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发展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概要《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
二、社会保障的概念
(1)社会保障的对象。完全的社会保障应该把全 体社会成员列为保障的对象。
(2)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 会制度,其责任的主体主要是政府。
(3)社会保障的目的。总体上说,社会保障是为 了保证社会的稳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 稳定发展。
(4)社会保障的资金与受保障者收益。
福利型
保险型
强制储蓄型。
一、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建
2. 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特征 (1)以国家举办为主体,采取立法等强制手
段建立起来。
(2)普遍福利为特色。 (3)资金来源的多渠道。 (4)多层次的管理和监督机构保障制度运行。
一、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建
3.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存在的共同性问题 (1)社会保障开支庞大,造成政府财政负担
第四,社会救助强调国家及社会对社会救助对象的 责任和义务。
社会救助的三个方面
一是自然灾害救助。 二是失业破产救助。 三是孤寡病残救助。
三、社会福利
广义的社会福利实际上是广义的社会保障的同义 语,是国家和社会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全部物 质和文化生活的保障和福利,除前述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外,还包括其他旨在改善与提高国民生 活质量的物质福利,以及全部公共的文化、教育、 卫生、体育设施和服务。
第三,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第四,改革完善社会救助,逐步建立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五,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六,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建设有了较大发展。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会保障还没有实现全社会的覆盖。
第二,社会保险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第三,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有待进一步改革和 完善。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发展(排版)
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发展第一节概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保障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它由非正式制度发展到正式制度,从为统治者服务到促进社会公平以及为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协调、和谐发展服务,从一种社会政策演变为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等交互作用并相互协调的混合型政策,其本身就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考察社会保障的实践史及其在发展进程中的规律,剖析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各种不同实践模式,对修正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及技术选择方面的失误,促进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和谐地发展下去,意义重大。
一、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划分就社会保障发展史而言,社会保障源远流长,已经产生并存在了数千年。
古代社会的救灾、济贫、恤孤等措施即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直接源流。
不同时代对社会保障有不同的需要,社会保障在不同的时代亦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与特征。
考察社会保障实践史,科学划分社会保障的不同发展阶段,是认识社会保障客观发展规律和构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所必须的。
(一)划分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标志:1.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它是决定该时期社会保障实践活动的关键性因素。
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或者,原始社会、农牧社会、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社会。
每一阶段都只具备适合本阶段社会保障发展需求的社会经济基础。
任何超越或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都将带来不良的后果。
2.一定时期内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它是决定该时期举办社会保障项目或内容的社会基础。
在农牧社会,农民依赖于土地和家庭,只需要救灾和济贫;在工业社会,工人需要各种社会保险;进入发达社会后,国民对社会福利的需求又将全面、普遍地增长。
越是发达的社会,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就愈多,社会保障制度也越健全。
3.政府介入的程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一个分水岭。
因为政府介入的程度与介入的方式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社会保障复习资料第2章:社会保障的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是体现社会公平的一种基础性制
度安排,是社会成员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 有效机制。在分析民工跨区域大规模流动时, 既要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保障农民工权益 的基础性作用,也要重视其对于劳动力流动的 导向作用。 目前,企业中存在较普遍的少、漏、瞒报社会 保险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民工的权益,也非 常不利于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慈善事业与济贫制度
第三节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节 社会保障发展的经验、教训与改革
第五节 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
一、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划分
对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进程在理论界一直
存在不同的见解。
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时代颁布的《济贫法》
为起始标志。
1883年德国制定并实施有关社会保险法律作
为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划分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标志:
1.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或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
2.一定时期内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需求
3.政府介入的程度
4.社会保障实践的出发点与基本目标 5.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障实践的具体内容
根据上叙标准和社会保障活动的具体实践,可 以对社会保障的发展阶段做不同的划分:
第四阶段:从1976年到1986年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新启动
与初步改革时期。
失业保险(传统称为“待业保险”)初步建立 。 传统的国家---单位保障制的实质及其以单位为重心的
格局一直未变。但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触动了这一
制度的经济基础改革势在必行。
2.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与特色
第二章 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1.2需求层次论 1)生理需求(最基本需求,衣食住行医等) 2)安全需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等) 3)社交需求(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求) 4)尊重需求(自尊、他尊与权力欲) 5)自我实现需求(最高等级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各个层次需求分别由低到高发展,发展到较高需求时,低层
次需求依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作用降低。 该理论下认为,需求层次越低,社会保险作用越大。当前的社会保险需求
层次已触及到第三层次,如护理保险制度中关于情感、归属的需求满足。
Page 6
2.1.3旧福利经济学理论 20世纪初出现于英国,以庇古的《福利经济学》(1920年)出版为标志,
与1926年、1928年出版的《产业变动论》、《财政学研究》构成福利经济学体 系的三部代表作。 庇古福利经济学的基础是边际效用价值学说,庇古从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 提出了最优收入分配学说,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行收入均等化。 庇古认为在福利和国民收入分配决定因素方面:“一,国民收入的大小; 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情况”。因而,其基于货币边际效用的差异, 主张“收入均等化”以提升整体社会福利的思想。
文件
对象
《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
对国家工作人员的伤残和死亡待遇 作了规定
《关于全国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 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措 施的指示》
扩大公费医疗范围
1955年4月26日
国务院
1955年12月29日 国务院
《关于女工作人员生产假期的通知》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 《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时 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
行劳动保险制度”。1950年5月通过的《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对救济目的、 范围、标准和方法进行了规定。 1)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 社会保险法律,确立了适用于全国城镇职工的劳动保险条例。 《条例》规定了保险费的征集、保管、支配标准及管理、监督。
社会保障概论(课堂PPT)
✓ 服务保障 ✓ 精神保障
7
社会保障概论
二、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与理论框架
LHR
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
✓ 首先,是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问题。 ✓ 其次,是社会保障的政策理论问题。 ✓ 最后,是社会保障的管理理论问题。
8
社会保障概论
三、社会保障的目标与功能
LHR
目标:
1. 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 2. 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福利。
LHR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 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强调的是社会保障的项目结 构及运行机制等。换言之,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依 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 是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以 及各种具有互助共济功能的社会化保障机制共同编 织成的“社会安全网”。
✓ 国外学者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 港台地区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 内地学者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6
社会保障概论
一、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
LHR
社会保障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 利三大部分,还有面向军人的独立保障系统,以及其他补充 性的社会保障措施。从层次上划分,则社会保障可以划分为 如下三个层次:
LHR
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
社会保障
经济因素
道德因素
政治因素
社会因素
16
二、慈善事业与济贫制度
社会保障概论
LHR
1.慈善事业时代: ✓ 宗教慈善事业 ✓ 官办慈善事业 ✓ 民办慈善事业
2.济贫制度的出现与发展:
✓ 《济贫法》的颁布与济贫制度的确立 ✓ 济贫制度的发展
17
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PPT课件
12
社会保障模式比较
制度 代表国 类型
福利 英国 国家 瑞典 型
投保 德、美、 资助 日等 型
强制 储蓄
型
集中管理 和运营基
金
私营公司 竞争运营 基金
基本特征
费用来 源
全民保障;措施系统完善; 国家一般 津贴广泛而优厚,与个人收 性税收 入及缴费不联系;收支标准
社会保障制度的划分依据
以政府介入的程度或制度化 为依据
-慈善事业时代或前社会保障阶段 -济贫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现代社会保障阶段(产生-发 展-成熟)
以社会保障在不同时期的具体 实践内容为依据
-社会救助型发展阶段 -社会保险型发展阶段 -社会福利型发展阶段
1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志:
18
“ 智利模式”是否代表
小案例
了新的改革趋势?
• 从20世纪60年代起,智利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出现了 破绽,当时的养老保险制度委员会对此提出了报告, 并总结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危机问题,后来又提交了关 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法案,但在议会中没有得到通 过。20世纪70年代末,人口老龄化带来了财源不足, 制度的非效率现象日益明显,其结果是陷入了破产状 态,也造成了人们对旧制度的信心危机。1973年皮诺 切特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阿连德左翼政府,实行了
时
段
期期期Fra bibliotek期3
一、萌芽时期(1601-1882)
英国在1601年颁布《济贫法》 保障内容:就业保障和财政补贴,兼有强迫劳动和福利救济 保障性质:恩赐性和惩戒性
英国在1834年颁布新《济贫法》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专题国家的力量— 一、英国济贫法的社会保障萌芽
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政府颁布《济贫法》(亦称《旧 济贫法》)
例如,规定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 救济 标志社会救助制度的诞生
一、英国济贫法的社会保障萌芽
社会背景、制度安排
为了解决圈地运动所产生的的流离失所的农民生存问题和社会动 荡,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了《济贫法》(即《旧济贫法》, 第一次依法明确了国家克服贫困的义务和政府组织社会保障项目的责任。
经济危机、工人运动
1889年德国 《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
社会保险制度形成
圈地运动、羊吃人
第一次明确国家
瓦解自然经济、失地农民
扶贫义务
初步发展时期
强调公平但忽略 自我保障和社会互济
(1890~1952)
苏联 低工资、高福利
国家承担最终责任 法制化、专业化
经济危机
1935年美国 劳资矛盾 《社会保障法》 凯恩斯主义
基层员工收入很
低 极其高风险
死亡率超过了死囚
黑帮会给“殉难者”发放抚恤金
电影《教父》剧照
阻止叛变
树立好的形象
“他们的家人就是我们的家人,我们不能把他们扔下不管 ”
1 7
文卡特斯《黑老大的一天》
Sudhir Venkatesh
《Gang Leader for a Day》
美国著名印度裔社会学家
胡萝卜:一整套的社会保险法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爱好者不应去观察其制作过 程,一个是香肠,一个是法律 ——奥托·冯·俾斯麦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
1883年《疾病社会保险法》 1884年《工伤事故保险法》 1889年《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 合并为:1911年《帝国社会保险法》
社会保障的发展
第一节 概 述
一、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
一、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划分
郑功成提出的划分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标志 主要有: 1、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或社会经 济发展水平。(关键性因素) 2、一定时期内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需求。 (社会基础) 3、政府介入的程度。(分水岭) 4、社会保障实践的出发点与基本目标。 (重要标志) 5、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障实践的具体内容。 (客观标志)
第三节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规律
一、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
(一)社会保险制度产生的背景 社会背景:进入工业社会(18世纪以后)
1、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2、小农经济 市场经济 家庭或个人风险 3、农 民 工 人 4、手 工 机 械
2、济贫制度的发展(英国、瑞典、荷兰、中国)
十八世纪,英国议会又分别于1782年和1795年通过了《吉尔伯特法》 和《斯品汉姆兰条例》。 《吉尔伯特法》把贫民收容对象缩小到只限于老人,患病和体弱的穷 人,孤儿及只有母亲抚养的儿童。 《斯品汉姆兰条例》则规定:工人劳动所得如不能维护生活,可从济 贫税中取得补助。 十九世纪初由于贫民增多,济贫税加重,不少人反对《济贫法》。英 国议会成立了济贫法调查委员会,1834年议会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 通过了新《济贫法》。新法对1601年的旧《济贫法》和以后通过的一 些法规作了修正,规定停止发放院外救济,设立“养济院”,安置身 体健康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在院内劳动,以工代赈。 确立了“劣等处置”和“济贫院”规则.迎得了富有阶层的欢迎. 领取救济的对象只限于住在济贫院、贫民习艺所内的贫民,但领取救 济的人必须接受3个条件: (1)丧失个人尊严,因为接受救济被认为是不体面的。 (2)丧失个人自由,必须被禁闭于习艺所内,不能外出。 (3)丧失政治权利,也就是失去公民权,特别是选举权。
社会保障概论PPT
LHR
2、原则 (1)公平原则 (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3)责任分担原则 (4)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5)其他原则
五、社会保障的意义
社会保障概论
LHR
社会保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突出以人为本,彰显人道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进 步的重要成果与推动力量。 维护并创造着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着经济社会的 正常发展。 不断增进着国民福利。 能够为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 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改良社会产业结构。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5.行政规章和地方规章。 6.法律解释。 7.条约与协定。
社会保障概论
LHR
社会保障法的内容:
国家与国民之间的关系 社会保障实施机构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社会保障实施机构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社会保障机构与企业、社会团体单位之间的关系 企业、社会团体及官方机构与劳动者个人之间的社会保障 关系 社会保障运行过程中的管理体制 社会保障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机制 其他社会保障关系,如社会保障子系统之间、项目之间的 关系
了解社会保障的发展线索与发展规律 理解并把握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诸种因素 客观地看待社会保障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与改 革取向 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进程
一、概述
社会保障概论
LHR
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
社会保障
经济因素
道德因素
政治因素
社会因素
二、慈善事业与济贫制度
社会保障概论
LHR
社会保障法的本质与特征
1.安全性。 2.强制性。 3.普遍性。 4.平等性。 5.鼓励性。
社会保障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2.社会保障的概念界定(责任主体、实施依据和保证、资金来源、目标)3.社会保障的基本体系(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补充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VS社会救助VS社会福利)4.社会保障与消灭贫困的关系5.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异同6.社会保障法的形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地方规章、法律解释、条约与协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7.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发展1.慈善事业时代(构成慈善事业的三大支柱)2.济贫制度的出现与发展3.对早期社会保障发展的简要评论4.现代社会保障制度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特征6.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与特色)第三章养老保险制度一、养老保险定义及其特征二、养老保险模式【责任承担模式、资金筹集模式(筹资依据)、运行模式(管理方式)、缴费模式与给付(水平确定)模式】历史债务、养老金替代率三、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人:1.“强制险”?、2.“哪些职工必须参保”?3.试用期职工有权参保么?4.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能参保么?5.农民工也能参保么?6.外国人有资格参保么?(二)钱:“缴费”【1.谁缴费?2.缴多少?3.如何缴?4.缴费能否中断?】“待遇”【1.基本养老金组成2.领取条件】四、新农保制度的基本特征五、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六、重复参保七、企业年金讨论议题1.退休年龄延迟(1)人口预期寿命、退休年龄与养老保险待遇水平?(2)退休年龄延迟与劳动就业的关系?(3)男女不同退休年龄如何影响其养老保险待遇?(4)退休年龄延迟真的可以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么?第四章医疗保险制度一、医疗保险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二、医疗保险的当事人及其关系三、医疗保险费的支付方式四、中国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五、医疗保险费用的分担方式【1.医疗保险费用的偿付方式;2.费用分担方式:起付线、共同付费、最高限额、混合支付】六、医疗保险的制度模式【国家医疗保险模式/强制储蓄医疗保障模式/合作医疗保障模式/私营医疗保障模式】七、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原则、覆盖范围、缴费费率、特殊群体缴费、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基金来源、职责(用途)(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第五章工伤保险一、工伤的定义及其含义二、工伤保险的定义三、工伤责任认定四、工伤保险的原则【1.无过失补偿原则,2.个人不缴费原则,3.补偿直接经济损失的原则,4.因工伤残与非因工伤残区别对待原则,5.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五、工伤保险的基本内容【工伤范围认定、工伤鉴定、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基金、工伤预防与职业康复】六、中国的工伤保险【工伤保险的目的、工伤保险的原则、工伤保险的实施范围、工伤保险基金、工伤的范围(视同、认定)、工伤认定程序与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第七章社会救助制度一、社会救助的定义与特点二、社会救助的手段三、社会救助的内容四、社会救助标准及其确定方法五、社会救助管理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七、五保制度第一章绪论1.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国以后-1978:少有研究,也没有学科,仅有实践。
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范仲淹(义田)、朱熹(社仓)、刘宰(粥局)、熊希龄(慈幼局); ——德国:“基尔特”(手工业者互助基金会);
17
社会保障的不同阶段: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阶段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的标志是英国实行的济贫法。 1、旧济贫法
旧《济贫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地方行政和征税机构;为有劳 动能力的人提供劳动场所,强制他们去劳动;为老人、盲人建立收容所; 组织穷人和儿童学艺;提倡父母和子女的社会责任; 从比较富裕的地 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
•“罗斯福新政”大体上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重危机的经济; 二是救济大规模的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也称 “3R(Recovery, Relief, Reform)”。 •“罗斯福新政”也可分为两个阶段:1935年以前以复兴和救济为主,通过与 私营企业的密切合作刺激经济复苏,鼓励“物价上涨”,促使利润增加,并用 提高工资的方式使购买力落入可以刺激复兴的集团手里;1935年到1939年以改 革为主,通过把购买力注入到特权较少的人们的手里,并且用“社会保障制度” 的方法担保他们的未来,以使全国经济转变为持久的复兴。
• 政治学者也因为实践中的社会保障事关国家的政治稳定,甚 至关系到党派竞争和政治家个人的前途,而将其划归政治学 范畴。
14
•社会学与社会保障 •若从社会保障的出发点与追求目标来考虑,社会学无疑是社会保障最重要的理论 基础之一。 •首先,社会保障的出发点是诸如养老、医疗、贫困、灾害等诸种社会问题的客观 存在,并需要通过社会保障机制才能获得解决; •其次,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通常被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和重要标志; •再次,社会学还构成了社会保障理论发展进程中最早最直接的渊源,如人道主义、 伦理道德、历史文化传统就业是社会保障的道德基础和最初的理论源泉。 •社会学研究的社会问题、社会公正、社会稳定、社会价值、社会进步、家庭与社 区、社会化、社会阶层与人口问题等等,不仅为社会保障研究奠定了必要而坚实 的理论基础,而且直接指导着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与制度实践的发展。
2__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法国的福利改革
1、法国政府对社会保障的形式进行 调整。 2、社会保障从单一缓解社会冲突转 变为向社会成员提供劳动机会,以维持 生产关系,从而具有既实行福利救助又 保障生产的双重性质和功能。
英国的《济贫法》
1、英国《济贫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2、《济贫法》的主要内容: (1)建立地方行政和征税机构,向教区内居民和 房地产所有者征收济贫税; (2)为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劳动场所; (3)建立收容场所,资助老人、盲人等丧失了劳 动能力的人; (4)建立“贫民习艺所”,组织穷人和儿童学艺; (5)提倡父母子女的社会责任; (6)从比较富裕的地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等。
5、《济贫法》诞生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济贫法》的制定,在主观上是为了阻止劳动 力的流动,稳定社会秩序,消除失业、流浪和贫 困现象,但在客观上却使社会保障的形式发生了 实质性的变化。 《济贫法》的诞生,使社会团体实施的慈善救 济转化为以国家为责任主体的政府救济。这种职 能的转变,使得社会保障摆脱了原有的地域狭隘 性的特征,走上国家化、社会化的道路。 《济贫法》的原则和理念,至今仍然是许多资 本主义国家制定公共救助立法的重要依据。
3、《济贫法》的特点:
就业保障和财政补贴,兼有强迫劳 动和福利救济的性质。
4、新《济贫法》的产生、主要内容 及意义: 社会救助是公民应该享受的合法权 利,也是政府应尽的义务。 为开展社会救助工作,需要专门训 练社会工作人员,同时成立《济贫法》 管理局,负责济贫工作。 把社会救助第一次以立法形式确定 下来,从而使社会救助成为一种制度。
(1)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前苏联、东欧和 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 (2)前苏联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受保人不缴 纳任何保险费;社会保险待遇偏高,如退休金一般在 原工资的70%以上;保险待遇不与缴费多少相关联, 而与劳动贡献挂钩;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机构 管理社会保险事宜。
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人民权益的基本手段。
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保障的概念、原则、体系和发展趋势,本课程旨在提供一个社会保障概论的教学大纲。
第一章:社会保障的概念与意义本章介绍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包括社会保障的定义、目标和重要性。
通过介绍社会保障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保障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减少社会不平等和保障人民基本权益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原则与价值观本章探讨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包括普遍性、公平性、可持续性和人性化。
同时,介绍社会保障的核心价值观,如人的尊严、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
通过学习这些原则和价值观,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和实施。
第三章:社会保障的体系与组成部分本章介绍社会保障的体系和组成部分,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
通过学习这些不同的组成部分,学生将了解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如何相互关联和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
第四章: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与挑战本章分析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其中包括人口老龄化、经济全球化、技术创新和社会变迁等因素对社会保障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些趋势和挑战,学生将能够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
第五章:国际比较与借鉴本章介绍国际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和借鉴。
通过学习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学生将能够了解不同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第六章:社会保障实践案例分析本章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社会保障问题。
通过实践案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未来从事社会保障工作做好准备。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社会保障的概念、原则、体系和发展趋势。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国际比较,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为未来的社会保障工作做好准备。
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一章现状社会保障政策是国家的基本民生政策之一,是保障国民生命健康,提高生活品质、促进社会稳定的必由之路。
在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而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城乡差距扩大,我国社会保障政策面临着诸多挑战。
1.1 养老保障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个人储蓄等多种形式。
近年来,随着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我国养老保障向全民覆盖迈进。
(缺少考虑视角)1.2 医疗保障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由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障、医疗救助等多层次构成,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实行“基本医保+商业保险“的制度。
但是,我国医疗保障仍存在医保支付比例不一致、保障水平不同、医保基金不足等问题。
1.3 失业保障我国失业保障主要由失业保险基金、失业保险金等多种形式构成。
但是,业保障制度的构建方式、收支平衡方案、失业这一社会问题的连续关注度等仍需进一步加强。
(需定向重点)第二章发展趋势2.1 就业保障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历史时期。
新型就业的形式不断涌现,如“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新型产业和社会企业的兴起为就业创造了新的平台。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就业保障体系建立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强各类就业辅导培训,提高就业策略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2.2 养老保障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挑战,养老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养老保障的可持续性、投资回报率和风险防控能力将成为未来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
发展企业年金、完善市场化的养老保险机制、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等也是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方向。
2.3 医疗保障未来,我国将进一步推进医疗改革,加快实施全民医保和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推动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价格改革。
同时,推动医疗机构内部的内控整改、加强绩效管理、完善社会监管机制等也是医疗保障过程中的重点。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改革 《社会保险概论》PPT课件
黄金阶段(1945年—1978年)
1、历史背景
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贝弗里奇报告8年)
2、内容
《贝弗里奇报告》的影响 根据《贝弗里奇报告》的政策主张,各国全面制定
和实行社会保障计划,从此“福利国家”风靡整个西 方世界。 1950年代和1960年代是“福利国家”发展的鼎盛时 期。 社会保障的发展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第2章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改革
2.1 社会保障产生的背景 2.2 西方社会保障的发展 2.3 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发展 2.4 社会保障发展的新动向
2.1 社会保障产生的背景
1、社会保障产生的原因
为了弥补社会成员在遭遇各种风险时所受到的损失、 伤害或避免这些风险的发生,以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 需要得到满足,就有必要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
2.4.1 西方发达国家
增源节支措施 部分社会保障项目的私有化 改变财务方式 重视多层次的保险体系
2.4.2 拉美各国
重新采用积累制 商业经营化管理与投资
2.4.3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
完善法制 强化保险原理 实行一部分私有化管理
2.4.4 我国的发展趋向
更加注重效率 兼顾社会公平 重视个人贡献
2、《社会保障法》的诞生 诞生的历史条件
经济萧条的发生 工人运动的大规模爆发 凯恩斯主义的诞生
发展阶段(1883年—1945年)
《社会保障法》的主要内容
开始包括老年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盲人救济, 老年救济以及未成年人救济。
此后,《社会保障法》经过了多次修改,逐步增加 了社会保障项目,提高社会保障支付水平。但即使发 展到今天,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它具有强调个 人责任的特征,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社会 保障项目上还是在社会保障支付水平上,都存在着一 定的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①以政府介入的程度或制度化作为依据,则社会保障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发展实践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大的阶段:一是慈善事业时代或前社会保障阶段;二是济贫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三是现代社会保障阶段,它又可以划分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阶段、发展阶段与成熟阶段。②以社会保障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内容为依据,又可以划分为以下三大发展阶段:一是社会救助型发展阶段;二是社会保险型发展阶段;三是社会福利型发展阶段。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发展
1、社会保障发展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从总体上考察,社会保障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其进程及状态的最重要的因素不外乎是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道德因素、政治因素等。①经济因素是社会保障制度首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客观上决定着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②社会因素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结构变迁、社会成员分化、社会矛盾激化等,都直接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与发展。③道德伦理因素是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在社会保障实践的起源阶段尤其重要。道德因素对社会保障实践活动的影响在最初几乎是起决定作用的,后来虽然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其影响似乎日渐式微,但时至今日,爱人如己、推己及人、同情弱者、互助互惠的人道主义伦理道德,不仅依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着直接影响,而且上升到公平与正义的价值理念。④政治因素的影响在西方是随着16世纪的宗教改革时开始的。政治因素是现代社会需要引起特别关注的因素。⑤历史文化亦对社会保障制定产生影响,来自国外的实践经验教训亦会对一国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影响。
11、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①社会保险在性质上是权利义务结合型;②社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③保障水平是基本保障型;④保障过程是强制化、规范化。
7、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教训有哪些?
答: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有:①尊重本国的国情。鉴于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发展中国家不再单纯按照已有的社会保障模式来建立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而是尊重本国的国情,努力探索着适合本国的社会保障道路。②追求长期稳定协调发展。从“惩戒术”到“怀柔术”,从为统治者服务到为社会稳定发展服务,社会保障制度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③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这是工业化国家建立并实施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经验。④努力追求社会化。传统社会的社会保障主要是政府保障与教会保障,它与一般社会成员并不具有双向交流功能。⑤对市场机制日益重视。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教训有:①国家包办社会保障事务和福利的高速膨胀,将带来严重的社会保障财政危机。②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会助长国民惰性,影响国家竞争力。③社会保障体系的残缺不全亦会使有关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
4、试评价早期的社会保障。
答:对早期社会保障的发展,做出如下评价:①性质上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型。②根本目的是防止被统治者反抗。③保障项目是极端有限型。④保障水平是极端低下型。⑤保障效果是不良型。
5、为什么说社会保险的出现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标志?
答:以社会保障制度的出现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理由在于:①社会保险属于制度化保障机制,从而完成了由济贫时代的不确定性、临时性到稳定性、经常性的转变;②由雇员、雇主共同供款和国家资助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险制度,真正确立了社会责任与风险的共同分担机制;③受保障者无需以牺牲人格尊严和接受惩戒为受益条件,免去了济贫制度下的经济状况调查和济贫院的奚落。
8、如何评价福利国家及其改革?
答:①如果从福利国家模式自产生后到20世纪60年代这一段时期西欧、北欧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很自然地会感受到福利国家不仅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而且是巨大的推动力量;如果再考察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欧、北欧国家的状况,也很自然地会发现福利国家模式给政府造成的压力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某些负面影响。因此福利国家的失误,与其说是一种制度安排的失败,不如说是这种制度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调控不当或控制机制乏力所致。②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一是削减福利支出;二是调整福利结构;三是扩充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四是引入私营机制,以减轻官方系统的压力并提高社会保障系统的行政效率。五是各国还进一步采取防范措施,以避免社会保障待遇被骗取。
3、比较宗教慈善事业、官办慈善事业、民办慈善事业的异同。
答:相同点:无论是西方宗教组织开展的救灾济贫活动,还是古代中国历代统治者开展的救灾济贫活动,抑或是民间自发开展的救灾济贫活动,其特色都是取决于举办者的意愿与财力,并非为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从而只是一种随机的、临时的、非常落后的救灾活动。不同点:①宗教慈善事业:西方盛行的各种宗教不仅是当时社会保障思想的重要来源,而且直接指导着各宗教团体的慈善活动,其中以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对慈善事业的影响最大。一方面各种宗教教义多将行善列为基本的准则;另一方面,教会组织开展的各种救灾济贫施医助药等活动,在这一时代成为一些西方国家主要的社会保障方式,并随着宗教影响区域的扩大而扩大到全世界。②官办慈善事业:可以理解为由官方开展但尚未制度化的救济活动。与宗教慈善事业不同,官办慈善事业是以国家的介入并以传统道德及政治需要为基础而产生且得到发展的。③民办慈善事业:除宗教慈善事业与官办慈善事业外,古代的社会保障活动事实还有第三极,即由民办人士自发举办的各种慈善活动。
9、如何评价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
答: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的渐进改革的方式。这种改革方式几乎有别于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因为其它国家或地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几乎都是立法先行,有关社会保障制度的法案获得通过,即意味着新的社会保障政策得到确立或完全替代原有的政策。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从1986年以来走过的历程却并非如此,它经历了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从自发改革到自觉改革、从单项改革到综合改革的渐进过程,在很长时期内都是新旧社会保障制度并行,几乎所有的社会保障新方案均通过长时期的试点。这种渐进改革方式符合中国整个改革事业的要求,因为中国的经济改革也是渐进式的而非休克式的,但不符合社会保障制度变革的国际惯例,因为它在实践中不仅受制于经济改革,而且容易对其它改革的推进产生了路径依赖。因此,回顾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历程,便可以发现既有巨大的成就,亦存在着不少失误。①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通过近20年来的变革,在维系经济改革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保证整个社会基本稳定的同时,促使曾经惠及亿万国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整体转型,这在国际上是没有先例的。②如果从社会保障制度转型仍未最终全面完成,新型社会保障制度依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保障改革实践中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以及这一制度在建设中所遇到的许多难题来看,就会发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并非只有成功与经验,它还同时存在
答:①立法先行。立法先行正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政策和一种国家制度安排的特征的具体体现。②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一方面,社会保障的目标首先是为解决社会成员的特定社会问题服务的,而特定的社会问题又是与特定社会时期、特定社会结构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社会保障采用的主要是经济援助的手段,它必须有相应的经济基础。③协调发展。具体体现两个层次:一是社会保障各具体项目协调发展;二是社会保障各子系统协调发展。协调发展规律是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④多样化发展。对世界各国而言,社会保障统一模式或由少数几种模式来决定的时代已经过去,多样化成了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在各国走向完善的重要规律。
10、谈谈你对中国社会保障未来发展的见解。
答: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正案,揭示了国民的社会保障权益正在得到确立,预示着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将进入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①在讨论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时,应当避免陷入认识误区和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政策取向。从中长期的发展角度出发,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应当是在这种制度最终定型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体国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并在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分目标包括:一是尽快实现制度定型,二是维系整个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三是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并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四是促使新制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在与时代保持适应的条件下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久远制度安排。②在建设中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中,应当确立大协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和公平的价值取向。一方面,社会保障不仅要追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与各项目之间的协调,还应当追求社会保障政策与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公共财政政策、人口政策登相关政策的协调;不仅要追求制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要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有益的、有力的贡献。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从而在制度发展进程中,必须牢固地确立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