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论诗学视阈下苏轼饮食诗词英译研究

合集下载

“阈限”规约下的苏轼《江城子》互文性解读及英译策略剖析

“阈限”规约下的苏轼《江城子》互文性解读及英译策略剖析
山 东 外语 教 学
2 1 第 2期 ( 第 17期 ) 02年 总 4
“ 阈限" 规约下的苏轼《 江城子》 互文性解读及英译策略剖析
袁 翠
( 东科 学技 术职 业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 东 珠 海 广 广 599 ) 100
摘要: 根据文本阐释的“ 阈限” 即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语境融合理论, 观, 通过对苏轼《 江城子》 及其英译多译本的 个案解读, 揭示中国古典诗歌暨文学文本的互文性解读方式及英译处理策略。通过分析诗词中的内互文性与外互
重置了文本的边界, 扩大了文本的意义空间, 使潜藏于话语之下的文本网链展露颜容, 并通过深层的互文关联, 品味话语的演
变和立新, 使文本的理解由主客体的单向交流走向多向辐射 , 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复式向度, 赋予了文本更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然而, 由于互文性理论过分强调文本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 使得意义的同一性在互文性理论的参照下迅速化做过眼烟云, 成
文章编号: 0. 4( 1)2 1 . 1 2 632 20. 0 0 0 2 0 0 45
法国学者朱丽娅・ 克里斯蒂娃在其《 符号学》 一书中第一次使用“ 互文性” 一词, 她指出: 没有单独存在的文本, 任何文本都
是“ 文本间性” 都是在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中形成的, 的, 它们共同构成了绵延不断的文本群体( 转引自Ai , 0 :5。 ln2 05 ) e 0
成内互文关联的。这一理论实际上可以很容易延伸至文本的外部, 即延伸至外互文关联。作者( 诗人等) 通过不断复现( 不是 机械的重复) 某一主题形成自身创作的互文关联, 或者通过不断复现永恒的人类文化主题达至文学创作的社会文化的互文关
以克里斯蒂娃和巴特为代表的广义互文性学派强调整个世界文本的一体性; 而以 Gn e ee 为代表的狭义互文性学派则认为互 a

苏东坡蕴涵生物知识的美食诗句

苏东坡蕴涵生物知识的美食诗句

苏东坡蕴涵生物知识的美食诗句Su Dongpo, a prominent figure from the Song dynasty, was not only a renowned poet but also a gourmet with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life and nature. 苏东坡是宋代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而且还是一位对生活和自然有着深刻理解的美食家。

His poetry often reflects his appreciation for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the importance of enjoying the simple pleasures in life. 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享受生活中简单乐趣的重要性。

One of the unique aspects of Su Dongpo's literary works is the incorporation of biological knowledge and references into his poems about food and drink. 苏东坡文学作品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他在有关食物和饮料的诗歌中融入了生物知识和参考。

Through his poetry, Su Dongpo beautifully intertwines his love for gastronomy with his admiration for the natural world, creating a rich tapestry of imagery and sensory experiences. 通过诗歌,苏东坡将对美食的热爱与对自然世界的赞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意象和感官体验。

Hi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all living things is evident in his writings, where he often uses botanical and zoological references to evoke vivid images and emotions. 他深刻理解万物相互联系的道理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他常常使用植物和动物的参考来唤起生动的形象和情感。

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宋代文学巨匠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诗词作品中不乏描写饮食文化的篇章。

本文从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入手,梳理了其饮食作品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苏轼的饮食作品以描写美食和饮品为主,其中以描写烹饪技艺和菜肴味道最为突出。

他对美食的描写既注重食材的新鲜和烹调的技艺,又关注菜肴的味道和质量。

同时,苏轼也善于通过饮食来表达情感和寓意,如用烹饪比喻人生的沉浮,用食物象征友情和亲情等。

苏轼的饮食作品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饮食文化特点,如食材的多样性和调味方法的丰富性。

他还强调了饮食的节制和健康,反对过度饮食和饮酒。

同时,苏轼的作品也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对饮食文化的追求和品味,他们将饮食看作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是对宋代社会饮食文化的反映,同时也是文人雅士对生活品质和文化追求的体现。

其饮食作品既注重实用性,又蕴含情感和寓意,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 1 -。

目论视阈下中国菜谱英译研究

目论视阈下中国菜谱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阈下的中国菜谱英译研究【摘要】目的论指出翻译不仅仅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而且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

翻译时译者要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作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

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菜谱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而更多的是文化内涵的传递。

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对中国菜谱的英译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目的论中国菜谱英译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西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对中国饮食产生浓厚的兴趣。

中国菜谱已经成为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将中国菜谱翻译成既有中国韵味又被外国友人接受的译文,对于促进不同民族间的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中国菜谱的英文翻译却不够规范,往往造成误解或困惑。

近年来,这一点不但有专家呼吁,政府也开始重视这一问题。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中,有关部门已经对中国菜谱制定了统一翻译标准。

但是,总体而言,由于中国菜系复杂,每一种菜系还有非常多的地方菜,目前制定的菜谱翻译标准远远无法满足需要,菜谱翻译问题远远没有解决。

因此,对中国菜谱翻译进行系统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试图将目的论运用于中国菜谱的英译研究。

一、目的论概述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两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弗米尔(hans j.vermeer)和赖斯(katheria reiss)创立。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决定。

此外,还要考虑译语与原语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也就是说,传统翻译理论中居于首要位置的“信”“忠实”或“对等”,都要服从于翻译目的或功能。

由此,目的论对翻译过程提出了三项基本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其中“目的法则”是首要法则。

“目的法则”强调翻译应能在译语情景和文化中,按译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苏轼美食总结英文作文

苏轼美食总结英文作文

苏轼美食总结英文作文英文:When it comes to food, Su Shi, also known as Su Dongpo, was a true connoisseur. He was not only a great writer and poet, but also a lover of fine cuisine. Throughout his life, he wrote many poems and essays about food, and even created some famous dishes himself.One of his favorite dishes was Dongpo pork, which is now a famous dish in Chinese cuisine. This dish is made by slowly cooking pork belly in soy sauce and other seasonings until it is tender and flavorful. Su Shi created this dish himself and named it after himself, as he was living in Dongpo at the time.Another dish that Su Shi enjoyed was bamboo shootsstir-fried with ham. This dish is made by stir-frying fresh bamboo shoots with diced ham and other seasonings, creating a savory and aromatic dish. Su Shi praised this dish in hispoems, saying that it was both delicious and healthy.In addition to these dishes, Su Shi also enjoyed many other delicacies, such as steamed buns, wontons, andvarious types of seafood. He was known for his love of food and his ability to appreciate the finer things in life.Overall, Su Shi's love of food was a reflection of his appreciation for beauty and his zest for life. His passion for cuisine has inspired many people throughout history,and his legacy lives on today through the many dishes and recipes that he created.中文:苏轼,又称苏东坡,是一位真正的美食家。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

试论苏轼创作中的饮食诗文摘要:苏轼用他“爽如衰梨,快如并剪”的健笔,写出了许多为世人吟唱的名篇佳作。

本文力图通过对苏轼饮食题材诗文的研究探讨,去再现苏轼的日常生活情趣,从而得出苏轼饮食题材诗文创作的原因和独特的艺术特征。

苏轼创作中涉及到饮食题材的诗文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其中包括写蔬果饭食、饮酒、品茶等,当然苏轼进行此类创作也有着诸多因素,这和他的人生阅历、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贴近生活和走进人生的创作理念以及时代文人的创作风气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这些饮食题材的作品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选材细微琐屑、想像丰富奇特、语言幽默流畅等等,并且在他这类题材的诗文创作中还带有浓重的儒、佛、道思想。

关键词:苏轼;饮食之趣;创作原因;艺术特征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文学造诣极深。

他那慷慨奔放的文章,飘逸豪放的诗词,阐释着他别样的人生态度,向世人展示出独特的魅力。

苏轼不仅善于将现实人生转化为艺术人生,而且也善于把现实人生和艺术人生凝结为美妙动人的艺术杰作,在这些艺术杰作中,饮食文化成为其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苏轼作品中的饮食之趣苏轼喜欢把日常生活情趣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总是能够在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发现美味,时时享受快乐,能满怀热情地把最普通的日常饮食看作是生命的乐趣,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日常生活中最重要最平凡的要数饮食,苏轼在最平凡的饮食中发现不平凡的生活情趣,使自己在纷纷扰扰的人世中活得有滋有味。

(一)愉悦豁达的好食之乐在苏轼的眼中,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不仅能够维持生理需求,同样也能够在平凡的饮食中享受到点点滴滴的乐趣。

他的这种坦然豁达的好食之乐,能随时随地地让人感受到身心的双重愉悦。

苏轼在自己的诗词中以老馋嘴自居,其中提及到的食物也是不枚胜举,当然这里的日常食品不包括酒和茶,单指日常生活中的蔬果饭食,其中素食类的有荔枝、龙眼、槟榔、杨梅、橄榄、笋、蕨、蔓菁、芦菔、芹芽、韭芽、芦笋、桃、杏、梨、枣、蒲桃、石榴、樱桃、黄柑、朱橘、白茨、木瓜、棕笋、藤菜、莼菜、蒌蒿、元修菜、白菘、菠菜、东坡羹、玉糁羹、豆粥、新麦汤饼、为甚酥、青蒿饼、蕈馒头、烧芋子等等,荤食类的有鲫鱼、鲈鱼、白鱼、鲤鱼、江豚、紫蟹、猪肉、羊炙、兔、牛尾狸、黄雀、春鸠、雉、薰鼠、蜜唧、蝙蝠、蛇、蛙……苏轼好吃是出了名的,常常将所吃的食物写入他的诗中。

苏轼诗歌与北宋饮食文化

苏轼诗歌与北宋饮食文化

苏轼诗歌与北宋饮食文化一、本文概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更是一位美食家。

他的诗歌作品流传千古,不仅以其深邃的思想、高超的艺术技巧著称,更以其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独到见解而备受赞誉。

其中,对北宋饮食文化的描绘和赞颂,更是成为了苏轼诗歌的一大特色。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剖析苏轼的诗歌作品,揭示其与北宋饮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探寻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人民生活和文化内涵。

在苏轼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饮食文化的热爱和关注。

他不仅对美食有着敏锐的嗅觉和独特的品味,更将饮食与人生哲理、自然风光、社会风情等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歌风格。

通过对苏轼诗歌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北宋时期的饮食种类、烹饪技艺、餐具器皿、饮食礼仪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气息。

苏轼的诗歌也反映了北宋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生活的变迁。

在饮食文化的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宋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也可以看到苏轼个人命运的起伏和心路历程的变化。

因此,本文还将通过分析苏轼诗歌中的饮食文化元素,来探讨其诗歌创作的背景、动机和意义,进一步揭示苏轼诗歌与北宋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苏轼的诗歌与北宋饮食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领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人民生活和文化内涵,也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苏轼的诗歌作品,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

二、苏轼诗歌中的饮食元素苏轼,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其诗歌中不仅融入了深厚的人文情感与哲理思考,更巧妙地穿插了丰富的饮食元素。

这些饮食元素不仅为诗歌增添了生活气息,也反映了北宋时期的饮食文化和社会风貌。

在苏轼的诗歌中,酒是一个重要的饮食元素。

苏轼好酒,其诗中常有酒的影子。

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里的酒成为了诗人与天地对话的媒介,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阐释运作理论视角下苏轼诗词英译分析——以许渊冲和华兹生的译本为例

阐释运作理论视角下苏轼诗词英译分析——以许渊冲和华兹生的译本为例

阐轄作理论视角下苏轼诗词英译分析——汉许渊冲和华兹生的译市为例□万佳琦肖飞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本文在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理论视角下,以许渊冲和华兹生的英译文本为例,阐述了苏轼诗词英译文本是如何实现“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四个步骤的。

本文分析了不同的英译文本,以期能给译者提供更多的参考,让译本更好地“走出去”。

[关键词】斯坦纳;阐释运作理论;苏轼;许渊冲;华兹生[中图分类号1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0)20-0033-032020曲7F (、亦牆」2 8 S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与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世界对于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同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我国实行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苏轼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译成译文“走出去”,对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其诗中常有不同意象或用典,这对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能否正确“理解”就成了能否恰当翻译的前提。

而乔治•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理论对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在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理论视角下,以许渊冲和华兹生的译本为例,探讨苏轼诗词英译文本是如何实现“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四个步骤的,以期能给译者提供更多的参考。

Q从阐释学視角谈苏轼诗作英译斯坦纳将一切理解都视为翻译,因此对阐释过程的探讨实际上也就成了对翻译过程的探讨,斯坦纳将此过程称为“阐释的运作”o斯坦纳阐释理论共有四个步骤:信任、入侵、吸纳、补偿。

本文将就这个部分进行具体探讨。

2.1信任斯坦纳强调翻译活动的根本任务是意义的再生,在这之前译者要根据自己的态度选择原文本,信赖原作,即相信原作具有翻译价值,以此“信任”作为阐释活动的第一步。

许渊冲先生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在他已出版的一百多部国内外著作中,中国古代诗词几乎占到一半。

我们能充分体会到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对诗词英译的反复斟酌。

译介学视角下的苏轼词英译策略研究

译介学视角下的苏轼词英译策略研究

译介学视角下的苏轼词英译策略研究【摘要】:近年来,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对经典诗词的译介与传播来弘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之为愈来愈多的国际友人接受与喜爱,是广大译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然而,迥异、复杂的历史背景直接导致经典诗词在“走出去”过程中屡现误读和扭曲,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译介模式值得学术界进行深度解读。

针对这一现状,我国翻译理论家谢天振教授提出了著名的译介学理论,紧紧围绕译文中的“创造性叛逆”问题,从文化层面上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进行研究,相关理论已获得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本文以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苏轼”的诗词作品为研究对象,选取国内译者许渊冲与国外译者的译文版本进行对比,运用文献法、文本对比法、归纳法,对苏轼词的不同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深刻分析译本中大量存在的创造性叛逆现象,进而探索与之相应的翻译方法,旨在为今后宋词英译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

论文第一章介绍苏轼词英译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章运用文献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超星、万方三大国内数据库以及Springer、SAGE journal、Jstor三大国外数据库,从国内、国外两方面详细介绍苏轼词英译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阐述译介学理论及其核心观点“创造性叛逆”。

第四章分别从内容叛逆、形式叛逆两方面探讨苏轼词英译中创造性叛逆现象及其表现形式,并就四字结构翻译、文化负载词翻译、文化意象翻译和无主句翻译具体阐释内容叛逆,从韵律诗和自由诗两种文体分析苏轼词英译中的形式叛逆。

第五章运用文本对比法,对比研究国内译者许渊冲和国外译者两种译文版本,从译介学视角解读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并分析归化、异化策略在苏轼词英译中的具体表现。

归化策略表现为省译、增译、意译、意象替代、句子释译、语序调整等方法。

异化策略表现为音译、意象移植、语序一致等方法。

第六章对全篇进行总结并反省不足之处。

苏轼饮食题材诗词研究

苏轼饮食题材诗词研究

苏轼饮食题材诗词研究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一直被认为可以揭示人类最深层次的感情,以及一个社会在某一时期的文化状况。

其中,苏轼的诗歌更是脍炙人口,他的诗歌经常描写天气、环境的变化,但更加受关注的是他的“饮食”诗歌。

这些作品通过描写饮食文化折射出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观察。

一是以畅吟的形式描写饮食文化。

苏轼以过足描写的方式,描写白菊香、酒汤香、茶香等等乡村风味餐点,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将乡村厨房里的小食物熟知了大家,同时也把乡土饮食与乡土居民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显示出中国人乡村生活的细腻而温暖的一面。

此外,他的诗中也渗透了酒宴的气息,以及中国古典诗歌中酒笑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

二是以慨叹的形式表达饮食文化。

苏轼把饮食诗歌写作为一个释放内心压抑情绪的方式,用不同的文体,抒发不同的观点,指出饮食文化有可传承之处也有让人慨叹的改变,从而加深了读者对饮食文化的理解。

他把慨叹形式发挥到极致,用一种柔和而温柔的语气表示“饮食文化的改变,古风渐转”,强调“古今视风的变更,令人慨痛不已”的情感,呼唤起对传统文化的思念之情。

三是以表达抗争的形式表达饮食文化。

苏轼认为在某些改变当中,有一些火把熄灭的可怕的改变,因此他以抗争的文体指出这种局面,也表示出他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忧患。

有意思的是,他也在诗歌中表达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抗争,“登临望下见,子孙传动古”,言明传统
文化正在被拯救,抵抗外来文化的异化。

总之,苏轼以诗歌中饮食文化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传统饮食文化的感性认识,也表现了他对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视与抗争,使他的诗歌更具有时代感和社会意义,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苏轼饮食题材诗词研究

苏轼饮食题材诗词研究

苏轼饮食题材诗词研究本文旨在从文学史和文化史的角度深入探讨苏轼晚年创作的食物题材诗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宋代文学家,散文家,饮食家,诗人,着书家,家喻户晓的文豪。

据载,苏轼在晚年的诗作中,有大量的与饮食有关的题材,而其中表现出的意蕴更是深入流露出一些有着文化特色的人文关怀之情。

因此,从文学史和文化史的角度来研究苏轼的诗词是迤逦而有益的,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宋朝文化。

苏轼在文学史上备受尊崇,饮食类诗词更是其当之无愧的杰作。

他最负盛名的诗词中,有不少是与饮食有关的,其诗歌表达出了他对美食的热爱和对食材的善待。

他经常用细腻的语言诗意地描绘出美味佳肴,他善于把不同食物的颜色、味道、营养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融合在一起,让人们见识到宋朝烹饪文化的深厚功底。

此外,苏轼的饮食题材诗词也反映了他的兴趣特点和生活习惯。

他的诗中,经常可以见到他对山珍海味的赞赏,对口味独特的饮食的热爱,对令人回味无穷的食物的喜爱以及对烹饪多样各异的美食的尊重等等。

此外,他还经常把乡村的生活融入到烹饪题材中,以此表达出他的乡土情怀。

在苏轼的诗词中,不仅可以看到他的辩证眼光,还可以感受到他对华夏文化的真挚热爱,以及他对小人物的朴实真挚的关怀。

苏轼的饮食题材诗词表达了他对美食的热爱和对食材的文化关怀,反映出宋朝烹饪文化的独特魅力。

他的诗里也流露出他对乡村文化的尊重,展现了他对文化传统的持久热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由此可见,研究苏轼的饮食题材诗词,不仅可以探究他的文学思想,还可以挖掘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对于了解宋朝文化有重要意义。

总之,通过本文可以看出,苏轼的饮食题材诗词,不仅可以展现其文学发展的尝试,也可以反映出他对宋朝烹饪文化的理解,从而揭示出宋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对于研究宋文化有重要意义。

博弈中选择——顺应论视域下多版本苏轼诗词英译研究

博弈中选择——顺应论视域下多版本苏轼诗词英译研究

2020-05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博弈中选择———顺应论视域下多版本苏轼诗词英译研究刘笑飞杨密芬(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军政基础系翻译室,河北石家庄050003)摘要院语言顺应论认为在语言和语境等内、外在因素制约下,语言完成顺应和选择。

本文在顺应论视角下,从不同文化语境,时代发展中语言更替,整体或局部翻译等三个不同角度,分析了不同版本的苏轼诗词,以期获得顺应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文化语境;动态性;语体;语言单位中图分类号:H315.9;I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4-0001-02一、前言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催生了翻译活动。

随着大众外语水平的普遍提高,翻译实践日趋活跃。

人们无时无刻都在有意或无意地从事翻译活动。

但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都是一种使用和选择语言的过程。

因此,在语言学关照下的翻译理论应运而生,旨在解释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全面阐述翻译活动的全部过程。

然而,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翻译学被证实和社会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有直接联系。

如何将认知、文化、语言等众多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归纳到统一的理论框架下,并且建立其相互关联的有机体系成为翻译学面临的重要挑战。

比利时学者维索尔伦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提出的语言顺应论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

语言顺应论的三个核心概念包括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

语言的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语言的商讨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的,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语言的顺应性则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的特性”。

①不难发现,顺应理论主要围绕语言“选择”展开,指导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面对众多影响输出语言转换的博弈因素,能够权衡轻重与得失,做出裁决。

苏轼饮食题材诗歌研究报告

苏轼饮食题材诗歌研究报告

苏轼饮食题材诗歌研究报告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歌才华横溢,作品涵盖了各种题材。

其中,饮食题材是他创作中的重要方面之一。

本文将以苏轼的饮食题材诗歌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意义。

苏轼的饮食题材诗歌以其丰富的变化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而著名。

他善于烘托食物的鲜活和美味,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能够品尝到他笔下的美食。

例如《生查子·元夕》一诗中写道:“高门前,忽弃罗翻身。

流水从东来。

大瓶盛,千里香苾合。

”通过描绘元夕夜晚家家户户吃着美食的场景,苏轼使读者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和美好。

同时,苏轼的饮食题材诗歌中也融入了他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和批判。

他通过描绘饭食贫瘠的场景,表现了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

例如《东坡肉·滚滚长江东逝水》中写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们不珍惜年轻时光和机会的警示,暗示着社会中的贫富分化和人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

此外,苏轼的饮食题材诗歌中还包含了他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他通过描绘酒宴和美食,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例如《赤壁赋·世人共濡染,一寸险如尺》中写道:“江水寒如冰,江上凝寒尽;梅花欲黄时,黄黄西风里。

”通过描述江水和梅花的变化,苏轼寄托了对人生短暂和阴阳循环的感慨。

总的来说,苏轼的饮食题材诗歌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意境而闻名。

他通过对美食的描绘,使读者体验到了美食的美味和诗歌的艺术。

同时,他在描绘饮食的同时,也思考了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使其作品更具有深度和价值。

因此,苏轼的饮食题材诗歌不仅仅是为了描述美食,更是通过美食的表现,探索了人生、社会和自然的各种意义,具有深远的艺术意义。

评价理论下林语堂的古诗词英译评析--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例

评价理论下林语堂的古诗词英译评析--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例

评价理论下林语堂的古诗词英译评析--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例王小济【期刊名称】《鸡西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5【摘要】Appraisal theory is a component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 consisting of three parts , namely attitude, engagement and graduation , and explicates speaker’s attitude.Prelude to Water Melody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the poetry written in the Song dynasty , fully out showing the exuberant and optimistic style of Su Dongpo ’ s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ppraisal theory ,L inYutang spares more efforts to draw readers ’ attention and activate readers ’ emotion.%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组成部分,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部分组成,阐明说话者对事物的态度。

《水调歌头》是宋词的代表作之一,将苏轼“豪放”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评价理论的视域下,林语堂对古诗词的英译侧重引起读者的注意,调动读者的感情。

【总页数】3页(P70-72)【作者】王小济【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相关文献】1.及物性视角下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其英译分析--以许渊冲和林语堂两版英译文为例 [J], 苏琳2.译者行为批评视阈下的中国古典诗词中文化意象“天”的英译探析——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 [J], 罗静; 吕文澎3.基于图式理论的苏轼悼亡词英译的意象传递研究——以许渊冲和林语堂英译本为例 [J], 方小娜4.三维视角下苏轼《水调歌头》英译评析——以林语堂、许渊冲译本为例 [J], 赵伟鹏[1]5.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下中国古诗词汉译英对比翻译研究——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三个英译本为例 [J], 颜延;王荣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苏轼诗词选》中隐喻的英译策略研究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苏轼诗词选》中隐喻的英译策略研究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苏轼诗词选》中隐喻的英译策略研究
概念整合理论是一种语言翻译理论,它认为翻译是将源语言中的概念和目标语言中的概念进行整合的过程。

在进行隐喻的英译策略研究时,概念整合理论可能会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路和方法。

具体而言,研究《苏轼诗词选》中的隐喻时,你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首先,你需要了解苏轼诗词中使用的隐喻的背景、意义和特点。

这将帮助你在翻译时更好地理解源语言中的概念。

2.然后,你可以考虑目标语言中的合适表达方式,以便在翻译时将
源语言中的概念与目标语言中的概念进行整合。

3.在翻译过程中,你还可以尝试使用目标语言中的修辞手段来表达
源语言中的隐喻意义,例如使用拟人、拟物、比喻等修辞方式。

4.最后,你应该注意语言的文化差异,并尽量使翻译结果在语言和
文化两方面都尽可能地与原文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味论诗学视阈下苏轼饮食诗词英译研究作者:朱园园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6期摘要:文章以味论诗学为理据,选取伯顿·华兹生和许渊冲的译文,对苏轼饮食诗词中的诗味传译进行效果评析,阐释“滋味”说、“韵味”说和“至味”说在诗词之味传译过程中的体现。

译者要把握原诗语境,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并结合自己的审美原则和翻译策略,以“信而创化”的翻译方法,最大限度再现原作诗味。

关键词:苏轼;饮食诗词;味论诗学;诗味英译作者简介:朱园园(1994.5-),女,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生,研究方向:文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2一、引言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历代文人都爱用饱含情思的笔墨去描绘饮食之趣。

苏轼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苏轼一生创作诗词中专门写饮食的诗词有一百五十多首,涉及酒茶、鱼肉、菜羹、粥饭和水果等日常食材。

其饮食诗词隽永清逸,意味横生,展现了苏轼的高洁品质和豁达性情,从中也可窥见其超然的人生哲学和旷达的生活态度。

味论生发于味觉感官的独特审美体验,经过丰富和发展,最终成为极具美学价值的中国传统文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陆机提出“大羹之遗味”一说,为以“味”论诗之发端。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首次赋予“味”以美学意义,提出“馀味”说。

钟嵘将“滋味”作为诗歌批评的美学标准,强调诗词的形式、格律与修辞,追求形象与语言的感性美。

唐代司空图以“韵味”论诗,看重诗词之意境与思想旨趣,即作者精神气质与情感内涵给人的精神审美领悟。

苏轼“至味”说中的味关乎诗词的至简风格和形式之外的意蕴,展现的是融合作者的精神、气质和情感为一体的审美感受。

总之,诗学中所说的“味”是指风格神韵、思想意旨和情感理趣。

二、诗词“味”的传译以味论诗具有深厚的积淀,以味论译则可借鉴其历史传统。

许渊冲认为文学翻译既要注重译意,更要注重译味。

金岳霖指出:“得一语言文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比较容易的事,得一语言文字所表示的味是比较困难的事。

”(陈福康,1996:354)诗词之味虽游离无尽,但也是可以传译的。

译者要洞察作者情感,鉴赏诗词之味,在翻译过程中将诗词味尽可能地再现给读者,使读者获得审美同心。

三、醉酒词英译:饮醇醪厚酒,言世态滋味钟嵘在《诗品》序言中云:五言诗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钟嵘,2000:2)。

他强调诗歌炼字炼味,讲求音韵协律,修辞以言情。

译者需要用取象思维去理解阐释原作,再现原作炼字之巧,形式音律之美,保留意境以存诗的滋味。

原文:西江月·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

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书此数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译文:The Moon On the West RiverLines Written on a BridgeWritten at Huangzhou on a spring night when the poet passed a wine-shop, drank there and then rode by moonlight to a bridge where he lay down and slept till dawn.Wave on wave glimmers by the river shores;Sphere on sphere dimly appears in the sky.Though unsaddled is my white-jade-like horse,Drunken,asleep in the sweet grass I’l l lie.My horse’s hoofs may break. I’m afraid,The breeze-rippled brook paved by the moon with white jade.I tether my horse to a green willowOn the bridge and I pillowMy head or my arm till the cuckoo’s songs awak eA spring daybreak.(许渊冲,2007:155)“滋味”说强调诗词语言层面的选词、修辞、韵律。

语言层面英译考探的就是言语字调、音韵诗形的再现。

就选词而言,上阙译文“wave on wave”和“sphere on sphere”再现了“弥弥”和“层霄”之态。

“glimmers”凸显“浅”态,“dimly”凸显“隐”态。

下阙以琼瑶美玉比作皎洁的月色,译者以“the moon with white jade”再现修辞用法。

译者尽力仿创原词音韵,达到了感耳之效。

上阙各行分行展开且长度相近,隔行押韵,塑造了诗形。

下阙照顾了音韵要求,上下两行连行押韵,达到了“单字的音象和谐相处、互补互彰”(辜正坤,2010:20-21)。

译者对于浅层的语言视觉美和音律节奏美通過移情感知,再现原词的画境,达到了音美形美的“形似”境界。

四、煎茶诗英译:煮香茗甘茶,论风骨韵味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诗应“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司空图,袁枚,2005:47)。

译者应造筑象外之境,传达原作的神韵美感和作者的精神品格。

茶具有气韵悠长的特质,又是品质高洁的象征,从茶诗中即可窥见作者的精神风貌。

原文: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译文:Dipping Water From the River and Simmering TeaLiving water needs living fire to boil;lean over Fishing Rock, dip the clear deep current;store the spring moon in a big gourd, return it to the jar;divide the night stream with a little dipper, drain it into the kettle.Frothy water, simmering, whirls bits of tea;pour it and hear the sound of wind in pines.Hard to refuse three cups to a dried-up belly;I sit and listen-from the old town, the striking of the hour.(Watson,1994:14)司空图“韵味”说强调营造气韵生动的意境,传达作者的情感精神。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言:“词以意境为最上”(王国维:2003:109)。

意境的翻译着重于意象翻译。

“活水”、“深清”、“雪乳”等描述性意象得到保留,分别译成“living water”、“clear deep current”、“Frothy water”。

下一句描写斟茶的场景,译文“hear the sound of wind in pines”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意象变形,“松风”并不是风穿过松林的声音,而是指茶水倒入茶碗时飕飕作响声如同风吹松林发出的声音。

最末句译文采用第一人称“I”的叙事视角,易于传情入味,“sit and listen”留下让读者品味的空间,不言情而情在其中。

译者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捕捉境外之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译文整体来说有一定程度的变形,但也做到了“变形取神”。

五、荔枝诗英译:品佳果良实,话人间至味苏轼提出“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的观点(苏轼,1986:2124),将平淡之美作为诗之高格。

“纤秾”和“至味”是指浓郁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简古”和“澹泊”就是指简朴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苏轼“至味”审美情趣的创作实践便是善于通过描写身边小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心境。

原文: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Eating Lichees, The Second of the Two PoemsHere by Mount Lo-fu all four seasons are springloquats, arbutus berries, one new taste after another.Daily I devour lichees, three hundred at a time,Don’t care how long I stay here south of the mountains!(Watson,1994:133)“至味”说强调语言平实简朴,表现形式平淡,风格自然清新;另外还强调作品思想情感内涵丰富。

前两联描绘岭南四时皆有果实飘香的美景,语言朴实简淡。

“次第新”的译文“one new taste after another”通俗易懂却不流于俗气。

译文多用口语化词句,整体读来如原作般清浅流畅。

后两联是作者率性恬淡性情的集中表现。

译者通过移情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用“devour”和“don’t care”生动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I”不仅使译者与作者有心灵相通之感,而且令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因同感而触发情感共鸣。

译文以至简之形寓丰味哲理,似有达出神入化之境。

六、结语苏轼对生活和美食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他的饮食诗歌是真性情的流露,平淡而有味。

译者要想译出原作的味,首先要在透彻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把握语言细节和宏观语境,将主观感受与诗境融合,咀嚼体悟原文的味,与诗人产生审美共鸣,进而结合自己的审美鉴赏眼光和翻译策略,持“显隐得当”的思维,以“创化”翻译之法,最大限度重现原作的诗味和作者的精神风致。

参考文献:[1]Burton, Watson. Selected Poems of Su Tung-P’o[M].WA: Copper Canyon Press,1994.[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3]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司空图,袁枚著.郭绍虞集解.司空诗品集解续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5]苏轼.苏轼诗词选[M].许渊冲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6]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7]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8]钟嵘.诗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