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知识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蒸馏)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1、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A、药品:过氧化氢( H2O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MnO2) B实验原理:MnO 2表达式:注: 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C、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2、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A、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原理: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MnO2表达式:注意: 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②加热高锰酸钾:表达式:C、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D、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移、熄。
①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③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④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⑤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⑥收集气体: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判断气体收集满的标准:有气泡从水槽中集气瓶口向外冒出b、用向上排空法。
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在集气瓶口⑦先将导管移出水面⑧再停止加热E、易错事项: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 , 使试管底部破裂。
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1.氧气的制备原理:氧气的制备主要依靠一些化学反应,常见的方法包括分解过氧化氢(H2O2)、加热氯酸钾(KClO3)等。
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分解为水(H2O)和氧气(O2),这是一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
可以使用锰(IV)氧化物或过氧化锰钾作为催化剂。
3.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KClO3)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氧气和氯化钾。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加热管或加热瓶进行加热,通过收集氧气来制取氧气。
4.氟酸制取氧气:氟酸(HF)可以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
当过量的过氧化氢和氟酸反应时,会生成氧气和水,可以通过收集氧气来制取氧气。
5.硝酸钾与焦炭制取氧气:硝酸钾(KNO3)可以在高温条件下与焦炭反应,生成氧气和氮气。
这种方法需要通过加热瓶或加热管进行加热,收集气体来制取氧气。
6.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操作环境要保持通风良好,确保没有可燃物质存在;-实验过程中要戴好安全眼镜和化学防护手套,避免有毒气体或化学物质的接触;-对于有毒的化学试剂,应在化学废液处置系统中进行处置;-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避免温度过高或反应时间过长导致安全问题。
7.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它对大多数可燃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燃烧、氧气焊接、氧气割炬等工业应用。
在医疗方面,氧气也被广泛应用于氧疗和抢救等场合。
8.实验的扩展: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我们可以了解氧气的制备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也拓宽了我们对氧气的应用领域的认识。
实验的过程带给我们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科学实验的能力和安全意识。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实验介绍制取氧气是一种非常基础的化学实验,主要通过加热过氧化钾来分解氧气,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过氧化钾、试管、试管架、橡皮管、接头、水盆、酒精灯等。
2.取适量过氧化钾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竖直放于试管架上。
3.用橡皮管将试管底部与接头相连。
4.将另一根橡皮管连接到接头上,并将其末端浸入水中。
5.将试管加热,当过氧化钾开始分解产生氧气时,氧气会逐渐排出,并在水中形成气泡。
6.若试管中有过量过氧化钾,则需继续加热直至完全分解为止。
7.当气泡产生量较多时,可以用一只试管通过倒置的方式收集氧气,注意将试管的开口朝下,并把试管的口缩短至气泡的最底部。
8.收集足够的氧气后,关闭酒精灯,并将试管倒置,将氧气与空气混合。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1.过氧化钾的取量至关重要,过量或不足都会影响到实验效果。
2.加热过氧化钾时应注意加热力度不可过大,否则可能导致试管炸裂。
3.连接橡皮管时要注意连接紧密,避免氧气泄漏。
4.收集氧气时应注意将试管口缩短至气泡的最低部,避免其他气体的干扰。
5.在实验结束后应注意将酒精灯关闭,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实验原理过氧化钾以高温热分解为过氧化氢及氧气,通常引燃过氧化钾即可发生此反应:K2O2 → K2O + O2其中,K2O2为过氧化钾,K2O为氧化钾,O2为氧气。
实际应用制氧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常规操作之一,也是支持许多重要应用的关键技术。
氧气是空气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如:1.医疗行业:氧气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哮喘等。
2.工业:氧气可用于焊接、切割、金属粉末制造等。
3.环保:氧气可用于处理污水等。
4.航空航天:氧气是火箭燃料中必要的燃烧剂之一。
总结制取氧气是一项基本的化学实验,需要掌握一定的实验细节和注意事项,比如过氧化钾的选用、加热过程的控制、接头的连接以及氧气的收集等。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步骤操作,并牢记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制取氧气的中考知识点总结

制取氧气的中考知识点总结一、氧气的性质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2.氧气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能与许多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二、氧气的物理性质1.氧气的密度是空气的1.1倍。
2.氧气的沸点为-183℃,凝固点为-219℃。
3.氧气能够溶解在水中,形成氧气溶解度。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是一种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发生燃烧反应。
2.氧气能够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反应,形成氧化物。
3.氧气也能参与许多有机物的氧化反应。
四、制取氧气的方法1.制取氧气的实验室方法通过加热含氧化金属的过氧化物、在水中电解氢氧化铜溶液、加热含过氧化氢的过硫酸钾溶液,都可以制取氧气。
2.制取氧气的工业方法(1)通过空气的分馏:将空气经过冷却、压缩后,通过分馏获得氮气和氧气。
(2)通过空气的吸附法:将空气经过吸附剂吸附后,再进行脱附得到氧气。
(3)通过热解法:将空气经过加热分解,得到氮气和氧气。
五、氧气的应用1.氧气广泛用于医疗领域,可以用于呼吸机、氧气面罩等,治疗呼吸困难的患者。
2.氧气还用于焊接、切割和合成化工原料等工业领域。
3.氧气也常用于矿井、潜水、航空等领域的供氧装置。
六、氧气的安全性1.氧气是一种不能燃烧的气体,但会加速燃烧的速度,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火。
2.氧气是一种制冷剂,接触肌肤会引起冻伤,使用时需要做好保护。
七、氧气的环境意义1.氧气是维持生物的呼吸作用的重要气体,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氧气也是大气中的一种气体,参与了许多大气化学反应,对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有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氧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具有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医疗、工业和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氧气,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和环保。
制取氧气知识点

临猗二中卢庆明制取氧气知识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
药品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原理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 氧气液态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将分液漏斗换为注射器选择依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优点左图:高锰酸钾试管口有棉花右图:氯酸钾试管口没棉花节约药品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可控制反应的速率可控制反应的随时发生和停止收集装置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依据不易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3、催化剂(1)概念: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2)作用:催化作用。
(3)“改变”,①可以是加快,也可以是减缓。
②改变的是化学反应速率,不是生成物的质量。
(4)“不变”的是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考虑物理性质。
(5)同一反应,可以有不同的催化剂。
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有:二氧化锰、硫酸铜、氧化铜等。
(6)设计实验验证某物质是否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时,三个特征必须同时满足。
4、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采用低温蒸发的方法。
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定义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特点一变多多变一通式X—A+B+.....A+B+......—X举例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铁+ 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关系都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二者是并列关系6、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关系二者的分类标准不同,没有必然联系。
氧化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也可能不是。
【化学知识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化学知识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方法一:双氧水加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为催化剂)。
方法二:氯酸钾加二氧化锰加热
分解(二氧化锰为催化剂)。
方法三: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
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
在烃类的氧化、废水的处理、火箭推进剂以及航空、航天和潜水中供动物及人进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
1、色味态:标准情况下为无色无味气体,液态为天蓝色液体,固态为蓝色晶体;
2、熔点-218.4℃,沸点-182.9℃;
3、密度:气体密度1.429克/升,略大于空气,液态密度1.419克/立方厘米,固态
密度1.426克/立方厘米;
4、水溶性:不易溶于水;
5、贮存方式:天蓝色钢瓶。
1、氧气在常温下不是很活泼,但在高温下很活跃,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
2、具有氧化性,除了惰性气体、活性小的金属元素外,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起反应,这类反应被称为氧化反应,反应产生的化合物为氧化物;
3、具有助燃性,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一般非金属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则为碱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氧气的制取知识点

氧气的制取知识点一、氧气的制取方法。
1. 实验室制法。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反应原理:2KMnO_4 {}{===} K_2MnO_4+MnO_2 + O_2↑。
- 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需要用到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带铁夹)等。
该反应是固体加热型反应,所以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 收集装置:-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
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 向上排空气法: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表明氧气已收集满。
- 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 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 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 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 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 熄:最后熄灭酒精灯。
-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 反应原理:2H_2O_2 {MnO_2}{===} 2H_2O+O_2↑。
- 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用到的仪器有锥形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双孔塞、导管等。
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如果使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 收集装置: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收集装置,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 反应原理:2KClO_3 {MnO_2}{{===}{}} 2KCl + 3O_2↑。
- 实验装置: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类似,都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 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2. 在标准状况下(0℃,1个大气压),密度为1.429g/L。
3. 熔点-218.79℃,沸点-218.79℃。
4. 溶于水,但溶解度较低。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 支持燃烧: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能够支持大多数物质的燃烧。
2. 氧化性:氧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许多元素和化合物发生氧化反应。
3. 与其他元素的反应:与非金属元素如氢、碳等反应生成氧化物;与金属元素如铁、铜等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 化学法- 氯酸钾分解法:在催化剂(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加热氯酸钾至约400℃,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
- 过氧化氢分解法:在催化剂(如二氧化锰或硫酸铜)的作用下,分解过氧化氢生成氧气和水。
2. 电解法- 水电解: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四、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 使用化学法制取氧气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火源。
2. 实验过程中应使用防护眼镜和手套。
3. 实验室制取的氧气应进行纯化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杂质。
4. 储存和使用氧气的容器应密封良好,避免氧气泄漏。
五、氧气的工业制取方法1. 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沸点不同的特性,通过低温分离得到氧气。
2. 水电解法:与实验室方法相似,但在工业上使用更大规模的电解设备。
六、氧气的应用1. 医疗领域:用于急救、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等。
2. 工业领域:用于钢铁生产、化工生产等。
3. 潜水和登山:作为呼吸气体。
七、氧气的储存和运输1. 储存:氧气通常以压缩气体的形式储存在高压钢瓶中。
2. 运输:通过管道输送或使用高压钢瓶进行运输。
八、氧气的安全使用1. 避免氧气与油脂接触,防止火灾。
2. 使用氧气时,应远离明火和高温。
3. 储存氧气的容器应避免撞击和曝晒。
以上是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的知识点概述,涵盖了氧气的基本性质、实验室和工业制取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氧气的应用以及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内容。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知识点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一.精讲点拨1.工业制氧气(物理变化)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根据沸点的不同2、实验室制氧气方法(化学变化):、、3、高锰酸钾制氧气药品:高锰酸钾反应原理:发生装置选取:1、固固加热装置2、固液不加热装置选取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收集装置选取:方法1、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2、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3、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注意事项:1、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避免装置漏气收集不到气体。
2、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3、伸入制取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导管过长不利于气体的导出。
4、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受热不均炸裂5、加热时要先预热,目的是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6、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原因是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7、为什么刚开始有气泡时不立即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防止收集的氧气不纯。
8、实验结束后,要先撤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受热不均炸裂。
9、氧气的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排水法)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1、过氧化氢制氧气(化学变化)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反应原理:二氧化锰的作用:催化作用注意事项:(1)、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溢出。
(2)、装药品时先装二氧化锰后装过氧化氢。
2、催化剂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特点:一变二不变2、分解反应概念: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特点:一变多。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
在九年级化学中,制取氧气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 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是支持燃烧的气体,能够使
燃烧更旺盛。
氧气还可以用于氧化反应、呼吸等。
2. 氧气的制取方法: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物理法包括液体
空气分馏法和分子筛吸附法;化学法则包括过氧化氢分解法和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法。
3. 液体空气分馏法:利用液体空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沸点差异,通过分馏的方法分离出
氧气和氮气等不同组分。
液体空气分馏法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工业生产。
4. 过氧化氢分解法: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常见的催
化剂有铁、二氧化锰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的实验室制备。
5. 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法:一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可以被分解,生成氧气和金属。
常见的金属氧化物有二氧化锰、二氧化铜等。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小规模的实验室制备。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还有其他一些制取氧气的方法,但在九年级的化学课程中通常不
会涉及过于复杂的制取方法。
氧气制备——初中知识

1.氧气的制备方法:常见的制备氧气的方法有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氧化金属、电解水等。
2.过氧化氢的分解制备氧气: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存在下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常用的催化剂有二氧化锰(MnO2)。
除此之外,还有加热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分解两个方法。
三个化学方程式依次如下:
2H202 = 2H2O + O2 (MnO2催化)
2KnO4 = K2MnO4 + MnO2 + O2(加热)
2KClO3 = 2KCl + O2(MnO2催化加热)
3.加热氧化金属制备氧气:将氧化铜(CuO)等氧化金属加热至一定温度,可使其分解产生氧气和金属
4.电解水制备氧气:将水进行电解,通过电解反应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在电解水中,阳极上产生氧气,阴极上产生氢气。
5.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可以通过水封法、排水法或气体收集瓶等方法进行收集。
6.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它能使火焰燃烧更旺,促进物质的氧化反应。
7.氧气的应用:氧气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冶金等领域。
在医疗,氧气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在工业中,氧气可用于燃烧和氧化反应;在冶金中,氧气可用于炼钢等过程。
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提纲

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提纲
一、氧气的性质
1.1 氧气的化学性质
1.1.1 化学符号及元素周期表位置
1.1.2 氧气的物理性质
1.2 氧气的生理作用
1.2.1 氧氧化作用
1.2.2 呼吸作用
二、氧气的应用
2.1 医疗用途
2.1.1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2.1.2 手术和急救使用
2.2 工业用途
2.2.1 氧割和氧焊
2.2.2 有色金属冶炼
2.3 生活用途
2.3.1 氧气瓶
2.3.2 人工制氧装置
三、氧气的制取方法
3.1 物理方法
3.1.1 液态分馏法(枯燥空气法)
3.1.2 分子筛法
3.2 化学方法
3.2.1 碱性过氧化物法
3.2.2 氧化铅(II)法
四、氧气的储存与输送
4.1 液氧储存
4.1.1 液氧槽
4.1.2 液氧瓶
4.2 气态氧储存
4.2.1 氧气瓶
4.2.2 液压气瓶装置
五、氧气的安全使用
5.1 氧气的危险性
5.1.1 氧气的易燃性
5.1.2 与燃料的反应
5.2 氧气的使用注意事项
5.2.1 防止氧气泄漏
5.2.2 防止氧气与油脂混合
六、氧气的环保与保护
6.1 污染物的排放
6.1.1 工业产生的氧气排放
6.1.2 社会生活中的氧气排放
6.2 氧气的净化与保护
6.2.1 氧气的净化技术
6.2.2 生态环境中的氧气保护
总结
对氧气的制取、性质、应用,储存与输送、安全使用及环保与保护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归纳,使得读者对氧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化学九年级氧气制取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氧气制取知识点氧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它对于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化学九年级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以及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氧气的制取方法和相关的知识点。
一、氧气的制取方法1. 蒸馏法蒸馏法是制取氧气的一种常见方法。
首先,需要准备一种含氧物质,比如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等。
将这些含氧物质加入到酸性溶液中,然后进行加热。
在加热的过程中,含氧物质会分解释放出氧气。
接下来,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和凝固,最后用氧气收集装置收集得到的氧气。
2. 分解法分解法也是制取氧气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常用的是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
首先,将过氧化氢加入反应器中,然后通过一定的条件,比如高温或者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分解反应。
在分解反应中,过氧化氢会分解成氧气和水。
而氧气则可以通过气体收集装置进行收集。
二、氧气制取的常见实验1. 过氧化钠的制取过氧化钠是一种制取氧气的常用物质。
它可以通过将氢氧化钠溶解于过氧化氢中来制取。
制取过程中,需要将氢氧化钠慢慢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并进行搅拌。
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钠会被氧化为氧气和水。
最后,可以通过气体收集装置将制取得到的氧气进行收集。
2. 过氧化钾的制取过氧化钾也是一种常用的制取氧气的物质。
它可以通过将氢氧化钾与过氧化氢反应来制取。
首先,将氢氧化钾溶解于过氧化氢中,然后进行搅拌。
在反应过程中,过氧化钾会被氧化为氧气和水。
最后,利用气体收集装置收集制取得到的氧气。
三、氧气的特性和应用1. 特性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促进许多燃烧反应的进行。
同时,氧气也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用于维持生物的呼吸过程。
2. 应用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领域,氧气被广泛用于氧疗,以帮助患者呼吸。
在工业生产中,氧气可以用作燃料燃烧的辅助气体,提高燃烧效率。
此外,氧气还常被用于氧化反应、焊接、氧气酿酒等方面。
氧气的制取(知识点)

氧气的制取方法一: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法制取氧气(1)实验原理:加热高锰酸钾,生产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同时放出气体。
(2)发生装置的选择(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3)收集装置的选择(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a排水集气法:如图E(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如图F(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4)操作步骤:①检验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口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装置不漏气。
②检查过气密性之后,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入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管口,把试管口略向下固定在铁架台上。
③定:连接并固定装置④点: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⑤收:用排水法收集⑥离:把导管移出水面⑦熄:停止加热★可简单归纳为:查庄定点收利息!【注意事项】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倒流,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②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使其均匀受热后在局部加热。
③试管内的导管稍伸出胶塞即可,便于气体导出。
④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气泡时再开始收集,因开始排出的气体含有装置内的空气。
⑥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沿导管倒流入热的试管中而使试管炸裂。
⑦盛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正放可减少气体的逸散。
(5)气体的检验与验满①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气体是氧气。
②验满方法a排水集气法: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来,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方法二: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法制取氧气(1)探究:①在试管中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②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九年级化学制造氧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制造氧气知识点氧气在化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许多化学反应以及生物过程的必需物质。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制造氧气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介绍几种制造氧气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化学原理。
一、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制造氧气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氢氧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2O2。
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过氧化氢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H2O2 → 2H2O + O2这种方法制备氧气比较简单,只需要将过氧化氢注入反应瓶中,加入催化剂(例如二氧化锰),就能观察到氧气的产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氧化氢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在使用时要小心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二、通过电解水制造氧气电解水是另一种制造氧气的方法,它是利用电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H2O → 2H2 + O2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电解槽,将带有电解质(如盐或硫酸)的水注入至槽中,然后用电极通电。
正极(即阳极)会产生氧气,负极(即阴极)会产生氢气。
通过将导管引导到不同容器中,就可以分别收集到氧气和氢气。
三、通过过氧化钾和重铁盐制造氧气过氧化钾和重铁盐反应也可以制备氧气。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KClO3 + 2FeCl2 → 2KCl + 2FeCl3 + 3O2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先将过氧化钾和重铁盐混合,然后加热。
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氧气气体,可以用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
四、通过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制造氧气某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气体。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HgO → 2Hg + O2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将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汞)加热,并烧结成固体,然后通过加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
利用这种方法制造氧气时需要注意操作安全,避免接触高温器具以及对有毒物质的处理。
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在自然界中,氧气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九年级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一、氧气的重要性氧气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气体,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气体之一。
无机界氧元素含量最高,任何有机物的燃烧都需要氧气。
从而研究制取氧气的方法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氧气的性质1. 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呈无色、无臭、无味、不可燃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
其液态为蓝色,固态为淡蓝色晶体。
液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使很多非金属燃烧并放出大量热能。
2.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可以和大多数元素直接发生化学反应。
氧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
三、氧气的制取方法1. 分解氢氧化铅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中用加热的方法将氢氧化铅分解成氧气和氧化铅。
分解反应式如下:2PbO2→2PbO+O2↑2. 加热过氧化氢法将过氧化氢加热分解,释放出氧气。
分解反应式如下:2H2O2→2H2O+O2↑3. 加热高锰酸钾法在此法中,加热高锰酸钾能分解为氧气和氧化锰。
分解反应式如下:2KMnO4→K2MnO4+MnO2+O2↑+O2↑四、氧气的应用1. 医疗领域氧气是医疗领域中最重要的气体之一,用于治疗缺氧症、呼吸道疾病、急救等。
在手术室中使用纯氧供应给病人,以确保手术病人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2. 工业领域氧气在金属加工、焊接、切割、熔炼、氧化和还原反应等工业过程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运输和储存上也用得很多。
3. 生活领域氧气也广泛用于生活领域,如氧气呼吸器、氧气饮料等。
五、氧气的安全使用1. 氧气是一种易燃气体,应注意远离明火,禁止向高温物质放空氧气。
2. 氧气具有强氧化性,不宜与易燃、易爆或易氧化物接触。
3. 氧气瓶应妥善存放,避免振动和碰撞,防止撞击造成氧气泄漏。
4. 使用氧气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口罩等防护用具,防止氧气对人体造成伤害。
总结: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分解氢氧化铅法、加热过氧化氢法和加热高锰酸钾法等。
氧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医疗、工业和生活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一、氧气的检验方法及收集方法1、氧气的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2、实验室氧气的收集方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略大)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气体集满了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一)液体制取氧气的方法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原理:装置:固—液不加热型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二)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方法1、加热氯化钾制取氧气实验原理: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实验原理:(2)装置:固—固加热型(3)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握紧试管,观察水中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连续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②装药品。
③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④收集: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⑤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瓶中,若复燃,证明是氧气。
⑥结束: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4)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②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堵住导气管或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三)分解反应1、概念: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
3、表示:AB → A +B1.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C【解析】A、加热试管时,为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试管炸裂,应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选项正确;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否则会出现误差,选项正确;C、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度,但不会增加氧气产量,选项错误;D、用双氧水制氧气时,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能加快氧气生成速度,选项正确。
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蒸馏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1、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A 、药品:过氧化氢H 2O 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MnO 2B 实验原理:表达式:注:MnO 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C 、装置: 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2、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A 、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 、原理: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表达式:注意:MnO 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② 加热高锰酸钾: 表达式:C 、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D 、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移、熄..MnO 2 MnO 2①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③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④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⑤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⑥收集气体: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判断气体收集满的标准:有气泡从水槽中集气瓶口向外冒出b、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在集气瓶口⑦先将导管移出水面⑧再停止加热E、易错事项: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c.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d.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e.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F、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G、检验、验满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三、催化剂: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2、特点: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一改变反应速率注意:①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的进行②催化剂不是反应物、又不是生成物③催化剂仅针对某一反应;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④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3、二氧化锰在一些反应中不只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只有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催化剂可以用硫酸铜溶液、氧化铁、氧化铜、红砖粉末..四、分解反应:1、概念: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及以上物质的反应2、特点:一变多水的组成知识点一:水的物理性质1、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100℃;凝固点0 ℃;3、 4 ℃时密度最大;水凝固成冰时;密度最小二:水的电解实验1、电解水的实验1.装置―――水电解器2.电源种类---直流电3.4.反应表达式: H 2O 5实验现象:①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气泡②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V 正:V 负=1:2③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6实验结论①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②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三:氢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2、化学性质:可燃性 现象:火焰呈淡蓝色在空气中燃烧3、氢气的验纯方法:管口朝下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若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已纯..四、单质、化合物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氧气O2、氢气H 2、氮气N 2 条件:①同种元素②纯净物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如:KMnO 4、MnO 2等条件:①不同种元素②纯净物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叫做氧化物条件:①两种元素②其中一种是氧元素③化合物 H 2 + O 2 → H 2O 点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在化学反应里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1.“改变”有双重含义,即“加快"或“减慢"。
有的同学认为催化剂的作用就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实际上,催化剂也有正负之分,正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如人体中的酶可加快食物的消化等;而负催化剂能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如橡胶制品中的防老剂等.
2.“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说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一定保持不变,但物理性质有可能发生变化。
因此,不能说成催化剂本身的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3.由于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催化剂不能增大生成物的质量.生成物的质量只取决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
4.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即一种催化剂只能对某个或某类化学反应有催化作用,并非对所有化学反应都有催化作用.但一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如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除了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之外,还可以用氧化铜、氧化铁等作催化剂。
建筑上用的水泥、红砖粉末等也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
5。
虽然催化剂是反应条件,但它不同于“点燃”、“加热”等反应条件,能决定化学反应的发生,因此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决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如没有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双氧水在通常情况下也会放出氧气,只不过反应速率缓慢。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
1.三种制取方法的比较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反
应
原理过氧化氢水+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
试
剂
状
态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高锰酸钾固体反应
条件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锰作催化
剂
加热
气
体
发
生
装
置
收
集
装
置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步骤注意事项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原理:根据气体热胀冷缩
操作: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再把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若水中导气管口气泡出现,松开手后,导气管内有一段水柱,则气密性好。
(2)装:将药品装入试管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生成的气体把试管内的固体带到导管中,堵塞导管.若未放棉花,水槽中水会变红。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后的水倒流至受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4)点:先预热,后对
药品加热先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
3.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中,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4.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木条复燃,则已收满。
5收集方法
①排空气法:适用于无毒、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氧气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排水集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②排水集气法:适用于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气体。
三、分解反应
1.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称为分解反应。
2.
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
初中常见发生装置图:甲、乙、A、B 收集图:丙、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