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李白
李白的一天 文献资料 文言文
李白的一天文献资料是研究亚洲、非洲、中东和南美洲文化的资科学和半科学或自然科学领域。
近来,研究者在评估与文献资料有关的主题时,已经逐渐意识到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这篇文章中,将深入探讨古代我国著名诗人李白的一天,结合文献资料,带给读者一次深入的历史文化之旅。
一、李白的生平1.1 李白的年代在以恭克图为首的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收藏有大量关于唐代文物,其中自然也包括关于李白的文献资料。
据相关资料显示,李白生于唐代贞观十一年(公元李白年出生年份未查清,可自行填写)in汉江某村,卒于贞观十七年(公元77X年出生年份未查清,可自行填写)。
1.2 李白的身世通过《李太白集》和《全唐文》等史料,我们得知,李白出生于儿时贫困、家境清贫。
他的父亲是贞观十一年 11XX年 (出生年份未查清,可自行填写) 汉江某村平民,这一点也反映在他的诗作中。
这样的出身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低下,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和人生境遇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 李白的求学之路李白的诗歌和个人经历展现了他的求学之路。
据《文学艺术资料选辑》辑录,《李太白集》共计十四卷,包含了李白的大量诗歌创作以及与文学相关的碎片笔记。
他的求学之路也得到了《全唐文》的确认,其中有关于他游学、师友教诲的记载。
二、李白的一天2.1 早晨李白的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开始。
在《古诗十九首》中,有“晨风“、”朝霞“、”晨光“等描写,这也反映了他对清晨的喜爱。
他可能会在此时欣赏自然景色,感悟人生,写下许多具有美丽意象的诗篇。
2.2 白天李白可能在白天与朋友交往、游历、饮酒作乐。
在《将进酒》中,李白描绘了与朋友共赏明月、畅饮美酒的场景,流露出他豪放不羁的个性。
2.3 晚上在偏爱夜晚的李白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夜景描写,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等,都是对夜晚自然景观的赞美。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李白的一天展现了他的诗歌创作与日常生活的交融。
他通过对自然、酒、友情的感悟,将生活中的美好点滴化作了诗情画意。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其意蕴十分丰富。
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总是将月融于自己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出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唐代天才诗人李白继承并发扬了这种写作传统。
在李白笔下,月具有十分丰富的意象,李白的写月诗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受。
李白将明月意象的情感体验趋于深入和精妙,使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月亮主题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且对后来如刘禹锡、苏轼等诗人的咏月诗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从两个方面来探讨李白诗中的月意象,首先从李白的诗中归纳有关月的诗歌,进而分类来讨论其诗中月的意象,其次说明李白与月的情缘,更好地明白月亮的特征,从中得出李白写月的原因。
李白一生与明月有着不解情缘,诗人的涉月诗高达400多首,月意象之丰富,意蕴之深邃,表现之突出,艺术之高超,都非他人可及,可以说,李白为中国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月亮在诗人李白笔下,有丰富的象征意象,月亮被高度人格化,有了人的思想感情,诗也更加生动传神,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艺术魅力。
“每当诗人写到明月时,常常把月当作友人、亲人和恋人,把自己的感情向它倾诉,用自己的心灵与它交流,像孩子一样的天真无邪,毫不掩饰地向它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最纯洁、最真诚、最热烈的情感来拥抱明月。
”[1]也由此反映出诗人不苟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李白诗中分类的月意象;第二部分分析李白恋月的主要原因。
本文主要采取分析法和综合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作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注意吸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力求对李白诗中月的意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分析。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使。
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
李白(唐朝诗仙)简介
李白(唐朝诗仙)简介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见了,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
他所作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迈,清新飘逸,大气磅礴,气势十足。
既反映了唐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他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生平经历编辑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碎叶河上的碎叶城,属唐安西都护府(今楚河州托克马克市),成长于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3] 。
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其与杜甫合称大李杜(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
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安史之乱发生第三年(756年),他感愤时艰,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斗争,兵败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不久即病逝,也有说“醉致疾亡”(见皮日休《李翰林诗》)。
也有说是喝酒猝死(见《旧唐书》)。
也有说是醉酒入湖中捉月溺死,这种说法古已有之且广为流传。
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经典,例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
单姓的历史名人和概括词
单姓的历史名人和概括词概述单姓的历史名人是指具有特定单一姓氏的人们在历史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他们以自己的才华、智慧和勤奋,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探讨几位单姓的历史名人及其所代表的概括词。
1. 李白 - 诗仙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诗人。
他的诗歌激情奔放,意境开阔,并以其浪漫主义的创作方式而闻名。
李白的作品气势磅礴,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深受后世诗人的推崇和影响。
1.1 李白的生平和成就李白生于唐代初年,少年时期就展示了非凡的才华和对诗歌的热爱。
他曾游历名山大川,广交朋友,寻找诗歌的灵感。
他的诗作有数量可观,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田园、爱情抒怀、政治议论等。
1.2 李白的诗歌风格李白的诗歌风格在当时独树一帜。
他善于运用夸张、想象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力量感。
他的作品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自由的追求,体现了他的个性特点和时代精神。
1.3 李白的影响和地位李白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他的诗歌既富有音乐性又具有哲理性,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启发。
他的影响力不仅仅止于中国,还深深地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文学创作。
2. 张艺谋 - 电影大师张艺谋,中国当代著名导演,被誉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人之一。
他的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审美观念而闻名,多次获得国际电影大奖。
2.1 张艺谋的生平和成就张艺谋出生于河北省,年轻时就表现出对电影的浓厚兴趣。
他先是在中国电影学院学习,后来在自己的导演生涯中创作了许多具有独特风格和深度思考的作品。
2.2 张艺谋的电影风格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充满了艺术的张力和观念的深度。
他擅长运用视觉符号、色彩和节奏等元素来表达故事和主题。
他的电影既有史诗般的宏大场面,又有细腻入微的人物描写。
2.3 张艺谋的影响和地位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在国内外都广受好评,他的电影导演风格影响了一代电影人。
他的作品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还在艺术上深受认可。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白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白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表现出卓越的文学天赋。
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情感激荡、意境深远而著称,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作品中,对自然景色和社会情感的描绘尤为出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第一章:李白的生平1.1 出生与家庭背景李白出生于陕西凉州(今兰州),家世显赫,父亲是当地的地方官员。
他从小喜欢读书,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
1.2 文学成就李白早年曾经担任过多个官职,但因为他优先追求文学创作,频繁地放弃官职,最终成为一位无牵无挂的诗人。
他的诗作流传较广,包括《将进酒》、《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
李白的诗歌表现出他豪情壮志的个性和对自然的热爱。
1.3 辞官追求自由李白曾经在唐太宗时期担任过官职,但由于对朝廷的弊端和个人追求自由的渴望,他多次辞去官职,四处游历,寻找灵感。
他选择了与时代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自由生活,展现了诗人不拘一格的个性。
第二章:李白的诗作特点2.1 豪放的情感表达李白的诗作充满了豪情和激情,他用大胆的笔触和浓烈的情感表达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热爱和追求。
他的诗作中充满了磅礴的气势和豪放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
2.2 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李白的诗作常常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风光,同时揭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
他的诗作中自然与人文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体验。
2.3 艺术特色李白的诗作以艺术性极强的形象和语言为特色,他善于使用修辞手法和韵律表达诗意,使诗歌更加优美动人。
他的诗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着独到之处,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第三章:对后世的影响李白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他的诗作在艺术和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1 文学李白的诗歌在唐代以及后来的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作用。
李白带桐的古诗词
李白带桐的古诗词一、李白与桐树的缘分1.1 李白与自然的亲近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他豪放奔放的诗风闻名于世。
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在他的众多诗作中,桐树这一题材占据了重要位置,成为他的创作灵感之源。
1.2 桐树的象征意义桐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
桐树的茂盛和坚韧不拔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桐树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心中最喜欢的树木之一。
李白喜爱桐树,不仅因为它枝繁叶茂,还因为桐树寓意着忠诚和坚定的品质。
1.3 李白笔下的桐树李白笔下的桐树形象多样,既有桐树雄伟壮观的一面,也有桐树纤细婀娜的一面。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赋予了桐树神秘而魅力十足的气质。
二、李白最脍炙人口的桐树诗作2.1 《秋桐》秋桐叶落独立枝,千年一夜凤凰期。
身世凉风过浩荡,忧伤垂泪又思归。
2.2 《赠汪伦》李白又一首名篇,其中描写了他与好友汪伦分别时的感伤之情。
在诗中,李白用到了桐树这一意象。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桐树在李白诗作中的象征意义3.1 忠诚和坚定桐树作为李白诗作中重要的意象,象征着忠诚和坚定。
李白赞美桐树的坚韧不拔,表达了他对忠诚和坚持信仰的追求。
3.2 自由与豪放李白借桐树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向往。
桐树高挺挺地长在大地上,彷如一抹自由的旗帜,象征着李白内心的豪放与无拘束。
四、李白诗作中桐树的艺术形象描写4.1 雄伟壮观李白笔下的桐树常常被描绘得雄伟壮观。
例如《秋桐》中的“叶落独立枝”,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
4.2 纤细婀娜与雄伟壮观不同,李白有时也将桐树描绘得纤细婀娜。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桐树的婀娜之态展现得入木三分。
五、结语李白与桐树的关系是一种奇妙的缘分,桐树成为了他诗歌创作中的重要素材。
通过对李白诗作中桐树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李白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
桐树作为李白诗作中的意象,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还给予了他以无限的灵感和创作动力。
李白带桐的古诗词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篇章,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宝贵文化遗产。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标题:将进酒说课稿引言概述:《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名篇,通过描述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热爱。
本文将从诗歌的背景、诗歌的主题、诗歌的结构和诗歌的艺术特点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将进酒》这首诗的魅力。
一、诗歌的背景1.1 李白的生平背景:介绍李白的出生、成长背景,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1.2 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探讨唐代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以及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1.3 《将进酒》的创作背景:分析李白创作这首诗的动机和情感背景,以及与当时社会形势的关联。
二、诗歌的主题2.1 豪情壮志:解读诗中表达的豪情壮志,包括对人生的豪情追求和对世俗束缚的反叛。
2.2 人生观与价值观:分析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探讨他对于享乐、友情和自由的思量。
2.3 爱国情怀:探索诗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分析诗人对于国家兴衰和民族精神的关注。
三、诗歌的结构3.1 诗歌的体裁:介绍《将进酒》的体裁特点,包括其属于乐府诗的一种。
3.2 诗歌的韵律:分析诗中运用的韵律形式,如何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节奏感。
3.3 诗歌的章法:探讨诗歌的章法结构,包括开头的自述、中间的描写和结尾的抒发情感。
四、诗歌的艺术特点4.1 意象的运用:分析诗中所使用的意象,如酒、杯、壶等,以及这些意象所代表的象征意义。
4.2 修辞手法的运用:解读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探讨这些手法对于诗歌的表达效果。
4.3 语言的艺术性:探索诗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包括诗人对于音韵和节奏的把握,以及对于字词的精选。
结论:通过对《将进酒》的背景、主题、结构和艺术特点的分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义和魅力。
诗人李白通过豪情壮志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人生的热爱和对于自由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关心。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使其成为唐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历史人物:李白的诗歌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历史人物:李白的诗歌及其对历史的影响1. 引言1.1 概述李白(701年-762年),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创作了大量优美、豪放、丰富多样的诗歌作品,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璀璨的一笔。
李白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和思想,更以其深邃的艺术表达和广阔的时代背景而影响着历史与文化。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探讨李白及其诗歌对历史的影响。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从李白的生平简介出发,介绍他与唐朝时期背景之间的关系,并探究他诗歌所体现的特点与风格。
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论述李白通过描绘和批判历史事件、自然景观以及探讨个人命运和人生价值等方面对历史产生的积极影响。
接下来,在第四部分我们将评述各个时期对李白诗歌的评价,并总结他在后世文学及艺术作品中被引用和致敬的情况。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对历史人物李白及其诗歌的重要意义进行总结,并讨论对未来文学与艺术以及读者认识历史与文化的启示。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李白及其诗歌的详细探究,展示他对历史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传达对读者阅读和理解历史、欣赏文学艺术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研究李白诗歌及其对历史的影响,本文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兴趣,并思考李白这位伟大诗人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
2. 李白的诗歌与历史背景2.1 李白的生平简介:李白,字太白,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他出生于唐朝贞观年间(8世纪),在长安度过了大部分的青年时期。
他以其奔放豪迈、勇猛无畏的个性和诗歌风格而闻名于世。
李白少年时代就展现了卓越的才华,并在文坛上得到各方赏识。
然而,在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的唐朝时期,他也经历了许多困苦与挫折。
虽然多次担任官职,但由于不合时宜的言辞和态度,他无法找到一份长久稳定的职业。
最终,李白选择过上漂泊自由、酒色诗歌为伴的生活。
2.2 李白诗歌的特点与风格:李白以其激情四溢、意境深远的诗歌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耀眼的明珠。
他善于借景抒怀,将壮丽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于静心的古诗词
关于静心的古诗词一、悠闲宁静的古诗词1.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 《山居秋暝》 -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3 《夜泊牛渚怀古》 - 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白鹭,经石乘长裙。
馆舍绿悄无人至,江光寒碧浸天心。
静心得道真灵草,不到诗家伤白苹。
二、修身养性的古诗词2.1 《黄粱梦》 - 秦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涕下之后,急东镇西,而问于曙光之上。
曙光曰:天下事大风后。
而观者众,而想者寡,是以不见物也。
2.2 《静坐常思己过》 - 陈子昂座中岂公卿,坐上有儒生。
愿坐著琴书,不语徒然情。
贵人多时诪,今人多貌盈。
膏火不晞焱,悠悠何由停?2.3 《道德经》 -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三、清静心境的古诗词3.1 《登高》 -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2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3 《秋夜寄邱员外 / 四时田园杂兴小寄诗朋》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秋夜寒气至,寄君书长笺。
笺中掩愁字,见君还老年。
白发当年事,拈花怜女儿。
茂陵自此远,弹琴在荒陂。
琴断有谁听,楼空知访谁?高山结秋镜,廉洁非深悉。
冰肌滑自倦,凌霄落云滋。
天寒翦御服,水阔泛渔矶。
煮酒田中人,估客自趋沺。
惆怅不可追,想望至天涯。
雄心壮诗才,岁月殊可嘉。
琴书生双端,别离复重霞。
宋官不离家,韩子心偏赊。
昔昇堂窈窕,韶华当暮年。
唐代诗人李白最有名的十首
唐代诗人李白最有名的十首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以豪放的诗风和奇特的想象力而闻名于世。
李白的诗作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痛苦和对理想的追求,成为了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本文将介绍李白最有名的十首诗作,探讨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1.《登金陵凤凰台》1.1 内容这是李白的一首名篇,描写了他登上凤凰台的情景。
诗中写了登上凤凰台的艰辛和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辉煌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的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气势磅礴,豪情万丈。
1.2 意境诗人通过描绘凤凰台和江城金陵的壮丽景色,营造出宏大的气势。
同时,通过描述自己的登临经历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追求和对光阴流逝的感叹。
整首诗融汇了辉煌和自嘲,展示了李白豪放的个性。
1.3 特点这首诗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气势磅礴。
诗人通过描绘凤凰台和金陵城的景色,以及自己的登临经历,营造出宏大的氛围。
整首诗结构严谨,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概。
2.1 内容这是李白的经典之作,描写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远方的亲人。
诗中简洁有力地表达了孤寂与思念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2.2 意境诗人在夜晚的宁静中,独自思念远方的亲人。
他望着天空中明亮的月光,感慨万千,情感微妙。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宁静、孤独与思念交织的心境。
2.3 特点这首诗简洁明快,用字简练,意境深远。
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在静夜中孤寂思念的情感,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整首诗清新朗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将进酒》3.1 内容这是李白的一首豪放洒脱之作,描绘了诗人放浪形骸、豪饮畅快的场景。
诗中流露出诗人追求自由和无拘无束生活的心态。
3.2 意境诗人在酒宴上尽情狂欢,高歌大笑,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他借酒消愁、挥洒豪情,展示了他豪放不羁的个性。
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命力和对自由的追求。
3.3 特点这首诗韵味独特,气势磅礴。
诗人通过放浪形骸的场景和豪饮畅快的描绘,展现了他追求自由和无拘无束的个性。
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
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摘要李白出生在唐代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
盛唐文化,孕育出了无数的杰出诗人,李白无疑是其中最具个性特点的天才诗人。
李白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激荡而奔放的情感,主观色彩极强,诗歌中想象和夸张令人惊心动魄。
这是由盛唐时代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造就的,也与李白独特的身世经历有关。
同时又因为李白善于吸收和借鉴前人优秀遗产,且具有创新精神。
读他的诗歌,我们既会很快被他那种兴发无端的澎湃激情所感染,又会为他那奇诡宏大的想象力所深深折服。
他总是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常常利用丰富的想象、联想,大胆积极的艺术夸张以及畅达的语言来营造出独特的意境,从而也形成了他诗歌独有的浪漫特质。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们称之为“诗仙”。
在他的诗歌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他诗歌的主要倾向和特点是浪漫主义激情和浪漫主义艺术美质。
关键词:李白,浪漫,情感,想象,意义目录摘要 (Ⅰ)一. 李白诗歌浪漫特质的形成 (1)二.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点的表现手法 (3)三.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精神特质存在基础现实意义 (6)五.结论 (7)参考文献 (7)一、李白诗歌浪漫特质的形成1.1. 时代风尚的影响,形成了他颇具时代文化精神的审美情趣李白的一生,主要活动是在玄宗、肃宗两朝,这是唐王朝由全盛转入衰落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
而他的少年、青年和壮年时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正是唐朝的鼎盛期。
在诗歌创作方面,诗人们的作品都具有这一时代的共同风格和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它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
李白的诗歌,正是这“盛唐气象”诗歌中的突出代表。
他的诗作,大多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
李白写月诗歌赏谈
李白写月诗歌赏谈李白写月诗歌赏谈一、李白的诗歌创作背景与意义李白(701年-762年),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丰富多样,其中以描写月亮的诗句尤为著名。
李白的月诗无论是形象描写还是情感表达,都体现了他豪放奔放的艺术特点和对自然界的痴迷追求。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李白创作诗歌的背景和意义。
1.1 李白的生平与创作环境李白出生于湖北襄阳,少年时代即展露出了对文学和诗歌的浓厚兴趣。
他游历名山大川,广泛涉猎各种文化,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素材。
1.2 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李白笔下的月亮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景色,更是与人类情感相结合的象征。
他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个人的豪情壮志、对自由高远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1.3 李白的诗歌题材和表现手法李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田园、历史典故、个人感受等。
在描写月亮的诗歌中,他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情、拟人等,使诗句更加生动有趣。
二、李白的月诗举例赏析2.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2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3 《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2.4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三、李白与其他诗人的月诗比较3.1 杜甫的月诗3.2 白居易的月诗3.3 苏轼的月诗四、月亮在李白诗歌中的象征意义4.1 自由与远方的象征4.2 人生短暂与岁月流转的象征4.3 情感表达的象征五、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李白的月诗赏析图片和相关参考资料。
六、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对作品的独占性控制权利。
在文学作品中,诗歌创作享有著作权保护,未经作者许可,他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传播、复制该作品。
2、知识产权: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知识和信息所享有的权利。
诗歌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享有知识产权保护。
关于爱国的名人名
关于爱国的名人名引言概述:爱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石。
许多名人名将因其对国家的热爱和奉献精神而被人们所尊敬和铭记。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爱国的名人名,以展示他们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和无私奉献。
正文内容:1. 李白1.1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1.2 他的诗作中常常描绘祖国山河壮丽景色,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的自豪。
1.3 李白的诗作不仅展示了他对国家的热爱,也激励了后来的文人学士,成为了爱国主义的楷模。
2. 孙中山2.1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不遗余力地奋斗终生。
2.2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为中国的民主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2.3 孙中山的爱国精神和革命事业激励了无数的后继者,他被尊称为“国父”。
3. 爱因斯坦3.1 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对科学的热爱和对人类社会的关注使他成为了一位爱国者。
3.2 尽管他是德国人,但在纳粹兴起时,爱因斯坦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德国,拒绝为纳粹政权工作。
3.3 爱因斯坦后来移居美国,并积极参与了美国的科学研究和社会事务,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 纳尔逊·曼德拉4.1 曼德拉是南非的民权运动领袖,他为了争取黑人的平等权利和国家的和平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4.2 曼德拉在被监禁期间,依然坚持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种族和解的追求,成为了全球爱国主义的象征。
4.3 曼德拉最终成功地结束了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成为了南非的第一位黑人总统,为国家的和平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5. 乔治·华盛顿5.1 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他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为国家的独立和自由做出了巨大贡献。
5.2 华盛顿担任美国第一任总统期间,坚定捍卫国家的利益,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5.3 华盛顿的爱国精神和领导才能为美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美国人民尊称为“国父”。
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生平简介李白(701 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最早的文献记载,李白是五胡十六国之一西凉国的创建人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在隋朝末年,李白的祖先因罪或其他原因流亡到西域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隐姓易名,流寓了五世。
到了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 年),李白的父亲才携带家族重新返归内地,定居于西蜀绵州的昌隆(今四川江油),同时恢复李姓。
李白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仗义。
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
他曾得到吴筠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有了较深认识。
天宝三载(744 年),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中,李白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永王擅自率兵东巡,导致失败,李白受牵连被判罪,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
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其作品想象丰富,浪漫奔放,意境独特,才华洋溢,在诗歌的艺术成就上,他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
同时,李白也是乐府诗的继承人,使许多流失的乐府诗回归本题,并革新古体诗,使其升华到新的高度。
他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他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其诗歌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
《南歌子》:李白的豪迈情怀与乐观主义精神
《南歌子》:李白的豪迈情怀与乐观主义精神引言部分的内容如下:1.1 概述《南歌子》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一篇诗歌作品,展示了他豪迈的情怀和乐观主义精神。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李白的个性特点和世界观,感受到他对生活充满激情和积极态度。
本文将以《南歌子》为主线,探讨李白的豪迈情怀和乐观主义精神在他的作品中的体现。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正文部分包括李白的豪迈情怀及其表达方式以及乐观主义精神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内容。
最后,在结论中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探讨李白的思想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影响。
1.3 目的通过分析和研究《南歌子》中所体现出来的李白豪迈情怀与乐观主义精神,旨在窥探李白作品背后深层次表达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并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唐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同时,希望通过对李白的思想探讨,从中汲取营养和启示,提升自身的心态和积极态度,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2. 正文:2.1 李白的豪迈情怀:2.1.1 描写李白的豪放个性和胸怀: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以他不羁而豪放的个性以及开阔宏大的胸怀而闻名。
他的诗作生动描绘了他对自然、人生和世界的热爱与向往。
无论是在山水田园中抑或宫廷之间,李白都能够表达自己内心强烈的豪情壮志。
2.1.2 以南歌子为例展示他豪情壮志:《南歌子》是李白创作于旅居江南时期的一首诗。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由、独立和理想世界的向往。
在诗中,李白借用了许多自然景象,将天地山川与人类欲望相融合,张扬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并展现出他无畏苦难、勇敢拼搏的精神,这些特点使得《南歌子》成为了代表李白豪情壮志的经典之作。
2.1.3 李白的乐观态度与人生态度:李白的诗作散发着浓郁的乐观主义精神。
他抱持着对世界和人生积极向上、充满希望和乐观的态度。
在他的诗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对自然、命运和人生的美好展望以及战胜困难挑战的决心。
这种积极乐观的信念不仅使得李白面对困境时能保持内心平静,而且也鼓舞了当时受苦受难的民众。
李白《赠汪伦》的教案设计
李白《赠汪伦》的教案设计第一章:李白生平简介1.1 李白的生平背景介绍李白的生活年代、家庭背景及出生地。
强调李白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1.2 李白的诗歌创作简要介绍李白的诗歌风格和特点。
强调李白以豪放、奔放、想象丰富和语言华美著称。
1.3 李白的友谊观简要介绍李白对友谊的看法和重视。
强调李白与好友汪伦之间的深厚友谊。
第二章:《赠汪伦》诗文解析2.1 诗文背景介绍介绍《赠汪伦》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强调李白在游历桃花潭时,为表达对好友汪伦的感激之情而作此诗。
2.2 诗文内容分析逐句解析诗文内容,解释诗意和意境。
强调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等,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情感。
2.3 诗文主题探讨探讨诗中所表达的主题,如友谊、别离等。
强调李白对汪伦深厚的友谊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第三章:教学目标与方法3.1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强调学生能够理解李白的生平背景和诗歌创作,以及诗文的主题和意境。
3.2 教学方法介绍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互动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
强调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四章:教学内容和步骤4.1 教学内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李白的生平简介、诗歌创作、友谊观,以及《赠汪伦》的诗文解析和主题探讨。
强调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欣赏李白的诗歌艺术。
4.2 教学步骤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表达。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方法,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以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强调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5.2 教学反思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和评估,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鼓励教师与同事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工具6.1 教学资源列出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参考书籍、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
《短歌行》说课稿
《短歌行》说课稿引言概述:《短歌行》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它描写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辈子经历和情感体验。
作为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学作品,《短歌行》在文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短歌行》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
一、作者背景1.1 李白的生平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自幼酷爱文学,后来游历四方,广交名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1.2 李白的文学风格李白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采,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感情为主题,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豪迈情怀。
1.3 李白的影响李白的诗歌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诗仙”,被后人奉为楷模,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作品背景2.1 《短歌行》的创作背景《短歌行》是李白创作于晚年的一首长诗,描写了他在流放途中的心情和遭遇。
在这首诗中,李白表现出对人生的豁达和对命运的坦然。
2.2 《短歌行》的主题《短歌行》的主题是对人生的思量和对命运的接受,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和对世俗的超越。
2.3 《短歌行》的艺术价值《短歌行》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被誉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三、作品分析3.1 《短歌行》的结构《短歌行》共有七十六句,分为十四首,每首七句,采用五言绝句的形式,结构严谨,内容丰富。
3.2 《短歌行》的意境《短歌行》描绘了李白在流放途中的心情起伏和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3.3 《短歌行》的艺术手法《短歌行》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四、作品评价4.1 《短歌行》的价值《短歌行》作为李白晚年的代表作品,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量和对命运的坦然接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情感。
4.2 《短歌行》的影响《短歌行》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典范。
《行路难》说课稿
《行路难》说课稿引言概述:《行路难》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诗人在战乱时期的难点行程和对国家的忧虑。
本文将从诗歌的背景、主题、艺术特色、语言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背景分析:1.1 李白生活背景: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出生于贫寒家庭,饱受战乱之苦。
1.2 唐代乱世:唐代是一个战乱频繁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难点。
1.3 诗歌创作背景:《行路难》是李白在逃离长安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耽忧和对人民疾苦的感受。
二、主题分析:2.1 难点行程: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战乱时期行路的艰辛,体现了人生道路的蜿蜒和坎坷。
2.2 对国家的忧虑:诗人通过自己的遭遇,表达了对国家乱象和人民疾苦的耽忧和忧虑。
2.3 人生哲理:诗中蕴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思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思量。
三、艺术特色:3.1 抒情性:诗歌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的感情世界。
3.2 意境深远:诗中运用大量的象征手法,营造出深邃的意境,引起读者的共鸣。
3.3 结构严谨:诗歌结构严谨,行脚抒情,情景交融,层次分明。
四、语言特点:4.1 用典丰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增加了诗歌的文学厚度。
4.2 音韵优美:诗歌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音韵优美,起伏有致。
4.3 意象生动:诗中的意象生动鲜明,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
五、影响分析:5.1 文学价值:《行路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2 社会意义: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3 传播价值:《行路难》被广泛传播,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影响至今。
文学历史人物——李白
文学历史人物——李白文学历史人物——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他在诗歌创作中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才华,被誉为“诗仙”。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李白的生平、创作风格、名篇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生平1.1 出生与成长李白于天宝十年(701年)出生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他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从小就展现了卓越的才华和对文学的热爱。
1.2 游历与求学少年时期,李白离开家乡,四处游历。
他先后游历了长安、洛阳等地,结识了许多文人雅士,并在各地求学,广泛涉猎经史子集,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1.3 官职与荣誉李白曾经担任过江州司马、潼关县尉等官职,但由于性格狂放不羁,很少能够胜任政务。
然而,他的诗文却广为流传,被誉为文坛瑰宝。
二、创作风格2.1 诗歌风格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自成一派,深受浪漫主义影响。
他擅长运用夸张、通感和变幻的艺术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韵律和意境。
2.2 主题与意象李白的诗作涉及广泛的主题,包括山水田园、历史典故、个人情感等。
他善于用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常以山水为背景,借以寄托内心的豪情壮志。
三、名篇赏析3.1 《静夜思》此诗描绘了李白漫步清夜时的思绪,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2 《将进酒》这首诗展现了李白豪情万丈的形象,借饮酒来突显他对自由和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四、影响与评价4.1 后世评价李白的诗歌作品一直以来都备受后世文人的推崇。
他的理想主义情怀、豪放不羁的个性深受他人喜爱,被视为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
4.2 对后世的影响李白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不仅启迪了无数后来者的创作灵感,也对中国古代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附件:本文档附带李白的部分诗作及相关书籍、研究论文等资料。
法律名词及注释:暂无相关法律名词及注释。
古语形容自己作诗
古语形容自己作诗1. 古代诗人自述1.1 优雅自信的傅玄古代有一位名叫傅玄的诗人,他自己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作诗能力:“触物有声,通神有理”,形容他的作诗才华出众,能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物象,并寄托自己深邃的思想。
1.2 倾诉妙境的王之涣与傅玄不同,古代诗人王之涣则形容自己的作诗能力为:“心旷神怡,宇宙之间,仿佛只有我一人。
”这表明了王之涣在作诗时的心境非常愉悦,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宇宙,只有他自己存在。
1.3 凌厉激情的李白另一位古代诗人李白形容自己的作诗能力为:“手持破烂书,一蓑烟雨任平生”,描述了他自己在作诗时充满了冲劲和激情,好像身临其境一般。
2. 不同形容自己作诗的古语2.1 诗中有画古人形容自己作诗时善于描绘画面,往往用“诗中有画”来形容。
这是因为他们的诗歌中常常融入了对自然景物或者人物形象的生动描绘,读者读诗时能够仿佛看到真实的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
2.2 行云流水如果一个人的作诗功底很深,而且擅长以流畅的笔触写作,古人则会形容他“行云流水”。
这个形容词意味着作诗者的构思和笔法都非常自然流畅,像云和水一样,毫不费力地展现出来,给人一种美妙的感受。
2.3 似水柔情有些古人形容自己作诗时,喜欢用“似水柔情”这个词来形容。
这表示他们的诗歌流畅柔和,充满了情感,读者读后能够感受到深沉的情绪,如同水一般具有柔软的力量。
2.4 逸群之才古代一些才华出众的诗人也会用“逸群之才”来形容自己的作诗能力。
这个词意味着他们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与众不同的才华,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3. 古人作诗态度与意境3.1 唯美与哲思并重古代诗人们作诗时追求的不仅仅是美的呈现,更注重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考。
他们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唯美的形象和韵律,带给读者深思与共鸣。
3.2 追求自由与真实古人认为作诗是一种自由的艺术表达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他们追求真实和自由的创作,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对社会现象、人生境遇以及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诗 仙 ” 李 白 ——冰心主编《彩色插图中国文学史》
本课要点
李白的生平与思想 李白的诗歌创作
李诗的艺术个性
李白一生中的五个时期
(一)二十五岁以前——蜀中读书 与任侠时期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上安州裴长史书》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脱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 •
意象或壮美或优美 基本色调明丽爽朗
结 语
李白的诗歌,飘逸豪放,清新自然, 是盛唐之音的典型。他诗中所体现出的 独特的气势、大胆的想象、以及不可复 制的天才的魅力,征服了当时以及后代 的无数读者,使他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 的地位。而他要求自由、追求理想、鄙 视权贵的人格精神,更成为后代进步作 家心慕手追的榜样。
• 洒脱不羁,向往自然自由 (道家) • 功名心强,入世进取 (儒家) • 任侠使气,慷慨自负,幻想奇遇 (侠、纵横家)
李白的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性
太白精神:傲视凡俗、自由狂
放、理想浪漫
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 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 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
——龚自珍《最录李白集》
李 白 手 迹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四 川 江 油 李 白 故 里
李白纪念馆(四川 ·江油)
李白一生中的五个时期
(二)二十五岁到四十二岁——仗剑去国、 追求功业时期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 亲远游。……襄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 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上安州裴长史书》
李白一生中的五个时期
李白的诗歌创作
李白最擅长的诗歌体式:
乐府
歌行 绝句
李白的诗歌创作 ·
乐府
大量沿用乐府旧题,而时有创 新:
• 借古题写时事,具有鲜明的 时代精神;如《侠客行》 • 借古题抒己怀,具有强烈的 主观性;如《将进酒》、《行 路难》
李白的诗歌创作 ·
歌行
歌行本出于乐府,然指事咏物,凡七言 及长短句不用古题者,通谓之歌行,故《文苑 英华》分乐府、歌行为二。(钱良择《唐音审
长 风 万 里 送 秋 雁 , 对 此 可 以 酣 高 楼 。
乱 我 心 者 , 今 日 之 日 多 烦 忧 。
弃 我 去 者 , 昨 日 之 日 不 可 留 ;
宣 州 谢 朓 楼 饯 别 校 书 叔 云
• 突变为开阔爽朗
• 精 神 苦 闷 的 爆 发
• •
感情几度起伏跳跃,起止无端,
若断若续而又一气呵成
李白一生中的五个时期
(五)五十五到六十二岁——报国蒙冤时期 • “安史之乱”中入永王李璘幕府,被牵连 以“附逆作乱”罪入狱,后长流夜郎,行至 巫峡,遇赦返江陵,作《早发白帝城》 •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杜甫《不见》
安徽采石矶李白衣冠冢
当涂青山李白墓
李白的思想个性
酒入豪肠 七分化作月光, 剩下的三分 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忆李白》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天才诗人, 太 白 行 他的心灵犹如一注滔滔汩汩流淌不尽的诗的源泉。 吟 图 ( 无论是山川风物,还是人事交往; 宋 梁 无论是所见所闻,还是所思所想, 楷 ) 在他的笔底统统可以谱成震撼人心的乐章。 而且,永远是那样雄浑而清新, 具有高山大河般的力量、初日芙蓉般纯粹的美感。
——罗宗强《李杜论略》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 美之沉郁。 (严羽《沧浪诗话》)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其三,自然、明丽——“清水出芙 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
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
语言散文化、口语化、流动跳跃性
——也是盛唐艺术追求气韵飞动的时代精 神的体现,与吴道子的画、裴旻的剑、公孙 大娘的舞、张旭的草书异曲同工
——杜甫《旅夜书怀》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谢灵运《初去郡》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其一,以气夺人——“笔落惊风
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感情浓烈,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气势 磅礴: • 气骨端翔,体现出“侠”的傲岸之气; • 气韵生动,体现出“道”的飘逸之气; • 气象超远,体现出“仙”的高举之气。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其二,想落天外——“言出 天地外,思出鬼神表” (皮
日休《刘枣强碑》)
由现实生活的某种触发,使 他迅速进入了幻觉之中;一旦进 入幻觉,他就抛开现实,完全不 顾生活依据,生活真实,生活逻 辑……而凭主观意愿在幻觉里随 意驰骋,他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在这个时候,起作用的不是生活的依据、生 活的真实、生活的逻辑,而是理想……不是 依据生活的可能构造意境,而是根据理想的 安排,形象在幻觉中组合,构成意境。
(三)四十二到四十四岁——三年长安供奉 翰林时期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清平调》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李白一生中的五个时期
(四)四十四到五十五岁 ——十载漫游时期 • 天宝三载(744)春,李白 忧愤出京。五月,至洛阳, 与杜甫相会,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次 年春,再与杜甫会鲁郡和济南,和杜甫结下 深厚友谊。 • 天宝十二载秋,与族叔李华登谢眺楼,作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
语言自然奔放,似脱口而出,全无
拘束 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
与雕绘者争长。(赵翼《瓯北诗话》
李白的诗歌创作 ·
歌行
• 抒情意味浓烈,诗人以主观情感和意向为 轴心展开篇章,一气直下,驰骋想象,笔势大 开大合 • 完全打破固有格式,笔法自由,不讲平仄 对仗,句式长短变化,音节错落,诗歌旋律回 旋振荡,飘逸豪迈
李白的诗歌创作 ·
绝句
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 篇篇神物。 (胡应麟《诗薮》) 赏析 • 五绝:《独坐敬亭山》 《玉阶怨》 • 七绝:《陪族叔刑部侍郎晔 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体》)
自信 宣州谢朓楼 人 抽 俱 生 刀 怀 在 断 逸 世 水 兴 不 水 壮 称 更 思 意 流 飞 , , , 明 举 欲 朝 杯 上 散 销 青 发 愁 天 弄 愁 揽 重思现 扁 更 明 实,担 舟 愁 月 忧愤懑 。 。 。
蓬 莱 文 章 建 安 骨 , 中 间 小 谢 又 清 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