: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语言、形象、情感等。

4. 诗词品鉴:分析诗词的结构、韵律、修辞等,让学生学会品味诗词之美。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的重要性。

1. 讲授法:讲解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和诗词欣赏的方法。

2. 示范法:选取优秀诗词进行示范性讲解,让学生感受诗词之美。

3.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

4. 实践法:让学生模仿古代诗人,创作自己的诗词。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创作展示:评价学生创作的诗词,考察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六、教学内容1. 诗词的节奏与韵律:让学生了解诗词的音节、节奏、韵脚等基本元素,通过朗读、吟诵等方式感受诗词的音乐美。

2. 诗词的意象与意境:解读诗词中的意象,分析意象组合成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想象。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节。

2. 知识讲解:讲解诗词的节奏与韵律,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3. 诗词鉴赏: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引导学生感受其节奏、韵律和意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上课教案)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上课教案)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学目标:1. 理解并欣赏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会通过诗歌描绘的景象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诗歌与意境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1.2 意境的概念与作用1.3 学习方法指导第二章:诗境中的自然景观2.1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与欣赏2.2 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悟2.3 学生诗歌创作实践第三章:诗境中的人文景观3.1 城市与乡村的诗歌描绘3.2 历史与文化的融入3.3 学生诗歌创作实践第四章:诗境中的情感表达4.1 诗人情感的多样性4.2 情感与景物的相互映照4.3 学生诗歌创作实践第五章:诗歌朗诵与表演5.1 诗歌朗诵的艺术5.2 诗歌表演的形式与技巧5.3 学生诗歌朗诵与表演实践教学资源:1. 相关诗歌文本2. 诗歌朗诵与表演视频3. 诗歌创作指导素材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诗歌创作质量3. 学生诗歌朗诵与表演水平第六章:诗歌与生活6.1 诗歌与日常生活的关联6.2 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6.3 学生诗歌创作实践第七章:诗歌与哲理7.1 诗歌中的哲学思考7.2 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7.3 学生诗歌创作实践第八章:诗歌的形式与技巧8.1 诗歌的节奏与韵律8.2 诗人用词与句式的巧妙运用8.3 学生诗歌创作实践第九章:诗歌鉴赏与批评9.1 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9.2 诗歌批评的标准与原则9.3 学生诗歌鉴赏与批评实践10.2 学生学习成果展示10.3 未来学习建议与展望教学资源:1. 相关诗歌文本与分析资料2. 诗歌鉴赏与批评实例3. 学生诗歌作品集教学评估:1. 学生诗歌创作的深度与广度2. 学生对诗歌鉴赏与批评的能力3. 学生对课程的整体反馈与满意度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和创作诗歌,让他们置身于诗境之中,通过景物描写来感悟诗人的情感,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诗歌朗诵与表演,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体验和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 诗歌与意境的理解与欣赏2. 诗歌描绘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关系的体会3. 诗歌创作的实践4. 诗歌朗诵与表演的技巧5. 诗歌鉴赏与批评的方法与原则详细补充和说明:1. 诗歌与意境的理解与欣赏:这是教学的核心部分,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并通过具体的诗歌实例来展示意境的魅力和作用。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件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件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教材第七单元《诗歌》章节中的《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详细内容包括欣赏和分析古代诗人在特定自然景色中寄托情感的写作特色,通过诗歌的形式,理解并感受作者如何将自己的情感与外界环境相融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情景交融的诗歌创作手法,能够识别并分析诗中的景与情。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表现手法进行个性化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情景交融手法的内化与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诗歌实例分析,理解诗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有机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自然风光图片,让学生描述其感受,自然引出情感与景色交融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a. 例诗分析:选取《静夜思》进行详细解析,让学生体会诗人在特定情景下的情感表达。

例题讲解:分析《静夜思》中月色、思乡之情的关系。

b. 学生随堂练习:分组讨论教材中的其他诗歌,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手法。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 知识巩固:对比分析:比较不同诗人的同类型作品,探讨各自的表达特色。

4. 创作实践:学生尝试创作:以“月夜”为题,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一段小诗表达情感。

六、板书设计中心主题:《置身诗境,缘景明情》1. 诗歌的情感与景色2. 情景交融的案例分析3. 学生创作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秋日”为题,写一首至少四句的诗歌,要求运用课堂所学的情景交融手法。

答案示例:清溪流过碧山头,石上松根洗作流。

何人倚剑白云里,笑傲风月无尽头。

2. 作业要求:下节课前提交,字迹清楚,表达情感真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推荐相关诗歌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

课外实践:鼓励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以自然为师,以情感为魂,进行个性化创作。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习“置身诗境”和“缘景明情”两种诗歌鉴赏的方法,抓住意象,发挥想像,品味诗歌意境,领会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置身诗境1、导入新课古典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富有诗情画意,意境优美。

那么,如何穿越时空去品味那些诗歌的意境美,从诗境中感受诗人丰富的情感呢?今天我们学习鉴赏诗歌的一种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2、明确概念置身诗境:把自己投入到诗歌所描绘的境界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倒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中,得到审美享受。

3、温故知新⑴诗歌形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自然景物,诗歌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意象:指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

意象是“意”和“象”的统一。

比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宋·贺铸《忆秦娥》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秦观《踏莎行》三句共同的象:杜鹃(象)。

杜鹃这种意象的内涵:哀怨凄凉(意)。

⑵意境: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换言之,是由一系列意象构成的物与我、情与景、形与神、情与理相互交融、相互统一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意境:寂静凄清。

情感:寂静凄清的夜景,委婉含蓄地传递出诗人的孤独苦闷忧愤。

4、知识积累⑴说说下列意象什么意味?月亮——望月则怀远(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杨柳——折柳表惜别(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天山——前线表建功立业(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置身诗镜缘景明情

置身诗镜缘景明情

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 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空山、明月、清泉、松、竹、 浣女、渔民,这些都是意象。 这些意象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 丽的图画:山中秋雨过后,一 片清新,洗衣女笑语喧哗着回 家了,而渔民们则趁着月色打 渔去了。这里既有自然的美景, 又有勤劳的山民,多么清幽宁 静啊!这就是作者所展现的意 境。 整首诗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 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的方法
吟诵 意象 想象与联想 明情
意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 诗歌的形象、意象、意境 • 形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 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 自然景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诗歌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 意象:“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 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意”和“象”的统一。 • 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物境互相交 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物与我、情与景、形与神、 情与理相互交融、相互统一所达到的艺术境界。简 言之,就是一系列意象构成的艺术境界。
高远辽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意象之情感: 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视
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 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 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意境 一系列物象所组成
的画面所体现的艺术境界。
登 高
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 白沙、归鸟、落木、长江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莲——纯洁、脱俗、高洁。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 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 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 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 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 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 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 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 情的纯洁。
——— 典 》
·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意 象 意 境
意 象 的 情 感 色 彩
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藤、树、 鸦、桥、道、风、马,除鸦有特定意象外, 其他看不出情感倾向,但分别用枯、老、 诚 何 昏、小、古、西、瘦等一系列带有倾向色 实 彩的词修饰后,藤是干枯的毫无生气,树 , 为 是衰朽残败,鸦是傍晚暮鸦,桥是狭小少 《 人经过,道是荒凉古道。曲子通过描写富 守 现 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物象变为有 信 诚 代 倾向的意象,整个融入萧条荒寂之中,意 用 汉 境顿生,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构成一 语 。 信 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效夕阳 词 图。 典 ? 》
大雁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天末 意 境 怀李白》作为送书信的使者。
·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意 象 意 境
猿、杜鹃
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 忧思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鹃 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杜鹃(子规、布谷)——叫声凄 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哀怨、思归 )
1.树木类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吟诵 意象 想象与联想
意境 明情
概念: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 思想、情感。“象” 就是形象。“意象” 就是渗透着诗人主观 感情的客观物象,是 “意”和“象”的统 一。
咏雪
唐·张打油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仔细分析诗句特点,通过合理想象,抓 住诗人心态,描述一下“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怎样的景象。
基本方法
• 1:抓住诗句中的基本景点(意象)。 • 2:抓住单个景点的基本特点。 • 3:抓住整幅画面的特点,进而把握诗
的意境,理解人物的情感。 • 4:合理想象、联想,巧加串联,扩写
成文。
月亮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枫树与渔 火映衬着独自愁眠的诗人;远处山寺传来的 钟声让孤寂的诗人心烦意乱。
• 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意境,渲染了 诗人内心的“愁”------羁旅之愁
三、 方法总结
• 吟诵感悟 • 把握意象 • 发挥想象与联想 • 品味意境、揣摩诗情
小试牛刀
• 游山西村 陆 游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找出意象:
▪ 枫桥夜泊
▪ 月、乌、霜、江枫、 ▪
(唐)张继
渔火、寒山寺、钟声、 ▪ 月落乌啼霜满天,
客船。
▪ 江枫渔火对愁眠。
▪ 分析意象:通过分析修 饰性、限制性词语, 我们逐次把握意象特
▪ 故苏城外寒山寺, ▪ 夜半钟声到客船。
点:
分析意象:通过分析表状态及修饰性、限制性词语, 我们逐次把握意象特点: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精品课件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精品课件

“留”的谐音,折柳有
品 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

柳送别的习俗,因此 “柳”带有伤离别的意
歌 味,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欲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陈毅《青松》
正直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
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凄凉哀伤的象征
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 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忧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定 同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 种意象
类别
常见意象
举例
• 鉴赏诗歌,要诵读全诗,抓意象,悟 情感。
• 形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 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自然景物。
置身诗境
什么叫“置身诗境”呢?
置身诗境,就是读者借助联想和 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 画面,沉浸在想象世界中,得到 审美享受。
缘景明情
什么叫“缘景明情”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
杨柳、长亭、南浦、
送别类
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

雅·采薇》)
月亮、鸿雁、莼羹鲈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
思乡类
脍、双鲤
清照《一剪梅》)
类别
常见意象
举例
梧桐、芭蕉、流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愁苦类
猿猴、杜鹃、斜阳 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1《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诗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既可以表达作者内心情感,又可以概括社会状况,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

诗歌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领域,选修模块《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涵盖了诗歌鉴赏、写作技巧等若干方面,有着多层次的教学意义。

因此,本篇文章将从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介绍一套完整的《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案教学设计,以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这一模块的教学工作。

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对唐宋诗词的研究,启发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诗歌之美,并理解诗歌意境。

2、通过学习诗歌鉴赏与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成长。

3、通过诗歌的鉴赏与写作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增强其自身文化底蕴,加深了解中国文化、中国诗歌文化的内在精神。

二、课程设计1、引入环节本课程的引入环节,可以通过介绍唐宋时期的文化背景、诗歌表现形式以及相关文学载体等方式,为学生打开感知唐宋古典诗歌的大门。

同时也可以采用歌词、广告的手段,吸引学生眼球,引导学生深入课题。

2、阅读鉴赏环节本课程的阅读鉴赏环节,主要是对唐宋诗词的结构形式、语言表达、意境描绘进行分析和解读,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阅读,了解和领悟不同文学时期和流派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同时,通过学习诗词的用典、修辞等手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美学情感。

此项环节可以结合学生现场阅读、分组讨论等形式开展,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及思维深度。

3、写作训练环节本课程的写作训练环节,是对鉴赏环节的深化和拓展,通过对经典和现代诗歌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诗歌表达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案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案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能够分析并欣赏不同诗人对同一景物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3)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来创作自己的诗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创作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提高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情操。

(3)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诗歌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诗歌意境的理解(1)介绍诗歌意境的概念和重要性。

(2)分析一首经典的诗歌,讲解其意境的构建和表达。

(3)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并掌握诗歌意境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第二章:情感表达的方式(1)介绍情感在诗歌中的表达方式和重要性。

(2)分析一首经典的诗歌,讲解其情感的表达和传递。

(3)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并掌握情感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3. 第三章:诗人与景物的关系(1)介绍诗人与景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2)分析一首经典的诗歌,讲解诗人如何通过景物来表达情感。

(3)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并掌握诗人与景物关系的表达方式。

4. 第四章:诗歌的创作技巧(1)介绍诗歌的创作技巧和手法。

(2)分析一首经典的诗歌,讲解其创作技巧的应用。

(3)学生通过创作和分享,运用所学的创作技巧,培养自己的诗歌创作能力。

5. 第五章:诗歌的评价与欣赏(1)介绍诗歌的评价标准和欣赏方法。

(2)分析一首经典的诗歌,讲解其评价和欣赏的角度。

(3)学生通过评价和欣赏,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分享,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诗歌的意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诗歌的意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诗歌的意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诗歌的意境古典诗歌,富有诗情画意,意境优美。

在鉴赏古代诗歌时,如果能抓住意象,发挥想象,品味诗歌意境,就可能领会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这也是鉴赏古代诗歌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称之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置身诗境,就是借助联想和想象,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自己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换言之,置身诗境,就是将读者自己置身到诗人创设的情境之中,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努力达到与诗人的情感共鸣,正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样。

那么,如何做到置身诗境呢?1、运用“以意逆志”的鉴赏方法,用自身的生活体验来揣摩诗人的内心世界,借助联想和想象,实现自身与诗人的情感的交流与沟通。

2、角色互换法:将自己假想成诗人,站在诗人的角度,用自己在某种情境中的内心感受反过来揣摩诗人的内心情感。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只有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走进诗歌的情境之中,也可以说,只有走进诗歌的情境之中,才能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理解和鉴赏诗歌。

缘景明情,是鉴赏写景诗、咏物诗的最常用、最重要的鉴赏方法。

缘,就是沿着、顺着,也含有依据、根据的意思。

缘景明情,也就是依据诗中所描绘的景物,来探究诗人表达的情感。

一般来说,缘景明情就是指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

这种方法运用的基本思路是:抓意象--品意境--探究情景关系--分析思想情感。

而“情景关系”无疑是这一思路中重要的一环。

下面来解说古诗中的情景关系的种类:人在常态下,其感情比较平静,但一旦受到外界特定情境的触发,本来潜藏于胸的某种思想感情就可能会被唤起而释放,从而凝成诗篇。

简单地说,触景生情,就是先有外界的景物,后有思想感情,景在情先,情在景后。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 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 界。是整体的,空灵的。它突破和 超越了具体的意象启发读者产生联 想和想象,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 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即 “境生象外”。
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有28个字。 它生动的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游 子的悲哀,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游子看到这种景

色会有何感受?



渲染悲凉气氛,

触动游子思乡之情
苍凉、 雄浑、 莽苍、 辽阔、 高远、 壮阔、 晦涩、 深远、 空寂、 幽静、 宁谧、 朦胧、 萧条、 明快、 荒凉、 冷寂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意象之情感:
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视
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
“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
江:清澈 月:离人很近(衬托出江水的清澈)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 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之感。 “落日”“秋风”意境雄壮, 开阔,又体现了作者“心犹壮” 的乐观与旷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象?
“意”即诗人主观情感,“象” 即客观物象。 意象即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 物象。 它们可以是自然景象,也可以是 人文景象。
常见意象的种类及象征意义有哪些? (1)送别类意象 (3)愁苦类意象 (2)思乡类意象 (4)抒怀类意象
(5)爱情类意象
(7)闲适类意象
(6)战争类意象
(8)其他类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8)其他类
(1) 鸿雁、雁书、雁足、鱼雁:书信、音讯。 (2)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 之年。 (3) 尺素:书信。 (4) 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 (5) 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6) 鸿鹄:人有远大志向。 (7) 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 (8) 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思想境界:“牛”朝暮耕耘 全是为了人们的利益,任劳 任怨,无私奉献,决不索取。
(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 质,或抒发感慨)
①菊花: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②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 ③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 ④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 凋也。” ⑤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⑥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⑦草木:古人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 感慨。
①投笔:指弃文从武。 ②长城:守边的将领。 ③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 建功立业。 ④柳营:后代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⑤请缨:以其喻杀敌报国。 ⑥羌笛: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 泪下。
(7)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 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①五柳:隐者的代称。 ②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 的情致。 ③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 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④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
(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①月亮:思乡的代名词。 ②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③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借指思乡之 情。 ④双鲤: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 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 ⑤捣衣:行为类意象,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 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 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
意境 想象与联想 吟诵 意象
பைடு நூலகம்
明情
常用表述意境的术语
雄浑壮丽 幽清明净 沉郁孤愁 和谐静谧 开阔苍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置身诗境?
“置身诗境”是指在欣赏诗歌 的时候,要反复诵读,把自己投入 到诗歌所描绘的境界中,体会诗人
所创造的美的意境。
缘景明情?
“缘景明情”则指在具体阅读 某一篇作品时,根据作品中意象自
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
间的关系,采取响应的欣赏方法,
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
形象?
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 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 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 等自然景物。 诗歌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 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5)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①红豆: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 爱情或相思。 ②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 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③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 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 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 的比喻。
(6)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6、什么是意境?
诗境即诗歌的意境,“意”, 作者的感情;“境”,作者创设的 图景、情境,主要由景物(意象) 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情感和客观 场景融合在一起,使读者沉浸其中 的想象世界。
鉴赏意象一定要 运用联想和想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歌中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 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 乐”(乐景也可以抒发哀情)。 诗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来说有独特 感受的景物入诗。 鉴赏诗歌,要诵读全诗,抓意象, 悟情感。
(8)其他类
(9) 牧童:淡泊,田园生活。 (10) 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 (11) 青云:高的地位。 (12) 孤雁、落帆、断鸿:孤独游子。 (13) 丁香:愁心或情结。 (14) 落花:伤春。 (15) 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 (16) 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
在欣赏诗歌时,要找 出意象的固定意义(即传 统意义),结合语境,理 解其语境意义。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思想境界:“病牛” 心有不平而无怨尤。
禾熟 孙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思想境界:“老牛”在结了债之 后的轻松与满足之中,追求平和 与淡泊的生活情趣。
牛 王安石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
(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 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①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②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③流水:绵绵的愁丝,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 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④猿猴: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⑤杜鹃鸟: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 凉或思归的情思。 ⑥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 苍茫沉郁之情。
阅读下面三首宋诗,完成后面的习题。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孙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牛 王安石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
请各用一句话阐明“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
常见的意境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经常表达的思想感情有: 愉悦、欢快、激动、 沉痛、悲愤、哀伤, 赞美之情、仰慕之情、 惜别之情、依恋之情、 豪迈之情、忧国忧民、 闲适恬淡之情等。
①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 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②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 饯别送行。“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 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③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 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④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