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14课小学六年级科学
新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第五单元简单机械基础知识梳理第14课斜面1.像这样垫起板子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一种简单机械——斜面。
2.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但越费距离。
3.完成研究斜面作用的实验后,思考用测力计拉动小车是否匀速、读数是否准确等,就是在反思。
4.斜面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很多工具都应用了斜面,如刀、斧、螺丝钉等。
房屋建筑、交通道路中也经常能看到斜面的身影,如自动扶梯、无障碍通道、盘山公路、引桥等。
5.像螺丝钉上的螺纹这样的形状叫螺旋,螺旋是一种变形的螺旋。
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其他条件相同时,螺丝钉的螺纹越密,越省力。
6.上陡坡时,走“之”字形路线会更省力。
第15课杠杆1.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关于杠杆原理的记载。
直到现在,杠杆的应用依然很广泛。
2.一根硬棒被用来撬重物时就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杠杆3.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点,起支撑作用的固定点叫支点,人对杠杆用力的点叫动力点,承受物重的点叫阻力点。
杠杆都可以在力的作用下绕着支点转动。
4.杠杆的作用(1)省力: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动力(拉力)小于阻力(物重)。
(2)不省力也不费力: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动力等于阻力。
(3)费力: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动力大于阻力。
5.重物固定不变,杠杆尺平衡时,动力点距离支点越远,悬挂的钩码的个数越少(拉力越小)。
6.生活中的杠杆:跷跷板、镊子、剪刀、筷子、核桃夹、天平、船桨、开瓶器、钓鱼竿等。
第16课滑轮1.升国旗的装置上有能转动的轮子,那就是滑轮。
2.边缘有槽,可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作滑轮。
3.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作定滑轮;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作动滑轮。
4.使用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5.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6.生产和生活中用到滑轮的有塔吊、升降晾衣架等。
7.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4课《自然选择》教学课件
下列图片展示的是海龟从孵化到生存下来的过程。
海龟是一种自然孵化的动物, 雌性海龟在沙滩上挖坑大量产卵。
经过约50天的自然孵化过程, 小海龟便会方向奋力向外跑,尽快冲到 海水里,以躲避海鸟的捕食。
4、当风力加强时,观察哪些 “昆虫”能留在“小岛”上, 哪些“昆虫”被吹走。
小组分工合作, 将观察结果及 时记录下来。
活动时间 6分钟
交流和分享
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 2、联系实验现象,尝试解释马德拉群岛 上几乎没有普通翅昆虫的原因。
归纳小结
在马德拉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 翔所以不容易被呼啸的海风吹到海里;长着发达翅膀 的昆虫由于能抵御强风所以也生存下来了。
成功长大的少量海龟
小海龟的例子能反映“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吗?为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尝试用自然 选择学说的观点,分析海龟孵化 后重归大海事例。
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交流和分享
只有方向感最强、身体最强壮的小海龟 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爬进大海,避开强烈的 阳光以及漫天的海鸟。
归纳小结
在生存竞争中,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 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1850年前
空气污染不严重
花斑型桦尺蛾
1850年后
空气污染严重
黑色型桦尺蛾
适应自然环境的桦尺蛾更容易生存下来
归纳小结
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的桦尺蛾就被保留下 来,体色与环境颜色不一致的桦尺蛾就被淘汰, 这就是自然选择。
达尔文经过大量的观察和调查研究,出版了 《物种起源》这部巨著,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4课《唐山地震》
六年级科学上册
唐山地震
唐山大地震资料
14 北京时间1976年7月28日03时42分53.8秒,中
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 39.6°)发生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 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 秒。
唐山地震没有小规模前震,且发生于凌晨人们 熟睡之时,造成242769人死亡,重伤16.4万人, 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三,仅次于海 原地震。
说明:地表形态产生了变形
14
思考
地震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4
实验
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弯曲变形,以致 错动断裂。
14
岩石层发生弯曲、错动、断裂
14 地震产生的原因
地表以下有许多岩石层,而地 壳内部物质是不停运动的。当坚硬 的岩石层受到一种巨大力量的推动, 并且承受不住时,岩石层就会发生 弯曲,有时甚至断裂、错动,从而 产生巨大的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 地面以后,就会发生地动。
唐山地震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强震产生的能 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整个唐山市顷刻 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
唐山市
位于河北 省东部
14 唐山大地震后
14
地震发生后有哪些现象? 这些现象说明地表形态发生了 什么变化?
现象:地表裂陷,房屋倒塌, 道路毁坏
14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 应该怎么办?
居民遇地震时,应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立即躲避到结实的桌子或床下,家具旁或墙 根、墙角等处可在房屋倒塌后形成三角空间, 是相对安全的地点。
14
地震中,如果被塌落重物压住身体,不 要轻举妄动,以免造成更大伤害。
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测试我们的反应》课件(2022版)
新知讲解
叩击膝盖下方 提醒:用拳头叩击膝盖下方, 不要太大力。
新知讲解
吃酸梅时,口腔 会流很多唾液。
新知讲解
说出下面字的颜色
白红黄紫黑蓝
新知讲解
交流
说说叩击膝盖下方、看杨梅照片、说出字的 颜色时我们作出什么反应,判断其是否需要大脑 参与,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新知讲解
交流
反应:手叩击膝盖下方,小腿 马上踢出,不受大脑控制。
看见忽然出现在眼前 的物体会立即闭眼。
无
看见尺子落下时 会用手去抓住。
有
看到照片上的杨梅后,
叩击膝盖时,小
口腔会分泌唾液。
有
腿会前踢。
无
完成活动手册:第14页
手碰到烫的物体 时会立刻缩手。
无
能准确读出字体 的颜色。
有
新知讲解
交流 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体对刺激作出反应的例子,这 些反应对人有什么用处?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当灰尘进入眼睛、手被利器扎到时, 我们会作出什么反应?这些反应有 什么特点?是否受到大脑的控制?
新知讲解
不同的环境刺激会使我们作出不同的反应。例 如,当灰尘进入眼睛时会马上眨眼,手被利器扎到 时会立刻缩手,这些反应是迅速的,不受大脑控制。
新知讲解
活动 与同学合作完成下列活动,测试我们对这些 刺激会作出什么反应,并判断是属于哪种方式的 反应。
要出其不意地放 开尺子哦。
测试:当同伴出其不意放开尺子时,你要立 刻抓住尺子,并记录抓住了哪个颜色块。反复测 试3次。与同学的测试情况进行比较。
新知讲解
与同学合作,用“反应尺”测试你的反应有多快。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完成活动手册:第14页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4课《测试我们的反应》教材分析
14测试我们的反应你的反应真快!为什么你能接住飞来的球?活动1 反应有多快环境中引起人体反应的任何变化或信号都属于刺激,反应则是人体对刺激做出的应对能力。
如突然飞来的足球会引起人体迅速做出躲避或接住球的反应。
那么人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是否相同呢?本活动通过抓反应尺测量反应时间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知道人体在受到刺激后能迅速做出反应,不同的人反应的速度是不同的。
要出其不意地放开尺子哦。
教科书以两幅图片和琪琪的对话,提示测试的方法和活动要点。
反应尺由不同的颜色块组成,左图展示了活动的准备状态:一个学生手拿着反应尺上端,使反应尺自然下垂;反应尺末端的色块处于被测试学生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间,大拇指和食指之间保持约1厘米距离。
右图展示的是测试情况:学生放开反应尺后,被测试学生用手指抓住了反应尺的绿色色块部分。
通过反复测试与比较,学生可以发现每个人对这种刺激(反应尺下落)都能迅速做出反应,但每个人的反应速度不同。
友情提示人体对刺激能做出反应的前提是必须具有能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感觉器官,而对于感觉器官及其作用,学生在过去五年的科学学习中已有不少的认知和体验,只是很吃酸梅时,口腔会流很多唾液。
交流生活中的一些对刺激的反应实例,了解其对人体的作用。
第一部分,学生在“活动1”中已经知道人受到刺激能迅速做出反应。
在这里,教科书首先点明“不同的环境刺激会使我们作出不同的反应”,然后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两类反应方式。
一类是不受大脑控制的反应,例如当灰尘进入眼睛时会马上眨眼、手被利器扎到时会立刻缩手,这些迅速的反应能使人有效躲避危险。
另一类反应则需要大脑参与控制。
教科书对活动1的抓反应尺进行了解释,当反应尺下落时,人眼接收到刺激,视觉神经就马上把信息传递到大脑特定的区域,大脑再做出判断,发出信号传递到手部肌肉,控制手部肌肉做出相应的动作抓住反应尺。
第二部分,教科书展示了三幅图片,依次是叩击膝盖、看酸梅照片、说出字的颜色,并提出任务:与同学合作测试并观察自己对一些刺激有什么反应,并判断这些反教科书展示了两张图片。
小学科学14《化学家的研究》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
小学科学14《化学家的研究》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化学家的研究化学家是一群专注于研究物质的专家,他们致力于探索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相互作用。
他们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和应用科学知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将以小学科学14《化学家的研究》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深入了解和掌握化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家的研究领域和其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2. 掌握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和实验方法;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科学14《化学家的研究》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2. 实验器材:酸碱指示剂(红、蓝),干燥管,蜡烛,玻璃棒,试管,试管夹等;3. 实验材料:小块纸张,柠檬汁,小苏打,食盐溶液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 (10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2. 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告诉他们本节课将要学习关于化学家的研究。
二、学习化学家的研究领域 (15分钟)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内容,了解化学家的研究领域包括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以及材料的合成和应用等。
2. 通过讨论和例子,加深学生对化学家研究领域的理解。
比如,化学家研究化学反应,见证和记录物质的变化。
三、学习化学实验 (30分钟)1. 通过实验学习,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和重要性。
2. 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例如:酸碱指示剂变色实验、蜡烛燃烧实验等。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
四、讨论和总结 (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化学家的研究和实验结果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2.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的规律和结论,理解化学家的研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价值。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化学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五、拓展练习 (15分钟)1. 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或在线资源了解更多关于化学家和他们的研究成果。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探索宇宙苏教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探索宇宙苏教版探索宇宙——小学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宇宙,了解宇宙的组成部分,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作用。
2.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宇宙的概念和组成,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作用。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宇宙的广阔和神秘,培养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学生体验)向学生展示一张有关宇宙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引导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
2. 概念讲解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宇宙的概念和组成。
让学生了解宇宙包括太阳、行星、恒星、星系等,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广阔和神秘。
3. 地球的位置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微小的存在,地球提供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的保护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4. 观察和实践组织学生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水准仪,借助水准仪,学生可以观察地球是平的,并了解地球的形状。
5. 学习交流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交流自己对宇宙的认识和理解,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6. 拓展练习通过拓展练习提高学生对宇宙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宇宙中的最大行星是什么?b) 除了地球,宇宙中还有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吗?c) 宇宙中最亮的恒星是什么?d) 为什么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e) 你认为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智慧生命?7.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a) 你对宇宙的认识有了哪些改变?b) 你觉得宇宙是什么样子的?c) 你对地球的位置和作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d) 你对地球的保护有什么新的认识?8. 家庭作业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并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想。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4课《探索宇宙》说课稿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4课《探索宇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4课《探索宇宙》是一节以培养学生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和探索兴趣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恒星、行星等天体的特征,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宇宙空间知识,对恒星、行星等天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宇宙的总体认识还不够全面,对宇宙的起源、结构、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疑问。
此外,学生对宇宙的观测手段和工具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掌握恒星、行星等天体的特征,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学会使用观测工具观测宇宙。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对宇宙空间的认知和探索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宇宙的基本概念、恒星、行星等天体的特征,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2.难点:宇宙的起源、结构,观测工具的使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观测工具、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宇宙星空的课件,引导学生进入神秘的宇宙空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教学新课:介绍宇宙的基本概念,讲解恒星、行星等天体的特征,展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3.实践活动:学生分组使用观测工具,进行宇宙观测,了解观测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宇宙知识体系。
5.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宇宙结构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科学14课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14课知识点一、光的传播1. 光的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传播并照亮物体。
它沿直线传播,并且速度非常快。
2. 光的反射当光线遇到光滑的表面时,会发生反射。
反射光的角度等于入射光的角度。
3.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光线在折射时会改变传播方向。
4. 光的色散光线在经过三棱镜等介质时,会发生色散现象,即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角度不同,形成七彩的光谱。
二、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够使空气、水或固体等介质中的分子振动传递。
2.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的震动传播的,最常见的介质是空气。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特性有关。
3. 声音的特性声音有音调、音量和音色三个特性。
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高频声波对应高音调,低频声波对应低音调。
音量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大的声波对应大音量。
音色是由声波的频率组合和振幅决定的,不同乐器和人的声音有不同的音色。
三、电流传导1. 电流的产生当导体中有电荷移动时,就会产生电流。
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的移动方向确定。
2. 电流的传导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会在电场作用下沿着导线方向流动,形成电流。
导体内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在碰撞和迁移过程中的综合效果。
4. 导体和绝缘体导体是指能够良好传导电流的物质,如金属。
绝缘体是指不能良好传导电流的物质,如橡胶、木材等。
四、化学反应1. 物质和混合物物质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形成的,各组分保持原有性质。
2. 化学反应的特征化学反应发生时,会伴随着物质的性质和组成的改变。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气体生成、沉淀形成等现象来判断。
3. 酸和碱酸是一类具有酸味、酸性物质。
碱是一类具有碱味、碱性物质。
酸和碱可以进行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
4.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和化合物。
常见的金属反应有金属与非金属氧化反应、金属与非金属酸反应等。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4课《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4课《探索宇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4课《探索宇宙》主要介绍了宇宙的基本概念、天体、星系等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对宇宙有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本节课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周围的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宇宙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天体、星系等知识,认识宇宙的广阔和神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宇宙的基本概念、天体、星系等知识的掌握。
2.难点:对宇宙广阔和神秘的理解,以及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宇宙的奥秘。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培养科学思维。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生动、直观的PPT,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以便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
3.实验器材:准备宇宙相关模型、星空图等实验器材,便于学生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美丽的星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宇宙有什么看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宇宙的基本概念、天体、星系等知识,让学生对宇宙有初步的了解。
小学科学1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1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导语:本次实验课我们将学习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和特征,加深学生对植物细胞的了解,并通过手工制作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和特征,加深对植物细胞结构的认识。
二、实验材料1. 新鲜洋葱一个2. 盐水3. 锋利的刀片4. 透明玻璃片5. 显微镜6. 盖玻片7. 手工工具(剪刀、胶水、彩纸等)三、实验步骤1. 将洋葱剥去外层不需要的皮,取其中一片表皮。
2. 在显微镜盖玻片上滴上一滴盐水,将洋葱表皮用镊子夹起,贴在盖玻片上。
3. 使用锋利的刀片轻轻切割洋葱表皮,使其变得更薄。
4. 将表皮与盐水一起放入显微镜玻片上。
5. 把玻璃片放在显微镜上,将显微镜调节到最佳观察位置。
6. 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并绘制观察结果。
四、实验结果1. 洋葱表皮细胞呈矩形或多角形的形状。
2. 洋葱细胞的边缘通常呈现出波浪状。
3. 在细胞的中心位置,观察到较大的圆形细胞核。
4. 洋葱细胞内包含许多小颗粒,这些颗粒被称为叶绿体,在细胞内发挥着光合作用的重要作用。
五、实验分析1. 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特征:植物细胞通常为矩形或多角形,边缘波浪状,中央有一个较大的圆形细胞核。
2. 叶绿体的功能: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器官,它们包含着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为植物提供营养。
六、实验应用1. 植物细胞的研究: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特征,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过程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
2. 科学教育: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帮助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3. 生物工程:对植物细胞的研究有助于生物工程的发展,例如对植物基因的研究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等。
七、实验延伸1. 探索其他植物细胞:除洋葱外,还可以观察其他植物的细胞,比如鲜花、树叶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变化。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4课《探索宇宙》同步习题(含答案)
第14课《探索宇宙》同步习题一、填空1.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起,人类已经向太空发射了多种(),它们承载着人类对太空的无限梦想,去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空间。
2.苏联航天员()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3.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宇航员()。
4.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
5.第一个尝试利用火箭克服地球引力飞天的人是我国明朝的()。
二、选择题1.冲出地球的最大困难是()。
A.克服地球引力B.克服自身重力C.安全系数不够高D.科技水平不够发达2.发射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
A.中国B.苏联C.美国3.第一个把人送到月球上的航天器是美国()。
A.东方1号飞船B.神舟十七号飞船C.阿波罗11号飞船4.()不是空间探测器。
A.“新视野”号B.火星漫游车C.“卡西尼”号三、连一连1981年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57年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1970年中国第一位宇航员进入太空2003年第一架航天飞机发射成功四、简单题1.航天器分为哪三类?2.你认为人类在探索宇宙过程中作出的牺牲值得吗?参考答案:一、填空1.航天器。
2.尤里加加林;杨利伟。
3.阿姆斯特朗。
4.“东方红”1号;“天宫”1号。
5.万户。
二、选择题1.A;2.B;3.C;4.A。
三、连一连四、简答题1.载人航天器、空间探测器、登陆器。
2.(参考答案)我认为,这是值得的,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待在这个摇篮中,行星是有寿命的,人类需要不断的探索新的家园。
我认为探索宇宙是值得的,虽然这过程会有牺牲,但是前人的牺牲为后人奠定了基础,他们的牺牲就是有价值的。
并且外太空有很多地球上没有的资源,研究这些资源对于全人类具有重大意义。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白天及黑夜》教学设计与反思
《14.白天与黑夜》一、教材分析:《昼夜交替》是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里的第一课,研究的是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让学生意识到由于地球的自传,使得同一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
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变换的现象,是学生每天都会看到的现象,也会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做出自己的解释,一些学生会认为这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动的结果。
历史上也曾提出类似的观点。
书本从古代学者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宇宙空间概念,引领学生展开对“昼夜交替变化现象”产生原因的探究,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材在第一个环节中以图文的形式一方面呈现了人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探索历程,认识到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进步。
第二环节研究昼夜更替的原因,书中呈现地球自传的模拟图,呈现模拟昼夜成因的场景图,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探究空间,本环节是本课的核心活动。
二、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1)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2)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昼夜现象作出假设性解释。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喜欢大胆想象;(2)愿意合作交流;(3)认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
3、科学知识:(1)知道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形成的;(2)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3)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探索,了解昼夜的成因。
2、教学难点:昼夜的成因。
四、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教学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今天老师带来两幅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对比这两幅图片,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上面的是白天的图片,下面的是默夜的图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白天与黑夜》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学习目标。
强化本课,明确学习目的。
(二)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关于今天探究的内容,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及时解答。
小学科学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不一样的“感冒”》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不一样的“感冒”》教学设计《不一样的“感冒”》是小学科学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4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感冒的病因、症状以及预防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份教学设计,帮助教师有效地传授本课知识。
教学目标:1. 了解感冒的病因和症状。
2. 理解感冒的预防方法。
3. 能够培养正确的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小组或个人学习小册子。
3. 复习资料和练习题。
4. 活动准备:洗手液、纸巾、口罩等。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放映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感冒病菌传播的场景,并引导学生讨论感冒是如何传播的。
学生可能提到接触、飞沫、空气传播。
2.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感冒的认识和了解的症状。
知识讲解(2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多媒体设备展示感冒的病因和症状。
2. 教师解释病毒侵入人体导致感冒的过程,并重点强调感冒不是由寒冷引起,而是由感冒病毒引起。
3. 通过对病毒在人体内的活动过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感冒病毒的繁殖和传播方式。
4. 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小组活动(3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研究组长。
2. 给每个小组分发感冒的预防小册子和一些问题。
3. 小组成员讨论并回答小册子中的问题,研究组长负责整理回答的结果。
4. 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回答问题,并分享小组的研究结果。
展示和讨论(15分钟):1. 要求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通过课件或黑板写出小组的研究结果。
2. 其他小组对展示的结果进行评论和提问。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梳理预防感冒的方法,并指出哪些方法实施起来较难,需要持续付出努力。
延伸活动(15分钟):1. 按照小组的建议,让学生设计和制作宣传海报,宣传感冒的预防方法。
2.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海报的展示,并由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评选最佳海报。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4.白天与黑夜 青岛版(六年制)(共10张PPT)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 球表面的一半。地球由西向东自转时,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 半球是黑夜,地球就产生了昼夜交替, 由黎明经中午、黄昏到黑夜,地球不 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观察日出和日落, 根据对日出、日落时间 的观察,把表示黑夜的 方格涂黑。你有什么发 现呢?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4 白天与黑夜
课堂前测
太阳绕地球转 与月球有关
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地球绕太阳转同时自转 不清楚
地心说
托勒密 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
的宇宙学说。它最初由古希腊学者 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多德、托 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 起来。
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
◆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1.5亿千米。 ◆太阳目前运行速度大约为8.37万公里每小时,按照这个速 度绕地球一圈至少460天。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运行速度为30千米/秒,绕太阳一周要 365天一年的时间。 ◆地球自转的速度为263米/秒,自转一周大概要24小时。 ◆月球的以3683千米/小时的速度绕地球运行,绕地球一周的 为27.3天。月球自转一周和绕地球转动一周的时间相同也是27.3 天。
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自转一周需要25.4天。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 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地球转动。月球本身并不发光, 靠反射太阳关才发亮。
由于科技的发展,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研究和科学计算围绕地球运动,所以地球上就有了 白天和黑夜的更替。
日心说
哥白尼 日心说又叫太阳中心说,是波兰天
文学家哥白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 所著的《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 主要内容是:1.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水 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等 都在圆形轨道上匀速围绕太阳运行。2.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沿圆形轨道每个月 绕地球旋转一周。3.地球每天自转一周, 因而出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
六年级科学第14课《模拟探索:到火星上去》教学设计
第14课《模拟探索:到火星上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了解火星探测器的基本信息。
科学探究:1.能利用文字与图案或实物,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为“火星探测器”设计较为合理的着陆方式。
2.了解一项工程需要由多个子系统组成。
教学重点:能理解一项工程需要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火星探测器由多部分装置组成。
教学难点:能利用文字与图案或实物,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为“火星探测器”设计较为合理的着陆方式。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提出问题(1)谈话:各位同学们,大家好。
上节课我们设计和制作飞行器,你们成功了吗?想象一下你们制作的“火箭”升空了,你们想乘坐它去探索太阳系的什么地方呢?教师:太阳系哪些行星与地球更为相似?(2)过渡语:通过前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火星是太阳系中环境条件与地球比较接近的行星,接下来,让我们想办法在火星上“着陆”,并在那里“定居”吧。
二、探索与调查1.回顾探索火星的历程。
(1)提问:几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发现了火星,当时的科技水平比较落后,人类是怎样认识火星的呢?(2)讲解:人类对火星的认识历程是怎样的呢?这是一个历史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查阅资料的方法。
(3)谈话:(按时间顺序整体的呈现)这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很全面,并通过分析整理后按顺序向大家很清晰的进行了介绍,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人类认识火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火星的也越来越了解。
其实认识任何事物也都需要一定过程,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进而才能不断发现、不断进步。
(4)提问:利用肉眼、望远镜观察,人类对火星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提出了不同猜想以及各种疑问。
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三、拓展与应用1.认识火星探测器谈话:就像同学们所说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也不局限于用肉眼、望远镜来进行观测。
于是,人类开始发射“火星探测器”到火星进行实地考察。
自上世纪60年代人类首次实现火星探测开始,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对火星大气层、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火星表面物质(岩石、矿物与化学元素)、火星内部结构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煤在开采时对土地、村庄、水资源造成 什么影响?
2、石油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泄漏会对水域 及水生动植物带来什么影响? 答:会污染水域,导致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 3、煤的开采会毁坏土地和水资源。煤燃烧 排放的废气会造成空气污染,排放的二氧化 碳导致温室效应,改变气候。发电站发电所 剩“余热”被排放到河流或海洋中,会改变 原有的生态环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代:生物质
第二代:煤(化石燃料) 第三代:石油(液体燃料)
第四代:核能、氢能和天然气水合物
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趋势是:由不可 再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方向发展;由 污染大向污染小或无污染方向发展。
煤的形成:
2亿至3亿年前,地球上气候 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在湖 泊和海边有大量的植物堆积,并 被沉积的泥沙覆盖起来;时间久 了,泥沙越积越厚,植物越埋越 深。这些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 同时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经过 亿万年,变成了煤。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古代的低等动植物,同 泥沙一起在低洼的浅海或湖 泊中沉积下来,受到高温高 压的作用,经过亿万年,变 成了石油。 天然气和石油的形成相 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