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间词话(十五)》
《人间词话》十则(共20张PPT)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 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3、品读第三则,结合课文所举诗句,
要求置身诗境,讨论思考:
• (1)怎么体会“泪眼”一句、“可堪”一句 的“有我之境”?
•
• (2)怎么体会“采菊”一句、“寒波”一句 的“无我之境”?
1、“造境”与“写境有何区别?
造境: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按其主观理想虚构 而成,离现实较远。
写境: 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按客观自然描写 而成,更贴近现实。
2、判断下面两首诗,哪首诗的境界是“造境” 哪首诗是“写境”?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我们读过的诗句中有写“无我之境”的吗?
•
江雪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鸟鸣涧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人间词话》,作于1908~ 1910年。《人间词话》是王国 维运用西洋哲学、美学文学观 点好方法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开 风气之先的剖析和评论,是中 国古典诗学的终结和现代文艺 美学的萌芽。
全书融贯中西,承前启后,既 有对传统词学的继承和突破, 也有对西方理论的接受和融通。 他运用的是中国传统词学的批 评形式,却体现了现代的审美 意趣和批评精神。
诵读课文
落实以下字词释义
• (1)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读《人间词话》赏古典诗词
03
在《人间词话》中,古典诗词不仅表达了爱情的情感,还蕴含着对爱情的思考和哲理。这些诗词揭示了爱情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无常,引导读者思考爱情的本质和意义。
爱情表达
离别之痛
古典诗词中,离别是一个常见的主题。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对亲人、友人或爱人的依依不舍和思念之情。离别的痛苦和无奈是诗词中常见的情感基调。
王国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后在苏州、上海等地接受新式教育,并游学日本、美国等地。他的学术研究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的巨匠”。
作者介绍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的重要著作之一。该书以“人间”为名,通过对历代词人的评价和赏析,探讨了词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规律,并对词的发展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读《人间词话》赏古典诗词
目录
《人间词话》简介 《人间词话》中的诗词赏析 《人间词话》中的诗词理论 《人间词话》中的诗词风格 《人间词话》中的诗词意象 《人间词话》中的诗词情感表达
01
CHAPTER
《人间词话》简介
作者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和戏曲理论家。他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也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
落花意象
酒在诗词中常常作为诗人排遣忧愁、抒发豪情的方式,也是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佳酿。
总结词
在《人间词话》中,酒意象常与诗人的情感和心境相联系,如“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通过饮酒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豪情。
详细描述
酒意象
06
CHAPTER
《人间词话》中的诗词情感表达
王国维《《人间词话》七则》原文、注释、译文
王国维《《人间词话》七则》原文、注释、译文原文:《《人间词话》七则》清·王国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①。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②。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④。
”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⑤”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⑥”。
“宝帘闲挂小银钩⑦”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词至李后主⑧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周介存⑨置诸温⑩、韦(11)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12)”,“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13)”,《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14)。
”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5)。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6)。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
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诗词皆然。
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美成(17)能入而不出,白石(18)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注释】①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源自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高中语文第十单元原文10《人间词话》十则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研读》.doc
《人间词话》十则国学大师——王国维王国维 (1877 - 1927) ,初名德桢,后改为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后更为观堂,又号永观。
浙江海宁人。
中国近现代之交的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家、哲学家,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
世代清寒,幼年苦读,为秀才。
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云变化之际弃绝科举。
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
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 年赴日本留学。
1902 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
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
1907 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的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
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
因此,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被人们认为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1925 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教授的教授”。
1927 年 6 月,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留下了难解之谜。
王国维生活的时代,正是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势力、学术思潮、人生理念剧烈动荡、冲突、融合的时代。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社会在经济和文化准备极不充分的情况下,向着畸形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转化,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思想界的动荡尤为突出,并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文学。
《人间词话》十则(讲)解析
之说?这里明明有 个悠然的诗人吗?
王国维所谓的“无我 之境”并不是指一般 意义上的“无我”, 而是指诗中景物不带 作者任何的主观感情 及个性特征
诗人以寒波白鸟的悠闲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反衬人事之仓猝。“寒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波”二句寄托了诗人的 向往之情,他希望自己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也化作寒波、白马,融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入那画面中去。这意境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中也有诗人自我的个性。 因为自己思归的心急切,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就特别灵敏地感到“寒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波澹澹”、“白鸟悠悠”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了。元好问又何尝是真 的“无我”呢?只是 “我”没有直露而已。
下面诗句属“有我之境”的是: AD ( 属“无我之境”的是: BC ( A B C 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
王国维认为这两种境界那种更高明? 为什么? (为什么创作“无我之境”更难?)
人莫不有七情六欲,观景赏物莫不带有主 观上的一些色彩,形成文字,多表现为 “有我之境”;相对而言,灭绝掉主观情 思,超然物外,达到物我浑然的境地,写 出“无我之境”就比较难了。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出生。二 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 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 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 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 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 留学。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 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 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 词话》等。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 国维携生平著述3种。眷随儿女亲 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 清遗民处世。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 国学门通讯导师。1927年6月,王 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在 其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 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
《人间词话》十则[高中语文]
▪ 1927年6月,王国维留下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 自尽。在其50岁人生学术 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了 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
经五 义此只十 无世欠之 再变一年 辱死
整体把握
▪ 本单元所选十则《人间词话》,可分为三方面 内容:
▪ 1、第一则为总纲, ▪ 冠于全书之首,作者开宗明义提出“境界”说,
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义。 ▪ 2、第二至六则, ▪ 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 ▪ 3、第七至十则, ▪ 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具体分析
▪ 第一则,作者以“境界”来论词的格调之 高下,指出有“境界”则有“高格”,才 能产生名句,并论及五代、北宋词高标独 绝的缘由。可见在王国维心中,“境界” 高于一切,在艺术创作中起决定作用。
▪ 第五则提到“境界”,说明“情”也是构成境界的元素,而“有 境界”的作品应该能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情景交融的艺术世界。
▪ 第六则提到“境界”,具体说明“境界”应该得到真切生动的表 现。
▪ 第七则提到“境界”,是与人生体验结合起来,象征人生向前追 求而有所得的不同精神状态。
▪ 总体而言,王国维所说的“境界”,有时也称“境”,内涵不尽 相同。有的指客观景物,有的指情,有的指两者的统一,有的指 造诣程度,等等。但就作者感受、读者审美角度看,崇尚真切、 情景交融应该是其主要内涵。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长林叶落,西风乍起的清秋时节,登楼远眺,云淡天高,一条 路通向遥远的天际。此情此景,一种孤独寂寞油然而生,似乎 也唤起了一种追求和探索的期望。比喻在创业治学的开始阶段, 必须高瞻远瞩,视野开阔,耐得住寂寞孤独,而有所追求,有 目标。同时认清前要走过的道路,理清前人已有的成果。这是 第一阶段。
《人间词话删稿》全文-古籍
人间词话删稿《人间词话删稿》是王国维创作的文学理论类书籍。
《人间词话》删稿[清]王国维著一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1]”【注释】:[1]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二双声、叠韵之论,盛于六朝,唐人犹多用之。
至宋以后,则渐不讲,并不知二者为何物。
乾嘉间,吾乡周公霭先生著《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正千余年之误,可谓有功文苑者矣。
其言曰:“两字同母谓之双声,两字同韵谓之叠韵。
”余按用今日各国文法通用之语表之,则两字同一子音者谓之双声。
如《南史•羊元保传》之“官家恨狭,更广八分”,“官家更广”四字,皆从k得声。
《洛阳伽蓝记》之“狞奴慢骂”,“狞奴”两字,皆从n得声。
“慢骂”两字,皆从m得声也。
两字同一母音者,谓之叠韵。
如梁武帝“后牖有朽柳”,“后牖有”三字,双声而兼叠韵。
“有朽柳”三字,其母音皆为u。
刘孝绰之“梁王长康强”,“梁长强”三字,其母音皆为ian也[1]。
自李淑《诗苑》伪造沈约之说,以双声叠韵为诗中八病之二,后是诗家多废而不讲,亦不复用之于词。
余谓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结处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必有过于前人者。
惜世之专讲音律者,尚未悟此也。
【注释】:[1]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四》引陆龟蒙诗序:“叠韵起自如梁武帝,云「后牖有朽柳」,当时侍从之臣皆倡和。
刘孝绰云「梁王长康强」,沈少文云「偏眠船弦边」,庾肩吾云「载碓每碍埭」,自后用此体作为小诗者多矣。
”三世人但知双声之不拘四声,不知叠韵亦不拘平、上、去三声。
凡字之同母者,虽平仄有殊,皆叠韵也。
四诗之唐中叶以后,殆为羔雁之具矣。
故五代北宋之诗,佳者绝少,而词则为其极盛时代。
即诗词兼擅如永叔少游者,词胜于诗远甚。
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之于词者之真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七则》原文译文鉴赏
王国维《人间词话七则》原文|译文|鉴赏《人间词话七则》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下面一起欣赏这篇古文吧!《人间词话七则》原文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诗词皆然。
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美成能入而不出。
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译文及注释译文境界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青玉案·元夕》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青玉案·元夕》理解性默写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而第三境,则取自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一句,即“,,”。
2、《青玉案·元夕》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十五之夜焰火乍放后缤纷如落雨的美丽景象。
3、《青玉案·元夕》中写出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句子是:,”。
4、《青玉案·元夕》中“,,”生动地展现了元宵整夜百乐齐鸣、花灯炫目的热闹景象。
5、《青玉案·元夕》中用“”一句写车水马龙、人潮拥挤的观灯盛况。
6、李彦宏创立的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百度之名源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象征着百度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
7.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两句写一众女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笑语盈盈地去参加元宵盛会,为下文写与众不同的“那人”作了反衬。
8.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一句写出了词人对有着独特品味的“那人”的苦苦追寻,“”一句则点明词人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那人”。
9.最大的搜搜引擎“百度”的名字来源于《青玉案·元夕》中的“”。
10.《青玉案·元夕》中,写百乐齐鸣,花灯璀璨的句子是:,。
11.《青玉案·元夕》中,描写女子盛装观灯的句子是:,。
12.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一句化用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意,用夸张的笔法展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瑰丽画面,而“”一句则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烟火纷纷、乱落如雨的元宵夜景。
13.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词人在上阕写出了元夕夜晚人们满城狂欢的景象,“”一句从听觉写出了箫声四处回荡的热闹,“”则从视觉写出了人们彻夜狂欢的景象。
《人间词话》十则(知识讲解)
《人间词话》十则(知识讲解)《人间词话》十则学习目标1.了解王国维及著名的文学评论作品《人间词话》。
2.学习王国维的诗歌鉴赏理论,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词话评论词、词人、词派以及有关词的本事(扼要叙述诗词或小说、戏剧等作品中的故事和基本内容),作为介绍和考订的著述,始于宋代。
最早的词话专著是宋杨绘的《时贤本事曲子集》,今佚。
著名者有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王国维《人间词话》等。
王国维与《人间词话》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字静安,号观堂。
我国近代在文学(人间词)、美学(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史学(观堂集林,殷周史)、哲学(受尼采叔本华,较悲观)、古文字、考古学(对甲骨文的研究造诣颇深,提出二重证据法: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作,也须有三种不同之境界,等等。
字词汇总语音餍.(yàn)缧绁..(léixiè)婉慝.(tè)蓦.(mò) 遽.(jù)为.(wéi):被动重点字词1.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崇高的格调。
2.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有才华的诗人。
3.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匆忙、草率。
课文精要理清结构所选的十则,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第1段:总纲,提出“境界”说,概括境界的意义。
第2-6段: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
第7-10段:谈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把握重点插入位置:二、什么是境界三、境界如何创造(一)情真四、境界如何创造(二)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五、何为最高境界(一)无我之境六、何为最高境界(二)不隔什么是境界?词以境界为最上。
(第一则)何谓境界?袁行霈:“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
”朱光潜:“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个小天地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
《人间词话》王国维(共23张PPT)
“求无我,之境有”偏目重理标性。的描同述,时客观认性清较强前。 要走过的道路,理清前人已有的成果。这是第一阶 段。 下面诗句属“有我之境”的是: ( )
关于《人间词话》和王国维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起风后云开月出,花被风所吹动,在月光临照下婆娑弄影的景象。 D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
▪ 人莫不有七情六欲,观景赏物莫不带有主 下。
物本无意,实乃诗人主观情绪的浸染(亦可提“移情”)。 宋祁 《玉楼春》
观上的一些色彩,形成文字,多表现为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①波纹迎客棹。
前者以一己之主观情感观物之境界;后者将一己之情融于万物之理观物之境界。 玉勒雕鞍游冶处,
“有我之境”;相对而言,灭绝掉主观情 楼高不见章台路。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陶渊明《饮酒》 你如何理解“无我”之
结庐在人境,而
说?这里明明有个悠然
无车马喧。
的诗人山。
山气日夕佳,飞 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
王国维所谓的“无我之境” 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 “无我”,而是指诗中景 物不带作者任何的主观感 情及个性特征
杜鹃声里斜阳暮。 居之恨到凄厉之景上。)一切外物都渗
驿寄梅花,
透着孤独、寂寞、无限凄婉之意。这些 是“有我之境”。
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物本无意,实乃诗人主观情绪的浸染(亦可提“移 情”)。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国维《人间词话》前64则原文断句和翻译
王国维《人间词话》前64则原文断句和翻译〖十〗太白纯以气象胜。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
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翻译:李白的诗作,纯粹依靠整体风貌和格局取胜。
他在《忆秦娥》词中写道“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个字,就关闭了千百年来登临者之口。
后世只有范仲淹的《渔家傲》和夏竦的《喜迁莺》,勉强可以追随他的足迹,但在气象方面却已是赶不上了。
〖十一〗张皋文谓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
刘融斋谓“飞卿精艳绝人”,差近之耳。
翻译:张惠言评论说:唐代温庭筠的词“深美宏约”。
我说:这四个字只有南唐冯延巳的词才足以担当。
刘熙载说:“温庭筠的词精艳绝人”,这个评论差不多接近了。
〖十二〗“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
“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
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翻译:“画屏金鹧鸪”,这是温庭筠所作的词句,他词作的品格和它相似;“弦上黄莺语”,这是韦庄所作的词句,他词作的品格也和它相似。
至于冯延巳词作的品格,如果也要他在的词句中找一个,那么,“和泪试严妆”这一句应该差不多接近了吧。
〖十三〗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翻译:南唐中主李景在《摊破浣溪沙》一词中写道:“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给人一种繁花变得荒芜污秽,美人进入暮年的感觉。
但自古至今,世人都欣赏词中的另一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由此可知知心人是多么的难得啊。
〖十四〗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翻译:温庭筠的词,辞句秀美。
韦庄的词,骨质秀美。
李煜的词,神韵秀美。
〖十五〗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
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读后感心得体会3篇
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读后感心得体会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著作《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著名的“人生三境界”,时至今日,对治学做事、为人为官仍有重要影响。
近日,党中央在全党全国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出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要求。
作为组工干部,需要走在前、做表率,将爱党之情、报国之心、为民之念融入到投身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当中,书写好组工干部的“人间词话”。
做人先立心,要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层楼,望尽天涯路”的鸿鹄志向。
组工干部的“天涯路”,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远大信念,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更在于不以功名利禄而“物喜”,不以宁静致远而“己悲”。
这是“为天地立心”的坦荡,是“为生民立命”的决绝,无论是革命年代的枪林弹雨,还是改革时代的风雨兼程,都毫不动摇。
这份坚定的理想信念,犹如内心的灯塔,照亮组工人前进的道路和方向,使他们不会在漫长黑夜中不知所措,不会在茫茫大海上迷惘徘徊,不会在颠簸路上沮丧灰心。
做事要用心,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私奉献。
奉献是组工人的永恒追求,也是政治底色。
组工人的奉献,是与青灯古卷为伴的独善其身,是加班加点不舍昼夜的安贫乐道,是“身已许国难再许家”的无悔选择,是“人消憔悴心也甘”的处之泰然。
当下,党建工作的地位越发重要,组织工作也面临责任更重、时间更紧、要求更高等诸多考验。
组工干部只有以“铁肩”担起“道义”,以“妙手”写好“使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甘为人梯,甘当绿叶,才能书写好党建工作这篇“大文章”。
做官需守心,要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使命担当。
守望初心,是为了时时刻刻矫正方向,对准目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组工干部的初心,是涵养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是营造务实敬业的政治习气,是树立忠诚担当的社会风气。
组工人要甘于清贫,淡泊明志,时时拂尘,常常回望,永远铭记“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终身”的铮铮誓言,真正答好祖国和人民出的这份“时代问卷”。
王国维《人间词话》
人間詞話作者:王國維清已刊部分一詞以境界為最上。
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二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頗難分別。
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故也。
三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1」「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2」有我之境也。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3」「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
4」無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
1歐陽脩《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2秦觀《踏莎行》:「霧失樓台,月迷津度,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3陶潛《飲酒詩》第五首:「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元好問《穎亭留別》:「故人重分攜,臨流駐歸駕。
乾坤展清眺,萬景若相借。
北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崢嶸,了不受陵跨。
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
懷歸人自急,物態本閒暇。
壺觴負吟嘯,塵土足悲吒。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畫。
」四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
有我之境,於由動之靜時得之。
故一優美,一宏壯也。
五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
然其寫之於文學及美術中也,必遺其關係,限制之處。
故雖寫實家,亦理想家也。
又雖如何虛構之境,其材料必求之於自然,而其構造,亦必從自然之法則。
故雖理想家,亦寫實家也。
六境非獨謂景物也。
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
否則謂之無境界。
七「紅杏枝頭春意鬧1」,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王国维人间词话白话翻译
王国维人间词话白话翻译王国维《人间词话》白话翻译〔一〕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词是要以境界为最高标准。
有境界的词,就自然而然会有很高的格调品位,自然而然出现著名的诗句。
五代、北宋的词之所以那么独创绝世的原因就在这里。
〔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词中既有诗人想象造出的虚拟意境,又有描写现实的真实意境,这就是理想派和写实派这两个词派相互区分的地方。
但是这两个词派很难完全区分开,这是因为大诗人所想象出的虚拟意境一定符合自然规律,而描写的现实意境同样必然接近诗人的理想信念。
〔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有的诗词表达出诗人自我的情感,也有的诗词表现出诗人忘我的境界。
例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就是写出的景物带有诗人自己的情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就是没有写到自己的情感经历,纯粹写景物。
写有我境界的诗人,从主观去看事物,所以写出来的景物都带有作者情感的主观色彩。
写忘我境界的诗人,客观地看待事物,所以诗词中分不出哪句抒写自我感情,哪句描写事物。
以前的诗人作词,写有我境界的主观诗比较多,却不一定有能力写出无我境界的客观诗,所以能写出无我境界的诗人在众多文人墨客之中能独树一帜。
〔四〕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无我境界只有在诗人心境澄明、自由静穆、超越欲念之时才能获得。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则)·赏析
王国维《⼈间词话》(三则)·赏析王国维《⼈间词话》(三则)·赏析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成⾼格,⾃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有有我之境,有⽆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1]”、“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斜阳暮[2]”,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3]”、“寒波澹澹起,⽩鸟悠悠下[4]”,⽆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彩。
⽆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未始不能写⽆我之境,此在豪杰之⼠能⾃树⽴⽿。
古今之成⼤事业、⼤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楼,望尽天涯路[5]”,此第⼀境也。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憔悴[6]”,此第⼆境也。
“众⾥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那⼈却在,灯⽕阑珊处[7]”,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词⼈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注释】[1]见冯延巳【鹊踏枝】:“庭院深深深⼏许?杨柳堆烟,帘幕⽆重数。
⽟勒雕鞍游冶处,楼⾼不见章台路。
⾬横风狂三⽉暮,门掩黄昏,⽆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见秦观【踏莎⾏】:“雾失楼台,⽉迷津度,桃源望断⽆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重数。
郴江幸⾃绕郴⼭,为谁流下潇湘去!”[3]见陶潜【饮酒诗】第五⾸:“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4]见元好问【颖亭留别】:“故⼈重分携,临流驻归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雪,太素秉元化。
九⼭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澹澹起,⽩鸟悠悠下。
怀归⼈⾃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悲咤。
回⾸亭中⼈,平林淡如画。
”[5]见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双飞去。
明⽉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名言名句摘抄(14条)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名言名句摘抄(14条)《人间词话》摘抄1、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2、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3、陌上金丸看落羽,闺中素手试调醯。
4、自是思量渠不成,人间总被思量误。
5、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6、几度烛花开又落,人间须信思量错。
7、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8、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9、稼轩之词,多见炫目之色、发聩之声,以辅拔峭之言,慷慨之气。
10、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
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11、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12、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
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诗词皆然。
13、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
14、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纵使盟誓终不复,人间只有相思份。
共14条人间词话《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
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①而为士大夫之词②”。
周介存③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⑤!《金荃》⑥《浣花》⑦能有此气象耶?
注释:
①伶工之词:指歌舞伎女、伶人乐工在青楼等地方演唱的词。
②士大夫之词:指文人创作的词作。
③周介存:周济(1781-1839),字保绪,又字介存,号未斋,又号止庵,清词论家、词人,江苏荆溪(今宜兴)人。
④出自李煜《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⑤出自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⑥《金荃):指温庭筠的词集《金荃集》
⑦《浣花》:指韦庄的词集《浣花集》。
译文:
词发展到李后主,视野就开始变得开阔了,感慨也变得深刻,由伶工之作变成了士大夫之作。
但是周济却把李后主的词作成就放在温庭筠、韦庄之下,这真是颠倒黑白了。
李后主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两句,在温庭筠的《金荃集》和韦庄的《浣花集)中,又有哪一句能与之媲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