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说课稿
《空气》说课稿
《空气》教学设计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空气》,主要从以下九个方面来展开。
一、说教材分析《空气》是人教版、鄂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的教学内容。
在这个单元里,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水和空气的特征,探究把食盐、白砂糖、沙子等几种物质放入水中发生的现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落实《课程标准》3.1低段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是“观察空气”,主要分为下列4个环节进行,因时间关系,不展开讲。
二、说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动手实验,喜欢观察科学事物,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课堂上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思维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性、具体性和形象性,这些特点使学生对空气特征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预设中充分考虑。
三、说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是:知道空气是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是:引领学生经历运用感官或者借助实验的方法观察并能够描述空气的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能如实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是:知道空气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空气无处不在,意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空气是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教学难点:能比较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说教学和学法教法主要是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实验法、对比实验法、演示法等。
学法主要采用“做中学”的学习方式,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
六、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气球、环保塑料袋、烧杯、水槽、纸巾、水等实验器材。
七、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活动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空气》说课稿
《空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空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空气》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氧气等具体物质学习的延伸和拓展,也为后续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燃料及其利用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引入了空气组成的相关知识,然后介绍了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同时,教材还强调了空气污染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空气的成分、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模糊。
此外,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作用。
(3)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空气成分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2、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讲授法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如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采用讲授法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1.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保护空气 说课稿-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2.1.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说课稿-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并能描述空气的组成和特性;–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掌握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维导图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气的组成和特性;–利用案例分析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的思辨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关注空气质量和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并能描述空气的组成和特性;–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掌握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和方法。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给学生展示一些和空气污染有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雾霾天气、工厂冒烟等。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知识讲解与探究(15分钟)–展示思维导图,介绍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解释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等成分的含量,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分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3.实验观察(20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用一根点燃的蜡烛呼吸管吸一段时间,并观察呼吸管内的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明白我们的呼吸过程需要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4.案例分析(15分钟)–提供一些关于空气污染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
例如,汽车尾气污染、工厂排放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污染行为对空气质量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5.保护空气的方法(20分钟)–列举一些保护空气的方法,例如节约能源、减少机动车使用、推广清洁能源等。
让学生通过讨论,提出更多的保护空气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制定个人行动计划。
空气的力量说课稿
空气的力量说课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空气的力量” 这个话题。
空气,这个我们每天都在身边的东西,大多数人可能视而不见。
但是,空气不仅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而且它还有着极其强大的力量。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氢气、氦气等气体。
空气的压力是由空气分子的碰撞引起的。
在地球上,海平面上空气的压强大约为1013帕,而随着地面高度的增加和大气密度的减小,空气的压强在不断降低。
因为空气是由大量微小的、高速运动的分子组成的,所以空气可以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力量。
比如,风力就是空气的力量的表现之一。
空气在地球表面上形成了一个气体层,被称为大气圈,大气圈中的空气运动形成了天气现象。
当空气以较快的速度从一个地方向另外一个地方移动时,我们就会感受到强大的风力。
飓风、龙卷风等强劲的风力,更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损失。
据统计,每年全球飓风给人们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另外,空气的力量也可以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例如,空气的压力被用于气压机、涡轮机和空气刹车等。
在国际上,空气密封技术一直是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它可以避免流体或气体泄漏,同时减小能源消耗和减轻污染。
在人们的生活中,各种机械设备中,也运用了大量空气压缩技术,如汽车轮胎、气动工具等。
最后,让我们来谈一下空气的力量为什么那么强大。
其实,空气的力量强大的原因在于它自身独特的物理特征。
空气是一种气体,气体的分子间距比固体或液体要大得多,并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弱。
这使得空气分子具有很高的热运动能量,因而就产生了强大的压力和力量。
综上所述,空气的力量对人类来说是无处不在的。
空气的力量对于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需要时刻注意空气质量的保护与提升,发挥其正面作用,尽一份力,共建美好明天。
谢谢大家!。
说课稿 空气的成分
说课稿空气的成分尊敬的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主题是“空气的成分”。
一、导入我们每天都会呼吸空气,但你们知道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吗?不同成分在空气中的比例会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呢?接下来,我将结合教材内容,为大家详细阐述。
二、内容讲解1. 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由多种气体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氮气和氧气。
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氩气、氢气等,只占不到百分之一。
2. 氮气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对于我们的生命非常重要。
氮气可以在生命体内形成氨基酸和核酸,是构成基因的重要物质。
此外,氮气也可以在土壤中形成化肥,帮助植物生长。
3. 氧气氧气是空气的另一主要成分,也是人类和其他生命体的必需品。
它参与到呼吸作用中,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并供给身体。
此外,氧气还有助于维持大气层的稳定性,防止紫外线的伤害。
4. 其他气体虽然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氢气和氩气仅占空气的极小比例,但它们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
二氧化碳有保温的作用,能够帮助地球保持温暖。
作为计算机芯片里的离子注入物,氢气在电子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5. 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成分比例发生改变,会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导致全球变暖。
此外,人类活动会排放各种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物质会导致酸雨形成,破坏植被和鱼类生态环境。
三、总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中氮气和氧气是最主要的成分。
氮气可以形成基因和化肥,氧气对呼吸作用和大气层的稳定都有着重要作用。
其他气体虽然比例较小,但在很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空气污染会对人类和环境产生各种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大气中各种气体比例的平衡,以抵御污染和其他灾害的影响。
谢谢大家!。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说课稿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的内容主要围绕空气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性质、组成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空气的透明性、无色无味、不易被压缩等特点,以及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和作用。
教材以实验和探究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科学实验充满好奇。
但他们在实验操作、观察现象等方面还需要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空气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活动,发现和总结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空气的性质、组成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会用实验方法探究空气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空气的性质、组成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实验操作方法的掌握,以及对空气性质和作用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讨论、汇报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实物模型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存在,引发学生对空气的好奇心。
2.空气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空气的透明性、无色无味、不易被压缩等特点,并引导学生用科学语言描述。
3.空气的组成: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让学生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
4.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讨论空气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环保。
5.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6.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空气 说课稿
空气说课稿引言概述:空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空气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空气的组成与特性1.1 空气的主要成份: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21%。
1.2 空气的特性:空气具有体积可压缩、质量可重的特性,同时还具有透明、无色、无味等特点。
1.3 空气的密度和压强:空气的密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压强也随之减小。
二、空气的重要性2.1 生命存在的基础:空气中的氧气是人类和动植物进行呼吸的必需物质,没有空气,生命将无法存在。
2.2 气候调节:空气能够吸收和释放热量,通过大气循环和风的形成,调节地球的温度温和候。
2.3 空气的净化作用:空气中的氧气和其他气体能够吸收和分解有害物质,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三、空气污染及其影响3.1 主要污染物: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3.2 对人体的危害: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3.3 对环境的影响:空气污染会导致大气酸化、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破坏生态平衡。
四、保护空气的措施4.1 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工业和交通尾气的净化处理,控制燃煤和燃油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4.2 提倡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空气污染。
4.3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污染。
总结: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者缺的资源,它的组成和特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和作用。
然而,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为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我们应该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空气,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空气 说课稿
空气说课稿引言概述:空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空气的组成、空气的重要性、空气的污染、保护空气的方法以及空气的未来发展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空气的相关知识。
一、空气的组成1.1 氧气:氧气是空气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占据了空气的大约21%。
氧气是人类和动植物进行呼吸所必需的气体,也是燃烧的必需品。
1.2 氮气:氮气是空气中占比最多的成分,约占78%。
氮气对人类生活没有直接影响,但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1.3 其他气体: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氩气、氦气等气体,它们虽然占比很小,但对环境的平衡和气候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二、空气的重要性2.1 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是人类和动植物进行呼吸的必需气体,呼吸过程中,氧气进入肺部,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为身体提供能量。
2.2 燃烧: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的必需品,无论是生活中的燃气灶、汽车的燃油还是工业生产中的燃料,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进行燃烧反应,释放能量。
2.3 气候调节: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分布状况直接影响着地球的气候,例如,二氧化碳的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会带来重大影响。
三、空气的污染3.1 大气污染: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等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升高,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这些污染物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3.2 室内污染: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装修材料、家具、燃气等,长期暴露在室内污染物中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过敏反应等健康问题。
3.3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导致地球的气候变化,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生活。
四、保护空气的方法4.1 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动工业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大气污染。
《课题1空气》说课稿
《课题1空气》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今天要为大家呈现的是小学科学课《空气》。
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
2.培养观察、实验、探究空气问题的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技能。
3.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培养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空气是什么?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空气的存在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情景引入法:让学生想象空气不存在的场景,引起学生好奇心并激发探究兴趣。
2.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亲自操作与感受,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讨论合作法:让学生合作讨论问题,共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四、教学过程1.引入请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空气,会发生什么情况?让学生交流思考。
2.知识讲解讲解空气的概念、组成和性质,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重要性。
3.实验探究(1)演示法:将一只闭紧口的杯子内部喷上一定量的水,再上放一个薄薄的纸片,下翻杯子时,纸片不会掉下来,为什么?让学生思考。
(2)实验法:拿一个玻璃水杯,倒入1/5 的水,再把一只小塑料球放入水杯中,让学生观察塑料球是否会浮在水面上。
接着,用一个手指将球按入水下面,并因力量逐渐减弱而松开,学生会看到球重新浮上水面。
让学生思考这个现象的原因。
4.总结结合实验的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空气具有弹性,能够支持物体、动物和人类的结论。
5.拓展让学生了解有害气体的危害,如大气污染、雾霾等对人类带来的危害。
五、板书设计空气组成和性质空气的存在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重要性六、教学反思本次授课中,我特意采用了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亲手操作和感受,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而不单纯地让他们听我讲解,效果也非常好。
同时,通过讨论合作法,学生们思维开阔、概念逐渐清晰,探究精神逐渐形成,学习创造的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通过本次课程,学生更加了解了空气的重要性,也更加认识到了科学的奇妙之处。
大班科学《空气的力量》说课稿
大班科学《空气的力量》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展示的是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力量》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空气的力量》是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要求设计的一节活动。
本活动选取“空气”这一生活中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自然现象作为探究对象,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实验等直观方式,感知并理解空气具有力量这一科学原理,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二、说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具有力量。
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学会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探索,体验和验证空气的力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初步形成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三、说重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到空气有力量,并能通过实践操作感知这一特性。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和表述空气力量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及应用。
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上,我将以情境导入、问题引导、实践操作、讨论分享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法上,鼓励幼儿采用动手做、眼看、耳听、脑想的多元学习方法,通过亲身体验,自主发现,合作交流,实现从知识输入到内化输出的过程。
五、说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气球、纸条、塑料袋、吸管、吹风机等与空气有关的实验材料;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利于探索的科学区角。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基本的生活经验和对空气的基本认识。
六、说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讲述故事或演示小实验,引发幼儿对空气力量的兴趣。
2. 实验探索:分组进行系列实验,如吹气球、用吸管吹纸片、利用空气充气塑料袋等,感受空气的力量。
3. 讨论分享:组织幼儿交流实验结果,引导他们描述空气力量的现象,并尝试解释原因。
4. 生活应用: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空气力量的应用,加深理解。
七、活动延伸在活动结束后,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寻找空气力量的例子,并可以开展亲子科学小实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024空气》说课稿范文
2024空气》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024空气》,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2024空气》是环境科学教材中的一篇文章,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关注环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空气质量的认知水平。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分类。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环境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和观察记录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因此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激发学生兴趣法,研究性学习法学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探究法三、说教学准备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我准备了以下教学辅助材料:1、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形式直观呈现空气污染的情况,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2、实验器材:准备了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和实验器材,以便学生进行实验观察。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因此教学过程如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张污染严重的城市照片和一张清新的乡村照片,引起学生对空气问题的思考,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未来的空气会是什么样子?”2、实践探究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空气质量观察和数据收集,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和观察记录,探究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差异。
3、知识讲授环节: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分类,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实验演示环节:进行一次简单的空气质量检测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结果,进一步加深对空气污染的认识。
5、合作学习环节: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空气污染问题,要求他们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最后进行汇报和讨论。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空气的重要性。
2.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3.了解空气的运动和变化。
4.学会用简单的实验观察空气的特性和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空气的组成和性质、空气的运动和变化。
难点:用实验观察空气的特性和性质。
教学准备:PPT、实验材料、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生共同合唱《蓝色的太平洋》,引入空气的概念。
2.通过问题导入:大家平时都是怎么呼吸的?呼吸会有什么感觉?3.听学生的回答,引出空气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呼吸空气呢?二、学习空气的重要性(10分钟)1.通过PPT介绍空气的重要性,包括:维持生命、氧气的作用、风的形成等。
2.观看视频资料《空气中的氧气》。
3.学生进行讨论:空气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三、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5分钟)1.通过PPT介绍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四、了解空气的运动和变化(15分钟)1.通过PPT介绍空气的运动和变化,包括:气流、风、大气环流、天气等。
2.观看视频资料《空气中的流动》。
3.学生进行讨论:空气的运动和变化对生活有哪些影响?五、实验观察空气的特性和性质(3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两个与空气有关的实验项目,如“打气球”和“吸管现象”等。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3.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六、归纳总结空气的重要性、组成和运动变化(10分钟)1.学生归纳总结空气的重要性、组成和运动变化。
2.教师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空气?七、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提供拓展资料,引发学生对空气污染问题的思考。
2.学生进行讨论:空气污染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空气?八、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空气的作文,包括空气的重要性、组成和运动变化。
2.布置课后调查任务:请学生在一周内观察并记录空气的变化,如天气、气温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说课稿:2.1空气-空气的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说课稿:2.1空气-空气的组成1. 引言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 2.1节,主题为“空气-空气的组成”。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空气的组成及其特性,了解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了解空气中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空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进行观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能够提出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和思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关注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主要包括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测定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实验观察,并正确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小小的观察实验,让学生对空气的存在有所认识。
老师在一个广口瓶中注入一些醋,然后在醋的上方点燃一根蜡烛。
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烛突然熄灭了。
然后,老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4.2 导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上面的实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空气的组成。
老师可以使用PPT展示空气的组成及其占比,并简要介绍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特性。
4.3 实验环节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准备,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个玻璃棒、锥形瓶、烧杯和温度计。
2.将温度计插入锥形瓶底部孔洞中,同时将玻璃棒插入烧杯底部孔洞中。
3.将烧杯倒置盖在锥形瓶上,保证玻璃棒进入锥形瓶内。
4.将空气样品收集到锥形瓶内,观察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5.将烧杯轻轻推开,使空气样品进入烧杯中。
6.将烧杯盖在锥形瓶上,摇晃几次,使空气混合均匀。
7.将烧杯底部孔洞放在盛有白色酒精饮料的烧杯上。
8.观察酒精饮料颜色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9.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获得更多的数据。
感受空气说课稿
感受空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感受空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感受空气》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的起始课。
本单元以空气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空气的特征和性质,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一些特征,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内容包括“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
在“聚焦”板块,提出了“空气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探索”板块安排了三个活动:一是感受空气的存在,通过塑料袋装空气、气球鼓起来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二是传递游戏,比较空气、水和石头的不同特征;三是感受空气能否占据空间,通过将纸团放入杯子底部倒扣入水的实验,观察纸团是否会湿,来理解空气占据空间。
“研讨”板块引导学生交流和总结在探索活动中的发现,进一步深化对空气特征的认识。
“拓展”板块则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尝试用生活中的材料来证明空气的存在。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空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空气是存在的,但对于空气的特征和性质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能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2、知道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能占据空间等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能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描述空气的特征。
2、能借助实验材料,通过实验操作,证明空气的存在和一些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空气的研究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如实记录和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九年级化学课题一《空气》说课稿
课题一《空气》说课稿一、说教材《空气》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本课题是继“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室常见知识”等基础内容后,第一次学习和研究物质,包括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分类等常见的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
空气在小学科学已有接触,避免重复。
课题开篇安排了实验2-1,一则可以学习实验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二则通过领会该实验设计的意图,以便加深体会二百多年前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时的实验思路。
认识了空气的组成后,教材结合空气的例子,给出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初步概念,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元素、分子等概念,因此这里只能给出最基本的一些知识,教学时不宜扩展。
到学习分子时,再从组成上进一步认识这两个概念。
二、说学情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空气已经有了常识性的了解,知道空气有体积,有质量,有浮力,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知道动植物离开空气便不能生存等。
但从化学学习要求的角度看,学生仅仅知道这些科学常识是不够的,需要系统地掌握空气的组成和重要性质,需要系统地学习对物质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由于空气是学生在化学课上系统地学习的第一种物质,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完整的空气的知识结构。
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身边,学化学并不难。
另外,由于学生尚不完全具备相应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星”实验的全面认识会存在障碍。
教学力求避免过度重视记忆和过度拓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培养。
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初中化学空气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初中化学空气说课稿初中化学空气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化学空气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化学空气说课稿1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题1。
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创意”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依据学情说教材《空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题1。
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积累中,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都显得比较零碎,不够深入。
学生已经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能流动,空气里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有利的基础,而本课是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空气的成分,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科学实验探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
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学习“走进化学世界”,对学习化学有了基本的了解,体会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单元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先从宏观上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用途、空气的发现史等,为课题2和课题3从宏观上研究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第三单元从微观上学习水、分子和原子做了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024空气说课稿范文
2024空气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要说的课程内容是《2024空气》,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2024空气》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空气的基础知识并掌握了一些空气的性质和组成方面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空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了解空气对工农业生产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在实验中感受和理解空气的重要性。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空气资源,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3、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
难点是:理解空气对工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我采用了多种教法。
教法方面,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
学法方面,我主要采用了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操作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相关的教学素材,例如图片和实验器材,以便更好地向学生展示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我还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情境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在课堂开始时,我将与学生一起进行一次小游戏,通过挥动手中的扇子和感受到的风力,引导学生讨论风究竟是什么。
通过引入风这个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空气的认知和兴趣。
环节二、呈现教学素材,引发思考在学生对空气的概念有一定认知的前提下,我将通过展示图片和实验器材,向学生介绍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我会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有哪些性质?环节三、小组合作探究,实践操作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空气》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二是让学生认识空气的重要性,知道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实例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空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科学探究有浓厚的兴趣。
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空气有了一定的认知,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实例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情感,提高学生保护空气、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探究空气的性质和重要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故事教材等,生动形象地展示空气的性质和重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空气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空气: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无色无味特性。
3.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空气的流动性,探讨空气的密度、溶解性等性质。
4.认识空气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认识到空气的宝贵。
《空气》说课稿
《空气》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从知识结构来说: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小学对空气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
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而且,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看图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再到看图片认识空气的主要用途和保护空气,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
从感情培养来说: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现时的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课题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情感目标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3、技能目标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来自宝泉岭分局,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一课。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八年级的学生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正在逐步形成。
根据学生以上的特点,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请看大屏幕:
幻灯片:
知识与技能:掌握空气的组成;
让学生了解拉瓦锡是如何研究空气组成的。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抓关键词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初步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介绍拉瓦锡的化学史,学习拉瓦锡“不唯书、不唯上”
的好习惯;
通过自主的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
与失败,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
本着“提高课堂效率、发挥学生主体”的原则,为了使每个学生“动”起来,本节课我们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请看大屏幕
幻灯片: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实验导学、探究原理;
自学反馈、达成共识;
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汇报展示、提出问题;
拓展再探究;
反思小结、巩固提升
从中不难看出“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思想贯穿始终。
本节课教材上安排了以下两方面内容:
幻灯片
教学内容:
一、拉瓦锡实验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第一部分内容的安排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空气的组成,通过了解化学史,从而让学生了解拉瓦锡是如何研究空气组成的。
第二部分内容的安排是为了验证拉瓦锡的实验结论,让学生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有一个感性认识。
但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水面上升不足五份之一”或“水面上升大于五分之一”的实验现象,这对于刚刚接触验证试验的学生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干扰,为什么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呢?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对实验中的错误操作所
导致的后果缺乏感性认识,二是学生物理课还没有学大气压强的知识,从理论上分析又比较困难。
为了突破难点,我们又增加了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失败原因的探究。
同时在理论分析上我们也想了办法,一是采用了动画课件,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二是讲解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大气压强的概念。
(幻灯片出示:三、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失败的原因)为了能让每位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我们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在实验中我们着重采用“抓关键词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我们都知道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词共有五个:夹紧、过量、立即、塞紧、冷却后,在教材中只有四个,因此我们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阅读实验,
幻灯片
自学目标
学生将他们认为比较关键的词写在卡纸上并贴在黑板上,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找关键词,我们预设学生会找的不准,在这里,教师不压抑学生思维,找不到,老师可以补充,找多了就让它贴在黑板上,不管对或错,都不忙于作出结论,这样学生的思路会开阔,在尊重学生思维的基础之上,至少让学生知道了这个实验中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进而让学生抓关键词操作实验,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我们预设会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够领会关键词的含义并能看到“水面上升大约五分之一”的现象,而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由于试验的失败,心理上可能比较失落,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反思实验,提出问题:你认为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词是什么?学生的思维重新被拉回到黑板上贴的关键词,在认真思考之后学生能准确的挑出“夹紧、立即、塞紧、冷却后”这四个关键词,接下来采用“错误体验法”,将其中的一个关键词放大成错误,重新完成实验,教师会给学生演示其中之一,比如:在其他实验步骤不变的情况之下,将“立即伸入”变成“缓慢伸入”,重新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重新被调动起来,他们会纷纷揭下黑板上的关键词重新实验,实验结束之后学生会汇报出这样的实验结论:
幻灯片:
水面上升不足五分之一:1、橡皮塞没有塞紧
2、没有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水面上升大于五份之一:1、弹簧夹没夹紧
2、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过慢
然后以问题“你认为红磷量的多少会不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呢?”“谁来试着分析一下它将会使实验结果大于五分之一还是小于五分之一呢?”,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差的教师只会奉献真理,而好的教师则教给学生发现真理”。
这样就会引发学生的思维实现由观察表面现象到分析实验原因的过度,从
而学生学会了抓关键词质疑实验,我们预设学生会主动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
么橡皮塞没有塞紧就会出现水面上升不足五分之一的结果呢?等等。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到大气压强的知识,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制作了实验动画,通过直观的动画演示,既解决了学生的疑惑,又降低了学生思维上的难度。
“抓关键词学实验”的教学方法,在最后的“反思提升”环节,揭示给学生就是一种学法,这种方法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都能应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探究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但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解决时间与探究这对矛盾呢?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灵活选择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讲解第一部分内容:拉瓦锡实验时,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具备的化学知识还很少,物理还没有学到大气压强的知识,对实验的原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采用视频教学,化繁为简,让学生轻而易举的接受知识,能取到事半功半的效果,省出的时间就可以用在实验探究上。
二、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学生在做实验时,我们不等待实验结束后再回报实验结果,而是观察完红磷燃烧现象后,利用等待集气瓶冷却
的这段时间,就让学生汇报实验现象,预测打开弹簧夹后的现象。
当然本节课我们还没有突破五氧化二磷对空气的污染问题,因此在最后的环节中我们转嫁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设计一套更好的装置完成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