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病史采集——心 悸
新建中医急诊学心悸教案PPT课件
怔忡:若终日悸动,稍劳尤甚,全身情 况差,病情较重者。
惊悸日久不愈者亦可转为怔忡。
-
3
2、心悸病名、病机及论治认识演变
(1)《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 病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
泄,经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 并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认识。
(2)《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参伍
不调者病。”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疾病 的表现。
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且“虚微动亦微,虚甚
动亦甚”。在治疗与护理上主张“速宜节欲节劳,切戒 酒色”;“速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
(8)清代《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 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每多获效。
(9)心悸病机:心虚胆怯、心阳不振 、心血不足、
水饮凌心、阴虚火旺、瘀血阻络
(10)现代研究:中医药抗心律失常有整体调治、双向
本虚:气血不足,阴阳亏虚。 标实:气滞、血瘀、痰火、水饮。
实证:心悸时发时止,心跳剧烈,胸闷 烦燥,失眠多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 腻,脉象弦滑。 虚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 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 弱,或沉细无力。
-
10
三、心悸的鉴别诊断
-
11
1、与真心痛的鉴别
真心痛 除见心慌不安,脉结或代外,必
36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
药物:
利多卡因 (首选)、普罗帕酮(心
律平)、普鲁卡因酰胺、胺碘酮、苯
妥英钠(最佳适应症有为洋地黄中毒
患者)、溴苄胺 ; 电复律:
对室速伴有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药 物 治疗无效以及室速持续时间超过2h者有指 征应用同步直流电复律,初次能量为50焦 耳,转复不成再加大能量至100-200焦耳;
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
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一、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应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悸(TCD编码:BNX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律失常,尤其缓慢性心律失常(ICD-10编码:149.3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和“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及疗效参考标准”制定的疗效标准。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心悸(心律失常)诊疗方案”。
心悸(心律失常)临床常见证候:1、心虚胆怯: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
2、心血不足:心悸头晕,面色不华,疲乏无力,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3、阴虚火旺: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4、心阳不振: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虚弱或沉细而数。
5、水饮凌心: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
6、心血瘀阻: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瘀斑脉涩或结代。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心悸(心律失常)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ZYYXH/T65-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心悸(缓慢性心律失常)。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心悸(TCD编码:BNX010)和心律失常,尤其缓慢性心律失常(ICD-10编码:149.302)的患者。
心悸--中医临床护理学课件
基本病机
• 基本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
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 病位:心,与肝脾肾肺密切相关
• 肝:肝气郁滞→气滞血瘀→心脉不畅→心神被扰
气郁化火→扰动心神
基本病机
• 脾:脾不生血→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 注意事项:
• ①急性发作者,应以西药为主,对于慢性相对平
稳者,可以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 ②对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也要 注意向患者交代清楚
分证论治
体虚劳倦 饮食不当 情志所伤
气血阴阳 亏虚
病名
(一)《内经》无心悸病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宗气外泄, 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
《素问·平人气象论》“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是最早 认识到心悸脉象的变化与疾病愈后关系
历史沿革
(二)心悸病名首见《伤寒论》、《金匮要略》:
“惊悸”、“心中悸”、“心动悸”、“心下悸” 等名称。首先提出“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 之。” (三)《医学正传》对惊悸与怔忡进行了详细区别
证治分类
• 了解心悸的讨论范围及健康教育
目 录
1.概 述
2.病因病机 3.诊查要点
4.辨证论治
5.护 理
定 义
• 心悸是指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导 致心神失养或心神受扰,临床以自觉心中悸动,惊 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 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 发作 • 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 性
脉率快速型心悸:一息六至:数脉;P120 一息七至:疾脉;P140 一息八至:极脉; 一息九至:脱脉; 一息十至以上:浮合脉。P大于200 脉率过缓型心悸:一息四至:缓脉;P80 一息三至:迟脉;P60 一息二至:损脉;P40 一息一至:败脉;P20 二息一至:奇精脉。P10 脉率不整型心悸:促脉:数时一止,止无定数; 结脉:缓时一止,止无定数; 代脉:脉来更代,几至一止,止有定数。
第二章 病史采集——心 悸
第二章病史采集——心悸临床表现1.病因①心脏搏动增强生理性:剧烈运动,精神紧张;饮酒,浓茶,咖啡;甲状腺素,氨茶碱等。
病理性:心室肥大,甲亢,贫血,发热,低血糖等;②心律失常③心脏神经症2.发作方式持续性阵发性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发作时间心力衰竭——夜间发作;低血糖——空腹或夜间发作;心脏神经官能症——夜间或静息状态发作。
4.心悸性质心率加快——感心脏跳动不已;心率缓慢——感搏动有力;5.缓解方式低血糖——进食后可缓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刺激迷走神经可缓解。
伴随症状1.伴胸痛:冠心病、心肌炎、心包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2.伴发热3.伴晕厥或抽搐: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4.伴贫血5.伴呼吸困难6.伴消瘦及出汗:见于甲亢。
问诊要点(一)现病史1.年龄,病程。
2.发作诱因,持续性抑或阵发性,发作时间有无特点,何种方式可缓解,心悸性质如何。
3.伴随症状:有无心前区痛、发热、晕厥、抽搐、呼吸困难、消瘦及多汗等相关症状。
4.诊疗经过。
5.一般情况。
(二)其他病史1.既往史:有无心脏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症(不要忽略)等病史。
有无肾上腺素、麻黄素、咖啡因等药物服用史。
有无精神刺激史。
有无过敏史。
2.个人史:有无嗜好浓茶、咖啡、饮酒等情况。
3.月经婚育史。
4.家族史。
例题简要病史:患者男性,67岁,发作性心悸伴活动后气短2年。
既往患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一)现病史1.心悸发作时有无诱因,发作时间有无特点,发作频率如何,每次持续时间,心悸性质如何,何种方式可以缓解。
发病时活动耐量如何,是否进行性减低,目前活动耐量如何。
2.伴随症状:有无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有无咳嗽,咳痰等。
3.诊疗经过:是否行Holter检查,超声心动检查。
4.一般情况。
(二)其他病史1.既往史:既往心肌梗死是否行介入治疗,是否规律冠心病二级预防。
有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
中医内科心系病证复习资料
中医内科心系病证复习资料中医内科第二章心系病症第一节心悸1、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往往兼有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2、《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心悸的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并以炙甘草汤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3、诊断依据(1). 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神情紧张,不能自主,心搏或快速,或缓慢,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止。
( 2).伴有胸闷不适,易激动,心烦,少寐多汗,颤抖,乏力,头晕等。
中老年发作频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
( 3).发作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4、惊悸与怔忡的鉴别心悸可分为惊悸与怔忡惊悸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诱发。
多为阵发性,可自行缓解。
病来虽速而病情较轻实证居多不发时如常人 5、证治分类心虚胆怯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安神定志丸、怔忡等因素亦可发生。
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
病来虽渐但病情较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不发时亦可见脏腑虚损症状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心血不足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补血养心,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益气安神。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归脾汤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知柏地黄丸(相火妄动)阴虚火旺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心阳不振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心悸 ppt课件
※
※
中药:附子、乌头、洋金花、麻黄、雄黄、蟾酥
西药:洋地黄、奎尼丁、阿托品、肾上腺素、锑剂,补液 过快、过多
体质虚弱 饮食劳倦 情志所伤 感受外邪 药物中毒
气血亏虚 阴阳两虚 伤脾停湿 化火生痰
突遇惊恐 忧思郁怒 风寒湿热毒 内舍于心 用药过度 毒性药物
心虚胆怯
心 神 不 宁 或 心 失 所 养
临床应分清心脏与他脏的病变情况,有利于决定治疗的先
后缓急
辨证要点
3.辨脉象变化
脉率快速型心悸:一息六至:数脉; 一息七至:疾脉; 一息八至:极脉; 一息九至:脱脉; 一息十至以上:浮合脉。 脉率过缓型心悸:一息四至:缓脉; 一息三至:迟脉; 一息二至:损脉; 一息一至:败脉; 二息一至:奇精脉。 脉率不整型心悸:促脉:数时一止,止无定数; 结脉:缓时一止,止无定数; 代脉:脉来更代,几至一止,止有定数。
断病窦也有重要意义
4 、心室晚电位检测:判断缺血性心脏病与心梗后恶性心 律失常及猝死有一定价值 5 、其它检查:测血压、X线胸部摄片、心脏超声检查有 助于明确诊断
辨证要点
1.心悸的辨证应分虚实
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 上扰
2.辨病位
病位在心,心脏病变可以导致其它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 同样其它脏腑病变亦可以影响及心。
常见于各种原因心脏疾患、甲亢、贫血、神经官 能症、更年期综合征
病因病机
3、感受外邪
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 血运行受阻→心悸
※
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及瓣膜发生病变或 是出现心脏房室大小改变或是心脏功能受损者
心悸病史采集范文
情绪低落或沮丧
情绪稳定或正常
饮食种类:是否摄入刺激性食物
当时饮食情况
饮食时间:是否在特定时间段出现 症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饮食量:是否过量饮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伴随症状:是否伴随其他消化系统 症状
当时天气情况
天气状况:阴天、晴天、雨天等 温度:高温、低温等 湿度:潮湿、干燥等 风力:微风、大风等
家族病史:询问患者家族成员中是 否有心悸、心脏病等病史
是否有遗传史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隐性遗 传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遗传因素:研究显示心悸可能与遗 传因素有关
遗传概率:根据家族遗传史和基因 检测结果进行评估
是否有过敏史
过敏原:如药物、食物、 粉尘等
过敏症状:如皮疹、呼吸 困难、休克等
过敏史:如有无过敏反应 及过敏原种类
过敏原检测:如有无检测 过敏原及检测方法
患者经过其他医院 检查后,没有发现 明显异常
患者经过其他医院 治疗后,症状没有 明显改善
就医诊断结果
诊断医生:心内科 医生
诊断时间:发病后 及时就医
诊断结果:心律失 常、早搏等心脏问 题
治疗建议:药物治 疗、生活调理等综 合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等
治疗情况及效果
治疗效果:描述治疗后的症状改善 情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治疗过程:描述治疗的具体步骤和 时间
随访情况:描述随访的时间、方式 以及结果
注意事项
采集病史前,应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职业等 在采集病史时,应注意询问患者的症状、体征、家族史等信息 在采集病史时,应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 在采集病史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附:病史采集万能答题公式和病例分析诊断公式)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一、职业素质(一)医德医风(二)沟通能力(三)人文关怀二、病史采集(一)发热(二)皮肤黏膜出血(三)疼痛头痛、胸痛、腹痛、颈肩痛、关节痛、腰痛.(四)咳嗽与咳痰(五)咯血(六)呼吸困难(七)心悸(八)水肿(九)恶心与呕吐(十)呕血与便血(十一)腹泻与便秘(十二)黄疸(十三)消瘦(十四)无尿、少尿与多尿(十五)尿频、尿急与尿痛(十六)血尿(十七)痫性发作与惊厥(十八)眩晕(十九)意识障碍三、体格检查(一)一般检查1.全身状况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包括身高、体重、头围)、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体位、姿势、步态.2。
皮肤3。
浅表淋巴结(二)头颈部1.眼外眼检查(包括眼睑、巩膜、结膜、眼球运动)、瞳孔的大小与形状、对光反射(直、间接)、集合反射.2。
口咽部、扁桃体。
3.颈部甲状腺、气管、血管.(三)胸部1.胸部视诊(1)胸部的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2)胸壁、胸廓、胸围(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2。
胸部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3。
胸部叩诊叩诊方法、肺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4。
胸部听诊听诊方法、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5。
乳房检查(视诊、触诊)6。
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7。
心脏触诊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异常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8.心脏叩诊心界叩诊及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距离的测量.9。
心脏听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心音改变、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10。
外周血管检查(1)脉搏脉率、脉律。
(2)血管杂音静脉杂音、动脉杂音。
(3)周围血管征(四)腹部1。
腹部视诊(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2)腹部外形、腹围(3)呼吸运动(4)腹壁静脉(5)胃肠型和蠕动波2。
腹部触诊(1)腹壁紧张度(2)压痛及反跳痛(3)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4)腹部包块(5)液波震颤(6)振水音3。
心悸中医临床路径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病情分级 Myerburg ≤3级的患者。
一、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悸(TCD编码:BNX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律失常-室性早搏(ICD-10编码:I49.3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2006年 ACC/AHA/ESC制定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指南》进行诊断。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诊疗方案”。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临床常见证候: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心阳不振证水饮凌心证心血瘀阻证痰火扰心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ZYYXH/T65-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心悸(TCD编码:BNX010)和心律失常-室性早搏(ICD-10编码:I49.302)的患者。
2.病情分级:Myerburg分级≤3级。
3. 患者同时具有其它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4.心脏超声提示心脏收缩功能不全(EF值<45%)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3)心电图(4)胸部 X线片(5)心脏超声(6)24小时动态心电图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心脏电生理检查、心肌核素扫描或心脏核磁、冠状动脉CTA、凝血功能等。
心悸病中医临床路径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病情分级Myerburg≤3 级的患者。
一、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悸(TCD 编码:BNX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律失常-室性早搏(ICD-10 编码:I49.3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 年ACC/AHA/ESC 制定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指南》进行诊断。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诊疗方案”。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临床常见证候:气阴两虚证心脾两虚证阴阳两虚证痰瘀互阻证气滞血瘀证痰火扰心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ZYYXH/T65-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心悸(TCD 编码:BNX010)和心律失常-室性早搏(ICD-10编码:I49.302)的患者。
2.病情分级:Myerburg 分级≤3 级。
3. 患者同时具有其它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4.心脏超声提示心脏收缩功能不全(EF 值<45%)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3)心电图(4)胸部X线片(5)心脏超声(6)24小时动态心电图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心脏电生理检查、心肌核素扫描或心脏核磁、冠状动脉CTA、凝血功能等。
心悸的病因和急救
尖端扭转性室速应先给硫酸镁2g,用5%葡萄糖液
4
40ml稀释,缓慢静注,后以8mg90mmHg)
5
的持续单一形状VT,应行同步电除颤,首次单相
波除颤能量100 J,如不成功,可增加除颤能量
不伴心绞痛、肺水肿或低血压(血压<90mmHg)
6
的持续单一形状VT治疗:① 胺碘酮150mg缓慢静
血流动力学 不稳定 同步直流 电除颤
2
血流动力学 稳定
刺激迷走 神经
纠正低钾 低镁血症
3
心房颤动 房颤≤72h 先控制心室 率,再药物 或电转复
室上性急诊处理
4
心心房扑房动扑 动 药物治疗无效 选择电复律, 仅需较低能量 20~100J
5
多源性房性 心动过速 心率>110次 /分,可应用 维拉帕米
心悸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
类型 Ⅱ
早搏
类型 Ⅰ
心律 失常
心动过缓
类型 Ⅲ
心脏早搏
1
心电图可明确 早搏期前收缩 是房性、交界 性、室性
鉴别要点
2
根据病史、胸 片和超声心动 图可明确是否 有器质性心脏 病
3 评价心功能
房性早搏
室性早搏
交界性早搏
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 1 多数无器质性心脏病
1
肺复苏,尽早实施电除颤,无脉性或多形性室速
(VT)视同心室颤动(VF)行1次非同步除颤
VF或VT除颤后无效,可应用胺碘酮300mg,快速
2
静脉注射后再重复1次电除颤
VF转复成功后,应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维持
3
K+>4.0mmol/L,Mg2+>2.0mg/dl),以防再发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心悸
一、定义: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不全等,以心悸为主症者,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二、病因病机: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三、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等脏腑关系密切四、诊断:1.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可见数、促、结、代、涩、缓、沉、迟等脉象。
2.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症。
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3.发病常与情志刺激如惊恐、紧张及劳倦、饮酒、饱食、服用特殊药物等有关。
心悸病人应做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检测心律失常有效、可靠、方便的手段,必要时行动态心电图、阿托品试验等检查。
临床配合测量血压、X线胸部摄片、心脏超声检查等更有助于明确诊断。
五、辨证论治1.心虚胆怯临床表现: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临床表现: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
3.阴虚火旺临床表现: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4.心阳不振临床表现: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代表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5.水饮凌心临床表现: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中医内科学__第2章第一节心悸.ppt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温补心阳,安神 定悸
参附汤:益心气,温心阳
5.水饮凌心 (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 心)
主症:心悸眩晕 兼症:胸闷痞满,渴不欲饮,下肢浮肿,形寒肢冷,
伴眩晕、恶心欲吐,流涎、小便短少 舌脉象:舌淡胖,苔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 病机: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
神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利水,宁心安神。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通阳利水)
酸,头晕目眩, 舌脉象: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 病机: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
神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
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朱砂安神丸:清心降火,重镇安神
4.心阳不振(心阳虚) 主症:心悸不安,或怔忡不已 兼症: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 舌脉象: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病机:心阳虚衰,心失温养 治法:温阳益气,宁心安神。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味。
色苍白,形寒肢冷一年。入夏以来, 因冒雨涉水,心悸加重,并伴有头目 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浮肿尿 少,前来求治。舌淡,苔白滑,脉弦 滑。
三、诊断要点
3.辅助检查: 心电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心脏彩超 测血压 X线胸部摄片
(二)、病证鉴别
心悸与胸痹
1.胸痹:可伴有心悸,但是以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 牵及肩胛、背部为主症。 2.心悸:以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 主为主症,一般无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
五、辨证论治
(二)论治要点
心悸
一、概述
(一)定义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 则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反复性, 每因情志或劳累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 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规范化培训——心悸
病例分析—病例三
1 病例介绍
入院查体:提问 36℃,脉搏:46次/分,呼吸 19次/分,节律不规整,心音稍弱,肝脾正常 。阳性检查结果:心电图三度房室传 导阻滞 ,动态心电图提示:最慢心率30次/分,可见 交界区逸搏心律,最长停顿可达4.2秒,医生 建议起搏器植入治疗。
病例分析—病例三
患者心电图:
评估内容解析
生命体征
体温升高 脉搏短绌 呼吸不畅 血压增高
评估内容解析
血常规;血生化;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检查;尿 常规
异常化验指标
评估内容解析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动态心电图 X线
异常检查结果
评估内容解析
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 电生理检查 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检查
异常检查结果
评估内容解析
心律失常 病毒性心肌炎 甲状腺功能亢进
病例分析—病例二
查体:T: 37.8 ℃,P:104次/分,R:24次/
分,BP:105/70mmHg,神情,焦虑不安;心 脏听诊:HR:108次/分,可闻室性期前收缩 6~8次/分,,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收缩期II 级吹风样杂音。双肺,腹部级神经系统均无异 常发现。
病例分析—病例二
2 思考问题
评估内容解析
心悸的表现
心动过速:窦性
,房性,房扑,阵发 性室上速室速
心动过缓:窦性
心动过缓,房室传导 阻滞
心跳不规则:房颤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评估内容解析
心悸的诱因
吸烟,饮酒,饮浓 茶,饮咖啡,使用 某些药物,精神紧 张,受惊吓等;也 与气候,环境,体 位,体力活动有关 ;也可能是器质性 心脏病发作。
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发因素 起居规律,避免劳累 教会患者监测脉搏和听心率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病史采集——心悸
临床表现
1.病因
①心脏搏动增强
生理性:剧烈运动,精神紧张;饮酒,浓茶,咖啡;甲状腺素,氨茶碱等。
病理性:心室肥大,甲亢,贫血,发热,低血糖等;
②心律失常
③心脏神经症
2.发作方式
持续性
阵发性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发作时间
心力衰竭——夜间发作;
低血糖——空腹或夜间发作;
心脏神经官能症——夜间或静息状态发作。
4.心悸性质
心率加快——感心脏跳动不已;
心率缓慢——感搏动有力;
5.缓解方式
低血糖——进食后可缓解;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刺激迷走神经可缓解。
伴随症状
1.伴胸痛:冠心病、心肌炎、心包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2.伴发热
3.伴晕厥或抽搐: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4.伴贫血
5.伴呼吸困难
6.伴消瘦及出汗:见于甲亢。
问诊要点
(一)现病史
1.年龄,病程。
2.发作诱因,持续性抑或阵发性,发作时间有无特点,何种方式可缓解,心悸性质如何。
3.伴随症状:有无心前区痛、发热、晕厥、抽搐、呼吸困难、消瘦及多汗等相关症状。
4.诊疗经过。
5.一般情况。
(二)其他病史
1.既往史:有无心脏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症(不要忽略)等病史。
有无肾上腺素、麻黄素、咖啡因等药物服用史。
有无精神刺激史。
有无过敏史。
2.个人史:有无嗜好浓茶、咖啡、饮酒等情况。
3.月经婚育史。
4.家族史。
例题
简要病史:患者男性,67岁,发作性心悸伴活动后气短2年。
既往患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一)现病史
1.心悸发作时有无诱因,发作时间有无特点,发作频率如何,每次持续时间,心悸性质如何,何种方式可以缓解。
发病时活动耐量如何,是否进行性减低,目前活动耐量如何。
2.伴随症状:有无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有无咳嗽,咳痰等。
3.诊疗经过:是否行Holter检查,超声心动检查。
4.一般情况。
(二)其他病史
1.既往史:既往心肌梗死是否行介入治疗,是否规律冠心病二级预防。
有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
有无药物过敏史。
2.个人史:有无嗜好浓茶、咖啡、饮酒等情况。
3.婚育史。
4.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