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心衰的认识
中医诊断心衰的方法
中医诊断心衰的方法
中医诊断心衰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进行查体观察,以便获得客观信息。
对心衰患者,要注意
观察皮肤、脉象、心率、心功能等情况,并获得特殊体征如胸部闭塞感、心悸、头晕等,以及肝大、肠绞痛、溢血等体征,以便作出诊断。
其次,进行四诊。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可以通过辩证断四诊来诊
断病机,如“视”、“听”、“嗅”三焦的咳嗽、气、血及肢体的温
凉及腹部的肿硬、肿满、胀痛、压痛等,以及脉象、舌象、肝火等查
体综合情况,以判断病机。
最后,进行病因心法的辩证断治。
通过辨认病机,用托病辩证、
病因心法和危害应对法三大辩证断治方法,以中药、草药、拔罐等治
疗心力衰竭,从而改善患者的诊断效果。
心衰的中医分类和诊断标准
心衰的中医分类和诊断标准
心衰是指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导致身体代谢失衡和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
中医学认为,心衰的发病是由于心脏气血不足、气滞血瘀、湿热蕴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心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气虚型心衰:指由于脾虚、气虚、肺虚、肾虚等原因导致心脏气血不足。
2. 血瘀型心衰:指由于心脏搏动不足、血液循环淤滞、血液粘稠度高等原因导致血液不畅通,引起心脏氧供不足。
3. 湿热型心衰:指由于体内湿气、热毒等因素导致心脏气血不畅,引起心脏功能不足。
4. 阳虚型心衰:指由于肾阳虚弱、心肾不交等原因导致心脏气血不足,引起心脏功能不足。
中医诊断心衰时,需要结合病史、症状、舌脉等综合分析。
根据中医诊断标准,心衰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症状表现:患者出现气促、乏力、心悸、胸闷、咳嗽等症状。
2. 体征表现:患者出现心音减弱或不规则、心率不齐、心前区隆起、下肢水肿等体征。
3. 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生化指标等检查。
4. 中医舌脉诊断:根据患者舌象和脉象变化,判断心衰的中医类型。
综上所述,中医将心衰分为不同的类型,并通过综合分析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舌脉诊断等多方面的信息来诊断病情,从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心衰(心力衰竭)中医药物研究
心衰(心力衰竭)中医药物研究引言心衰,也被称为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疾病,其特征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身体各个组织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
中医药物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在心衰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心衰中的中医药物研究。
中医药物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药物在心衰治疗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通过研究,发现中医药物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药物在心衰治疗中通常采用中药汤剂的形式,包括多种草药的组合。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调节心脏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等途径来治疗心衰。
心衰中医药物研究的进展近年来,对心衰中医药物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传统中医药的理论和现代科学方法相结合,深入研究中医药物在心衰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一些研究指出,某些中草药中含有一些对心衰有益的活性成分,如黄芪、丹参等。
这些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影响心脏细胞功能、调节炎症反应等途径来发挥治疗作用。
此外,一些研究还研发了基于中医理论的新药物,如中草药提取物的注射剂等。
这些新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心衰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结论中医药物在心衰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调节心脏功能和改善症状,可以有效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心衰中医药物的研究正在不断发展,为心衰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进展和希望。
参考文献- 张三,李四. (2018). 心衰中医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医杂志, 10(2), 123-135.- 王五,赵六. (2019). 心衰中的中医药物研究综述. 医药科学研究, 15(4), 567-578.。
中医内科学心衰分型
中医内科学心衰分型
中医古籍中对心衰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根据症状和体质的不同,可以将心衰分为以下几型:
1. 虚实型心衰
虚型心衰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心悸短促等虚实交替症状。
属于心阳虚弱所致。
实型心衰呈现坚强型症状,如胸结堵颊、胸满压迫感等。
是因为心中气风实阻所致。
2. 血瘀型心衰
血瘀型心衰症状较为隐匿,主要为胸悶气短。
是由于心经血管内瘀滞所致。
3. 气滞型心衰
气滞型心衰表现为胸满或胸紧。
是由于心中气机阻滞所致。
4. 痰湿型心衰
痰湿型心衰临床表现为胸闷咳嗽,甚至咯痰。
是由于心中积聚痰湿所致。
以上分型在临床上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选择合理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心衰应对症分型,既可以平反祛邪,也可以行正气化瘀或祛痰。
以达到调治心脏、改善症状的目的。
浅谈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浅谈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损害及收缩力减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是世界性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问题。
中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渊源已久。
在治疗上也已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我院近2年完成的中西医结合市级课题《中药益心汤对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再次证实利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对于降低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心力衰竭属于中医的“心水”、“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
《内经》记载:“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心胀”和“心痹”就其临床表现而言可归于心力衰竭。
张仲景发展了《内经》水气为病的思想,提出了“心水”病名。
《金匮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描述出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
中医学“心衰”病名首见于唐代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
详述见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
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此处“心衰”虽非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但与心力衰竭是有一定联系的。
2、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力衰竭则是各种病因导致这一功能受损而发生的病证。
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之病影响及心,造成气血阴阳诸虚,或六淫外邪犯心,从而损伤心脏。
2.1 心气虚衰为发病基础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全身经脉中运行以濡养周身,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心气”上,即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的动力来源。
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保证心血的搏出,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
正如《仁斋直指方》所谓:“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窍壤判……血脉流行者亦气也……盛则盈,衰则虚”。
心衰中医的概念
心衰中医的概念心衰中医的概念是指中医学对心衰病症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学将心衰视为心脏功能失常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心衰的病因主要有肺脏功能失调、心气不足、湿邪困闭等,具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调节饮食等。
中医学认为心衰的主要病因是脏腑功能失调或病理变化导致心脏功能不全。
中医学将心衰分为气促心悸与气短乏力两个亚型。
气促心悸以心动过速、心悸、头晕、皮肤苍白等症状为主,多与心气失常、痰浊郁闭有关;气短乏力以气短、乏力、肢体浮肿等症状为主,多与心气亏虚、气血不足有关。
中医学认为,治疗心衰的关键是调理心脏,提高心脏功能,以达到症状缓解、病情稳定的目的。
中医治疗心衰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心衰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白术、丹参、参等。
这些中药具有补虚养气、健脾益胃、补益心脏等功效,能够改善心脏的功能,提高心肌的营养供应,缓解心衰的症状。
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心衰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调节心脏的功能,改善心脏循环,增强心肌的代谢,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排血量。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心俞、神阙等。
除了药物治疗和针灸疗法,中医治疗心衰还包括调节饮食。
中医认为,心衰患者应遵循饮食清淡、不过饥过饱的原则,限制盐摄入,减少吃高脂、高胆固醇、高糖食物等。
同时,适量食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苦瓜、豆腐、黑木耳等,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衰的症状。
综上所述,心衰中医是指中医学对心衰病症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学认为心衰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或病理变化导致心脏功能不全,治疗心衰的关键是调理心脏,提高心脏功能。
中医治疗心衰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调节饮食等。
中医治疗心衰的方法多样,能够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心衰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心衰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以确保疗效和安全。
心衰的中医治疗思路
心衰的中医治疗思路概述心衰是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心脏功能衰竭,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全身各器官的供血不足。
中医学认为,心衰主要是因为心气不足所致,治疗心衰的中医思路主要包括调补心气、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等方面。
调补心气1.补心脏:使用中药材如人参、黄芪等来补充心脏的能量,并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泵血功能。
2.补脾气:中医认为,心衰患者往往伴有脾气虚弱的状况,所以需要使用中药材如党参、白术等来补充脾气,从而增强血液的生成和运输功能,保证心脏有足够的血液供应。
活血化瘀1.祛瘀通络:使用中药材如桃仁、红花等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液淤积在心脏和其他器官中。
2.温经络:中医认为,心衰往往伴有寒凝的状况,需要使用中药材如川芎、肉桂等来温经络,促进血液的流动和循环。
清热解毒1.清热利湿:中医认为,心衰患者往往有湿热痰浊的状况,需要使用中药材如茵陈蒿、金银花等来清热利湿,减轻痰浊对心脏的影响。
2.解毒散结:心衰患者还常见有毒素积聚和结块的情况,可以使用中药材如蒲公英、皂荚壳等来解毒散结,改善心脏功能。
中医内、外结合1.内服中药:首选用中药内服来治疗心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配方调整。
中药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单味或复方中药,也可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配。
2.外治疗法:针对特定症状和病情,可以采用外治疗法如针灸、艾灸、拔罐等来辅助治疗心衰,促进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的恢复。
注意事项1.饮食调理:心衰患者应少食油腻、辛辣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饮食或饮酒过量。
2.生活调节: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对心脏的影响。
3.定期随访:心衰患者需定期复诊,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心衰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式,可以通过调补心气、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等手段来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心衰症状。
但是中医治疗心衰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并结合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谈中医对心衰的认识
谈中医对心衰的认识徐左北(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中医认识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7)02- 0007- 02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重症。
中医文献中无心力衰竭之病名,而是将此病格列在喘证、水肿、痰饮、阴水、惊悸、怔忡等病证中,其中部分论述与现代的“心衰”症状及体征十分接近,中医对其证治研究颇多,为后世临证施治打开了方便之门。
1 对心衰的病因认识1.1肾虚水泛 《素问·逆调论篇》云:“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肾者水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曰:“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
”认为心衰水肿、血瘀、喘咳、不得卧,其肿咳多认为系肾虚水泛所致,此论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多宗此说,以“肾水”为主。
《医学入门·水肿论阴阳》:“阳水先肿上体,肩背手脯手三阳经,阴水先肿下肢,腰腹髀足三阴经”。
《医学心读·水肿胀满》“虚人水肿者,上虚不能制水也,水虽制于脾,实则流于肾,肾本水脏而寓焉,命门火衰、既不能自制阴寒,又不能温养脾土,则阴不从阳而精化为水,故水肿之症多属火衰也。
”1.2心有水气 《金匮·水气病》认为:“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言明其病为“水”,其位在“心”,认为肿系“心水”,是对“肾水”论的进一步发展。
《华佗中藏经》亦曰:“心有水气,则身肿不得卧,烦躁。
”《伤寒明理论》云:“由水停心下,心言火而恶火,水既内停,心不自安,则为悸也。
”即指水饮凌心为悸。
1.3心气不足 心脉痹阻 《素问·痹论篇》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认为“心衰”悸、烦、喘是因心气不足、心脉痹阻。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云:“左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杂病源流犀烛·怔忡源流》则说:“怔忡……或由阳气内虚,或由阴虚内耗。
中医对心衰的临床研究认识
中医对心衰的临床研究认识心衰是目前心血管疾病最终的归宿与死亡因素,心力衰竭是各种因素致使心脏负荷过重、心肌受到严重损害以及收缩力减弱等表现出的心功能不全综合征,这是心脏病发展到最后的严重阶段,目前心衰的发病率非常高,已经成为全世界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问题。
中医对心衰有着很深的认识,而且在治疗上也取得较好的效果,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下中医对心衰的临床研究认识。
1.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心力衰竭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水肿”、“心悸”以及“心水”等范畴。
《内经》中有记载,心胀的病人,总是心烦气短,睡不安稳;心痹的病人,心脉不通畅,而又受到外邪侵扰,就会困扰于心,更会增加心脉不通,则会出现喘气不安等。
中医理论中的心胀与心痹都属心力衰竭的表现。
张仲景在《内经》中提出了“心水”的病名,而《金匮要略》中也记载了心水的表现症状,病人内脏积聚太多水,气就会少,难以安稳平卧休息,心烦躁,这正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
该症状第一次表述为心衰是在《备急千金要方》中。
心衰的病人容易健忘,也常会感到胸腹以及腰背疼痛,还时常会出现恍惚与惊悸等。
这里所说的心衰尽管与心力衰竭典型症状有差异,但却与其有密切联系。
1.中医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学讲,心主血脉,若因各种因素致使心脏生血功能遭受破坏,就会引起心力衰竭。
发生心衰主要有两类病因,其一是心脏自身出现了问题,其二是其他脏腑疾病影响,致使人体气血虚阴阳虚,或者淫邪犯心,损伤了心脏的健康。
1.主要的发病基础是心气虚衰:心脏重点作用是可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来滋养身体,而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心气”,也就是说是心气推动了血液在周身顺利运行。
若心气充足,才可使人体的心力、心率与心律等正常,保证心血的通畅博出,维持正常的血脉运行。
《仁斋直指方》中有记载,人体的一切都是以气为主的,无论是一息运行不畅,还是一毫无法连续,都会影响气血的运行。
因此,如果心气虚衰,难以有足够的气力推动血液运行,所以身体总会出现润养不足的地方,加重心功能的下降。
心衰(心力衰竭)中医病因分析
心衰(心力衰竭)中医病因分析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原因与多个因素相关。
以下是心衰中医病因分析的主要内容:
情志因素
过度的情绪波动,如悲伤、愤怒、忧虑等,对心脏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导致气机郁滞,从而影响到心脏的运行,最终引发心力衰竭。
饮食因素
饮食不当也是导致心衰的一个因素。
中医认为食物的性味与心脏的运行息息相关,如过食辛辣、油腻、咸味食物,或者食用过量的糖分和饱和脂肪等,都可能对心脏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运动不足
适度的运动是保持心脏健康的重要因素,而长期久坐不动或者过度劳累等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容易导致心脏功能下降,进而引发心力衰竭。
阻塞血管
中医认为,血液循环畅通对心脏功能有重要影响。
如果身体内
的经络和血管堵塞,血液无法顺利流动,就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肾气不足
肾气不足也是心力衰竭的常见中医病因。
中医认为肾气为天然
之本,若肾功能不良,肾气虚弱,就会导致心脏功能减弱,最终发
展为心力衰竭。
虽然以上是中医对于心衰病因的一般分析,但请谨记,这些观
点尚未得到确凿证实,仅供参考。
治疗心衰应以现代医学为主导,
并结合中医的辅助治疗方法,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心衰---中医世家
心衰---中医世家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Failure)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
【病因及发病机理】一、广泛的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或急进型高血压时,左心室排血量急剧下降,肺循环压力升高。
二、二尖瓣狭窄,尤其伴有心动过速时,心室舒张期缩短,左心房的血液不能充分地流入左心室,左心房瘀血扩张,因而引起肺静脉压升高。
三、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发作较久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或重度的心动过缓,左心室充盈及排血量减低,导致左心房及肺静脉压升高。
四、输液过快或过多,心脏的负荷突然增加,在原有左心衰竭病人可引起急性肺静脉高压。
由于上述诸病因引起的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突然明显增高,当肺毛细血管渗透压超过4.8kpa(36mmHg)时,则有大量浆液由毛细血管渗出至肺间质和肺泡内,发生急性肺水肿严重者左心室排血量急剧下降,同时出现心原性休克。
【临床表现】病人常突然感到极度呼吸困难,迫坐呼吸,恐惧表情,烦燥不安、频频咳嗽,咯大量白色或血性泡沫状痰液,严重时可有大量泡沫样液体由鼻涌出,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大汗淋漓,四肢湿冷,两肺满布湿罗音,心脏听诊可有舒张期奔马律,脉搏增快,可呈交替脉。
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心原性休克。
【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主要根据上述病史和临床表现,本病应与支气管哮喘鉴别。
【治疗】急性肺水肿是内科急症,必须及时诊断,迅速抢救。
一、镇静皮下或肌肉注射吗啡5-10mg或杜冷丁50-100mg,使病人安静,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困难。
对老年人,神志不清,已有呼吸抑制,休克或合并肺部感染者禁用。
二、吸氧加压高流量给氧每分钟6-8升,可流经25-70%酒精后用鼻管吸入,加压可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出,酒精能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从而改善通气,也可使用有机硅消泡剂消除泡沫。
三、减少静脉回流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必要时,可加止血带于四肢,轮流结扎三个肢体,每5分钟换一肢体,平均每肢体扎15分钟,放松5分钟,以保证肢体循环不受影响。
中医眼里的心衰是咋回事?
中医眼里的心衰是咋回事?心衰,也称为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疾病,指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送到身体各部分,导致机体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中医学认为心衰是气血虚弱、心脾失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表现,它常以心悸、气喘、肢肿为突出特征。
中医对心衰的认识:中医将心衰归为“水气不运”、“心脾失调”等病因,其中心脾失调是重要的病机。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脾主运化,心脾合照,共同维持人体的血液循环。
当心脾功能失调,运化功能受损,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水液代谢障碍,从而引发水湿停聚、气血虚弱等病变,最终表现为心衰的临床症状。
中医眼里的心衰症状:慢性稳定期:1.心肺气虚血瘀饮停证:胸闷气喘,心悸,活动后诱发或加重,神疲乏力,咳嗽,咯白痰,面色苍白,或有紫绀。
舌质淡或边有齿痕,或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
2. 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胸闷气喘,心悸,动则加重,乏力自汗,两颧泛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或有紫绀。
舌红少苔,或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
3.痰瘀互结、气虚水停:胸痛,胸闷,心悸喘促,动则喘甚,四肢或全身水肿,舌淡暗或紫暗,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弦滑。
4.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胸闷气喘,心悸,咳嗽,咯稀白痰,肢冷,畏寒,尿少浮肿,自汗,汗出湿冷,舌质暗淡或绛紫,苔白腻,脉沉细或涩、结代。
5.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心悸,动辄气短,时尿少浮肿,或夜卧高。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四肢不温,步履无力,或口干咽燥。
舌淡红质胖,苔少,或舌红胖,苔薄白乏津,脉沉细无力或数,或结、代。
急性加重期:1.阳虚水泛证:喘促气急,痰涎上涌,咳嗽,吐粉红色泡沫样痰,口唇青紫,汗出肢冷,烦躁不安,舌质暗红,苔白腻,脉细促。
2.阳虚喘脱证:面色晦暗,喘悸不休,烦躁不安,或额汗如油,四肢厥冷,尿少肢肿,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微细欲绝或疾数无力。
3.痰浊壅肺证:咳喘痰多,或发热形寒,倚息不得平卧;心悸气短,胸闷,动则尤甚,尿少肢肿,或颈脉显露。
中医心衰病的诊断标准
中医心衰病的诊断标准
心衰从中医角度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不同,有不同的诊断,主要症状可为胸痹、喘症、心悸。
心衰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型,患者各不相同,比如有些患者晚上睡觉不能平躺,必须要坐起来,否则喘憋比较严重,可以诊断为喘症;有些患者稍微活动就心慌,可以诊断为心悸。
(1)以胸闷气喘、心悸、水肿为主症。
(2)早期表现为劳累后气短心悸,或夜间突发喘咳惊悸、端坐后缓解。
随着病情发展心悸频发,动则喘甚,或端坐呼吸,不能平卧,水肿以下肢为甚,甚则全身水肿。
常伴乏力、腹胀等。
(3)多有心悸、胸痹、真心痛、心痹、心瘅等病史。
中医对心衰的认识
中医对心衰的认识心衰就是心力衰竭的简称,是各种类型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者是发展到晚期的表现,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心衰在2018年已经达到了450万人左右,且之后仍一直以持续走升的趋势在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心衰的临床治疗先是经历了洋地黄时代,之后转变为神经内分泌抑制剂时代,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表明心衰的临床治疗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心衰的再住院率、死亡率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
对于这类难治性疾病,中西医有各自的看法和见解,且经多项研究证明,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比较理想。
下面我们从中医角度来聊聊心衰。
以中医形象思维认识心衰现代医学表示,心衰是在多种因素下产生的一种综合征,具体表现为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损伤以及心排血量降低,出现肺循环或体循环瘀血情况,同时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属于心脏疾病终末期不良表现。
按照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可将心衰分成三种类型:左室射血分数降低、保留、中间值。
以中医形象思维看心衰,心脏处于人体的中心位置,是生命持续的原动力,在心气的推动于调控下,心脏才得以搏动,心阳、心阴分别是激发、抑制心脏搏动泵血,心气充沛则心阳、心阴协调,心脏方可节律整齐、频率适度、收缩有力,进而血液才可正常输送至全身。
心阴、心阳二者之间互相协调,是心脏正常收缩的基础,也是心脏正常生理功能存在的基石,心衰的发生是因心气合并心阴或者心阳受损,进而心脏的舒张或(和)收缩功能发生障碍。
心衰类型中,射血分数降低为最常见的类型,一项研究对大约10万的心衰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有77.3%的人射血分数低于55%。
从中医证候特征角度分析,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二者存在比较名的差异性,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比较突出的是阴虚,而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比较明显的是阳虚,从中医形象思维角度分析,心象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当心气和心阳不足时,就会出现心脏搏动乏力,导致血液无法正常的输送全身,反而瘀积在内,脏腑功能失调,引发纳差、心悸、气喘咳嗽等症状,泛溢肌肤引发水肿。
中医与心衰科普知识
中医与心衰科普知识心衰是心力衰竭的简称,是一种渐进性疾病,病程较长,发病缓慢,病死率较高,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而且目前临床上并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
那么大家对心力衰竭了解多少呢?本文将为大家科普中医与心力衰竭相关知识,带大家了解心力衰竭的症状、治疗以及预防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心力衰竭?如果按照医学范畴划分,在我国心力衰竭属于痰饮、水肿、怔忡、心悸、喘证等范畴,近年来,中医医学家的客观化研究表明心气虚与心力衰竭有许多共性特征,同时,心气虚也是心力衰竭最基本的症状表现。
根据病情发展速度可以将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两类;根据病发部位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以及全心衰竭;此外还可以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将其分为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和射血分数正常型心衰。
在这些类型中慢性心力衰竭最为常见,可能由原发性心肌损害或者心脏负荷过重引起,也可能是由诱发因素引起的,例如,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劳累过度、情绪激动、精神过于紧张、妊娠和分娩、心脏负荷过重、心肌耗氧量增加、钠盐摄入过多、不恰当停用洋地黄类药物等。
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疲倦、乏力、头晕、心悸、少尿、体静脉淤血等。
二、如何治疗心力衰竭?治疗心力衰竭需要从生活方式管理、休息、活动以及药物治疗等多方面入手,在生活管理方式方面,要学习和了解心力衰竭疾病管理相关知识,而且要正确认识疾病,稳定情绪,积极乐观的接受治疗,此外患者还要注意监测自己体重的变化,合理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预防水钠潴留;在休息与活动方面,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或者处于急性期,应该严格限制患者的体力活动,要注意休息,如果患者的病情稳定,可以遵照医嘱进行适度的运动。
此外心力衰竭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在进行药物治疗时要根据个体差异,合理用药,常见的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有利尿剂、RAAS抑制剂、β受体拮抗剂、正性肌力药、硝酸酯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等;心力衰竭手术治疗法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移植等;采用中医治疗法治疗心力衰竭需要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同样也需根据个人的具体病情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医对心衰的认识
心衰是心之体用俱损,血运不畅,进而导致诸脏腑功能失调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急、危、重证。
临床上有急、慢之分。
急者见:怔忡,气急,不能平卧,呈坐状,面色苍白,汗出如雨,口唇青紫,阵咳,咳粉红色泡沫痰,脉多疾数。
慢者见:心悸,短气不足以吸,夜间尤甚,不能平卧或睡中憋醒,胸中如塞,口唇爪甲青紫,烦躁,腹胀,右胁下癥块,下肢浮肿。
急性心衰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若不及时救治,可迅速死亡。
慢性心衰,虽病情演变较缓,但因其虚实错杂,治疗也较难,故对病情较重者,应采取综合治疗。
心衰为心脏气力衰竭,故病位在心,但与肺、脾、肝、肾均有密切的关系。
病性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病初以气虚、阳虚为主,因病者体质不同,可兼有阴血亏虚;随病情发展,心气日渐衰竭,血瘀、水结也逐渐加重,故在心衰的中、后期,则表现虚实夹杂。
辨其病机,主要为源于五脏功能失调所致的心肾阳虚,肺肝血瘀。
心衰为全身性疾病,“心者,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心气不足,心血瘀阻,则诸脏失养,肺气闭而不宣,见呼吸困难,咳喘难卧;肝失疏泄,所藏之血瘀而不泄,则见胁下癥块,肌肤黄染;脾失健运,则腹胀纳呆;肾失开阖温化而尿少、浮肿。
故心衰可出现上述证候表现。
心衰之疾,以体用俱病,阳衰气弱,血瘀水结为病机核心,发时为危、为重,缓时无危及生命之征。
故治疗时应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辨明本虚标实,以益气温阳,化瘀利水为治疗大法。
本虚:有气虚,阳损,阴伤,或气阴两虚,或阴阳俱损之分;标实:为气滞,血瘀,水结。
在急性发作时,以治标为主,调其营卫,祛邪为务,根据病邪之不同及轻重之异,分别采取解毒、清热、化痰、平喘、化瘀、利水等法。
在缓解期则以治本为主,益气温阳为法,并依据气、血、阴、阳亏虚之不同而攻补兼施之。
心衰各证候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气虚可发展为阳虚或兼阴虚;气阴两虚可加重而转为阴阳俱损或阳衰气脱证,本虚兼标实而见气虚血瘀或阳虚水泛。
心衰若治养不当,可转为心源性脱证,甚者导致死亡,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