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
考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国际上普遍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
下图为中国与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
人口比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年份大致为
A.1995年B.2003年C.2010年D.2025年2.人口老龄化会使中国和世界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有
A.就业困难B.劳动力充足 C.儿童入学难 D.社会养老压力大
3.2021年1月1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全面实施二孩”,该政策有利于
A.迅速提高人口素质B.缓解人口老龄化C.降低人口增长速度D.降低人口出生率
1
地理位置是对地理事物时间和空间位置的描述,准确定位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下图中阴影部分能正确体现我国纬度位置的是()A.B.C.D.
5.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A.位于北半球,大陆性气候显著B.东临大西洋,有利于对外交流
C.南北跨纬度广,利于农业多种经营D.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没有热带
一位网友结合省区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给各省区设计了生动形象的图形文字标志。
读四省图形文字标志,回答下列各题。
6.图形文字标志
与省区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①—川B.②—甘C.③—闽D.④—鲁7.这位网友设计四个省区图形文字标志的灵感来自于()A.服饰B.河流C.饮食D.民居和建筑
2021年9月20日,朝鲜进行氢弹试验,朝鲜的“核试”和“射星”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8.有关朝鲜地理位置的叙述,
正确的是()
A.朝鲜是中国的陆上邻国B.朝鲜在中国的东南方向
C.朝鲜位于朝鲜半岛的南部D.朝鲜东临黄海,西临日本海,南与韩国相接,是临海国
9.对图中地理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A.渤海和黄海都是中国的两个内海B.北京和平壤都是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城市
C.韩国与中国隔江相望D.图中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10.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题
某同学到甲省区旅游时,观看了当地的民族风俗表演。
下列能够体现当地民族风俗的是()
3
A.
B.
C.
D.
11.关于下图中数字所在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海
拔最高的盆地B.②地形区海拔在1000-2000米
C.③地形区是我国的华北平原D.④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我国季风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
A.秦岭一一淮河一线B.大兴安岭一一太行山一一巫山一一雪峰山
C.大兴安岭一一阴山一一贺兰山一一冈底斯山D.800mm等降水量线
13.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是()
A.东北季风B.西北季风
C.东南季风D.西南季风
14.四川盆地有季风之利而无季风之害的原因是()
A.只受夏季风的影响B.只受冬季风的影响
C.夏季风影响弱,冬季风影响强D.受地形影响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读右下图“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5.荆江的“险”体现在该河段()
A.流量大,多凌汛B.水土流失严重
C.落差大,水流急D.洪涝灾害频发
16.荆江河段综合整治的重点措施主要是()
①加固堤坝,拦截洪水
②修建水闸,梯级开发
③裁弯取直,疏浚河道
④建设航道,完善网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
可燃冰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中,中国国土资源部将可燃冰列为新的一种矿产资源。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可燃冰()
A.分布广泛B.是可再生资源
C.容易开发D.是不可再生资源
18.依据可燃冰的生成条件,结合我国的自然环境,可以推断出其主要分布在()A.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及南海深海区
C.东南丘陵D.黄土高原及内蒙古高原
19.可燃冰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会()
A.改善大气质量B.增加煤炭消耗
C.加剧大气污染 D.导致油价上涨
20.下列做法与“低碳生活”理念相背离的是()
A.节假日少赠纸质贺卡B.购物时使用环保布袋
C.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左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多、草地少B.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盆地C.林地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和山地D.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区和青藏高原22.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可大面积种植水稻B.草地大幅增加牲畜数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C.在城市郊区,发展肉、乳、禽、蛋生产D.扩大城市规模,将耕地变成城市建筑
用地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3.造成水资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
①工业污水②水土流失③生活废水④家庭炉灶⑤生活垃圾污水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②③④D.①③④
24.下列做法不符合“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原则的是
A.工业用水循环使用
B.采用喷灌、滴灌技术
C.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D.生产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江、河
25.2021年5月1日,我国海洋伏季休渔专项执法行动启动会,在浙江宁波、辽宁大连和海南三亚同步举行,所有作业船只停止作业。
采取休渔制度的根本目的是()A.降低渔业收入
B.保证捕捞安全
C.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D.防止海洋污染
二、解答题
2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5个自治区:
Ⅰ____________自治区、Ⅱ西藏自区、Ⅲ____________自治区、Ⅳ宁夏回族自治区、及
7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区。
(2)4个直辖市:a北京市、b____________市、c上海市、d______________市。
(3)2个特别行政区:A_____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B_____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
(4)写出下列省级行政区的简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2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表示我国的三级地
势阶梯,其中C为第_____级地势阶梯,主要的地形类型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2)①和②是三级地势阶梯的界线,山脉a是界线②上重要的一条山脉,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山脉a是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界线,也是两个地形区的界线。
山脉a以西是_______(填省区简称),以东是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
28.下图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我国的气候分布图”,读图回答:
(1)甲、乙两图中,符合我们泉州气候特点的是___,对应我国气候分布图中的字母_____(2)甲、乙两种气候类型都属于______气候,降水集中在____季。
⑶B、C两气候类型之间以______、______一线为分,该界线甲大致与1月_____等温线相吻合,大致与______等降水量线最接近,也是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田和______的重要分界线。
29.读“黄河流域图”,分析回答问题。
9
(1)图中祁连山
是我国_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图中③支流的名称_________。
(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____山脉,最后注入乙__________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被称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__________平原。
(4)与长江相比,黄河更为突出的作用是__________。
(5)黄河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能分布在_______(上游、中游、下游)河段,而在初冬和初春季节黄河下游出现_______现象。
(6)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
大致以长江流域北界为界,南方水资源占全国80%以上,北方不足20%。
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材料二: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如图所示。
材料三:漫画
(1)根据材料一,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是西北和_____地区。
(2)根据材料二,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______。
(3)南水北调工程是从_____流域调的水。
(4)漫画中表现的是我国在水资源利用上存在的_____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
____
比调水更重要。
参考答案
1.B
2.D
3.B
【分析】
1.读图可知,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年份大致为2003年。
故选B。
2.人口老龄化主要是指老年人增多,给社会造成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养老压力大。
故选D。
3.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全面实施二孩”,该政策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
故选B。
4.B
5.C
【解析】
4.我国的纬度位置是4°N-53°N,,ABCD四个选项中B选项符合,故答案选B.
5.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南北跨纬度广,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故答案选C.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6.C
7.D
【分析】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面积广大的国家,各区域之间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文化差异很大;包括建筑、饮食、服饰等方面。
6.由图可知,①是藏的文字标志,是西藏自治区,②是安徽省的简称,③是福建省的简称“闽”;④是澳门的标志,故选C。
7.由图可知,这四个省区的图形文字标志灵感是来自于民居和建筑,与当地特色民居有关,故选D。
8.A
9.B
【解析】
8.朝鲜是中国的陆上邻国,朝鲜在中国的东部,朝鲜位于朝鲜半岛的北部,朝鲜东临日本海,西临黄海,南与韩国相接,是临海国,故选A。
1
9.渤海和琼州海峡是中国的两个内海,黄海不是我国的内海;北京和平壤都是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城市;韩国与中国隔海相望;图中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故选B。
【点睛】
本题组考查的是东亚相关知识,需要识记朝鲜、韩国、中国的海陆位置、气候等相关知识。
10.C
【详解】
读图可知:甲为云南省,由图中的民族风情可知,图中A是维吾尔族的手鼓舞,我国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A错;图B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的摔跤,B错;图C是我国西南地区云南省的傣族的孔雀舞,C对;图中D是我国朝鲜族的跳板,D错。
故选C。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了我国不同民族的舞蹈形式及不同民族的分布地区,难点是掌握我国不同民族的分布地区。
11.D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分布。
【详解】
①是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故A错误;
②是青藏高原,其中海拔在4000米以上,故B错误;③是东北平原,故C错误;④是内蒙古高原,位于第二阶梯,故D正确。
故选D。
12.C
13.C
14.D
【分析】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12.我国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东部大部分地区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西部大部分地区难以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属于非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以大兴安岭一一阴山一一贺兰山一一冈底斯山一线为界,故选C。
13.我国北方地区位于秦岭以北、大兴安岭以东,这里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每年夏秋季节
的东南风给北方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故选C。
14.四川盆地位于秦岭以南、云贵高原以北、青藏高原以东,这里夏季受到东南风和西南风影响,降水丰沛,受秦岭及其他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冬季时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吹来的冷空气对四川盆地影响小,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有关知识,要知道影响我国气候的季风。
15.D
16.B
【分析】
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由于河流流经地区地势平缓,河流弯曲,最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治理的措施是在裁弯取直。
15.由图可知,荆江的“险”是体现在该河段地势低平,河段内河流弯曲,水流不畅,容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影响,故选D。
16.荆江河段综合整治的重点措施主要是加固堤坝,拦截洪水和裁弯取直,疏浚河道;修建水闸不可取,建设航道、完善网络并不是重点措施,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长江荆江河段的有关知识,要注意该河段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17.D
18.B
19.A
【分析】
17.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南海海域是我国可燃冰最主要的分布区,可燃冰和煤炭、石油、天然气,都属于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所有选D。
18.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
南海海域是我国可燃冰最主要的分布区。
所有选B。
19.可燃冰为清洁能源,燃烧不会对大其造成污染,所有开发利用会改善大气质量。
故选A。
20.D
【解析】
3
“低碳生活”主要是减少污染,绿色出行,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是浪费我们的森林资源,不符合我们的理念。
21.B
22.C
【分析】
2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林地少,草地多,故A错误。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丘陵地区,故B正确。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林地,内陆地区高原极少分布,故C错误。
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的高原和山地,故D错误。
故选B。
2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山地迎风坡虽然降水多,但不利于种植水稻,这样会加剧水土流失,故A错误。
草地放牧要科学、合理,不能大幅增加载畜量,这样会破坏草场,导致土地沙化,故B错误。
在城市郊区,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可发展肉、乳、禽、蛋生产,故C正确。
扩大城市规模,将耕地变成建筑用地是破坏耕地的做法,不可取,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有关知识,要知道我国三大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23.B
24.D
【分析】
23.读图可知,造成水资源的主要污染源是①工业污水、③生活废水、⑤生活垃圾污水;故答案选B。
24.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工业用水循环使用符合“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原则;采用喷灌、滴灌技术符合“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原则;生活用水,一水多用符合“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原则;生产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污染江河不符合“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原则,故答案选D。
25.C
【详解】
如果一年四季都不停的捕鱼,那鱼很快就捕光了,针对这一点,就形成了“休渔期”这一条规定,在捕完鱼之后,有一段规定的时间,让鱼繁殖,每年的夏季,黄渤海海域都进人休渔期.,期间大小船只一律禁止捕渔作业,我认为采取休渔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渔业资
源.根据题意C符合题意。
26.新疆维吾尔内蒙古天津重庆香港澳门湘桂福州西安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Ⅰ是面积最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Ⅲ是内蒙古自治区。
(2)我国的四个直辖市中,b是位于渤海沿岸的天津,d是位于西部的重庆。
(3)由图可知,A是位于珠江口东部人香港特别行政区,B是位于珠江口西侧的澳门特别行政区。
(4)由图可知,图中①是湖南省,该省简称“湘”;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5)由图可知,③是福建省,行政中心是福州,④省区是陕西省,行政中心是西安。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疆域及行政区划有关知识。
27.三平原丘陵太行山脉晋华北平原
【解析】
【详解】
(1)图中A、B、C表示我国的三级地势阶梯,其中C为第三阶梯,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和丘陵。
(2)①和②是三级地势阶梯的界线,山脉a是界线②上重要的一条山脉,它的名称是太行山,山脉以西是山西省,简称“晋”,以东是华北平原。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地势有关知识,要知道阶梯分界线及各阶梯的地形类型。
28.乙B季风夏秦岭-淮河0℃800mm旱地
【详解】
(1)东营位于山东省东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图乙的气候类型图相符,该气候主要分布在B表示的是我国北方地区。
(2)甲、乙两种气候类型都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3)图中B是温带季风气候,C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两气候类型之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线,该界线甲大致与1月0℃等温线相吻合,大致与800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也是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29.一二汾河巴颜喀拉山脉渤海河套灌溉中上凌汛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使河流含沙量
5
增大;下游地形平坦,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升,形成地上河。
【解析】
【详解】
(1)图中祁连山是我国第一、第二阶梯的分界线,③支流的名称是主要流经山西省境内的汾河。
(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最后注入乙表示的渤海。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被称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河套平原。
(4)与长江相比,黄河更为突出的作用是灌溉,因为黄河流经区域气候较干旱。
(5)黄河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能分布在上游河段,而在初冬和初春季节黄河下游出现凌汛现象。
(6)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的原因是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使河流含沙量增大;下游地形平坦,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升,形成地上河。
30.(1)华北(2)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3)长江(4)水浪费;节水
【解析】
整体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时空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1)读材料一可知,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是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2)读材料二可知,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办法是修建水库。
(3)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调的水调到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目的是解决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4)读漫画可知,漫画中表现的是我国在水资源利用上存在的水浪费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的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