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

合集下载

遗传变异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遗传变异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遗传变异与进化知识点总结遗传变异是指基因组内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是物种进化的基础。

进化是指物种在环境选择的压力下,逐渐改变其遗传构成以适应环境的过程。

本文将对遗传变异与进化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遗传变异的来源1. 突变:指DNA序列发生突然变化的事件。

突变可以是点突变、缺失突变、插入突变等。

突变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之一。

2. 重组:指染色体上的DNA片段在互换发生后,形成新的组合方式。

重组是遗传变异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3. 同源重组:指相同物种间的DNA重组,可以产生不同个体之间的变异。

4. 杂交:指不同物种之间的DNA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基因组组合方式。

二、遗传变异的类型1. 基因型变异:基因型是指个体的基因组构成,包括基因的数量和DNA序列的差异。

基因型变异是个体遗传变异的主要形式。

2. 表型变异:表型是指个体外表形态、生理特征等,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产生的多样性。

表型变异是基因型变异所引起的个体表现差异。

三、自然选择与进化1.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对个体适应性的选择过程,某些特征有利于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生存和繁殖,这些特征通过遗传传递给后代,逐渐成为物种的特征。

自然选择是进化发生的驱动力之一。

2. 适应度: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生存和繁殖的相对成功程度。

适应度高的个体更容易在繁殖中传递其有利基因,从而逐渐改变物种的遗传构成。

3. 进化:物种在不同环境下,逐渐改变其遗传构成以适应环境的过程。

进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相互作用而实现。

四、驱动进化的其他因素1. 基因漂变:指基因频率的随机性变化,通常发生在小规模的种群中。

基因漂变可以导致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减少。

2. 基因流动:指基因在不同种群间的交换,使得不同种群间的基因流动性增强。

3. 瓶颈效应:指种群数量减少到极低水平后,恢复过程中会丧失大量的遗传多样性。

4. 创新:指新基因和新基因型在物种中出现的现象。

创新有助于物种的进化和适应。

五、人类活动对进化的影响1. 人工选择:人类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和繁殖有利特征的个体,控制物种的遗传构成。

专题四:第四讲 育种

专题四:第四讲 育种

试一试
假设有一种西瓜个大,但甜味不够,基因型为 AABB,另一种西瓜个小,但味很甜,基因型 为aabb。你能用什么方法培育出既大又甜的优 良纯种西瓜(AAbb)? 杂交育种 单倍体育种
(亲本)
第1年
第1年
F1
第2年
╳ ╳
花药离体培养
选择 单倍体植株 秋水仙素处理 纯合二倍体
第2年
(性状分离) F2 (性状分离)F3
实例
现有基因型为 BBEE 和 bbee 的两种植物或
动物,欲培育基因型为 BBee 的植物或动物品种, 育种过程用遗传图解表示如下:
同步训练: 下图①~⑤列举了五种作物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应问题:
(1)第①种方法属于常规的 杂交育种 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 为 。
只有到F2才出现性状分离和重组性状
专题四 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三讲
考向一 变异与育种
育种
热点指数 ★★★★★
命题点 (1) 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育种部分考查角度主要有:一是通过给定条件,要求
命题
角度
选出合理的育种方法;二是综合分析各种育种程序、 原理及优缺点。注意:该部分内容有时会与遗传部分
综合起来考查。
10年江苏高考考查了生物变异的种类与特点 以及生物育种:
④ Ab
① AABB ② aabb



③ AaBb


⑤ AAbb
⑥AAaaBBbb
育种,
同步训练:
(2)第②种方法为 单倍体育种 ,若只考虑F1中分别 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 2n 种类 离体培育成的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____ 型。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考点3 生物的进化学案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考点3 生物的进化学案

考点3 生物的进化1.物种形成的模式(1)渐变式:大多数物种形成方式如上图所示,物种4中的种群1、2、3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的差别,进而达到生殖隔离,出现新物种1、2、3。

(2)人工创造新物种A 细胞+B 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A -B 杂种植株 A (二倍体)――――――→秋水仙素处理或低温诱导处理 B (四倍体)特别提醒 (1)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包括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发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不利变异遭到淘汰,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使整个种群抗药性增强,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3)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

②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新物种形成的基础。

(4)物种形成与隔离的关系: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

(5)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不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不是地理隔离。

(6)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不是个体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应的基因。

2.共同进化(1)共同进化的类型与实例(2)共同进化结果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1)依据概念求基因频率某基因的频率=此基因个数/(此基因个数+其等位基因个数)×100%。

(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①常染色体上某基因的频率=此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1/2×该基因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②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频率=(雌性显性纯合子个体数×2+雄性显性个体数+雌性杂合子个体数)/(雌性个体数×2+雄性个体数)。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四 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和进化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四   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和进化

专题四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和进化一、重难点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伴性遗传4、基因重组及其意义5、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6、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8、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二、专题知识网络构建1.遗传的基本规律2.伴性遗传实例实例3.可遗传的变异与进化专题四限时训练一一、选择题1、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C.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l: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2、宝宝那胖胖的小脸颊有没有可爱的小酒窝(由A基因决定),有没有富于情感表达的双眼皮(由d基因决定),是由准爸爸和准妈妈共同决定的。

如果有酒窝双眼皮女孩与无酒窝单眼皮男孩结婚,理论上,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A.1:1 B.1:1:1:1 C.1:0 D.以上均有可能3、图甲为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

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标示为图乙。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有关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1号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若13号与一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婚配,则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 / 6C.10号个体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D.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9号与该病患者结婚,出现该病子女的概率为04、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

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

生物学遗传变异与进化理论

生物学遗传变异与进化理论

生物学遗传变异与进化理论生物学遗传变异与进化理论是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通过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过程,科学家们深入揭示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进而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一、遗传变异的基本概念与机制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个体在基因组水平上的差异。

这些差异源自于基因的突变、基因重组以及基因剪接等机制。

遗传变异为生物种群的进化提供了底层基础,并在环境选择的作用下逐渐积累形成新的遗传类型。

1.1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它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形式。

点突变指的是细胞基因组DNA序列上的单个碱基发生变化,插入突变则是指新增了一段DNA片段,缺失突变则是指DNA序列中缺失了一段碱基。

这些突变可能会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从而影响个体的表型特征。

1.2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由于基因座间的交换而导致的新的基因组组合。

通过基因重组,个体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摆脱”旧基因的限制,同时获取新的基因组合,为进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交叉互换来实现的。

1.3 基因剪接基因剪接是指在基因表达过程中,通过剪接不同的外显子,将基因的编码序列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从而产生不同的mRNA形式。

这种剪接方式使得一个基因可以编码多个不同的蛋白质,进而增加了基因的功能多样性。

二、进化理论的基本原则根据生物学遗传变异与进化理论,个体遗传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过程逐渐在种群中积累,从而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进化理论的基本原则包括自然选择、突变积累和遗传漂变。

2.1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由于基因遗传变异而导致的差异,在适宜环境中获得生存优势,进而在繁殖中产生更多的后代。

这些适应环境的个体将带来更多的有利基因,从而增加了这些基因在种群中的比例。

2.2 突变积累突变是进化的基础,它为进化提供了新的遗传变异。

在个体的基因组中,突变以稀有频率发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可以在种群中积累,形成新的遗传类型。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四单元遗传变异与进化教学案含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四单元遗传变异与进化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第四单元遗传、变异与进化专题一遗传的分子基础【最新考纲】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

3.基因的概念(Ⅱ)。

4.DNA分子的复制(Ⅱ)。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是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3.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因为病毒营专性寄生生活,所以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

4.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DNA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有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

6.基因的本质描述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7.DNA复制的场所并非只在细胞核,真核生物中,除细胞核外还有线粒体、叶绿体;而原核生物中,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有拟核、细胞质。

8.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思考答案思考一:不是,差速离心需在同一过程中多次改变转速,以分离多种不同物质(或细胞器)。

思考二:不是,HIV。

思考三:不携带,遗传信息是指能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或RNA酶的碱基序列)的信息,tRNA 只是搬运氨基酸的工具。

思考四:细胞生物和DNA病毒考点1 探索遗传物质历程的经典实验一|线|考|情【样题1】(2019·江苏高考)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 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解析蛋白质和DNA都含有N,所以不能用15N代替32P标记DNA,A项错误;噬菌体外壳蛋白是由噬菌体体内控制噬菌体外壳蛋白合成的相关基因编码的,B项错误;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会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DNA,C 项正确;该实验证明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项错误。

遗传变异和进化课件

遗传变异和进化课件

人类进化中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结词
人类进化中的遗传变异研究揭示了人 类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详细描述
通过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科学家们 发现了许多与人类进化相关的遗传变 异。这些遗传变异对于理解人类的起 源、迁徙和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结词
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变异研究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具有随机性、低频性、不定 向性等特点。
染色体变异的概念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 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引起的遗传物质改变 。
染色体变异在自然界 的生物中普遍存在, 对于生物进化具有重 要意义。
染色体变异通常会引 起生物表型的改变, 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03
遗传变异的产生机制
DNA复制错误
原始DNA序列的微小变化
在DNA复制过程中,酶的错误可能导致原始DNA序列发生微小变 化,从而产生遗传变异。
错误修复机制
尽管DNA复制过程非常精确,但仍然有可能发生错误,这些错误 如果没有被及时修复,就会导致遗传变异。
突变率
不同基因位点的突变率可能有所不同,有些位点更容易发生错误, 从而导致更高的突变率。
遗传变异的意义
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 料,使得生物能够适应不断变化
的环境。
遗传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 源,有助于维持生物种群的生存
和繁衍。
遗传变异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 生物资源和遗传资源,为生物产 业和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02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 异
基因突变的概念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 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教案

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教案

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教案一、引言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是生物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介绍生物遗传变异的概念、原因以及对进化的影响,以及如何设计一堂生物学课来教授这一内容。

二、生物遗传变异的概念生物遗传变异是指个体间在遗传信息中存在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是基因的变异、染色体的重排、基因突变等。

这种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为自然选择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生物遗传变异的原因1. 自然突变: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突变机制,如复制错误、环境诱发等,这些突变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2. 遗传重组:在有性繁殖过程中,染色体的重组将导致基因重新组合,产生新的遗传变异。

3. 基因转移:某些生物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将其他个体的遗传信息引入自己的基因组,从而引起遗传变异。

四、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关系1. 生物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了遗传基础。

遗传变异增加了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使得物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适应并存活下来。

2. 自然选择是遗传变异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环境中的选择压力会选择具有有利特征的个体,使其繁殖更多后代,逐渐改变物种的特征。

3. 遗传漂变是随机的遗传变异,可以通过遗传漂变造成物种的改变和多样性的减少。

五、设计生物学课的教学方法1. 知识讲授:首先,向学生介绍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突变、遗传重组和基因转移的发生机制,以及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的作用。

2. 实验演示:通过示范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和分析遗传变异现象,如酵母菌实验中的突变体筛选,或果蝇基因重组的观察。

3. 问题探究: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某些物种在同一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特征?"或"哪些因素会导致生物的遗传变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释和假设,并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

4. 案例分析:通过讨论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的案例,如达尔文的鸟嘴进化理论、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产生等,加深学生对于遗传变异与进化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第1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第1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四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第1讲遗传的分子基础聚焦新课标:3.1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基础自查明晰考位纵引横连————建网络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答案填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⑰⑱⑲⑳边角扫描————全面清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生活并繁殖。

(必修2 P43“相关信息”)()2.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必修2 P45正文)( )3.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必修2 P55正文)( ) 4.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与DNA聚合酶不能同时发挥作用。

(必修2 P55正文)( ) 5.DNA分子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分别独立进行的。

(必修2 P56“概念检测”)( ) 6.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由氨基酸连接端开始读(由长臂端向短臂端读取)。

(必修2 P67图4-6)( )7.tRNA和rRNA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但是这两种RNA本身不会翻译为蛋白质。

(必修2 P66“相关信息”)()8.终止密码子一定不编码氨基酸。

(必修2 P67表4-1注解)( )9.表观遗传现象由于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改变,因此生物体的性状也不会发生改变。

(必修2 P74正文)( )10.吸烟会导致精子中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必修2 P74“与社会的联系”)()考点梳理整合突破整合考点8 “追根求源”的遗传物质及其本质与功能考点整合固考基一、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分析1.需掌握的两个实验2.必须明确的三个问题(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而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 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

生物学中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生物学中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生物学中的遗传变异与进化遗传变异和进化是生物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生物学家们长期以来都在探究这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生物界的影响。

通过对于动物和植物的长期研究,人们已经对遗传变异和进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本文将着重探究生物学中的遗传变异与进化之间的关系,并且介绍一些生物学家的关键研究成果。

一、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指的是一种生物自然发生的变异。

在动物和植物的基因序列中,会存在一些随机的错误,但这些错误并不会对生物体的身体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然而,生物体的进化受到遗传变异的影响特别大。

有些遗传变异会对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影响,而有些则可能会使生物获得更好的适应性从而能更好的生存。

例如在一群蜜蜂中,有些蜜蜂可能会自然地获得一些能够识别花朵种类的新能力,这使得它们能更加准确地找到花蜜并返回到巢穴。

当前,这些蜜蜂的后代也将继续带有这一能力,从而会更好地提高整个群体的获食能力。

二、进化进化是指生物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压力下的演化和变化。

生物的进化分为两种不同形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其中自然选择起着更加关键的作用。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物通过代际遗传变异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这就注定了一些生物能更好地適應当前环境,从而更容易生存繁衍,并遗传这些适应性特征给后代。

然而,生物的进化也很可能导致它们的灭绝,如恐龙就是对于外界环境适应度不足而灭绝的典型例子。

三、遗传变异与进化遗传变异和进化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每个生物的基因都由两个互补的基因组成,这基因就是在生殖中由父母双方遗传给下一代的。

每个基因都有自身的特点,也就是说,在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中可能存在不同的情况,而又是由统一的父母所产生的。

有时候,这样的不同性质可能是极小的,甚至无法被观察到,但有时候它们可能会改变生物的某个特征。

在一些情况下,这些变异可能是适应当前环境的变化所必需的。

因此,这些变异可能成为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的基础。

例如,在一个山区生物种群中,原有动物的颜色之间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别,与环境的颜色相符合,然而,也有时候,有一些动物突然会包括一些生肖颜色。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第3讲 生物变异与进化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第3讲 生物变异与进化
A.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B.基因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DNA片段的缺失导致变异 D.该变异导致终止密码子后移
答案:C
类型2 全国卷真题体验寻共性 4.[2020·全国卷Ⅱ,4]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状分离的植株
长句专练 强素养 1.深挖教材类 (1)(必修2 P84“与社会的联系”)现在我们家庭养殖的色彩斑斓、形 态各异的金鱼,你知道是怎样形成的吗?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及人工选择产生的
(2)(必修2 P85“拓展应用”)镰状细胞贫血主要流行于非洲的疟疾高 发地区。具有一个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在氧含量 正常的情况下,并不表现出镰状细胞贫血的症状,因为该个体能同时 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这些地区 具有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其他地区的高,为 什么?
让该隐性突变个体分别与各种单体杂交,若某种单体的子代中出现隐性突变类 型,则该基因在相应的染色体上
出现该性状即可。
类研真题 明考向 类型1 等级考真题体验寻趋势 1.[2022·浙江6月]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人类第五号染色体短臂上的 部分片段丢失。这种变异属于( ) A.倒位 B.缺失 C.重复 D.易位
答案:B 解析:染色体片段丢失属于染色体畸变中的缺失。
2.[2022·湖南卷]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
经60Co γ射线照射产生的含B基因染色体破片的精子参与受精,受精卵进行第一 次卵裂后该破片在其中一个子细胞中丢失
若用实验检验上述推测,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高考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高考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3.明确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两次标记”和“三个结论”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两次标记的目的不同: ①第一次标记:分别用含 35S 和 32P 的培养基培养 10 大肠杆菌 ,目的是 获得带有标记的大肠杆菌。 ②第二次标记:分别用含 35S 和 32P 的大肠杆菌培养 11 T2噬菌体 ,目的是 使 T2 噬菌体带上放射性标记。
2 基因突变 (1)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 的改变(必修 2P81)。 (2)解读 ①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外界因素对 DNA 的损伤不仅发生在 间期,而是在各个时期都有。 ②基因突变没有造成基因数量和基因顺序变化,和染色体变异不同
③体细胞中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有些植物可 以通过无性繁殖传递给后代。(必修 2P81 正文)
答案 C
易错警示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几个易错点 (1)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 R 型细菌都被转化成 S 型细菌,而只是小部分 R 型细菌被转化成 S 型细菌。 (2)加热杀死 S 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 DNA 在 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 (3)体内转化实验的结论是 S 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没有证明“转化 因子”是 DNA,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 DNA。
⑧亲子代之间及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基因重组造成的。 ⑨一位父亲可能产生 223 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精子,母亲可能产生 223 种卵细 胞,这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必修 2P83)。 ⑩两对等位基因的不同表现型的纯合子亲本杂交,F2 中重组类型占的比例为 3/8 或 5/8。 ⑪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有助于物种在一个无法预测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的环 境中生存,原因是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的子代,其中可能有一些 子代会含有适应某种变化的、生存所必需的基因组合。(必修 2P83)。 ⑫基因重组不可以产生新性状,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多种基因型),形 成多种重组类型。

八年级遗传变异进化知识点

八年级遗传变异进化知识点

八年级遗传变异进化知识点八年级生物知识点之遗传变异进化一、基因和遗传基因是细胞中负责指导细胞生长和发育的一种遗传物质。

一个人的所有基因都来自父母,其中一半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

基因决定了我们的外貌、智力、个性、健康等。

遗传是指将基因传给下一代的过程。

二、遗传病遗传病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如血友病、唐氏综合症等。

一般来说,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如果一个家庭中有遗传病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三、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在DNA序列中发生的改变。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基因的功能失常,从而引起遗传病等问题。

基因突变可以是染色体层面上的突变,也可以是单个基因的突变,甚至是整个基因组的突变。

四、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是指一个个体所有基因的组成,表现型是指基因型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

基因型决定了个体的表现型,而基因型则是由父母遗传而来的。

五、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是指两个不同的基因进行交换和重组的过程。

基因突变则是指基因在复制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现象。

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是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六、进化进化是物种在长时间里经过遗传变异而适应环境的过程。

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突变来实现的。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性更好的个体有更多的生存机会,从而能够传递更多的基因给下一代;而突变则是指一些因素会导致基因发生变异,从而创造出新的基因。

七、物种形成物种形成是指一个物种从另一个物种分化出来的过程。

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基因的遗传规律、自然选择和突变等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物种形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八、环境压力和自然选择环境压力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生物体会适应环境的不同压力,从而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不同的特征。

自然选择则是指适应性更好的特征会更容易被保存下来,并且在下一代中更为普遍,从而为物种进化提供动力。

总之,遗传变异进化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掌握好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课件4专题四 遗传、变异、进化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课件4专题四 遗传、变异、进化

3种 1:2 :1 9 (1:2:1)2
2种 3:1 4 9:3:3:1
2对
n对
等位基因 分离,非 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
2n 种 (1:1)n
3n 种 (1:2 :1)n
2n 种 (3:1)n
各 2 n种 (1:1)n
3、基因和染色体数的有关计算
(1)不同细胞中的基因数目 (2)单倍体的染色体组数(1或多个) 某男子是色盲兼外耳道多毛症患者,则这男子的次级精母细 胞中有 0或2 个色盲基因,有 0或2 个外耳道多毛基因。 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 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 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 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20、20 ;40、20 。
判断原则:通过正交和反交实验判断。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 结果性状一致,则该生物性状的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如果 正交和反交实验的结果不一致且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则该生 物性状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 伴性遗传正反交的结果也不相同,但没有母系遗传的特点。 (2006年江苏42题)有人发现某种花卉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 现型。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 核遗传。用图解和简洁语言回答。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计算
A A C T G A
6:3:1
乙链 DNA 丙链 RNA
甲链
丁链
蛋白质
DNA分子的种类计算
设一个DNA分子中有n个碱基对,则这些碱基对可能的 排列方式就有4n种。
2、遗传基本规律的计算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3)多对基因遗传情况计算
一个等位基因影响身体的 一部分,另一个等位基因 则影响身体的另一部分, 而在杂合体中两个部分都 受到影响的现象称为镶嵌 显性。

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变异和进化遗传变异和进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对生物种群的演化和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定义、原因、机制和影响。

一、遗传变异的定义和原因遗传变异是指个体之间或种群中存在的遗传差异。

遗传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是进化的前提。

它可以通过遗传变异的产生和累积来推动进化的发生。

遗传变异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突变:突变是遗传物质发生的突然变化,包括基因点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等。

突变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为进化提供了新的遗传材料。

2. 重组:重组是指基因座之间的互换和重新组合。

在有性繁殖的生物中,通过交叉互换和配子的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组合,从而导致遗传差异的产生。

3. 基因流动:物种之间的基因流动也会导致遗传变异的产生。

当不同种群之间的个体交配后代时,基因会在不同种群之间传递,从而改变种群的遗传组成。

二、遗传变异的机制遗传变异的机制可以概括为两类:基因型变异和表现型变异。

1. 基因型变异:基因型变异是指个体之间或种群中遗传物质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是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基因座的突变等导致的。

它对个体的表现型产生影响,并在进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 表现型变异:表现型变异是指个体之间或种群中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是环境因素、基因型变异或二者的相互作用导致的。

表现型变异是进化的直接反应,通过自然选择和性选择,有助于适应环境和提高生存竞争力。

三、遗传变异对进化的影响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对生物种群的演化和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1. 进化种群的形成:遗传变异是新物种产生的基础。

当种群中存在了丰富的遗传变异时,一些变异的个体可能会在特定环境中具有更高的生存和繁殖能力,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2. 自然选择的推动:遗传变异使得个体之间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

在特定环境下,一些个体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就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通过选择适应性更强的个体,推动了进化的进行。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变异与进化

遗传变异与进化人类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之一,一直以来都对自身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充满了好奇。

遗传变异与进化是解开这个谜团的关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遗传变异与进化之间的关系,并深入探讨它们对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性。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它指的是个体之间或同一物种内部基因组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也可以是由基因重组和基因流导致的。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缺失等。

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中,个体的基因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基因组。

基因流是指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换。

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因为它提供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丰富程度。

遗传变异导致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使得物种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例如,在某个环境中,某种昆虫可能具有抗草食动物的特性,而另一种昆虫可能具有更好的飞行能力。

这些差异使得物种能够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进化是指物种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改变的过程。

进化是由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驱动的。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性更强的个体在繁殖中更有机会生存下来并传递其有利基因给下一代的过程。

遗传漂变是指随机事件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

这些事件可能包括自然灾害、环境变化等。

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共同作用,推动着物种的进化。

遗传变异和进化对生物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适应性是指个体或物种对环境的适应程度。

遗传变异提供了适应性的基础,使得个体能够在不同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进化则是适应性的结果,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物种逐渐改变其基因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适应性的提高使得物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生存下来。

遗传变异和进化不仅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对人类有着重要意义。

人类的进化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进化的过程逐渐发展而来的。

人类的祖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从灵长类动物演化为现代人类。

在这个过程中,遗传变异和进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类的智力、语言能力、工具使用等特征都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进化逐渐发展而来的。

遗传变异与物种进化

遗传变异与物种进化

遗传变异与物种进化遗传变异是物种进化的基础和推动力之一。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通过基因的组合和突变,不断产生新的变异,从而影响物种的适应能力和生存繁衍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遗传变异与物种进化的关系,并讨论其对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影响。

一、遗传变异的概念与机制遗传变异是指由于基因组内基因的性状差异,使得个体之间存在着遗传上可观察到的差异。

遗传变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交换等方式产生。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可能导致基因功能的增强或削弱。

基因重组是指不同基因的DNA片段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基因交换则是指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DNA片段的交换。

二、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关系遗传变异是物种进化的基础,它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可塑性。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选择对不同个体的适应性的影响,导致某些个体相比于其他个体在环境中更能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

遗传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多样性,使得某些个体具备适应环境的特征。

在进化过程中,那些具备适应性较强的个体会更有机会传递其有利的遗传特征给下一代,从而逐渐在物种中广泛分布,推动物种的进化。

三、遗传变异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遗传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自然界中,物种之间的遗传差异使得它们适应不同的生境和生活方式。

这种差异导致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从而形成了各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韧性。

遗传变异还使得物种能够在环境发生变化时适应新的条件,从而增强了其生存的可能性。

四、遗传变异与人类进化除了对自然界的物种进化有重要影响外,遗传变异也在人类进化中起着关键作用。

人类的遗传变异可以导致不同人群在形态、生理、免疫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的形成源于人类在不同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下的适应性选择。

例如,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人们的皮肤颜色、身材、免疫系统等方面会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正是由遗传变异所致。

总结:遗传变异是物种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础。

通过基因的突变、重组和交换,生物体产生了丰富的遗传差异,并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可塑性,推动物种的进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7讲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点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知识·核心·热点】
1.必须掌握的两个实验
2.必须明确的四个问题
(1)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从变异类型看属于基因重组。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两次用到大肠杆菌,第一次是对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第二次是将带标记元素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进行混合培养,观察同位素的去向。

(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
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①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子代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4)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必须掌握的一个解题技巧
考点二DNA的结构与复制
【知识·核心·热点】
1.“五、四、三、二、一”巧记DNA的结构
(1)五种元素:C、H、O、N、P。

(2)四种碱基:A、G、C、T,相应的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3)三种物质: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4)两条链: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

(5)一种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六处思考”掌握DNA的复制
1.牢记DNA分子中有关碱基比例的计算
(1)常用公式,A=T,G=C;A+G=T+C=A+C=T+G=50%。

(2)“单链中互补碱基和”所占该链碱基数比例=“双链中互补碱基和”所占双链总碱基数比例。

(3)某链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的该比值互为倒数。

考点三基因的表达
【知识·核心·热点】
1.理清转录和翻译的“5”个常考点
(1)时间: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2)场所:转录——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原核细胞的细胞质;翻译——核糖体。

(3)模板:转录——DNA的一条链;翻译——mRNA。

(4)原料:转录——4种核糖核苷酸;翻译——20种氨基酸。

(5)酶:转录——RNA聚合酶;翻译——合成酶。

2.把握“3”种类型的生物遗传信息传递方式
(1)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

(2)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
①具有RNA复制功能的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②具有逆转录功能的RNA病毒(如艾滋病病毒):。

3.区分2个“子”——密码子和反密码子
(1)密码子在mRNA上,反密码子在tRNA上。

(2)密码子有64种,61种对应氨基酸,3种终止密码子,反密码子61种,具有特异性。

【注意】跳出复制、转录、翻译的“3”个误区
(1)误认为复制、转录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NA存在的部位都可发生,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和质粒等都可发生。

(2)误认为转录的产物只有mRNA
转录的产物有mRNA、tRNA和rRNA,但携带遗传信息的只有mRNA。

(3)误认为所有密码子都能决定氨基酸
共有64种密码子,有3种密码子并不决定氨基酸,属于终止密码子。

第8讲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考点一孟德尔定律的应用
【知识·核心·热点】
1.理清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
2.辨析杂合子自交后代中四种数量关系(n为等位基因对数,在完全显性条件下)(1)配子组合数:4n;(2)基因型种类:3n;
(3)表现型种类:2n;(4)表现型比例:(3+1)n。

3.学会自交、测交与单倍体育种的应用
(1)鉴定纯合子、杂合子:
①自交法(对植物最简便):
(2)验证遗传定律(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4.辨明性状分离比出现偏离的原因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
Aa×Aa→1AA2Aa1aa
①2:1⇒显性纯合致死,即AA个体不存活。

①全为显性⇒隐性纯合致死,即aa个体不存活。

①1:2:1⇒不完全显性,即AA、Aa、aa的表现型各不相同。

(2)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
①自由组合定律的异常分离比:
①基因完全连锁现象:
特殊分离比的解题技巧
首先,观察F2的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如97、133、1231、14641等,即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其次,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9331)进行对比,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如934可认定为93(31),即比值“4”为后两种性状合并的结果。

最后,根据异常分离比出现的原因,推测亲本的基因型或推断子代相应表现型的比例。

考点二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知识·核心·热点】
1.掌握判断性状遗传方式的两类方法
(1)遗传系谱图中常规类型的判断:
第9讲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考点一生物的变异及应用
【知识·核心·热点】
1.需辨清的两组概念
(1)易位与交叉互换:
(2)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中的“缺失”:
①变异范围:基因中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DNA分子(染色体)上若干基因(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

①变异结果:基因突变中的“缺失”不会改变基因数目,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会改变基因数目。

2.需理清的一对关系——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
(1)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
(2)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
①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①基因突变若为隐性突变,如AA→Aa,也不会导致性状的改变。

3.需掌握的一个技法——“二看法”判断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
考点二生物的进化
【知识·核心·热点】
1.理清生物进化脉络
2.明确隔离、物种形成与进化的关系 (1)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

①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物种形成的基础。

(2)物种形成与隔离的关系: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

3.把握基因频率的两类计算方法 (1)常规基因频率的2大计算方法
①基因个数/(此基因个数+其等位基因个数)。

①此种基因纯合子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基因型频率。

(2)特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当基因位于X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X 染色体上显性基因频率=(雌性显性纯合子个体数×2+雄性显性个体数+雌性杂合子个体数)/(雌性个体数×2+雄性个体数)。

【注意】
(1)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
若已知AA 、Aa 、aa 的基因型频率,求A(a)的基因频率,则: A%=AA%+12×Aa%;a%=aa%+1
2×Aa%。

(2)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
若A%=p ,a%=q ,则:AA%=p 2,aa%=q 2,Aa%=2pq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