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创始人
《 道 德 经 》
• 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 的创始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 宙本源的哲学家。著有《道德经》,充满 着哲理和东方智慧。
(1)哲学思想: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人要顺应“道” 而生活。 (2) 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有矛盾对立的两个 方面,而且可以互相转化。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当时各诸侯国 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孔子恢复周礼的 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1、孔子创立儒家思想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⑴孟子(亚圣)的思想主张 ①核心: 提出“仁政”思想; ②君民关系:发展民本思想,提出“重民”“民 贵君轻”思想 ③伦理观:主张“性本善”(仁、义、礼、智即 “四德” )
庄子和荀子在“天人关系”方面有什么区别? • 庄子认为天与人 “不相胜”,强调人应当克 服自己的欲望、顺应自然。 • 荀子主张积极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改造 自然,“制天命而用之”。
老庄崇尚自然 ,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 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法家
代表 主要思想 影 响 人物 经济上:“尽地力之教”;政治上: 对中国专制主 李悝 主张用严酷的刑罚确立起新的政治 义政治体制的 秩序 建立乃至秦始 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军 皇统一全国, 商鞅 功授爵;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 起到了重大作 奖励耕战,废除井田制度 用;汉代以来, 其法治 思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法”“术” 想被吸收到儒 “势”合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学体系中,成 韩非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 为维护专制政 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权的工具 34
探究: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时期 代表 阶级属性 春秋(产生) 孔子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 孟子 战国(发展) 荀子
新兴的地主阶级
仁的思想
主 张 民本思想 人性论 地位
爱人
为政以德 性近论 至圣(开创者)
仁政
民贵君轻 性善论 亚圣(继承 发展)
仁义和王道
君舟民水 性恶论 儒学集大成者
三、道家
1、老子及道家
品味孔子的思想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 共之。” ——《论语〃为政》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颜渊》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人民。
品味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天人观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3)推动了中国主流文化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 儒家思想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哲学基础;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 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思想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 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 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 派创始人。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长九尺六寸,俗 谓长人而异之。”
(3)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感悟老子的智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 ——老子源自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两极。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 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
讨论思考:你认为诸子百家思想中哪些主张对现代
中国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 仁义、礼节、诚信、忠孝、以德治国、以人为 儒家: 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 人与自然和谐、辩证看问题、淡泊名利、以柔 道家: 克刚、以弱胜强等 法家: 依法治国、与时俱进等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节俭、 墨家: 严于律己等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五、墨子 1、主张 (1) 兼爱——人人平等互助互爱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节用——节约以扩大生产 (2)认识论和逻辑学的 贡献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 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 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 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 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人而不仁,如礼何?
“仁”和“礼”的 关系
——《论语· 八佾》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 ——《论语》 “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 “仁”是内在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约束。 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遵守礼 制。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求“仁” 的境界。即“礼”以“仁”为基础,“仁”以“礼” 来维护。相辅相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形成原因 ①经济: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 ②政治: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③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 ④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 间”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3、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 ——摘自《论语》
品味孔子的思想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杏坛讲学图
思而不学则怠”
孔子周游列国
“颠簸流离, 游说列国,惶惶 如丧家之犬,不可 终日。”
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但他当年周游列国 十四年,积极推行其政治方案,为什么不被统治者采纳呢?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 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 ,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 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大丈夫。……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品味孔子的思想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 ——《论语》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 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 “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 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 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 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 强调人际关系,要互相敬爱,谦让和睦相处; 协调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品味孔子的思想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 ——《论语·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品味孔子的思想
某天,鲁哀公请孔子进宫叙谈。哀公请孔子吃桃子,边上 还有一盘黍子。孔子却恭敬地吃掉了黍子。 哀公笑道:“夫子,侍人送上来的黍子,是用来擦桃子上 的毛的,不是吃的。” 孔子正色对哀公说:“主公啊,我不是不知道。但是,黍米 是五谷尊者,是帝王用来祭祀天地及宗庙中最上等的谷物,其 地位是很高的。但桃子地位是比较低贱的,祭祀时从不用。用 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贱的东西,是君子所不为的。今天用五谷 之长的黍米去擦拭低贱的桃子,臣以为这是违背周礼的。故我 不敢那样做。”鲁哀公听了,大加赞赏地说:“夫子所言,真 是 妙极了。”
道家:庄子
1、把“道”作为最高 准则,宣传天道与自 然无为; 2、提出“齐物”的观 点 3、人生观:“逍遥”
有一天夜里,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 那蝴蝶翩翩飞舞遨游各处,愉快舒适的样子, 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是庄周。醒来后,已分不 出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周了,就摸摸自己挺挺 躺着的身躯,分明是庄周呀!这使他很纳闷, 心想:究竟是我庄周做梦化为蝴蝶呢?还是 蝴蝶做梦化为我庄周呢?其实蝴蝶就是庄周, 庄周也就是蝴蝶呀。 这段材料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呢? 反映了庄子“齐物”的世界观,任何事物在 本质上是相同的,没有区别。
总体概括
背景: 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思中 想国 的传 演统 变文 化 主 流
百 家 争 鸣
诸子: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
百家: 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思想流派的形成 春秋战国形成 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
汉代成为正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宋明发展为理学
两宋时期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思想主 张、明朝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儒 家 思 想 的 演 变
李贽的反正统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 明清新发展 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一、 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百家争鸣”的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学术流派或学者(诸子 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 争相发表不同见解,展开争论,形成“百家 争鸣”局面。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1、孔子创立儒家思想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⑵荀子的思想
A、主张
①政治思想:礼法并施;君舟民水; ②伦理观:主张“性恶论” ③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等 ④学习的最高目标就是把握礼
B、地位影响: 战国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治之经,礼 与刑。” “君者,舟 也;庶人者,水也。水 则载舟,水亦覆舟。” 材料二、目好色,耳好 声,口好味,心好利。 饥而欲饱,寒而欲暖, 劳而欲休。 材料三:天行有常,不 为尧存,不为桀亡。应 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 则凶。
(人性本善思想)
(养浩然之气思想)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1、孔子创立儒家思想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⑴孟子(亚圣)的思想主张 (2)评价: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地 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 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 但是,孟子的封建“仁政”、“民本”思想并 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 的一种策略。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1、孔子创立儒家思想 ⑴创立: 孔子编定“六经”:《诗经》《尚书》 《礼记》《易经》《乐经》《春秋》,有记录 言论的《论语》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1、孔子创立儒家思想 ⑵基本内容 ①政治主张:a、“仁” “礼”(核心); b、“为政以德”,包含了民本思想; c、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 打破了官府垄断。(学在官府——学在民间)
☆与孔子的“仁者、爱人,爱有差等”有何不 同?根源?
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2、评价:战国时期,一度被视为显学 战国以后,其思想不再受重视。 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和平; 生产力的发展,大量小生产者产生,墨家学 派思想在当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与统治者政治需要不符(武力统一中国 和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后来统治者重农抑商,手工业受限制
事物是不断发展与转化的。
感悟老子的智慧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 以饥。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 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 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感悟老子的智慧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 至老死,不相往来。
品味孔子的思想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 忍也?” 语》 ——《论
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 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 实质: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论语·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目的:维护统治、教化民众。
学派
代表
历史时代
主要思想
孔子
儒家 孟子
春秋
战国
“仁”和“礼”;提出“德政”; 文化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提出“德政”;主张“民贵君轻”
荀子
老子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周末-春秋 战国 战国
“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是核心和根本;辩证法思想;小国 寡民 天道和自然无为;齐物;逍遥 主张中央集权;变法革新;严刑峻法, 奖励耕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