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化
新课程中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中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何推动这一改革顺利进行,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是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新的初中数学课堂体系标准,对中学数学教师的角色做了认真的研究,特别是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角色,笔者就此而谈。
一、课堂上,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合作者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的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共同的“学习共同体”,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的合作者。
使课堂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也就是说,许多知识和技能都是在活动过程中获取的。
而在活动的过程中,没有教师的合作与参与是不行的,或者说是难以生成新的知识。
笔者曾有一次深刻的体会,在教完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后,我出示一道题目,用若干个正方形和圆在一个矩形平面上设计出一个美丽的图案,要求使设计出的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同学们纷纷要求我作一示范,示范后,我要求他们再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一些,我当时认为很简单,就站在讲台上,其结果大部分已经完成了,还有一小部分不会做,就是完成的同学也有的乱画,不符合要求。
当时我就后悔,如果能从讲台上走下去,与这些同学合作,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至少不会有画不成的学生。
在此,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与学生合作,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人为关怀。
这就要求教师真正改变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做学生的合作者,在与学生的合作中参与,在参与中与学生交流。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
交往可以激活思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新课程为师生之间的交往预设了广阔的空间,期望教学能成为真正的交往活动。
新课标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063Email :jiaoyuluntan@《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教师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
”在新课标下,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
新课标理念下,努力转变教师观念,更新教师角色定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更高目标,势在必行。
因此,为了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引导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合作学习包含了与学习相关的各方之间的合作、交流与互动,强调必须通过有效的合作和互动来获取知识。
学生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要想真正让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也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小组活动的效率才会提高,学习的目的才会达到。
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要做细致的组织工作;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
合作学习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用,也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当合作学习结束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指导。
二、教师应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往往也是一名参与者。
教师不光要组织合作学习,为学习者的合作学习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合作学习情境,而且要作为学习者中的一员,共同探讨、研究面临的问题。
教师的参与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教师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每位同学的参与情况,适时的从方法和措施上指导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度,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信息时代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新课标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广东省云浮市第二中学 曾泽海更好的平台,但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往往会显得束手无策,或被错误的信息引入歧途,或在信息的海洋里面产生迷航现象。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对广大教师带来教育观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一系列变革,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进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
特别是数学课,教师不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善于合作的探索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做好角色的转换。
因此教师应由管理者变成组织者,由控制者变成帮助者,由仲裁者变成促进者,由实施者变成开发者,由传授者变成参与者,由主导者变成引导者,由教书匠变成研究者,并由教学大纲的执行者变成决策者。
通过这样的形式,以下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一、教师是新课程的建设者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是按照教科书、教参等去教学,成为了教育主管部门各项规定、制度的机械执行者,成为了各种教学资料的简单照搬者。
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又兼顾校本课程,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为此要求教师要有强烈地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
在教学“分类”时,我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先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观了超市,又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图书室,要求学生写好观察记录,并说明各物品的摆放情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分类,直观认识分类。
课堂上,学生各自动手整理书包,放学后整理各人的房间、书籍,让学生真切地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类似的例题还有,如例1,假设大门在教室正南方向50米,图书馆在教室西北方向的100米处,试画出示意图。
例2,测量一个不规则图形(如一片树叶)的周长。
教学源于教材,教材源于生活。
因此,教学中只要适合于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实物、材料,都可以作为学习中的内容。
教学中,我们也应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对教材的改编和加工,使教材变得生动活泼,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教学“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先去记录学校教学楼里有关数据如层数、教室间数、每间教室的门和窗的数量等等,并试着自己提问题,如“一共有多少间教室?”、“一共有多少扇窗户?”……这样一来,使数学材料充满了真实感和亲切感。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换
用多 种多样 的课程 资源 , 动构建数 学与 日常生活 、 主 社 会实 际 的广泛 联系. 师应 以 自主探 索为 突破 口, 教 倡导 自主学习 、 合作 学习、 探究学 习等多种学 习方式 , 根据现
教师.
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 因此 , ” 教师要 重新审视 自己, 要 “ 摆正位子 、 放下架子 、 蹲下 身子” 以完 全平等 的心 态积 . 极地参与探 究 , 创设 融洽 和谐 的课 堂氛 围, 维护学 生 的
主体 地位 , 学方式 服务 于学 生 的学 习方式 , 教 教师应 把
进学 生的发 展为根 本 , 以提 高学 生 的数 学素 质为 主 旨, 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 使学 生具有大 胆探究 的创新精 神和 实践 能力 . 师要 促 进 学生 从 知识 与 技 教 能、 数学思考 、 解决 问题 、 情感 与态度 四发 展 出发 , 师 教
角色也应 由重教师的“ ” 教 向重学生 的“ 转换 , 学” 由统一
实生活和社会生产 中的实 际问题 设置探 究内容 , 不拘泥 于教材 所提供 的素材 或案例 , 精选 富有 典型性 、 表性 代
和趣味性的案例 , 这就要求数学 老师必须 由“ 复制者” 向
教育教学的新 型研究者转换 , 积极 主动和全方位 地介入 新课 程研究 、 开发 、 设计和实施等 一系列活 动中 , 成为新 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 , 成为新时代 的科 研性
二、 灌输者” 由“ 向促进者转换 以“ 堂为 中心 ” “ 课 、 教科 书 为 中心 ” 的传 统 教 育模 式, 把学生 看成一个 装进 东西 的容器 , 尊重学 生的个 不 体性差异 , 忽视 了对 学生 主动学 习能力 的培养 , 抑制 了 学生探究创 新能力 的发展. 在新课 程下 , 学教 师以促 数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观音堂初级中学赵云锴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观音堂初级中学赵云锴社会在不断变革,必然要求教育不断变革。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
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进都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教师的态度,教师在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可以这样说,在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核心,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课程改革是否能顺利实施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的要求。
所以,对数学教师角色的正确理解定位及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进行探究,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一、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重大改变。
(一)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
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白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特别是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数十年来教师们早已习惯了讲、练、再讲、再练的教学方式,一下子要以“促进”、“引导”为主要方式,这种变化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教师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从何处下手来进行调整的问题。
而通过角色的调整与定位恰好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个难题,这种方式首先因其指向教师自我的教学姿态的调整而具有可操作性;又因其具体、可追忆而可以通过教学反思进行不断的调整。
(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数学学习主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新课程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场景,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所,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
这种质的飞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调整程度。
只有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才会真正的还一个学生自由探究与学习的舞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换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换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更应起到引导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引领者,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会不断转换的,从传授知识者、激发学生欲望者、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者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伙伴者,这种角色转换的过程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敏锐的观察力和较高的教学智慧。
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换。
一、传授知识者在教学刚开始的阶段,教师作为传授知识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需要系统地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算法和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如何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复杂的概念,如何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求知欲望,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知识的系统结构。
教师的语言表达和教学方法将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激发学生欲望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应当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者。
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看到数学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门科学而非一门应试科目。
教师还需要通过举办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挑战性,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动力。
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思考者。
三、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者随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累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教师的角色也需要适时转变为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者。
教师需要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数学的作用。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跨学科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是:教师不应该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管理者”——严格规范学生在课堂的一切行为,而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角色,管理者,组织者,引导者从认识新课程逐渐走向深入了解,感觉到它的新首先在于理念的新,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我们才能认清新课程的改革方向,才能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了使自己在这场变革中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我认真仔细探讨了数学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鲜活的课堂教学中对新理念有了些许感悟。
光阴荏苒,步入新世纪,随着科技信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传统的45分钟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
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
教师的角色行为也有明显的变化,由重知识传递向重人的发展转变,由单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仅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的工作定位,而且需要了解社会和课程对教师职业的新期待,进而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从事“观察、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机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数学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模仿与记忆”等方式学习数学,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发展自我。
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应有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一、在教育上以平等者代替权威者课堂教育首先也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人际关系,人与人交往的关系。
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师充当的是绝对的权威者、统治者的角色,教师居高临下。
师生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
人格上的服从、屈服造成长大后人格的缺陷。
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教学的支配者向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新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师生关系;学习氛围;创新能力一、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新课程改革后教材变化很大,无论是所选内容,还是教材所涵盖的知识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转变观念,更新育人理念,变以往的“教”教材为“用”教材。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亲历获取知识的愉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用教材”意味着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开发课程资源。
如: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20以内退位减速法”时,教师在课的开始,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精彩的录像让学生观看,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情景资源进行再加工。
学生观察图中自己喜闻乐见的卖气球、猜谜、玩套圈的情景后,发现问题,继而提出问题:还剩几个气球?还有几个字谜没猜中?等等。
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这样既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开发,又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中提出数学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的欲望。
二、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疑是一个领导者,但仅仅是作为学习团体中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
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变领导者为引导者和合作者。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只有真正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有课堂上的师生间情与情的相融、心与心的相通、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相促进;才能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产生愉快的求知欲望,毫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所以教师要倾注自己满腔的热情,架设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把微笑带进课堂,用和蔼可亲的教态,热情关怀的语言,亲切鼓励的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肯定每一个学生,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和重要方向。
新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手段的全面更新,因此,教师的作用变得愈加重要。
而面对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着转变。
一、思想意识上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强调教师为主,学生为被动接受者,而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转变为“引导者”。
这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需求,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讲解,更是需要建立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课堂环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领悟知识。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教学原则上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推广,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也在逐渐调整变革。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从以课本为纲,注重记忆和掌握运算技能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主线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即通过生活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发现,使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
此外,特别强调以“体验式学习”和兴趣教育为发展目标,使数学课程更多元、更具探究性、更富有人情味。
三、教学方法上的转变传统教学方法侧重于强调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的方法和形式。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注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自主讨论和自主推导,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和比较进行框架式知识的建构与串连,使学生逐步发展为独立思考和创造的探究型人才。
此外,传授学习策略,激发学生思维,与他们分享和讨论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手段上的转变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会使用教材和课件进行教学,而在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灵活掌握各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实验室、模拟教学等,个性化的备课,创新一种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到实践、更多地发掘自己的创新能力,更多地拓展知识面。
初中数学在新课程下转换角色
初中数学在新课程下转换角色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初中数学教育也在不断变革中。
新课程的实施,使得初中数学需要转换角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初中数学在新课程下的转变。
一、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教师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导,学生则以接受知识为中心。
然而,在新课程下,初中数学需要转变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首先,数学教育应设定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面几何时,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如何利用已知条件求解图形的面积?”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其次,数学教育应推崇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探究和合作。
学生在进行问题解决时,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方法与同学们进行合作,共同思考问题。
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能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激发创造力。
二、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课程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得初中数学需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首先,在数学教育中引入真实情境,帮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学习函数时,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如销售数据分析,展示函数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明白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其次,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或在线资源,学生可以进行虚拟实验、模拟演练,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概率与统计时,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可以进行大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培养数学思维和创造力在新课程下,初中数学需要转变角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数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推理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并使其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运用逻辑思维方法。
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作者:潘晨来源:《新课程·教师》2010年第05期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还是激励学生前进的好伙伴和朋友。
新课程还强调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角,只有从根本上转变自身教学方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一、数学教师要注重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逐步建立起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学中应重视学法指导,变“结果学习”为“过程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解题技能以及数学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训练学生归纳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数学学科的两个显著特点:综合性和系统性。
要善于引导学生划分知识范围,明确知识组成,分析知识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结构,将原来看似孤立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
二、数学教师要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自觉地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产生共鸣,用生活解读数学,既让学生感到亲切真实,又降低一些抽象知识的难度。
由身边熟悉的感性认识引入到理性探究,大大降低了学生抽象思维的坡度。
三、数学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构筑开放的“第二课堂”平常的东西、身边的事物往往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最了解、最感兴趣的,也是最想探究和最想实践的。
教师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使学生在课外有一个开放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合作的过程。
一要把校内资源利用足。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内数学课程资源与数学课堂教学密切相关。
它主要包括与数学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如挂图、资料、模型、教学软件、电教器材、教学实践场所等。
校内数学课程资源可以加强教学的说服力和直观性,既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概念,又有利于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程下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_0
新课程下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新课程摆脱了传统数学课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机械的解题训练的影响,增加了实践性、操作性和探索性内容,从问题的引入到知识的建构都力求从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出发。
从学生所熟悉的情境,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去主动探究所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恰当的引导,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师真正和学生融为一体,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品味数学、感悟数学。
1. 角色观的转变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合作者;由课堂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学习内容的拥有者和传授者转化为学习内容的组织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不仅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而且要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是引导、指导、组织、共同学习等方面。
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及情感,正确地引导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的彼岸。
2. 技能观的转变教师应具备课程开发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
教学内容的设计尽可能地展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即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理解并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以促进其形成对数学知识较为积极的态度。
教学要突出探索式学习方式,即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
体现“多学习、多研究、多交流”。
教师得把教材中每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有探索性的数学问题,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尽最大努力让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欢乐和成功。
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去选择内容、编写例题、设置练习,学生的学习应体现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使主动的、创造性的探索活动在教学中占有主体地位,以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 教学设计观的转变教师的教学策略要实现新转变,由重知识传播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学内容选择向重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
本文围绕着理念变革与教学方法更新、跨学科整合与多元化教学、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师生互动与多元评价、以及教学资源开发与创新展开讨论。
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跨学科整合知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师生互动和多元评价方式,以及开发创新的教学资源。
这些角色转变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至关重要,未来他们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也需要不断适应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数学教师、角色转变、理念变革、教学方法、跨学科整合、多元化教学、专业发展、终身学习、师生互动、多元评价、教学资源开发、创新、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变。
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更像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领者和指导者。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除了数学知识,教师还需要跨学科整合,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在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教师还需要不断开发和创新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具有探索性和实践性。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是不可避免的,他们需要适应这一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正文2.1 理念变革与教学方法更新理念变革与教学方法更新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迫在眉睫。
数学教学的教师角色转变
数学教学的教师角色转变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数学教学中的教师角色也在发生转变。
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到现代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数学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数学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学科素养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讲授和解题为主要方式,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演变。
如今,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他们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师借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和项目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师的学科素养教师的学科素养也是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方面之一。
传统上,数学教师仅仅需要掌握数学知识,然而在现代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
他们需要了解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数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好的引导。
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上下级的关系,教师的话语权较大,学生的主动性受到限制。
然而,现代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发问和思考。
同时,教师也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教师的评价方式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也面临着改革。
数学教师不再只通过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作品展示、口头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这种评价方式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系统中逐渐推行,数学课程也在这一背景下进行了深刻的变革。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也在逐步转变。
本文将从教育背景、角色转变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展开讨论,探讨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转变。
一、教育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大环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注重知识传授和死记硬背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角色转变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着转变。
传统上,数学教师主要扮演的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纠错者的角色,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需要扮演的角色更加全面和多元化。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启发者和激励者,需要具备更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1. 引导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通过启发式教学和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学工具,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实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2. 启发者3. 激励者三、教学实践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需要从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积极拓展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1. 培养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和力量。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社会在不断变革,必然要求教育不断变革。
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进都取决于教师的工作和教师的态度,教师在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核心,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课程改革是否能顺利实施,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的要求。
一、在新课程改革中,数学教师应先做好角色转变的准备。
(一)教师要有多元性的知识结构教育内容的社会化是新课程计划的一个特点,新课程计划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劳技、人口、计算机、青春期、心理健康等教育,并渗透环境,交通、国防等教育。
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掌握单一的学科知识,而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增加很多新的知识内容。
为了适应教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
其次,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自己的实践知识。
(二)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施教能力首先,教师要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传统的初等数学中次要的,用处不大的,而且对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
对删去的内容也要分析,有些知识点是内容删去了,但其思想可能还会有所体现。
其次,教师要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标准中,已将计算器的应用引入教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将进入课堂。
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在助教方面:能提出好的脚本,能使用常见的数学教学软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能评价课件的好坏,有能力选择好的课件。
再次,教师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
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
从学生学习的认识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所进步。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学生学习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高中的数学学习,存在着单一被动等许多问题,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及时地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反思,并不断地以教师新角色的要求来变革和评鉴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角色成功转变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我结合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意见与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教师如何进行角色转变。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促进者高中新课程改变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在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更在于怎样促使学生的学习发生。
教学不是传统的以完成教师的教学为核心展开,而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来进行,学生的自主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大大增加或成为将来教学的核心。
二、教师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以往,作为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教师或多或少地认为:学生是不懂事,教师都不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总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而高中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因此,对教师来说,是否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高中数学难度的不断深化,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在数学阅读中,一定要紧紧抓住数学概念,从概念的内涵延伸出来的应用,通过配套的例题、习题加深概念的理解。
三、教师要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者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一个重要而且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然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足见我国本轮课程改革中,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已经受到了相当的重视。
国务院在制订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特别规定:“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因此,高中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师中心、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构建学习的参与者。
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学生进展为本,从教学的支配者向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新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谈几点看法。
:师生关系;学习氛围;创新能力一、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新课程改革后教材变化专门大,不管是所选内容,依旧教材所涵盖的知识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转变观念,更新育人理念,变以往的“教”教材为“用”教材。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亲历猎取知识的愉悦,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促进学生全面进展。
“用教材”意味着教材不是唯独的课程资源,教师能够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发觉、查找、搜集和开发课程资源。
如: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20以内退位减速法”时,教师在课的开始,能够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杰出的录像让学生观看,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情形资源进行再加工。
学生观看图中自己喜闻乐见的卖气球、猜谜、玩套圈的情形后,发觉问题,继而提出问题:还剩几个气球?还有几个字谜没猜中?等等。
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如此既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开发,又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体会中提出数学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解决自己发觉的问题的欲望。
二、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疑是一个领导者,但仅仅是作为学习团体中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
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变领导者为引导者和合作者。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只有真正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有课堂上的师生间情与情的相融、心与心的相通、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相促进;才能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产生愉快的求知欲望,毫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因此教师要倾注自己满腔的热情,架设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把微笑带进课堂,用和气可亲的教态,热情关怀的语言,亲切鼓舞的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信每一个学生,鼓舞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变化
在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变化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材的编写及体系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的呈现方式有所改进,教材重视了对数学价值观的体现,设置了很多新的栏目,如: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
知识的展开和发展能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材的编写上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在继承好的传统的基础上,新教材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通过探索、活动、归纳、去获得数学知识。
新教材更适应信息社会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在这种新的形式下,教师的角色是否应有所变化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在新课标理念下,不仅是教师的教,就连学生的学习学习方法也应发生变化,就教师的角色变化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形式的变化。
旧的教学形式是死板的,没有生机的,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变成了机器人,而教师变成了机器的操作者,学生的学习没有一点主动性和灵活性。
在新理念新教材下,我们课题组提出了新的教学五环节,值得推广和应用,那就是:情景→问题→探究→反思→提高。
情景就是新教材总是把数学知识融入一定的现实情景中,由现实问题引入数学知识,这说明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并与生活紧密相连,这体现了数学的文化价值;问题就是从现实情景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探究就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使问题得到解决;反思就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整理和反思,进而总结和归纳,得到数学知识;提高就是通过反思把获得的数学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把它进行推广,使数学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知识,并能够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认为新的教学五环节对于新教材的教学是非常适用的,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反思,这个环节使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化目录内容提要---------------------------------------------------------------------------------2关键词------------------------------------------------------------------------------------2一、新课程的新理念-------------------------------------------3二、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4三、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5四、传统教师角色及辨析----------------------------------------6五、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师角色转化---------------------------------7(一)、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来看,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者”。
(二)、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来看,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者”。
(三)、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书匠到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转化(四)、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材的传授者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转化(五)、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从仅是学校教师到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转化(六)、作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政治者、法律者和伦理者的角色六、小结-----------------------------------------------------8七、参考文献---------------------------------------------------8八、致谢语-----------------------------------------------------9提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实施的逐步深入,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师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正确认识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尽快转变角色,不断自我更新,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以全新的思想教育观念应对新课程的挑战。
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与传统教师的角色地位作对比,阐述在基础教育下的角色应该是多元整合的教师角色。
关键词:新课程师生关系教师角色转化Summary: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in ages, along with our education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carry out gradually thorough, turn the arrivalin ages along with the network, the variety happened to traditionalteacher's role also.Carry out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completely raise educate quality, have to be correct understanding new situation bottom teacher's role of fixed position.The teacher wants to go together with new course, adapt to the demand of new course, change arole quickly, continuously renew by one's own, set up new relation of teacher and pupil, with the all new thought education idea should be tothe challenge of new course.This text takes new course principle as instruction and sets against a ratio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er's role position and elaborates in the foundation to educate teacher's role thatthe next role should be a diverse integration.Keyword:New course relation of teacher and pupil Teacher Therole converts正文教师作为角色身份的出现源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首先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并创立了理论。
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于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有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中国对教师的角色很早就提到过。
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辞海》中解释到:“教师就是对知识的传授。
”这就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
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世界的多元化、经济的全球化、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导致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和使命。
中国的教育现状与时代发展、历史重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中国的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对教育特别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已经不够,这就必然引发教师角色的历史性转化。
一、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课程与旧课程相比,有一系列的理念创新,具体表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几方面。
(一)课程目标:本次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隘的课程定位,而关注于“全人”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原课程教育观念滞后,德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现象,课程结构单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课程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发展性、现实性和生活化,使新课程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有效地改变了学生学习生活与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课程结构观:分课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
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转变;在课程目标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并设置了综合课程,强调了分课课程与综合课程两种课程组织形式各有其存在价值,因而形成学科发展分化与发展并驾齐趋的趋势。
即新课程区别与原来课程的三个显著的特点是: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四)课程资源观新: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从而唤醒了广大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做到充分利用除了校内课程资源以外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信息资源等等。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教科书本位”思想,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树立良好的课程资源观,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
(五)课程评价新: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的、评价方法的与手段的以及评价过程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二、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一)、新课程认为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而不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二)、新课程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新课程认为教学应该重过程,而不是重结论。
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一切都是现成的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一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四)、新课程倡导应关注人,而不仅是学科。
过分关注学科,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是学科本位论的体现;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三、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是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新课程倡导:(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包括的含义有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包含的含义有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包含的含义有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