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导学精要

合集下载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8)一、学习目标《故都的秋》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通过学习本文,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理解作者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绘和深沉情感。

品味文章中的优美语言,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感受的技巧。

感受作者笔下的故都秋韵,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从而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学习重难点《故都的秋》学习重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把握文章情感是学习的重点。

郁达夫在文中将故都的秋景与深沉的思绪相融合,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因此,理解并体会作者的情感是理解全文的关键。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这些手法既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掌握并欣赏这些修辞手法,是理解文章艺术特色的难点。

学习《故都的秋》需要重点关注文章情感的把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通过深入研读和体会,才能真正领略到文章的魅力。

三、预习检测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苦涩屋檐萧索落蕊B. 幽远混钝落寞平仄C. 训鸽细腻凋谢意境D. 点缀颓废赏玩蟋摔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凋谢(diāo)潭柘寺(zhè)一椽(chuán)B. 细腻(nì)平平仄仄(zē)椭圆(tuǒ)C. 文钞(chāo)橄榄(lǎn)嘶叫(sī)D. 鲈鱼(lú)鲑珍(xié)驯鸽(xùn)二、填空题1. 《故都的秋》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_______(填写作者姓名)的作品。

2. 文章开头部分提到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是要饱尝这_______。

3. 文章按照顺序依次描绘了北平秋天的五幅画面,请写出其中三幅画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课题《故都的秋》课时:第二课时课堂笔记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手法;掌握以动衬静,对比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和品读中感受故都的画面美,在小组讨论中体会文章背后作者的性格特点。

情感与态度: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在文中流露出的那种悲凉、伤感之情。

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2、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习过程【回顾】一、基础知识1、字词注音匪:fēi愆:qiān将:qiāng载:zài 于:xū说:tuō徂:cú汤:shāng裳:cháng 靡:mǐ隰:xí角:jiǎo2、简介《诗经》二、整体把握(一)学生自由朗读后齐读课文。

注意正音、句读和节奏。

(诵读的节奏:“二、二”节拍)(二)学生根据注释,试翻译课文,互释疑问。

(三)全诗理解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同学简要复述诗歌的主要内容。

完成本文结构图:情节表现手法事件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恋爱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第三章:女子感叹“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比兴)婚变第四章: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比兴)第五章:追述婚后生活(比兴)第六章:表明决绝的态度(赋)决绝(四)找出赋比兴手法在本文中的应用全文用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以斑鸠贪吃桑葚为例告诫女子不要为爱着迷。

(孔子“过犹不及”)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以桑叶枯黄掉落的自然情状比喻女子年老珠黄之情状,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

同时由桑树引发对自己年长色衰,惨遭遗弃的叙述,这是“兴”。

整体看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

三、相关链接【研习】一、精析文本【学法建议】切入点:女子对这段爱情婚姻状况最清醒的认识体现在哪里?《氓》叙述的正是一个古老的、至今仍在无数次重复上演的生活故事:一个痴情女子负心郎的爱情婚姻悲剧。

《故都的秋》 导学案

《故都的秋》 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独特感受,理解其深沉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底蕴。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品味文中细腻、清新的语言。

3、培养对自然与生活的审美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作者笔下故都秋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

(2)分析文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品味语言特色。

2、难点(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复杂情感,探究其文化内涵。

(2)学习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进行写景抒情的片段写作。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 年 12 月 7 日-1945 年 9 月 17 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2、写作背景《故都的秋》创作于 1934 年 8 月 17 日。

当时,郁达夫到达北平,饱尝了故都的秋味。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 年 4 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1934 年 7 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该文。

四、预习导航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潭柘寺()驯鸽()平仄()颓废()譬如()廿四桥()混沌()鲈鱼()2、解释下列词语。

(1)不远千里:(2)混混沌沌:(3)疏疏落落:(4)一叶知秋:3、初读课文,思考:作者眼中故都的秋具有怎样的特点?五、文本研读1、整体感知(1)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几幅故都秋景图?(2)这些秋景图分别体现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2、精读赏析(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秋景图,分析作者是如何写景的,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示例:“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导学案和教案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导学案和教案

第14课故都的秋教案一、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郁达夫及其作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深入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能力目标: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目标:结合时代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体会作者赞美自然风景的真情、内心的忧思与落寞以及深沉的爱国之情。

2、难点:学习本文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大家可以想到有哪些关于秋的古诗词呢?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二首》)从上述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看出,秋天多含萧瑟凄凉之意。

然而刘禹锡却与别人不同,独独爱秋。

著名的散文家郁达夫对秋也异常喜爱。

他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看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2、作者作品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1921年组织创建了创造社,出版了新闻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震动了文坛。

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活动,后流亡到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

《故都的秋》导学案(修改版)

《故都的秋》导学案(修改版)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故都的秋》导学案导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1.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在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进而让学生懂得当时国民党白色恐怖的严酷。

(四)重点、难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文题背景题目解说:“故都”(北平)点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

题目呈现一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优美境界。

背景资料: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文学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在这其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此文。

秋诗秋词1.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2.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故都的秋》导学案20131204

2.《故都的秋》导学案20131204

2.《故都的秋》导学案编者:姜治学吕震付勇审核:代素琴学习小组:姓名:使用时间:2013年12月日【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学法指导】1、比较赏析法。

2、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第二课时一、课前自测1、作者:郁达夫(1896~1945),浙江省富阳县人。

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

2、给加点字词注音混沌..()潭柘.寺()驯.鸽()落蕊.()平仄.()二、整体感知本文的思路线索是什么?三、课文分析1、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2、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3、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4、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5、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四、各抒己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课内基础达标】1、下列句中的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切的一项是()①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来的。

《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领略作者的感受与思考。

2. 掌握一些诗歌鉴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 理解和感受唐代文学的艺术及其价值。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增强其综合语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都的秋》的诗歌欣赏和分析。

2. 唐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及其价值。

3. 诗歌鉴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本课课文,了解诗歌的背景及作者的生平和创作特点。

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品味诗歌,感受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 课堂讲解首先,讲解唐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并与现代文学做一些比较和对比,加深学生的体会和理解。

接着,讲解诗歌鉴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审题、找出诗歌的核心意思、寻找艺术手法(比喻、拟人、对仗、假设等)、找出诗歌的情感倾向和主旨、探究诗歌与生活的关系等等。

最后,结合指导学生对《故都的秋》进行分析和欣赏。

学生可以就以下问题进行探究:1) 诗歌的主题和中心是什么?2) 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转折如何?3) 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是怎样的?4)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有哪些?5) 诗歌与我们现实生活有何联系?3. 课后作业基于上课吸收的知识,让学生分析另一首唐诗作品,了解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教师根据上课情况,评估学生的诗歌分析和欣赏能力,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补充。

针对学生自己选个唐诗进行分析和写作,评定学生的诗歌分析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总结在此次导学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着重介绍了唐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价值,以及诗歌鉴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具体实践。

希望学生们可以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唐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习了诗歌鉴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背景介绍: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九一八事变之后三年),其时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

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读法指津:这是一篇写景状物散文。

阅读这类散文,关键是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直接抒发的情怀。

在此基础上品味生动优美的写景语言。

学习方案:
1.三层解读
(学生每2--4人为一小组,每小组选一个层面进行阅读。


第一层面:情感理读
找出文中抒情性语句,体会作者情感,并试着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第二层面:景物研读
文章3--11段具体描绘了五幅秋景图,试给每一幅图画取一个名字。

并选一幅图画进行研读:描写了那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怀?
第三层面:语言品读
选择喜欢的词句自主品味。

2.课堂练笔
选取某一种(处)景物,学习融情于景的写法,写一段描写文字。

《故都的秋》导学精要

《故都的秋》导学精要

《故都的秋》导学精要
必修②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
【目标择定】
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通过品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择定理由】
本文是郁达夫的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几幅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将自然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品味本文对秋天的独特的情感是一个难点,需借助各种秋境的描绘来加以揣摩,故设目标1、2,在此基础上,需逐步把握本文的情感,学习语言表达技巧,提高鉴赏能力,故设目标3、4。

部分【探究一径】
【主问题】故都的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2.阅读1——2自然段,说说在作者眼中,北平的秋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3.3——11自然段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试以3、4自然段为例说说这些画面是如何体现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

4.作者没有描绘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也没有描写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而是着力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情感。

2. 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描绘,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提高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理解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情感。

2. 难点:如何将文本的解读与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秋天的视频或展示一些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初读文本:让学生自由朗读文本,整体感知文本的内容和情感。

3. 深入解读: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理解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情感。

4. 拓展延伸: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作者为什么会对故都的秋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课的内容和情感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本课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秋天的短文等。

四、教学反思
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2. 在解读文本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3. 在作业布置时,要注意与教学内容相关,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

《故都的秋-郁达夫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故都的秋-郁达夫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故都的秋-郁达夫》导学案一、导言《故都的秋》是闻名作家郁达夫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北京的秋天,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的眷恋之情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本文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深入进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摩登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的背景和主题;2.理解《故都的秋》中的意象和象征;3.分析《故都的秋》对北京的描写及作者的情感表达;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的背景和主题;难点:分析《故都的秋》中的意象和象征。

四、教学内容1.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的背景介绍;2.《故都的秋》的主题和意象;3.《故都的秋》中对北京的描写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引导学生思考秋天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并提出本节课的进修目标。

2.进修《故都的秋》(30分钟)学生阅读《故都的秋》,重点关注作者对北京秋天的描写和情感表达,理解文章中的意象和象征,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

3.讨论与思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故都的秋》中的意象和象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探讨作者选择描写北京秋天的用意和意义。

4.总结与拓展(1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北京在不同季节的表现方式及其象征意义,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六、教室作业1.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故都的秋》的理解和感受;2.选择一幅图片,配以文字,表达对北京秋天的印象。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其他作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理解。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4、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4、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预习案【自主学习】熟读课文,掌握字词读音及其解释。

【预习检测】基础知识一.课前预习1、作者: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省富阳县人。

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

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

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

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

回国后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

1927年8月退出创造社。

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并主编《大众文艺》。

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一九三三年四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游山玩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一九三四年七月,郁达夫从杭州赶到北平,1934年8月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著称,影响广泛。

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

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直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教师故都的秋导学33

教师故都的秋导学33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提示【学习目标】教学目的:1.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体悟作者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2理解、鉴赏课文的语言,体会作者深沉而含蓄的语言风格;3.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 抒写故都的秋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的。

2.难点: 情景的浑然一体【教学方法】:自读----- 讨论------评讲二、走近作者郁达夫(1896.12.7~1945.8.29)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主编《创造周刊》。

1921年完成了其处女作短篇小说《沉沦》。

1923年写了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和《薄奠》,这是他创作的高峰。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

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

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

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三、写作背景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故都的秋》 导学案

《故都的秋》 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体会故都秋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

2、品味本文语言,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3、培养对自然美的感受力,提升审美情趣。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作者笔下故都秋的特点。

(2)分析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复杂情感。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1921 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

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1945 年被日本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

2、写作背景本文创作于 1934 年 8 月。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迁居杭州,再辗转到北平,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

他在文中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流露出内心的忧郁、孤独和落寞之情。

四、课文预习1、通读全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潭柘寺()驯鸽()平仄()椭圆()房檩()廿四桥()着衣()混沌()2、解释下列词语。

(1)颓废(2)萧索(3)领略(4)潜意识3、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五、文本研读1、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有怎样的特点?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明确:清、静、悲凉。

2、为了突出故都秋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明确:作者选取了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景物。

(1)秋院:“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通过描绘院子里的景色,如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漏下来的日光、牵牛花的蓝朵,营造出一种清、静的氛围。

(2)秋槐:“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人教版必修2《故都的秋》导学

人教版必修2《故都的秋》导学

《故都的秋》导学学习目标:1.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一、知识梳理1.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年参加。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给下列词语中红色的字注音混沌.()潭柘.寺()驯.鸽()落蕊.()一椽.破屋()平仄.()椭.圆()颓.废()普陀.山()3.写作背景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二、问题探究1.理清文章的结构。

2.描写了哪五幅图画?说一说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特点?表现的是怎样的秋天?3.故都的秋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红叶似火的香山,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有明澈如镜的昆明湖等等,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色彩绚烂的景色,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联系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特点,学生讨论、发言)4.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故都的秋》导学参考答案一、知识梳理1.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全文的总体思路: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二.课文理解1. 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答: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2. 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绘秋3. 这个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选出你最喜欢的画面多读几遍思考,它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读完之后我们找同学起来谈谈)4、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答: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

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5、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答: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

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相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相关。

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相关。

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所以,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教师总结时,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二:⑴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⑵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⑶作家人个气质的抑郁善感;⑷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故都的秋导学案含答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含答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写作背景,理解题目的含义教学重难点朗诵感知北国之秋的特点名师精讲一、了解背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战乱连年,民生凋敝,连念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要挟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那时的国家是山河破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处于内外交困的境界;作者也是居无定所,流离失所,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思。

作者在此处境下,他思想苦闷,想用创作救国,可创作又枯竭,于是,只有过着一种游山玩水的闲散寂寥的苦闷生活。

1934年郁达夫经青岛辗转千里,又回到了故都北平。

连年来流离失所的生活,和饱受人生愁苦与哀思,使得郁达夫对眼前的“故都的秋”感受很特别。

二、理解题目。

“故都”北平,即此刻的北京,作者为何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故都”两字指明了描述的地址,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肯定描述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路,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画,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时期性。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三、整体感知1.阅读文章一、2段,归纳北国之秋的特点?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文章两次提到“南国之秋”别离有何作用,请找出并分析?写南国之秋主如果为了形成对比,衬托北国秋景之美,秋味之浓,同时显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酷爱、赞美和眷恋。

作者在开头部份点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后,接着写到了江南之秋。

但那里“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导学精要
?
?璇?銆愮洰鏍囨嫨瀹氥€?1.
銆佹祽鐒朵竴浣撶殑鑹烘湳椋庢牸銆?2.
?3.
?4.閫
勪竴浜涙妧宸с€?銆愭嫨瀹氱悊鐢便€?
冪殑鎶掓儏鏁f枃锛屽叏鏂囩揣鎵b€滄竻銆侀潤銆佹偛鍑夆€濊惤绗旓紝鎻
?鈥濈瓑鍑犲箙
?
鎻f懇锛屾晠璁剧洰鏍?銆?
э紝鎻愰珮閴磋祻鑳藉姏锛屾晠璁剧洰鏍?銆?銆??
嬪叿鏈変粈涔堟牱鐨勭壒鐐癸紵鏂囩珷琛ㄨ揪浜嗕綔鑰呮€庢牱鐨勬€濇兂鎰熸儏锛?1.鈥滄晠閮解€濇寚浠€涔堝湴鏂癸紵浣滆€呬负浠€涔堜笉绉扳€滃寳骞崇殑绉嬧€濊€屽彨鈥滄晠閮界殑绉嬧€濆憿? 2.1鈥曗€?
3.3鈥曗€?1
?銆?
?4.浣滆€
涔熸病鏈夋弿鍐欓櫠鐒朵涵鐨勮姦鑺便€侀挀楸煎彴鐨勬煶褰憋紝鑰屾槸鐫€鍔涜〃鐜版晠閮界殑绉嬬殑鈥滄竻銆侀潤銆佹偛鍑夆€濓紝杩欒〃鐜颁簡浣滆€呮€庢牱鐨勬儏鎰燂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