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青岛小学科学四上《18航海家的发现》word教案 (3)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航海家的发现》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航海家的发现》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航海家的发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教学重点: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麦哲伦的环球航海的经过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地球及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方面的资料;古人对地球的形状、大小的猜想,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怎样的?(圆的)那你能看见吗?(不能)你想知道有关地球的知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
板书课题:航海家的发现。
二、猜想假设
1、学生讨论,交流对地球的认识:地球是圆的,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分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师出示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表面画面,猜想地球的表面及整体状况,认识地球的形状。
2、师提出问题:地球是圆的?圆的怎样?
学生根据自己的资料讨论回答:地球平均赤道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6.76千米,说明地球不是正圆体,应是椭圆体。
3、师:古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学生根据资料交流。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 .他们认为,天是圆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
师:这就是最早的盖天说。
板书:盖天说。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思考。
师:古代印度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青岛版科学五四制四上第18课《航海家的发现》ppt课件(3)
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D )
A.冬天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
B.放在敞开的瓶子中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慢慢的变小,最终消失
D.寒冷的冬天窗户玻璃出现的冰花
3.日光灯管用久后,两端会变黑,这是灯丝钨发生
了( B )
(特殊: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为水蒸气)
2、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与放热
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
物态变化过程吸热的有:熔化、汽化(沸腾与蒸发)、升华。 物态变化过程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练一练
1、下列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过程? (1)从冰柜中取出的冰棍,常会看到冰棍冒“白气”_液__化____ (2)冬天,能看到呼出的“白气”。____液__化________ (3)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______升_华_______ (4)寒冷冬夜,玻璃上常会结层冰花。_____凝_华______ (5)屋顶瓦上结了一层霜。_____凝__华______ (6)早晨有浓雾。_____液__化_______
雪
二、凝华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凝华时放热
窗玻璃上的冰花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玻璃直接凝华成小 冰晶而形成的。
霜前冷,雪后寒
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若气温偏高,则无霜生 成,因此,“霜前冷”是必然的。 而“雪后寒”是因为雪熔化时需要从空气中吸收大量 的热量,导致气温降低,使人觉得寒冷。
18 航海家的发现
交流我们对地球的认识
古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中国古代:天圆地方
印度古代:塔状
历史上人们是怎样证实大地是球体的?
16~17世纪,航海业的发展,麦哲伦环球航行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航海家的发现》教学设计 (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航海家的发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表示和作用。
能力目标: 通过查阅、交流、整理资料,了解地球地形、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地球的地貌状况,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难点: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学情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学会交流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学会合作性学习;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根据教师的提前要求,搜集地球上的动物、植物、高山、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沙漠、河流、湖泊、海洋的资料等搜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及图片。
2、教师准备:要为学生准备地形图及一部分大小不等的地球仪;搜集“地球上有什么”的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感知问题(一)创设情景,提出想研究的问题1、师生玩猜谜语的游戏。
2、提出问题:关于地球,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整理问题,确定本节课的研究问题。
用谜语导课,直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教师在说谜语的时候,渗透了地球的形状及地球上有什么的知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给学生一种方法上的提示。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的讲解。
探索体验解决问题(二)自主探究,认识地球表面有什么活动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1、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家周围有什么。
2、归纳总结:虽然我们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但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地球上。
活动二、地球表面有什么教师学生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活动三:观察地图,有什么发现。
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图,引导学生分组观察,集体交流小组的发现。
学生观察,交流意见。
例如:发现有颜色上的差别,分别代表海洋、高地和平原。
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活动四:观察地球仪,有什么发现。
教师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上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学生分组观察,集体交流小组的发现。
青岛版《航海家的发现》教案
青岛版《航海家的发现》优秀教案第一章:航海家的历史背景1.1 航海家的定义与意义1.2 航海家的起源与发展1.3 航海家的重要性和贡献第二章:航海家的探险工具与技术2.1 古代航海工具的演变2.2 航海图和海图的制作与应用2.3 航海家的导航技术第三章:航海家的探险路线与航海日志3.1 著名的航海家及其探险路线3.2 航海日志的记录与重要性第四章:航海家的探险成就与影响4.1 航海家发现新大陆的历史意义4.2 航海家对世界地图的影响4.3 航海家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第五章:著名航海家的故事分享5.1 哥伦布的航海故事5.2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5.3 迪亚士的航海成就第六章:航海家的探险船只与装备6.1 航海时代船只的类型与结构6.2 船只的航海性能与改进6.3 航海必备装备与物资准备第七章:航海家的风险与挑战7.1 恶劣天气与海难事故7.2 疾病与食物的供应问题7.3 航海家如何应对风险与挑战第八章:航海家的地理大发现8.1 航海家对新大陆的发现8.2 航海家对环球航行的探索8.3 航海家对世界地理观念的改变第九章:航海家的探险精神与价值观9.1 航海家的冒险精神与勇气9.2 航海家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9.3 航海家的价值观与时代意义第十章:航海家对现代航海的影响10.1 航海家对现代航海技术的启示10.2 航海家对全球贸易的影响10.3 航海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航海家的历史背景补充说明:详细讲解航海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贡献,以及他们对地理大发现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航海家的探险工具与技术补充说明: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古代航海工具的演变过程,详细讲解航海图和海图的制作方法及其在航海探险中的应用,以及航海家如何利用导航技术进行探险。
三、航海家的探险路线与航海日志四、航海家的探险成就与影响补充说明:通过实例和数据详细讲解航海家发现新大陆的历史意义,以及他们对世界地图的影响和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
青岛小学科学四上《18航海家的发现》word教案 (3)
(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18.航海家的发现今天学习《航海家的发现》。
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航海家如果一直向一个方向走的话,那样不就走出地球去了吗?是呀!那为什么没有走出去呢?什么原因呢?当我把问题抛给学生后,课堂气氛立刻热闹起来。
明白的,不明白的都要说说自己的理解。
有的学生直接否认,那是不可能的;有的学生谈到了地球引力;有的学生这样来说:就像我们蒙着眼睛走路,走的过程中,自然就转弯了,而我们没有意识到……给学生机会,他们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在圆的上下左右各画一个人(用线来表示),然后并画了一条外切线。
结合学生的经验提问:人站在地球的不同地点,那么他会感觉哪是上,哪是下呢?在问题提出后,学生便又一次争论开了,这次是在认识了地球上的“上、下”后展开的。
人在地球上走的过程中,由于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是感觉到头上是上,脚下是下,那样虽然感觉是在沿直线运动,其实路线已经发生了偏折,但人们是意识不到的。
在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又介绍了古时候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学生笑过后,更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
当学生了解了地球引力是一种相互吸引力后,一位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人为什么会摔倒了。
人在摔倒的时候,重心发生了变化,地球在吸引我们,我们也在吸引地球。
学生忍不住到黑板上画了起来。
这样一来,如果不能控制好重心的话,那样地球和人在相互吸引中自然就摔倒了。
虽然他还没有理解这种相互吸引力是相等的,但是相对的,却可以感觉到他已经对地球引力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再让学生观察物体自由下落的过程,了解地球引力的方向。
学生在理解了地球引力的方向后,立刻开始解释:为什么我们抛出去的物体总要落到地面上?当我们给物体的力量减弱的时候,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物体自然还要下落。
地球引力对于学生来说了解的已经很多,但它仍然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抽象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他们更好的去理解。
青岛版《航海家的发现》教案
青岛版《航海家的发现》优秀教案第一章:航海家的兴起1.1 教学目标:了解航海家的重要性和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
学习航海家的兴起背景和动机。
探索航海家的技术和装备。
1.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定义和作用。
航海家兴起的历史背景。
航海家的技术和装备的发展。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航海家的定义和作用。
互动法:讨论航海家兴起的历史背景。
演示法:展示航海家的技术和装备的发展。
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航海家的兴起背景和动机。
问题解答:学生回答关于航海家技术和装备的问题。
第二章:航海家的探险动机2.1 教学目标:了解航海家探险的动机和原因。
探索经济、政治、文化和宗教对航海家探险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航海家探险的动机和原因。
经济、政治、文化和宗教对航海家探险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航海家探险的动机和原因。
互动法:讨论经济、政治、文化和宗教对航海家探险的影响。
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航海家探险的动机和原因。
问题解答:学生回答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和宗教对航海家探险的影响的问题。
第三章:航海家的探险技术3.1 教学目标:学习航海家的探险技术和方法。
探索航海家如何使用航海图、罗盘和测量工具。
3.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探险技术和方法。
航海家如何使用航海图、罗盘和测量工具。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航海家的探险技术和方法。
互动法:讨论航海家如何使用航海图、罗盘和测量工具。
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航海家的探险技术和方法。
问题解答:学生回答关于航海家如何使用航海图、罗盘和测量工具的问题。
第四章:航海家的探险成就了解航海家的主要探险成就。
学习航海家如何开辟新航路和新大陆。
4.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主要探险成就。
航海家如何开辟新航路和新大陆。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航海家的主要探险成就。
互动法:讨论航海家如何开辟新航路和新大陆。
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航海家的主要探险成就。
小学科学《航海家的发现》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航海家的发现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并能依据事实解释假设,大胆质疑。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人类为科学认识地球所做的努力,相信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愿意合作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教学难点:体验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纸船、地球仪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关于人类对地球认识过程的资料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
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圆的)2.确切地说,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圆球体(播放视频:《地球》)。
你想知道更多有关地球的知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
(二)认识地球1.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地球的资料,请将搜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并讲你们小组认为最有价值的资料填写在表中。
善于搜集资料的孩子。
大家的想法想法也很新颖。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方法,那么从哪里我们能亲眼看到地球的形状呢?(出示地球图片)说的很对,在太空中,大家看,这就是从太空中拍到的地球的照片。
3.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你知道我们的地球有多大吗?(让学生猜向地球的大小,说的不对没有关系)4.刚才有的同学已经说了地球的大小,但是很不够准确,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资料,请大家仔细看,看看从中你都能了解那些有关地球的知识。
(课件展示地球资料。
)5.看完资料老师要问大家了,地球的半径是多少?周长呢?(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千米,周长约为4万千米长)6.地球非常大,假如说我们步行绕地球赤道走一圈,每天不吃不喝不睡的行走大约需要走一年半的时间才能走一圈。
(三)古人对地球的认识1.在科技很不发达的古代,生活在大地上的人们可能经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大地究竟是什么形状的?古人由于条件限制,只能凭着肉眼观察这个大地,他们站在宽广的大地上,向四周看看,能看到什么呢?2.古人看到这些信息,能对大地的完整形状做出什么判断呢?(学生讨论交流:大地的边缘可能是圆的、方的、多边形的,但都是平的。
青岛版《航海家的发现》优秀教案
青岛版《航海家的发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航海家的发现背景和航海家们的贡献。
2. 学习航海家发现新大陆的过程及对世界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和航海技术。
2. 学会利用地图和图表来展示航海家的发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航海家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对航海事业的热爱和尊敬。
二、教学重点:航海家的发现过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航海家发现新大陆的航海路线和航海技术。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航海家的发现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航海家的发现背景和航海家们的贡献。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航海家发现新大陆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表来展示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和航海技术。
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航海家的发现对世界的影响,分享自己的观点。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航海家的发现过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强调航海家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7. 教学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航海家发现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思考与分析能力:通过学生对航海家发现对世界影响的合作探讨,评估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航海模型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邀请相关专家或历史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航海家的了解。
3. 组织学生参观航海博物馆或相关展览,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尊重航海家的贡献。
2. 在讲解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和航海技术时,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过于复杂的术语。
小学科学青岛版《航海家的发现》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青岛版《航海家的发现》教学设计小学科学青岛版《航海家的发现》教学设计小学科学青岛版《航海家的发现》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的第一课。
本单元是小同学较全面地认识、了解、探索地球的起始单元,承当着为本套教科书后续单元--《地球和地表变化》奠定基础的任务,主要偏重于引导同学了解地球的概况,学会用“解暗箱”的方法探究地球的奥妙。
本课主要是让同学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对这一科学史的了解有助于同学形成科学是不时发展的观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培养过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培养和训练,同学对科学探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多数同学已经具有收集资料、分析整理概念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结合同学的实际情况,依据新课程的规范和我对本课的理解,我确定以下三维目标:1、科学探究:(1)能通过查阅整理从书刊和其它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了解地球的概貌。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对“地球概貌”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和猜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人类为科学认识地球所做的努力,相信科学是不时发展的。
(2)愿意合作交流。
3、科学知识:(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2)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多渠道查阅、整理资料,使同学知道地球有关知识。
难点: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并能依据事实解释假设。
四、教学准备:教师:认识地球的视频.文字和图片资料。
同学:查阅人们对地球的猜测和认识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本课授课地点:二楼多媒体实验室。
五、课时布置:一课时。
六、教学与学法:《小学科学课程规范》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同学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本课用资料、文字、图片,让同学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采用多媒体展示,结合探究式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归纳概括,引导同学了解古今人们探究地球的历史的全过程,自主开展探究活动,给同学显示自我才干的机会,使同学真正成为科学探究主人。
青岛版《航海家的发现》教案
青岛版《航海家的发现》优秀教案第一章:航海家的探险精神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航海家探险的历史背景和精神内涵。
培养学生对航海探险的兴趣和热情。
引导学生思考探险精神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1.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探险背景: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航海家的探险精神:勇气、决心、创新、合作。
探险精神的影响:文化交流、地理发现、经济发展。
1.3 教学活动:观看航海探险纪录片,了解航海家的背景和精神。
分组讨论,探讨探险精神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学生展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航海家的故事和成就。
第二章:航海家的探险工具和技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航海家探险时使用的工具和技术。
培养学生对航海探险工具和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工具和技术对航海探险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航海图和海图:航海家如何使用它们来确定航线和位置。
航海仪器:罗盘、望远镜、六分仪等的作用和原理。
船只和技术:帆船、蒸汽船、潜水艇等的发展和应用。
2.3 教学活动:观看航海探险工具和技术的演示视频,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实地观察航海图和海图,学习如何使用它们。
学生小组合作,制作简易的航海仪器模型,并进行展示。
第三章:航海家的探险路线和重要发现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航海家探险的路线和重要发现。
培养学生对航海探险路线和发现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发现对世界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探险路线: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们如何探索世界。
重要发现:新大陆、海洋航线、未知岛屿等的重要发现。
发现的影响:殖民扩张、文化交流、世界地图的改变。
3.3 教学活动:观看航海家探险路线和重要发现的纪录片,了解其过程和结果。
学生制作航海家探险路线的思维导图,展示对路线和发现的理解。
分组讨论,探讨这些发现对世界的影响。
第四章:航海家的探险故事和成就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航海家的探险故事和成就。
培养学生对航海家的敬佩和尊重之情。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就与社会贡献的关系。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18课《航海家的发现》|青岛版五年制
18、航海家的发现【教学目标】1、能通过查阅、整理资料,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并能依据事实解释假设。
2、了解人类为科学认识地球所做的努力,相信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愿意合作交流。
3、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4、习惯目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能独立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利用网络搜索资料,并能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简单筛选、整理,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流畅,有一定的个性。
【教学重难点】通过查阅、整理资料,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教学准备】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地球及人们对地球认识过程方面的资料,并对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
教学准备:古人对地球形状、大小的猜想,盖天说、浑天说及麦哲伦、哥伦布航海史记等资料或音像课件。
【教学过程】一、我们对地球的认识(课件出示地球的图片)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所居住的家园地球,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地球的资料,请你谈谈对地球的认识?(课前我们收集了关于地球的资料,谁来交流一下?)学生小组内先交流搜集到的信息,再汇报:地球是个球体,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赤道的一圈长约40076千米……(在介绍的过程中学生可出示搜集到的图片或音像资料,教师对学生查阅的资料进行适当形象的说明,如乘坐每小时100千米的汽车环绕地球一周需要17天……)二、古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师:科学家借助高科技手段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大小,那么古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的?他们认为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小组讨论交流,并展示搜集到的图片资料。
天弹丸,地如鸡子师:你觉得古人的猜想怎样?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去猜想?学生讨论,交流。
生: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无法利用先进的仪器观测地球,所以认识不全面。
生:古人仅凭视觉去观察,所以只能看见头顶的天,脚踏的地。
……三、历史上的人们是怎样证实地球是球体的?师:古人的认识是错误的,那么历史上的人们是怎样逐步证实地球是球体的?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青岛版《航海家的发现》优秀教案
青岛版《航海家的发现》优秀教案第一章:航海家的兴起1.1 教学目标了解航海家的历史背景和兴起原因掌握航海家的基本技能和工具认识航海家对世界地理的重大贡献1.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历史背景和兴起原因航海家的基本技能和工具航海家对世界地理的重大贡献1.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航海家的历史背景和兴起原因讲解航海家的基本技能和工具分析航海家对世界地理的重大贡献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航海家的历史背景和兴起原因学生能掌握航海家的基本技能和工具学生能认识到航海家对世界地理的重大贡献第二章:航海家的探险工具2.1 教学目标了解航海家的探险工具和它们的作用掌握航海家使用工具的技巧和方法认识航海家的探险工具对航海事业的影响2.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探险工具和它们的作用航海家使用工具的技巧和方法航海家的探险工具对航海事业的影响2.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航海家的探险工具和它们的作用讲解航海家使用工具的技巧和方法分析航海家的探险工具对航海事业的影响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航海家的探险工具和它们的作用学生能掌握航海家使用工具的技巧和方法学生能认识到航海家的探险工具对航海事业的影响第三章:航海家的探险航线3.1 教学目标了解航海家的探险航线和航海路线掌握航海家的航线设计和导航技巧认识航海家的航线对世界地理的影响3.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探险航线和航海路线航海家的航线设计和导航技巧航海家的航线对世界地理的影响3.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航海家的探险航线和航海路线讲解航海家的航线设计和导航技巧分析航海家的航线对世界地理的影响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航海家的探险航线和航海路线学生能掌握航海家的航线设计和导航技巧学生能认识到航海家的航线对世界地理的影响第四章:航海家的探险成就4.1 教学目标了解航海家的探险成就和贡献掌握航海家的探险故事和重要事件认识航海家的探险成就对世界历史的影响4.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探险成就和贡献航海家的探险故事和重要事件航海家的探险成就对世界历史的影响4.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航海家的探险成就和贡献讲解航海家的探险故事和重要事件分析航海家的探险成就对世界历史的影响4.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航海家的探险成就和贡献学生能掌握航海家的探险故事和重要事件学生能认识到航海家的探险成就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第五章:航海家的探险精神5.1 教学目标了解航海家的探险精神和价值观掌握航海家的探险动力和动机认识航海家的探险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启示5.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探险精神和价值观航海家的探险动力和动机航海家的探险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启示5.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航海家的探险精神和价值观讲解航海家的探险动力和动机分析航海家的探险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启示5.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航海家的探险精神和价值观学生能掌握航海家的探险动力和动机学生能认识到航海家的探险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第六章:航海家的探险船只6.1 教学目标了解航海家的探险船只的类型和特点掌握航海家船只的设计和建造技术认识航海家的船只对航海探险的影响6.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探险船只的类型和特点航海家船只的设计和建造技术航海家的船只对航海探险的影响6.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航海家的探险船只的类型和特点讲解航海家船只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分析航海家的船只对航海探险的影响6.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航海家的探险船只的类型和特点学生能掌握航海家船只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学生能认识到航海家的船只对航海探险的影响第七章:航海家的地理大发现7.1 教学目标了解航海家的地理大发现和航海地图掌握航海家的航海技术和航海方法认识航海家的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地图的影响7.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地理大发现和航海地图航海家的航海技术和航海方法航海家的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地图的影响7.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航海家的地理大发现和航海地图讲解航海家的航海技术和航海方法分析航海家的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地图的影响7.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航海家的地理大发现和航海地图学生能掌握航海家的航海技术和航海方法学生能认识到航海家的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地图的影响第八章:航海家的文化交流8.1 教学目标了解航海家的探险过程中的文化交流掌握航海家如何传播文化和知识认识航海家的文化交流对世界文明的影响8.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探险过程中的文化交流航海家如何传播文化和知识航海家的文化交流对世界文明的影响8.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航海家的探险过程中的文化交流讲解航海家如何传播文化和知识分析航海家的文化交流对世界文明的影响8.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航海家的探险过程中的文化交流学生能掌握航海家如何传播文化和知识学生能认识到航海家的文化交流对世界文明的影响第九章:航海家的探险记录9.1 教学目标了解航海家的探险记录和航海日志掌握航海家的记录方法和书写技巧认识航海家的探险记录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探险记录和航海日志航海家的记录方法和书写技巧航海家的探险记录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9.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航海家的探险记录和航海日志讲解航海家的记录方法和书写技巧分析航海家的探险记录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9.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航海家的探险记录和航海日志学生能掌握航海家的记录方法和书写技巧学生能认识到航海家的探险记录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第十章:航海家的探险遗产10.1 教学目标了解航海家的探险遗产和影响掌握航海家对现代航海和探险的影响认识航海家的探险遗产对人类文明的贡献10.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探险遗产和影响航海家对现代航海和探险的影响航海家的探险遗产对人类文明的贡献10.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航海家的探险遗产和影响讲解航海家对现代航海和探险的影响分析航海家的探险遗产对人类文明的贡献10.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航海家的探险遗产和影响学生能掌握航海家对现代航海和探险的影响学生能认识到航海家的探险遗产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第十一章:航海家的探险与全球贸易11.1 教学目标了解航海家的探险如何促进全球贸易掌握航海家如何通过新航路开辟贸易网络认识航海家的探险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11.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探险与全球贸易的关系航海家如何通过新航路开辟贸易网络航海家的探险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11.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航海家的探险与全球贸易的关系讲解航海家如何通过新航路开辟贸易网络分析航海家的探险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1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航海家的探险与全球贸易的关系学生能掌握航海家如何通过新航路开辟贸易网络学生能认识到航海家的探险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十二章:航海家的探险与殖民主义12.1 教学目标了解航海家的探险与殖民主义的关系掌握航海家探险过程中的殖民扩张和统治认识航海家的探险与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的影响12.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探险与殖民主义的关系航海家探险过程中的殖民扩张和统治航海家的探险与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的影响12.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航海家的探险与殖民主义的关系讲解航海家探险过程中的殖民扩张和统治分析航海家的探险与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的影响1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航海家的探险与殖民主义的关系学生能掌握航海家探险过程中的殖民扩张和统治学生能认识到航海家的探险与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的影响第十三章:航海家的探险与种族关系13.1 教学目标了解航海家的探险与种族关系的影响掌握航海家探险过程中的种族互动和冲突认识航海家的探险与种族关系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3.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探险与种族关系的影响航海家探险过程中的种族互动和冲突航海家的探险与种族关系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3.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航海家的探险与种族关系的影响讲解航海家探险过程中的种族互动和冲突分析航海家的探险与种族关系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航海家的探险与种族关系的影响学生能掌握航海家探险过程中的种族互动和冲突学生能认识到航海家的探险与种族关系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第十四章:航海家的探险与科技进步14.1 教学目标了解航海家的探险如何推动科技进步掌握航海家探险过程中的科技创新和发展认识航海家的探险对现代科技的影响14.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探险与科技进步的关系航海家探险过程中的科技创新和发展航海家的探险对现代科技的影响14.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航海家的探险与科技进步的关系讲解航海家探险过程中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分析航海家的探险对现代科技的影响14.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航海家的探险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学生能掌握航海家探险过程中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学生能认识到航海家的探险对现代科技的影响第十五章:航海家的探险与文化遗产15.1 教学目标了解航海家的探险如何影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掌握航海家探险过程中的文化遗产发现和保存认识航海家的探险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15.2 教学内容航海家的探险与文化遗产的关系航海家探险过程中的文化遗产发现和保存航海家的探险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15.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航海家的探险与文化遗产的关系讲解航海家探险过程中的文化遗产发现和保存分析航海家的探险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15.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航海家的探险与文化遗产的关系学生能掌握航海家探险过程中的文化遗产发现和保存学生能认识到航海家的探险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青岛版《航海家的发现》优秀教案,内容涵盖了航海家的兴起、探险工具、探险航线、探险成就、探险精神、探险船只、地理大发现、文化交流、探险记录、探险遗产、探险与全球贸易、探险与殖民主义、探险与种族关系、探险与科技进步以及探险与文化遗产等方面。
青岛版《航海家的发现》教案
青岛版《航海家的发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航海家的发现历程,知道航海家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对世界地理知识的拓展。
2. 培养学生对航海事业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3. 通过学习航海家的发现,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航海家的起航a. 了解航海家的背景和动机b. 学习航海家的航行技术和工具c. 掌握航海家起航的历史意义2. 第二课时:航海家的探险历程a. 学习航海家的航线和探险经历b. 了解航海家在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c. 掌握航海家如何克服困难,成功探险的方法和技巧3. 第三课时:航海家的成就a. 学习航海家发现的新的大陆和岛屿b. 了解航海家对世界地理知识的拓展c. 掌握航海家的成就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4. 第四课时:航海家的影响a. 学习航海家对欧洲的影响b. 了解航海家对非洲、美洲和亚洲的影响c. 掌握航海家的发现对世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的作用5. 第五课时:航海家的启示a. 学习航海家的冒险精神和探索精神b. 了解航海家的发现对现代航海事业的启示c. 掌握航海家的精神对青少年成长的启示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航海家的发现历程和影响。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航海家的探险经历和成就。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航海家探险历程。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复述航海家的发现历程和成就。
2. 学生能分析航海家的探险经历对世界地理知识的拓展。
3. 学生能理解航海家的发现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4. 学生能体现航海家的冒险精神和探索精神。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航海家的发现》2. 参考资料:关于航海家的发现历程、探险经历和成就的相关资料。
3. 多媒体课件:航海家的发现历程、探险地图、航海家的事迹等。
4.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PPT等。
青岛小学科学四上《18航海家的发现》word教案 (4)
(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18. 航海家的发现18. 航海家的发现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查阅、整理资料,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并能依据事实解释假设。
2.了解人类为科学认识地球所做的努力,相信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愿意合作交流。
3.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史。
二、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难点:能通过查阅整理资料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并能依据事实解释假设。
四、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地球及人们对地球认识过程方面的资料,并对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
教师准备:古人对地球形状、大小的猜想;盖天说、混天说及麦哲伦、哥伦布航海史等资料、一些有关地球的音像资料。
五、教学过程:动一:师:你认为我们居住的地球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收集到的资料,然后根据小组内的整理集体交流并填写下表:我们的发现信息来源如:地球是一个球体,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百科全书》生:根据整理的资料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活动二:1.师生谈话:科学家借助高科技手段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大小,那么,古代的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的?他们认为地球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和获得的信息,并在班内展示图片资料。
3.师出示图片:认识古人对地球的猜想,并通过观察。
讨论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猜想。
小结: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凭借视觉去观察认识,所能看到的只是头顶的蓝天,脚下的平地。
活动三:1.师生同讲关于历史上人们证实大地是球体的故事。
2.集体交流: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拓展活动:展示交流科幻故事六、教后反思:学生能通过查阅、整理资料,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并能依据事实解释假设。
《航海家的发现》优质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18.航海家的发现教科书说明众所周知,地球是圆的,但人类是如何发现地球是圆的,从古到今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认识过程,这是学生不太了解的。
所以本课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历史,由猜想到实地勘察直到运用现代技术准确测绘,才使得我们对地球的形状、大小等概貌有了越来越准确的认识。
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为此进行了极其艰辛的努力,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从而使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所做的努力,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目标:1.能通过查阅、整理资料,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并能依据事实解释假设。
2.了解人类为科学认识地球所做的努力,相信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愿意合作交流。
3.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史。
活动准备:教科书以辽阔的大海及乘风破浪的帆板运动为背景,提出了课前准备的指向:查阅资料了解古人对大地形状是如何猜想的?历史上人们是怎样证实大地是球体的?目的是提示学生有目的地去查阅人们对地球的猜想及认识方面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为课堂交流活动做好资料准备。
活动过程:活动一:交流我们对地球的认识。
包括两个环节。
教科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现在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从猜想——历史上人们对地球的探索这一思路进行编排的,学生通过课外搜集的资料与生活经验展开探究。
因此,教科书先提供了人造卫星从宇宙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图,通过卡通“这是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和交流。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资料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和交流能力。
然后教科书采用“资料卡”方式,呈现了地球的形状、大小方面的相关知识。
这也是一种交流的形式,将部分教学内容明确地提供给学生,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同时也是对学生交流内容的辅助。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
青岛小学科学四上《18航海家的发现》word教案 (2)
(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18.航海家的发现教科书说明众所周知,地球是圆的,但人类是如何发现地球是圆的,从古到今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认识过程,这是学生不太了解的。
所以本课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历史,由猜想到实地勘察直到运用现代技术准确测绘,才使得我们对地球的形状、大小等概貌有了越来越准确的认识。
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为此进行了极其艰辛的努力,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从而使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所做的努力,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目标:1.能通过查阅、整理资料,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并能依据事实解释假设。
2.了解人类为科学认识地球所做的努力,相信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愿意合作交流。
3.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史。
活动准备:教科书以辽阔的大海及乘风破浪的帆板运动为背景,提出了课前准备的指向:查阅资料了解古人对大地形状是如何猜想的?历史上人们是怎样证实大地是球体的?目的是提示学生有目的地去查阅人们对地球的猜想及认识方面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为课堂交流活动做好资料准备。
活动过程:活动一:交流我们对地球的认识。
包括两个环节。
教科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现在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从猜想——历史上人们对地球的探索这一思路进行编排的,学生通过课外搜集的资料与生活经验展开探究。
因此,教科书先提供了人造卫星从宇宙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图,通过卡通“这是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和交流。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资料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和交流能力。
然后教科书采用“资料卡”方式,呈现了地球的形状、大小方面的相关知识。
这也是一种交流的形式,将部分教学内容明确地提供给学生,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同时也是对学生交流内容的辅助。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
航海家的发现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科学上册教课设计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18.航海家的发现18.航海家的发现 ?1.能经过查阅、整理资料,认识地球的形状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经过对身一、边自然事物的察看提出问题,并能依照事实解说假定。
教课2.认识人类为科学认识地球所做的努力,相信科学是不停发展的;愿意合作沟通。
目3.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认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史。
标:二、要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认识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要点难点:能经过查阅整理资料认识地球的形状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经过对身难边自然事物的察看提出问题,并能依照事实解说假定。
点:学生准备:采集相关地球及人们对地球认识过程方面的资料,并对自己采集到的资料进四、行初步的整理。
课前教师准备:先人对地球形状、大小的猜想;盖天说、混天说及?麦哲伦、哥伦布航海史准等资料、一些相关地球的音像资料。
备:动一:师:你以为我们居住的地球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生:以小组为单位,沟通采集到的资料,而后依据小组内的整理集体沟通并填写下表:我们的发现如:地球是一个球体,均匀五、半径为 6371 千米教课过程:信息根源《百科全书》生:依据整理的资料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活动二:1.师生讲话:科学家借助高科技手段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大小,那么,古代的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的?他们以为地球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议论沟通自己采集的资料和获取的信息,并在班内展现图片资料。
3.师出示图片:认识先人对地球的猜想,并经过察看。
议论他们为何会这样猜想。
小结:科学不发达的年月,人们只好依靠视觉去察看认识,所能看到的不过头顶的蓝天,脚下的平川。
活动三:1.师生同讲对于历史上人们证明大地是球体的故事。
2.集体沟通:这个故事说了然什么?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拓展活动:展现沟通科幻故事六、教后学生能经过查阅、整理资料,认识地球的形状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经过对反身旁自然事物的察看提出问题,并能依照事实解说假定。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制四年级上册18.《航海家的发现》教学设计
《航海家的发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航海家的发现》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家园-地球》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以人类是如何发现地球是圆的、从古至今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认识过程为切入点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历史。
通过这段历史,使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所做的努力,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以文字方式提出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让我们查阅资料了解一下吧”的活动准备指向,并配以辽阔的大海及乘风破浪的帆船为背景,目的是提示学生有目的地去查阅人们对地球的猜想及认识方面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为课堂交流活动做好资料准备。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分析交流,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及古人对地球的认识;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历史上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是球体的。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教科书提出了“搜集人类探索地球历程的资料”的拓展活动指向,意在引导学生课后继续和深化本课的探究内容,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轨迹。
本课的研究以资料搜集与交流为主,学生通过分析交流,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探究欲强,他们知道地球是圆的,但是,人类是如何发现地球是圆的?从古到今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认识过程?这是学生不太了解的,所以要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历史。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2.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查阅、整理资料,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并能依据事实解释假设。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人类为科学认识地球所做的努力,相信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合作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意识。
【器材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地球及人们对地球认识过程方面的资料,并对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
18.航海家的发现
今天学习《航海家的发现》。
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航海家如果一直向一个方向走的话,那样不就走出地球去了吗?
是呀!那为什么没有走出去呢?什么原因呢?
当我把问题抛给学生后,课堂气氛立刻热闹起来。
明白的,不明白的都要说说自己的理解。
有的学生直接否认,那是不可能的;有的学生谈到了地球引力;有的学生这样来说:就像我们蒙着眼睛走路,走的过程中,自然就转弯了,而我们没有意识到……
给学生机会,他们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在圆的上下左右各画一个人(用线来表示),然后并画了一条外切线。
结合学生的经验提问:人站在地球的不同地点,那么他会感觉哪是上,哪是下呢?
在问题提出后,学生便又一次争论开了,这次是在认识了地球上的“上、下”后展开的。
人在地球上走的过程中,由于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是感觉到头上是上,脚下是下,那样虽然感觉是在沿直线运动,其实路线已经发生了偏折,但人们是意识不到的。
在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又介绍了古时候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学生笑过后,更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
当学生了解了地球引力是一种相互吸引力后,一位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人为什么会摔倒了。
人在摔倒的时候,重心发生了变化,地球在吸引我们,我们也在吸引地球。
学生忍不住到黑板上画了起来。
这样一来,如果不能控制好重心的话,那样地球和人在相互吸引中自然就摔倒了。
虽然他还没有理解这种相互吸引力是相等的,但是相对的,却可以感觉到他已经对地球引力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再让学生观察物体自由下落的过程,了解地球引力的方向。
学生在理解了地球引力的方向后,立刻开始解释:为什么我们抛出去的物体总要落到地面上?
当我们给物体的力量减弱的时候,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物体自然还要下落。
地球引力对于学生来说了解的已经很多,但它仍然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抽象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他们更好的去理解。
当然,在学生理解中,可以多让他们去争论,去体验。
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